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 物理治疗师实践指南(八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13:16:26 |
  • ZTFB |
  • 12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一

1、利用课堂教学,打好学生基本功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初三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前发学案课上着重把握好"预习指导--导入新课—结合媒体学习新课--小结--评阅作业---章节复习--考核"几个有机的环节,结合实验精讲概念、定理、定律,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气氛当中当堂或在考核过程中掌握、消化所学知识,力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巩固好每一堂课,使物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在学习新课当中,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选精讲例题、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本来很有趣味的物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2、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3、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这一阶段,在培养好尖子生的同时,还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帮助、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赶上先进生,让差生在老师的激励、关心下不断取得进步。

4、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了我国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介绍了我国历史上和现代科技成就,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其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作风。

5、大胆、稳妥探求教学改革

着眼于素质教育,为达到最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本学期努力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模式,还结合愉快教学法、陶治情感法、强化训练法,和谐地展开双边活动,此法不仅能赐其以鱼,还赐其以网,授之以渔。教学实践表明,此教学模式较常规教学更易增强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该教法的特点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二

一、指导思想

以物理课本为蓝本,以课程标准为理念,以考试说明为指导,教学中,应该关注学习过程中如何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归纳总结得出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学的活动中心放在使学生自我获得知识,完善知识,弥补不足,以真正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二、教学措施

1、重视基础:对物理现象、规律和基本的实验操作,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因此,认真研究书本中出现的每个问题,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尽量减少超过教学要求的繁难试题的无效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灵活多样、适当拓宽,促进有意义学习。

2、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如家用电器等),能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设计实验,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习题中出现的与生活相关的电现象进行透彻的分析是学好电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切忌就题论题。能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是学好物理的必经之路。

3、关注探究:在中考的各类试题中,实验与探究题所占的比例既是最高的,也是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头疼的问题。对实验探究的学习,应以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实验能力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的重要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验学习应包括: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及必要的分析与论证等内容。

4、强化规范:规范是成功学习的前提。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强化解题规范化训练,明确方法、严格要求。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实验的规范训练,强调过程与方法,注意问题的开放性;(2)作图应严禁随意性、强化准确与规范的训练;

(3)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简答题应强化“有所依据、有所说明、简要结论”三步书写;计算题中的重要步骤应有简要的有助于解题的文字说明。各种题型都有不同的书写要求和解题格式,按规范格式书写既有益于问题的顺利解决,又能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对自己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也是有益的。

三、教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周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第二周电阻变阻器

第三周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四周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欧姆定律及应用

第五周测量小灯炮的电阻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六周复习和总结测试和评卷

第七周电能电功率

第八周电功率测量小灯炮的电功率

第九周准备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和评卷

第十一周电与热

第十二周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复习和总结

第十三周磁现象磁场

第十四周电生磁电磁铁

第十五周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电动机

第十六周磁生电

第十七周复习和总结

第十八周期末复习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期末考试

四、其它工作:

1、积极参加教科研的活动,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讨教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提高自己在科研活动方面的能力。

2、积累教学中的得与失。有空时多写一些教学中的体会,注意积累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三

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和公式等)是物理现象、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它是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最重要的内容,是物理知识结构体系的枢纽。物理规律的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新课标强调的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怎样才能搞好规律教学呢?本人自参加工作十几年以来一直从事物理教学工作,对物理规律的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现总结如下:

一、了解物理规律的类型

物理规律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实验规律

物理学中的绝大多数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们叫做实验规律。如欧姆定律、焦耳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等都属于这一类。

2.理想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不能直接用实验来证明,但是具有足够数量的经验事实,如果把这些经验事实进行整理分析,去掉非主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推理到理想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理想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以已知的事实为根据,通过推理总结出来的,我们把它叫做理论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过科学推理而发现的。

二、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工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分别对以上三类规律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1.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既是归纳物理规律、产生物理假说的实验基础,也是验证物理预言和物理假设的主要依据。观察和实验既是形成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的基础,又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而初中物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物理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具体方法大致的以下几种:

