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优秀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9 12:59:39 |
- ZTFB |
- 8页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和感悟,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它可以帮助我们回顾所经历的过程,发现其中的收获和不足。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写作形式和结构,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可读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一
1.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们乡中心小学,全校八百多的学生,就有三百多个是留守儿童,他们寄宿在学校,周末回家。这些学生监护人多为祖父母监护,家教欠缺,缺失亲情,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影响其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问题还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高度重视,更加缺乏系统的应对措施。
3.价值观扭曲,道德行为差。由于孩子的父母们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家长容易产生负疚感,所以只有不断增加孩子的零花钱和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由于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和教育,是非辨别能力差,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负面现象的影响,造成一定程度的道德缺失和不良行为。
4.学习成绩差。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指导,大多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纪律涣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厌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5.心理不健全。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父母的关爱,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不少留守儿童性格内向,情感淡漠,心理承受力差,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有较强的'孤独感。
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由于年迈的祖辈文化水平不高,而且还要耕耘种地,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方法。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导致行为习惯较差。
3.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父母长期外出不在家,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友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由学校完成,并不是取决于家庭,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问题。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1.取消流动人口跟随父母异地就学的各种限制,让孩子能随父母工作处就读,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有效监管。
2.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要对“留守儿童”有充分的了解,知道他们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学习动机和态度。建立起“心理健康卡”,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并作详细记录,对他们不正常的行为表现及时干预,正确引导,并进行有关心理辅导,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比如给他们集体过生日,让每一个同学都来关心、关怀他们,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和自卑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建议增加寄宿制学校教师和管理经费。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专职校医、宿舍管理员和食堂管理员,以保证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4.充分发挥乡村少年宫在关爱留守少年儿童中的作用。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和谐。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
教育智障儿童对于普通学校里的教师来说是个重任,而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也包括一些智障儿童,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中心的班集体教学,但单一使用这种集体教学,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很难满足其特殊的需要。教师必须根据各个智障儿童的状况,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达到培养目标,使智障儿童成为能适应社会独立或半独立地生活的公民。以下是我在《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的学后感:
一、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由于随班就读存在着师资质量不高、教育方法落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使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难以真正受到符合其残障特点、身心发展水平的教育,出现了“随班就坐”和“随班混读”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特殊儿童的发展。如:大多数的教师认为,智障儿童存在许多不足,在潜力上比不上普通儿童,这种认识给师生在沟通上造成了障碍;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对智障儿童的发展期待不足,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对他们一味迁就,课堂上听任他们自由发展,能学多少算多少,没有明确的具体目标;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在时间划分上理解“集体教学为主,个别教学为辅”;还有的教师为了在教学中体现照顾智障学生,就多让智障学生回答问题,可是有的问题并不适合他们回答,为了让智障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就不厌其烦地启发、等待,而置大多数普通学生于不顾,普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多,智障学生参与机会少。这些做法都影响了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也限制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智障儿童随班就读需加强师资培训。
有研究认为校长和行政人员对于随班就读的重视程度影响着该校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的教育质量。领导越是重视,态度越是积极,该校的随班就读教育质量越好,反之随班就读工作则难以开展。因此可以首先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的特殊教育培训,使其从观念上发生转变,重视随班就读教育,这样对于广大的普校老师是一个榜样和促进。针对普通学校教师与特殊学校教师针对随班就读持有更消极的态度,应组织进行适当学习,使其具备基本的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三、制定个别教育的计划,选择明确的教学目标。
有很多人对智障儿童教育有误解,他们简单地以学习的好坏来评价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成果。其实,对他们的教育,应采取“以生活为核心,满足智障学生生存与发展的特殊需要”的思路,打好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生活、实现就业的良好基础。根据他们和自身特点,我们要为每个智障儿童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由于他们的智力低于同龄人,因此对他们的要求也不能太高,要符合他们自身的条件。
