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汇总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3 11:44:57 |
  • ZTFB |
  • 8页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汲取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概括。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逻辑严谨和文字流畅,语言简练而有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例子,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一

高职院校教育制度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教育规范和制度体系。在我大学生活的四年里,我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亲身体会。通过探索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科课程的结构优化和实习实训的全面配合,我不仅增强了实践能力,还提高了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它的不足之处。以下是我对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在实践中进行真正的学习。实践环节的设置是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一大特色。从课程设计到教学方式,高职院校都将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的关键环节,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供机会给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例如,我在实践中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实践环节的设置使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质性地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踏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科课程结构优化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教育制度不仅注重学科的专业性和深度,还注重学科间的互动和交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科学习资源。通过修读不同类型课程,我在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综合能力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一门专业课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学习了相关的管理和经济知识,这使我在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时能够站在更广阔的视角分析和思考问题。学科课程的结构优化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再次,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全面配合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与高校和普通院校不同,高职院校非常注重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习实训,我们能够全面了解和熟悉所学专业的实际运作,增加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在实习实训中,我不仅通过实践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实习实训的全面配合为我们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并为我们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高职院校教育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缺乏理论课程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在实践环节的设置过程中,我们常常感到理论课程的深入探讨和思考不够充分。由于实践环节的强调,理论课程往往只是简单的讲解和概念的引入,缺乏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深入思考。这使得我们在实践应用中,很难理解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其次,实习实训环节存在资源有限和匹配不足的问题。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我们往往无法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情境,无法充分体验和了解真实的岗位要求和职责。这给我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育制度在实践环节设置、学科课程结构优化和实习实训全面配合方面表现出许多优点。通过我对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深入了解和亲身体验,我意识到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素质和职业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高职院校教育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相信如果高职院校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加优秀的职业人才。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二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学生计算机基础素质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深的计算机知识,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决定将计算机应用课程原有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但同时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研究。

一、引言。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航海类专业为特色,经、管、文等学科兼容的高等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主要的任务是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学员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学院决定将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时有原来的54学时改为36学时,从而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更加专业的计算机技能知识。从而让完成学校“为社会培养各种实用人才”的任务,让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日后的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更好的自身可持续性发展。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与要求。

2、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localhost。

从教学的目标可以看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主要让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的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并且熟悉计算机基本的操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于他们而言54学时的课程有点浪费。因此,学院决定将课程改为36学时,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更为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为了让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更好的了解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知识,学院决定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为了在课时减少的同时,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改革:

1、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特别在对于一些涉及到计算机反馈信息的内容教学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板书和讲述,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那么尽管教师累的满头大汗,但是学生也往往只是一知半解。如果合理的使用多媒体工具,可以在屏幕显示器上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那么就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

2、“解惑”式教学。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或多或少对计算机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习。让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并且借助教材来节省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在课堂开始时就明确告诉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操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当学生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进行解惑。而不是直接参照教材,面面俱到。

3、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应用好操作需求,是一种能力教育。从前面所分析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目标可以看出,课程应该是在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的“用”指的就是让学生在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教学内容中的理论知识,从而领略到理论中的精华。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非常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速度都较快,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不断的将获取的知识转换成自身的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引入一些新的技术,从而唤起学生的求职欲望,这对学生思维的启迪有很大的帮助,使其自觉想专业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然后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加以鼓励和耐心指导,从而提高学生自学的信息,从而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自学基础。

四、结束语。

为了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只能是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作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利用多媒体工具直观教学、“解惑”式教学、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来提高教学的效率,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作者所提出的几种教学方法改革方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智平.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益的几点体会[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2]李学农.走进网络时代与教育“新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

[3]宋亦兵等.实于现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型教育[j].佛山大学学报,2010(2)。

[4]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向基础教育挑战[j].中国电脑教育报,.4.9。

[5]王国钧.师专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载计算机科学,(5)。

[6]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教育出版社,.5。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三

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成长需要和社会要求,教育管理者依法对处在高校和社会环境中的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加强安全意识、安全责任、安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管理,并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推高职院校良性发展,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而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践行活动。

