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 教师学典型案例心得体会(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5 02:57:17 |
  • ZTFB |
  • 10页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一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的建设方面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亮点,理想信念教育在各地广泛开展。然而,实际效果与预期仍有相当差距,学员反映最普遍的“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脱节、课堂学习与精神修炼脱节、历史学习与现实行为脱节”等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传统教育“方法单一,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局限愈加明显。

作为央企,南方电网系统(以下简称“南网”)现有逾10万党员,开展教育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南网党校新成立不久,师资和课程储备不足,暂时采取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单位合作培训的形式。但这些院校接待容量有限,无法满足规模化培训,且远距离外出培训往返成本较高,与南网勤俭办培训的思路不相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与内部教育资源能力不足引发的革新需求、培训实效性差引发的改进需求和大量红色教育资源浪费引发的整合需求,促使南网作出自己的思考。2014年,南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贯彻中央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相关精神,研究新形势下开展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体验式学习作为一种情境化学习模式,以“在做中学”、“体验式学习圈”、“发生认识论”等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主要理论架构,学习效率、记忆持久度是传统学习方法的5~10倍。受其启发,在经过多次理论研究、深入标杆单位调研和内部试点开发后,南网在所在的粤、桂、滇、黔等长征故事发生地,立足行业和地缘特色,创新教学内容和模式,打造了自有品牌----“信仰的力量—理想信念教育体验式培训”项目(以下简称“培训”)。

开发以来,在“体验”的基础上,培训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以党史促党建”,优化教学目标、改进课程内容、创新培训方法,使培训更富于行业特色和时代色彩,更突出系统性和实践性,使教育方法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主要思路和做法包括:

“一个主题”。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

“两个定位”。“立足南网,面向央企”,在做好内部培训基础上,为其它央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平台。

“三个目标”。“明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以行”,针对性解决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学不到位、识不到位、行不到位”的问题。

“四大篇章”。以“追溯救国路”、“重走长征路”、“见证强国路”、“筑就中国梦”为四大篇章,分别展现近代救国路、红军长征史、革命老区换新颜、改革开放前沿、筑就中国梦等内容。

“五项内容”:以理想信念、道德品行、党史国史、国情党情、西电东送及网情为五大教育模块。

“五种做法”。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用党史讲党建”,启发学员知、情、意、行的深度参与,形成五大特色具体做法。

(一)把情感体验融入到理性思考。改变“‘背书式’讲课+‘导游式’参观讲解”的刻板做法,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学习(重温)—体验(唤醒)—内化(转化)”的规律,创造情境让学员开展行动与反思。例如:在贵州路线教学设计中,遵循“体验式学习圈”和情绪学习曲线(见附图1、2),通过情绪的触发为学习提供基础;采取深入体验、情感沉浸、环境再现等体验式教学方法,以环境和感观刺激使学员进入角色,激发情感共鸣;在遵义会议博物馆,以声光电三维视频仿真技术真实复原遵义会议过程;在息烽集中营,以情景剧等蒙太奇的教学手法使学员身历其境,邀请学员亲入不足1米高的“感化室”,接触各种刑具,体验当时情境。

(二)把室内授课拓展到室外走学。通过把要开展的课程搬到现场,把简单的讲解转化为系统的课程,实现现场课程化、课程现场化以及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体验。例如:除“重走长征路”等体验环节外,培训还聘请各省党校教授、研究学者到现场与学生开展研讨式的“走学”,提升授课科学化、情境化水平,使理想信念教育之于学员不只是震撼、激动一阵子,还能铭记、影响一辈子。

(三)把单体知识串联成系统认知。串联整合零散观点,找出历史事件、人物和多学科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构建起“一人一会一战役”等教学理论概念体系,更具理论支撑和张力。多角度开发“遵义会议对党的执行力的影响”、“从四渡赤水体现毛泽东战略思想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相结合”等现代管理学专题,帮助学员开放思辨、多维思考,深入发掘历史经验的时代价值。

(四)把历史经验投射到企业发展实际。突出“关键在做”,开发“如何在工作中践行长征精神”、“南网人实践长征精神”、“西电东送及网情教育”等模块研讨教学。引入前沿的行动学习法,组织学员选择最关乎群众利益和当地发展、与自身工作有关的实际问题开展考察和结构化研讨,形成解决方案,实现教育从浅层认知到深入实践的转变,实现社会效益。

(五)以“互联网+”技术融入时代表达。为使80年前的长征精神更好地为年轻人理解、接受,于2016年原创设计了“理想信念线上学习”系列(见附录1-5),糅合了微课、动漫、vr技术和app应用等多种元素,以其更加多元、更接地气的方式讲述长征,有效扩大了学习和分享活动的辐射范围,建立社会心理学所说的“体验式学习圈”。该系列微课部分还获得第二届中国企业微课大赛“最佳音效奖”和“最佳呈现奖”,南网获“企业微课实践先锋奖”。

目前,培训相继完成几条路线的开发,开发课程68门,编制教材3本,并形成灵活的菜单式教学模式;在遵义干部学院等六地成立“理想信念教育教学点”;培训47期3700多人次,包括向中国电信、宝钢、神华等央企培训6期200多人次,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培训经验总结在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通讯》刊发,获中组部组织工作教学案例三等奖;在第六届中国企业大学发展论坛上获评“中国企业最佳学习项目”;鉴于在理想信念教育上对央企的贡献,南网获中国企业高管培训发展联盟(国务院国资委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等主办)颁发“年度最佳贡献奖”。2016年6月,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局长时玉宝同志赴南网调研,对南网在理想信念教育上的探索予以充分肯定。培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了学员理想信念的“两个转变”

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理念贯穿培训全过程,实现理想信念从模糊的到清晰的转变。按照中央党校主体课程的理论结构设计课程,确保理论学习原汁原味。学员们通过革命老区实地体验,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重要性。二是坚持“学、思、行”一体式,使学员实现了理想信念从浅层认知到深入实践的转变。将理论学习与教学点特色相结合,革命历史与改革发展新常态相结合、将国际国内形势与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相结合,运用历史、辩证的方法,帮助学员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二)促进了坚定理想信念和服务群众“两个结合”

