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 大国工匠筑心筑梦(7篇)

  • 上传日期:2023-01-04 12:41:13 |
  • ZTFB |
  • 10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用电视画面展现曾经的大国兴衰,显然没有浩瀚的历史典籍来得深刻。但是,电视能以光和影的三原色转变形象地将历史上曾经的辉煌、荣誉、血战前行和繁华散尽形象地在大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将历史反思从精英的书斋挪移到草根大众思考的有益尝试。央视将9个大国的500年兴衰史用12集的短短篇幅浓缩,绝非大众娱乐的电视剧快餐,而是品读历史的镜鉴和对中国未来的深深思索。

在过去的500年间,中国所谓的盛世已经持续至清康乾时代,期间还包括明初郑和浩大船队的远洋。但这只不过是古老的“中华龙”惯性繁华的回光返照。而从14世纪开始的300年间,欧洲文兴复兴击碎了中世纪宗教的神学桎梏,将人们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解放出来,在精神方面为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奠定了基础。从1500年开始,欧洲的强国你方唱罢我登场,引领了欧洲作为全球翘楚的新时代。

无论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的海洋霸权,抑或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的商业帝国,还是率先发起工业革命推动自由贸易成就的大不列颠“日不落”帝国,以及法德两国的随后兴起。这些欧洲强国都是通过制度和体制创新、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将商业和自由贸易作为大国崛起的基本要件。至于继承欧洲文化谱系的美国在另一块大陆的崛起,日本和俄罗斯的后发制人,除了自觉的赶超意识,也经历了制度转型的阵痛。当然,这9大强国的辉煌中也都沾染了穷兵黩武的战争残酷和侵略他国乃至灭绝异质文化的原罪。但不管如何,自1500年以来的500多年间,这些强国或有兴衰,但他们的一个或多个在21世纪依然占有全球主导地位。即,西方社会主导全球的大趋势并没有逆转。

对中国而言,读懂这9个大国的兴衰起伏,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9个大国在过去的150年间和中国都发生过直面接触,对中国而言更多是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但沉浸在历史的伤痛和仇恨中是没有意义的,基于意识形态的偏见嘲弄和怒斥资本主义的罪恶更是无谓的。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中国要实现民族复兴和大国崛起首当其冲地要融入这个世界。改革开放,制度创新,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理念等等,这些既是中国从既往强国的兴盛中总结的经验,也是从某些强国的灭亡中汲取的教训。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主席在回答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对新中国如何摆脱历代王朝“兴勃亡忽”的质疑时,给出的药方是“人民民主”。今天,这句话对中国如何实现民族复兴和重新崛起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当综合实力成为衡量大国地位的标准时,作为硬实力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作为软实力的政治文明和文化影响力一个都不能少。美国的强国之路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而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也以超凡的政治智慧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必须厘清的是,和上述9个大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强国之路有着5000年和平包容文化的深厚根底,绝少侵掠他国的文化传统的贪婪品格。也正因为如此,在学习9大国优点的同时,中国可以避免其他强国最终“亡乎”的历史宿命。

不过,仅有和平的理性,经济的势力和开明的政治依然不能实现强国之梦。如中国两宋,经济文化发展俱佳,政治也相当开明,但依然是偏安一隅最终被异族所灭。去年5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在评论版中罕见地以中文标题发表著名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的评论文章:“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这虽是对美国提出的警醒,但也给我们以警醒,强国之路,必须要保持软硬力量的综合平衡,综合国力的哪一个要素都不能偏颇。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大国重器》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记录中国装备制造业振兴发展历程的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它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的产业工人和装备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中的关键人物,鲜活地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就是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一个典型。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同年,中国在广深铁路首次开行时速达160公里的国产快速旅客列车。广深铁路被誉为中国高速铁路成长、成熟的“试验田”。

2004年至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庞巴迪、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7年4月18日,全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和新的列车运行图。繁忙干线提速区段达到时速200至250公里。这是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最高值。同时,“和谐号”动车组从此驶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2009年12月26日,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工程类型最复杂的武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2月6日,世界首条修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时速350公里的郑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2010年7月1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

如今,“中国高铁”这个名词已经开始让世界耳熟能详。继李总理在泰国为我国高铁作出推广、伦敦市长对我国高铁作出高度评价以后,阿根廷的采购计划也得以顺利签订。从2006年8月30日第一组200km/h级别的crh1a列车在青岛出厂到2010年5月27日长春中国北车长客股份高速车制造的“首辆车”(注:不是“首列车”)crh380a下线,新一代高速列车超过京津、武广上运营的高速列车,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运营速度最快纪录,持续运营时速达350km,最高商业运营速度达380km/h,为世界之最。其中,最高运营时速于2010年12月3日的先导试验中达486.1km。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了中国高铁在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后来居上”的发展历程,这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智慧和汗水。时下,中国高铁正渐渐进入行业“深水区”,其科技创新的先导性也将日益显现出来。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当我们对现在和将来感到困惑的时候,历史往往会告诉我们答案。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复兴之法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国崛起—工业先声》向我们讲述了英国在近代迅速崛起的过程,为讨论国家发展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和文明资源。无论哪个大国的崛起,没有一个不曾历经过学习与创新这个积淀的过程。大国的崛起,也同时证明了学习与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永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一直讲了几千年,从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近代严复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再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不是纯粹的模仿,必须要与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否则,难免会入邯郸学步的误区。“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这是老夫子早已给出的理论指导和总结。是什么造就了“日不落帝国”,究其原因,不外乎四点:

