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 植物生长环境实训心得体会(9篇)

  • 上传日期:2022-12-31 06:46:35 |
  • ZTFB |
  • 14页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去年腊月的一天,爷爷回家时带回了四粒种子。娇娇的,小小的,好像轻轻一碰就会骨断筋折似的。爷爷说,这是旱莲的种子,现在种上它,到春节的时候,正好能开花。

我用双手轻轻的托着那四粒种子,生怕有一点差错。我来到院中一片松软的土地上,开始挖洞。当我准备把四粒种子送入他们的新家时,忽然发现少了一粒。

无论我怎样实行地毯式搜索,还是白费功夫。“算了,”我想,“三粒就三粒吧!”

慢慢地,年关就要到了,家中置办了些年货,包括几盆花草。

· 看着他们,我想起了我的旱莲。我马上跑到院中那片松软的地方,却发现那三粒种子安然无恙地卧在土里,刚种上时什么样现在还什么样。“真是的,”我的气不打一处来“别的花都开了,你们仨倒好,安享天伦之乐!”我边说边把那三粒种子丢进了垃圾箱。

在转身回屋是,我忽然发现,在离三颗种子的“家”不远的墙角下,有一棵植物正在迎着微弱的阳光茂盛的生长着。是他?

我认识旱莲的叶子(不认识种子),青青的,小小的,长得像谁中的荷花一般。

那就没错,就是它,就是那里丢失的种子:它的根须露在地面上三分之一,但还很健壮,红红的茎上流露出生命的力量,小小的叶子“胆怯”的迎着阳光、雨水、狂风的袭击。

终于,他战胜了生命,在 死神手里夺回了力量……

为什么他活下来了,在坚硬的泥土里扎下了根;而那些在松软的泥土中生活的“娇子”们,为什么没有发芽呢?

……

大年初一的早上,我再来看那棵“生命之神”时,它已开花,那娇小的花朵羞涩的躲在那青青的绿叶下,伴着那还在熟睡中的早露,伴着那轻轻的早风,更显出它的美丽、可爱、婀娜多姿……

婚 虽说那棵旱莲的花那么小,也不是太珍贵,可在我的心目中,它,可值千金,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我爱你——角落里的旱莲。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我家阳台的小型植物园里,种着许多奇奇怪怪的花。有眨巴着“黄眼睛”的八角金盘,有常年背着“龟壳”的龟背竹,有淑雅地荡着“秋千”的吊兰……但我最最喜欢的还是具有“杀伤力”的地雷花。

要是你问我,为什么富贵的牡丹花、娇艳的海棠花、典雅的君子兰都抵不过俗气的不能再俗的地雷花?那就让我娓娓道来吧。

学校的小花园里种满了地雷花,秋天时,每天上学都能在教室里闻到她那特有的芳香,下课都忍不住去看一看。

她有几种颜色:梨黄色、粉红色、黄粉相间色。黄的似和月亮姐姐做伴的星星弟弟;粉红的像穿着舞裙跳舞的姑娘。

她的花瓣有五片,上大下小,我刚开始还以为是喇叭花呢!花儿的中间长着几根又细又长的花蕊,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一个个正在跳舞的小精灵。

她的花蕊颜色各不相同。粉红色的花蕊都是橙色的;而黄花的花蕊都是紫色的,让人眼花缭乱。

地雷花的叶子呈爱心型,嫩绿嫩绿的。那么多的叶子,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最有趣的是地雷花的果实——小“地雷”。它们还没有成熟时是翠绿翠绿的,小小的,特别惹人喜爱。这时,我就会左手捏着地雷花的种子,右手拿着花苞,左手再轻轻地向外一拉——耳环做成了!我每天都要做上一对这样的耳环带到耳朵上!小花园里播撒着我的欢声笑语。

果实成熟了!它变的黑黑的,而且在原来圆圆的身上多出了许多老人才有的皱纹,真像一个个小“地雷”了!

“这么好看奇特的花,我为何不采几粒回去种到我家植物园里当做观赏植物呢?”我挑了一些肥壮的种子,“嘿!把这些种子拿回家先吓吓妈妈再说……”

像往常一样,妈妈一见很好奇,仔细看了后逗趣地说:“咦?你怎么带了几个‘夜娇娇’回来了?”“咦?你说我带了几个小姑娘?”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妈妈拿出百科全书,我知道了地雷花更多的知识:原来她还叫野茉莉、晚饭花、洗澡花、胭脂花、粉豆花、夜娇娇、耳环花……她与众花不同的是,地雷花是懂寂寞的植物,黑夜里,她独自在夜空下绚烂绽放,小小的“喇叭”是夜色里的歌唱家;她的开放使黑夜有了颜色,有了味道!

