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 党课开讲了第九讲王润梅心得体会(8篇)

  • 上传日期:2022-12-30 11:34:04 |
  • ZTFB |
  • 7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关于晋祠的故事,说来话长,据《史纪·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诵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坐时的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几百年了。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

祠区内中轴线上的建筑,由东向西,依次是: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二楼、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这组建筑和它北面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宫,及南面的水母楼、难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组成了一个综合建筑群。东西一条主线上的建筑,配合上南、北两组建筑,本来是不同时期搞起来的,集中在一起,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生拼硬凑的,显得布局紧凑,既象庙观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宫苑,反映了我国古代芳功人民创造的匠心。

中轴线最前端为水镜台,始建于明朝,是当时演戏的舞台。前部为单檐卷棚顶,后部为重檐歇山顶。除前面的较为宽敞的舞台外,其余三面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筑式祥别致。慈禧太后曾照原样在颐和园修建了一座。

从水镜台向西,有一条晋水的干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晋国世卿智伯为了攻取赵襄子的采地,引汾、晋二水灌晋阳而开凿此渠。后人在旧渠的基础上加以修浚,成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过智伯渠上的合仙桥,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铁人一尊,每尊高两米有余。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铸造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经历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迄今明亮不锈,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北宋时所达到的高度冶炼和铸造水平。

穿过对越坊及钟楼、鼓楼就到了献殿。此殿原为陈设祭品的场所,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袱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开门之外,均筑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栅栏,使整个大殿形似凉亭,显得格外利落空敞。献殿于一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宝。

献殿以西,是连接圣母殿的鱼沼飞梁。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飞梁始建年代和旧址都不详,根据《水经注》纪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及同时建造的。一五年曾按原样翻修。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复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面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飞梁南北桥面之东,两端各卧伏一只宋雕石狮,造型生动。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较早的铁铸狮子。

在中轴线末端,是宏伟壮丽的圣母殿。圣母殿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晋水的其他二泉——“难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现在晋祠内最为古老的建筑。殿高约十九米,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几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殿周围廊,此为现存最早的一个实例。殿周柱子略向内倾,四根角柱显著升高,使殿前檐曲线弧度很大。下翘的殿角与飞梁下折的两翼相互映衬,一起一伏,一张一弛,更显示出飞梁的巧妙和大殿的开阔。殿、桥、泉亭和鱼沼,相互陪村,浑然一体。圣母殿采用“减柱法”营造,殿内外共减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内十分的宽敞。“减柱法”的熟练使用。

说明宋代在建筑上已进一步掌握了力学原理;斗拱和柱高的比例适当,避免了隋唐建筑中用料的浪费,在建筑式样上也更富于艺术性。我国的木结构建筑,经历了一个由隋唐的雄壮坚实到明清的华丽轻巧的发展地程,而宋代建筑正是这个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于研究我国宋代建筑和我国建筑发展史都很有价值。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殿内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绘人像,除龛内二小像系后补外,其余多北宋代原塑。主像圣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子牙的女儿——邑姜,其塑像设在大殿正中的神龛内。其余四十二尊侍从像对称地分列于龛外两侧。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圣母邑姜,曲膝盘坐在饰凤头的木靠椅上,凤冠蟒袍,霞帔珠璎,面目端庄,显示了统治者的尊贵和奢华。四十二个侍从像,手中各有所奉,为帝后服种种劳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洒扫梳妆,奉饮食,侍起居以至奏乐歌舞等等。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姿态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艺人,满怀同情,塑造了一群终生被幽禁深宫,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

这些侍女像的肢体身材比较造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她们的年龄或任或少,身段或丰满或苗条,面庞或圆润或清秀,神态或幽怨或天真,一个个性格鲜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与真人相仿,更显得栩栩如生。这组塑像突破了神庙建筑中以塑造神佛为主的老套,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深宫受尽役使的侍从们的生活精神面貌,从而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一个侧面。在技巧上,显然相当准确地掌握了人体的比例和解剖关系,手法纯熟,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它们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珍品,在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们谈到晋祠,往往总要谈到这些精彩的宋塑。

在圣母殿南面,有一座北齐天保(公元550——559年)创建的难老泉亭,八角攒尖顶。晋水的主要源头难老泉水从亭下石洞中滚滚流出,常年不息,昼夜不舍,故北齐时期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为名,称难老泉。泉水晶莹透明,水中浓翠的长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澜的石子,在阳光的映照下光彩夺目,蔚为奇观。唐朝著名诗人李白赞美不绝,写下了“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难老泉水出自断层岩,常年水温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北宋诗人范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满目江乡田。”“皆如晋祠下,生民无旱年。”就是咏颂晋祠的泉水的。

水母楼位于难老泉亭西面,又称水晶宫,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楼分上下两层。楼下石洞三窟,中间一窟设一尊铜铸水母像,端坐于瓮形座位之上。楼上坐西向东设一神龛供奉水母。神龛两侧有八个侍女塑像,体态优美,衣纹飘逸,造型别致,也是难得的艺术佳品。

晋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贞观宝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亲自撰写的,名为《晋祠之铭并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晋祠之铭并序》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刻工以洗炼的刀法,充分表现出原书法的神韵。“唐碑”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对于研究我国的书法艺术有重要的价值。

祠区北侧有唐叔虞祠。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兴国修晋祠碑记中描绘它“前临曲沼”,“后拥危峰”,旧祠位置似与现在不在同一个地方。现存建筑分前后两院,颇为宽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后院东西各有配殿三间,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宽五间,进深四间,中间神龛内设唐叔虞塑像。神龛两侧有从别处移来的十二个塑像,多为女性,高度与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钹等不同乐器,似乎是一个较完整的乐队。远些塑像约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国器乐发展和音系史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舍利生生塔位于祠区南瑞,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顶,远远望去,高耸的古塔,映村著蓝天白云,甚是壮观。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与长流不息的维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这些古树年代久远,至今仍然生机勃勃,浓荫四布。郁郁苍苍的古树和晋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楼阁掩映在浓荫疏影,静水急流之间,景色异常优美。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王家大院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北距太原150公里,距灵石县城12公里。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面对静升村,视野开阔。

王家大院建筑规模宏大,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为灵石王家官商皆有的院落,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王家大院布局的构思独特,结构合理,“三雕”艺术精湛。院内,随处可见木雕、砖雕、石雕作品,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构思奇妙,造型逼真,精工雕造,独具匠心。这里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秀美。与此同时,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人物花卉、禽兽汇于一体,姿态秀美,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王家大院史话

静升镇静升村,为晋中地区最大的村庄,村内自古除“九汉八堡十八道巷”外,尚有五里长街一条,现实际人口达万。灵石历史上四大家庭之一的静升王氏家族为太原王氏后裔,其先祖这一支早年从太原移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的沟营村(今富家滩镇属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1312年-1313年),宗祖王实又从沟营村迁至静升村,至今历680多年,传27世。静升王氏从耕作与兼营豆腐业开始,由农及商,由商到官,家业渐大,家资渐厚,声名渐高,在此前提下,其后大兴土木,营造宅第,自是常事。王家最早筑屋舍于村西张家槐树附近,之后,由西向东,从低到高,逐渐扩展,修建了“三巷四堡五祠堂”等庞大的建筑群,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以上。据现可考文字表明,拥翠巷(通称王家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修。拱秀巷内之义安院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嘉庆元年(1796年)重修。崇宁堡(通称西堡子)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拱极堡(通称下南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恒贞堡(通称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62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间。视履堡(通称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间。5座祠堂中仅存的孝义祠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主祠堂建于嘉庆九年(1804年),耗银3200两的戏楼台至今幸存。