四、高度重视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知识训练应及时反馈和强化。对智力落后儿童而言,他们的短时记忆力极差,学过的知识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忘记,在训练过程中,为了更好较长时间地保持所学知识,教师要把所学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一步一步分成细小的步子,然后按步骤进行学习,进行消化,最后达到相应的目标。还要让儿童对自己的训练情况能及时了解,知道哪些地方做对了,哪些地方做错了,能够根据情况作出自我评价,对错了的地方要及时纠正。这是智力落后儿童自我认识的一个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整个身心发展有重大帮助。在反馈过程中,对他们在学习、训练的内容初步掌握以后,教师要及时表扬、肯定,以便儿童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以便增强他们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和决心,也可采用精神上的鼓励,在他们获取进步的同时,给他们以赞许、微笑、夸奖、鼓励等方法。其次是生活训练,生活训练是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这项训练是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这是由其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对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补偿他们的智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智力的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他们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达到半独立生活,尽量减少衣赖他人的基础。因此,对智力落后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必须高度重视。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正确面对这些学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鼓励,采取多种积极性的策略,促进教师与这些智障儿童之间的交往,提高他们学习的信心,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用爱号召同学们和这些智障儿童友好相处,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信心。在传统教学中,采用最多的是集体教学,而对于这些智障儿童,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还采用伙伴助学的形式来帮助他们学习。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发挥伙伴的作用,让他们爱护这些特殊学生,让这些智障儿童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三
智障儿童教育是一个既挑战又充满成就感的领域。教育这群有别于常人的孩子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耐心,因为他们需要在学习中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将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对智障儿童教育的一些体会。
第二段:了解学生。
首先,了解学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需要知道他们的弱点和需求,以便根据他们的能力制定适合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优点和潜力,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第三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某些学生,我们需要通过实物、图片和其他视觉工具来帮助他们理解,而其他学生则更倾向于使用口头说明,以及手势和示范。有时,组织小组活动或课堂讨论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参与和学习成果。
第四段:鼓励学生。
智障儿童通常面临非常困难的挑战,因此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时常表扬学生的进步和表现,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和认可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对学生的真正关注和一致性,以便他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动力。
第五段:和家长有效合作。
最后,和家长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长是学生最重要的支持者,他们可以向教师提供关于孩子的更多信息,以便制定更好的学习计划。同时,跟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并与教师共同合作。
总结:
总之,我们需要逐步建立针对智障儿童的有效教育系统,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将鼓励和支持内化为教学中的重点。我们专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克服学生的弱点和挑战,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动力,最终完成智障儿童教育的目标。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四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多,对他们亲子教育缺失、教育管理上以隔代监护为主,致使留守儿童群体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心理障碍、价值观扭曲等心理问题,直接导致了他们在行为上存在偏差、学习上极为被动、安全方面潜伏隐患。如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健全工作机制,构建完整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
1.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
农村中小学普遍寄宿条件很差,甚至很多没有寄宿条件,这使得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也不能更有效地发挥。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有效地提供良好成长环境的.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在寄宿制学校中要设置专职的生活教师,对学生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心理变化熟知并加以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关心,让留守儿童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
2.办好“留守儿童之家”
持续加强“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建工作,认真落实“留守儿童之家”的各项工作制度,督促指导实施“留守儿童之家”项目的学校用好留守儿童之家的各类设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功能齐全,提高设施运行效率。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设心理课程,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辅导、生活关心、心理疏导。
3.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
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分类区别对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开通家长(监护人)热线,要完善结对帮扶制度,做到关爱空间全覆盖,定期与留守儿童开展谈心活动,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慰藉他们残缺的情感。
4.构建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
双休制以来,儿童在社会上的时间更多了。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建议可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社会化教育和监护体系。这是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公共卫生、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文体科技、市场净化、环境整治、劳动用工、经费保障等诸多领域,通过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
