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优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7 23:24:20 |
  • ZTFB |
  • 8页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经历的思考和反思,是一种自省的方式。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在文章结尾处给出一些实际操作建议或总结性的观点,让读者有所收获。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第一,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努力付出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活动能够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三,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是增进理解和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希望这些心得体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也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与他人分享。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

近几年来,由于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头就我就几个方面来讲讲加强食品安全性的几项措施:

一、强化源头管理。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很多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本事较低。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些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最大制约因素。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当列入监控范围之内。从生产资料如水、土壤、饲料开始,就应当加强监控,不能等到进入市场时再检测。

二、建立信用档案加大教育宣传。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食品行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并未有大的加强,教育是食品安全防御措施的基本环节。社会应构成一种氛围,使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维护者和创造者三重身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力。

三、整合监管机构。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分别由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商务、卫生、质监、工商等多部门实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现“多头分散、衔接不紧”的状况。所以应当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为主实施“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不论食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追究该部门的职责,从而避免监管缺位或者职责交叉、职责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监管漏洞。

四、加大执法力度。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是有关系的。当企业违法时,中国法律对其的处罚是: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能够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种标准的处罚丝毫不能威慑到企业。一些违法食品生产商就是因为“过低的违法成本”,才敢生产“问题食品”。所以,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始终坚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惩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各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更是令人担忧。所以,本文主要是从本人对食品安全的调查和探索中,总结出来一些心得和体会,希望大家能够引起重视,了解更多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第二段:调查过程。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亲身实践的方式,逐步探索,深入了解食品安全背后的一些问题,如何保障食品安全。而这也是我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如怎样了解供应商的认证情况,并配以相关的药检合格证等。此外,我还独立制定了一些调查方案,如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控制,加强“从根源上”把关食品安全,尽可能排除食品安全中的隐患。

第三段:发现问题。

在调查中,我也发现了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问题:

1、食品类别齐全,但是有些食品不合格,尤其是很多高档食品并没有相应的合格证明;

3、不良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定,使一些不法商家得以占去大部分市场;

第四段:调研心得。

在调查和探索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掌握官方正式监管的三大要素:认证、法规、检测证(食品药品监督局、国际标准化组织、拍一些机构)。同时,我也掌握了更多想关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知识。

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仅是监管和安全检测体系不足,更是源于更加深刻的“病态”。如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的是时机不得当,不合理的法规制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长效机制,完善现行的法九节的监控机制等等。

第五段:总结。

在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我了解到食品成为我们生活必需品之一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因此,确保食品安全,既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管,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也需要公众自发性的行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不良食品,尽早提高大家对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真正实现生态大环境同步净化与食物的优质保障。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三

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重视焦点。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国贸易的增加,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因此,调查食品安全得失,发现其背后所隐藏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对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调查前,我们通过广泛阅读。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四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而食品安全培训则是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环节。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食品安全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段:培训内容。

在培训课程中,我了解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我了解到,食品安全问题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而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食品的卫生与质量两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明白了食品安全问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对食品安全要持有高度的警惕性。

通过培训,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和食品消费上的不足之处。例如,我曾经喜欢到街边小摊购买食品,但是,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这些小摊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所以我现在更加注重选择正规的餐馆购买食品。同时,我也注意到了食品的标签和生产日期,尽量避免购买过期或者无标签的食品。此外,培训还提醒我们在家中的食品储存和烹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应该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通过这些改变,我相信我能够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养成良好的食品消费习惯。

第四段:培训反思。

尽管这次食品安全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积极的经历,但是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首先,培训的时间和内容有限,无法将所有食品安全问题都囊括其中。因此,我们需要自觉地通过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深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另外,培训过程中,许多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仅仅是为了满足参加培训的要求而参加,这种浅尝辄止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拥有更高的食品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第五段:总结。

通过这次食品安全培训,我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我也认识到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只有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食品消费习惯,才能真正保障自己和家人的食品安全。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食品安全的理念传递给他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五