一是学习的过程深化了学员对企业使命的认识。学员通过与当地群众和企业互动,深刻感受革命老区群众淳朴,了解老区发展的现实需求,对电网建设如何更好服务地方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深刻理解了“主动承担三大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企业使命。二是学习的成果体现了学员对服务群众的思考与实践。每个学习单元引入行动学习法和结构化研讨,引导学员动手,形成实际问题解决方案,实现了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的双促进。

(三)促进了干部培训的“两个突破”

一是立足自身队伍、资源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实现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通过整体设计,最大程度利用南方五省红色资源,通过课程层次化、模块化开发,路线特色化设计和项目整合化开发,实现教育的系统性、专题性和培训资源的集约、培训成本的大幅降低,避免了培训目标不统一和效果参差不齐。二是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方式有机结合,实现培训模式的突破。通过情景教育、体验教育和实践教学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找准理想信念教育和南网文化的契合点,挖掘地方特色和行业特点,使党员置身其中、潜移默化。

近年来,各地以体验式培训方式承载理想信念教育的尝试并不少见,而南网的这个培训之所以能取得预期效果,获得内外的广泛肯定,主要是抓住了几个重点、做出了几项特色:

(一)领会了“信”的关键,科学构建理性和感性认同

准确把握党中央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新精神新要求,是开发成功的前提。“信”的关键,是要引导学员建立对科学理论的深刻认同,和对历史规律、基本国情的正确把握。因此课程体系上突出了几项内容:一是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二是强化党史学习。把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作为必修课;三是强化行业特色,加强南网人实践革命精神的学习和研讨;四是强化道德品质教育,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把握了“教”的规律,促进“体验”与“学习”相交融

实事求是,改变“背书式授课+走马观花参观”的刻板程式化做法,尊重人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规律,促进“体验”与“学习”相交融。具体教学中,注意以下细节打造:

以情动之,化“硬”道理为“软”故事。信仰需要情感的共鸣,而非意识形态的灌输。培训没有选择皇皇巨著、长篇大论,而是给学员讲家庭、个人,讲战友友谊、军民情谊,讲大小生动的轶事、典故,并以诗歌朗诵、舞台剧等直观感性的方式,触动内心最柔软、最敏感的神经,以情感为触发思考的引子。

以理明之,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评史述理。心态和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持久的工程。课堂上,允许学员有疑惑、有意见空间,承认对日作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努力,支持学员从疑惑入手,查找史料、自由讨论、自主思考。“为什么是我们党坚持到了最后?因为当时的国民党,放眼皆是失去信仰、忙着捞油水的‘聪明人’。长征就是一场信仰和现实的对决,‘聪明人’和‘傻瓜’的对决。”一位学员在讨论后,理解更深了一层。

以行贯之,以“走学”实现历史与现实对接。课堂学习与精神修炼紧密结合,如每次外出教学活动,学员都要佩戴红色标示带、高唱革命歌曲,强化认同感、荣誉感和责任感;“重走长征路”环节,学员身体力行体验长征的艰苦卓绝;在教学现场,学员们向烈士敬献花圈、默哀,重温入党誓词,把感悟内化为自觉行动,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接中体悟理想信念。

(三)突出了“学”的主体,塑造学员“四个铁一般”素质品德

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党员干部提出“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思想素质标准,也为学员培养指明了方向。据此,培训开展了学习对象的管理,从以“教”为主线,专注于“教”了什么、教了多少,转变为以“学”为主线,专注于学员“悟”到什么、怎样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员寻根塑魂、涵养正气、修炼品格、内化修为。

增强历史事件的即视感和体验学习的代入感。坚持“在历史的发生地讲历史”、“用党史讲党建”,通过看、听和体悟,启发知、情、意、行深入参与。如在遵义博物馆的声光电技术和在息烽集中营运用的蒙太奇教学手法,都有效塑造了真实情境,增强了体验学习的代入感。

从“真性情”到“真信仰”、“真担当”。有情方能“有责”。新民主主义革命集中体现了先烈的家国情怀,涵括了无数母子、夫妻、兄弟、战友、军民之情,正是党性根源所在。培训遵循情绪激励曲线,将这些“情”发掘提炼、集中体现,以人之常情作引子,扪动人性;以家国情怀作基调,根植党性;以正邪对比作铺陈,激发血性,使淳挚感情成为心底党性的感性来源,激发责任感。教学中,小萝卜头与张露萍的诀别,贺子珍战乱中艰难产子和舍子战斗等故事,先烈“以国为家”的胸怀和风骨,都是让学员印象最深的。

养成五种自我品行。为从感性到理性,培养学员作为党员的自豪、自信和自强、自律、自觉,在课程体系中糅合了现近代救国路、长征史、革命老区换新颜、改革开放前沿等内容,使学员深入、全面地了解先烈追求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课程内容更丰满、内涵更丰富。

(四)聚焦了“做”的实效,落实“问题导向”、“关键在做”

贯彻“两学一做”的要求,摒除“走走老区、流流眼泪、背背理论、交交论文、光说不练”的形式套路,始终着眼于“解决一些问题、取得一些实效”,坚持“学、思、行”一体式,帮助学员有效践行理想信念。

首先,课程设计突出“关键在做”,以史喻今、以史资政,消除学员对理想信念的“疏离感”和“渺茫感”;根据地缘历史和企业发展的关联进行课程设计,使学员更直观地如何运用所学指导实践,认识电网如何更好服务地方。

其次,学习目标设定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依归。引入前沿的行动学习法,引导学员动手,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直接促成成果转化。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二

