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 基层锻炼感受(5篇)

  • 上传日期:2023-01-05 13:50:39 |
  • ZTFB |
  • 8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努力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实践的工作中,把“实践”作为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残酷的社会竞争中,知识更新的必要性,现实驱使着我,只有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学习,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胜任本职工作,否则,终究要被现实所淘汰。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各种法律、法规和党政策,领会上级部门重大会议精神,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同党同组织保持一致,保证在实践工作上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结合本职工作,我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医疗卫生政策,医疗卫生理论及技能,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根据工作中实际情况,努力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解决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将来回首自己所做的工作时不因碌碌无为而后悔,不因虚度时光而羞愧。

二、恪尽职守,踏实工作

当我们步入神圣的医学学府的时候起,我就谨庄严宣誓过:“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系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今天,我不断的努力着。基层医疗工作,更使用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医疗工作者,肩负的重任和应尽的职责。按照分工,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离任,严格遵守职责,完成本职工作。只有把位置任准,把职责搞清,团结同志、诚恳待人,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奋工作,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工作,才能完成好本职工作,做好我作为一名基层医疗报务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一)、在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中,我随时肩负着湖潮乡4149户,共1万7千多口人及处来人口的健康。360天,天天随诊。那怕是节假日,休息日,时时应诊。不管是在任何时候,不耽误病人治疗,不推诿病人,理智诊疗。平等待人,不欺贫爱富,关心,体贴,同情每一位就诊的患者。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诊疗中,严格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规则,开展门诊,往院的诊疗工作。

(二)、相关政策宣传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从__年新合医在我乡开展以来,本人认真学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相关新型农村合医疗会议精神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诊疗制度,组织村医生及本院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利用赶集、到卫生室督导检查和下村体验时间及平时诊疗工作中,以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新合医工作。以电话、现场咨询及发放资料等方式,开展居民健康教育工作。

(三)、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20__年的本院的安全生产维稳管理,本人通过职工的会议培训,使全院职工安全意识有明显提高,通过组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使我院的事故发生率全年为零,保证了我院日常工作正学开展。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搜集、汇总、反馈及时上报各新型农村合医疗管理方面的意见和材料,为院领导班子更好地决策,并协助管理我院及我乡的新合医及乡村一体化工作。

2022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在社会治理研究领域中,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题。“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在于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顺应了社会治理的现实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从现状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也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整和变革,如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城务工或经商;越来越多的农村土地被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被征收;农村和城镇的生产经营形式日趋多样;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产生较大改变。因此,基层社会的现实情况迫切需求社会治理创新体制和机制来解决纠纷。

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问题已现端倪:基层社会阶层的细化带来利益和文化冲突的加剧;基层社会流动性增加使得社会治理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性的特征;外来文化冲击使得基层社会价值出现真空和失范的情形。与此同时,一些社会治理的难题在基层社会不断积聚,如与土地相关的社会矛盾、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社会不公正现象增强、社会自治程度不高、社会保障缺失等。若不及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诸多难题,农村与农业生產的稳定与发展都将受到影响,进而必将危及基层社会稳定与经济社会发展。面对上述问题,必须意识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因而,分析和梳理现阶段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存在的问题和揭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困境成为研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首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制度体系以及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创新机制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给农村、城镇带来了巨大变化,并逐步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带来多重挑战。因此,分析和研判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情况有助于明晰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存在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产业形态和运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基层社会治理在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问题是法律法规不公平、户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不足、收入差距增大、人口流动性大等具有时代性和制度性的问题。以收入差距为例,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以及法律制度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医疗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较大。因此,从本质上看,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是法律运行和制度设计在城镇和乡村存在差异性。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社会阶层细化的现象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形成了新的社会结构和阶层。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大量农民进入城镇务工、居住在城镇,从而形成了农民工阶层。农民工阶层主要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事非农业劳动。然而,他们多数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子女也很难享受城镇教育资源。因此,基层社会治理必须正视农民工阶层正在被细化的现实,进而满足这一阶层的利益诉求和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解决乡村治理中自治、法治和德治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治理中,由于大量农民离开农村集体进城务工或创业,乡村治理很难有效创新自治、法治、德治的机制,并且农村和城镇都缺少加强自治、法治、德治一体化建设的阵地。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面临需要建立自治、法治和德治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满足人们参与行政决策和法律公共服务的需求

