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优秀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1 01:13:23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和总结过去的经历,促使我们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每当我们经历了一段特殊的时期,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写下心得体会都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能够总结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在将来的发展中更好地应用。怎样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价值和深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物可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例子。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一

近年来,孝道和悌道逐渐被人们重新关注和崇尚。无论是孝敬父母还是兄弟互助,这些传统美德都蕴含着人情世故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在我个人的生活和学习经历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孝道和悌道的价值和意义。以下将结合自己的经历,以五段式的方式来探讨孝道和悌道。

首先,我认为孝道和悌道源于对家庭的感恩之情。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离不开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养育和支持。因此,对于他们的付出和辛劳,我们应该抱有感恩之心。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和关爱,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并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在我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时常反思自己的幸运和得益于家庭的重要性。这种感恩之情驱使着我心甘情愿履行孝道和悌道,以报答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付出。

其次,孝道和悌道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心灵寄托。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关系的紧密性和稳定性也逐渐减弱。然而,孝道和悌道作为传统美德的代表,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是通过这种道德责任和义务,我们能够建立深厚的亲情和信任。亲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不仅能够减轻彼此的痛苦和困境,还能够给人以安心和温暖的感觉。通过履行孝道和悌道,我们可以在家庭中找到一个心灵寄托,感受到亲情和和谐的力量。

第三,孝道和悌道的实践有助于塑造我们的个性和品格。在履行这些传统美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关心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这样的实践不仅能够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责任心和自律能力。作为一个孝顺的子女,我们需要学会照顾父母的健康和生活,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策。同样,作为一个悌顺的兄弟姐妹,我们应该关心他人的痛苦和困境,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不仅能够成为更好的家人,也能够塑造我们的个性和品格,提升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能力。

第四,孝道和悌道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社会责任。在一个社会中,家庭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履行孝道和悌道,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和亲密。孝道和悌道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个和谐和稳定的环境。正是通过这种信仰和实践,我们才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睦和幸福的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履行孝道和悌道,为社会稳定和和谐尽一份力量。

最后,孝道和悌道是一种不断深化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人们的价值观念的不断调整,我们对孝道和悌道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持续地学习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孝道和悌道。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履行这些传统美德,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综上所述,孝道和悌道是一种传统美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履行这些道德责任和义务,我们不仅能够感恩家庭的关怀和支持,还能够建立深厚的亲情和信任。同时,履行孝道和悌道也有助于塑造我们的个性和品格,提升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和交往能力。作为一个社会责任,孝道和悌道也为社会稳定和和谐提供了基石。最后,我们应该持续地学习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孝道和悌道。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

常言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是做人的基础、道德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的`驱使,追逐物欲等思想侵蚀了一些人的头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改变,人们对精神层次的追求日益淡化,尊长孝亲的传统美德逐渐缺失,即使有“孝”的意识,也以没时间、没精力等各种借口,不能把“孝”付诸于行动,人们思想中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出现了滑坡现象。适时开展的“孝德”教育,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国的这种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孝德”教育中心灵得以净化、启迪,在实践中体会、感悟、认同、崇尚“孝德”,在反思自己在尊长孝亲、感恩父母的过程中,端正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将这种感恩之心付诸行动,让“爱与责任”的体现升华至爱自己的岗位、感恩父母、感恩领导、感恩老师??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最终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长在这个世界上,都源于父母。曾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每个生命从“呱呱”坠地开始,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父母不仅赋于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成人,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爱、是言传身教,教我们学会了坚强、记住了宽容、懂得了自制。

颊??儿女成人后相继踏出家门,成家立业。俗话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当我们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特别是在抚养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艰辛、父母的无私伟大、不求回报的爱,“乌鸦尚知反哺”,然而,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回报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记,父母为了让我读好书而省吃俭用;不能忘记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不能忘记父母的千叮万嘱。

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说,“日三省其身”,我们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勉励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陋室铭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虽然房子简陋,但是因为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简陋。个人品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的涵养,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会因为人的贵贱贫穷,漂亮和丑陋而划分,它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发出它耀眼的光辉。

通过学习,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过失及时的得以纠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我一定会以此为契机,把爱与善的种子撒遍人间。让我们大家一起重塑道德灵魂,使人性的光芒永远熠熠生辉!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三