(一)社会发展与和谐稳定要求加快安全教育实施步伐。

社会要发展,关键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需要良性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依法治国的理念在快速推进,总体社会环境趋好,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普遍疲软,高职院校内导致出现了财产性犯罪、暴力犯罪、p_罪、盗抢犯罪、网络犯罪、涉性、涉毒等各种犯罪的情况,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现状亟待改善。

(二)高职院校德育现状要求加强安全教育建设力度。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和德育工作两者有机统一、不可或缺。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模式已发生较大转变,逐渐从以政治教育为塔基、思想教育为塔身、道德教育为塔尖的金字塔式转换为以道德教育为塔基、公民教育为塔身、政治教育为塔尖的模式,从而更加注重道德教育的基石作用,更加注重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这种模式间的转变对学校安全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提出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要求,催化了安全教育意识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建设。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定位、目标、执行力仍浮于表面。一方面,学校强调安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强调了安全教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缺乏真正的重视,只是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口号,作为出现问题后的“灭火器”,缺少系统性、规范性和长效性的安全教育文化体系。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与德育发展缺少协调统一,两者间发展不相匹配,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学生安全意识薄弱,心理状况堪忧。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整体上看是好的,大学生对安全教育问题有足够的认识,但有一些大学生安全意识状况却不容乐观,甚至处于盲目状态。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特点,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意识更加薄弱、心理状况堪忧。这与高职院校的特点密不可分。

1.高职院校生源特点。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有三种:(1)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学生;(2)职业高中参加对口单独招生考试的学生;(3)各高职院校注册招生的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综合素质偏低等特点。第一类学生曾经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踏入本科学校的大门,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最终进入了高职院校,此时由于缺乏对高职教育的职业认同感,他们与踏入理想大学的同学相比自叹不如,甚至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主观上忽视对其自身要求,对各种教育活动积极性不够。第二类学生由于初中时的成绩相对落后而进入职业高中,但仍有圆大学梦的念想,通过再努力积极学习考取大学,进入大学后这部分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专业技能较好,与周围同学相比反而有种自豪感,对各种教育活动有较好的理解,在安全教育方面更易接受。第三类学生在高职院校中综合素养处在最底层,对自身要求较低、自控能力最弱,对各种教育活动无所谓,特别是对安全教育更加逆反,缺乏自律能力。

2.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1)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职业认同感。多数高职生对职业院校认同感不高,不愿正视自己的身份,学习积极性不够,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对自己人生价值缺乏正确评估,对“成功”的体验方面与普通高校同窗相比存在自卑心理;(2)自我意识较强,缺乏组织纪律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均是95后出生且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未吃过苦头加之父母的溺爱使部分孩子具有任性、自私、占有欲强、敬畏心弱、集体观念差等特点,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组织纪律性;(3)自控能力弱,易受不良影响。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由于自控力薄弱,已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方式,中学时有父母在身边,至少有所约束,但进入高校后,突然失去父母的监督管理、客观上放松了自我约束,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和网络不良现象的入侵,部分学生极易受到不良影响,直接体现在违章乱纪甚至违法犯罪等方面;(4)学习目标不明,缺乏学习主动性。纵观高职学生,说起学习目的,很多人都摇头。他们中大约一半的人会回答:找个好工作、过上好日子、有车有房;另有大多数回答:不知道。在回答不知道的人中大约有一半会成为正宗的“啃老族”。这些学生无论专业技能还是安全防范技能及安全知识都是被动学习,缺少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高职生对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防范能力薄弱。随手乱放财物,宿舍、教室、操场是丢失财物的主要场所;在消防逃生方面体现在遇到情况不知如何处理,不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在网络安全方面体现在不能及时正确识别相关信息的真伪、对网络诈骗的方式方法知之甚少、不知如何保护个人信息、随意交友、不注重人身安全防护,对于采取何种措施进行预防不知所措;在校园治安方面体现在遇到问题时易采取过激行为,不能用正确方式对人对己;在交通安全方面体现在“横行霸道”、不知礼让,存在群体性占道现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体现在虽知道第一时间报警但不知采用何种方法、手段进行应急处置;总体上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比较欠缺。