20xx年6月至11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组织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4个多月的全面系统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范围覆盖北京、重庆、湖北、宁夏、吉林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查对象包括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各类食品批发、零售市场和消费者,其中城市市场1329家,农村市场1108家;城市消费者3547位,农村消费者2879位。调查资料包括市场基础设施与安全监管条件、食品质量管理与市场准入制度、检测检验状况与市场管理水平、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与最关注的安全问题等。

调查结果证明,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基本满意,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检测手段、监管条件和市场管理等方面明显改善,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食品的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与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调查结果显示,城乡消费者普遍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有信心。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增强。据调查统计,有82、6%的城市消费者表示关注食品安全,比上年增加了10、8个百分点;有58、1%的农村消费者表示关注食品安全,比上年提高了6、3个百分点;有78、5%的城市消费者认为超市是相对安全的食品购物场所,并且有69、3%的城市消费者把超市作为首选购买食品场所;选择“价格便宜”为购买理由的农村消费者比例为36、4%,比上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实地访谈还发现,农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年龄呈负相关关系,越是偏僻落后地区的消费者越不关注食品安全,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不关注食品安全。

消费者认同当前食品安全状况。调查显示,七成左右消费者对当前食品安全形势表示认可。有79、1%的城市消费者和85%的农村消费者给当前食品安全状况打及格以上分数;有66、2%的城市消费者和75%的农村消费者认为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不大,能够解决;有76、9%的城市消费者和81、8%的农村消费者对目前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表示基本满意。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本事正在提高,全程质量安全监控与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场地(厂)挂钩制度进一步加强。调查显示,53、7%的城市批发市场与农产品供应基地或生产厂家建立了场地(厂)挂钩制度,比上年提高了15、3个百分点,平均每个市场有41个挂钩供应基地和85个挂钩生产厂家;有15、3%的批发市场表示定期对挂钩地(厂)进行源头质量检测,比上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调查还显示,在超市经营的初级农产品中,32%由供应商直供,22%由自建基地供应,有效促进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索证索票制度基本建立。调查显示,有80、4%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对入市经销商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比例分别为81、4%、82、1%和58、8%。有78、1%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和验收制度,对入市经销商索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比例分别为88、8%、87、1%和59、7%。超市不仅仅完全落实索证索票,还对部分商品的运输条件、标识以及上游供应商都有严格的准入政策。城市市场还对入市商品推行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证明(qs)、定点屠宰加工证明(肉类)、检疫证明(肉类)、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商品条码证明(包装食品)、认证食品证书和标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保健食品)和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索证制度,有效提高了城市农产品市场的诚信度和产品的质量水平。

商品购销台账制度逐步完善。调查显示,有78、2%的批发市场建立了商品购销台账制度,比上年增加38、6个百分点;有70、7%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商品购销台账制度,比上年增加13、2个百分点。

商品质量承诺制度基本建立。调查显示,有80、9%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商品质量承诺制度,比上年增加了3、9个百分点;有86、5%的农贸市场建立了商品质量承诺制度,比上年增加了5、2个百分点;还有89、9%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87、6%的农贸市场建立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上海市经过“上海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对食用农副产品的生产过程监控、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进行系统管理,给30家蔬菜园艺场建立了“电子档案”,并为全市300多家千头以上的规模化养猪场建立了档案。这些档案的建立,保证了农畜产品安全的可追溯性。山东省在寿光田苑蔬菜基地和洛城蔬菜基地进行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探索,经过编码系统对蔬菜生产流通的全过程信息进行记录,从农民生产出蔬菜到包装、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信息都能够经过编码显示出来,如果发现蔬菜质量问题,监管人员即可经过编码系统进行追溯,查明职责。

三、城市市场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明显加强。

城市农副产品市场食品安全保障设施明显改善,相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有效遏制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市场环境,规范了市场秩序。被调查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5%、94、8%。

