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化工公司培训心得(四篇)

  • 上传日期:2023-01-01 05:47:23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化工园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20xx年工作完成状况

(一)坚持品质化建设,植树增绿工作成效显著

1。植树增绿任务全面完成。完成黑龙江路(罗圈涧至喜盈门立交桥)道路绿化提升项目、滨海大道与九水路立交桥绿化工程。世园会青岛园3月底顺利完工,获得世园会“室外展园竞赛创意特等奖”。圆满完成第五届山东省城市园林绿化博览会“青岛园”项目建设,并获金奖。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青岛园”项目按计划推进。扮靓城市容貌营造世园氛围项目共12条道路,17处节点全部完成。义务植树共栽植各类乔灌木4万余株。对楼山、梅花山等10个山头进行绿化整治,完成立体绿化100处,庭院绿化194处。

2。高标准完成裸露土地绿化任务。全市完成裸露土地绿化590处、面积448。61公顷,栽植乔灌木210。82万株,地被209。5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全年裸露土地绿化计划任务。7月、8月连续两个月在山东省住建厅印发的全省城市建设扬尘治理和裸露土地绿化工作进展状况通报中排行第一。崂山路两侧裸露土地绿化等6个项目被评为全省城市裸露土地绿化示范项目。

3。环湾绿道和浮山生态公园规划建设按计划有序推进。组织相关区市科学合理地提报20xx年环湾绿道建设计划,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全力推进辖区环湾绿道项目建设,各区市按计划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编制完成《浮山城市生态公园总体规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到浮山进行现场调研;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浮山综合治理工作将于今年冬季完成项目审批,明年春季全面展开工程建设。

4。世园会分会场按时开园迎客。五个分会场于4月25日与世园会同步开园。其中太平山中央公园分会场建设整合了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的原有资源,对公园进行全面绿化改造,新增大熊猫馆、花卉园、云雾谷、欧洲花园等,公园面貌焕然一新,受到市民、游客一致好评。

(二)坚持精细化养护,绿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1。开展提升行动,增强绿化效果。对20xx年集中整治的130条主次干道绿地进行巩固和提升,共整治黄土裸露490处、通槽断点150处、种植土高于界石24560米,补栽灌木20余万株。

2。实施园艺化修剪,提升绿化品质。休眠期期间,全市城区共修剪1406条道路的行道树41万余株;生长期期间,六区共修剪210条主次干道的行道树79677株。

3。实施植物清洗,打造靓丽景观。为适应城市发展要求,减少城市扬尘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制定下发了《园林绿化植物清洗除尘作业标准》和《园林绿化植物清洗除尘专项经费奖补办法》,20xx年全市共落实奖补资金20xx万元,用于城区园林绿化植物清洗除尘工作,打造清新美丽的市区环境。

4。完善对公园的管理。制定《局属公园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四个公园网格化分布图全部上墙。中山公园等为古树名木挂上了“二维码”标识牌。重点对中山公园商亭进行重新规划、布点,在世园会开幕前将樱花路商亭全部拆除。将园内游商浮贩进行了清理,公园内违法违章经营顽疾彻底清除,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园区环境。5。认真抓好安全工作。重点做好城区山林防火和事故预防工作,确保安全稳定。

(三)坚持规范化管理,依法科学治绿水平不断提高

1。依法科学治绿水平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遥感测试工作圆满完成。制定《青岛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规范》、《青岛市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等,完善《青岛市城市绿化补偿费管理使用办法》,加强园林绿化工作的量化和整体水平提升。

2。园林绿化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国家立项的《青岛野生观赏花卉引种栽培技术研究》科研课题透过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验收和鉴定,这是我市园林科研课题首次得此殊荣。

(四)党委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成果不断巩固

1。注重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制定了“园林大讲堂”制度,坚持定期培训,邀请名师开展了4次大规模的授课。

2。高度重视。局党委对党风廉政建设高度重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高标准抓好工作落实。

3。落实制度。自觉落实八项规定,强化廉政建设,对廉政风险逐一排查并建立防范措施。梳理和完善了会议制度、对外接待工作制度、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等;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持续政令畅通。

