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通用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4 20:46:14 |
  • ZTFB |
  • 8页

写心得体会是培养自我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小编收集了一些精心编写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一

月3日20时43分,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的诞生。

激情的瞬间。

20时40分,一切准备就绪,夜幕下的文昌航天发射场,顿时安静了下来,只闻轻拂的海风声。

“5、4、3、2、1,点火!”20时43分,指控中心内,01号指挥员下达“点火”口令。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距离海边约850米的发射平台上腾空而起,直上云霄,出征太空!

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文昌航天发射场内掌声经久不息,龙楼镇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标志着我国新一代现代化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能力全面形成!

“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升级换代的里程碑工程,为后续探月工程三期、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防科工局航天系统司副司长赵坚兴奋地说。

目送汇入漫天群星之中的火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娄路亮满怀自豪。他说,长五火箭成功首飞,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火箭运载能力位居我国榜首,并进入国际先进之列。

“新火箭、新设施、新保障、新要求,难度大、风险大。”长征五号首飞任务指挥部质量监督组组长毛万标用四个“新”和两个“大”来形容此次发射特点。

沿着历史轨道,回溯艰辛历程,一段逐梦之旅令人难以忘怀。

在中国大地上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大火箭”,这在中国航天人的心中,曾是一个美好而遥远的梦。

前,被称为火箭“心脏”的大推力发动机实现立项并开始研发;。

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经国家正式批准予以立项研制。

十年漫漫征途,上万航天人参与了长征五号的研制,进行的各类试验不下千次。冲破无数的艰险,“长五”一朝惊艳——长约57米、芯级直径达5米,可与美国宇宙神5、德尔塔4、欧洲阿里安5等世界主力大型火箭比肩的中国“大火箭”。此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为3.35米。

追求梦想的征途,迎着希望的奔跑,一次次地拼搏,一次次地跨越,中国人在奋力拉近与太空的距离。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二

长征五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新型火箭,旨在将我国的航天技术带入更高的水平。长征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首次发射,并成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本文将对长征五号首发成功进行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团结协作是持续进步的基础。

长征五号的研制和发射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齐心协力。我们可以看到,在长征五号的研发过程中,几乎涉及到了所有与航天有关的科学技术领域。并且,无论是战略规划,还是技术研发,都需要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密切配合。因此,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最大的感受就是团结和协作是持续进步的基础。

第三段: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创新的源泉。

长征五号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项重要新成果,其背后离不开航天科技一直以来的持续创新。作为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我们需要积极进取,不断追求新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这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例如,长征五号在发射过程中采用了自主研发的新型液氧甲烷发动机,这项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在推进我国航天科技能力方面也是具有重大意义。

第四段: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长征五号首发成功,是科技人员多年的辛勤劳动和日夜苦练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卓越,并且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以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无疑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结语。

长征五号是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在长征五号首发成功的背后,不仅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是我们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振奋,也推动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国际上的更高地位。我们期待着未来,在这个科技充满机遇的世界,通过更加紧密的合作,坚定不移的追求创新,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再创新的辉煌。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三

中国梦是一个理念,一个伟大的目标,一幅宏伟的蓝图,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高度概括。而长征五号成功的升空,正是实现了中国梦的这个目标。

数小时的等待,聚集在海滩上的群众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谈论中,人们都亲昵地把长征五号称作“胖五”。

“真自豪啊!”刚刚在淇水湾边看完发射的龙楼镇航天社区居民薛英文难掩激动,作为从发射塔架原址星光村走出来的农民,何曾想过能在家门口见证中国航天史上里程碑的一刻!“知道吗?未来的火星探测和登月活动,也会从这里出发!”拉着身边的小孙女,薛英文说着这些似懂非懂的词语,但他知道,将会有中国人从文昌起飞,登上如今只能遥望的明月,寻找“嫦娥”的足迹。

神话与现实交织,对龙楼人是如此,对航天人又何尝不是?今年4月的首个中国航天日上,国家航天局局长许达哲的一番话,证实了中国人离“奔月梦”又近了一步。“探月三期工程的嫦娥五号任务,将由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于前后择机发射。”许达哲说,世界上首次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计划于实施,国家已经正式批准实施,而载人月球探测工作也在积极论证中。此外,计划于完成的中国空间站建设,文昌航天发射场也将承载重要的发射任务。

