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参观林区心得体会和感想 老干部参观林区心得体会和感想怎么写(二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06:17:55 |
  • ZTFB |
  • 12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老干部参观林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调研组选择了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歙县经济开发区两个点,在歙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通过边走、边听、边看、边议,全方面、多层次了解歙县建党百年发展历程、辉煌成就。

1、新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上午,调研组一行从深渡乘船沿新安江溯江而上,沿江考察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山水画廊,了解流域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长近百里的新安江,是歙县--千岛湖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歙县人民的母亲河,是古徽商的黄金通道,是连接苏州、杭州"天堂"之地的纽带。调研中,老干部们欣喜地看到,由于实施了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江水清澈、山峦青翠,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村中花"的立体生态格局,沿江的"三潭"枇杷、柑橘、茶叶郁郁葱葱,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大型游轮和小船快艇在碧绿的新安江上穿梭而行,省内外游客络绎不断,旅游形势一片红火。大家认为,歙县在推进新安江流域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落实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强化上下游协同、推动一体化保护,在完善水质考核体系、推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为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高质量协同发展作出了新探索、积累了新经验。

在考察了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之后,调研组又实地调研了樟潭古村的乡村振兴、环境治理、乡村旅游等工作情况,领略了该村村容村貌发生的崭新变化。“今日的新安江山清水秀,徽文化、古村落与自然风光美妙结合,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新安江百里画廊名不虚传。”这是老干部们调研新安江山水画廊后的一致感受。

2、歙县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下午,调研组一行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歙县经济开发区,进入鑫联精工、徽瑞智能、恒祥铝业三家企业实地考察,并与经济开发区有关负责同志及企业主座谈交流,详细了解近年来开发区发展规模、产业转型、业态孵化等方面情况。歙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达14.8平方公里,于2003年7月正式设立,“举全县之力建好开发区”拉开序幕;2006年,成为黄山市首个省级开发区;2018年,整合歙县循环经济园、北岸经济开发区,形成“一区三园”的发展格局,并于当年6月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名录。截止目前,入驻项目577个,其中,工业企业475户,建成投产429户,规上工业147家,高新技术企业42户,新三板上市企业4户,产业工人2.4万人。通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逐步形成“3+3+n”的产业定位,即,加快汽车零部件及装备制造、新材料、面料纺织三大传统主导产业转型提升,加大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培育,加强产业新业态的研究孵化。

调研中,老干部们欣喜地看到,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但开发区仍实现园区经营收入300亿元,工业总产值230亿元,财政收入9.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8亿元,出口总额2.8亿美元。当前,开发区按照市委、县委决策部署,正在开展“改革提升年”活动,出台了科技赋能、行政赋权、聘任制管理、产业链培育和招商工作、重点项目专班推进机制等系列创新举措,系列活动将进一步加快构建园区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增动能、提效能,力争在“十四五”末确保经营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三个翻番”,实现1-2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工业增加值破百亿、高新技术企业破百户的“三百”目标。

通过实地调研、阅览资料、座谈交流,调研组切实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歙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昔日人多地少,为维生计,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变成了今日全县人民安居乐业、温饱无忧、全面小康、富裕有余;往日大山阻隔,舟车闭塞,东出苏杭只能靠徽杭古道、木船竹筏,变成了今日高速、高铁四通八达,县乡村硬化路网密布,水泥路面村村通到了农家门口,一县设有两个高铁站;过去人多地少,世代农耕,变成了今日工业商贸异军突起,县经济开发区“一区三园”快速发展,经营收入、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撑起了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并跨入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名录;县城区现代化城市规模显现,建城区道路宽广、高楼林立、特色鲜明、建筑面积呈3—4倍增长;高、中、小、幼教,县乡村卫生防疫保健等教育、卫生医疗体系日趋完善,造福人民;农业税免除,种田享受国家补贴,城乡居民医保、养老金全覆盖;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成功实现贫困村出列、贫困户全面脱贫;国家电网、电信网络、清洁卫生自来水村村通、户户有。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获得了不少含金量高的国家级、省级殊荣,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名优茶之乡、中国特色竹乡、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以及安徽省文明县和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等。

调研组还用数据来对比歙县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今天三个时段的巨大变化。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1949年歙县国民生产总值为8276万元,1978年为28780万元,2020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为200.15亿元,是解放初的240多倍;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700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近70倍;1949年财政收入为106万元,1978年为3138万元,2020年为18.8亿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60倍,位居全省县域中上水平。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歙县之历史巨变,令参加调研的老干部们备受鼓舞、感受深刻,大家一致认为:歙县的变化,是我们国家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救亡图存,前赴后继,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坚强地站了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坚持改革开放,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各民族人民谋福祉,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了,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老同志们一致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史,生动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三个重大问题,用历史和事实说话,三个问号变成了三个感叹号,中国共产党百年史,雄辩地证明:在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全面小康、民生改善使老百姓政治上的荣誉感、组织上的归属感、生活上的幸福感得到空前增强!

