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 参加小区公益活动心得体会(7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23:09:53 |
  • ZTFB |
  • 10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今天看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书中生动的故事让我爱不释手。

《老人与海》主要讲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出海84天没有捉到一条鱼的故事。第85天,圣地亚哥出海,遇到了一条异常巨大的马林鱼。老渔夫和它搏斗了两天,终于抓住了这条大马林鱼。没想到,在回来的路上,它遭到了无数鲨鱼的攻击。老渔夫拼了命,最后带着那条被鲨鱼咬得几乎只剩下骨架的马林鱼回家了。

老渔夫在抓大马林鱼的过程中,展现了硬汉的真实面目:即使身受重伤,行动不便,他依然不肯放弃,坚持与猎物搏斗。我想:是内心的冲动和坚定的信念让他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难道不是值得学习的东西吗?

我最钦佩的是渔民在与鲨鱼搏斗时永不放弃的无畏精神。面对许多困难和危险,他没有恐惧,有勇气去拼搏。这就是老渔夫身上金子般闪耀的精神和意志。

书中有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永远不要放弃。这只是一个鼓励人们积极进步的好词。看到这里,我想起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少先队员,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但遇到困难时,我往往恐惧退缩。比起坚强勇敢的老渔夫,真的是万里之遥!

想到这,我忍不住烫了一下脸颊,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像老渔夫一样勇敢面对,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如果你失败了,从你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老人与海》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还想继续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实践人员:成宇童

活动主题:关于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

活动时间:寒假期间

活动地点:江苏省南通市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活动内容:帮助空巢老人的生活,调查空巢老人社会生活,来呼吁更多的人帮助弱者。

调查方法:探问,实地调查,道听途说等等。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内容

你可能很难想象公园里那些神态怡然、悠然自得的老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本是到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却只能深居独处,望“子女”而兴叹。“空巢老人”这个原本生僻的词语,如今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而这个话题也成了我和小组其他成员这个暑假中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结果 我在1月22日(星期日)来到了观音山镇敬老院,先后采访了三位老人,陈大妈、杨大爷和于大爷。

陈大妈,子女均在外打工,其余的亲戚都居住在南通。陈大妈本身有血压高的毛病,如果身体不适,则无法自己照顾自己,因而被子女送到了敬老院。陈大妈对于敬老院的情况较为满意,虽然敬老院的环境和硬件条件一般,但是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比较好,而且收费偏低,能满足陈大妈的生活需求,而且也能在敬老院当中与其他老人进行交流,弥补了子女在外的缺憾。

于大爷也是南通,子女也都在南通生活,本身比较喜好热闹,但是在家里和子女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加之经济较宽裕,故而选择自费住进养老院。于大爷非常健谈,喜欢和其他老人交往、谈心,属于“精神空巢型”老人。

我在1月23日(星期一)下午又走访了光明新村社区的37号楼,了解了社区当中的空巢老人的情况。我先后采访了两位老人,李大妈和张大爷。

李大妈的子女都在外地,只有她一个人在南通生活,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因而生活较为拮据。李大妈的身体很好,生活完全可以自理,她说她因为习惯了在这个社区的生活,愿意守着老邻居,因而选择了一个人居住在此。

张大爷有一双儿女,但是对张大爷很少关心。张大爷的身体不太好,但是靠自己的收入无力支付医药费用,因而在生活上主要靠居委会和周围老邻居的帮助维持,张大爷说他经常感觉寂寞,情绪比较低落。

在我为时两天的调查中,一共采访了逾40位空巢老人,他们选择独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6类:

三、问题和建议

(一)问题原因

在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及与居委会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大致了解了造成这种“空巢”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 这种现象和我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人口结构密不可分,我国人口结构的总的趋势是老龄化加剧,从这点看来我区的这一现象只是我国诸多人口问题的一个缩影。