4。解决问题。信访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做到有访必接,主动接访,用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四个公园职工绩效工资发放到位,凝聚力得到增强,正能量不断涌现。在《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半岛都市报》等主要媒体上对全年绿化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有关化工园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1本制度适用于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了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2生产部是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1对于大、中、小修和维修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每一项施工作业,生产办组织人员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填写《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清单》和《环境影响评价表》。认真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评价,制定消减措施,完成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

2.2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经主要负责人审核后,上报公司安全环保部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2.3施工单位对每一项施工作业必须组织人员进行风险和环境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完成风险和环境评价报告,经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审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3.1装置检维修前,必须作好装置停工检维修的准备工作,成立检维修临时组织机构,对检维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组织机构中必须包含安全组,对检修全过程的安全工作进行部署、检查、总结,车间各检维修现场都必须派专人负责现场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

3.2停工检维修项目应作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定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制度。

3.3负责检维修的人员应对所用的机具材料、设备零件及各种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进行认真的检查与配备,根据检维修任务布置检维修现场,保证各通道畅通,对于检查不合格的各种设备、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具等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3.4装置停工检维修必须制定停工、检维修、开工方案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生产、技术和安全人员讨论后,生产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3.5装置停工前,要按照工艺要求绘制出盲板图和盲板拆装表,盲板加装完毕后,由生产办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

3.6参加检维修的人员(包括外委项目的检修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前,检维修组织机构要召开动员会,对参加检维修的所有人员进行风险和环境保护以及预防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并落实停工检维修的安全措施。

3.7外委项目在签订检维修合同时,必须签订安全合同,明确施工单位对所承包检修项目的安全工作负全责,要求施工单位加强自身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上级部门的安全规定和本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接受生产部的统一监督检查。

3.8对于检修的外委施工项目,指定专人负责向施工单位作好检修项目的技术交底,并掌握其施工进度、质量、安全情况,及时作好协调工作。

3.9装置停工由生产部按停工方案停工,确保安全停车。

3.10装置停工后,按照停工方案和工艺要求切断进出装置的物料,并按规定退出装置区,易燃易爆、有毒、强腐蚀性的物料的回收要严格执行国家工业卫生排放标准,不允许任意排放。无火炬设施的带压易燃易爆气体的排空,要缓慢进行,逐渐减压,放空管线末端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3.11对盛装有毒、可燃、腐蚀性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道的检修,在停工后,应进行彻底的蒸汽吹扫、氮气置换,使其内部不含有残渣、余气,取样分析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后,加上符合其工艺压力等级要求的盲板,使之与相连的设备、管道、系统隔绝,盲板的拆装应按停工方案的盲板图进行,并作好明显标志,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3.12在停工吹扫过程中,应停止装置周围(150米以内)一切预制用火及其他用火作业。

3.13严禁用压缩空气直接吹扫带油品的管线和容器,以防爆炸着火,而应该先用蒸汽(或氮气)将油品和油气吹扫干净后,再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将存水吹扫干净。

3.14在停工检修时,罐、槽、塔、容器、管线等设备中存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时,其出入口或与系统连接处所加的盲板,应挂上“有物料,注意防火或防毒”的警告牌,并指定专人看管。

3.15对于进入设备内部检维修的项目,在打开设备人孔前,其内部温度、压力应降到常温、常压,并从上而下依次打开,在打开底部人孔时,应先打开最底部的放料阀、排空阀,待确认内部没有堵塞或残留物料时,方可进行,在打开人孔盖之前,切忌把螺丝全部松开,严防烫伤人员。

3.16对于含油污水系统的检查,包括下水井、地漏要确实封死、盖严,装置区内的地坑、平台及设备、管道外表面的油污、物料要吹扫干净,避免动火时发生爆炸着火。

3.17装置停工的注意事项:

3.17.1装置停工时,必须有一名领导在场与当班班长统一指挥停工,停工过程不宜过快,并注意加强与有关单位的联系;

3.17.2设备、管线吹扫必须制定流程和吹扫登记表,明确吹扫程序、吹扫时间和负责人,依次进行吹扫置换,防止遗漏或吹扫后又串进物料;