**街道农科村位于街道办西首一公里,县道淮三路西侧。全村四个村民小组、社会人口1360人。党员44名,耕地面积1306亩。土地实行有偿流转400亩,主要以青椒种植为主,占全村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使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行其他产业,增加群众的收入。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先进党组织,目标考核先进村,被区、市评为文明村。2009-2011年度区文明村、2012-2014年**市文明村、2012年**市创建文明村先进村、2013-2015年省级文明村光荣称号、2015年成为**区新农村建设“四星村”。2016年9月被省评为文明村,2016、2017区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星村”。

1、抓党建阵地建设。打造五星级村部,便民服务中心,现有面积430平方米,设老年活动室、健身室、图书室、文化娱乐室、服务大厅。集中挂牌、办公,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响应区组织部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高效打造党建

“十个一”工程。

2、评比“五星”党员户。充分调动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仲美兰户被评为2017年区“五星”党员户,活动地开展有效提高了党员的荣誉感、使命感。让每一名党员真正认识到我是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3、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学习教育,学习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创业创新能力,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采取集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通过远程教育、专题讲座、走进道德讲堂等形式,使广大党员增长知识,大大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评判,列出正、负面清单,对照整改,取长补短,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加强。

1、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两年来共投资28万元,结合环境治理对赵庄组、杨庄组、村四级路进行了绿化、亮化。方便了群众的晚间出行,美化环境,拉近城乡距离。经过几年的努力,所有庄、组与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5%,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

2、生态环境治理。投入30万元对全村所有庄、组进行了综合治理,实行长效保洁,村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上级部门考核、督查中均达优秀等次。

3、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培植以杨庄组、赵集组、孙庄组为重点高效农业共240亩,几年来共办培训班13期,培训420人次,下发相关农技信息资料1700余份,协调资金55万元,新增外出务工人员15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600元。

4、扶贫帮扶工作。村共有建档立卡户47户103人,通过结对帮扶,落实合适工作等措施,目前已有4户脱贫,通过产业扶持、技术扶持,到2020年一定能够全面脱贫。

1、集体经济增收。近两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动脑子、想办法,新建十间门面房对外招租,年收入达4万余元。村集体先后引进了“华恒包装”、“南辰机械”、“先达液压有限公司”、“兴业铸造有限公司”、“汇力液压有限公司”、“**浩邦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入驻农科村,解决了上百口村民的就业问题,有力解决了村集体办事难问题。2017年8月,在原袁集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成功引进了昊瑞物流有限公司,使得村可用财力达40万元,现有14家中小企业入驻村。5家总部经济,使得村可持续集体经济达70万元。

2、发挥村内水资源优势。利用70亩地取土,利用1-2年时间大力打造以生态养殖、休闲垂钓、农家餐饮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民致富,集体征收,为美丽乡村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三

“打造书香校园,师生快乐成长”,伴随着这一理念、主题,迎江区xx乡中心小学开展的班级读书会活动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也渐渐地成为我校的一种氛围。为了更好得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更多地从课外阅读中受益,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活动的效率,现在将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学校的班级读书会活动总结如下:

一、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师生共同参与

本学期以来,通过班级读书会活动的不断开展,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热情高涨,做到了班班有计划,人人有心得。读书活动内容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开始,现在已扩展到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学生们诵读展示也从不会、不敢到现在很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活动开展伊始,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的特点,推荐阅读的书目,为了让全校学生都有书读,要求各年级建立了读书领导小组,组建了班级图书角;为了指导学生读书,学校要求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读书,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同时各年级还利用黑板报定期出一期专题读书活动,墙壁上特设“文学从这里起步”栏目,;学校各年级还利用班队课、语文活动课为孩子读书成果交流以及才艺展示提供机会,激发了他们进一步阅读的热情。

二、完善了读书活动制度,指导学生阅读

1、继续为学生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发挥好书的作用,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继续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学校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使推荐书目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学校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制度。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校阅读课外书目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同时各年级为学生们规定了不同的阅读量以及写读书心得篇数,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学生们制定出了各自的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在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书,学校要求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对学生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各年级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运用知识拓展技能,如召开主题班队会,班级读书会,具体做法有:低年级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中高年级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联系实际谈读书心得,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师生共同进步,中高年级还通过墙报、手抄报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定期抽查学生读书效果,如在欢庆“六一”活动中,学校举行了“诵读经典,快乐成长”阅读成果展示交流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书海泛舟,成果丰硕

本学期以来,全校师生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外阅读,学校里许多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挖掘出来,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显著提高,学生们积极向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活动与课外阅读调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师生频频获奖,如:我校五年级学生黄蕾在“诵读经典,精彩一夏”读书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参加了其颁奖仪式,在迎江区开展的07—08年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面检测调研活动中,作为长风乡中心学校的代表我校五年级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由我校吴丽萍老师撰写的班级读书阅读经验在全区课外阅读经验报告会上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四

村基本情况。全村辖1个自然村3个村民小组,共有187户89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32人,目前已脱贫6户19人,剩余贫困户8户13人。耕地面积545亩,林坡面积10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有党员41人。

近年来,**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镇党委、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强化农村社会治理,保持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有了新进展。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是狠抓扶贫基地建设,积极发展扶贫产业。**镇**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浴盐生产车间和防尘设备及配件车间,两个企业发展趋势良好,产值达一千万余元。可持续吸纳村内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群众收入的同时增加群众劳动技能。二是因势利导,规模发展传统优势产业。**村有养殖传统,目前全村养羊500余只,养牛20余头,养猪100余头。下步计划统筹整合,集中养殖,规模发展养殖产业。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利用坡地种植花椒300余亩,预计每亩可为群众增收3500元;现正申报蔬菜大棚集体经济项目。计划流转土地35亩,新建蔬菜大棚30余座。可吸纳务工群众150余人,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强化农村净污水分离基础设施建设。**村多年来一直使用自备浅井的地表水,每逢大旱用水就特别困难,平时水的质量也很差。2019年,**村利用上级资金138.5万元实施安全饮水项目,全村所有农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群众用水难的局面,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投资220万元新建三级污水处理设施4处,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部排入污水管网,改变了**村污水横流的局面,方便群众出行,获得群众交口称赞,有群众开玩笑“抱怨”说:“新买的胶鞋也派不上用场了,出门全是水泥路,雨水直接排走,没了泥泞土路,胶鞋也无用武之地了”;同时**村利用上级资金,积极推广户厕改造项目,目前改造农厕172户,改造率达到91.9%,