孝道和悌道作为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两大支柱,深深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孝道是对父母的敬爱和依恋;而悌道则是对兄长姐妹的尊敬和关心。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两种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并感受到了它们对我的成长以及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积极影响。以下将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对孝道和悌道的理解和体悟进行阐述。

首先,家庭是孝道和悌道最重要的发源地,也是这个道德伦理体系最初见证和实践的地方。在我的家庭中,有一种无声的默契,即孝道和悌道是我们共同的信条。这始于我对父母的敬爱和照顾,我乐意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尽我所能地给予他们我的爱和关心。而在与兄长姐妹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互相尊重、关心和帮助。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让我们之间的亲情更加深厚。

其次,在学校中,我继续关注和遵循孝道和悌道的实践。学校是培养孩子爱护他人、互相关心和协作的重要场所。我学会了尊敬老师、欣赏同学,懂得与人合作,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在学校中,我用行动影响身边的同学,教育和鼓励他们尽力去关心和帮助别人,让他们了解到孝道和悌道的重要性。同时,我也在家庭作业中帮助弟弟妹妹,通过对学业的互相辅助和倾听,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再次,在社会中,我感受到了孝道和悌道的重要性,并且主动积极地实践着这两大美德。曾经,我参加了一个社会义工活动,去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提供日常服务。在这次经历中,我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予他们关爱和关怀。我体会到了老人们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无私奉献,他们的孝顺和悌道让我深深地感动。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实践孝道和悌道的信念。

最后,通过孝道和悌道的实践,我收获了宝贵的人生体验。我深深明白了孝道和悌道不仅仅是对父母和兄长姐妹的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美德和修养。孝道和悌道是一种思维的转化和品格的培养,它们能够影响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家庭和社会中带来和谐和稳定。通过实践和体悟,我明白了孝道的核心是关爱,悌道的核心是关心。只有将这两大道德理念内化为行为准则,才能真正做到用心去实践,去影响他人。

总而言之,孝道和悌道是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成长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这两大道德信念的重要性,并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实践和坚守。通过孝道和悌道的实践,我不仅体验到了他们带来的人生乐趣,更懂得了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和乐于助人的真正意义。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坚持并传承下去,让孝道和悌道的精神永远在我的内心熠熠生光。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四

孝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作为子女,无论年幼还是长大,我们都应该对父母怀有敬畏之心,时刻传承与践行孝道。在实践中,我体会到了一些关于孝道的心得体会。

首先,孝道的核心是尊重和关爱。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言行和习惯,是孝道的基本要求。我们应该理解、包容他们的过错和不足,不论父母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对他们保持尊重之心。关爱父母则是体现孝道的具体行动。无论是陪伴父母、照顾他们的身体健康,还是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我们都应该把他们的需求和感受放在心上。

其次,孝道需要用行动来践行。只有言辞上表示孝顺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为了尽孝,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一些家庭责任和义务。例如,帮助父母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如购物、打理家务等。同时,我们还应该创造条件和时间,与父母进行情感的交流和亲切的谈话。此外,孝道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在人生重大决策中发挥作用。我们需要倾听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选择。

再次,孝道的实践需要持之以恒。孝道并非一时的行为,而是一种持久的态度和习惯。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对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不仅是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要在平常时刻去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心情。孝道是一种基于长期积淀和相互信任的感情纽带,只有守护在父母身边,才能与他们真正建立起心灵的连结。

最后,孝道需要与时俱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与过去的孝道观念有所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和父母的实际需求,灵活地运用孝道的原则。例如,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与父母保持联系,维系亲情的纽带。我们还需要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参与社会活动,拓展人际关系。

总之,孝道是一种关于人际关系和价值观的基本准则。通过尊重和关爱,用行动来践行,持之以恒,并与时俱进,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传承孝道的价值。只有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用心去感悟父母的辛劳和付出,才能真正体会到孝道给予我们的心灵滋养和成长。所以,无论我们的生活多忙碌,都应该时刻怀有感恩之心,尽心尽力地孝顺父母。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五

无论在家里还是在教会,我常听到母亲说古人的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自从主席上任以来,大街小巷更是贴满了“孝道”字样,因为母亲教育我们也常讲“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为了我们吃得好穿得暖,整天没日没夜地去操劳,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花在我们做子女的身上,可他们却从来都不错花一分钱。父母无私的爱和辛勤劳动洒下的汗水里,都寄托着他们在子女身上的祝福和期盼。