食品安全保障设施明显改善。56、1%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室,比上年提高了29、6个百分点;平均每个检测室拥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比上年增加了2人;配备速测仪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比例由上年的15、9%增加到78、4%,还有26%的市场配备了色谱仪等高精度检测仪器,比上年增加14、4个百分点。50、5%农贸市场拥有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室,比上年增加了24个百分点;平均每个检测室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比上年翻了一番;配备速测仪的市场比例为28、1%,与上年26、7%相比略有增长。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平均拥有2、4辆冷藏车,建有封闭式垃圾楼、污水处理设施的比例分别为23%、28、4%,比上年分别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和12、7个百分点,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的比例比上年增加了64、7个百分点,提高到89、7%;超市拥有清洁卫生设备的比例为77%。

上市食用农产品认证和分区销售得到实施。被调查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平均上市食用农产品82种,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占12、1%,绿色食品占5、9%,有机食品占4、4%;农贸市场上市农产品中无公害农产品占10、4%,绿色食品占4、1%,有机食品占0、6%。部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设立了分区销售,其中批发市场中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区、绿色食品专区、有机食品专区、国家免检商品及名特优商品专区比例分别为27、7%、16、1%、7、1%和4、4%;农贸市场中设立上述专区的比例分别为19、2%、12、9%、6、7%和5、3%。在被调查的超市中,经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比例分别为91%、91%和74%。

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得到加强。调查显示,大部分市场对进场交易的食用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有64、8%的批发市场对蔬菜有机磷进行检测,比上年上升26、7个百分点;农贸市场检测蔬菜有机磷和注水肉的比例分别为51、2%、53、1%,分别比上年增加6个百分点和7、5个百分点。肉类产品氯霉素、水产品甲醛、面食及豆制品吊白块、熟食品色素、熟食品亚硝酸盐等常见食品安全项目在城市农副产品市场均有不一样程度检测。有21%的超市对食品的每个批次进行检测,有50%的超市对出售的商品每一天检测一次;还有21%的超市引进了第三方服务机构,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公正性。

有关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得到建立和实施。80%以上的城市农副产品市场普遍建立了商品抽检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日常巡查制度、投诉处理制度、信息公示制度和监督自查管理制度。分别有89、9%、87、6%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立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比上年分别提高26、8、20、1个百分点,其中采取协议销毁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分别占41%和38、7%,采取退市处理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分别占48%和47、8%。在被调查的超市中,有26%的超市设置了专门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比上年翻了一番;有38%的超市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独立于采购部门,提高了管理公正性;政府主管部门对超市的监管全面严格,没有提前通知的随机抽查比例高达96%。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市场的交易环境、检测条件和配套设施总体上有所改善,经营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步增强,但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令人担忧。

散装食品仍然是我国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的最大隐患。调查显示,虽然经营食品中散装食品所占比例在50%以上的市场由上年的21、5%下降至14、9%,但比例在30%以下的市场比上年增加近16%,到达61、1%。仍有超过50%的农村市场经营散装豆制品、散装干果、散装糕点、散装熟食,有超过30%的市场销售散装酒、散装酱油、散装醋。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调查显示,“三无”食品是农村消费者遇到最多的食品安全问题,有56、4%的市场经销商品主要来源于流动送货商,有34、4%的被访者购买过“三无”食品;还有14、4%的农村市场对过期食品进行降价销售处理;有13、2%的市场不标明食品保质期。虽然有44、5%的市场对过期食品向经销商退货,比上年有2、7个百分点的增长,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少数被退掉的食品被更改标签后又出此刻其他地方,被重新销售。

市场基础设施仍需进一步加强。数据证明,农村市场交易场所地面硬化率刚刚过半,仅为55、3%;还有73、4%的市场没有配备最基本的速测仪;仅有48、6%的市场配备了陈列冷柜,缺乏冷库及其他现代化保鲜设施;市场平均拥有分类垃圾桶仅4、8个。