(三)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

很多高职院校中没有专门设置安全教育课、没有将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重要内容来对待,个别学校即使开设了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亦显简单、粗糙、课时少、涉及面窄、仅限于人身、交通、消防安全等方面,对于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创就业安全、网络安全、防诈骗等方面涉猎甚少。一方面,由于缺乏相关高质量的安全教育教材;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缺乏统一的安全教育课程管理和建设,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在大学和中学安全教育模式之间游离,缺乏具有自身特点的安全教育的系统性建设。

(四)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缺位。

“学校安全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育人、发展实践中,为预防和减少教学、科研、生活等方面安全事故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目的在于保护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以及保护个人和国家财产安全,将学校安全理念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态度及行动中,落实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学校整个管理的实践中;将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在决策者、管理者和师生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全体师生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价值观、态度和素质,从而积累具有高校特色的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尚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未上升到理性高度,缺少安全文化评价标准,尤其缺乏把安全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安全文化发展脉络模糊不清,没有形成系统性安全文化体系。

(五)校园安全隐患突出,安全教育压力山大。

高职院校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既有一般高校和中小学校的特点,又具有其独特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讲,最大的校园安全隐患来自于学生个体的习惯特点和安全理念。校园安全隐患形式多样化,学生间及校内外的暴力、打斗(包括群殴)、欺诈、侵权、吸烟、中毒、火灾、网络诈骗、侵害、网恋、恋爱纠纷、黄赌毒及交通事故等现象屡见不鲜,安全教育存在很大的压力。

(一)加强自信心培养,提升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思想及相关行为能力特点集中反映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普遍体现出其在诸多方面缺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得过且过、自暴自弃之嫌,缺乏社会责任的道德意识和担当意识。当前,高职院校在安全教育方面,应积极主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信心,提升社会责任意识的对策。

1.建立目标导向激励机制。虽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基本的目标―――顺利毕业。但具体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不明确,缺少对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缺乏对阶段性成功的体验。针对此情况,江阴一高职院校对“成功”概念的重新诠释―――“与昨天相比做进步的你,与他人相比做特长的你”,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评价方法,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种情感体验式的教育得到学生的一致认可。通过经常性的短期目标导向激励机制,学生对学习、生活、守法的信心大增。

2.发挥志愿者队伍羊群效应中的积极作用。新时期,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出现了多种志愿者服务队这一公益性团队。志同道合者、有热情、有激情、有理想、有责任感,这些学生分布面广、量多、引领作用突出,容易带动其他同学、容易发挥羊群效应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只要从源头上把握志愿者队伍的正确方向,必将发挥其正能量之作用。

(二)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建立全覆盖的宣传教育平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现象不断涌现,过去利用课堂单调的思想教育、对安全教育的简单处理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今,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涉猎面广泛,接收信息渠道多样化、接受教育形象化、技术平台多元化、安全教育亦应同步适应新的变化,创新安全教育模式已势在必行。

1.着力改善学校教学体系。安全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应该把安全教育列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提高提供有力保障。另外,课堂安全教育应由说教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主的多渠道、网络化、多元化情感体验式教学模式,从而使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2.建立家校联系平台。现今,各中小学校大多数已建立了畅通的家校联系平台―――校信通手机短信或集团短信,家校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同样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电话、短信或集团号等现代化技术资源建立家校无障碍沟通渠道,形成家校安全教育合力。

3.建立安全教育体验馆。建立集互动性、体验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多种特点于一体的安全教育体验馆。以交互式体验为主要形式,以菜单式课程教学为主要内容,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抗灾自救等安全技能,使安全教育形象化、常态化、公益化。

(三)整合资源构建安全教育“信用卡”

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均已实现所谓的“一卡通”即用一张磁卡在校园内便可进行就餐、洗浴、健身、取水等等各种生活消费,但很少有学校将学生的受教育信息和诚信信息纳入此卡。利用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学校很容易做到集学习、培训、考核、生活消费和诚信信息管理为一体的“信用卡式”管理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一卡通”。这样的校园“信用卡”不仅更加方便学生的生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形成精细的服务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管理的制度性和有效性。