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希望自身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以及得到行政机关提供更为公平的公共法律服务,如积极参与征地拆迁、村民选举等涉及切身利益的法律事务和得到政府的法律援助等公共法律服务。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实现行政机关行政决策的程序化和法治化,并不断提升行政机关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能力。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认真对待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在社会转型时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文化市场等重点领域的基层执法直接关系到人们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突发事件、网络诈骗、村霸恶霸、邻里纠纷、留守儿童犯罪等社会治安问题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社会治理领域来看,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法治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由于基层工作分工细、事务繁琐、人员不足等问题,致使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面临瓶颈问题。《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作用,做到依法化解社会矛盾、依法预防打击犯罪、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社会问题。”

三、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信访不信法”现象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人们普遍存在相信上访而不相信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信访不信法”现象。由于人们权利意识觉醒并开始有意识地维护自身权益,但法律知识有限、法律途径时间长且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人们往往选择成本低、效率高的信访途径。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移民安置、经济补偿等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和集体上访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难题。究其原因,为了保持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采取了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来化解社会纠纷,致使人们相信权力大于法律、上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可以压过下级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但仍然存在许多人认为单纯依靠法律无法解决纠纷,而信访可以解决正常法律途径无法解决的问题。因此,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从顶层设计上规范基层依法行政、行政执法和公正司法,以此扭转人们“信访不信法”的观念和现象。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工作机构和工作力量不足

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需要专业的工作机构。一是现有的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需要,致使依法行政和行政执法的无法全覆盖和效果打折扣,如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执法。尽管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重点和终点在基层,但是在基层行政机关中专业从事法治工作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二是由于基层工作待遇差、工作压力大等因素,致使从事法律工作的工作人员不愿长期留在基层工作,而是选择辞职或调离基层工作单位。三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不强,表现为部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不强,习惯依照惯例、传统方式和行政方法解决社会纠纷和矛盾。部分村居两委工作人员不习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各村居委员会虽然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但多数形同虚设,如仅仅有几名老同志,由于法律知识不足导致他们对法律的理解并不完全,因而倾向于依靠经验和人情来化解法律问题,以至于出现许多矛盾纠纷无法在基层化解,形成集体上访、越级上访。”[1]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基层群众自治的终极目标是达到自我管理和服务,并且基层群众自治应当是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在现实运行中,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出现目标偏差和路径偏离。一是民主选举不规范问题。在换届选举中,贿选现象、政府干预、宗族派系主导等不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律程序的现象大量出现。二是村居两委职能问题。村居干部滥用權力、村居财务缺乏监督、集体财产被侵吞、权益分配讲关系等问题导致群众自治性组织内部矛盾增加。三是村居两委民主决策形式化。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机制替代成村居两委干部的内部会议和宗派势力的私下决定。在特定时期,乡镇政府干预村居两委的民主决策以实现特定目的,以至于出现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和徇私枉法的情况。四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功能虚化。从法律规则和顶层设计来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集体产权的权益归属者,但事实上村居两委基本代表其行使了基本权能。农村社会组织的缺乏致使参与人数少和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保证。由上可知,基层群众自治的法治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公共法律服务不足

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是行政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任务,但是基层社会公共法律服务不足制约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进程。一是对基层政府和群众自治性组织而言,公共法律服务的内容、质量和效果尚未得到明确界定,并且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成本高、覆盖面窄。二是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之间的公共法律服务存在差异性,即城市的公共法律服务优于乡村的公共法律服务。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公共法律服务存在队伍缺失、水平低、服务差等现实问题。三是作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性工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载体,但是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表现为平台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四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监督机制和绩效考核尚不完善,如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公共法律服务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需要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具体指标。