五、生产环节把关不严是最大隐患。

调查显示,仍有48、4%的种植地和养殖场周边环境存在不一样程度的污染源,与上年48、8%的比例相比基本无变化。35%的农民在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经验使用,64%的农民种植的蔬菜上市前没有进行产地检验,这两项指标和上年相比均无明显好转。另外,农村小作坊、黑加工点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其原料和加工过程均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

综合调查结果显示,近期在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出现的食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依次是:农药残留、假冒伪劣、过期食品、包装不合格、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添加剂、注水肉;城市农贸市场出现的食品质量安全主要问题依次是:农药残留、过期食品、假冒伪劣、注水肉、包装不合格、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添加剂。上述问题大多源自生产环节。对消费者的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所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源自生产环节的问题比重较大,其中城市消费者遇到有害物超标的比例为52、7%、注水肉为48、8%、三无产品为45、3%、病害肉为40、6%、包装不合格为34、8%、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为32、16%;农村消费者遇到三无产品的比例为34、4%、注水肉为29、8%、有害物超标为17、9%、包装不合格为16、7%、虚假或错误标签标识为14、8%、病害肉为12、9%。

今年9月份,上海连续发生了“瘦肉精”食物中毒事件,波及到上海市9个区300多人。而引发此次食物中毒的“罪魁祸首”居然是一批具有合法检疫证明的猪肉及猪内脏。广东省工商局9月28日公布的近期食品抽检报告显示,超市售卖的熟肉制品和非发酵类豆制品的合格率分别仅有45%和36%,这两部分商品的微生物超标较为严重,有的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六、提议。

针对我国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提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异常是在农村市场;尽快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质量全程安全监控和可追溯体系,以及监管体系中有效的问责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努力营造人人关心和重视食品安全的市场秩序;理顺食品供应链中各环节关系,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条款,合理确定食品质量职责主体。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六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和警惕。为了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我校在毛概教学中安排了一次食品安全调查活动。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对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个人对此次调查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对调查所得的数据感到震惊。据调查显示,有近五分之一的同学存在过吃过期食品的情况,这与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一些同学表示,过期食品在外观上依然看起来正常,因此他们对过期时间并不那么在意。还有一些同学对购买食品的来源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在便利店或小摊贩处购买的频率较高,而这些地方的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这些数据让我更加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也更加认识到了我们自己在食品选择和购买过程中的不足。

其次,我也认识到了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食品安全涉及到食品生产、加工、销售、检验等多个环节,而这些环节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食品加工企业存在违法添加非法添加剂的问题,这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此外,一些小餐馆和小摊贩存在卫生条件不达标的情况,给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综合来看,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才能够确保食品的安全可靠。

再次,我认识到了食品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食品安全的保障首先要靠法律和制度的规范,但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了有些同学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对于过期食品、非法添加剂等并没有很多的了解。这种不了解不仅容易让我们陷入食品安全风险中,还容易被不法商贩利用。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从而保障自己的健康。

最后,我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合作。目前,我国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也加大了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消费者应该提高自己的食品安全意识,不购买过期食品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商家应该加强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的质量可靠;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完善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度,加大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执法力度。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够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

通过参与毛概食品安全调查活动,我对食品安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食品安全是一项需要广大人民共同关注和努力的重要事业,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相信只要我们各尽所能,共同合作,食品安全问题终将得到有效解决。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七

随着近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被曝光,食品安全状况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抗生素滥用到瘦肉精问题,即使政府和企业从未停止过他们在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但食品安全问题却似乎从未消失。现有的政府监督体制暴露出极大弊端的同时也在打击消费者对市场和政府的信任。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高度重视,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

二、分析讨论。

此次调查中,对食品安全事件关注度的调查分为两个方面: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的相关常识的了解和对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关注。

重大食品安全新闻方面,听闻过瘦肉精事件、三鹿奶粉事件、双汇质量门事件等的人都达到了80%或以上,其他重大新闻如河南南阳毒韭菜、毒豆芽等了解事件的人也有32%或以上。这说明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传播面广、社会影响大,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工具盛行的当今时代,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他食品安全事件,大都能够得到及时的披露,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避免了安全事故的扩大。