(1)由日常经验或实验结果进行直接归纳得出结论。如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我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自己晒衣服的体会得出;光的反射定律是通过演示实验得到的等。

(2)先从实验结果或从对实例的分析中得出定性的结论,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寻求严格的定量关系,得出定量化的结论。如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我先通过演示实验:底部和侧壁有橡皮膜的玻璃管,装满水,观察橡皮膜凸出且底部凸出明显,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跟深度有关,再进一步实验研究得到它们成正比的定量关系。

(3)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来验证、修正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个实验事实:1.灯泡热的发光,而与之相连的导线确察觉不到发热,这说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有关?2.同样的导线,在并入用电器很多时,就会察觉到导线发热,这又说明了什么?然后利用焦耳定律演示器进行实验验证。

2.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由f浮与g的关系可推出ρ物与ρ液的关系。

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三、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排除学习规律的思维障碍

《新课标》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学习,学生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已经在原有感情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消极的思维定势,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掌握,限制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生活常识的干扰。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之前,从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这些观念,有的看似正确但是往往有一定的片面性,有的更是错误的,那些错误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规律起着严重的干扰作用。例如,在运动和力的关系上,看到有马拉车车才向前运动,有人推桌子桌子才会移动的生活现象,学生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才能运动,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能运动的;对于物体在液体中受浮力的问题,看到铁块放入水中就下沉,往往认为只有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等等。所以,对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首先要消除学习过程中有些错的生活。观念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设计可直观的实验对错误观念进行排除。

第二,数学知识的干扰。例如,初中物理电学中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变形为r=u/i,从纯数学的角度考虑,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等一类错误的理解,再如力学中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学生也误认为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积成反比。类似的错误在于学生用纯数学的观念理解物理的概念、规律和思考处理物理问题,而忽视了它们的本质,造成对物理知识的错误理解。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防止死记硬背

(1) 准确呈现物理规律的内容

物理规律的语言陈述十分精炼和准确,概括程度非常高.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要准确,而且对一些关键字词应加以突出,给予适当的说明,以引导学生足够的注意和正确理解,并与其他类似的或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比较,建立类比联系.如如牛顿第一定律中“一切物体”是泛指任何物体,“不受力”是条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中的“或”字理解是关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这样理解: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上面提到的对密度的数学表达式ρ=m/v的理解;

(3)充分认识物理规律中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如对液体压强公式p=ρgh,要特别强调“h”的意义:h是到液面的竖直距离。

(4)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欧姆定律公式i=u/r中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而且要注意同时性;

(5)要引导学生总结物理规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深入地理解物理规律。如焦耳定律公式与电功公式间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液体压强和压力时,要先由公式p=ρgh计算压强,再由f=ps计算压力,注意液体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

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的作用就是示范性,通过对例题的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学生学完密度这一节后,可以出这样一题“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制的”,通过测量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求出铅球的密度,再与纯铅的密度比较后进行判断,得出结论。可以各设计一个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对于重点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会灵活运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初中阶段,虽然不要求学生解某些复杂问题,但是,也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到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地说理和表达能力以及手脑并用独立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此可精心挑选习题,让学生通过适量训练,在实践中总结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提高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注意习题要少而精,不搞题海战术.

五、适时组织测验,检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时、定期组织物理测验,是检查物理规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物理规律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不断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能做到举一反三。

综上,是我对物理规律教学探索的一些体会。教学是一门创造性艺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敢于尝试,大胆改革,才能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四

新的学期就这样紧锣密鼓的开始了。本学期我担任初三三个班的物理教学。初三是初中学生在校的最关键一年,每个学生都想在最后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一级学校,作为教师就是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走好这一步,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

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

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五

传统物理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偏差,往往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忽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重教师而不重学生,如讲细讲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教学表演,往往就被认为是一节好课;

(2)重管教而不重自觉,如教学过程中不重视学生的自我调控、独立判断;

(3)重统一而不重多样,如学生几乎没有可能自由选择学习内容或自行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教学要求强求一律,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得不到承认;

(4)重传授而不重探索,如将学生视为承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一味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5)重继承而不重创新;