那么我们如何来回报自己的父母和长辈呢?我们应该让父母少操心,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父母少一分担心,多一份放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和尊敬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大人眼中做一个既贴心又懂事的好孩子。

记得有一次姥姥生病了,母亲又忙于干农活,我就主动担起了照顾姥姥的任务。我把母亲做好的饭菜端到了姥姥的身边,姥姥需要什么我就麻利地给她拿来,等姥姥吃完了我再端回去,最后把碗也洗得干干净净……母亲进来时满意地对我笑了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得到母亲的赞许我也很高兴。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让我们永远的记住孝心的存在,争做人人夸奖的孝道好少年。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六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孝,就好比人已失去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在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孝的感人事迹,其中在24孝中,有一则是“闵子骞劝父感后母”。感人至深。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内面的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现在的我们应该更要孝敬父母,更何况孝道是我们的悠久文化和传统美德,但事实好象有点相反,历史的宝贵财富并没有得到部分现代人的认同,甚至有的人还要父母来“孝敬”他们,在他们心中只有父母是天经地义要养他们,要为他们做牛做马的观念。只要自己逍遥快活就够,把他人的苦难置之度外。但他们可否想过十月怀胎的痛苦和把一个小婴儿拉扯大的艰辛,难道这也能让人所忘却吗?如果这些都不能感化他们的铁石心肠,那他们只能得到社会的唾骂和抛弃。

孝心无价,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七

学会感恩,崇尚孝道,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咱们最宝贵的财富。父母从孩子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为他忙碌,为他操劳。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谁能感受到,胎儿躁动时父亲幸福的抚摸?有谁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时母亲忍受的痛苦?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的时候,父母是满怀激动的欢笑;当襁褓中的婴儿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现最多的是耐心;当咱们咿呀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父母回赠咱们的.是无数的亲吻;当咱们受到挫折或充满委屈时,父母的宽慰会及时抚平咱们心灵的创伤,赋予咱们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可以说,父母的关怀带给咱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咱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咱们一生的“神”。

“百善孝为先。”父母无私的爱并不希图什么回报,但做子女的却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愿和行动。当父母步入中年、逐渐衰老时,他们需要咱们的帮助和支持。当你把第一次亲手煎的鸡蛋端给父母品尝的时候,父母感觉是非常香非常香的;当你把一杯热茶端给下班归来疲惫不堪的父母时,父母喝起来是非常甜非常甜的;当你学会洗衣服、起床叠被、整理屋子时,父母会感觉到你长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孝为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开去,就是博爱,就是学会爱他人,爱人民,爱祖国,爱人类。每个人出生在家乡故土,在祖国这个大家庭中成长,他都应该饮水思源、知恩图报,都应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长大后要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和人民。由孝道推衍开去,一个正直的人,还应该明白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扶贫济困,除恶扬善,让世界充满爱,让社会充满真诚、善良和美好,让人们都生活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之中。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八

近来,我读了《二十四孝》,有戏彩娱亲的老莱子,有鹿乳奉亲的燕子,芦衣顺母的敏娟……其中我最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莱子。

他是春秋时期的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丽,他总是孝敬父母,每次有好吃的他总是给父母。他七十岁还不觉得自己老,还经常穿上五彩皮衣,逗父母开心。

记的有一回,她出去挑水回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水全都洒了,他不想让他的父母伤心,便灵机一动,扮成小孩子一样倒在地下玩拨浪鼓,二老看见了还以为他又向前此一样玩,所以二老大笑。

这使我想起了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晚上,只有妈妈和我在家。突然,妈妈的肚子疼了起来,妈妈叫我拿药来,可是药竟没了,只能我亲自下去买药。这麽黑的天,身手不见五指,我最害怕了;但是为了妈妈,我一咬牙一跺脚豁出去了。出门便一路小跑到了药店,往家走的时候,我累得不行了。

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一个身影,那是妈妈,他肯定为我买药的时候也一路小跑。现在,正好让我有一次表现的机会,所以我的步伐加快了,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跑回了家。等我回到家,已经大汗淋漓了。吃完了药妈妈说:“有儿子真好。”我开心地说:“还是有用的。”