(四)建立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

校院安全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学校教育管理及数字化的平台,将校园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部件和事件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相互分离的形式,将过去的传统、被动、定性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现代、主动、定量和系统的管理。对于学校安全部门而言,主要优势是能够主动发现、研判、及时处理,从而加强学校对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能力和处置速度,将问题解决在苗头之前。

(五)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文化体系。

从加强安全文化用语建设、安全文化理念建设、安全文化宣传建设、安全文化制度建设、安全文化网络建设、安全文化硬件建设、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校园安全文化体系。通过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从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明确方向,促进校园安全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积极开发安全教育共同体。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身心阳光发展,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学校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但是,在实践“中国梦”的社会发展道路上,出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在高职院校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屡见报端。目前,对安全教育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安全教育共同体的需求和时机已成熟。所谓“安全教育共同体”是指在对待学生的安全教育、安全保障、营造安全氛围和安全环境等方面,学校、家庭、警方将安全问题视为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全面形成合力进行安全教育活动的统一体。

1.建立“三方”联系制度。在搭建三方联系平台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的家庭、学校、警方相互联系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三方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从而提升家庭教育在安全教育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促进校、警间的协调配合,做到家、校、警间安全教育的及时对接。

2.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在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安全思想意识教育、安全问题的处置等方面建立常规联合行动机制,通过深度配合确保三方安全教育的合力作用。

3.建立“三方”评价体系。作为三方联合的安全教育共同体,应以学校为核心制定安全教育共建评价体系,细化评价指标,及时跟踪、完善、反馈校园“信用卡”信用等级。通过评价体系的监督作用丰富警方在安全教育共建方面的活动内容;提高家庭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影响学生安全意识养成;推动学校安全教育的不断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安全教育环境,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四

近年来,高职院校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给广大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高职院校普遍加强了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参与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我深深体会到了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能。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对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开展让我意识到了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在每个学期开始之际,学校都会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来进行安全教育讲座。通过专家详细讲解各种常见的校园安全问题,如火灾、电梯事故、防护意识等,我才真正认识到安全问题无处不在。从学校内到外,从课堂到宿舍,每个角落都潜伏着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中,我开始更加关注周围的安全状况,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警觉。

其次,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让我受益匪浅。在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比如,我学会了正确使用灭火器抑制初起火灾,掌握了逃生、救援等基本技能。特别是在模拟演习中,我更是亲身体验到了真实的场景,培养了从容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另外,学校还组织了安全知识竞赛,推动学生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了大家对安全教育的兴趣。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我不仅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更掌握了一些实用的安全技能。

然后,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提高了我个人的安全意识。在安全教育的引导下,我从一开始的无知无觉,逐渐形成了关注安全的习惯。在生活中,我常常提醒自己注意火源、电器使用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与同学相处时,我也会提醒他们避免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共同保障大家的安全。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我意识到安全是一种习惯,需要时刻保持。

最后,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让我相信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安全教育的实际意义。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子,只有加强自我安全意识,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教育并非单纯的听讲座、看讲义,而是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我通过参与学校的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制定,发现了自己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进。这种亲身体验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在实际操作中经历过安全问题,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安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提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安全教育,我真正认识到了安全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学到了很多有关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安全教育也提高了我个人的安全意识,让我形成了关注安全的习惯。最重要的是,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我相信只有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深刻体会到安全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希望每位高职院校的学子都能积极参与安全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共同创建安全的校园环境。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五

所谓“文明修身”,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特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进行自觉、自律的品德修养,进而达到尽善尽美的文明境界。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修身是实现人生最高理想、造就完美人格的根本途径和手段,修身教育历来被看成是培养社会成员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和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儒家教育思想坚持“修身为本”的伦理道德观,注重道德主体的“自我”“自觉”“自德”,将个人道德修养与齐家、治国等紧密联系,这一思想不仅为我国古代道德建设和传统道德精神的形成做出巨大贡献,对信息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是网民化程度最高且最活跃的群体,网络不仅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日益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

一、高职学生网络安全问题表现。

据调查显示,网络危险行为与大学生性别、学历、年级、专业以及所在学校性质有关。大学毕业班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犯罪行为报告率,专科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低于本科生,且专科生较本科生更易形成网瘾。在网络越来越具便捷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性以及近年来互联网移动终端广泛使用的情况下,具有高职学生特点的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多元化冲击高职学生理想信念。