第一,国内政局稳定。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并且“光荣革命”带来了政治稳定的局面,其最重要的结果就是普通国民感觉有一个他们可以信赖的政府。由于对政府持有好感,国民愿意纳税来支持政府。他们更愿意承担必要的赋税支持国家对外作战,特别是在18世纪初期与法国和西班牙作战。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这使得英国不断的走向成功,并为工业革命的开始奠定了基础。

第二,经济发展促进需求增大。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日渐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从而刺激了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为了以更快的速度生产,工匠们的聪明才智被充分调动了起来,新的发明一个接着一个,英国开始一步步接近“工业革命”的起跑线。

第三,对知识产权和科学研究的重视。工业革命前期,为了发展工业,英国制订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以此来对科学研究工作者的劳动成果进行保护,同时,英国官方认为科学研究的地位高于一切,在国内营造了非常好的科研氛围。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对科学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给人们探索自然的奥秘建立了极大信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自此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人们开始以理性的眼光认识世界,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蒸汽机为一系列机械加工的革新提供了可能,更高的工艺保证各种机器包括蒸汽机本身的性能提高,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并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从此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瓦特、牛顿的贡献对推动英国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第四,自由市场经济使英国迅速变得国富民强。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注定是个伟大的理论,它不光对英国,甚至对世界的发展和进步都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有了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后,英国用强制或非强制的手段打开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大门,用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来和整个世界进行贸易,迅速使英国变得国富民强起来。

通过观看英国的崛起和相对的衰落,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经济、科技、文化环境三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影片让我感触最大的一句话便是“整个社会在向一个科学家表达着由衷的敬意,这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家的态度,也是一个国家对于科学的态度。” 中国需要提高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就迫切需要改变我们对于科学的态度,需要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需要改善我们的文化环境,改善我们的教育方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

日不落帝国虽已远去,但他的影响仍在我们中间发生作用,并且至今仍未褪去。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

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靠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务必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透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此刻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此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期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_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透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五

今天是20xx年3月9日,我们ff2党支部在440#阶梯教室开展ff2党支部大会上,观看了《大国工匠》纪律片的第一集。

在观看过后,我收获颇丰,下面我就和大家聊聊我的感受和看法。

《大国工匠》,20xx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

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第一集里讲述的三个人分别是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在爆破任务中,他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学集团公司第四研讨院7416厂高级技师,在给火箭的固体燃料实施微整形雕刻工作中,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

但徐立平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精确测度出需求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毫米。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国家在建好世界上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他是山东电力集团带电作业组的组长,也是特高压输电线路山东段验出工作的次要担任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工作岗位,新的梦开始的地方。

年轻就该有梦想与坚守。

青春应该属于梦想。

因为为梦不断地去追求去奋斗的青春才是最美丽的,梦想人人都可以拥有,而能够一路坚持下来的人却很少。

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会遇到迷惘与挫折,这属于一个追梦者的人生滋味。

看看这些“大国工匠”哪一个不是千锤百炼,哪一个不是呕心沥血,他们为了做好一道工序,无数次的做着同样的工作,进行着反复的操作。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将简单的招式炼化成自己的绝技,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人生的精彩,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

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公司的栋梁,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我们要不断地进步充实自己,扎扎实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争做公司的工匠。

xx大国工匠观后感观《大国工匠》,我们被工匠们的劳动精神、创造精神深深折服。一系列故事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技术的宝贵,增强了作为一名中职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该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工作在不同岗位中的劳动者,凭靠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推崇“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对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中国制造和服务水平很有意义。

“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等8位不同岗位劳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我在收看该系列节目时,发现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技艺精湛,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令人叹服。他们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的心灵深处一旦有了源源流淌的“活水”,便有了创业创造、建功建树的不竭“源泉”。我把它称为“成功之源”。这个“成功之源”就是—爱岗精神、敬业自觉。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也希望能功成名就,却缺少必备的“成功之源”。表现在,既不爱岗,更不敬业。有的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的不务正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有的粗枝大叶,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有的滥竽充数,长年累月“占着茅坑不拉屎”。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容之一。筑就人生美丽梦想也好,践行核心价值观也罢,既不是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成功之源”,就根植在你我他的职业道德里、情感良心中。表面上,爱岗敬业是利他的;实质上,爱岗敬业也是利己的。换言之,它是满足社会需求与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六