(五)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治安防控体系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必须解决好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问题,因为基层社会治安状况直接影响着城镇和乡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主要问题在于:一是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制度建设不完善、不规范。基层社会治安防控的综合协调制度、工作机制创新、合法性审查等规则体系尚不完善。二是大规模社会人口流动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由于人口流动性过大,基层行政机关难以监管社会流动性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如偷盗问题、赌博问题、黑恶势力问题。三是基层社会治安的大数据平台存在数据共享度不高、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为例,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以及社会主体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存在数据不开放、不能整合利用和隐私保护不完善的法律问题。四是社会治安防控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缺少法律法规作为制度支撑,如“雪亮工程”建设仅为中央出台的文件而非法律法规规定。社会治安的信息化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导致社会治理信息化的推行存在法律支撑不足的问题。

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理念落后

基层社会治理存在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导致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即重视权力轻视规则、重视维稳轻视引导、重视管控轻视法治。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社会治理观念下,基层社会治理以地方稳定为第一要务,从而轻视社会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因此,不出事的行为逻辑将基层社会治理陷入非法治化的治理怪圈。基层社会治理理念落后体现为:一是价值导向上重视管控而轻视法治。基层社会治理应当体现出平等、公平和公正的法治精神和服务精神。二是社会治理主体上重视政府职能而轻视社会组织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要求下,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要求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而非仅仅由党委政府完全负责。三是治理方法上重视行政方式而轻视法律方式。在传统思维的惯性作用下,基层社会治理习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而轻视运用法律法规、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方式。四是社会治理理念上重视应急治理而轻视制度化治理。在社会治理理念上,基层社会治理往往容易形成在纠纷产生后采取应急措施解决问题的理念,而非提前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化治理理念。

(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定位不准

尽管中央已经明确“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定位,但是基层社会治理仍然存在党委和政府主导的单一社会治理现状。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定位不准表现为:一是基层社会治理存在党委和政府越位和缺位的现实问题。党委和政府负责提供基层社会的公共服务,而忽视了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力量。党委和政府往往容易忽视村居文化教育服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事项,从而出现党委、政府缺位的问题。二是基层社会治理中法治与自治的结合不够。村居两委的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基础。从法律上看,村居两委与行政机关的关系应当是指导、支持、帮助与协助,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上级和下级的关系。村居两委与党支部之间的权责关系存在模糊的情况,容易形成党支部掌握重大事项的决定权。村居两委缺少民主化的程序机制,即村民和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等权利容易被剥夺。三是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缺少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参与机制。基层社会组织面临缺少法律法规支撑的制度困境;农村生产合作社、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等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数量和程度有限。此外,村居社会组织的社会认同度和满意度也陷入尴尬境地。

2022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我叫刘清珠,现任迁西县国土资源局滦阳所所长职务。滦阳所辖区国土面积117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25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人人,山场面积达14.9万亩,其中林地面积为11.6万亩,下面请允许我向各位作述职述廉报告。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自我担任滦阳所所长以来,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观念。其次加强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经常组织我所工作人员集中学习国土资源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传达学习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联系实际贯彻落实。三是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做到边学边干,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业务水平。四是通过“6·25”土地日开展宣传活动、协助县局组织村级干部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努力提高村级干部依法管理土地、保护耕地的法律意识。

二、立足本职,打开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

1、熟悉情况,把握新时期基层所工作新特点。

在滦阳所刚刚建成时,基础设施百废待兴,而且人员少、工作范围大,与原来在镇里工作有较大的差别。为此,我首先主动向镇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他们的重视和支持,经常与镇分管领导的联系沟通,了解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的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经过一年的努力,由镇有关部门帮助与配合我所做到对各个村和矿区的档案完善,与去年相比有显著成效。

2、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国土资源管理网络。

根据我所的工作性质,形成国土资源“一横一纵”的管理网络。“一横”是指加强与城建办、司法所、矿管办、派出所等部门的联系,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做到互相协作,信息共享。“一纵”是指聘请村委会、村民小组干部担任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员和监督员,协助我们开展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督土地利用情况、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协助调处土地纠纷,并及时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向国土所反馈。今年,安入电话并将我所电话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3、跟踪服务,做好建设用地管理工作。