2. 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造成“空巢”现象的内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父辈之间以及爷孙之间的代沟的不断凸显,冲击着老人们“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韦荣的旧的家族式生活观念。思想过于保守的老人越来越受到思想开放的子孙的“排斥”。而年轻人随着文化知识与思想的进步,不在受“父母在,不远游”旧思想的束缚,纷纷离开父母,从而造成“空巢”现象。

3.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现象的直接原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为主流。所以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

4.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年轻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学习、教育子女上而忽视了对老人的陪伴,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二)建议

1.必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造成农村空巢老人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因经济原因外出务工经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上下功夫。地方政府要招商引资办企业,发展县域、镇域经济,让农民不出县、镇就能打工挣钱,既增加经济收入,又兼顾家庭,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要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升值,增加务农收入,留住中青年在家务农;鼓励并扶持有头脑的农村青年和能人创业,减少人员流出亦即减少空巢的出现。

2.建立养老保障体系

首先,国家在政策上要出台更多优惠老人措施。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推广就是为广大农民特别是空巢老人谋的福祉,对于他们来说,这每月至少55元的养老金给的不止是物质收入,更是一份心理保障。

其次,建立和完善农村老人健康档案及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以空巢老人为重点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三级(村、镇、县)医院共享,对老人的照料心村级医院为主,县、镇级医院为指导,尽量减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

再次,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农村养老工作。一是继续发挥家庭养老的功能,大力倡导“孝”文化。子女多的空巢老人,通过家庭协商最好留一个在老人身边,或轮流照料老人;二是强化社区为老服务体系,包括生活照料系列、医疗保健系列、精神慰藉系列、文体活动系列和法律服务系列;三是办好农村养老专业机构。国家投资一部分钱,其子女出一部分钱,让农村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在敬老院、养老院安度晚年。

3.要在全社会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养老的传统养德教育

人人都要老,人人都需要子女的照料。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尊敬和照护好年老的父母本身就为你的后代做好了表率。要大力弘扬恪尽孝道的传统美德,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的良好氛围。对于那些侍奉老人恪尽孝道的子女社会要给予表彰。要从建立和谐社会、保持稳定的大局出发,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空巢老人。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通合,为空巢老人办好事、办实事。

四、经验体会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空巢老人真的需要儿女们的呵护与关心,我写这次报告也是希望的人可以关心自己的父母与身边的老人,当老人受到重视时她(他)们就不会承受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老人,他(她)们各自承受着不同的压力,痛苦以及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无不值得我们伸出援手。而据我所知,只有福利院的空巢老人才真正得到我们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可见我们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大弊端。

因此,我希望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好好把握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命运,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我们的父母和儿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我们一起努力吧!尽全力去奋斗,以避免今后怨天尤人。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合同甲方:___(二人均系__社区居民) 合同乙方:___(二人均系__社区居民)

合同丙方:__ (__系__社区居民,__的长子。经由已故居民___的原配妻子__同意,由__承担赡养义务和合法继承财产)

合同甲方之一__与原配妻子__(已故)婚后生育两个女儿,长女__,次女__.

合同甲方之二__与原配__(已故)婚后生育一子,名为__(已故) 甲方__和___在1954年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

合同甲方现有房产座落___新村16号楼一单元403号,房屋建筑面积为64.7平方米。合同甲方在该房屋居住。

合同甲方___,男、1921年1月10日生人,现年91岁。___,女、1926年12月14日生人,现年86岁。由于两位老人年迈,生活不能自理,经两位老人同意,合同乙方和合同丙方达成赡养老人和甲方身后财产处理协议如下:

1、根据甲方的意见和该家庭的特殊情况,乙方和丙方通过协商一致同意两位老人分别由乙方和丙方各自承担赡养责任,即乙方和丙方按月轮换负责老人的生活(包括雇保姆工资和生活费用)

2、合同甲方___的医疗费用由乙方承担,___的医疗费用由丙方承担。

3、合同甲方两位老人全部故去后,对该房产进行作价出售,出售全部房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4、合同甲方_____的低保金、占地老人生活费和居民保险以及困难补助等收入,___的一切收入归乙方,___的一切收入归丙方。

5、合同甲方现有存款人民币肆仟元,该款归乙方和丙方两方平分。

6、未尽事宜,由乙方和丙方协商解决。

7、此协议一式五份,甲、乙、丙、见证单位和公证处各一份,该协议公证后生效。

甲 方:乙 方: 丙 方:

见证单位: __社区居委会 见证人:

20__年11月10日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老年朋友们

合:大家好!