我喜欢地雷花!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我常太冷,夏一个天太热,于是,和变成了我最爱的季拥有节。

尽管北方的春天多风沙,春寒料峭,但春天总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不管他来得是早是晚,气温是高是低。大地在沉睡了一个冬天之后,是春天的勃勃生机把大地唤醒了。

最能表现出春天气息的还是植物,当植物发出新芽时,真正的春天就来了。

在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有许多的植物:绿地毯似的草坪,高大挺拔的杨树,青翠欲滴的竹林,一丛丛的灌木。从它们身上可以看出春天的迹象。

瞧,沉睡了一冬的小草探出了他那可爱的小脑袋,好奇地张望着周围的一切。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呀,翠绿?嫩绿?不,绿中还透着浅黄色,我想,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样的绿颜色来。

再看小区花坛里的各种花儿,有迎春花、紫荆花,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它们三个一团,五个一伙,互不相让,捧出了花苞,好像在向人们炫耀,真惹人。

绿化区里的柳树“爆青”了,抽出一些米粒大的鹅黄色的嫩芽。我以前并没有领会“绿柳才黄半未匀”的真正意思,每年春天也没留意柳树刚刚发出的芽是什么颜色,直到学习了《城东早春》这一首诗后,才留意到柳树嫩芽真的是黄色的,此时也真正领会了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色:柳叶新萌,其色嫩黄,“柳眼”以及诗人描绘的"半未匀"的境界。是啊,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多么清新悦人。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未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富有生机,为人们带来春的消息。

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我们一定要这大好春光,发奋学习,早成栋梁!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天空下的荫庇?

我以前是不喜欢花的学过几偏课文之后,使我改变了对植物的冷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笔下的荷花,荷花骄艳美丽浮在碧绿的池塘中。远远望去,像一个荷花似的粉红色的地毯,浮在水面上。

俗话说“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从肮脏的泥土中生长出来,不但表面光泽,而且还散发着阵阵清香。但是在低矮的角落得不到阳光的命运之下,终于逐渐变得苍黄。细弱的根株和叶片,与另外那些长的高大健壮粗厚肥闰的叶子相较,像是侏儒又像是浮萍,甚至还不如浮萍的青翠。

荷花到晚上时要收剁,轻轻的合成一个大骨朵。第二天早上,有放开。下雨时,雨打在荷叶上啪啪地响。雨停了,荷叶上面的雨水水银似的摇晃。

夕阳西下,北边的天空放射出红色的光芒,这红色的光芒映照在荷叶上,显的更加美丽动人。远远看去,仿佛一匹金色的绸缎洒在水面上。

荷花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的任性使我们改变了自己。越是风吹雨打,越是长的茁壮。

我喜欢荷花。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五

植物园是长沙一颗璀璨的明珠,我终于可以去看看了!大客车迎着春风,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来到了植物园。

进了植物园的大门,穿过走廊,迎面而来的是“波澄湖”。“波澄湖”静的像一面镜子,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就漾起鱼鳞似的波纹,好看极了。湖边的垂柳已经抽出了新枝,上面挂满了翠绿的嫩叶,当真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随着阵阵轻风,条条柳枝翩翩起舞,湖光柳色,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埃

我们说着、笑着,一边欣赏,一边高兴地往前走,不知不觉来到了“热带雨林馆”。猛一抬头,各种植物让人眼花缭乱。看!那棵没有一片叶子的一定是光棍树,光棍树的树干是绿色的,好像长了一层青苔。我还没来得及用相机拍下来,就被同学们的喊声吸引到另一棵树上,原来是一棵“大肚子树”。“大肚子树”叫水瓶树,树干鼓鼓的,可以储水,用手拍拍,里面像是空空的,真像个大瓶子,可笑极了。

从热带雨林馆出来,同学们还在交流着收获,一路欢声笑语,来到了“碧塘观鱼”。碧绿的池水中,鱼儿有的伏在水下安静地休息,有的在和伙伴们高兴地玩耍,有的聚在一起拱来拱去抢食吃……那么多的鱼,五颜六色的,有红的,有黄的,还有花的……看也看不过来。

