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 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心得体会(7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01-01 17:06:47    小编:ZTFB
数学大单元设计实用 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 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思考心得体会(7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17:06:47 |
  • ZTFB |
  • 14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一

我趁热打铁,布置了几个连加的题目,让学生发现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加法交换律只是二个加数位置的交换,和不变,而结合律中,有时要把后二个加数相加,有时把后二个数相交,有时根据需要还需要先交换位置然后再利用加法结合律相加,我发现在上这一单元的内容时,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较好,然而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认为在练习课时要加以改进。

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以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探索时,酌情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度启发,学生交流时,耐心倾听,洞悉学生的真实想法,加以必要的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算法。于是我在教学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学会分类:在教学中我把各种简算题型分类整理,尤其对于乘法分配律进行详细归类和整理。让学生从整体认识到个别比较,加深简算的印象。我发现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思维。例如:201×87=(2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项法)54×43+54×56+5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项法)

2.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悟出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不同。在教学中,我比较重视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的比较区分,可学生还是多次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尤其是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还是不理解,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

3.让学生知道如何一下就能凑整。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让学生多观察数据,用选数凑整十、整百的方法训学生,对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

4.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简便运算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注重生活练习实际,将简算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易于学生接受。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本单元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在计算中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很多的实际问题可以有不同的途径来解决,学习要善于分析和总结,选择合理、方便、简单的方法更利于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以致用的道理。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理解运算顺序,掌握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技能。

2、在具体情境中,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

3、树立学习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我利用书中的情境图——旅游,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这样不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解决问题,而且情境的创设更能促进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

课堂上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出现了很多种解题方法,课堂上随之也出现了不同的想法。当一个学生说出5+4×9这道算式时,显然不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这与学生在一年级原有的认识产生冲突,抓住这个时机的运算顺序的教学,我除了安排请学生来讲解,又安排了同桌交流等学习方法,学生自然而然的认识到要先用乘发算出分好组的人数,再加上没分的5人。突破了难点。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将问题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中发现出运算顺序,在这点的处理上,感到处理的有点老师引的过多,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在练习题中设计了说运算顺序,计算,解决问题和给小马虎改错几中类型,根据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选取,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即能纠正自己的错误,有能体验到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在准备这节课时,我心中一直也存在着一点困惑,在教材中一直没有出现加或减在前乘在后的算式,但在本学期的期末的综合练习试卷中都已出现这种综合算式,为了更能突出先算乘的优越性,在课堂上我大胆做了一下尝试,将两种情况都出现了。

混合运算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第一课时是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二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乘法在前、加法在后的综合算式,但对于综合算式的递等式计算格式还没有涉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情景让学生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先从分步算式入手,再列出综合算式,讲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再通过讨论比较总结出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综合算式的计算顺序,已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练习的过程中也将本节课的练习进行了适当的编排,让学生做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不断巩固和强化,最后做好小结,让学生回顾整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也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预设。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三

这学期不仅要做好学习和复习,还要上新课程内容教学,还要复习高考一轮,所以教学任务特别重

学生的学习任务特别重。有科目要学,有选修课,学数学的时间很少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定理、公式都比较薄弱和单薄

三、教学目标: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辅导。

(1)及时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收集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弥补学生的不足。

(2)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提高。

(3)重视数学问题和方法的教学

脚踏实地地抓落实,从课堂教学到“组织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少说话多实践,普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当天消化当天内容,加强日常运行检查监督。有所作为就要改变,改变了就要改正。

(2)坚持每周小题训练,每周综合训练一次。

(3)每周练习和综合训练,认真把握试题的选择,认真把握高考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重思维的层次性(即解题的多样性),及时引入一些新题型,加强应用题的考察。每道试题都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备课,加强学习,多听讲座,探索教学模式。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四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知识性目标相对简单,但单位时间比较抽象,不象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首先,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我在教学生“秒的认识”时,学生熟悉的新年联欢晚会钟声即将敲响倒计时的场景,使学生直观认识了生活中“秒”的存在,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了“1秒”的长短,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联系实际,感受数学