3.17.3禁止向地面、下水井和空中排放油品(或物料),防止发生爆炸、着火、中毒等事故,装置排放物料应在装置全部停车后,方可进行;

3.17.4凡是检修项目,公司安全负责人必须同检修施工单位负责人进行现场交接,交接内容包括:检修部位的名称及检修作业的内容;检修部位处理情况,包括处理时间、分析结果和分析时间,装拆盲板的部位和采取的措施,检修作业的环境及注意事项等,未经公司安全负责人交待和未经生产岗位班组长同意,检修人员不得进行检修工作。

3.18所有检修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并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

3.19检修中的用火管理,严格执行轻化工厂《工业动火安全管理制度》。

3.20在检维修期间要加强保卫工作,保卫科要24小时派专人值班巡逻,关键设备和要害部位的检修,要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3.21在检维修期间要保证厂区内的消防通道畅通无阻,消防水压充足,各种消防器材完好备用。

3.22装置检修后,检修单位与本厂要有明确的交接程序,检修现场必须作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3.23开车前,生产办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装置的各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使之处于良好的状态。

3.24检修后的压力容器、设备及管线等,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传动设备要进行单机试运,安全装置要进行调试复位,未经过试验的设备、管道、仪表和连锁等不准投入使用。

3.25接收易燃物料的密闭设备和管道,在接收物料前必须按工艺要求进行气体置换合格,按方案拆除盲板,由生产办组织人员进行验收。

4.1各级安全人员要深入现场,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发现危及安全的作业,有权制止并帮助拟定安全措施。

4.2要派专人在现场进行监督。作业不停,监督人员不能撤离。

4.3施工现场监督人员一般要监督检查如下内容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4.3.1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具的穿戴情况;

4.3.2消防设施和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4.3.3各种施工方案和作业票的实施情况;

4.3.4施工现场的交叉作业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

4.4现场监督人员有权制止施工过程中的“三违”行为,及时向上级汇报。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停止作业,再进行汇报。

4.5对车间执行本规定情况,生产部以定检和抽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情况按有关规定进行奖惩。

4.6违反本规定或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扣奖或行政处罚。性质恶劣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者,按照事故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5.1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规定不一致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5.2本制度由生产部负责解释。

5.3本制度可以和生产设施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交互参照。

5.4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有关化工园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1、石油化工的含义

石油化学工业简称为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华工产品懂得加工工业。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

2、石油化工的发展

石油化工的发展与石油炼制工业与以煤为基本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及三大合成材料的发展有关。起源于19世纪20xx年代石油炼制的开始;20世纪20xx年代的汽车工业发展带动汽油的生产;40年代催化裂化工艺的进一步开发形成破具规模的石油炼制工艺;50年代裂化技术及乙烯的制取为石油化工提供大量原料;二战后石油化工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后原由价格上涨石油发展的速度下降。因此对新工艺的开发新技术的使用节能优化等的综合利用成为必然趋势。

3、石油化工的重大意义

石油化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石油化工是燃料的主要供应者,是材料产业(包括合成材料有机合成化工原料)的支柱之一;促进农业的发展,如肥料制取塑料薄膜的推广及农药的使用等;对各工业部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为我们提供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炼厂气等燃料,成为交通业(提供燃料)建材工业(提供塑料管道涂料等建材)及轻工纺织工业等领域。

石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的确定关键设备的选型选用制造等一系列技术,都要求由专有或独特的技术标准所规定。因此只有加强基础学科尤其是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工程,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养,使之掌握和采用先进的科研成果,在配合相关的工程技术,石油化工行业才可能不断发展登上新台阶。

二、武汉石化厂简介

中国石化武汉石油化工厂始建于1971年。现有固定资产16亿元,炼油加工能力400万吨/年,拥有15套炼油、化工装置,为全国500家最大规模工业企业之一。黄鹤牌汽油、煤油、轻柴油、石脑油、硫磺、石油酸、聚丙烯、液化石油气等16种石油化工产品,有十种产品采用了国际标准,八种产品荣获部、省、市和国家优质产品称号。