二是积极推进村庄绿化项目。栽植雪松、樱花、白皮松、法桐、大叶女贞等4000余棵,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生态宜居环境;2019年初,**村购买回收老式家用水缸300余个,栽植小叶女贞造型树,形成特色绿化,是远近闻名的靓丽风景。

三是建立卫生长效保洁机制。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垃圾桶40个,聘用3名专职保洁员,1名兼职保洁员。2019年初,结合**镇“红红火火过大年”行动要求,对常年堆积的垃圾进行彻底清除,持续保持,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改善群众生活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一是重先进评选,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等系列评选活动,除物质奖励外,大力进行公开宣传,将“**”证书敲锣打鼓送往娘家,发挥榜样力量,助力文明乡风;二是举办文化盛宴,弘扬优良传统。举行新春趣味运动会,通过赛跑、拔河、猜灯谜、下棋等活动,营造节日气氛,凝聚人心;举办敬老孝心饺子宴+文化宴,让村内60岁以上老人共同欢聚,吃饺子、看文化大戏,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一是加强组织。村组织机构健全,党员干部践行模范带头作用,压实责任,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完善制度。制定**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文明行为准则。通过“自治、法治、德治”相互结合,形成**村“善治”的农村治理形式。三是优化服务。设立便民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日常生产生活、水电维修、惠民实事等便民服务;建设125平方标准化卫生室,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开展远程诊疗、签约服务、专家义诊等服务项目,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

新时代的**村将继续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强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富裕、美丽、文明、和谐、生态”新**,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我们也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村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六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党建工作。他指出:“长期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他强调:“民营经济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民营经济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营经济的言论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民企党建工作探索,因地制宜抓好党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党校报刊社于2019年8月27日至11月30日举办第二届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社会反响热烈,共收到25个省区市的300多家民营企业党组织提交的党建典型案例。

从这些典型案例看,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在健康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党建工作。新时代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展现了新气象,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党务工作者们创新了工作方式方法。这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诸多经验和理论探讨的依据。相较第一届案例征集活动,此次征集的党建典型案例显现出了新的特征。

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引领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民营企业党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政策,引导监督企业遵纪守法,维护企业员工的利益和权利,增强企业家和企业员工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团结凝聚职工群众,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培育企业内生发展动力,进而促进民营企业在党的指引下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征集到的民营企业案例中看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政治引领作用,党组织在引领民营企业发展上越来越主动、越来越有办法和成效。这些民营企业在推进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地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管理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推动了企业管理创新、技术跃升和生产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红豆集团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一核心三优势”“一融合双培养三引领”“五个双向”等党建经验、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倡导并践行“八方共赢”社会责任理念,探索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建设+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企业治理模式,有效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苏州中设建设集团成立12年来,逐步形成了支部委员参与集团重大决策的传统,确保经营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本平衡,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小米公司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探索让党建在非公企业发挥实质作用的措施办法,初步总结出以初心为根基、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强化“党员本心、企业民心、职工匠心、全员爱心”的“四心”工作法,有力促进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创新发展,也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联想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企业实际,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开展丰富支部组织活动等特色党建活动,激发党员热情,助力企业业务增长。

伊利集团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探索以“引领式、矩阵式、融合式”为特点的党建三式,充分发挥企业党建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紧密结合、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带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斗鱼直播以“一体两翼三支撑四落实”为核心架构开展相关工作,一个党委为核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担当为两翼,党委办公室、统战联络部、企业社会责任部为工作支撑,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统战工作、群团组织建设、社会责任相融合落实,通过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筑牢夯实党在新兴领域的战斗堡垒。

采用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工作方式,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近年来,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民营企业内部党组织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从征集到的民营企业党建案例中可以看到,从民营企业规模有大有小、党员数量有多有少、从业特点有稳定有流动等一系列特点出发,采取切合企业实际的形式和方法,尽可能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到企业的最末端。有些党员人数较多的民营企业,按照生产流程节点,人数超过3人的单位就单独建立了党组织,创造了支部建在项目部、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车间班组等新经验;还有些民营企业则按照行业、区域就近的原则,将少数党员或者流动党员合并组建联合党支部。

滴滴平台2018年启动了“红旗方向盘”行动计划,成立了北京第一个互联网平台司机流动党支部,解决了平台上近百万党员司机参加学习和组织生活难的痛点,将党的方针、政策充分触达到平台上的党员司机,进一步提升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出行服务。

贝壳找房通过党建引领新居住高质量发展,通过红旗筑城、新居住先锋和凝心聚力3个示范项目,推进“一城市一组织”和“一品牌一支部”建设,实施跨品牌、跨地域“党员经纪人线上亮身份”行动,在平台上为6000多名党员经纪人在线戴上党徽,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国家规范化管理,已有26个城市志愿服务队完成了官方平台注册和记录。

新希望集团大力推进党建入公司章程,通过宣传引导和法定程序,将党的领导、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党务工作机构、人员配备、党建工作经费、党员权益保障等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促进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为加强党的领导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奠定了法理和制度基础。

稻花香集团在基层组织设置上积极探索了“邻企联建”“同行联建”“园区统建”等组织模式,较好解决了经济转型和企业扩张中党组织建设的难点问题。通过组建商户联合党支部,使入园商户党员就近找到组织,参加学习和活动,有力加强了园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为以物流园为代表的新经济组织中流动党员的管理探索出有益经验。

金锣集团坚持将党的建设与企业业务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了党组织在公司业务链上的全覆盖。完善了“集团党委—事业部、职能部门党支部—车间、班组党小组”三级党组织网络体系,党组织覆盖各个生产经营单位,便捷了党支部的管理,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了党建促发展,发展强党建。