(6)重结果而不重过程;

(7)重考试成绩而不重全面发展……这一切不仅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业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主体性发展,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也必将影响到社会发展。

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物理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抽象,难学,但又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同学认为,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下仔细看书,平时多做些题就能把物理学好,他们也试着这样去做了,可是效果并不理想,那是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忽视了“思”与“问”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充分指出了学与思的密切辨证关系。告诫大家在学习中要重视积极思考,才会有收获。物理课程并不像有的课程那样,记住几个概念,几条结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仅仅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物理不是看懂的,也不是听懂的,是想懂的。物理学内容来源于自然现象及生活实践,是研究自然规律的;物理题型灵活多变,光靠死记硬背没有多大用处的,必须深入理解,弄清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这需要有较好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

物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否正确的处理好“思”与“问”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提高。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注意积极地思考,善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思”中进步,在“问”中升华。

1、静态变动态,提高学习兴趣

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是静止的,若用动态投影辅助教学,效果更好。如在讲杠杆的力臂概念时,老师在黑板上怎么画都是静止的,学生印象不深。用可动的投影片,力臂会随力的作用方向改变而改变,学生看起来十分鲜明,兴趣高涨,在较短的时间内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了力臂的概念。

2、师生共同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利用投影进行教学时,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处在主导地位,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如在投影片上展示了题目,教师让学生轮流在投影仪上将答案打出来,答对了的学生受到鼓舞,如果答错了,其他学生给予纠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潜能,也形成了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学生有误区时便于及时点拨。知识传输畅通,反馈及时。

3、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证明,学生在消化知识时,只有不断地向大脑中传输信息才能引起记忆和理解的连续发展,利用投影教学,贮存信息多、传输信息快、直观连续,使学生得到不断练习、消化、理解知识的机会,提高了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做练习时采用手写题目或小黑板展示,也不过7~8道,用投影展示可达10~20道,教学效率提高明显。

一只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实践证明已不适应大面积、快速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用投影教学不仅是教学形式的改变,而且也是教学思想的转变。

差生转化工作,首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我以为不仅要教好物理,还要关心、热爱差生,使师生间形成“情感共振”,从而使这部分学生喜爱学习物理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学科特点,物理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从而使他们形成较浓的学习兴趣。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六

我于20xx年9月至今,在吴泾中学任教。期间担任了两年的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一年中预科学教学,今年担任的是初二年级的物理和中预的劳技教学工作。并连续三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回顾四年来的工作,尤其是这一年,我心中经常在反思,我在教育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做好了什么?有了这些追问,使我的工作更有意义。在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中我也感受到工作带给我的快乐。为了更好地开展今后的工作,现将这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汇报: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自任职以来,我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思想端正,师德良好;遵纪守法,敬业爱岗,积极向上,服从安排,团结关心同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我积极参加学校和团委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我认真学习了《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提高了自身的思想素质,增强了依法从教的法制观念。并始终坚持:“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以德为首。

二、在虚心学习学习方面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是一项需要爱心与智慧的工作,教学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智慧来解决,智慧来自细心的观察,来自于勤奋地读书、勤奋地工作,来自于不断地反思,不断否定自我,超越自我。我爱读书,再忙的时候没有放弃读书。一年来,我通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等教育专著,同时阅读了向老师借予的《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和学校给每位班主任下发的《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并积极参与交流,多次听其他班级的主题中队会。向张梅华老师,李祥老师等学习。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而且学到了许多管理班级的技巧和书本上学不到的智慧。学校组织听评课和预学案的研讨等学习活动时,我也都积极参加,不放过每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学习前辈们优秀的教学教法。

三、在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因为个人私事耽误工作时间。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遇到老师请假,也能够积极服从安排,认真代好课。能及时地把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和情况向领导请示,汇报。同事之间,能够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沟通,及时交流工作心得。

四、在工作方面

八年级的物理教学给了我不小的压力,所以从一起始接到通知说要让我教物理我就紧张了一下。还没开学就开始拿起八年级的课本开始学习。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主动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教法,参与教研组的各种活动,利用网络、等各种方式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对于工作的认识,吸取优秀物理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努力提升自己的各方面素质。