康乾嘉期间,王家人通过正途科考,异途捐保和祖德荫袭三条途径,仅五品至二品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跻身儒林名登仕籍者至少50余人,另有贡生、监生、生员125人。官职中有广西柳州知府、湖南宝庆知府、刑部陕西司郎中、山东司郎中、户部浙江司郎中、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道、贵州提刑按察司等。王家大院中的3座府第宅,司马第宅和1座旗杆院,便是修建时期主人已具有一定名位的标志康乾嘉期间,王家先后奉旨修建15座牌坊,其中除11座节孝坊外,其余为功德坊、恤典坊、忠义坊等。

王氏家庭从道光后逐渐衰落,族人中,有的不再以耕读为本,有的不持续以商发展,有的满足于一官半职,有的安乐于锦衣玉食,不少人既无承继先业之志,亦无固本守成之心,以有的竟成为盗贼、乞丐或不惜卖儿卖女之“莠民”.于是红门堡内便有一家先将祖院出卖。出卖后,异姓新主人不满于堡门楼上“合堡同宗”之匾,执意要取,王家不得已改一字为“合堡同德”暂存。到光绪十七年(1891年),建筑豪华,包括院落26座,房屋218间、面积达11728平方米的高家崖堡,仅以964两纹银,又易主他姓。再后来,当年合族引以为荣、奉旨为王梦鹏修建的大型石雕孝义坊和面积为428平方米的孝义祠,也只以20__吊铜钱卖出。1937年,芦沟桥事变前后,王氏家族中当时资财还比较雄厚的二十一世王饮让,匆匆地将其在静升本土和晋南、晋中、石家庄、保定及京津一带的商号全部变卖处理,尔后举家南迁。自此,作为一方望族的王家,历经600多年的奋发与辉煌,终于销声匿迹,仅仅成为一方土地上的历史话题了。1950年土地改革后,王家大院已属于贫下中农所有。贫下中农居住期间,许多主体建筑,非但未遭破坏,且大部分还保持了原有风貌。

1996年1月12日,王家大院被列为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灵石:在灵石县旧城北门外吕祖庙内,有一石块,满身孔洞,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其色苍苍,其声铮铮。旧时附近乡民视为“神石”,前来焚香朝拜,祈求平安。据考察系古代降落的一块陨石。灵石县名即因此物而得名。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20xx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氏家族史略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20xx年-1320xx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莹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0xx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芦沟桥事变后,亦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流落他乡。

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人从业各界多有建树......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建筑艺术

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不仅因为它完满地具备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从地势选择到内部结构设计,都体现出了一种磅礴大气和匠心独运。整个建筑在合乎礼制和讲究实用的前提下,把造园艺术与造院技巧融为一体。既保存了北方民居的传统风格,又充分借鉴了南方园林的设计思路。其布局、其穿插、其连贯、其分隔,注重运用明暗虚实、浓淡轻重之手法,使整个建筑群或如丝竹声声,或如群鼓激越,错错落落间,神形俱立,成为不朽于世的民居建筑艺术精品。

修复王家大院碑记

国有故宫而知皇室之威严,民有王宅而知晋商之显赫。明清之际,海内最富者山西也,山西最富者晋商也,晋商最富者灵石王家也。兴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之王家红门堡、高家崖建筑群,依山势而突起,藉风水而耸立,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随形生变,厅堂儒雅,闺阁富丽,雕饰精美,兼融南北,覆压三万余平方米。大宅深院五十五幢,房屋一千零八十三间。继商周文明之古风,集华夏民居之大成。高品位

文化价值占尽风流,四海民居望其项背;大规模宏伟格局雄睨天下,九州建筑失其颜色。静升王家富甲天下,斯作证也;灵石文化底蕴厚重,此为表也。然二百年风雨沧桑,十年文革浩劫,王氏民宅尘封土掩,疮痍满目,藏在深山,世人未识。一九xx年四月,灵石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王家大院,循修旧如旧之原则,小修起步,精心积累经验,翌年三月成立修复指挥部,全面展开浩大修复工程,历时五载,搬迁二百一十二户,动用土石九千九百余方,青砖三百余万块,木材三千五百余方,工程队五十八家,总投资三千余万元,修复红门堡、高家崖、祠堂院三处建筑群,重修堡门、堡墙,新修停车场一万二千平方米。王宅修复,百年盛事;国之瑰宝,东方明珠;世人惊识,声誉鹊起;游客如云,遐迩闻名;光耀神州,福荫子孙;开我灵石旅游产业之先河,树我灵石文化名县之基石。特勒石以志。

修复王家大院总指挥李计明,副总指挥蔺计爱、张国华、孟贵生、阎耀忠、田应松,监工李志唐、王年玺、王吉绵,王宅文化研究仇晓风、温述光,布展及园林工程侯廷亮。静升镇及静升村倾力支持,功当记载。

王家大院的历史文化环境概略

侯廷亮 温 暖

(一)王家大院所在的灵石县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部边沿的灵石县,灵石县地处汾河峡谷两岸,全境为土石山区,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现人口23.5万,共18个乡镇,316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

灵石县汉代属太原郡介休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建县。相传,时因文帝北巡,挖河开道,得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叩之铮铮有声,以为瑞,乃据石立县,以石命名,始有灵石县。该“灵

石”现存县城天石公园内,已面世1400余年,经有关方面考证,其含铁量达96.17%,为全国第二大铁陨石。

灵石东挽太岳,西接吕梁,为南北咽喉要道,自古兵家必争。境内灵石口,是大禹“打开三湾口,空出晋阳湖”远古传说之所据。险要关隘雀鼠谷、韩信岭(韩信墓)、冷泉关、阴地关、秦王岭、摩天岭等,至今犹可寻踪。

明清间,灵石有所谓“四大家族”之说,闻名遐迩,静升王氏家族为其中之一。此外两渡何家,以科举仕宦显赫,仅乾隆至光绪间,就有进士15人,举人15人以上。其中尤以“父子翰林”、“兄弟同榜进士”、“叔侄兄弟同榜举人”为世人称道。