我所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加强建设用地管理。一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认真执行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村宅基地占用农用地年度计划。今年,县局安排的关于宅基地登记发证试点工作我所认真对待、积极实施。同时,我们还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和面积不超过省政府规定的标准等法律规定,努力改进工作方法,按照严格管理、提高效率、便民利民的原则,对符合条件申请宅基地的户,我们及时填报资料,报县局审批。二是结合城建办搞好规划,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根据我镇的土地性质,我们积极配合县局和镇党委,按照镇总体规划的要求,既要做到合法用地,又加快了滦阳镇经济建设。另外,我所积极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当好参谋助手,及时准确的提供国土资源方面的政策信息资料,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心系群众,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滦阳镇地质灾害点受矿山影响多而杂,特别是胡家店达草峪,土质已经疏松,存在安全隐患。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我们在县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与党委政府配合,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向群众发放了《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防灾工作避险卡》等宣传资料。在汛期坚持值班、巡视检查等制度,密切监视险情,提前组织好救灾物资和救灾设备,随时准备疏散群众,以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严格执法,依法保护国土资源。

为切实保护国土资源,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在县政府和县局的重视和支持下,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配合下,我所狠抓落实,加大了动态巡查和土地执法的力度,充分发挥村、组执法监察信息网络的作用,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滦阳镇滦阳村孙振山在规划区内违法建房,接到举报后,我所立即和城建办赶到现场,宣传有关法规政策,做思想教育工作,及时制止了违法行为,目前现已停工。在节假日、甚至夜晚,我们也常常放弃休息,查处制止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盗采铁矿行为时有发生,且多在午夜和节假日实施盗采。我所根据其行为特点,会同镇有关部门制定预案,实行夜间巡查。今年月份,在巡查中终于将违法行为人当场截获,对违法机械实施了扣押和处罚。对未经批准,但符合规划的拆旧建新、利用空闲地建房的建房户依法给予处罚,缴足规费,补办手续,既查处了违法用地行为,减少新的违法用地,又规范了用地管理。

三、廉洁自律,认真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1、防微杜渐,提高自身防腐拒变能力。

国土资源部门担负着国土资源管理的重任,掌有一定的权力,所以诱惑多、风险大。作为基层所所长,要保证“常在河边走,能够不湿鞋”就必须做到:一是平时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工作上用高标准去衡量,生活待遇上向低档次比较,做到务实、勤政、清廉。二是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具体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三是严于管理。在日常工作中,我除协助县局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外,还加强了本辖区内各项土地、矿产资源相关规费和罚款的收缴管理工作,所有收取的规费和罚款都严格按照规定,足额、及时上缴县财政专户。同时,努力压缩经费开支、节约资金。

2、健全制度,用制度来约束人。

我任所长以来,和全所工作人员一起,严格执行县局制定的社会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考勤制度、建设用地审批、信访接待以及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和国土资源部的勤政为民“十项措施”、工作人员“五条禁令”,并结合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使我所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从未出现“索、拿、卡、要”的现象,杜绝了“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行业不正之风。

3、心存正气,坚决抵制歪风邪气。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人为达到个人目的,想方设法请客送礼等,都遭到我的严词拒绝,并明确告知只要符合有关法律规定规定,我们一定会依法协助办理用地手续。还有的为违法当事人说情,我都不会“买帐”。同时,我还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不经商办企业或进行中介活动,也从没赌博、公款吃请和收送“红包”的行为。

一年来,我和我们所虽然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当地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我基础薄弱,

规范化建设的任务很重;基层所新的工作方式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和基层群众还有薄弱环节;查处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还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通过加倍工作来改进和加强。

作为基层所所长,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既要依法保护国土资源,又要为当地经济建设提供用地保障,还要服务好千家万户的群众。现在国家继续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政策,作为基层所所长,只有充分吃透政策,理解政策,才能更好地管理本辖区的国土资源,服务好当地群众。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国土资源法规政策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工作能力,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勤政廉政,努力工作,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接受社会监督,履行职责,切实保护好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2022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大家好!

