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农民的心得体会实用 农村老农民的心得体会实用句子(2篇)

  • 上传日期:2022-12-28 10:09:06 |
  • ZTFB |
  • 7页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农村老农民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乙方(受让方):______________

为了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切实维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有关政策的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公正平等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土地流转方式

甲方采用转包的方式将其承包的荒山、荒地依法流转给乙方经营

二、土地流转的用途:用于林业生产。

三、土地流转的时限:从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四、土地流转数量及费用

甲方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面积______________亩荒山、荒地的土地经营权依法转让给乙方用于造林,实地面积以第二轮土地承包证书上的面积为准。承包费标准:承包费荒山、荒地每年每亩85元,粮食直补由甲方所得。

支付方式:乙方在承包期内对林区树木采伐时,向甲方一次性付清采伐前所欠的承包费用。

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按照合同规定收取有关荒山、荒地流转费;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到期收回流转的荒山、荒地。

(2)、义务:协助乙方按照合同规定行使荒山、荒地使用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流转合同。

(3)、尊重乙方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不得干涉乙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权利:

(1)、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荒山、荒地流转费,不得使其荒芜。

(2)、有权享有国家优惠政策和扶持政策。

(3)、流转荒山、荒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

(4)、流入方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流转期内继续经营。

(5)、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甲方可多给予乙方________年的流转时限,多给予的________年免交荒山、荒地流转费,

2、义务:

(1)、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允许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照合同规定按时足额交纳荒山、荒地流转费,不得使其荒芜。

(2)、流转期内,将合同约定其享有的部分或全部经营权进行再流转的,必须经甲方同意,并签订书面补充协议。再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该荒山、荒地扣除已使用期限后的剩余年限。

六、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变更或解除:

1、经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又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

2、签订的本合同所依据的国家人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的;

3、乙方丧失经营能力全合同不能履行的;

4、因不可抗拒的(重大自然灾害等)合同无法履行的。

七、违约责任及其他约定事项

1、甲方非法干预乙方的生产经营,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甲方赔偿乙方全部损失。

2、乙方违背合同规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赔偿甲方全部损失。

3、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甲方有权收回荒山、荒地使用权:

(1)、不按时限交纳荒山、荒地流转费的;

(2)、不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荒山、荒地的;

4、其它约定事项:

(1)、在流转期内,如发生森林火灾,甲方人员有及时参与扑救的责任和义务,并不得计较扑救火灾的费用和报酬。

(2)、如乙方在流转期满后需继续承包,必须提前________年与甲方签订承包合同,如乙方不再承包,需在期满后归还甲方荒山、荒地。

(3)、乙方在流转期间绝不允许农民进山放牧,如有违反,损毁林木照价赔偿。

(4)、乙方在流转期间绝不允许农民进山放牧,如有违反,损毁林木照价赔偿。

八、本合同至签订之日起生效,双方不得反悔。如单方违约,则支付另一方违约金___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

九、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乡下政府、林业局、林业站各存档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有关农村老农民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对市xx届人大七次会议23号议案的答复

张英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的建议》收悉。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系统紧紧围绕“立足当前确保安全,着眼长远规范提升”工作思路,以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为契机,以“食安德州”建设为载体,以“风险管理”为抓手,以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为主线,创造了食品安全“天网”工程、食品电子“一票通”、农村自办宴席管理等经验做法,监管能力实现新提升,监管水平实现新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规范管理,提升食品生产环节监管能力。督促企业认真履行《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落实企业内部各项制度,引导督促规模生产企业实施良好生产规范认证,鼓励生产企业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控制,积极推进生产企业责任保险。研究制定了《德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对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作出明确规定,着重开展小作坊规范提升活动,培育庆云、陵城、运河区试点,召开现场会,在全市范围推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白酒、食用植物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制定豆制品、熟肉制品、面制品、糕点、食用油等小作坊加工操作规范,进一步规范小作坊加工作业流程,提高门槛,保证质量。

(二)社会共治,加强宣传和普法教育活动。围绕新修订《食品安全法》大力开展宣贯活动。分期分批组织大规模监管相对人培训,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进校园、用药安全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12.4普法宣传日、网上安全用药科普讲座访谈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全市135个镇(街道)全部建立宣传专栏,共发放宣传彩页10万余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手册3万余册,现场解答咨询6万余人次。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与演练,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桌面推演。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微博、微信新媒体,市县两级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全天候、立体化宣传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三)严格执法,治理整顿工作打出新声威。按新《食品安全法》要求,健全现场检查、问题核查、突击检查、动态监督、随机抽检、明察暗访、量化督导等立体式监督检查模式,深化“网格化、痕迹化、规范化”监管,以风险防控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手段,强化全过程监管。推行约谈制度和企业承诺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专项整治,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食品安全“四大工程”、“重拳打假百日行动”和羊肉及其制品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9万余人次,检查单位10.2万余家,受理投诉举报2205件,查处违法案件5371件,向公安部门移交案件42件。查办国家总局挂牌督办案件2起,省局挂牌督办案件2起。

(四)落实责任,强化企业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制定《关于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食品药品红黑名单制度》,扎实开展诚信单位评选活动。督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可追溯体系、诚信体系和行业自律机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严格执法、完善质量安全授权制度、实施企业风险警示公示制度、健全食品药品企业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等,公开曝光问题产品和企业。

(五)全面推行有奖举报制度。12331是全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统一的公益服务热线电话,主要负责生产、经营环节食品(含食品添加剂)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在研制、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行为的投诉举报。为充分发挥12331投诉举报平台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作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中心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12331投诉举报业务流程》和《关于加强食品药品稽查信息统计上报工作的通知》等,确保规范处置到位。二是强化基层投诉举报工作,全市11个县级局设立投诉举报坐席,保持24小时接听投诉来电,最大限度的方便基层群众投诉举报,提高处置效能。三是以投诉举报为重要线索,追根溯源、深挖案源,加大对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20xx年,全市共接受各类投诉举报20xx余件,及时办结率100%、及时反馈率100%、群众合理诉求满意率100%。下一步,我局奖积极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做到应奖尽奖,鼓励民众积极投诉举报违法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xx年,我局将以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先进县市区)为统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现各级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监管部门依法履职、企业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共治格局,推动全市食品安全水平持续向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创建食品安全城市的宣传力度,重点做到“空中五条线”、“地上十个一”。“空中五条线”即在电视台、电台、网络开辟创建专栏,办好12331热线电话及承诺热线,利用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发送短信。“地上十个一”包括每个乡镇打造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一条街、开展一次大型食品安全知识竞赛、中小学校每学期上一次食品安全知识课等十项活动,构建全覆盖、全天候、立体化宣传化格局。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省食品安全相关管理规定和办法,推进抽样检验和现场检查制度化,推行模块化、规范化、痕迹化监管。加快推进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在全市推广食品“电子一票通”,逐步实现奶、婴幼儿乳粉、白酒、肉及肉制品等重点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

三是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食安办牵头抓总作用,强化“公安、农安、食安”三安联动,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针对问题隐患多、风险高的重点环节、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重拳出击,重典治乱,力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我局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政府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将以这次建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竭尽全力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最后,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还请对我们的工作继续予以关注和监督。

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xx年3月29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