叶氏集团在2006年联合驻厦企业发起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商务楼宇党组织,实现了由自体性党建向区域性党建的转变,并通过做到“四坚持四强化”,把牢“一抓三促”、强化“五个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的全覆盖,不断推进楼宇党建向纵深发展。

江阳建设集团通过建立“党建+互联网”模式,在流动性较大的施工工地和监理项目建党小组,并发放流动党员证,建立党员学习分享平台,定期通报学习情况等措施,确保实现党员远程教育促学习同步、就近教育促活动同步、适时教育促交流同步。

打造高素质党员队伍和党务干部队伍,着力影响和带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党员强则党建强,党建强则企业强。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民营企业的骨干,他们政治立场坚、思想品德好、工作能力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同时,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重视,他们从思想认识上和具体行动上重视支持企业党建工作。从征集到的民营企业党建案例中可以看到,有的民营企业设置了专职党委书记岗位,有的民营企业成立了党委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党务工作者,还有的民营企业邀请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到企业工作,为民营企业带来了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

福耀集团形成了党委班子、工会班子、运营班子相互交叉、双向任职的模式,使企业从决策层面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步调一致、动作统一、相辅相成,从而不断扩大党组织在企业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实行力。

金玛集团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抓好集团党群工作的前提条件和根本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政治核心和在企业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着眼前瞻、扎实有效、与时俱进地加强党群领导队伍、党群工作者队伍、党群骨干队伍一体化建设,走出了一条“在党旗下锐意进取、在市场中勇创辉煌”的特色之路。

昊峰集团针对企业党组织的现状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着力抓好班子建设,把一批党性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同志,调整到支部书记岗位上来,将党员技术能手和企业骨干推荐到中层以上管理岗位甚至决策层,使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有位有为。

鲁南制药集团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骨干带一片,分层次、有区别培育抓实四支队伍:培育抓实党委班子;培育抓实高管团队,打造骨干力量;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培训、轮训,提高业务技能;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励党员干事创业。

亨通集团突出带头人队伍建设,配强领导班子,实施“一把手抓一把手工程”,注重打造雁阵式党建,实现管理团队强、党建团队更强,通过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形成党建工作日常制度矩阵,提升党委引领力,确保党建工作层层抓落实、得实效。

远大科技集团充分发挥党组织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凝聚人才的优势,推动党员骨干成为企业核心人才,将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骨干,将党员骨干培养成企业中高管,使党员职工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创新党建活动内容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

民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合适的党建工作方法和内容,使党建工作精准、多维、无缝地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之中,将党的正确主张变成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的向心力、企业的发展力。从征集到的民营企业党建案例中可以看到,企业通过建立党建品牌,搭建党建平台,专注于把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要求融入员工工作生活中,做到活动有组织、学习有方法、沟通有平台、投诉有回应、疑惑有解答,提升了员工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

应赫集团把党建工作重点放在了集团管理的物业园区,通过为老百姓办实事,不断提升居住在物业管理园区的居民高品质生活,让园区的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心里热爱党、感谢党、关心党、支持党。

康恩贝集团紧紧围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务实创新的活动,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员工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更好地以产品与服务为载体,有益民众,服务社会,成就伟大企业。

宗申集团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促党建发展,通过“在党建战略上发现人,在党建路径上培养人,在党建平台上成就人”,最终实现在党建效果上凝聚人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有效解决了非公企业党建缺乏内生力、企业缺乏凝聚力、员工缺乏向心力的问题。

上海万杰环境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的多为基层的外来务工人员。为了加快公司各类技能人才的挖掘和培育,党支部开展了“寻找万杰匠人”系列活动,培养广大员工对企业使命、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争做“万杰匠人”立功竞赛,树立行业自信, 积极推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修正药业集团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按照“抓书记强班子、抓学习提素质、抓融入促发展、抓文化聚合力、抓作风正风气”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集团党建工作,努力把“两个覆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党组织“两个作用”,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动力、组织保证和文化支撑。

三只松鼠将廉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供应商往来在饮食上、在住宿上、在礼品上、在娱乐上等每一个要求都作出明细约定,将廉洁刻在企业基因里。

苏泊尔集团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实行非公党建“一刻钟”工作法,利用班前、班中、班后一刻钟,集中全体党员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活动,既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模范意识,又团结凝聚了职工群众。

加强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形成加强民营企业党建的整体合力

各级党委和党委组织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抓民营企业党建的整体合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这次征集到的典型案例不仅有来自单个企业的案例,还有一些地方党委组织部门、统战部门、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和工商联提交的案例,各相关部门结合职责分工,认真抓好所联系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还有一些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更加注重党组织工作与企业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企业软硬实力。

吉林省委组织部聚焦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短板弱项,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强化政策引导,充分激发调动非公企业出资人、党务干部和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突出抓好互联网、民办高校、律师等行业党组织建设,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努力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开展党建工作。

福建省宁德市引导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民营企业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市开展“百企结百村、党建助振兴”活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帮扶共促和发展共赢等方式促进村企优势互补,推动农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努力走出了一条村企共建、共促振兴新路子。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着眼于发挥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落脚于企业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深入推进“四同步、四对接”,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从机制、组织、队伍、思想等多方面努力,在提高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方面作出有益探索。

河北省清河县委组织部针对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党组织组建难、开展党建活动难的问题,根据区域分布和行业特点,探索出了“社会组织+中小企业”“孵化园+小微企业”“专业市场+实体门店”“行业商会+会员单位”“公办+民办”五种非公党建工作模式,为全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力”。

广州市天河区积极探索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突出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建设、注重社会影响,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建在互联网上,给互联网产业发展装上“红色导航”,充分发挥“党建+”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技术优势,让党建工作与互联网企业相互赋能,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双强共赢。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七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指示精神,动员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举全市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以优良的营商环境撬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三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8.4%,居全省第二位。我们要进一步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扩大有效投资、扩大有效供给,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防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在年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成绩单”。刚才,迎军市长通报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了二季度工作,庆贺秘书长宣读了《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桂英书记、红念副市长分别通报了损害营商环境的10个典型案例,7位市级领导代表分管部门就优化营商环境作了庄重承诺,希望说到做到。下面,我就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讲三点意见。