数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所用。所以,我让学生从身边找一找在哪里见过或用过“秒”,使学生对各种钟表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实践表明,如果所学的新知识可以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将“秒的认识”放置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就会倍感亲切。本节课开始由“欣赏钟表店的一角”的引入,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借用“红绿灯”等用秒计时的场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能激起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秒的体验:体会1秒是一段时间而不是时刻,是教学的难点。于是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提供给了孩子们不同的计时工具,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体验中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起“秒”这一时间观念。而且在活动中还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感受了秒的长短。另外,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为同学们收集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各种交通工具1秒钟行驶的路程为同学们播放,这一切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了1秒钟蕴藏着的巨大的价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实践活动:体验1分钟。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利用孩子们的特长,让他们在1分钟的时间里写数字、画画、跳绳、踢口袋等。在紧张的学习中渡过了短暂的一分钟,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体验到了1分钟的价值,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感受到了时间的重要性,而且明白了: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和探究空间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由于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因而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来解决“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及“分与秒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我设计了同桌互相观察分针和秒针有什么变化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去观察、猜测,进一步认识秒表、电子表、有秒针的钟表都是怎样计量“秒”的。并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究有秒针的钟表有哪些“小秘密”知道:1分=60秒。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在有以上成功之处的同时,我也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这节课中存在着的不足:我的数学语言不精练,提问时不严密,导致学生回答不精。这也是本课的缺憾之一。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五

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文、怕周树人,而我,怕数学。因为怕数学,我在16岁那年爱上了街边的格斗游戏,而那时,由于对数学的憎恨,数学老师也成了我格斗游戏中的敌人。

我时常流连在那条充斥着游戏厅的街上。怀揣一块钱换来的三个游戏币,选择好一台游戏机,两指掂着一个硬币,对准投币孔,“叮”一声,游戏开始。从暗淡的街机屏幕里看见自己面露凶光,将对手狠狠地击倒,我从中获得了上学所不能获得的快感。

也许你会说游戏厅不是学生该去的地方。但在我的心目中,与教室比起来,游戏厅就像是天堂。因为世上没有比教室更残酷的地方,那里虽不见血光,却充斥着冷暴力,让人痛彻心扉。

如果认真地回忆,我会觉得自己的6年中学生活过得过于悲惨,因为我从未获得过任何一位数学老师的尊重。

还记得初三时教我们数学的那个年轻貌美的女老师,我只要远远看见她就会绕道走。她曾经当着我的面用她那美丽、修长的手指,将我那张考了11分的数学试卷撕碎。那天夜里,我拿透明胶粘了很久才将卷子复原。没有人爱惜我的试卷,我总得自己爱惜。

夜深的时候我常常想,一个3岁便能背诵唐诗的孩子为何独独记不住数学公式和口诀,甚至还会怕数学。

可是怕什么偏偏就来什么。

上了高中,我碰到了一个教数学的班主任。我以为一个当班主任的数学老师会对我稍微耐心一点,直到一个礼拜五的数学课上,我听见他开始点名,并让被点到名的同学到黑板上去做题。

听见我名字的瞬间,我感觉自己如同一只被弓箭射中的兔子。和我一起被点到名的同学已经在一旁奋笔疾书,我却拿着粉笔,面对黑板,脑中一片空白。我胡乱写了几个数字,然后拿黑板擦擦掉。再写,再擦。白色的粉笔灰落在我的脸上,我机械地重复着这两个动作。讲台上短短的几分钟,我感觉好像过去了几个世纪。下面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感觉手中握着的粉笔已经被我的汗打湿了。我终于鼓起勇气转过身,看着数学老师说:“老师,这题我不会。”

“不会?”他挑起眉毛,“你这题是最简单的,恐怕初一的学生都会答。你不会没上过初中吧,看你的智商不像是能够直接从小学进入高中的人啊。”

不少同学在下边笑出了声。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卑微得如一粒尘埃,但我并没有流泪,只是默默地回了座位。

我的数学成绩终于从11分下降到9分。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扬着我的试卷:“数学最能代表人的人格,要给一个人的人格打分,就看他的数学成绩。这卷子,我贴在黑板旁边,让你们引以为鉴。”

同学们在下边笑得乐不可支。我只觉得只要数学老师一张嘴,仿佛就有一根针吐出来,刺得我全身血迹斑斑。我想我的数学怕是没救了。

放学后我去了游戏厅,正好碰见一个来游戏厅寻找孩子的母亲,她在发现自己的孩子后流着泪问道:“你为什么不去上学?为什么来这里?”我站在游戏机前发呆。我仿佛看见自己的母亲正流着泪问我:“你要放弃了吗?”我几乎是逃亡般地离开了游戏厅。

那个晚上,我的父亲对我说:“记着,孩子,如果你憎恨数学,的办法是狠狠地将数学题做了一遍又一遍,随后你才有选择。”

此后,我让父亲给我请了家教,我也转了班。我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到了数学上,日子过得分不清白天黑夜,直到能在高考志愿栏上填上:汉语言文学。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解脱了,我终于离开了最让我痛恨、害怕的数学。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六

敬爱的胡老师:

您好!