二、强化教研教改,用完美的教育生活来完善留守儿童的性格。
1.强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探索完全适应留守儿童成长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把教育教学转化为留守儿童的生命需求和快乐的成长体验,让学生上课如沐春风,和同伴一起探究犹如相互结伴登山看风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尊重、自信、关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审美体验,使学校生活成为令学生神往的成长体验。所有的这些都有赖于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和质量,不断提升管理层次和水平,不断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把教育教学当中神圣而愉快的事情去做,必然会改变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减少负面效应的产生。
2.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减轻儿童过重负担。
目前,儿童在学校中学得苦、学得累,一天在教室中要静坐、听讲、做作业长达10个小时以上,文化活动几乎被取消,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体育项目仅剩下了可怜的做操、队形训练等非常安全的项目。学生成了被填充知识的容器。加之留守儿童本身因为种种原因,接受知识比较迟钝,其学习的辛苦可想而知,最终必然导致负面情绪的积聚与爆发。所以,要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生活,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业余生活,减轻儿童的过重负担。
三、丰富活动载体,增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实效。
1.扎实开展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每年开展温馨提示活动,以政府名义给留守儿童家长寄发《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开展爱心结对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五老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组织亲子交流活动,组织农村留守儿童给外出务工父母写信,利用网络、视频跟父母进行沟通交流;开展爱心助困活动,利用“六一儿童节”,开展送文化、医疗、科普、法律进村(社区)、进校园、进家庭活动,组织留守儿童进敬老院照顾老人、进工地参观施工,使留守儿童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2.开展“关爱帮扶行动”
开展维权保护行动(开通农村留守儿童维权热线电话,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维权中心,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开展就学普查行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状况动态监测机制,加大义务教育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等原因失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的辍学现象);开展校园周边环境净化行动(定期开展对校园及周边文化娱乐、食品药品和治安交通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侵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双联”帮扶留守儿童行动(结合“双联”行动,开展对口村留守儿童帮扶工作);开展“百家团圆”行动(利用寒暑假,分期分批组织百名留守儿童前往父母务工地,与父母团聚,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体验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培养感恩意识,缓解“亲情饥渴”)。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和管理。
参考文献:
王青。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五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至,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2.来自社会关系变化的挑战。
近些年来,社会的各种关系,尤其是家庭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迅速变化。全球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失业问题、对妇女和儿童权利的认同问题以及儿童受虐待问题等都对教育产生了影响。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主权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主权。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六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
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七
特殊学生,一般无外乎以下几种:学习成绩差、不遵守校纪校规、家庭情景特殊。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他们,他们往往采取极端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制造点儿小麻烦送给你。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特点,我觉得对这些特殊的孩子,作为教师应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爱护,以激起他们的生活学习热情。对于特殊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本着听之任之、置之不理的态度,也不能采用强硬的教育方法,要用爱心去接近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要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提高,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早日脱离人生的阴影,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1、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注重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作为教师,应当关心护爱每一个学生使全班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即鼓励优秀生冒尖,促进中间状况学生争先,帮忙后进生过关有人说,教师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不易,而要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则更难,此言不无道理。我国有位教育家曾在中学生中举行过一次《假如我是教师》征文调查活动,结果发现,在征文中,绝大多数的学生提到,假如自我是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有位中学生写道:假如我是教师,我就要像太阳,把自我的光和热平等地洒向每一个学生,温暖所有学生的心房。毫无疑问,这是发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唤。教师热爱学生,就要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陶行知曾语重心长的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首先要摆正自我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有的时候我们也发现有些孩子可能在沟通上与你有些障碍,比如说:你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他却也只是呆呆地望着你,并不作答。在这个时候,教师往往容易心急,而没有办法心平气和的让谈话继续下去,到最终什么也得不到。碰到这样的学生必须要多表扬,多鼓励,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真正地关心他,他才能对你说说他的心里话,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2、帮忙学生找回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而我们关注的特殊学生往往严重缺乏自信,甚至有严重的自卑,他们的心灵极其敏感,可能在你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做的一个动作就已经伤害了他们。所以,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帮忙学生消除这种自卑,多一点表扬,少一点责骂。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一向很自卑,平常都是低着头不说话,甚至连吃饭的时候都是把头低得不能再低。可是在一次班队课上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重重地夸奖他平常认真,不调皮后,我发现他有了必须的改变,做事情更加进取了,并且平常的学习生活也变得活泼起来了,对于学习也有了信心。再经过与家长的及时联系,让教师与家长一齐,帮忙学生构建一个充满自信的学习氛围。