营商环境(businessenvironment)是企业生产经营整个过程中周围环境和条件的总和,也就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生态环境。近些年来,资源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进行配置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才、技术、资金、项目跨国流动、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营商环境对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经济具有稀缺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好,资源就会流向哪个地方,企业等市场主体也会纷纷前往投资;哪个地方营商环境差,不仅吸引不来新项目、新技术,现有的一些企业和项目也可能“孔雀东南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即强者愈强、差者愈弱。就我国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营商环境也比较好,企业纷纷前往投资;而中西部一些地方,本身资金、项目就不足,却还存在外流的情况,根子就在于营商环境太差。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方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银行有一套衡量各国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有十项重要指标,包括开办企业、申请建筑许可、获得电力供应、注册资产、获得信贷、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跨境贸易、合同执行和办理破产,近几年又增加了“营商环境便利度”。营商环境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承载要素流动,吸引项目落地,聚集企业创业。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环境会使投资增长率提升0.3%,gdp增长率增加0.3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打造营商环境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18年3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不断优化办事创业和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今年国务院首次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就是部署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根据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结合济源实际,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把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目的就是用营商环境的新面貌来激发发展新活力、构筑竞争新优势。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实体经济,增强经济质量优势,就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立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创业环境和“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趋暖回升,经济一体化、资本全球流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对内加息降税,对外发起贸易战,制造地区热点,到处“剪羊毛”。如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事关国际竞争力,事关党的十九大宏伟蓝图的实现,事关改革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开放促进我们自身加快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第二,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效途径。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过去我们讲优化发展环境,主要是针对市场经济建立健全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乱收费乱罚款等市场秩序和环境不优的问题,今后我们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优化发展环境的升级版,是党委、政府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主要是解决政务服务和环境不优不便民不利企的问题,聚焦的是政府效能和干部作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要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他明确指出今年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做到“六个一”:企业开办时间再减少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掉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一律取消。这些都是动政府部门“奶酪”的,是伤筋动骨的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就是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束缚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非经济因素困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管理、服务方面的职能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从本质上讲,优化营商环境就是从制度供给侧入手,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三,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再出发、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大势所趋。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上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强调“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当前,全国各地营商环境改革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去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在全国推广了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李克强总理4月10日至11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调研期间,对上海市实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的经验做法表示肯定。陕西省将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决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从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等八个方面进行监测评价、督导考核。山西省提出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即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河南自贸区郑州片区提出打造最优的自贸营商环境。开封今年提出打造“极简”审批、“极速”效率、“极优”服务、“极严”约束的营商环境国际化引领区。可以说,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综合性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地方在未来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只有集中力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才能成为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洼地,才能成为开放创新的高地,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第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破解我市发展瓶颈的迫切需要。“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最终目的是要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济源在区位、规模、资源禀赋方面都没有优势,要想实现持续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主动作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我们也还面临很多问题和不足。在行政审批领域,手续繁琐、效率低下、遇事“推绕拖”等办事难现象依然存在;有的部门缺乏诚信,说一套做一套,承诺不兑现、政策不落实;有的干部“新官不理旧事”,上推下卸、不敢担当;有的部门、个别人员不依法行政,粗暴执法、随意执法,不是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而是抬高门槛、设置障碍,甚至“吃拿卡要”;有的把企业当作“唐僧肉”,封门堵路、强买强卖,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这些问题由来已久,群众意见很大,企业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济源的政治生态、社会生态,已经成为济源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营商环境,积极创造让现有企业留得住、长得大,让外来企业进得来、有发展的最佳营商环境。

第五,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推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支撑。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济源的发展。在全市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市成功获批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为济源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重点内容和战略支撑,也是破解济源发展面临的瓶颈制约、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讲过,thebusinessoftheamericanpeopleisbusiness,即美国人的事就是做生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英国工会活动家、政论家托·约·邓宁的话:“资本逃避动乱和纷争,它的本性是胆怯的。这是真的,但还不是全部真理。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这段话一方面说明了趋利是资本的天然本性;另一方面也说明资本害怕动乱和纷争,害怕没有利润,哪个地方环境差它就不会去。如果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太差,办点事情就得请客送礼,效率还低,甚至还有群众封门堵路,企业还会来投资搞项目吗?如果济源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怎么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我们要真正让老百姓办事更方便、让企业办事更方便,凡是有利于人民群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努力去做,凡是损害人民群众利益、损害企业发展的事我们就要坚决反对、严厉打击。

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的《实施意见》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放管服”改革,提出要建立五大服务机制,集成了全国目前最先进的30余项“一招鲜”。我们要瞄准“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总目标,精准施策,打出打好营造最佳营商环境的“组合拳”。

一要把实现投资贸易便利化作为最终目的。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围绕这个目的,要坚持“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目标导向。目标导向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对标国际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谋划推进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对标国内营商环境排名靠前的先进地区,压缩企业开办、施工许可、水电气暖、获得信贷、产权登记、投资者保护、缴纳税款、破产注销等重点事项办理时限,保证全省最快,力争做到全国用时最少。要通过办事时间的“物理压缩”,倒逼办事流程优化、办事环节精简。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市企业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运行成本过高。“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制度成本、人工成本、中介成本、融资成本、流通成本等。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政策方面的原因,更有服务理念的问题。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克服经营困难,主要靠企业,但是在企业普遍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政府不能袖手旁观。要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继续“简政放权”,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加快打造营商成本“洼地”和投资创业“高地”,切实增强我市对国内外商家、资金的吸引力。三是突出结果导向。要运用评估结果,倒逼部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要坚决纠正“方案一发、经验一出改革就完成”的虚假工程和形象工程。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要“回炉重炼”,造成重大损失的要问责追究。要建立营商环境的跟踪督查机制和持续的评价机制,通过第三方评估全市营商环境,找出短板、发现不足、加强整改。