甲: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九九”重阳节。

乙:在这个幸福的日子里,今天大家欢聚一堂,举办文艺表演,回顾过去,畅谈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甲:借此机会,我们谨代表来xxx向广大老年朋友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慰问,祝愿老年朋友们

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鞠躬)

乙:现在有请我们xxx为我们致辞!大家掌声有请

1、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想老年人最大的`安慰就是他们已经把全部的青春都奉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下面请欣赏老年文艺队表演-----腰鼓!

2、朋友们你们觉得老年文艺队的表演精彩吗?她们中可有76岁的阿姨哦,如果你们觉得精彩的话就请再来点掌声(谢谢),下面请欣赏“xxxx”带来舞蹈《祝婚曲》

我们这次文艺表演得到了xxx广大成功企业人士的大力赞助,其中包括:

3、下面请欣赏“xxxx”带来的宫廷舞《敦煌舞曲》

4、下面有请xx老人为我们带来的,笛子独奏:《草原情歌》二胡独奏《陕北民歌》有请

5、下面请欣赏老年文艺队带来的舞蹈《最炫民族风》

6、我记的有这样一首歌它寄托着边防战士对家乡的思念,现在请欣赏男生独唱《小白杨》演唱者曹双全

7、下面请欣赏xxxx带来特色蒙古舞---蓝色的蒙古高原

8、下面请欣赏老年文艺队的表演《连宵》

9、下面请欣赏二胡、笛子合奏《东方红》《社会主义好》表演者xxx和xxx

10、下面请欣赏男生独唱《康巴汉子》《父亲》

11、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这是什么吗?恐怕没多少人见过吧!它是用竹子串起却能敲出美妙的声音,下面请欣赏金钱板《说江湖》

12、舞蹈《撒拉克》

13、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每个人都会老去,让我们善待每一位老人,下面请欣赏xxx带来的小品《善待老人》

善待老人我们xxx也有好榜样,其中包括:

14、缘分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缘分让我们没有距离,请欣赏独唱藏族姑娘xxx带来的《遇上你是我的缘》掌声鼓励

15、xxx一座拔地而起的新城,大家是否想去狂欢一下呢?那么现在就请欣赏舞蹈《狂新城》

16、请欣赏独唱《献给阿妈的歌》

17、舞《套马杆》

18、我们的祖国刚过完xx周岁,让我们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大合唱《歌唱祖国》,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结束:

甲: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

乙:最后,让我们共同祝福老年朋友们

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明天会更好!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76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x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3.基本情况: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经济供养

1. 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

精神慰藉

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加强孝道宣传。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今天,我仔细重读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经典名著《老人与海》,这是一篇充满着毅力,闪耀着勇气之光的作品,我再一次被深深的感动了。

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圣地亚哥的孤独的老渔夫,已经连着84天没有打着一条鱼了,起先和他一起打鱼的一个男孩也被父亲叫到另一条船上去了。于是老人决定独自一人去远航,钓一条大鱼回来。在离海岸很远的海里,一条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被大鱼拖着走了很远,但却始终没有放弃。搏斗了两天两夜之后,老人在第三天终于将大鱼捕获上了船。然而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老人在与鲨鱼搏斗了一天后,大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了一幅巨大的骨头架子。老人最终满身疲惫地带着那副巨大的鱼骨回来了。