自信有了,对于学习更有了必须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以学习成绩也会跟着有所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能养成,这样才能够真正帮忙特殊学生。
3、把爱洒向学生。
从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看,读活这本书主要表此刻对自我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观其言行而察其心灵,摸透他们的性格特征、志趣爱好、气质性格,以及构成个性特征的内部环境和外在因素,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及时预见到某些正要发生而尚未出现的现象,以自我创造性的劳动来影响教育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一样的做法,我认为特殊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特殊生更需要关心,需要教师的爱的滋润。往往你的一句不经意的表扬,能够让这些学生高兴很久;而你可能简单的批评,也有可能让学生记忆很久,难过不已。所以教师必须要从自我平时的言行出发,时时提醒自我,要关注这些特殊学生,经常地给予表扬,多关注。
特殊学生的教育在于找到其特殊之处。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到成人的过渡期,将为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这一方面看,这是一段黄金时期,但这又是一段问题成堆的危险期。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做好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尤其要重视特殊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引导,帮忙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黄金时期。每当看到学生的成长与提高,尤其是特殊学生的转变,我的心里总会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欢乐。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八
要想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学校必须要为其营造一个平等的受教育环境,国家完善相关的法律支持,同时家长要改变自身观念,从而来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工作。近年来特殊儿童教育和保育也开始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特殊儿童的出生是客观存在的,也认识到了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本文就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1.社会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国人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特殊儿童是烂泥扶不上墙。特殊儿童因此而受到歧视,排挤。在受教育的机会上也遭受不平等待遇,例如有些学校会拒绝招收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的特殊儿童。
2.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没有专门系统的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法律,有些零星的条款只是部分涉及特殊教育,也还存在结构层次不完整、法律效力低、立法科学性不够等缺憾。而特殊教育立法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强大助推剂,因此我国把特殊儿童教育置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优先地位,努力推进、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
3.家长观念陈旧,知识的缺乏。家有特殊儿童对父母来说,是很复杂的心情:包括了罪恶感、焦虑、否定等。当父母知道自己有个特殊儿童时,会显得无措、悲痛、绝望、甚至厌恶。而家长的这些不良情绪可能会使孩子产生继续性障碍,并殃及孩子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4.学前特殊教育体制不完善。第一,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我国对特殊教育的财政资助是直接拨款给公办教育机构,而不是拨给有特殊儿童的家庭。其二,管理混乱。学前特殊教育办学主体混乱,既有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卫生医疗部门,还有企事业单位、社区和个人。多个办学主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5.特殊教育师资的规模偏小,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普通幼儿园还是民办的康复教育机构,从事学前特殊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幼儿师范专业。从我国目前的幼儿师资来看,即使有些教师接受过一定的特殊教育培训,但与专业的教师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1.加大宣传,改变社会观念。加大对相关信息的宣传,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特殊的孩子也是个生命体,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是他比一般人需要额外的帮助。而且有越来越多发现,证明残障的人虽然在某方面有缺陷,却往往在另一方面比一般人灵巧。由此可见,重视特殊教育并不是浪费,而是人才投资。
2.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立法与管理。制定专门针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立法,将学前特殊儿童的教育权利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保障,在立法上不断加强学前特殊教育的贯彻与实施,为各类特殊儿童制定专门的学前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只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才能迅速提高我国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切实解决当前现实中最紧迫也是最棘手的难题。
3.转变家长传统观念,加强特殊儿童家庭教育。家长与教师不断地探讨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教育思想,提供孩子特殊需求的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潜能。鼓励家长让孩子尽早接受专业的治疗与安排,以提早进行学习与补救,并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融入居家生活中。帮助家长对融合教育形成正确的态度,并了解其重要性。
4.完善学前特殊教育体制。一是规范学前特殊教育管理。首先,国家应尽快完善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明确学前特殊教育各个办学主体的职能,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其次,要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多元连续的特殊学生安置系统,切实推进特殊教育的制度建设。三是增加学前特殊教育投入。发展学前特殊教育,在最终结果上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