何家在朝居官者甚多,何思钧曾任《四库全书》总校官。1920xx年,时任顺天府左都御史的何乃莹,曾随慈禧、光绪西奔西安,任后站扈从大臣,途中并于灵石两渡留宿。

夏门梁家从六世后入仕者渐多,尤以十世梁中靖为民伸冤,闻达朝野,至今梁家旧址百尺楼,犹屹立汾河岸边。

另外张家庄杨家,以杨尚文、杨方父子学贯中西和读书藏书、编写秘籍以及初期科技研究而“名动京师”,泽及乡梓。

一说“四大家族”中杨家尚不在内,而是蒜峪陈家。民间有“陈氏三贤”之誉,称第七世三兄弟思贤、企贤、仰贤俱登高位,光耀门庭。

在当代,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张彝鼎俩兄弟是灵石人。科学家何怡贞、何泽慧(钱三强夫人)、何泽瑛三姐妹为两渡何家后裔。著名版画家力群、牛文和著名作家胡正皆灵石籍人氏。

(二) 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镇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静升镇东屏绵山,西望汾河,南北为黄土丘陵区,总面积53.6平方公里,自然村25个,人口近两万。

静升镇所属尹方村,宋代师守信、师克奇、师范祖孙三人,有“一门三进士”之美誉,影响一方,尤以元佑间师范督理江南时,因体恤民情,躬身勤政,致数省人家无不绘图挂像,铭恩纪德。故乡人由此借鉴引以为荣者广而历久。

静升镇所属苏溪村,有初建于唐代、宋元明重修的著名古刹资寿寺,寺内元明壁画早为世人瞩目,近年因寺内十八罗汉头像被盗,后又从中国台湾复归而更加名噪中外。

苏溪村的同治举人耿文光,是可见于史册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所建“万卷精华楼”藏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六类一百四十六卷,达八万余册。据《山西藏书家传略》载,耿著《精华藏书记》已编入《山右丛书初编》、《目录学》九卷、《苕溪隐读书谱》四卷,现藏山西省图书馆。

该村嘉庆进士翟凤翱在陕西做官时,因惠及百姓,当地曾为其建造“生祠”,塑像供奉,其仁善喻及故里,成为人之楷模。

静升镇所属由五座古堡组成的旌介村,地处绵山脚下,传为旌表介子推之地。1974 年该村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之石斧、 石锛等物。1985年又发掘商代古墓两座,有包括酒器、兵器、炊具、饰物在内的大量青铜器、骨器、陶器和玉器等国家一级文物出土。

静升镇所属集广村, 1997年还曾发现彩陶文化遗址。静升以北2公里处的帅家山、斩断焉两村,相传赵匡胤曾用兵于此。

此外,在距离静升不足5公里的马和乡内, 有除太原晋祠之外的又一晋祠,现戏台及残碑犹存。有名贯三晋、崇祀介子推的介庙,现尚有少数碑石及屋舍。在该乡张嵩村外的山崖间,1966年还曾发现珍藏于南宋建炎二年(1120xx年)的义军抗金文书5件, 为国内稀有的民间抗金史料。

(三)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村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大院所涵盖的主要堡、巷和院落,大都在该村五里长街的中西部一带。

静升村现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6483人,其中农业人口6428人,是全县最大的村庄,也是晋中地区不可多见的大村。

静升古名“旌善”,顾名思义,引人遐想。可能因为语言演变,不知从何时定名静升。历史上的静升村,除早已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外,还有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或建于黄土高坡之上,或藏在黄土深沟之内,也有的就在坡下开阔地面。最早的朝阳堡,可看出是重建于顺治十年。

静升村曾有庙宇14座,儒佛道俱全。其中最为人关注者是文庙。我国文庙,一般在县城以上方有,而静升村独有,据说一是出发于兴建“庙学”,即筑庙为学,是为了授业传道育人。二是该庙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在此前此后汉人主政时沿用的一些条律,其时并不严究,故亦能“准县学制”而建。由此庙学及第者先后有进士十人(其中王家一人还曾参加过戊戍变法时的“公车上书”),有举人十七名(其中王家七人)。前面提到的藏书家耿文光和翟凤翱等,就曾就学于此。

文庙旁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的魁星楼,和距文庙不远处的王家拱极堡堡墙外的文笔塔,皆以崇尚儒学而建,至今成为景观。

文庙前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跳龙门照壁,高七米,长十米,厚一米,画面生动,寓意与文庙、魁星楼、文笔塔为同一主题,保存完好,艺术上深为海内外专家赞赏。

除文庙外,静升村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20xx年)的后土庙,今献亭和正殿尚存。

静升村原有祠堂15座,规模最大、建筑考究者当数王家祠堂,只是该祠历经沧桑早已面目全非,现仅留戏楼一座,建于嘉庆九年(1820xx年),还可让人想象当年气势,并有助于戏曲舞台之研究。15座祠堂中现仅存一座王家当年的孝义祠,面积虽小,却祭厅、戏台等俱全。

静升村原有牌坊18座,其中15座属王家,现仅孝义祠前一座孝义坊尚存,其石雕造型,工艺高超,犹可供人观赏。

这孝义坊原是奉旨而建,建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元年(1796年)又建成孝义祠,皆是为王氏十五世王梦鹏而建。王梦鹏本为拣举优生,以儿子入仕诰赠其为中宪大夫(四品),只因其一生至孝,又义举不辍,义学义仓义冢,多有善行,故在乡间最为德高望重,八方称颂。其去世后竟有当朝达官刘墉(刘罗锅)及尚书等人为其撰挽诗文。同时,因其书法艺术还受到当时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高度评价,翁方纲因之为王家题匾,并书写了孝义坊上的“孝义”二字。另外,静升村之戏台,竟有十座之多,庙宇内有,祠堂内也有,可见村人对戏曲之钟情。静升村的一代名优“十三红”闫登椿,因曾做过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的过门师傅,又使本村人因之进入梨园者颇多。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村里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活动从未间断。

静升商业状况,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修建静升商会碑记,仅捐款商号,就有包括钱庄、当铺、百货、粮油、古玩、药材、杂货、副食以及各种加工业作坊在内的 86 家, 而全县商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数字才189家。

(四) 王家大院与王氏家族

灵石王家大院,为太原王氏后裔所建。太原王氏之一支最初是迁至灵石汾河岸边沟营村的(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间(1312--1320xx年)复迁静升之始祖,初为佃农,兼营豆腐,尔后人丁渐旺,以商贾起家,由读书入仕,才门庭日显。据现存《静升王氏源流碑记》,王家早在明朝天启年间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

静升王氏始祖最早修建的屋舍据说在村西临街的张家槐树底附近,已无文字可考。之后,临街的拥翠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至今被称为王家巷。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钟灵巷建于乾隆间(具体年代不详)。还有拱秀巷内的义安院,至今仍可见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于嘉庆元年(1796年)的记载。此外,黄土高坡上的崇宁堡,建于雍正三年(1720xx年)。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 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街外的拱极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总之,静升的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至少有“五沟六堡五巷”基本上属于“王土”。其中有的堡子(如和义堡)虽参有异姓,但也是王家人牵头,“延众相商”,“竭志经营”而成。王家在静升的建筑总面积,粗计为1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5000平方米列入省级保护文物。

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高家崖面积19752平方米(院落35座,房屋342间);红门堡面积25000平方米(院落88座,房屋776间),连同孝义祠428 平方米,总开放面积45000平方米。