网络像一块磁石,每天吸引着无数信息在这里交汇,原本有着国家、地域、社会制度束缚的信息在网络这个自由、开放的场域里相互传播、交融,不同民族、国家间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冲突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二)网络不良与信息垃圾影响高职学生文明素养。

网络信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但又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精华与糟粕并存。网络的复杂性使网络上充斥着各类信息,其中不乏黄赌毒等影响高职学生身心健康的不良内容。由于目前高职学生大多为“95后”,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些学生为了满足好奇与寻找刺激,陷入了不良信息的泥潭,心灵遭到污染,精神受到扭曲。此外,一些“网络大谣”为了达到某种经济目的,在网络上肆意散布虚假信息。

(三)网络法治意识淡薄滋生网络违法行为。

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网络法治意识比较淡薄,很多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不甚了解,更有学生对网络法律持漠不关心态度。在网络虚拟性、隐蔽性特点的遮蔽下,部分学生认为现实中的法律在网络中并不适用,进而形成网络世界是一个无规则、无约束空间的错觉,导致“95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随意性。一部分学生由于不能准确辨别网络信息垃圾,参与到网络、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当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搞不清楚网络犯罪的界线,在好奇心与侥幸心理的驱使下,随意盗取他人网上钱财,制造传播网络病毒,触犯了法律也浑然不知。

(四)长期沉迷于网络导致“网络成瘾”

相较于本科生,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不强、自控能力较差,大多数高职学生的业余生活主要在网络中进行。网络游戏与网络社交是目前高职学生最主要的网络活动方式。“95后”学生大多成长在物质条件富足、精神生活愉悦的环境中,加之随处可见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网络工具,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触网络,极易导致“网络成瘾”。在高职院校中,因沉迷于网络导致厌学、挂科、甚至退学的情况屡见不鲜,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还造成部分学生性格冷漠、心理扭曲,有的甚至失去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身心因此受到了极大伤害。

现代文明修身要求受教育者把外在的规范、价值标准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及言行中,反复修炼,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情感与意识。网络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文明修身实践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厘清问题与思路,着眼于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以学生为导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文明修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法治意识。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行为是意识的外在表现,要降低高职学生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必须从意识上入手,防微杜渐,将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扼杀在意识的摇篮里。由于目前高职学生网络犯罪行为大多由网络法治意识淡薄引起,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时,要加强网络法治教育,将网络法治教育贯穿于大学三年的整个学习教育过程中。大一入学时进行网络法律与基本法规宣教,帮助学生树立起基本的网络法治观念;大二阶段深入学习掌握网络法律法规,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网络法治意识;针对调查中显示的大学毕业班学生具有较高的网络犯罪行为报告率,对毕业班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让学生形成网络自律意识,自觉以法律来约束自身网络行为,提高对网络陷阱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高职院校基本拥有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对网络成瘾学生的干预与引导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实效性不强以及结果反复性等不足。在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时,高职院校要不断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防止因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虽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但普遍存在教育内容更新不及时,教育方法陈旧单一,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严重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以高职学生特点为导向,变单纯的知识灌输为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将安全教育局限于课堂与书本,而应采取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网络安全教育模式。

(四)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

大量信息通过网络渗透到高校,改变着高职学生思维、学习与生活方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要帮助学生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高职院校应主动编织安全网,构建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

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意义深刻的系统工程,网络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人格品行的发展与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高职院校应大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力度,审时度势,形成合力,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完善工作机制与手段,真正让网络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赵振华。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5)。

[2]陈联娇,温金英。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12)。

[3]刘新华,巢传宣。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教育现状的调查[j]。职教论坛,,(14)。

[4]聂多,均许涧。高校网络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探究[j]。教育与职业,,(30)。

[5]孟夏。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d]。齐齐哈尔大学。。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六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各个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作用。在一年的多次劳动教育分配时间里,我深深感受到良好的劳动教育对于我自身成长的巨大作用。下面将从我个人的视角出发,分享我关于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

