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拦截访问心得体会 街头拦截访问对话设计(四篇)

  • 上传日期:2022-12-29 04:05:27 |
  • ZTFB |
  • 9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街头拦截访问心得体会一

调查地点:瓜渚景园附近的街头小巷

调查目的: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标语等用词是否不规范,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仔细调查,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我们很们社会中很多人仍然不怎么能好好运用这些千变万化的中华汉字。

我们一共调查了50多家商店的招牌,总共有15家商店的招牌出现了繁体字或这错别字这样的错误,有一家饭店的招牌应该是“赵家小餐馆”,可是“赵家”的“家”上面少了一点,还有一家电器店,卖节能灯炮的,但这个“节”字,人家却写成了“杰”出的杰。还有一卖手机的店,叫“疾速手机店”,我觉得他应该叫“极速手机店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家公司门口的防火栓的“防”字竟然写成了“放”字,虽然只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完全相反,看后真让人啼笑皆非。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我认为街头错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造成:

(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比较随意,有的明知道是错别字还习惯的写上,不愿意去改正。

(2)、同音字混淆比较多。

(3)、近形字分辨不清。

(4)、字义分析错误。

(5)、笔划多少错误。

(6)、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我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的、规范的招牌。

(2)、组织同学成立纠错小组,利用周末时间上街向有错别字的商家提出纠错意见。

(3)、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广告牌的审核。

调查人:陈家琛

20xx年11月19日

描写街头拦截访问心得体会二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6日

调查地点:齐贤镇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5、装潢店门口:装“璜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9、饭店门口:“合”饭10、水果店门口:“波”萝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別字出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汉字的使用比较随意,有的明知道这个字是错别字,还是习惯性的写上去。

2。同音字混淆;知,辨。辨,采。彩,长。常,担。耽。眈,度。渡。

3。音相近混淆;缉拿(ji)—编辑(ji),白纸(嘻zhi)—抵达(di),贪婪(tan)—贫困(pin),浙江(zhe)—淅沥(xi),竞选(jing)—竟然(jing),肆虐(si)—肄业(yi),豆豉(chi)—鼓动(gu),萧条(xiao)—笙(xiao),

3。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

1。成立''净化错别字小组''定期检察。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我爱中国的汉字]调查人;杨可

描写街头拦截访问心得体会三

时间:20xx-6-13

地点:武隆县城

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描写街头拦截访问心得体会四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超市、菜市场、路边

调查材料分析:

1.菜市场有一地摊上卖萝卜,而他把“萝卜”的“萝”错学成了“罗”,成了“罗卜1元”;

2.某一灌汤包店来自天津,然而他把“汤”错写成了“荡”,从而成了“天津灌荡包”;

3.在一家暑假班旁边写着“门口亭车”,他把“亭”写错了,应该是“停”

4.还有一家家具店把“家具”的“具”写成了“俱”,变成了“鸿运家俱店”;

5.某小店售卖筷子,但他把“筷子”的“筷”写成了“快”,成了“快子3.5一包”;

6.某食油日杂连锁店的“连”错写成了“链”,变成了“链锁店”;

7.某馄饨店的招牌就是馄饨,可他把“馄饨”的“馄”写成了“混”,从而成了“混饨”。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现代人的文化水平有点儿低,有些人明知道是错的,却还习惯性的写错;

2.有些同音字容易搞混,如:以,已;在,再;想,响等;

3.有些形声字容易搞混,如:己,已;概,慨;既,即;极,级等;

4.现代人对汉字的态度太不认真了,导致街头的一些招牌字出现了错误。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管理,使街头错别字彻底消失;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3.建立调查小组,向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调查人:沈沁怡

20xx年11月19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