在这本书中,最令人震撼的是老人在捕鱼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勇气与毅力,他一旦下定了决心就勇敢的付诸行动,而且碰到多少困难也不会退缩。在那条大鱼上钩之后,因为大鱼非常大而且有力气,老人的小船一直被拉着跑,可是老人一直没有放弃,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不松绳子。老人的脊背和手被绳子勒得又累又疼,人跌倒了,脸被划破了,右手受伤了,左手又开始抽筋。这时候老人该忍受着多大的痛苦啊,可他丝毫没有屈服,一直在坚持和大鱼搏斗,整个过程持续了两天两夜多。在这两天半的时间里,老人该有多么煎熬啊,是一种怎样的毅力支撑着他坚持下去的,这真的让人难以想象。

我想,常人若是到了这般境地,可能早就放弃了,能够像老人这样坚持到底的人太不一般了。“老人真伟大”,我在心里暗暗地赞叹着。

在那漫长的艰难对峙中,老人为了增强信心和打发时间,不停地自言自语,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在那样的时光中,这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我既为老人乐观向上的积极精神而由衷的敬佩,又感叹信念和信心能够给予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

在老人终于将大鱼捕获上岸之后,又遇到了前来夺食的鲨鱼,这时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可是却仍然拼尽全力对抗着鲨鱼。我被老人的勇气和拼搏精神而深深地折服了。他哪来这么强大的毅力呢?我想应该是心中对成功的渴望,还有内心坚定的信念与自信都赋予了老人无尽的力量。

虽然老人最终只收获了那副巨大的鱼骨,可我认为老人是个真正的胜利者,他在精神上获得了完全的胜利,是同周围困难作斗争而获得的不朽的胜利。我想,每个人的心中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足够的毅力,我们的潜能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

这本书中令我感到非常温暖的是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情谊。两人之间一直配合默契,互相关心。男孩在开始的时候一直跟着老人,即使后来父亲让他去了另外一条船,他也一直挂念着老人,想方设法地帮助老人。老人也非常喜欢和疼爱男孩,他们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充满着胜似亲爷孙的亲情。在这个充满着勇气与坚强的故事中,老人与小男孩之间的情谊让人增添了暖暖的感动。

2022老人为小区捐款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尊敬的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大家中午好!

今天高朋满座,群贤备至。我们相聚在xx大院,共同祝贺我的母亲——xx女士xx岁生日。我是寿星的二女儿xx,代表全体家人向光临生日宴会的各方宾朋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谢意!欢迎各位,谢谢大家!

走过xx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三万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苍桑巨变,我的`母亲迎来了xx大寿生日,这不仅仅是她老人家在时间年轮上的重大收获,更重要的是她将xx家族的家风、家规传承、亲情维系发扬光大,她的健在对于我们家庭来说,无疑是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像天地下无数伟大的母亲那样,她思想开明、生活节俭、尊老爱幼、宽容忍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化着后人,激励着家人,为家庭支撑起一片生活的蓝天;时至今日,她仍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余热、播撒爱心、献身寺庙佛堂xx年,为后人修行造福!

我的母亲是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xx年x月,母亲被病魔“缠腰丹”折磨,她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没有被病魔所击倒,在子女们的精心关照下,母亲忍受疼痛煎熬,积极与医生配合,终于战胜疾病,赢得健康。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我很荣幸有位坚强的母亲,同时感谢哥哥、嫂子,小妹和侄女、侄儿们对我母亲的侍候与关照,还有xx的尽心竭力陪伴,让我在外地能安心工作,xx在这里向你们鞠躬致谢!谢谢你们!

妈妈用自己柔弱的臂膀,为丁家撑起一片蓝天;妈妈的怀抱,胜过阳光的温暖;妈妈的付出,从不抱怨;妈妈的恩情,难以偿还;妈妈的爱永远铭刻在我们儿女心间!

我感恩母亲,祝愿母亲生日快乐!健康长寿!万年永存!

我感恩各位亲朋好友,祝愿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吉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