劳动教育是帮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具型劳动观念、促进升华学生劳动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案。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仅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载体,同时将学生在集体劳动中的思想道德、人际交往、团队精神提升等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培养和锻炼。在劳动中,我们不仅可以体验到工作的难度和劳动的辛苦,也可以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集体对个人的支持与帮助。这些经历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领会艰苦奋斗,也更加懂得感恩,更好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

在校园劳动教育实践中,我们在学习中收获到很多。在装修校内学生宿舍、整理捐赠物品、清洁校园、组织活动等日常劳动中,我们不断提升着自己的眼界和心境。通过收拾睡房卫生、擦拭厕所、整理寝室物品这样的劳动,我懂得了生活样态和艺术情趣、懂得了卫生的重要性,理解了家的重要性,领悟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而在组织集体劳动中,我学到了团队协作的良好象征,知道何以留意和关心别人,知晓团队合作才能创造更大价值。我们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都因此得到了全面提高,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在劳动中,学生需要不同程度的耐力、适应力和自身意志去面对各种难题。在劳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要求我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更加踏实、更加坚定,并在劳动中充分展示出来。整个劳动过程需要我们认真、尽责、乐观、严肃、团结等等,这里还可体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情况、互相协作、意见交换和互相尊重的重要性,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一定要保持乐观,积极面对,鼓励他人,推动工作的完成。

在经过一年多的劳动教育过程中,我越来越能做到:踏实细致地工作,全面意识并互相体谅,愉悦、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工作,工作中严肃、全面负责,同时勤勉和尽责。这样的成长对于我的未来职业发展,以及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素质提高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在参加一些社团、组织活动或竞赛等方面,能更加完善派遣任务,实现任务目标,也更加愉悦、自信地与别人交流和相处。

五、结尾。

总之,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要的一环,学生可以在其中体验到实际生活、锻炼实践能力、提高自我素质和团队精神的好机会。在劳动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在团结和互助中提高个人成长,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精神,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学校、行业和家庭的和谐发展。这样的劳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能够胜任自己的职责,更能够贡献于社会和家庭,并为人间正义、和谐、包容、良善发挥着积极作用。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七

在高职院校就读期间,我深刻体会到了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重要性。这些制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培养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以下是我对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职院校教育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在高职院校,教师队伍雄厚,不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他们能够将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我们,让我们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高职院校还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和图书馆等教学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其次,高职院校教育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会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如实习、实训和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通过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高职院校教育制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学校会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社团、讲座和实践活动等,让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再次,高职院校教育制度注重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一旦停止学习,就会被时代淘汰。因此,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让我们能够不断学习、适应和应对各种挑战。学校会组织各种学术讲座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同时,学校还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我们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最后,高职院校教育制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高职院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学校会开设相关课程,如创业管理和创新思维等,让学生了解创业和创新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同时,学校还会组织各种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们团队合作,提出自己的创新点子并付诸实践。这样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还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教学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也是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相信通过高职院校的教育制度培养,我们将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八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以期望更好的就业前景。但是,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有一项同样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课程——劳动教育。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曾经经历过许多有意义的劳动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将详细介绍我的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劳动教育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在大一时,我们参加了一个“示范生产线”活动,这个活动通过模拟工厂生产过程,使我们能够亲身体会到一份工作的具体内容、数量和标准规范。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改进,我们的团队产量不断上升,而且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减少浪费、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等。这个活动不仅帮助我们掌握了生产技能,更重要的是,它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对于工作人员的尊重和理解。

其次,劳动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共享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还曾一起参加了一次校内环保志愿者活动,在采集垃圾和清扫环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同时也体验到了因团队合作而带来的成就感。除此之外,参与劳动教育还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一些我们平时所忽视的真正的需要和社会问题,例如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教育和残障人士的援助等。通过劳动教育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劳动教育强调的不仅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是方方面面的成就和带来的意义。

第三,劳动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我们曾经参加过一次大赛,要求设计出一种可以发挥效能的创新设备。在进行设计和构思时,我们明白到创新不只是在简单地提高效率和解决问题,而是在推动新的发展和为社会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这个项目虽然听起来像是一项旗帜鲜明的工程,但是它却引发了我们的大学生活中第一次的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