我相信,我以后会向二十四孝里的孝子好好学习,做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九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因此,孝敬父母和长辈,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五帝之一的舜,他家人多次想害死他:让舜补谷仓时纵火;让舜掘井时埋土。事后舜毫不嫉恨,仍然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在厉山耕种时,大象替他耕地,鸟儿代他除草。尧帝经过多年观察,把女儿嫁给他,并把他立为继承人。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三儿子,为薄太后所生。他母亲卧床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吃的药,他要亲口尝过才让母亲服用。

闵损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积木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棉衣,给他穿芦花衣。一天,父亲和他出门,衣服破了个洞,芦花也飞了出来,父亲才知闵损受到虐待。

儿女都要孝顺父母,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孝敬父母?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

悌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秉持着关爱家族和社会和谐的理念,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传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有益的生活哲学。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悌道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交单位,也是我们生命的起点。从小就懂得爱家、孝敬父母,可以让我们在成人后也能够对家庭有更多的理解和关怀。爱家是悌道的核心,古人云:“立家之本,养亲之道”。这意味着,我们要先明白家庭中每一个人的地位和角色,并且以尊敬和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们。因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希望,我们应该尽力去满足他们,让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

第二段,了解社会的责任。悌道不仅仅是关于亲情的,它还包括了我们对社会的责任。当我们成为社会中的一员时,就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了解社会的需要,了解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为了社会和谐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他人。好像孔子所说:君子有三忧,未之曾忧,民之不服;未之曾忧,财用尽;未之曾忧,不得其志。这就是说,一个真正的君子必须时刻牵挂着民众的处境和疾苦,从而带来社会和谐与稳定。

第三段,了解交际和自我管理。一个人在生活中往往需要和很多人交往,而悌道就是帮助我们将这些交往变成一种良性循环。它教导我们如何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如何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交往中,悌道告诉我们应该始终践行“诚实、正义、慈悲、博爱”的理念,维持良好的名声和声誉。同时,也要在自我管理方面找到平衡点。这意味着要在生活积极面和消极面之间找到平衡点,不断追求自我完善。

第四段,了解生活的珍惜。悌道的理念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珍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生命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而我们却往往被琐碎的事情所缠绕。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时间宝贵,珍惜当下。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与身边的人之间的交往。这样的感情才是真正经久不衰的。

第五段,总结悌道的重要性。无论在家庭、社会还是人际交往方面,悌道始终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它指引我们走向一种负责任、关怀他人、珍惜生命和享受人生的生活状态。在未来的日子里,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挑战时,我相信悌道之心定会让我们更加坚强。让我们一起走在悌道之路上,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秉持着关爱家族和社会和谐的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一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爸爸妈妈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个子女在自己的爸爸妈妈眼里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但我们也总不能永远在爸爸妈妈的襁褓里成长吧!我们也不要把爸爸妈妈关心我们和照顾我们的习惯当作是一种义务,因为我们总有一天要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总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飞出那照着我们的呵护伞,去寻找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们走的再远,家永远遗留着我们温暖的归宿,家里也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我们不要为了个人利益,而让爸爸妈妈奔波劳碌;我们也不要为了家产,而让爸爸妈妈左右为难。我们现在都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为什么不凭借自己的一双手向爸爸妈妈尽一分孝心呢?也许是一处毫宅,也许是一片转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尺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一万机的金钱,也许是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无论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无论这种方式是丰厚还是微薄,只要是向爸爸妈妈献上一份孝心,那么这种感情都是无比珍贵和美好。

孝,是捎纵即使的眷恋;孝,是无法重视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谁言存草心,报的三春辉,让我们永远记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无价的。

孝道和悌道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二

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忠孝”二字。儒家入世思想的影响下,世人多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的最终目标,而期间必以“修身齐家”为根本。孝,便作为修身齐家中最为重要的纽带而传递千年。

《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大段关于舜行孝道的记载,舜为“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舜的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并多次密谋,欲置舜于死地;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孝道,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以至于“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因此,舜二十岁便以孝而闻名,得到了尧的赏识。