高家崖与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具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国内目前不可多见的传统民居建筑。故我国老一辈建筑学权威郑孝燮先生在第三次来王家大院考察后就深为赞叹地题词“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百来不厌,百看不厌,预祝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郑老先生已七次来王家大院深入研究。

高家崖、红门堡是王家在清代鼎盛期留下的一部分杰作,还有另一些建筑,目前看已难以恢复。当时的王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及祠堂、坟茔外,在本村还兴办义学,捐修文庙,开设义仓,同时修桥筑路,蓄水开渠,并赈灾济贫;在县城则捐修学宫、会文馆等,纪有诸多善行。其时,王家绅士列全县绅士的“十之一”,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0xx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到十八世以后,也就是从清道光年间开始,逐渐衰败,其衰败之由,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因素外,在其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将先祖勤俭创业之优良品德尽弃。一些人不是通过读书奋进趋向仕途,却经不住以钱捐官的诱惑,竭力贪图捷径。更有甚者,染瘾于鸦片,彻底堕落,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其间,虽有如21世王饮让者,到1937年,其商号除占静升半条街外,南至洪洞、赵城、霍县,北经介休、平遥直到京津一带,都还有其店铺,且生意兴隆;可芦沟桥一声炮响,日寇侵入,他的全部家业也不得不顿然收聚,而举家南迁。其后人或可子承父业,却随着时代变迁,也就渐渐散落于四川、北京和中国台湾、美国了。于是,王家纵为一方望族,至此消声匿迹,正史自难进入,口碑日益遥远,即在地方志书内,也一鳞半爪难得多见。如今我们只能从其族人珍存的家谱,和村里尚可见到的一些碑碣、匾额或其它资料中,力图窥其当初。这样,王氏家族留下的这一片片住宅群,便不能不具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包括其观光价值。从1997年和1998年相继开放以来海内外游人和专家学者热切关注的情况看,我们相信,在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范畴,以及今后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中,二百多年来,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王家大院,它一定还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更加有效地被古为今用,发挥其应有的潜在功能。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太原供电段《太供之窗》创办一周年总结

转眼之间,《太供之窗》在段、段党委的领导下,在全段职工的积极参与下,共同走过了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沿着创刊初期提出的“宣传形势任务、弘扬企业文化、反映一线动态、展示精神风貌、搭建互动平台、活跃职工生活”的创刊遵旨,贴近生产、贴近职工,办好每一期报纸,为全段形势任务做好宣传,服务职工信息沟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回想一年来创刊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版面栏目丰富,内容广泛

《太供之窗》在内容上紧紧结合全段安全生产,围绕上级精神、全段重点工作、车间工作动态、安全生产警钟、生活常识等适时开辟专栏,编辑和制作小报。

一是划分版面,内容各具特色。根据宣传内容将《太供之窗》划分为4个版面,一版重点以路局及段领导重要会议精神为主,重点传达上级及段重要精神指示。二版以全段科室阶段性和重点性工作为主,重点宣传全段整体工作总体推进情况。三版以沿线车间阶段性和重点性工作为主,突出宣传各车间对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给职工提供情感交流的平台,四版重点突出了职工的文

学作品。

二是开辟专栏,内容针对性强。自创新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为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立足岗位创先进、争优秀的作用,《太供之窗》在二版专门开辟创新争优专栏,内容以全段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带头模范、示范引领的典型为主。

三是区分重点,内容侧重性明显。为了使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点工作信息及时地向全段职工宣传,《太供之窗》在过去的一年里围绕创先争优、安全生产大检查、春运暑运、春秋季节阶段工作、太中银新线接管、南同蒲电气化开通进行了集中性宣传。

二、内容不断充实,编排质量不断提升

截止目前,《太供之窗》已经成功创办12期,这是从无到有,再到具有一定的特色一个过程,我们全方位、多视角、多视线、多渠道、各个测面地刊登全段安全生产、故障抢修、事故演练的动态消息,把路局及全段的工作思路、统领精神、总体要求、段重大决策以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及时、全面、客观、公正地加以宣传,在全段职工当中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这是得益于全段通讯员及全体编辑人员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是在内容方面不断充实,编排质量方面也是在不断提升。

(1)一线来稿质量不断充实。一是各车间通讯员能够及时迅速地传递本车间有关安全生产、故障抢险、党团员作

用发挥等方面的信息,时效性也比较强。二是通讯员在撰写稿件时基本上可以体现出形式和内容特色性及代表性来。三是通讯员在撰写稿件时基本上能达到文字工整、清晰,语言通顺、流畅,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要求。

(2)办报质量不断提升。每一期小报在编辑过程中都要经过稿件收集、稿件筛选,稿件核实、稿件分类、稿件编辑等一系列工序。每一道工序编排人员都尽最大努力做到更好。

一是力求小报可读性。让职工爱读、爱看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所以我们力求贴近职工。针对全段点多线长,班组分散的特点,小报是职工了解全段信息的最大渠道,所以我们力求在新闻内容安排上做到有针对性,在版面安排上又有区别,不断适应职工朋友,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觉悟。二是力求真实性。新闻无大小,真话最重要,我们将稿件筛选出来后,坚持与车间总支书记及相关人员进行核实内容的真实性,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采编工作。三是力求创新性。《太供之窗》创办一年来,我们在不断创新,在太中银开通之初我们分4期刊登了太中银全新的供电设备,为大家及时了解太中银提供了一手资料。2011年全段职工文艺汇演结束后,我们及时将全段各类节目以图片形式做了逐一报道,方便了职工了解。四是力求及时发放。每月月底前收集一线通讯员报道后,我们及时组织编印后,在党群办公室为每一个车间设置专门的资料夹,并将小报分发下去及时供职工阅读。

三、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意见

《太供之窗》创办一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通讯员队伍有待进一步健全。组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够适应新形势需求的通讯员队伍,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保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段通讯员队伍还不够健全,基层通讯员投稿不踊跃、稿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二是通讯员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太供之窗》创办一年来,我们不断地在融入到职工生活当中,每月的小报已经成了职工了解全段信息的渠道,从这个方面来讲,我们通讯员的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进一步提高。《太供之窗》虽然是新开辟的宣传舆论阵地,但它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作为各车间一线的通讯员队伍,我们要自我加压,提高敏感性和自觉性,去做好这项工作。

三是相关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我段小报自创办以来,通讯员队伍在不断流失,我们分析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政策,通讯员逐渐对撰写稿件失去信心。另一方面是通讯员缺乏集中的沟通学习,没有横向学习交流的机会,感觉协作素材比较少。四是通讯员专业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创刊初期在太铁职工培训基地举办了一次培训班,随着任务的加大和形势的需要,在专业性方面通讯员队伍基本素质比较差,我们下一步要探索加大和强化通讯员队伍的培养。

随着沿线班组职工对《太供之窗》喜爱,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太供之窗的每一位成员,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这件工作,希望大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敬业的态度,有策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小报的编排工作。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乘坐前往山西的列车。我是导游胡玉娟,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首先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好,现在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目的地——山西大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张艺谋导演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由巩俐主演,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中的陈家大院就是在山西的乔家大院拍的。因为这部影片的成功,山西大院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无论哪个季节,都会迎来络绎不绝的游人。一片黄土地,一片未开化的混沌,犹如盘古开天辟地似的景观,不经意间的觉醒,几经沧桑,终于在古今变迁之后成为一处独特的地域风情。