同学们游览着、嬉笑着、陶醉着……玫瑰广尝海棠飞瀑、荷花萍……一处又一处的美景,一个又一个的惊喜。我们还没有玩够,返程的时间就到了,同学们依依不舍地登上大客车。

长沙园林生态园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罗汉庄村捞刀河畔,在市二环与三环之间,距二环线两公里,距市区15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园内地势连绵起伏,土地肥沃,植被良好,空气清新,水资源丰沛,电力、通讯设施完善,迤逦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捞刀河历史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生态园定位于湖南百里花卉走廊的龙头,植物的大观园和博物馆,集园林科研、花卉苗木生产、科普教育、园艺展示、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园林生态园。

生态园总体规划建设20xx亩,一期已建成1014亩,规划为三个功能区:一为休闲游览区,由南入口广尝人湖、祭刀阁、盆景园、花卉展示大棚、原生山林构成;二为休闲度假区:由生态宾馆、休闲会所、度假别墅、顶级私家菜馆等构成;三为休闲运动区,由山地高尔夫球尝休闲运动馆、户外拓展、野炊、露营、垂钓等构成。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六

我不是很喜欢高贵美丽的玫瑰,也不喜欢引人过胜的牡丹,反而更喜欢阳光灿烂的向日葵。

向日葵有比较粗壮的茎,上面长了一层毛茸茸的刺,这些刺有点扎手,好像在告诉我们:“只许看,不许摸!”

向日葵是金黄的,状花序。而且它很大,直径10~30厘米,锯齿型的周围,里面有一个金黄色的大花盘,大花盘中间有一个黑黑的小圆圈。

大花盘四周有颜色,原来它是用来引诱昆虫前来采蜜授粉的,大花盘中心的花冠颜色不一,有的像黄色的金子,有的像褐色的土地,暗紫色的小葡萄等,那是用来结美味的葵花籽的,如果你把鼻子凑到向日葵上嗅来嗅去,可以闻到一股让你心花怒放的清香。

向日葵是菊科植物,在七八月开花,八、九月果实成熟,把瓜子拨开,一颗颗饱满的果仁就出现了,它的味道异常美味,油量高的瓜子可以榨成美味的瓜子油,榨渣可以做饲料。

向日葵的根很长,一米多,和成人一样,所以向日葵才长得很大。

向日葵有许多名字,有太阳花,葵花,朝阳花,骄阳花……等等。

早上我刚去上学时,看见我的向日葵向着东面。中午我刚进屋,就看见我的向日葵向着天空,跟个小学生似的正坐着。晚上我又去看一下我的“学生”,发现他竟然不听话,跟西边的同桌讲话。

我爱向日葵,我要学习向日葵的阳光灿烂精神,努力散发出自己的光芒。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七

有人喜欢鲜艳的牡丹,有人喜欢雪白的梨,我最喜欢金黄的菊花。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很多菊花,颜色真多!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红的像火,黄的像一堆伞,粉的像一缕阳光,又像一片五颜六色的花海一段距离。

菊花美得我忍不住摸了摸。唉!菊花的茎部有柔软的小绒毛,似乎怕冷,穿上一件暖和的毛衣,菊花的叶子就像波浪卷发,好刺眼!它又像一把很锋利的小锯子,圆圆的菊花,像可爱的小绒球,又像金色的小太阳!一阵微风吹来,香气扑鼻而来,小蜜蜂飞来飞去,说:“好香,好甜。”

菊花们挤挤挤挤,仿佛在比谁是谁。最美的,谁会被挤掉。看着它,我好像也参加了选美比赛,一阵风吹来,我翩翩起舞,不仅是我,还有菊花在翩翩起舞,蝴蝶飞了过来,告诉我清晨飞翔的喜悦!过了一会儿,我意识到我不是一朵菊花,我在看一朵菊花。

菊花不仅有观赏性,还有很大的用途。可以晒干泡茶,对高血压患者很有帮助。

菊花真美。我向妈妈要钱,买了一盆菊花。我找到了一些工具并挖了一个洞。然后,我小心翼翼的把菊花放进洞里,把土填满,最后,菊花说:“我的小主人,我渴了。”我给它一点水,水顺着它的头往下流,然后,在我和阳光的照料下,它终于慢慢长大了!

这就是我的植物菊花!你喜欢吗?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八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最新植物生产学的心得体会总结九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 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 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 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

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

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