1、在课堂教学方面,我精心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尽可能让所有的孩子能参与实验、参与动手,为此我们花费大量的精力,每次上实验课,我都要请周老师帮忙准备实验材料。初中物理教师述职报告2、在科研方面,我也不甘落后,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历,认真做好反思,并将自己的反思所得整理成文。

3、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作方面,我从教材抓起,并延伸到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虽然在物理教学工作已经初窥门径,然而细细反思,依然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的关注不够。曾看过陈桂生教授写的文章:教书就是要研究学生,“备课”不如“备学生”,要将现代课程真正转化成“学生经验的课程”。

2、与学科外教师交流不够。作为物理教师,科目内容相对比较单一,但难度不小,许多疑难点都需要从书籍、网络等途径获得科学解答,和本学科教师的探讨也比较多,从其他学科老师身上我们也能够学习到很多东西。比如数学老师思维的严密性等等,美术、音乐老师多数多才多艺,从他们身上更能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也多一些爱好和乐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善于从不同学科教师身上吸取他们的长处,能更好的促进我的成长。

因此,需要真正了解学生、读懂学生,认识到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前的知识基础,细致的思考引导学生建构概念的教学设计步骤,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学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严格自律,严守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喜欢和同学们融为一体。我相信,通过自己积极钻研、勇于探索、不甘落后、虚心学习,在将来一定能尽快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述职人:

x年xx月xx日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七

一、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识点:

⑴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了解波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知道光是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⑵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⑶初步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初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⑷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与我们生活的关系。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⑸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初步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能结合具体事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自主点:

⑴联系能量守恒学习有关能源的知识;

⑵自主学习半导体、超导体等等。

3、综合点:

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相关学科:理化生综合如:如何听到声音与耳朵的结构关系;透镜成像与眼睛的关系;电池中的化学变化等等。

4、拓展点:

联系所学知识向实际生活、生产领域拓展,向当前高科技领域拓展。

5、创新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创新性的见解,能够进行简单的创造性小发明、小制作。

〈二〉技能目标

1、自主能力:能联系旧知识自主学习新课,能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问题;

2、综合能力: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联系各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

3、拓展能力:由所学知识拓展到相关学科和生活生产实际;

4、创新能力:改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小发明和小制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方法,学会预习、复习、练习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勤学、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习科学家们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2、培养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敢于面对错误的意志品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两个班共有学生57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人。下面就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各班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

两个班学生整体物理学习水平都不算好,一班有尖子生,但两极分化严重。二班学生学习水平比较均匀,但整体处于弱势。两个班的纪律还行,一班略好一些。两个班的同学共同的缺点是: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差,并且没有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同学没有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知识基础: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课和一学期的学习中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但从物理知识系统的总体上来说,只是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声、热、光、电现象,以及力学等基础学科中最基础、最基本的物理知识,所学的知识是零碎的,支离的,就是从物理观方面去分析,学生对自然界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认识也是浅显的。

(二)技能和能力发展水平:

我校初三学生虽然各班均是按成绩平均划分和安排的,但从调查来看,各学生水平不一样,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均衡,总体上有两极分化倾向,在具体教学中应注意纠正这种倾向。另外,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对这门课程了解不深,不扎实。应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物理世界,争取取得好的中考成绩。

(三)学习方法水平:

大凡理科知识的掌握,着重于理解,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表现得尤其突出,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较正确的物理学习方法,能够掌握学习规律,识物达理,并能充分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学生“死学知识,学死知识”,引导学生探究、讨论、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走上活学活用的轨道上来。

(四)、学习态度与习惯及学习兴趣的分析

多数同学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方法,他们能够通过记笔记、建立问题记录本等方法帮助学习,而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了科学的学习态度。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局限于死记硬背,不能举一反三,影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物理课讲授内容为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十八章、十九章、二十章。外加初中全部物理知识中考总复习。

(一)编排体系:

1、起止章节:

(1) 本学期学习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材共三章,需要考查的共9节,即第十八章三节需3课时、第十九章3节需3课时、第二十章三节需5课时,共需11课时,即4周的新授课,剩余时间为总复习,本学期演示实验只有3个,而学生探究性分组实验以及想想做做实验没有。在新教材中设计了以下栏目:

探究 即同学们自己动手、动脑探究科学规律,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演示 即由教师展示一些物理现象。

想想做做 即课堂中的一些学习活动。

sts 介绍、探究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

科学世界 有关科学知识的扩展性内容。

动手动脑学物理 课内外的学习活动,有问题讨论、练习、社会实践以及小论文写作。

2、篇目:

第十八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九章:材料世界

第二十章:能量和能源

(二)基础知识:

⑴知识点:

① 电压

② 串联中电压的规律

③ 欧姆定律;

④ 测电阻;

⑤ 电能

⑥ 电功率

⑦ 测电功率

⑧ 电和热

⑨ 磁场及应用

⑩ 信息的应用

⑵综合点:

第6章: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第7章:理解电功率及测电功率

第8章:磁的知识及其应用

第9章:现代信息的应用—电视、电话

以及物理与化学、生物中有关知识如物质结构、带电粒子、耳朵的结构等的联系与综合。

⑶拓展点:

在教学中将物理知识拓展到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等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

⑷创新点: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和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对已有的实验方法、实验器材进行改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明创造。

(二)教材编排体例及特点:

本教材以义务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准则,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体现“三个面向”的精神为努力方向,在内容编排上,注意处理学生认知规律和物理知识结构的关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体现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

(三)基本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

1、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2、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电能表的使用;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电压、欧姆定律、电功率、磁场、电动机

2、难点: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阻、电功率的测量

(五)思想教育内容:

1、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

3、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意识;

4、科学家不畏艰难、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独立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研究与改革

(一)教研重点:

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教研教改精神,结合物理本学科的特点,确定,本学科本学期的教研重点为“为先学后教”。

“先学”即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学习探索的欲望,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即学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参与,主动实践和主动发展。例如在实验教学中,可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变结果教学为过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初中物理的实验有很多是验证性实验,而学生的分组实验是在授课后进行,作为巩固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依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做实验大多是“依照葫芦画瓢”,仅仅是完成了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几乎没有探索和创新的余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动机和思维,发挥思维的积极性。在自学中促使学生去阅读资料,设计实验,提出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后教”即在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适时地引导点拨,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创造良好的学习、求知氛围,并设计难易适中的习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改专题:

1、课题名称:“初中物理自主互助探究式教学”教改实验

2、目的:确立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发展能力为框架的教学模式。

3、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发动、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和实施方案,逐步研究探索,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二阶段:深化提高、全面展开阶段:在局部调查实验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展开实验,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指导实验的进一步开展;

第三阶段:验证完善、形成规范,结题阶段。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自身的业务理论学习,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市教研室“自主、综合、拓展、创新”课题实验和“先学后教”精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2、通研大纲、教材,熟知大纲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的编排体例、体系及知识结构,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案,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效益;

4、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观念,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师换脑工程,以适应素质的要求;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四为主原则”,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

5、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要将教学目标定位于最后一名学生,不放弃最后一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6、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授课效率,争取计算机达到高级水平;

7、做好特长生培养工作。在教学中,注意发现特长生,并积极做好特长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8、建立健全成绩检查评价制度。精选习题,认真批改作业,在作业批改中坚持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信心;

9、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建立“问题记录本”,要求学生人人做到每日一问;建立“错题记录本”,做到不放过任何一个错题;建立“典型题目集锦本”,做到聚集精华,举一反三。并指导学生预习、复习、解题的思路和能力;

10、积极开展物理兴趣小组的活动,开辟学习的第二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验证知识、应用知识、获取知识;

11、在学生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发挥优等生的“小老师”作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做好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12、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议,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争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进度及时间安排(略)

推荐物理治疗师进修心得体会报告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身边的学习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观察声音发生时的振动现象,体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在探究活动中,进行合理的推理,学习并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对物理有亲近感。