(一)主要装置及流程

原油本身是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直接利用价值较低,需要将其加工成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以及石油化工产品。原油蒸馏是原油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在炼油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炼油厂常采用的原油蒸馏流程是双塔流程或三塔流程。双塔流程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三塔流程包括原油初馏、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大型炼油厂一般采用三塔流程。

依据原油加工成产品的用途不同,原油的蒸馏工艺流程大致可分为三类:①燃料型,以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油以及重质燃料油为主;②燃料-润滑油型,以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油以及重质燃料油为主,对减压馏分油的分离精度要求较高,减压塔侧线馏分的馏程相对较窄;③化工型,以生成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油以及重质燃料油为主,汽油、煤油和部分柴油用作裂解原料,因此其分离精度要求较低。

上述三种类型的原油蒸馏流程基本相同,下面以燃料型来介绍原油蒸馏的基本流程,包括原油初馏、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三部分

(1)原油初馏原油经过换热,温度达到80~120℃左右进行脱盐、脱水(一般要求含盐小于10mg/l,含水小于0.5wt%),再经换热至210~250℃,此时较轻的组分已经气化,气液混合物一同进入初馏塔,塔顶分出轻汽油馏分,塔底为拔头原油

(2)常压蒸馏拔头原油经过换热、常压炉加热至360~370℃,油气混合物一同进入常压塔(塔顶压力约为130~170kpa)进行精馏,从塔顶分出汽油馏分或重整馏分,从侧线引出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馏分,塔底是沸点高于350℃的常压渣油。常压蒸馏的主要作用是从原油中分离出沸点小于350℃的轻质馏分油

(3)减压蒸馏常压渣油经过减压炉加热至390~400℃后进入减压塔,塔顶压力一般为1~5kpa。减压塔顶一般不出产品或者出少量产品(减顶油),各减压馏分油从侧线抽出,塔底是常压沸点高于500℃的减压渣油,集中了原油中绝大部分的胶质和沥青质。减压蒸馏的主要作用是从常压渣油中分离出沸点低于500℃的重质馏分油和减压渣油(二)主要炼油工艺简介

a、联合车间

(一)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习惯上合称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基本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这些油有的经调合、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出厂,相当大的部分是后续加工装置的原料,因此,常减压蒸馏又被称为原油的一次加工。包括三个工序:原油的脱盐、脱水;常压蒸馏;减压蒸馏。

原油的脱盐、脱水又称预处理。从油田送往炼油厂的原油往往含盐(主要是氯化物)、带水(溶于油或呈乳化状态),可导致设备的腐蚀,在设备内壁结垢和影响成品油的组成,需在加工前脱除。常用的办法是加破乳剂和水,使油中的水集聚,并从油中分出,而盐份溶于水中,再加以高压电场配合,使形成的较大水滴顺利除去。 催化裂化是在热裂化工艺上发展起来的。是提高原油加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油、柴油最重要的工艺操作。原料范主要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炼油装置的350 ~ 540℃馏分的重质油,催化裂化工艺由三部分组成:原料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产物分离。催化裂化所得的产物经分馏后可得到气体、汽油、柴油和重质馏分油。有部分油返回反应器继续加工称为回炼油。催化裂化操作条件的改变或原料波动,可使产品组成波动。

催化重整(简称重整)是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将常压蒸馏所得的轻汽油转化成含芳烃较高的重整汽油的过程。如果以80~180℃馏分为原料,产品为高辛烷值汽油;如果以60~165℃馏分为原料油,产品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重整过程副产氢气,可作为炼油厂加氢操作的氢源。重整的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490~525℃,反应压力为1~2兆帕。重整的工艺过程可分为原料预处理和重整两部分。 加氢裂化是在高压、氢气存在下进行,需要催化剂,把重质原料转化成汽油、煤油、柴油和润滑油。加氢裂化由于有氢存在,原料转化的焦炭少,可除去有害的含硫、氮、氧的化合物,操作灵活,可按产品需求调整。产品收率较高,而且质量好。 延迟焦化是在较长反应时间下,使原料深度裂化,以生产固体石油焦炭为主要目的,同时获得气体和液体产物。延迟焦化用的原料主要是高沸点的渣油。延迟焦化的主要操作条件是:原料加热后温度约500℃,焦炭塔在稍许正压下操作。改变原料和操作条件可以调整汽油、柴油、裂化原料油、焦炭的比例。