今天,我怀着深深的愧疚以及无比的懊悔写下这份保证书,来弥补我在您的课堂上所犯下的错误,并且真心的恳请您的原谅。

这个星期连续上了七天课,而明天就要迎来三天假期,我不由自主的提前放松了心情,而音乐课一直理所当然的被大家公认为副科,加之一向美丽温柔的您,在此刻更是不具备杀伤力。全班同学无一例外的“畅所欲言“,虽然我没有大声喧哗,只是“小心警惕“的和同桌讨论着一个数学难题,但是身为班干部的我不仅没有起带头作用,还放纵自己的嘴巴,实属“罪加一等“啊。

其实我一直特别喜欢您,您专业的教学水准,敬业的教学态度,让我受益匪浅。而那一刻,我不但没有感恩,还深深伤了您的心。在这里我由衷的对您说:“对不起!“希望您能接受我迟到的歉意。

借着这个机会我还要呼吁:所有所谓的副科,应该和主课一样重要,都与我们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同学们尊重每一门学科,尊重每一位老师。同样,所有的老师也要和胡老师一样,以专业的水准,敬业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教的科目,所教的学生。就像孟子说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让我们一起衷心的大声对全体老师说:“我们爱每一位真心教育我们的老师!谢谢您们!“

此致

敬礼!

保证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数学大单元设计心得体会实用七

亲爱的老师:

您好!

因为这周放月假,原本安排在周六的周测只能取消,但周测的各科试卷都发给我们回家啃了。我刚啃完了数学试卷,想您了,于是想到给您写这封信。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写的,您就当作是我刚啃完数学试卷太饱消化不良,写信就如散步,助于消化吧。呵呵,您不用羡慕我们学生哦,不用羡慕我们放月假也还有试卷啃。

这周的数学周测是空间几何体测试,说起几何体,我就想到几何体的三视图。

其实画三视图挺“麻烦”的,尤其是圆柱、圆锥这样的三视图。它们的主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相同的,课堂练习上画还真的挺“浪费”时间的呢。于是,我们规范地画了主视图,在应该画侧视图的位置上标注“同上”或“同左”。结果呢,当然是要被您“批斗”一番啦。但是,在您批评我们的同时,您笑了,笑得可好看了。后来,遇到圆柱、圆锥的三视图,您问我们各视图形状时,我们回答了主视图的形状后,到回答侧视图的形状时就回答“同上”。您说,不要给您“同上”这个答案。我们全班同学的脑子都很“灵活”,不约而同地大声回答道:“您懂的!”那节课,基本上是笑着度过的。

还有,老师一定还记得书本的一道习题吧?那道题是要求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画出相应的几何体。记得第三小题像实物倒放的圆锥,上面是一个圆,下面是一个顶点向下的等腰三角形,看上去和甜筒的形状十分相似。那节课正好是上午的第四节课,当时大家都饿了,我们就说那是雪糕,是甜筒。您一边笑,一边给我们纠正错误,但我们仍然坚持我们的最初观点。课后,您和班主任说,我们看到几何体就只知道说吃的。

老师,在您的眼里,我们18班的学生都是“调皮”的吧?其实,我想,我们“调皮”的原因是想令您开心,看见您笑吧?说句真心话,我很希望能够经常看到您的笑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之,看到您笑,我就会觉得很幸福。

这个学期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要结束了,下学期就要重新分班了,不知道您还会不会继续教我数学,继续当我的数学老师呢。想到这些,我不由地伤感起来,鼻子有一种小于ph7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子,会过得很快。天空从黑到白,不停地转换着。人生微妙圆润地变化,但我相信真情永在。就如我们的师生情,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

这封信就到此搁笔,而我却不知所言。老师尽可以把这些文字当作是杂乱无章的滥文来读,但愿这些字能给老师的工作之余带来快乐!

祝身体健康,生活康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