他的故事,虽带有神话般的色彩,作为古代的明君,尧、舜、禹的文字记录并不够充分,而仅有的《史记》中的记载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明察秋毫、宽容博大令今人难以企及,但从文中不难看出,古人将孝道置于很高的地位,以至于对一个人品格的判断,从行孝开始看起。

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一个的重要特点。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

孟子极力推崇舜的孝行,提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孟子认为,舜纵然难以企及,但亦是凡人,他的作为是我们的榜样,应该继承发扬。

而孝道这一思想,则是孔子老先生提出的重要理论。他在论语中多次阐释了他对孝的见解,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在宋朝,太祖皇帝提出要以孝治天下,而他的宰相赵普说要以《论语》治天下。

《论语》中说: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讲孝道是道德的根本,是仁爱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行孝道,则更难以行仁爱,也难以尊重礼节。

我想:我们平日之所行所感,虽然常被教导要仁爱,要尊敬老人。然而何为仁爱?便是对世人乃至自然生灵有一个真诚、宽容的心,而这份宽容从何而来?当是父爱深沉与母爱博大之影响。所以孝道是仁爱的根本。

而身处不同年龄、不同时空的我们也会对孝道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因为我们会经历一个变换的过程,即被施与爱到施与爱。年幼之时,我们被施与爱,被教导要行孝道,但我们所行的孝道必定是不完整的。我们会带有完成任务的心理去对父母说感谢,或是替父母做家务,当然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就如孔子对子夏所说: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意思是:把食物让给父母吃或是自己替父母做劳务,这是孝吗?这并不算是。真正的孝是人内心深处的体悟与情感。当我们为父母付出时,要真心真意不带有完成任务的心态。而事实上消极的心态是很常见的,即孔子所说的“色难”。

但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当孩子长大成人,甚至有了自己的家庭,他们为人父母之时,便会在抚养孩子时进一层体会父母之心。虽然我还未及此,但我认为这个质变是一定会有的。

而以我所见,在历经坎坷,事业已经成功之时,必是又有一个飞跃。子曰:“四十不惑。”男人四十是为当打之年,事业、家庭都趋于平稳,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有两点,一是父母步入老年,身体情况日渐衰弱;二是孩童身心成长进入重要阶段,身心有童年向青春转变。

我感叹孔子老人家的话竟如此精辟,我虽只有二十岁,但通过对父母长辈的观察,认为这极有道理。这一时期的人应该已经经历了一生所能经历的大多数事情,他们对孝道的理解应该更加完整,在父母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子女争孝也是一个正常家庭的普遍现象。

然而,我常想:行孝难矣!人与人是无法做到完全的“感同身受”,我们的感觉不会一致,以至于子女不可能做到完全让父母处于最自然的状态。以我为例,我的姥姥八十有九,身体已不能称之硬朗,但仍负责、好动。她手不离家务,仅此一点就常被子女劝止,故常引起姥姥不悦。姥姥的思维是:尽量自己做事,能活动身子,更不麻烦子女。而子女的思维是:老人做家务容易伤身,令家人担心。

难以评论这些想法的正确性,但按照孔子的说法,子女的想法一定是“不孝”的,但换个角度想,子女的想法却是“合情理”的。孔子的理论更多是圣贤的君子之道,他的每一句话都没有掺杂世俗的成见。而作为普通人,受着各种利益关系束缚的我们自然是难以达到。但君子之道却可以作为我们追求的标准,正如各朝君主都以尧舜禹为目标一样。而当代社会,孝道的思想逐渐淡化,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使得子女争孝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很多子女也淡忘了行孝的本质。这时,我们更应该反思,以先贤为鉴:行孝,不仅是我们的义务,更是修身齐家的第一课。

孔子之后,孟子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这是一种博大的价值观,由孝道而来,进而超越孝而深入了“仁爱”的本意。古之贤人如杜甫、范仲淹所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仁爱”的精华,流芳千古。大概我们的各种感情与意识,都可以在孝的思想中找到根源。这里我并未过多了解,便不做阐述。

而我所见所感,无不感觉我的意志受父母影响颇为深远,即使离家求学,内心的原则依然不变。而我辈必将传至与下一代,并不断传承。常思索人生含义而不解,最后草草作结,认为人生便是在传承中才见真谛。我给孝一个广义的定义,便是:人类关系的神圣纽结,历史中的根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