40多年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那富丽堂皇中蕴含的深邃让他印象深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子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积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10数里外犹见,百尺矗立,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史上之荣耀。”山西,地理位置独特,中院于北方游牧民族物资交换的腹地,加之晋中南地少人稀,人们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外出经商。因为诚实守信的性格和团结勤俭的作风以及严谨科学的管理,晋商的事业就此平步青云。由于难舍对故乡的眷恋,苦心在外经营的商人飞黄腾达之后便在原籍置起屋宅,一座座大院便奇迹般的出现在晋中那块不算广袤的土地上。豪华气派,这是晋商实力的最真实写照。看不尽的大院高墙,仿佛里面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俗话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院。”乔家大院时第一个为人们所熟知的大院。在这个完全城堡式的建筑里,院墙如同高墙,高大可见一斑。从前,更夫夜里便行走在院墙上打更,每每想起梆子的声音,那洪亮,方圆十里都可听见。乔家大院的布局讲究的是一个方正,工工整整的建筑风格配置豪华的家居摆设,一眼望去,不禁让人遥想起大院繁华时的种种。一盏盏火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在院墙,燃尽一地沧桑的流年。

渠氏家族是明清以来闻名全国的晋中巨商。渠家大院,有“晋商文化博物馆”之称。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栏杆院、统楼院与包厢式的戏台院被誉为渠家大院的“四绝”。远远望去,错落有致的顶棚,悬山式、歇山式、卷棚式、硬山顶式……让人惊诧不已。院落中的技艺精湛的石雕尽显渠家大院的高雅美观。

曹家大院突出在富贵之气。整体结构遵从篆书中的“寿”字,多寿多福多子是曹家大院的宗旨,三层四座的堂楼,虽不霸气,却充斥着贵气。

王家大院以其特有的姿态伫立在一片连绵的山脉间。红门堡建筑群的总体结构隐一个“王”字于其中,作为太原王氏后裔的静升王家,大院似乎饱含他们对于家族的殷切期望。 此外还有申家大院、常家大院......

山西大院宏大厚重古朴静雅,每个大院都展现出独特的民俗风情,每个场所都包含着中国晋商文化。从这些恢弘的建筑中,从这些寓意丰富的图案中,我们似乎将晋商文化的脉络重温。且不论大院衰落的真实缘由,但是放眼于大院建筑的绮丽豪华、交相辉映的辉煌,就已经足够让我们放飞遐思,遨游万里。

让我们走近大院,去感受——纳兰容若“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词中的似水流年。

我的介绍到此告一段落,再次预祝大家旅途愉快。谢谢!最后一祝大家开心愉快二祝大家身体棒棒三祝大家工作顺利,永远幸福。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地理位置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东汉著作家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所以太原简称“并”, 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称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太原现仍有并州路,并州饭店等。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建城始源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97年,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所以,20xx年太原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随后,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最后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龙城”

太原也是龙兴之地,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洋父子发迹于太原,称太原为“别都”;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兴唐的李渊父子也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李渊建立唐朝,称太原为“北都”,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我们山西太原;五代时,太原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相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这些一个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之所以能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实际上因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并且是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历史上这里就有“乱世出英才”、“并州自古多英豪”等说法。

一市三县六区

太原辖一市三县六区,人口约35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0%。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土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这里可以补充煤、炼焦等内容)

娄烦县最早为西周初年的楼烦国国都所在地,秦朝在此设娄烦郡,唐初在此处设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楼烦骏马甲天下”之谓。娄烦可谓历史悠久,名声在外。但是很可惜文革时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和地名标准化意识,在上报文件中误将当地群众所写错别字“娄烦”作为标准地名,以致被国家正式命名。“楼”和“娄”虽半字之差,但对于其县域历史品牌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利用都将是无形的损失。

阳曲县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萄之乡”和“中国醋都”之称。(此处可以增加老陈醋的相关内容)

迎泽区是太原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区域内集中了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山西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也有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太原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所在地,聚集了华宇购物中心、贵都世纪广场、御花园时代广场、天美名店等大批新兴大型商业企业。

太原最大的街道迎泽大街也位于迎泽区,这条大街1955年开建,宽度70米,在当年来说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即便现在也是气势磅礴。有人说这条大街的名字起的好,“迎泽、迎泽、欢迎毛泽东和”,而且确有传说这条大街的修建是为了欢迎毛泽东的莅临。不过有一个事实,毛主席一生没有涉足太原,直至他临终。实际上,迎泽大街的得名,是因为当时这条街由原太原城垣的承恩门,即后来的首义门起始,经由迎泽门、直至西南城角达汾河东坝。而这两座故城的城门以迎泽门规模最大,为纪念于斯,从迎泽门引得迎泽大街之名。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该区有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不锈钢、汽车用钢、船板钢、火车轮轴钢、高压锅炉管用钢等。太钢产品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和三峡大坝建设、“和谐号”高速列车及“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飞船制造等重点工程,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xx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其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生产的不锈钢铸造。

在这里还有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太原钢铁公司1934年建厂,解放后收归国有,渣场是钢铁生产企业天天倒废渣的地方。50年的不断沉积,废渣越堆越多,越堆越高。到1983年,太钢渣场已经形成一座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大渣山”。这座渣山相当于5个天安门广场大,最高处有7层楼那么高。每当倒渣时,灰尘滚滚、烈焰升腾,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正常生活,也成为省城太原的一大环境污染源。

1983年,太钢退休职工李双良带领他的治渣队伍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治渣工程,他们进行了挖排废渣、废钢回收、废物利用等一系列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到20xx年,回收废钢铁129万吨,创造经济效益3.3亿元。并且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防尘护坡,在上面修建了花坛、假山、鱼池、凉亭和长廊,并种花植树7万多株。护坡的修建不仅挡住了渣尘,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还美化了环境。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他列入《保护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名录》,并颁发了“全球500佳”金质奖章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的东北部,是太原的政治中心,山西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太原市委、市政府等省、市党政军机关均驻在该区。

万柏林区有我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五十年多来,从第一台起重机,第一台挖掘机,第一台管轧机,第一座卫星发射塔架等300多项“中国第一”。创造出了象航天发射塔架成功托起““神舟”号载人飞船,三峡工程世界最大的1200t桥机等这样数百项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性产品。

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西依龙山,东傍汾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北宋之前的太原城就建在这山清水秀之地。这里建有纪念山西第一位诸侯王的祠庙——晋祠,内有十字型桥梁——鱼沼飞梁,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另外晋祠之地水源丰富,历史上称为“太原小江南”,此地所产大米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北宋名臣范正淹来到晋祠也感叹的写道:“满目江南乡,千家灌禾田”。