5.完善教师培养制。首先,加大师资培养力度,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少,加上各种原因的流失,当前特教师资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其次,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素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变我国传统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二是构建学前特殊教育的支持体系。最后,大力加强我国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理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高等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研究水平要尽快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必须大幅度提升。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九
主要是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目前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特殊儿童教育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但是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来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提升对学前特殊儿童的教学效率。
首先是社会对其的重视度不够,很多人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这导致特殊儿童在社会中经常受到排斥以及歧视,使其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一些学校拒收一些特殊儿童。其次就是我国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缺乏一个专门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法律。即使是一些条款中具有特殊教育的内容,但是其结构也不够完整,法律的效力也很低,导致特殊儿童无法进行平等教育。最后就是家长的传统观念,对于特殊儿童家长来说,其心理十分复杂,十分焦虑与否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悲痛心理,这样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无法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另外,特殊教育师资规模也比较小、数量很少,导致了教师队伍素质不一,影响了对特殊儿童的教育。
首先要加强宣传力度,转变社会观念,特殊儿童也是一个生命体,也需要别人的关爱与呵护。因此要做好宣传工作,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真正关注特殊儿童群体,避免出现歧视的现象。其次就是要做好对学前特殊教育的立法工作,要制定出专门针对学前特殊教育的相关法律,以此来保证好对特殊儿童的教学。并且不断完善我国特殊教育的法制化进程,提升特殊儿童的升学率。然后就是转变家长的观念,做好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教师要做好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断地研究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身的潜能。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学活动,改变自身的传统观念,让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最后就是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做好对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对儿童的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必须建立一个特殊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改变传统的特殊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不断做好对特殊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素质,更好地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
特殊教育的目的是解脱教育对象身心的双重缺陷,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残而不废的新人,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生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还要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并能与全体社会成员融洽交往的健全的心理品质,而我校特教的美术课,对提高智障儿童的基本素质,培养他们的高尚品德,使其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直接作用。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偏低,间接学习到的知识少,思想单纯,看事物比较简单,加之有的学生缺乏早期教育,心理年龄较之实际年龄至少小5—6岁,在学习中如何开启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自强、自立、自信,蓬勃向上的心理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学校的美术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渠道,教师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支持者、指导者,怎样上好每一堂美术课,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素质教育,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虽然不能成为对社会有多大贡献的人,但是可以让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和热情,这就是我们要努力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很重要的不同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认为学校对学生的美术教育是审美的启蒙教育,同时也是体、智、德、美、劳各方面启蒙必不可少的辅助教育。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规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而启发兴趣是对智障儿童开发的一把钥匙。教师在学生美术教育中,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适时适度地给予不同的帮助。鼓励学生自己确定绘画的主题,自己选择题材,探索如何表现题材。同时为学生创设美术教育的环境。为学生创设必要的表现条件。为他们提供进行美术创作活动的材料,为学生进行广泛的美术活动,提供条件。
二、通过评价强化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心情,才能增强美术活动的兴趣。对于绘画没有兴趣的学生,每次我都以亲切的口吻鼓励他们大胆地去画,支持他们画完。当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时,评画时,我把他们的画拿给学生看。每次作业后,我选出最好的和最有进步的作品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来欣赏,使学生产生希望成功的动机。他们每次都会争先恐后地问:“老师,这次我画得好不好,能上黑板吗?”“能”。我鼓励他说“因为你有进步了。”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增强了自信心。随着学生美术活动兴趣的增强,美术知识的增加,我适当地多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
三、通过美术教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我们老的传统是传授绘画基础知识,把培养学生绘画基本技能作为绘画教学的主要目的。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这一传统,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的目的,创造性地规定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启发学生的兴趣,以儿童为中心,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过去,我们在教学方法上往往重视技能技巧,过多的强调基本功的训练,大多以临摹为主,缺乏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于被动和乏味氛围之中。而今我们的目的是对智障儿童教育、开发,什么都不能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我总是衣着整齐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把自己作为他们的大朋友,比如讲《美丽的海底世界》,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视觉功能,仔细的观察,啊!海底世界这么漂亮呀!来,让我们把它们画下来。讲《人物动态》我就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扭动头、颈、四肢,摆出各种姿势,让同学们轮流上台做模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