登高而眺,所见者远。从“长七”首飞到“长五”问天,短短4个多月时间,在众人的期待中,中国航天已再次向前迈出了大步。载重能力达23吨的运载火箭,带来前所未有的运力。而在登月之外,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研制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激动与自豪交织,神话与现实交错,凝聚于今夜那短短的几分钟里。不论是奋斗在航天一线的工作人员,抑或是高喊着“祖国万岁”的当地群众,回想起这一晚,内心定会勾勒出中国航天的新征途,那是广袤的星辰大海。

是的,在那抹银光如电飞逝的刹那,人们分明又看到了那曾在茫茫戈壁上盛开的蘑菇云,分明又听到了那曾于浩瀚太空中中国人问候世界的声音,分明又感受到了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科学求实、自主创新、忠诚国家、拼搏奉献。长征五号以发射的成功,诠释了国人对梦的渴望、对梦的执著、对梦的深情。

长征五号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将显著提升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推动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是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基石。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四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型最大推力火箭,将于11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环保型超低温燃料,所以又被称为“冰箭”。

长征五号火箭和几个月前试射的长征七号一样,是中国新开发的无毒无污染“绿色”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动力,火箭引擎燃烧后只会放出热量并产生氧化物纯水)。长征五号在航天系统内部被称为“大火箭”。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满足进一步航天发展需而研发的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

这一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于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刚刚好我的同学叫我回去看发射,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时也作为一个文昌人,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再去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课的。长征五号火箭是一型全新的火箭,它的发动机系统、增压输送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伺服系统、结构系统等都是全新的。火箭长53.1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这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啊!据悉长征五号火箭研制应用了96项新技术,光是重大关键技术就有12项,新技术比例超过70%。看来这不仅仅是个庞然大物,还是个浑身都是宝的庞然大物呢。

虽然我们挺早就去到了文昌的清澜大桥,但是一到哪儿,别说是今晚的火箭了,光是这“人海”就可以惊掉你的下巴了。整座桥从桥头到桥尾,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为了找个好位置,我俩使出了浑身解数,在人海中穿梭着。再听听,大家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的。光我听得懂的方言就有四川话、北京话、河南话、湖南话……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是在说“今晚会有多壮观,这次可长见识了”之类的。丝毫没有意识到8:00快到了。

突然有人“哇”!的一声,只见右手边的天空都被染成了橘红色的,天亮起来了。火箭从地平线升起,就像一颗快速飞升火球,看着小但是能量可不小呢!真可谓是直指苍穹啊!火箭的光环呈现出十字的形态,所有的光都被它压下去了。今晚,它是天空中最闪耀的那颗星。依我看它应该是呈曲线飞行的,它直直地往上飞了好一会,然后来了个大转弯,就到了我们前面的空中了,后面拖着一条尾烟,久久不能散去,非常壮观。身边的人们发出阵阵欢呼声,火箭的轰鸣声再加上人们的欢呼声,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目不转睛地看着,情绪高涨,心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一直到卫星成功进入太空。

它不仅展现中华之雄姿,更尽显中华之骄傲,象征中华之斗志!

这一天我永生难忘,我为中国骄傲,为文昌骄傲。这次发射再一次标志着中国不再是以前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中国强大起来了!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五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绿色生态环保、技术创新跨越的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发射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新征程。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于9月开工建设,由测试发射、测量控制、通信、气象、技术勤务保障等五大系统组成,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大质量极轨卫星、大吨位空间站、货运飞船、深空探测器等发射任务。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主要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占地16000余亩,建有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两型运载火箭发射工位、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和水平测试厂房、航天器总装测试厂房、航天器加注扣罩厂房、指挥控制中心等,是一座发射能力强、运载效率高、射向范围宽、安全可靠、生态环保、利于国际合作、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新型航天发射场。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蕴含多项技术创新。面对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等沿海气候条件,攻克了地基止水、建筑抗风、防腐防雷等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全面采用液氢、液氧、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集约化设计两型火箭垂直转运轨道,实现了生态型环保型发射场建设的突破;采用“新三垂一远”测试发射模式,攻克了新型运载火箭推进剂贮运、加注、控制等技术难关,实现了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的突破;运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硬件开发平台、一体化试验任务组织指挥平台和自动化运行测试的发射场运行管理系统,实现了组织指挥一体化、操作使用远程化、信息管理网络化和技术保障智能化。