二要把审批服务体制机制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审批运行机制的建设直接关系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果审批服务不便民、不便企,其余的政策再好、措施再优,一切都是“零”。打造营商环境的首要环节就是审批服务,要真正体现中央提出的“放管服”改革要求,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顶层设计要一次到位。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要重构政府职能,重点是打破部门利益,难点在调配工作人员,削减的是政府和部门的权力,考验的是我们党委、政府的决心和能力。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既要对标上级最新的要求、对标外地最好的做法,又要把方方面面的问题彻底厘清弄透,做到把问题“一筐拾净”,大到审批权限的集中,小到审批印章的管理都要考虑到、设计好,尤其是在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冻结的情况下,审批人员的选配要积极稳妥、合法有序推进。二是流程再造要更严格。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优化流程。目前,有的部门内部审查环节太多,一个事项就有5、6个科室(二级机构)进行流水式审查,每一个环节都要向科长、分管副局长和局长逐个汇报,这样的办事效率极有可能会使我们错过项目、商机。比如,去年政府投资的农科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前后审批历时400多天还没有办完,经相关部门调查发现,400多天经过了12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包括20多个二级机构和中介机构,而且这些单位和部门都没有超时限审批。没有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深刻反思,吸取教训,转变政府服务观念,树立为民服务“店小二”的意识,立足于为群众办事、为企业办事,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动审批服务规范有序、精简快速。要简化审批流程,变部门挨个串联审批为多部门并联审批,变条块分割为整体联动,按照“责任到人、权责匹配”的要求,容缺办理、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实时问责,进行流程再造。三是组织实施要一体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涉及行政审批、运行机制、服务体系以及“互联网+”等内容,目前仍以“零敲碎打”的方式推进。要先将各部门的审批职能归并到一个科室,统一进驻市民之家,实施模块化审批,全面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实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这个问题上不允许讲条件、讲价钱,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需要集中的事项必须尽快进驻到位,需要调配的人员必须按要求选配到位。

三要把提升政策制度供给作为核心任务。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提升政策制度供给能力,就是要加快制度机制创新,尽快建立一套于法有据、切合济源实际、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当务之急要加快推进以下领域建设:一是规范投资审批。刚才说到的农科院实验中心的问题,究其根源就在于并联审批机制还不健全。投资审批涉及的部门多、投资审批环节多。在《关于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要实施“11550”工程(通过一个窗口受理,一体评审论证,5个工作日完成图审,非重大企业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发放施工许可证的办理时限压缩在50个工作日)。要建立企业绿色通道,将新设立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开立银行账户、办理涉税事项压缩至3个工作日,将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压缩至5个工作日。要推行“区域评价、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提高投资审批效率。二是规范工商登记。去年以来,我市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基本实现当天发放营业执照,但“准入不准营”“办照容易办证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要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面实行“证照联办”“多证合一”“先照后证”,最大限度压缩办证手续和时间,力争年内实现营业执照“管开业”。三是规范中介机构。长期以来,中介机构效率低、收费乱、垄断性强、利益关联等问题一直困扰企业和群众办事。据群众反映,我们有的部门还强行指定中介机构,如果不到指定的中介机构去做,报告做得再好也难以通过。一些中介机构趋利化、行政化,成了某些部门、一些干部吃拿卡要、侵害群众利益的“白手套”,“中介不中”。我们要切实规范中介机构,实现政府部门与中介机构、协会、学会彻底脱钩。参与政府服务包括行政审批的中介机构要公开公正择优,并实行动态管理,凡是发现办事效率低、企业投诉多、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及时列入黑名单并进行清除。

四要把强化政府依法行政作为必要保障。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建设营商环境重在机制建设,难在贯彻执行,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或者知法犯法、打着依法行政的旗号不作为、慢作为,即便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嘴上、文件上,而落不到地上、见不了效果。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要尽快研究制定依据权责清单追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坚决打破各类隐性障碍和“潜规则”。要加快建立部门“随机联查”制度,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持续加大涉企“微腐败”治理,从严查处各类干扰企业日常经营和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企业敢于发声的良好氛围。要把扫黑除恶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打黑除恶与“除伞”并重,形成铁腕治理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企业发展或项目建设的违法犯罪活动和村霸、地霸、工程霸等黑恶势力,坚决打击封门堵路、阻工扰工、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要严肃开展政府失信违诺、司法执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专项治理活动,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坚决落实“不诉不查”的规定,防止执法任性、管理任性。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党员干部特别是执纪执法人员,持续改进作风,提升整体形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结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

五要把观念转变和作风提升作为动力支撑。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了要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还要树立正确理念、建设良好作风。一是转变思维方式。在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上,不要让传统思维限制对未来的想象力,努力做好“加减法”。目前,全市11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这个“减法”,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个“加法”,济源的营商环境就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转变服务理念,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让干部、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办事由“人来人往”变为“网来网去”,企业、群众办事最多只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如果行政相对人同意,可以将申请事项办结后直接用快递寄出,快递费用从市财政中列支。二是转变服务理念。当前,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者“好办事”,对不熟悉的服务对象不是积极想方设法把事办成,而是机械死抠条文,以各种理由推脱。这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但根源是宗旨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塑执政理念。企业落户济源,是为济源发展作贡献,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办得更顺畅、更顺心。全市党员干部要把纳税人当成衣食父母,把自己当成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店小二”,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创业政策、司法维权、融资担保等全方位综合服务,全程呵护企业成长;主动为项目全程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确保项目无障碍推进。三是转变工作作风。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是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亲”是前提,“清”是基础。当前,有的干部“脸好看、门好进、事难办”;有的为了显示清白,故意远离企业,宁可让人说与企业家不亲,也不让人怀疑与企业家不清,造成一些企业有苦无处诉、有难无处讲,这些问题比审批流程不优化、制度机制不完善更可怕,必须坚决纠正。各单位各部门要从主要领导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变;要坦荡真诚地同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营商环境转变。