小店区是太原的南大门,这里土地开阔,交通便利,是太原市整体布局“南移西进”的主要扩张区域,目前已建有太原机场,正在修建的有太原新火车站、山西大医院等大型民生工程,据说山西的政府部门也将迁到这里。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坐落在小店区,小店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贸的重要发展基地。所以,目前该区的房价也是全市涨的最快的。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山西省会、历史名城——太原。这里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京”、九边重镇、晋商故里。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为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作为文明荟萃之地,这里有大唐的气度,晋地的风流。灿烂的名胜古迹让这座城市魅力无限。

地理位置

太原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的北端,西、北、东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河谷平原,全市整个地形北高南低呈簸箕形,黄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由北而南穿城流过,把市区劈为两半。东汉著作家应邵曰:“地在两谷之间,故曰并州”。所以太原简称“并”,唐代诗人杜甫也曾称誉“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太原现仍有并州路,并州饭店等。顺便告诉大家,太原的街道极为规范,凡南北走向皆称路,凡东西走向均叫街,使行人倍感方便,断无迷失方向之忧。

建城始源

太原古称晋阳,奠基于春秋末期。大约在公元前497年,晋国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和尹择在晋水之北筑城,取名晋阳,其位置约在今天太原市晋源区。所以,20xx年太原迎来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辉煌庆典。随后,赵氏家族以晋阳为据点积蓄势力,奠定霸业,最后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

“龙城”

太原也是龙兴之地,建立北齐政权的高洋父子发迹于太原,称太原为“别都”;隋场帝杨广在即位前被封晋王,视太原为“发样之地”;兴唐的李渊父子也是从太原开基立业的,唐高祖李渊曾长期任隋朝的山西河东抚尉使、太原留守等职,唐太宗李世民的青年时期也是在太原度过,被人称为“太原公子”,李渊建立唐朝,称太原为“北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今天旅居海外的华人,都以唐人后裔为荣,甚至把大片华人聚集地命名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发祥地就在我们山西太原;五代时,太原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相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太原可以说是藏龙卧虎之地,故又有“龙城”之称。

这些一个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之所以能从太原起家夺取天下,实际上因为太原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并且是华夏民族与草原民族交往和冲突的中心地带。历史上这里就有“乱世出英才”、“并州自古多英豪”等说法。

一市三县六区

太原辖一市三县六区,人口约35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10%。

古交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土焦煤生产基地,也是吕梁山东麓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娄烦县最早为西周初年的楼烦国国都所在地,秦朝在此设娄烦郡,唐初在此处设牧马监,为唐北边疆军马主要来源地,时有“楼烦骏马甲天下”之谓。娄烦可谓历史悠久,名声在外。但是很可惜文革时工作人员缺乏相关历史知识和地名标准化意识,在上报文件中误将当地群众所写错别字“娄烦”作为标准地名,以致被国家正式命名。“楼”和“娄”虽半字之差,但对于其县域历史品牌的延续和文化资源的利用都将是无形的损失。

阳曲县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农必争之地。

清徐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中国古典文学大师罗贯中先生的故乡,也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素有“葡萄之乡”和“中国醋都”之称。

迎泽区是太原的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区域内集中了新华社山西分社、山西日报社、山西电视台、山西电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也有省晋剧院、省京剧院、省话剧院等省城主要文艺团体,省图书馆、山西图书大厦、太原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太原影都等文化娱乐场所;也是太原最大的商业步行街所在地,聚集了华宇购物中心、贵都世纪广场、御花园时代广场、天美名店等大批新兴大型商业企业。

尖草坪区位于太原市的最北端,该区有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简称太钢)是中国最大的特殊钢生产基地。主要产品有不锈钢、汽车用钢、船板钢、火车轮轴钢、高压锅炉管用钢等。太钢产品应用于秦山核电站和三峡大坝建设、“和谐号”高速列车及“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飞船制造等重点工程,新型材料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工程。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20xx年版第五套人民币,其中的1角硬币全部选用太钢生产的不锈钢铸造。

在这里还有个现实版的“愚公移山”的故事。太原钢铁公司1934年建厂,解放后收归国有,渣场是钢铁生产企业天天倒废渣的地方。50年的不断沉积,废渣越堆越多,越堆越高。到1983年,太钢渣场已经形成一座占地数平方公里的“大渣山”。这座渣山相当于5个天安门广场大,最高处有7层楼那么高。每当倒渣时,灰尘滚滚、烈焰升腾,不仅威胁着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正常生活,也成为省城太原的一大环境污染源。

1983年,太钢退休职工李双良带领他的治渣队伍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治渣工程,他们进行了挖排废渣、废钢回收、废物利用等一系列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到20xx年,回收废钢铁129万吨,创造经济效益3。3亿元。并且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防尘护坡,在上面修建了花坛、假山、鱼池、凉亭和长廊,并种花植树7万多株。护坡的修建不仅挡住了渣尘,解决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且还美化了环境。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他列入《保护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名录》,并颁发了“全球500佳”金质奖章。

杏花岭区位于太原的东北部,是太原的政治中心,山西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太原市委、市政府等省、市党政军机关均驻在该区。

万柏林区有我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建厂五十年多来,从第一台起重机,第一台挖掘机,第一台管轧机,第一座卫星发射塔架等300多项“中国第一”。创造出了象航天发射塔架成功托起““神舟”号载人飞船,三峡工程世界最大的1200t桥机等这样数百项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标志性产品。

晋源区地处太原市西南,西依龙山,东傍汾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北宋之前的太原城就建在这山清水秀之地。这里建有纪念山西第一位诸侯王的祠庙——晋祠,内有十字型桥梁——鱼沼飞梁,是我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另外晋祠之地水源丰富,历史上称为“太原小江南”,此地所产大米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进奉朝廷。北宋名臣范正淹来到晋祠也感叹的写道:“满目江南乡,千家灌禾田”。

小店区是太原的南大门,这里土地开阔,交通便利,是太原市整体布局“南移西进”的主要扩张区域,目前已建有太原机场,正在修建的有太原新火车站、山西大医院等大型民生工程,据说山西的政府部门也将迁到这里。区域内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国家级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太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都坐落在小店区,小店区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工贸的重要发展基地。所以,目前该区的房价也是全市涨的最快的。

有关太原王润梅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20xx年被命名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108国道纵贯县境,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处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王氏家族史略

灵石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本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20xx年-1320xx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王氏家族鼎盛于清朝康、乾、嘉年间,其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祠堂、坟莹和开设店铺、作坊外,在当地还办有义学,立有义仓,而且修桥筑路、蓄水开渠、赈灾济贫、捐修文庙学宫等等,善举不断。在此期间,王家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0xx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从十八世以后(清道光年间)逐渐衰败,其原因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客观因素外,在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尽弃先祖勤俭创业之品德。一些人荒于学而以钱捐官,还有的疏于耕而醉瘾鸦片,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抗日战争前,虽还有个别大户于省内及京津等地多有商号,可芦沟桥事变后,亦顿收家业,居家南迁,流落他乡。

王氏家族历680多年已传至27世,新中国成立后,王家人从业各界多有建树......继而读书入仕,遂“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成为当地一大望族。