与酒泉、太原、西昌等内陆发射场相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具有更加靠近赤道、三面临海、射向范围宽等突出优势。它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形成了我国沿海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发射场格局,使我国航天发射场整体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为完善;将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到14吨,推动了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跨越发展;基本满足国内外的卫星发射各种轨道要求,可发射的航天器种类多,进一步提高了商业发射竞争能力,促进了国际合作和扩大对外航天发射服务。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是我国第一个完全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发射场计划上半年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未来,我国的探月工程三期飞行器、现代化空间站等都将在这里发射升空。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六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是中国由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

起飞推力达1060吨。

据国家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介绍,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采用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3.35米直径助推器,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级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

长征五号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填补了我国大推力无毒无污染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空白,首次采用芯一级2台50吨级氢氧发动机与4枚助推器各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组合起飞方案,10台发动机同时点火,起飞推力达1060吨,实现了我国异型发动机起飞技术的重大突破。

长征五号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载人空间站、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保障。按计划,嫦娥五号落月采样返回、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发射火星探测器等任务都将依靠长征五号来实现。

发射的是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合体。

此次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的是由远征二号上面级和实践十七号卫星组成的载荷组合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8次发射。

据介绍,实践十七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抓总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新技术验证卫星。卫星入轨后,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开展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广播业务,并择机开展空间碎片观测、新型电源、电推进等多项新技术验证工作。

此外,远征二号上面级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变轨能力最强的液体动力上面级(上面级是多级火箭的第一级以上的部分),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组合使用后,可有效提升一箭多星发射并直接入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

重型运载火箭进展如何?

揭秘1。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设计为25吨。

相当于一次把16辆小轿车送上太空。

“长征五号”被航天人亲切地称为“胖五”,另外它还有个名字叫“冰箭”。这是因为,它有着几个很鲜明的特点:大、冷、绿、新。

大:大块头和大推力。

首先是体量大。长征五号“身高”57米,差不多相当于20层楼高。“身板”直径达5米,这是目前我国研制火箭中箭体直径最大的。

其次是推力大。航天六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王春民介绍,长征五号是我国首枚推力上千吨的火箭。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设计为25吨,这个能力相当于一次把16辆小轿车送上太空,比现役火箭提高了一倍还多;高轨道运载能力则能够达到14吨级。而其上面级“远征二号”的推力也达到了1吨,据航天六院11所常规发动机总体室副主任设计师孙海雨介绍,作为“太空摆渡车”,“远征二号”可以将载荷送到最远距地球55000公里的轨道。可以想象对比一下,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轨道高度仅393公里。

冷:外表冷酷。

由于长征五号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堪称低温之最,因而又被称为“冰箭”。其中,50吨氢氧发动机是世界上温度最低的发动机,采用的液氢、液氧推进剂温度分别为零下253度、零下180度。

绿:绿色环保零碳排放。

氢氧火箭发动机采用液氢、液氧作为推进剂,燃烧产物为洁净度达99.99%的纯净水,具有绿色环保、零碳排放等优点,是世界上排放种类最少、最绿色环保的发动机,因此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也被成为“绿色火箭”。

新:新技术比例几乎达100%。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一枚全新研制的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据央视报道,全箭采用了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而国际上研制新型火箭,包括卫星飞船,采用新技术的比例一般不超过30%。

揭秘2。

动力、“大脑”西安制造。

长征五号的动力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提供。

长征五号采用芯一级、芯二级加四个助推的两级半结构,动力系统采用了两种共三个型号的发动机。性能和现役发动机相比,提升了50%。

航天六院质量技术部副部长王春民介绍,另外还有两个动力模块也是六院提供的。一个是被称作“太空摆渡车”的“远征二号”上面级,它采用了双机并联技术,作用是为了实现一箭多星和每个卫星的直接入轨。另一个动力模块是辅助动力模块,包含一组数量比较多的小发动机,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火箭和载荷在飞行过程中姿态保持正常。