歙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给城乡面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新安江跨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给全流域人民,尤其是中下游流域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福祉。但调研中,不少基层干部也反映了比较集中的三个问题:

一要高度重视、妥善解决好新安江水库歙县库区二至十年回水线应迁未迁移民遗留问题。调研中了解到,1983年水利电力部重申新安江水库移民界线维持1964年审定标准,征地采用坝前水位为108米时的两年一遇洪水回水位,移民采用坝前水位为108.4米时的十年一遇回水位。但在实际核定移民迁移范围为二年一遇洪水回水位,导致二至十年回水线之间移民应迁未迁。歙县二至十年回水线遗留问题突出,建议要从国家层面将其列入处理库区移民遗留问题计划,将二至十年回水线之间待迁移民纳入后期项目扶持人口,以确保歙县新安江库区人民群众生活安康!

二要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协调解决好歙县从千岛湖供配水工程受益中得到应有分成和提高超水位发电分成比例问题。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中对优质水的渴求不断增强,新安江主要功能已从防洪功能和发电功能为主向防洪功能和城市用水功能为主转变。新安江是千岛湖主要水源地,每年向千岛湖输送优质水源约70亿立方米,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的70%。千岛湖配水工程于2019年9月正式通水运行,每年向杭州市城区、建德市、桐庐县及富阳区供水9.78亿立方米,约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流量的9.56%。为保护好新安江一江清水,歙县先后关停搬迁规模畜禽养殖场249家,两岸削落区退耕还湿还林面积达3101亩,退养网箱5223只34万平方米,在新安江歙县段干流及三条支流全面禁捕,持证退渔民1247人,实施农村污染防治,企业关停搬迁,村级保洁,河面打捞,环境监管,污水处理等,资金投入巨大,可以说,新安江流域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局面”的指示精神,建议:建立新安江流域水权交易机制和水权转让机制,将千岛湖配水工程取水纳入水权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在新安江流域水权交易中,逐步建立分级水价,建立全流域利益补偿机制,按照好水好价的原则,给上游保护方给予应有的利益分成补偿。

三是要全流域上下一致,同策保护。歙县为保护优质纯净的一江清水,已关停拆除了江中捕鱼和全部的网箱养鱼。但调研中,基层群众反映,淳安千岛湖景区内还有不少网箱养着鱼,为的是宾馆饭店烹饪和供游客观赏,当地群众捕鱼卖新鲜活鱼和干鱼的也不在少数,这与我们上游严禁捕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为此建议,新安江全流域要上下一致、一视同仁,做到保护同策、利益同享。

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交汇之年,更是奋进“十四五”、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始之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努力为加快建设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的现代化新黄山发光发热。

关于老干部参观林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以“激情跨越发展、挺进全国百强”为目标,重点抓好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在社会管理创新和协助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丰富老同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四个一流”的标准,满怀深情地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为共同推进我市实现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1、切实加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按照中央、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采用党课辅导、支部学习、专题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帮助老干部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xx大精神,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xx大精神上来。举办全市离退休干部“学习xx大精神知识竞赛”活动。以创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争当“四好”离退休干部党员为标准,以争做“四有五好”老干部为载体,切实加强离退休党支部建设。继续坚持好文件传达、走访慰问、形势通报、参观考察等制度。

2、全面落实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认真总结“三个机制”做法与经验,巩固“三个机制”成果,为离退休干部的“两费”落实提供更好保障。及时落实兑现新出台有关离退休干部生活待遇政策。继续抓好医药费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转,以适应离休干部“双高期”就医需求,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离休干部医药费报销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探索离退休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继续加大对特困离退休干部的帮扶力度。开展对易地安置离休干部的走访慰问工作。

3、不断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建设。深入开展“示范性老干部活动中心”、“示范性老年大学”创建活动,推进规范管理。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门球赛、文体展示、桥牌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提升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20次以上,每月组织学习活动不少于两次,不断丰富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4、积极探索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对“双高期”离休干部的个性化服务、人文关怀和精神慰藉。利用社区资源做好离退休干部“亲情”服务工作;加强对休干所工作的指导。做好居住在外省、外县(市)区离休干部的走访慰问工作。积极探索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办法。

5、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组织引导好离退休干部在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加强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实现跨越发展、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支持老体协、老促会、老科协等老年组织开展工作。协助市关工委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认真总结近年来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做法和经验。

6、切实加强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建设。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学习xx大精神。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好局机关“学习xx大,争创新业绩、决战进百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创三型、争三员”活动。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各项规定,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制定老干部工作目标管理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对“离退休干部个性化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离退休干部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机制”、“离休干部医药费增长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切实做好老干部调研、宣传、信息工作,加强老干部信访工作。认真抓好纪律监察、党风廉政、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等工作。继续开展“双联双促”活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