第四,通过劳动教育,我们还能够受到生活态度和责任心的熏陶。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们曾经去过一次贫困山区参观和援助。那个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些被生活所压垮,而仍然坚强地活着的人。经过一番宣讲和了解,我们决定举办一场募捐活动,从大学生、教授到校友,每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筹款工作中。这次活动最后募集到了10万元善款,帮助到了那些需要我们援助的人。通过这次经历,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责任的重量。

最后,劳动教育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通过实践和努力,我们才能够逐步获得成功和进步。统筹学习与实践中的劳动教育,能够使我们建立起健康、愉悦、自信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无论是抵制浮躁的现实和锻炼实践能力,还是在奉献和创新中发现人生的新意义和价值,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体现了一种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对于人类进步的信仰。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九

哲学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指导生活。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引导残疾学生明确人生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从残疾学生自身特点入手,摸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帮助残疾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与健全人格。

《哲学与人生》课程归属于德育课范畴,主要由“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顺应历史潮流,确定崇高的人生理想”、“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五个单元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身心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残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方面都具有特殊性,他们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质和正常人有一定差距。在特殊教育高职院校进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时,应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方法,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而且从中学会关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和完善生命,这对他们融入群体生活,能够直面和接纳其身体,战胜困难、勇敢地生活下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特殊教育高职院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跳出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框架束缚,从学生实际出发“改变课程过于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形成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在特殊教育学校《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创设相对宽松、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枯燥的理论讲授与案例相结合,化抽象为生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他们思考、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但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因地制宜选择案例,如学习“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时,可应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失街亭这一段,学生讲述故事,师生相互交流、探讨,启发学生想问题办事情,不能照搬书本,不能把一般原则当做教条,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而客观实际是每个人进行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及趣味性原则,案例与教学理论不脱节,使抽象的哲学原理通俗化,枯燥的哲学理论趣味化,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和运用哲学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的重要内容,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来讲,在《哲学与人生》中使用自主性学习方法,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发展。

《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了解各种哲学思想知识内容,而是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于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行为模式。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要让他们对人生和社会充满希望,勇敢地面对社会的竞争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自强心。

自主性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按照课前自主准备—案例导入自主—心理疏导自主—学生主体自主四个步骤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发表自我意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培养自己的信心和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课外知识内容的探索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课堂教学中,理论课的讲授往往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性教学就可以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如适当的课堂游戏是吸引学生关注和参与的有效方法。游戏中,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对游戏结果的执著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既能身心愉悦,又可达到哲学“引发人的思考”的目的。搭纸牌、添一笔变字、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创造性游戏,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学生通过有效参与,提高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不同视角展开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

因此,在哲学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的原则。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通过教师对课堂的合理设计与组织,以“寓教于乐”为宗旨,引导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把游戏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调动残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篇十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在参与了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后,我深深体会到安全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我对于高职院校安全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要注重预防为主。在我校的安全教育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演习、模拟火灾逃生等活动,并邀请消防员、警察等专业人员来校进行演讲和教育,让我们学生深刻认识到预防事故的重要性。在演习中,我们学生亲身体验到危险和恐慌感,这让我们更加明白了一旦发生事故,后果是多么可怕和不可挽回的。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对于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次,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中,老师们经常向我们宣传安全知识,告诫我们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遇到危险要及时向老师、同学报告,注意交通安全等。老师们通过讲解真实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知识对于我们自身和他人的保护作用。在这样的教育下,我们对于安全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能够在面临危险时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反应。

再次,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要加强实践操作。安全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在我校,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实践操作,如灭火器的使用、急救技巧的学习等。通过实践操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各种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急救技巧,并在实践中掌握这些技能。这样一来,即使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也能够独立处理,并保护自己和他人。

此外,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我们的安全教育中,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如扑灭火灾、模拟逃生等。这种团队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让我们学会在紧急情况下与他人合作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种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面临突发危险时,只有团队的合作和沟通才能更好地保护每个人。

总结起来,高职院校安全教育不仅要注重预防为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加强实践操作,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只有通过这样全面的安全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学生,我会不断加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到“安全是第一生产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