五、在美术教育中多鼓励、多表扬,给学生留下充满希望的美好的回忆我们每个小教工作者都要注重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反对用各种框套束缚学生,使学生拘泥于机械的临摹某种具体画法。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喜欢画,无拘无束地创造是他们童心的表现,稍加指点,学生就能展开联想,我们成人评价学生美术作品的标准,不应是像不像,而是应是有无创造性。智障儿童本身智力低下,又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遗传因素不同而产生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景象,有的只能简单的画一些呆板的图案。
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说一句表扬的话,“你画的画儿真棒!”“你这个地方画的好极了”“你的色彩真漂亮”;学生会从教师的赞许中得到鼓励,燃起希望,更增加自信的力量,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给他们留下成长中美好的记忆和激励。
总之,美术教育对特殊儿童教育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面对的是智力低下,对他们交流都成问题的智障儿童,他们面对的世界,相对而言,更加不完整。通过美术教育使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精神生活更丰富,在美的寻找,创作中不断陶治着美的情操。要想他们逐步成长为独具个性,能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简单一个字“爱”。
重庆九龙坡区滩子口小学。
何学力。
2005—5—14。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一
智障儿童是一群需要特别关爱的群体,他们的智力和行为发育不同于正常儿童,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重复训练。我曾经担任过一段时间的智障儿童教育教学工作,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第二段:教学方法。
针对智障儿童的教学方法需要特别关注,我发现他们最喜欢的是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因此我会用各种视觉教具和音乐来刺激他们的兴趣,通过反复的训练来加深他们的记忆。我还会通过游戏形式来教他们简单的算术和语言,这样既能让他们感到有趣,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第三段:情感交流。
除了教学方法,与智障儿童进行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我会在教学中多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让他们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我也会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获取他们的反馈和建议,让他们感到被认真尊重,更愿意和我进行交流和配合。
第四段:家长参与。
家长也是智障儿童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与家长积极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学习情况、反应和进步。并且可以请家长协助我进行学习辅助,例如在家中帮助孩子进行学习、教会孩子简单的生活技能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理能力,也可以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五段:总结。
这段智障儿童教育教学经历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关爱和关注,同时也学会了更多关于情感交流和家长参与的技巧。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给予智障儿童足够的关注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挚关爱,他们一定会收获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二
智障儿童是指智力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的儿童,需要特殊教育和关心。在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挑战和困惑,但通过实践和反思,我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对于做得好的部分可以继续坚持,对于不足的地方可以有所改进。
一、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
在教育智障儿童的过程中,对于每个学生的情况和需求都需要了解清楚。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并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和需求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地与学生的家长和心理医生沟通,了解他们对学生的看法和建议,从而使教育教学更加全面和有效。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由于智障儿童和普通儿童相比,语言、认知、记忆等方面都有所缺陷,因此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图像教学等等,在这些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当然,在确定教学方式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教育智障儿童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例如,可以通过绘本故事、音乐节奏、练习卡片等多种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表现,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能动性。
四、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
在教育智障儿童的过程中,尊重和鼓励每个学生都是非常必要的。毕竟,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获得师生的肯定和鼓励来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同时也要在失败和困难面前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当然,在鼓励学生时,也不能过于轻松和肆无忌惮,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表现而定,为学生提供准确和有效的评价。
五、跟进学生学习情况。
在教育智障儿童的过程中,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尤为重要。不能仅仅是教了一遍就放任不管,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密切和家长、心理医生、教育同行的沟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教学方法。同样,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进时,也要注重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个人隐私,维护学生和家庭的尊严。
总之,在教育智障儿童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细致耐心和良好的教育理念。只有不断地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鼓励学生,建立友好的教学氛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够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真正促进智障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三
未来人类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人类驾驭自己命运的希望在于当今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面向未来,学前教育应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真正为人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每个人都必须以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变化莫测的世界。知识性质的变化使教育的价值不再体现在知识的传递和积累上,而是体现在知识的共同建构和创造以及入文精神的加强上。换言之,教育要让儿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教育不仅要将人培养成为成功的人,而且要将人培养成为幸福的人。