建筑艺术

王家大院之所以能誉满天下,不仅因为它完满地具备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更重要的是从文化内涵到规模气势,从地势选择到内部结构设计,都体现出了一种磅礴大气和匠心独运。整个建筑在合乎礼制和讲究实用的前提下,把造园艺术与造院技巧融为一体。既保存了北方民居的传统风格,又充分借鉴了南方园林的设计思路。其布局、其穿插、其连贯、其分隔,注重运用明暗虚实、浓淡轻重之手法,使整个建筑群或如丝竹声声,或如群鼓激越,错错落落间,神形俱立,成为不朽于世的民居建筑艺术精品。

修复王家大院碑记

国有故宫而知皇室之威严,民有王宅而知晋商之显赫。明清之际,海内最富者山西也,山西最富者晋商也,晋商最富者灵石王家也。兴建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之王家红门堡、高家崖建筑群,依山势而突起,藉风水而耸立,居高临下,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随形生变,厅堂儒雅,闺阁富丽,雕饰精美,兼融南北,覆压三万余平方米。大宅深院五十五幢,房屋一千零八十三间。继商周文明之古风,集华夏民居之大成。高品位

文化价值占尽风流,四海民居望其项背;大规模宏伟格局雄睨天下,九州建筑失其颜色。静升王家富甲天下,斯作证也;灵石文化底蕴厚重,此为表也。然二百年风雨沧桑,十年文革浩劫,王氏民宅尘封土掩,疮痍满目,藏在深山,世人未识。一九xx年四月,灵石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复王家大院,循修旧如旧之原则,小修起步,精心积累经验,翌年三月成立修复指挥部,全面展开浩大修复工程,历时五载,搬迁二百一十二户,动用土石九千九百余方,青砖三百余万块,木材三千五百余方,工程队五十八家,总投资三千余万元,修复红门堡、高家崖、祠堂院三处建筑群,重修堡门、堡墙,新修停车场一万二千平方米。王宅修复,百年盛事;国之瑰宝,东方明珠;世人惊识,声誉鹊起;游客如云,遐迩闻名;光耀神州,福荫子孙;开我灵石旅游产业之先河,树我灵石文化名县之基石。特勒石以志。

修复王家大院总指挥李计明,副总指挥蔺计爱、张国华、孟贵生、阎耀忠、田应松,监工李志唐、王年玺、王吉绵,王宅文化研究仇晓风、温述光,布展及园林工程侯廷亮。静升镇及静升村倾力支持,功当记载。

王家大院的历史文化环境概略

侯廷亮 温 暖

(一)王家大院所在的灵石县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晋中盆地南部边沿的灵石县,灵石县地处汾河峡谷两岸,全境为土石山区,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现人口23.5万,共18个乡镇,316个行政村,598个自然村。

灵石县汉代属太原郡介休地,隋开皇十年(590年)建县。相传,时因文帝北巡,挖河开道,得一巨石,似铁非铁,似石非石,叩之铮铮有声,以为瑞,乃据石立县,以石命名,始有灵石县。该“灵

石”现存县城天石公园内,已面世1400余年,经有关方面考证,其含铁量达96.17%,为全国第二大铁陨石。

灵石东挽太岳,西接吕梁,为南北咽喉要道,自古兵家必争。境内灵石口,是大禹“打开三湾口,空出晋阳湖”远古传说之所据。险要关隘雀鼠谷、韩信岭(韩信墓)、冷泉关、阴地关、秦王岭、摩天岭等,至今犹可寻踪。

明清间,灵石有所谓“四大家族”之说,闻名遐迩,静升王氏家族为其中之一。此外两渡何家,以科举仕宦显赫,仅乾隆至光绪间,就有进士15人,举人15人以上。其中尤以“父子翰林”、“兄弟同榜进士”、“叔侄兄弟同榜举人”为世人称道。

何家在朝居官者甚多,何思钧曾任《四库全书》总校官。1920xx年,时任顺天府左都御史的何乃莹,曾随慈禧、光绪西奔西安,任后站扈从大臣,途中并于灵石两渡留宿。

夏门梁家从六世后入仕者渐多,尤以十世梁中靖为民伸冤,闻达朝野,至今梁家旧址百尺楼,犹屹立汾河岸边。

另外张家庄杨家,以杨尚文、杨方父子学贯中西和读书藏书、编写秘籍以及初期科技研究而“名动京师”,泽及乡梓。

一说“四大家族”中杨家尚不在内,而是蒜峪陈家。民间有“陈氏三贤”之誉,称第七世三兄弟思贤、企贤、仰贤俱登高位,光耀门庭。

在当代,著名法学家张友渔、张彝鼎俩兄弟是灵石人。科学家何怡贞、何泽慧(钱三强夫人)、何泽瑛三姐妹为两渡何家后裔。著名版画家力群、牛文和著名作家胡正皆灵石籍人氏。

(二) 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镇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静升镇。静升镇东屏绵山,西望汾河,南北为黄土丘陵区,总面积53.6平方公里,自然村25个,人口近两万。

静升镇所属尹方村,宋代师守信、师克奇、师范祖孙三人,有“一门三进士”之美誉,影响一方,尤以元佑间师范督理江南时,因体恤民情,躬身勤政,致数省人家无不绘图挂像,铭恩纪德。故乡人由此借鉴引以为荣者广而历久。

静升镇所属苏溪村,有初建于唐代、宋元明重修的著名古刹资寿寺,寺内元明壁画早为世人瞩目,近年因寺内十八罗汉头像被盗,后又从中国台湾复归而更加名噪中外。

苏溪村的同治举人耿文光,是可见于史册的藏书家、目录学家。所建“万卷精华楼”藏经、史、子、集四部共四十六类一百四十六卷,达八万余册。据《山西藏书家传略》载,耿著《精华藏书记》已编入《山右丛书初编》、《目录学》九卷、《苕溪隐读书谱》四卷,现藏山西省图书馆。

该村嘉庆进士翟凤翱在陕西做官时,因惠及百姓,当地曾为其建造“生祠”,塑像供奉,其仁善喻及故里,成为人之楷模。

静升镇所属由五座古堡组成的旌介村,地处绵山脚下,传为旌表介子推之地。1974 年该村曾发掘出新石器时代之石斧、 石锛等物。1985年又发掘商代古墓两座,有包括酒器、兵器、炊具、饰物在内的大量青铜器、骨器、陶器和玉器等国家一级文物出土。

静升镇所属集广村, 1997年还曾发现彩陶文化遗址。静升以北2公里处的帅家山、斩断焉两村,相传赵匡胤曾用兵于此。

此外,在距离静升不足5公里的马和乡内, 有除太原晋祠之外的又一晋祠,现戏台及残碑犹存。有名贯三晋、崇祀介子推的介庙,现尚有少数碑石及屋舍。在该乡张嵩村外的山崖间,1966年还曾发现珍藏于南宋建炎二年(1120xx年)的义军抗金文书5件, 为国内稀有的民间抗金史料。

(三)王家大院所在的静升村

王家大院在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大院所涵盖的主要堡、巷和院落,大都在该村五里长街的中西部一带。

静升村现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总人口6483人,其中农业人口6428人,是全县最大的村庄,也是晋中地区不可多见的大村。