二、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三、教学器材:

扬声器在外的录音机、纸屑、小鼓、音叉与小槌、盛有水的大烧杯、铁板琴、带塞子的试管、注射器、音乐芯片(能放进试管里)、细线、装有金鱼的鱼缸。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你们还在教室外快乐的活动,是什么信号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走进教室准备上课呢?(学生回答:铃声)许多科学家都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对刚刚响过的铃声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选取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新课教学

(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第一个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①进行猜想:

让学生把手指放在自己的喉部并说话,体会手指的感觉。并进行猜测:物体的发声可能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板书:“进行猜想:物体的发声似乎与振动有关。”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让学生进行实验:

(自己没有器材的学生利用教师准备的器材,其中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一,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二、1/3的学生分组做实验三)

实验一、把小纸片放在正在发音的扬声器上,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二、把敲响的音叉快速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三、将小纸片放在鼓面上,用力敲击鼓面,观察现象并思考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汇报,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小纸片在发生的扬声器里“跳舞”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是因为发声的扬声器在震动;小纸片在鼓面上做“自由体操”是因为发声的鼓面在震动。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④学生活动: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发声时振动的事例,如:二胡、提琴等乐器的发声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振动发出声音的,笛子是靠管内的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师敲击铁板琴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铁板琴是怎样发出声音的?铁板琴发生时并不是直接贴着你们的耳朵,为什么你们还能听到声音呢?(学生回答)

下面我们就来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①进行猜想:

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②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想通过什么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学生汇报后,教师对正确的实验进行充分肯定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演示试验)教师把音乐芯片用细线吊在软木塞下,塞入试管中,芯片不能与试管壁接触。先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管底,再将针管插入软木塞内。缓缓向外抽出活塞,听到音乐声有什么变化?

设想,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还能听见声音吗?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实验二:(演示试验)将装有金鱼的鱼缸放在讲桌上,在一边拍手,观察金鱼的运动。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实验三:两个学生合作,一个学生把耳朵靠在课桌的一端。另一个同学用手轻轻敲击课桌的另一端,感觉声音的传播。(学生如果有更方便易行的实验方案更好)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思想渗透: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用牙咬住木棒的一段,另一端定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命运》等一系列名曲就是这时候创作出来的。他这样做有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因为木、骨都是固体、都能传声。)

师:同学们要学习贝多芬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优秀品质。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肯定有鲜花也有荆棘,不论何时何地,希望同学们都能坚定、坚强的面对生活。

③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师:在这些不同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④学生活动:

同学们之间互相讨论。举出自己知道的一些有关声音传播的事例。

(3)相关知识介绍:

①人耳的结构与听力的关系。

②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③ 天坛回音壁的介绍。

3。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由学生自己小结)

①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②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

③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压强和温度有关。

4。课堂练习

(1)指出下列发声现象是什么振动的结果: 悠扬的钟声——;

海浪的波涛声——;

气球破裂时的爆裂声——‘

水沸腾时发出的声音——;

下雨天听到的雷声——;

用嘴贴着空瓶口吹气发出声音——。

(2)把正在走动的闹钟放在密闭的玻璃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听到闹钟的“滴答”声是( )。

a 越来越响 b。越来越弱 c没有变化 d都有可能

(3)古代的人在旷野里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军队、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4)动画片《星球大战》中,神鹰号太空船将来犯的天狼号击中,听到天狼号“轰”的一声被炸毁,神鹰号宇航员得意地笑了。你觉得这段描写符合科学道理吗?为什么?

(5)有一个足够长的钢管(两端开口),一个人在钢管的一段用铁锤敲击一下。另一个人在另一端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如果知道声速,再给计时器,能知道声音在钢管中的传播速度吗?

五、布置作业

课本第36、37页1,2、3题。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探究型的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集体智慧,决不能将教师思考的结果强加给学生,剥夺学生动脑的权利。本节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采用了大量的

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及小试验,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因此,通过这一节的教学使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接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的分析,归纳出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是本节的知识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