原油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的各生产装置都有气体产出,总称为炼厂气。就组成而言,主要有氢、甲烷、由2个碳原子组成的乙烷和乙烯、由3个碳原子组成的丙烷和丙烯、由4个碳原子组成的丁烷和丁烯等。它们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生产汽油的原料和石油化工原料以及生产氢气和氨。发展炼油厂气加工的前提是要对炼厂气先分离后利用。炼厂气经分离作化工原料的比重增加,如分出较纯的乙烯可作乙苯;分出较纯的丙烯可作聚丙烯等。

(二)、催化裂化装置

催化裂化工艺在石油炼制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技术和经济上有许多优越性,是用于二次加工生产高质量燃料油的主要手段。

催化裂化装置是炼油工业的核心装置,与大乙烯裂解装置、大化肥合成氨装置同列为中国石化总公司的三大支柱装置。从经济效益看,它占总公司利税的30%左右,从加工能力看,占总公司原油加工能力的1/3。

催化裂化装置包括三大反应过程:反应再生过程、分馏过程、吸收稳定过程。

反应再生过程

催化裂化反应是指大分子的烃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微球催化剂的孔道内进行化学键的断裂反应,从而生成小分子烃类(但同时也生成焦炭)的化学反应。包括重油催化与常规蜡油催化。催化裂化操作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剂油比、原料预热温度、反应时间、再生催化剂含碳量等。

分馏过程

催化裂化反应油气的分离是在分馏塔内完成的,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的脱过热段(人字挡板下),与人字挡板上下流的循环油浆逆流接触,脱除过热、洗涤油气中夹带的催化剂粉尘,并使反应油气进行部分冷凝。首先冷凝的是沸点较高的油浆,上升的油气混合物在塔内令其温度逐渐降低,又出现部分冷凝,冷凝液为回炼油。再降低温度使其逐渐部分冷凝为柴油,最后不能冷凝的是汽油、蒸气及富气。此时,在分馏塔底得到的是最高沸点馏分(油浆),塔侧自下而上可取得回炼油、轻柴油馏分,自塔顶在油气分离罐底可取得汽油馏分,在分离罐顶得到富气组分。

吸收稳定过程

吸收是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而分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不同来进行分离的

催化裂化压缩富气吸收过程是在填料塔内进行,解吸分离是在板式塔内进行。在吸收塔内,贫吸收油自塔顶入塔后下行,与由塔最下层塔板进塔而上升的烃类混合气体在塔板上进行多次气、液逆向接触,完成吸收过程。通过吸收和解吸操作,使吸收塔顶得到基本不含c3组分的气体(再吸收塔顶为干气);在解吸塔底得到基本不含c2的脱乙烷汽油。从而按c2、c3这两种关键组分将其分离开来。

稳定塔

将液化气(c3、c4)从脱乙烷汽油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是在稳定塔中进行的。稳定塔操作是在压力下精馏分离液态烃和汽油的过程。

有关化工园区管理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意见》精神,全面优化税收服务,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沈阳振兴发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服务升级:积极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进一步简化工作流程,压缩办税时限,拓展服务手段,完善服务制度,全面推进办税服务便利化改革。管理增效:通过进一步明晰职责,规范执法,提高基础事项和风险事项管理效能,为服务升级和形象提升提供支持。形象提升:夯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根基,推进纪律作风建设,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星级”评比等活动,着力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促进文明执法、文明服务的能力水平切实提高。

(一)优化纳税服务。

1、完善办税服务厅工作制度。具体完善和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工作制度。

2、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按照总局、省局“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具体落实措施,持续开展好“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工作,让纳税人感觉到春风拂面的温暖。