强调在背景中学习,在关系中创新,从学前阶段就应该开始。由于重视关系和交往,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势必产生一种“聆听的教育”――聆听儿童的观点,努力理解儿童的语言,摈弃相去除那些所谓合乎“标准”的价值判断。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关键期在儿童早期。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应着眼于将儿童培养成有良好人格品质和有发展潜能的人。具体地说,学前教育应为儿童人格的建构播下种子,使之今后逐渐发展成为对世界充满爱心和具有自我认同感的人,成为既有独立自主性又有合作精神的人,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四
我们来自人群,像一粒尘土,微乎其微,寻找不到,又随处可见。在今日以前,我们从未谋面,只因为有同一个愿望,用爱心点亮更多人的生活,我们成立了黑龙江青年公益联盟。我们自认渺小,却愿意奉献自我的一份力量,经过一个月的组织策划,“关爱智障儿童成长——让爱心永续”活动在今日圆满的结束了。这次公益活动,志愿者们都受益匪浅,以下是对此次公益活动的总结:
首先,前期准备。在那凤义同志前往哈尔滨市启迪学校(智障儿童学校)充分了解情景后,志愿者们互帮互助、耐心、仔细的把每个细节都做得十分到位,并对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包括物资采购组、活动策划组、文艺表演组等。这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够完成的,这完全是靠我们志愿者们团体的力量,同时也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奉献的光荣感。志愿者们个个活力四射,已经做好了笑迎孩子们的准备,给他们最美的温暖。
这一天最终到来,这是清明节法定假日的第一天,而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一天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志愿者们并没有休息,而是捧着一颗负职责的心、活力的心、爱的心来到学校,早晨7点30分,大家准时在校门口集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现场焕然一新,孩子们一进场就被我们志愿者们高涨的热情所感染,在现场的“气温”立立刻升!志愿者们是发自内心的把欢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给我的启发: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要用心去接触对方,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身份,我相信,用心了,对方必须会被我们感染。
其次,联谊活动。孩子们有序的坐好后,志愿者们和孩子们肩并肩坐在一齐,然后一齐表演节目,做游戏。这些孩子或许自闭,或许低能、或许多动,可是他们精心的准备了节目,把最美的节目展现给我们,他们可能跟不上节奏,但却用自我不太完善的语言、不够完美的舞姿诠释对生活的热爱。手语舞蹈“和你一样”“丛儿飞”,是我们看到的最美的舞蹈。一个一米八的大个男孩,他的智商并不与他的年龄相符,可是唱出了最动人的歌声“妈妈,我爱你”,全场一片寂静,他的歌声承载了他艰辛的生活,承载了父母亲无限的关爱,承载了教师们无限的呵护照料,每一声“妈妈,我爱你”唱得志愿者们鼻子发酸,甚至哽咽,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爱他们,他们承受的苦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孩子们都意犹未尽,每个孩子都会得到他们喜欢的小礼物。他们拿到小礼物会开心的跳起来,我们和他们坐在一齐,和他们握握手他们就会很高兴,他们的笑容似乎要把我们的心融化,那样纯洁无暇。志愿者们从欢乐中感受到奉献的欢乐,在奉献的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力量的强大、团结力量的温暖。同时对启迪学校的校长以及教师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是他们给了这些孩子平等的空间,沟通是走进心灵的一座桥梁,如果我们没有这些教师的配合协助的话,那我们将无法完成游戏。
在我们这个公益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志愿者,他已身患尿毒症,但却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想经过自我的力量让更多的'人过的更好,我们为有这样的同盟感到骄傲自豪。在主持人讲出这个事实时,志愿者和教师们都热泪盈眶。
最终是捐赠的活动环节。志愿者们并没有香车宝马,也没有别墅豪宅,大家都只是平凡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可是大家都踊跃的捐资,有的志愿者甚至匆忙汇款连自我的名字都没留。我们把买来的书包、画笔送到孩子们手里,他们很开心,看着孩子们天真稚嫩的脸庞,他们在努力的向社会证实自我的存在,我们更加坚定信念:伸出我们的手,去抚摸他们的头,让他们也明白他们不孤单!爱是一种需要,不管爱在进行中,还是仍在萌芽。爱或被爱,其实都是一种喜悦!
今日,黑龙江青年公益联盟,它像个婴儿从襁褓中诞生,可是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光明的未来,每个志愿者就是他鲜活生命力的来源,我们的联盟必将为更多人所知。我们的活动没有终点,因为爱心从未止步。生活是爱的海洋,爱是生活的积聚,有爱,心不冷!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应当是自觉自愿的,完美不是憧憬,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努力,就能美梦成真。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益联盟会茁壮的成长为更多爱心人士的基石,搭建起完美的明天,让我们大声呼唤:患难与共,有我义工,奉献爱心,将爱大同!
教育智障儿童的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五
智障儿童的生理缺陷往往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一半以上的智障儿童伴有不一样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支配,控制和调节情感的本事差,对外部的刺激常常不能很好地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反应,如“破涕为笑”、“转怒为喜”;遇到不满意的事,会将自我心爱的玩具或家里珍贵的东西摔坏,不研究产生的后果;当他们的需要未能满足时,就会不分场合地大吵大闹;细小的刺激也能引起他们兴奋爆发的反应等。另外,智障儿童往往缺乏自信,主动性和自我控制本事差,导致他们易沮丧、易冲动、易受暗示和脾气固执。在成长过程中,智障儿童的失败经验多于成功经验,内心对于失败的预期高于对成功的预期,自我效能较低。一遇到问题,他们常常说“不会”、“不敢”,选择逃避或是等待他人代劳和直接向他人求助,对家长和成人有较强的依靠性。
综上所述,智障儿童由于智力和行为本事的局限,导致他们心理发展迟滞,在认知、情绪、意志行为与人格特征方面与正常儿童有必须的差别,心理健康水平在必须程度上落后于正常儿童,所以智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迫切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1.建设高水平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强,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灵活多样,这就需要学校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所以,在开展校本培训的同时,学校鼓励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心理辅导专业培训,包括沙盘游戏治疗培训、绘画心理咨询培训、意象对话心理咨询培训和家庭系统排列心理咨询技术培训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均获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已成为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骨干。除此之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定期向全体教师发放心理教育资料,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进一步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对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