精益求精,勤恳钻研,这是我完整地将六集纪录片《大国工匠》看完之后最强烈的感受。在生产的第一线,他们都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平凡,只因大匠运斤的高超技艺而伟大。从坦克焊接到火药微雕,从造船到医生,从古文物修复到汝窑烧制技艺的传承与探索……不甘于已有技术水准,每一次的苦心钻研,每一次的勇敢挑战,他们身上都在演绎着身为大国工匠的精神本色——追求卓越。

传承,更是为了创新。中国作为礼貌古国,正是一代代的能人巧匠用自我的智慧在这栋礼貌的大厦上不断添砖加瓦。优秀的技艺需要传承,但传承的同时也需要敢于创新。将立体的雕刻作品拓印在二维的纸上,正是李仁青钻研的结果。

当教师从授业的第一天就说,拓印自古以来就只能平面作品上完成时,普通匠人只需学会已有的东西便可,可是李仁青选择向无人涉足的领域,开始漫长的摸索。前行的路是未知的,但正是他心中追求卓越的信念,才得以让无数古文物的研究和修复得以进行,让人们领略到礼貌古国的魅力。

这样的精神在大学尤其重要,我们经过课堂所接收到的知识,只是前人已有的成果,若止步于此,知识不会更新,社会无法向前发展,科技也只能停滞不前。仅有在旧的成果上钻研新的领域,国家社会发展才有不竭的动力。

创新,是为了追求卓越。工匠们默默无闻,他们本是普普通通的工人,但因心中怀揣追求卓越的信念而发光发彩。特高压线路作业工人王进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寻求更高的突破,从660千伏到1000千伏,他用精湛的技艺确保了千家万户的正常用电。不安于现有技术的他,成为了掌握特高压带电作业少有的顶尖技工。正是这样一次次的尝试和突破,我国才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国家。

在他们身上,我能感觉到“把精益求精当作一种信仰”,“爱较劲儿”的工作作风。匠人们不仅仅局限于把已有的技术熟练掌握,还要要求自我做到更好。工作的每一处细节,糊弄固然容易,可是当自我的名字印在产品上的那一瞬间,荣耀与职责就随之而来。

大学,做大学问,成大境界。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錾子,去雕刻自我的前途,也会在将来自我的岗位上雕刻国家的未来。干好自我岗位上的事,将其做精,做细,做奇,便到达了新境界,这也是校训“学以精工”所要传达的精神。追求卓越,在原有起点上仍然不满足现状,不故步自封,勇于向新的目标探索,这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科技必然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主角,这更要科技工作者们敢于创新,追求卓越,敢想敢做,每件事都努力做到极致。

我们应发扬大国工匠的精神,用自我双手、智慧和胆略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推荐大国工程工匠筑梦心得体会怎么写七

20-大国工匠年度人物陈兆海26年工作在测量一线,他先后参与修建了我国首座30万吨级矿石码头、首座航母船坞、首座双层地锚式悬索桥等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他执着专注、勇于创新,练就了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将陈兆海的事迹反复观看多遍后,再次深刻领会了什么是“钉子精神”、什么是“舍小家为大家”、什么是“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默默负重前行”,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让我想起路遥所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

苦练技术:面壁十年图破壁

为了能在海况复杂的环境中精准测量,得到厘米级、毫米级的数据,为了能比仪器还要精确,为了能让堪比航母的海底隧道沉管在10厘米的误差内一次对接成功,陈兆海练了十年的技术,因为经常眯着左眼,导致左眼比右眼小,这其中的辛劳能感同身受否?

码头建设:纸上得来终觉浅

在参加建设30万吨级矿石码头时,先进的测量仪器没有经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测量得到的数据频频出错,一再返工,工程进度受挫。陈兆海苦思中想起了传统测量法:打水砣,提着40多斤的水砣,隔着30多米绳子和海水,在跑动中去感知海底地况,在水砣触及海底淤泥尚未陷入淤泥的那2、3秒内读出数据,8个多月、上万个测量点……这种亲力亲为的求实敬业精神佩服否?

航母船坞:男儿有泪不轻弹

陈兆海最自豪的工程是航母船坞,国外的工期4-5年,而在外海泊地的首艘航母却等不了那么久,亟需进入船坞改造,工期只有两年!陈兆海和伙伴们几乎24小时驻扎工地,孩子出生时,陈兆海在伙伴们的催促下,穿着满是油污的工装去医院看了眼孩子,又回到工地继续奋战,保证船坞如期竣工!看着腼腆汉子哽咽的讲述,观者潸然泪下否?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来默默无闻,喧哗不止的永远是自视高贵的一群。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人,当以楷模为导向,在岗位上,苦练基本功,勤于钻研,做一个专业的教育人,牢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贤人精神,牢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使命,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在岗位上努力前行,让每一个孩子获得良好的教育,为不同的孩子创造不同的学习条件,让不同的孩子在学习上获得适合自己的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你应该在短暂的岁月里,真正活的不负众爱,若干年后,回望来路,无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