今天,20-年预备党员培训班顺利开班了。在此,我谨代表xxx对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全体学员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培训班的开班,恰逢我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60周年校庆的大好时机。学校党委非常重视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及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通过发展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今天举办的预备党员培训班,就是加强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借此机会,我讲两个问题:

接收党员实行预备期,目的在于对党员进行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继续进行教育和考察,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培训,使每一个预备党员同志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党性修养。

首先,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是党组织加强对预备党员教育培养的基本要求。对预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帮助其掌握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知识,是党员发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每位预备党员懂得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宗旨、任务、组织原则和纪律,明确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其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也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趋向政治成熟的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办好培训班是预备党员成长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持基层党组织生机和活力的需要,更是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

其次,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是推进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党的建设离不开党员参与、党员支持,广大党员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主体。学校近期开展的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学习等工作,都需要党员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努力。预备党员必须经历党的教育培养,在系统、科学、规范的学习培训中,培养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不畏劳苦、勇挑重担的拼搏意志,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敬业态度,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作风勇气,大家凝心聚力,集中全党智慧,调动全党的积极性,才能推动学校党建工作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再次,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是预备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客观需要。目前,我校预备党员队伍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

1、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党员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主动、不深入,只停留在看过、读过、写过的层面上,不是从思想上真正要求进步。事实上,理想模糊、信念滑坡是最根本性要解决的问题;

2、宗旨意识不够牢固。有的学生党员思想意识不纯,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过时”了;有的身为党员却高高在上,把为同学办实事当成是一种权利。这些现象既违背了党的宗旨,也损害了党员和普通同学之间的关系;

3、组织纪律性不够强。有的学生党员纪律观念谈薄,无视学校规章制度,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无视党的纪律,在公开场合想说什么

就说什么,个别的还喜欢传播小道消息,把社会上某些妄加猜测的东西和互联网上所谓的“内部消息”当作谈资,在同学中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有的缺乏民主意识,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和批评意见等等,这些都会给普通同学带来了不良影响,从而也损害了党的形象;

4、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有的党员入党前后判若两人,入党前学习表现积极,思想进步,但入党后就独善其身,或者不思进取。有的在群众有困难时,视而不见;有的碌碌无为,凡事从不争先;有的遇到突发事件时,缺乏应急能力,无法妥善处理。这些个别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预备党员这个群体的整体形象。通过培训学习,我们要有效的解决好这些不足和问题。

在这里我对大家提三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名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我们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焕发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共产党员如果没有树立坚定的信念,在一定的条件和气候下,就会丧失意志,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经不起考验,站不稳立场。因此,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就必须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由于大学校园的特殊环境,成为社会各种思潮汇集、相互激荡的地方,也成为西方思想渗透的重点。身在校园中的你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社会阅历少、理论根基不扎实,往往不能全面、正确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在复杂的社会万象中容易产生思想的困惑、迷茫。因此,我们在学好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宏观思考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二,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一般说来,当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经具备了共产党的条件,成为一名光荣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上入党只有一次,思想上入党却是一辈子的事。特别是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环境条件的变化,更需要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解决好思想上入党问题。说具体点,就是要加强五个方面的修养: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尤其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修养;以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修养;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思想修养;以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道德修养;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重点的作风修养。怎么实现?途径和方法不外三条:第一是加强学习;第二是要在实践中刻苦磨练;第三是要在严格健全的党内生活中自觉培养。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改造和锻炼,才能不断地解决思想入党问题。

第三,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要努力成为:思想上学习上的模范,工作上的骨干,联系学生的桥梁。同学们,你们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你们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得以健康成长成才,同时,学校也需要你们在学生中立标杆,做表率,主动为学校分忧解难,为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构建文明、和谐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大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铭记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时刻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希望勉励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能够担当重任、模范带头、不辱使命的合格的共产党员。

最后,祝全体学员学习愉快,预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22基层一线锻炼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1.增加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

要求: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全国远程教育平台、党建微信公众号等媒体组织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责任单位:各社区、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2.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

要求:①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②领导干部主动到联系的支部参加组织生活并发挥表率作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制度。③结合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把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情况作为党建办督导的重点,解决组织生活不经常、不认真的问题。④实施“党课开讲啦”活动,落实好领导干部、支部书记讲党课制度。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1.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带头人