2.根据智障儿童特点,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整合生活资源,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在日常生活中,智障儿童多表现为情绪喜怒无常,且自卑怯懦不合群。学校根据有关心理学原理,注重整合生活资源,将智障儿童的团体心理辅导与他们的生活相联系,选择儿童熟悉的环境和资料,经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了解自我心理发展状况,以构成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调节本事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让智障儿童在团体游戏、团体合作中完成心理训练资料,在活动中感悟、体验,理解行为训练。如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朋友》,让智障儿童在生活中感受朋友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拥抱爱》,让智障儿童在与同学的拥抱中感受他人的关怀和爱,学会关爱他人等。
(2)关注个体差异,做好个别心理康复。
教师要针对每个智障儿童的不一样心理,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个别心理康复,包括心理训练、个别谈话、游戏辅导等,并进行记载,建立个别心理档案。经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智障儿童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使他们个性心理中的缺陷得以补偿和矫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师每一天定时开放,智障儿童能够随时到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康复和辅导。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经常与智障儿童交谈,及时发现他们情绪的波动,帮忙他们树立进取乐观、自尊自强的心态。
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构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智障儿童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任务,更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职责。学校注重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进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多方协作共同对智障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创造良好的总体一致的校内外环境,控制、消除、批判不良环境对智障儿童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学校、教师可经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谈话等形式,向家长介绍一些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在各种场合对孩子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
学校心理健康教师注重采取进取引导、正面评价的激励方法,努力为智障儿童营造勇于尝试、挑战困难的氛围,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从班主任反映情景来看,智障儿童在课堂上能够进取举手发言,遇到问题也能先想办法解决。经过一年多教师的个别心理康复,原本孤僻不合群的人数大为减少,心理障碍最严重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团体活动。
另外,智障儿童由于从小多享受别人的关怀,却没有回报和付出,所以智障儿童多表现比较自私和冷漠。教师要从生活细节入手,经过一系列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智障儿童学习分享与爱。如与他人分享玩具就得到表扬和奖励等,并由此推广到其它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刻智障儿童自私的心理有了很大的改变,帮忙同学、关心别人的现象明显增多,如高年级同学帮忙低年级同学抬水,上课主动把铅笔、橡皮借给同桌,进取帮忙班主任打扫教室,在家里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与义工一齐到马路上捡拾垃圾等。
智障学生经过在校期间的心理康复和行为训练,问题行为显著减少,毕业后多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学校近两年有多名毕业生在企业实习或就业,并得到企业领导的好评。
2.教师科研本事提高,专业化水平提升。
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研活动,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全校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智障儿童有了全面的了解,建设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心理辅导教师队,进一步指导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
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取撰写教育论文和案例,教师理论知识不断完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从去年至今,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多次在特殊教育刊物发表文章,论文在省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3.学校初步构成了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资料体系和途径方法。
学校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特点,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构成了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资料和方法。在“学会生活、学会健身、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思想指导下,学校从认知、情感、社会行为和生存本事四个方面确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即“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本事和适应社会的本事”,“具有能调节自身情绪的本事和进取乐观的心态”,“对自我有信心,并能尊重他人、乐于助人”。针对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学校将目标细化为各个阶段性目标,促使学生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学校确定了心理团体辅导和个别康复相结合、日常教育渗透和班级活动相结合、沙盘游戏治疗和个别训练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首先,心理健康教师每周有一节团体心理辅导,主要以班级为形式进行,以团体游戏和体验为主。在团体辅导的基础上,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康复,针对学生具体情景制定训练计划。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经常化、持久化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活动相结合,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充分发挥沙盘游戏治疗在智障儿童心理康复中的作用,将沙盘运用到心理康复中,每周对智障儿童进行一次沙盘游戏活动,并结合谈话和绘画治疗等方法,进取鼓励智障儿童舒解负面情绪,建构进取心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无限多样化花园里最脆弱、最娇嫩的花儿。这就要求教师要倍加关心、呵护智障儿童心灵的成长。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改善,要把形式和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长培养儿童品德心得体会总结 培养孩子道德品质心得体会(三篇)
- 最新高中政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大全8篇)
- 最新主题怎样教育敏感孩子心得体会报告(汇总10篇)
- 青年医生安全事迹心得体会和方法 医务人员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 绩效审计案例心得体会如何写 审计案例分析实训报告心得(四篇)
- 2023年高考语文远程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优质9篇)
- 最新劳动改造课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5篇)
- 党员心得体会与剖析材料精选(模板18篇)
- 最新河南洪水的心得体会(精选18篇)
- 心理辅导学生心得体会范文(汇总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