静升古名“旌善”,顾名思义,引人遐想。可能因为语言演变,不知从何时定名静升。历史上的静升村,除早已形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五里长街外,还有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的民居建筑。这些民居,或建于黄土高坡之上,或藏在黄土深沟之内,也有的就在坡下开阔地面。最早的朝阳堡,可看出是重建于顺治十年。

静升村曾有庙宇14座,儒佛道俱全。其中最为人关注者是文庙。我国文庙,一般在县城以上方有,而静升村独有,据说一是出发于兴建“庙学”,即筑庙为学,是为了授业传道育人。二是该庙建于元惠宗至元二年(1336年),在此前此后汉人主政时沿用的一些条律,其时并不严究,故亦能“准县学制”而建。由此庙学及第者先后有进士十人(其中王家一人还曾参加过戊戍变法时的“公车上书”),有举人十七名(其中王家七人)。前面提到的藏书家耿文光和翟凤翱等,就曾就学于此。

文庙旁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的魁星楼,和距文庙不远处的王家拱极堡堡墙外的文笔塔,皆以崇尚儒学而建,至今成为景观。

文庙前的双面镂空石雕鲤鱼跳龙门照壁,高七米,长十米,厚一米,画面生动,寓意与文庙、魁星楼、文笔塔为同一主题,保存完好,艺术上深为海内外专家赞赏。

除文庙外,静升村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20xx年)的后土庙,今献亭和正殿尚存。

静升村原有祠堂15座,规模最大、建筑考究者当数王家祠堂,只是该祠历经沧桑早已面目全非,现仅留戏楼一座,建于嘉庆九年(1820xx年),还可让人想象当年气势,并有助于戏曲舞台之研究。15座祠堂中现仅存一座王家当年的孝义祠,面积虽小,却祭厅、戏台等俱全。

静升村原有牌坊18座,其中15座属王家,现仅孝义祠前一座孝义坊尚存,其石雕造型,工艺高超,犹可供人观赏。

这孝义坊原是奉旨而建,建成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元年(1796年)又建成孝义祠,皆是为王氏十五世王梦鹏而建。王梦鹏本为拣举优生,以儿子入仕诰赠其为中宪大夫(四品),只因其一生至孝,又义举不辍,义学义仓义冢,多有善行,故在乡间最为德高望重,八方称颂。其去世后竟有当朝达官刘墉(刘罗锅)及尚书等人为其撰挽诗文。同时,因其书法艺术还受到当时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高度评价,翁方纲因之为王家题匾,并书写了孝义坊上的“孝义”二字。另外,静升村之戏台,竟有十座之多,庙宇内有,祠堂内也有,可见村人对戏曲之钟情。静升村的一代名优“十三红”闫登椿,因曾做过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的过门师傅,又使本村人因之进入梨园者颇多。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至今,村里各种形式的业余文艺活动从未间断。

静升商业状况,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修建静升商会碑记,仅捐款商号,就有包括钱庄、当铺、百货、粮油、古玩、药材、杂货、副食以及各种加工业作坊在内的 86 家, 而全县商号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的数字才189家。

(四) 王家大院与王氏家族

灵石王家大院,为太原王氏后裔所建。太原王氏之一支最初是迁至灵石汾河岸边沟营村的(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仁宗皇庆年间间(1312--1320xx年)复迁静升之始祖,初为佃农,兼营豆腐,尔后人丁渐旺,以商贾起家,由读书入仕,才门庭日显。据现存《静升王氏源流碑记》,王家早在明朝天启年间已是,“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丰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

静升王氏始祖最早修建的屋舍据说在村西临街的张家槐树底附近,已无文字可考。之后,临街的拥翠巷,建于康熙三年(1664年),重修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至今被称为王家巷。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1665年),重修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钟灵巷建于乾隆间(具体年代不详)。还有拱秀巷内的义安院,至今仍可见建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重修于嘉庆元年(1796年)的记载。此外,黄土高坡上的崇宁堡,建于雍正三年(1720xx年)。红门堡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高家崖建于嘉庆元年(1796 年)至嘉庆十六年(1820xx年)。街外的拱极堡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总之,静升的所谓“九沟八堡十八巷”,至少有“五沟六堡五巷”基本上属于“王土”。其中有的堡子(如和义堡)虽参有异姓,但也是王家人牵头,“延众相商”,“竭志经营”而成。王家在静升的建筑总面积,粗计为1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45000平方米列入省级保护文物。

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两组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高家崖面积19752平方米(院落35座,房屋342间);红门堡面积25000平方米(院落88座,房屋776间),连同孝义祠428 平方米,总开放面积45000平方米。

高家崖与红门堡东西对峙,一桥相连,其总的特点是: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功能齐备,基本上继承了我国西周时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涵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具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国内目前不可多见的传统民居建筑。故我国老一辈建筑学权威郑孝燮先生在第三次来王家大院考察后就深为赞叹地题词“国宝,人类宝,无价之宝;百来不厌,百看不厌,预祝更上一层楼”。截至目前,郑老先生已七次来王家大院深入研究。

高家崖、红门堡是王家在清代鼎盛期留下的一部分杰作,还有另一些建筑,目前看已难以恢复。当时的王家,除大兴土木营造住宅及祠堂、坟茔外,在本村还兴办义学,捐修文庙,开设义仓,同时修桥筑路,蓄水开渠,并赈灾济贫;在县城则捐修学宫、会文馆等,纪有诸多善行。其时,王家绅士列全县绅士的“十之一”,入宦者仅五品至二品官员就有12人,包括授、封、赠在内的各种大夫达42人。还有二人分别于康熙六十一年(1720xx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参加了朝廷举办的“千叟宴”。

王氏家族到十八世以后,也就是从清道光年间开始,逐渐衰败,其衰败之由,除社会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因素外,在其本身,则主要是子弟不争,日趋奢靡,将先祖勤俭创业之优良品德尽弃。一些人不是通过读书奋进趋向仕途,却经不住以钱捐官的诱惑,竭力贪图捷径。更有甚者,染瘾于鸦片,彻底堕落,终致秋风落叶,大厦日倾。其间,虽有如21世王饮让者,到1937年,其商号除占静升半条街外,南至洪洞、赵城、霍县,北经介休、平遥直到京津一带,都还有其店铺,且生意兴隆;可芦沟桥一声炮响,日寇侵入,他的全部家业也不得不顿然收聚,而举家南迁。其后人或可子承父业,却随着时代变迁,也就渐渐散落于四川、北京和中国台湾、美国了。于是,王家纵为一方望族,至此消声匿迹,正史自难进入,口碑日益遥远,即在地方志书内,也一鳞半爪难得多见。如今我们只能从其族人珍存的家谱,和村里尚可见到的一些碑碣、匾额或其它资料中,力图窥其当初。这样,王氏家族留下的这一片片住宅群,便不能不具有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包括其观光价值。从1997年和1998年相继开放以来海内外游人和专家学者热切关注的情况看,我们相信,在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和工艺美术范畴,以及今后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中,二百多年来,一直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王家大院,它一定还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更加有效地被古为今用,发挥其应有的潜在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