相关常识方面,45%以上的受访者缺乏相关的食品安全常识,且食品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为此,我们做了进一步的个案调查了解,发现造成接受调查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常识意识淡漠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往往只图便宜,对食品安全没有过多的考虑,还有一部分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有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什么问题。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为问题食品提供了销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常识,难以辨别食品的质量是否安全。

为了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常识,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除了加大宣传食品安全方面教育的力度,更加应该加强经济建设,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对食品法规的了解度。

调查数据表明,对我国颁布的《食品安全法》,非常了解的仅占5%,知道的占20%,知道但不了解的占37%,不知道的达38%。新法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宣传监管,企业的强化责任,而且贯彻食品安全法,也是全体公民的义务。

调查结果显示,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非常薄弱,政府对食品安全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深度还应加强。特别是雨城区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行业数量多、规模小,有些设备简陋,有些布局不合理,家庭小作坊式和流动摊贩占多数,这对食品安全监管造成一定难度。政府可以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月活动、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通过电视媒体进行系列报道解读食品安全法等,提高社会公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食品安全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

3.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及处理方法。

日常生活中,受访者从未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的只有3%,偶尔遇到的高达83%,经常遇到的占8%,未觉察到是否遇到过的约有6%。这些问题中过期食品或包装不合格的食品占55%,三无产品、注水肉病害肉、有毒物超标食品分别为40%、30%和33.3%,还有其他食品安全问题1.33%。

为寻找原因,我们调查了这些消费者的购买食品的习惯,喜欢到当地大型的正规超市及商店购买的为35%,到餐厅的18%,流动摊位的为13%,学校超市和其他地方的占34%。结果表明,即便是在大型商场或超市购物,大多数人还是遇到过各类食品安全事件。

在购买食品时,比较注意生产厂家和相关检疫证明的只有12%,更多的人比较关心价格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分别占43%和18%,关注品牌、色泽、外观的也占有23%,其他4%。从这些习惯中我们可知,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把更多的注意放在了价格、外观这些因素上,而沪市食品的质量、卫生等。另外,那些不合格的食品能在市面上销售,也与销售者的责任、法律意识,政府的监管力度有关。想从根本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就需要消费者自觉地坚决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制售者拿出责任心和良心,政府加大执法力度。

在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被调查者中与商家厂商协商要求退款或赔偿的有36.7%;向消协或媒体投诉的有23.3%;通过法律部门解决的有11.7%;自认倒霉,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占30%;奉劝亲友不再购买产品的占36.7%。

对于发生安全事故的产品,以后认为食品不可靠,坚决不买的有33.3%;认为如果提高生产质量,会考虑购买的有56.7%;认为目前没有其他商品代替,会照常购买的有10%。

所以只有51.8%的人勇于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敢于通过法律等武器同不法商人厂家做斗争。剩下48.2%的人在买到问题食品时选择沉默或自认倒霉,这无疑从另一个方面助长了不法商贩为谋利益降低成本制造问题食品的气焰,从而增大了我们买到问题食品的可能性,由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雨城区的居民对于法律知识的认知度不够,在调查时他们也表示这些问题太小,不值得强硬的维护自身权益,至多不买就行了,也有人想过要维护自身权益,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法,最终不得不了了之。由此看来,培养自我保护意识,宣传食品安全的维权问题,还是应该主要从建立概念做起,步步深入才能得出效果。而政府除了要不遗余力的宣传法律知识,更要做出实事,严格执法,建立群众对政府的信心。

该部分内容包括公众对中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环境的评价及打分、对中国食品安全现状更相信哪个方面的声音的解说、对国内与国外食品的信赖度的比较。

在要求给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打分时,打100分的占1%,80到90分的占15.7%,60分以下的有18.3%,绝大多数人打了60到79分,占总数的65%。