要求:①全面落实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制度,实行“一人一档”建档管理,对不胜任不尽职的,及时调整撤换。②超前谋划明年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多渠道物色储备人选,为换届时全面推行“一肩挑”做好准备。③继续开展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对新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安排办事处干部“一对一”帮带。④在保持总体稳定基础上,推动第一书记“抓支部带支书”,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切实发挥作用。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要求:①探索“红色产业双向发展”模式,发挥社区级党组织“火车头”效应,引领农村产业发展。②加强顶层设计,强力推进实施,确保2020年底集体经济空白社区全部“清零”,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有较大幅度提升。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农村社区、社会事务服务中心

3.进一步建强社区“两委”班子

要求:①着眼明年社区“两委”班子换届,提前谋划社区“两委”班子建设,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②强化社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加大对社区“两委”班子培训力度。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

4.建立三级联动联创机制

要求:坚持县乡村三级联动,推进“逐村观摩、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常态化,开展“五面红旗”创建活动,把“严乡强村育新计划”引向深入,高标准打造党建示范点,着力打造2—3个立得实、叫得响、标准高、品牌亮的基层党建示范点、示范带,以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全办基层党建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扶贫办、各社区

1.持续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要求: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及辖区单位职能整合和功能优化,充实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力量,强化城市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城市社区党组织

2.深化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

要求:①健全完善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等党组织网络,构建全覆盖、无缝隙的党组织服务体系。②探索“红色物业双向导入”模式,推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③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选优配强社区党组织书记,落实管理监督和考核激励措施。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城市社区党组织

3.强化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

要求:强化办事处、社区互联互动,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做实兼职委员制,促进各领域党建融合发展。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城市社区党组织

4.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

要求:①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合理布局党群服务中心,优化提升整体功能。②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党建、政务、服务网络“多网合一”,让群众享受便捷高效的线上线下服务。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城市社区党组织

1.健全工作体系

要求:党工委强化组织领导,配强工作力量,切实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质量。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

2.抓点带面推动

要求:抓实党建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1—3个示范非公企业、1—2个示范社会组织,探索打造示范园区、示范楼宇、示范商圈市场党组织。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

1.进一步提升机关党建工作质量

要求:①认真贯彻新修订的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全国、全省和全市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机关。②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365工作法”为抓手,持续整治“灯下黑”“两张皮”,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常态化,推动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讲党课等制度落实。③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办直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定期听取汇报、研究部署机关党建工作。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机关党组织、办直单位党组织

2.提升公立医院党建水平

要求:贯彻落实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落实公立医院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动把党建要求写入医院章程,完善议事规则。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继续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要求:①认真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工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1次党支部建设工作。②把抓支部建设情况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判党工委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③由基层党委负责,对照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活动、基本保障等要求,每年对全办党支部过一次“筛子”,排出先进、一般、后进三个等次,对后进党支部开展集中整顿。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2.抓实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

要求:①对发展党员计划执行情况加强过程管理,紧盯2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等薄弱领域,确保党员发展计划精准落实。②对社区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整顿,着力解决“带病入党”、弄虚作假和严重违反入党程序等问题。③开展党员队伍分类管理试点,探索创新农村社区、非公企业党员及流动党员、年老体弱党员等参加组织生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3.推动党员充分发挥作用

要求:①常态开展党员积分管理、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等工作,深入推进党员“双报到”、发挥“双作用”。②持续深化“金桥工程”,发挥外建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吸引外出务工党员回乡发展产业,担任社区干部,为社区“两委”注入新鲜血液。③发挥党内关怀帮扶“专项资金池”作用,重点抓好褒奖激励优秀党员、精准帮扶农村困难党员和老党员等工作。④紧扣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发现宣传先进典型。按照中组部部署,做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两优一先”集中表彰等准备工作。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外建党组织

要求:以“信息化建设年”为契机,全力推进“智慧党建”,开发数字化、可视化的“党建地图”,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及时做好数据填报、信息录入等基础性工作,实现基层党建工作“一网通办”,以信息化倒逼“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建工作规范化。

责任单位:党工委、党建办、各社区党组织、办直各单位党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