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771研究所研制生产的箭载计算机和电路产品在发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相当于长征五号的“大脑”。为了保证“大脑”的健康稳定,在箭载计算机内部,还有一套“听诊器”,能够自动“监听”飞行控制软件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重要参数,被专家称之为总线监控技术。火箭上天前和上天后,其健康也靠771所研制的地面测试计算机、光纤惯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等地面单元测试计算机,进行实时测试,相当于火箭的“医生”。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七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型最大推力火箭,将于2016年11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环保型超低温燃料,所以又被称为“冰箭”。

长征五号火箭和几个月前试射的长征七号一样,是中国新开发的无毒无污染“绿色”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动力,火箭引擎燃烧后只会放出热量并产生氧化物纯水)。长征五号在航天系统内部被称为“大火箭”。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满足进一步航天发展需而研发的.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

这一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于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刚刚好我的同学叫我回去看发射,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时也作为一个文昌人,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再去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课的。长征五号火箭是一型全新的火箭,它的发动机系统、增压输送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伺服系统、结构系统等都是全新的。火箭长53.1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这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啊!据悉长征五号火箭研制应用了96项新技术,光是重大关键技术就有12项,新技术比例超过70%。看来这不仅仅是个庞然大物,还是个浑身都是宝的庞然大物呢。

虽然我们挺早就去到了文昌的清澜大桥,但是一到哪儿,别说是今晚的火箭了,光是这“人海”就可以惊掉你的下巴了。整座桥从桥头到桥尾,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为了找个好位置,我俩使出了浑身解数,在人海中穿梭着。再听听,大家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的。光我听得懂的方言就有四川话、北京话、河南话、湖南话……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是在说“今晚会有多壮观,这次可长见识了”之类的。丝毫没有意识到8:00快到了。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八

读着我们伟大祖国接二连三的“飞天”喜讯,读着以上这些文字信息和直观解释,感受着这些句子,体会着航天精神传递我们、给予我们、激励我们的启示和力量,让人感叹、让人敬仰,也让人振奋。我的理解就是,在实现了和正在继续实现着“敦煌飞天”的神话梦想、“嫦娥奔月”的千年期盼的既艰辛又让人惊喜、自豪的路上,在这个更需要付出、需要努力、需要创新、需要坚持和也需要自强、自勉、自励、自律、自尊、自省的时代,我们的党员干部必须要有航天人的高尚品质、爱国情怀、献身豪情、坚韧意志和赤子之心,具有责任在肩的身先士卒和自觉担当,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坚持、开拓创新的执着、精益求精的品格、爱岗敬业的作风、齐心协力的携手和献身事业的忠诚。跟实现航天梦一样,各行各业都必须继承和弘扬航天精神,珍惜时间、时不我待、自我激励,大力建设和弘扬富有时代性和生命力的航天精神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弘扬航天精神,推进百业发展,每一名党员干部甚至每一个炎黄子孙当深思焉、铭记焉、奋起焉、投入焉。

长征五号首发心得体会简短篇九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中国新型最大推力火箭,将于11月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首次发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环保型超低温燃料,所以又被称为“冰箭”。

长征五号火箭和几个月前试射的长征七号一样,是中国新开发的无毒无污染“绿色”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动力,火箭引擎燃烧后只会放出热量并产生氧化物纯水)。长征五号在航天系统内部被称为“大火箭”。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了满足进一步航天发展需而研发的芯级直径为5米的火箭系列。

这一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于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刚刚好我的同学叫我回去看发射,作为一个中国人,同时也作为一个文昌人,我当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再去之前我可是做足了功课的。长征五号火箭是一型全新的火箭,它的发动机系统、增压输送系统、控制系统、测量系统、伺服系统、结构系统等都是全新的。火箭长53.1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起飞重量597吨。这可真是个庞然大物啊!据悉长征五号火箭研制应用了96项新技术,光是重大关键技术就有12项,新技术比例超过70%。看来这不仅仅是个庞然大物,还是个浑身都是宝的庞然大物呢。

虽然我们挺早就去到了文昌的清澜大桥,但是一到哪儿,别说是今晚的火箭了,光是这“人海”就可以惊掉你的下巴了。整座桥从桥头到桥尾,黑压压的一片都是人,为了找个好位置,我俩使出了浑身解数,在人海中穿梭着。再听听,大家是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的。光我听得懂的方言就有四川话、北京话、河南话、湖南话……大家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是在说“今晚会有多壮观,这次可长见识了”之类的。丝毫没有意识到8:00快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