在调查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年年差不多的人为45%,相信在逐渐好转的有16.7%,相反,认为逐渐变差的却有31.7%,不关心不清楚的也有6.6%。

以上数据表明人们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环境是信心不足且比较担忧的。这不仅仅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发生,也与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些事故后没做到更加严密的防范工作有关,比如三鹿事件发生后,还是有不合格奶粉制成的奶糖等食品流入市场,如不能防患于未然,群众在接触到这些安全事故信息后,对政府的信心将大大降低,因而也不敢对现在的食品安全环境抱以信心。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八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需求的变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加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我校特举办了一次食品安全培训活动。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下是我对此次培训的感想、心得和体会。

首先,本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在培训中,我了解到食品安全不仅仅是与我们个人的健康相关,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其后果可能会影响社会的乃至国家的发展。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不仅要在个人生活中注重食品安全,还要关注并支持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

其次,我在培训中了解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食品安全问题牵扯范围广,涉及到农业、工业、流通、医疗等多个领域。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是传统的有毒有害物质,还有新产生的农药残留、养殖过程中的使用激素等问题。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消费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辨别能力,才能更好地选购安全的食品。培训中,我们还了解到了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责任,也需要食品生产企业每个环节的共同努力,落实好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此外,在培训中,我还深刻感受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困难。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不择手段地使用非法添加剂、劣质原料等问题。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赚取暴利,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给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各方努力,包括政府的监管、企业的自律和消费者的自觉等多方面的合作。在培训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正面的变化,一些企业开展了自主监测,加强了内部管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培训使我充分认识到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性。食品安全问题广泛存在于各个环节,我们作为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正确选择食品、如何存储和烹饪食品等实用知识,这些都是我们自我保护的基本技能。同时,我们还要提高警惕,加强自身的食品安全常识和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所谓的“特效药食同源”等谣言,始终坚持有问题要及时举报,让食品安全意识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总之,食品安全培训使我深入了解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认识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和改善的困难。同时,培训也增强了我个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及时举报食品安全问题,并支持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九

食品安全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做好食品安全教育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食品安全教育。

心得体会。

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首先,我们应该到正规商店里购买食品,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三无”食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食品,要尽量选择信誉度较好的品牌;仔细查看产品标签;食品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不买标签不规范的产品;食品是否适合自己食用;不盲目随从广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科学,是商家利益的体现。

其次,大学生应注意哪些饮食卫生习惯?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一些饮料含有防腐剂、色素等,经常饮用不利于大学生和少年儿童的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无卫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鱼片、生荸荠;不吃无卫生保障的街头食品;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条件允许的话我们可以多喝纯牛奶和酸奶,多吃水果,少吃反季节水果。

通过对食品安全的学习,让我更加注重对待“吃”如何吃才算安全,才算健康,如何食物搭配才更有营养,哪些食物是不安全的?哪些食物较为安全?在实际生活更好的应用,努力做到让自己和家人以及身边的朋友吃的更安全、更健康。

孩子已经6岁了,有一天放学回家时她跟我说了一句话:“妈妈,我们以后买吃的时候一定要看有没有qs标志,有qs的只能吃”。第一次从一个6岁孩子的口中说到qs,挺让我吃惊的,我问孩子是怎么知道的,孩子告诉我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

第二天到学校一问老师才知道,幼儿园正在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其中一项就是食品安全。学校的这一举措,让我们对学校教育更加放心。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有”民以食为天”之说。经过基本温饱、营养平衡、心理美学、生物功能活性等几代食品的发展后,消费者又回到了与自己有切身厉害关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上。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有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也就是孩子口中所说的“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而实行的一项监管制度,它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其包括以下3项具体制度:(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制度。

对于孩子来说,这一些文字的解释是难以理解的,而且食品安全教育也并不是这么简单,但是学校在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时,能让孩子记住“qs”就已经很成功了。更为重要的是,食品安全教育让孩子初步地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孩子知道吃了不干净、不卫生的食品肚子会痛、会拉肚子,这促使孩子对食品的安全有了一定的警觉性,为她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奠定的基础,这其实也是养成教育的一部分。