营商环境是建设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现在有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于不重落实。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过程就是在全市范围内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业合力的过程,必须集中民智、凝聚民力、赢得民心,加快形成全社会建设最佳营商环境的合力。

一要压实责任、强化督导。营商环境改革的成效如何,关键在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强化主体责任,把营商环境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要围绕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积极整改。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既不能忘了抓项目的老本领,更要学会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新本领;既要依法依规打造政策“洼地”,更要倾心倾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高地”。5月1日前,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济源日报》上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市纪委监察委要尽快建立营商环境改革问责机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要把督查督办机制制定好、落实好,通过压实责任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落实。

二要点滴积累、长期培育。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我们要敢于直面各种矛盾和问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各位市委常委、各位副市长要按照今年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对分管领域的工作任务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每半月向我和迎军市长书面报告分管领域有没有不担当、不作为的人和事,同时报市纪委监察委、市委组织部。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对于损害企业利益、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要坚持零容忍。要着力培育“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理念,汇集社会各界亲商尊商、优商安商、聚商兴商的正能量。

三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坚持“里子”“面子”一起抓,重“里子”重于重“面子”。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弘扬正能量,弘扬新风正气,打击歪风邪气。要在全社会培育“营商环境无小事”“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既要让企业和群众成为营商环境优化的受益者,又要引导企业和群众成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维护者,真正让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关注济源、入驻济源。

四要树立导向、奖优罚劣。组织部门要把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措施和办法落到实处,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要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营商环境改革纳入年度考核,作为评价部门单位及其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对考核结果差、造成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的,该撤就撤,不换思想就换人。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单位,要严肃问责。要坚持动真碰硬。在营商环境这个问题上,市委、市政府决心已经下定,态度非常明确,决不允许因为局部利益而影响济源发展大局、损害济源形象。营商环境改革是割肉,割的是腐肉,割的是毒瘤,就是向有些部门、有些科室、有些工作人员的不正当利益开刀,态度必须坚决,惩处必须严厉。市委巡察办要把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巡察内容,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突出抓好重点单位、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治理整顿。要下决心查办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惩处一批损害发展环境的害群之马,该开除的开除,该移交司法机关的移交司法机关。我们决不会为了个人私利,放纵、姑息、容忍犯错误的人,否则改革不会彻底,营商环境也好不了。必须指出的是,严格执纪问责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大家干事创业、勤政廉政。市委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将容错纠错机制嵌入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改革全过程,只要符合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精神,有利于改革创新和事业发展,按程序决策,没有谋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干,市委会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同志们,营商环境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一场自我革命。我们一定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济源长远发展负责的高度,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打造最佳营商环境,真正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新驱动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我市营商环境进入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方阵”,以新的环境、新的气象、新的作为、新的成绩,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

推荐打造典型教学案例心得体会实用八

“打造书香校园,师生快乐成长”,伴随着这一理念、主题,迎江区xx乡中心小学开展的班级读书会活动越来越深入到每一位同学的心中,也渐渐地成为我校的一种氛围。为了更好得将这一活动开展下去,让孩子们更多地从课外阅读中受益,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活动的效率,现在将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学校的班级读书会活动总结如下:

一、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师生共同参与

本学期以来,通过班级读书会活动的不断开展,学校已经形成了浓郁的读书氛围,全校师生人人参与,热情高涨,做到了班班有计划,人人有心得。读书活动内容从《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开始,现在已扩展到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学生们诵读展示也从不会、不敢到现在很愿意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活动开展伊始,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知识和经验的特点,推荐阅读的书目,为了让全校学生都有书读,要求各年级建立了读书领导小组,组建了班级图书角;为了指导学生读书,学校要求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用课堂时间来指导学生读书,师生共同参与到其中,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同时各年级还利用黑板报定期出一期专题读书活动,墙壁上特设“文学从这里起步”栏目,;学校各年级还利用班队课、语文活动课为孩子读书成果交流以及才艺展示提供机会,激发了他们进一步阅读的热情。

二、完善了读书活动制度,指导学生阅读

1、继续为学生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发挥好书的作用,学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继续开列相应的推荐书目供孩子们作选择阅读。同时,学校还通过对孩子和家长的调查,了解当代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并经常性地做好推荐书目的调整和完善工作,使推荐书目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

2、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

为了使孩子们读书走向持久性发展,学校逐步倡导有序阅读和定量管理制度。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在校阅读课外书目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同时各年级为学生们规定了不同的阅读量以及写读书心得篇数,还在阅读的体裁、题材、书目进度、时间和计划安排上提出了供学生选择的建议,并让学生们制定出了各自的读书计划,要求他们按计划有步骤地读书。

3、在活动中指导学生阅读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书,学校要求各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对学生们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各年级尽量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及时运用知识拓展技能,如召开主题班队会,班级读书会,具体做法有:低年级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感到“最有趣”、“最精彩”、“最难忘”的故事,举行“赛诗会”开展古诗接龙等丰富多彩的诗歌朗诵比赛;中高年级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联系实际谈读书心得,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摘抄,指导学生写好片断赏析式的读书笔记以及如何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让师生共同进步,中高年级还通过墙报、手抄报让学生交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的最新信息。定期抽查学生读书效果,如在欢庆“六一”活动中,学校举行了“诵读经典,快乐成长”阅读成果展示交流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书海泛舟,成果丰硕

本学期以来,全校师生在书海中尽情地遨游,不断地吸收知识,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通过课外阅读,学校里许多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挖掘出来,学生们的习作水平显著提高,学生们积极向红领巾广播站投稿,积极参与各类征文活动与课外阅读调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师生频频获奖,如:我校五年级学生黄蕾在“诵读经典,精彩一夏”读书活动中获得二等奖并参加了其颁奖仪式,在迎江区开展的07—08年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面检测调研活动中,作为长风乡中心学校的代表我校五年级获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有由我校吴丽萍老师撰写的班级读书阅读经验在全区课外阅读经验报告会上交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