3、畅通服务咨询渠道。进一步完善市、区两级公开咨询电话,优化完善办税服务厅咨询岗功能。

4、推进实施“互联网+税务”行动项目。积极打造“网上办税服务厅”和“掌上办税服务厅”,探索更丰富、便捷、惠民的“互联网+税务”项目。

5、推进国、地税联合办税。拓展国、地税联合办税的业务范围,实现纳税人“进一家门,办两家事”。

6、全面推进涉税事项“同城通办”。对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优惠办理、证明办理、宣传咨询七个方面66项内容,实现“同城通办”。

7、放开发票领用限制。对信用等级a级、b级纳税人和按季申报的小规模纳税人放开发票领用限制。

8、完善拓展“网上申领、线下配送”发票服务项目。纳税人通过网上申领发票,由ems邮政快递送票上门,进一步减轻征纳双方负担,真正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地全天侯完成发票领用业务。

9、积极推行无纸化、免填单。依托网上办税服务厅和影像扫描系统积极推行无纸化、免填单。

(二)规范税收执法。

10、规范进户执法检查。统筹规范税收进户执法检查工作,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现象;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杜绝随意检查等行为。纳税信用等级为a、b级的纳税人除专案、专项检查及金税发票协查等检查外,原则上一年内接受国税机关的入户检查不超过1次。

11、实行税收管理员工作“派单制”。制定推行《沈阳市国家税务局税收管理员工作任务派单制实施方案(试行)》,将依纳税人申请的需由税收管理员完成的工作事项和依税务机关职权发起的日常管理和风险管理事项纳入派单范围,税收管理员根据派单内容开展工作。

(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2、进一步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规则》、《辽宁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一批)》实施税务行政处罚。

13、规范税务行政执法权。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第一批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的公告》和《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第一批税务行政处罚权力清单的公告》行使税收执法权。

14、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总局、省局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规范性制定履行法定程序。

15、规范行政审批(许可)。严格落实《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行政许可若干问题的公告》,全面规范税务行政许可行为。

16、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和网上办理。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和其他社会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办税模式,让纳税人多走“网路”、少走“马路”。

17、提速办理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根据《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纳税服务工作指南(金税三期操作版)》的工作要求,承诺:“企业设立登记、变更登记税务机关业务全部即时办结;符合条件的注销申请即时办结。

(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18、开展信用评级工作。国地税根据纳税人上一年度的申报、纳税等情况,联合开展20xx年度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19、推进诚信建设。发挥信用等级的激励作用,将纳税信用与信贷融资挂钩,扩大“银税互动”范围。

(五)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20、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建立政府信息查阅点,建立和完善规范相关制度,规范政府信息查阅工作流程。

21、实行纳税信用信息公示制度。按照市发改委信用办要求,及时向“信用沈阳”上报公示信息。

22、加大税法宣传力度。通过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学堂、网站、微信平台、电视、报刊等多渠道向纳税人进行税法宣传,公开办税指南。

(六)强化督查问责。

23、着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制定《沈阳市国家税务局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针对窗口服务质效、进户检查不规范、企业正常跨区迁移难等方面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24、着力整治税务人员工作作风。制定《沈阳市国税系统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系统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治理。

25、严肃监督执纪、加大行政问责力度。按照《沈阳市国税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十条禁令》的规定,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定期通报曝光。

26、加强涉税中介的服务和监管。按照《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和监管办法(试行)》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涉税中介机构服务和监管。

27、健全服务投诉机制。公开投诉、举报电话,按照《辽宁省国家税务局辽宁省地方税务局纳税服务投诉工作制度(试行)》的要求,及时受理并依法处理投诉、举报,完善投诉处理流程。建立特约监督员制度,协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

28、完善绩效考评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对标厦门等先进城市工作情况,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绩效考核指标,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做好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严格实行定期例会制度,听取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汇报,研究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强化责任落实。按照“谁牵头,谁负责”的原则组织落实,建立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责任处室、责任人分别负责的责任体系,层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

(三)营造舆论氛围。加强舆论引导,认真总结、积极宣传打造营商环境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阶段成果,大力宣传在服务群众、服务纳税人中涌现出的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充分展示国税形象。

(四)强化考评问责。要把握时间节点,紧盯问题整改,强化督办落实,对于各种违反禁令的现象和行为坚持“零容忍”,依法依规依纪及时查处,形成警示震慑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