孩子在幼儿时期对每一种事物的认知基本上是模糊的,但就是这种模糊的认知,却是孩子形成正确认识的必经之路。只有在这个模糊阶段,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模糊”,才能让他们在不断成长中对事物的认知逐渐清晰、明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孩子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是不可分、也是不可替代的。只有三方面的教育相辅相成,才能成功地对孩子进行教育。现在,我的孩子即将结束三年的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阶段,她在幼儿园在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将对下一阶段的系统性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让孩子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从20xx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到20xx年《食品安全法》的诞生,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一直担忧的一个重要问题。在20xx年微博上,曾盛传过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的胃‘很结实’,它负责消化一切: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瘦肉精、三鹿粉、甲醇酒、人造蛋、纸腐竹、地沟油、罂粟汤……”。

从这样的调侃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民以食为天,而今却谈“食”色变,随着很多劣质食品被曝光,恐怕人们已经无法对身边的食物安安心心地食用了。对于企业这种极其违背道德的行为,令人感到愤怒,也让人们对于社会公德的丧失感到心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政府。

工作报告。

时,提到食品安全问题连称惭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始终是百姓关注热点。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再次重点关注食品安全这个话题,他们继续为全面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言献策。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的信用问题变得格外重要。当前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欲熏心,不惜以他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非法牟取暴利,不但严重损害整个食品行业的形象、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而且容易引发民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形象。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问题,应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家执法和监督体系,加强对企业的道德信用体系的监管,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提高人们对企业的信任度,也希望企业能够负责的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更让百姓放心。

在两会闭幕之际,我们已经看到一幅让人憧憬的蓝图。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设计了一条指引中国走向未来的“路线图”。希望政府更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多办实事,真正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更多人身上,让人们的生活安定和舒心。

近几年来,由于关于食品安全的事件层出不穷,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些事件暴露了我国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就我就几个方面来讲讲加强食品安全性的几项措施:

一、强化源头管理。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些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最大制约因素。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该列入监控范围之内。从生产资料如水、土壤、饲料开始,就应该加强监控,不能等到进入市场时再检测。

二、建立信用档案加大教育宣传。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食品行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并未有大的加强,教育是食品安全防御措施的基本环节。社会应形成一种氛围,使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维护者和创造者三重身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力。

三、整合监管机构。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分别由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商务、卫生、质监、工商等多部门实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现“多头分散、衔接不紧”的状况。因此应该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为主实施“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不论食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追究该部门的责任,从而避免监管缺位或者职责交叉、责任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监管漏洞。

四、加大执法力度。

在我国,之所以出现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法律对违法者的惩罚力度是有关系的。当企业违法时,中国法律对其的处罚是: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种标准的处罚丝毫不能威慑到企业。一些违法食品生产商就是因为“过低的违法成本”,才敢生产“问题食品”。因此,要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从严惩处。

食品安全的调查心得体会和感想篇十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当今社会,食品安全成为了人们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食品供应环境。

第二段:调查背景。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主要是对身边的人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且进行实地检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生产加工环节和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等。

第三段: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一些小餐馆和快餐店的卫生管理不到位,对食品的卫生要求过低,如用刷子擦洗茶杯、厨具,或用同一把勺子搅拌不同的菜式等。此外,一些商家为了追求价格低廉,而使用劣质的食材进行生产,无论从美观程度、卫生程度还是食品营养成分方面都极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极易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第四段:结论。

因此,我们应该进行深入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加强监管,共同维护食品安全。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其次,相关部门应该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以确保食品安全;最后,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食品时多问一些问题,选择一些有口碑的食品品牌,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第五段:建议。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重视。只有共同维护食品安全,才能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食品安全维护的行动中来,为人民的健康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应该多学习相关知识,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为我们的生活健康质量做出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