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9:02:47 |
- ZTFB |
- 13页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编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需要我们用准确的文字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探索以下范文,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xxxx,今天很高兴来到与党员同志们一起学习交流。根据要求,我与大家学习交流农村党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的***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三个重要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全面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党的十九大上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我看来,要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力量来自党员”。这为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有先天的优势。农村党员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密切、关系最亲近,是农村群众最可靠、最亲密的贴心人。所以,农村党员要坚定贯彻***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注重实践实干实效的要求,从严抓好落实,将自己的“微能量”汇聚成作用发挥的“强气场”。
党员是乡村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到市场经济驱利性的影响,一些党员的先进性有所下降,身份意识弱化,混同于普通群众,“平常的时候看不出来,关键的时候站不出来,危难的时候豁不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支力量在一些地方被忽视,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在考察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指出:有的县退出了贫困县序列,贫困帽子摘了,攻坚精神不能放松。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恒的主题,是永远的进行时。脱贫攻坚既要扶智也要扶志,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增强致富内生动力,防止返贫。要发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继续在致富路上奔跑,走向更加富裕的美好生活。脱贫攻坚是一项深得人民拥护的民心工程。党的政策再好,也靠大家去落实。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党。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我认为我们村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比如农村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通过在农村党员家外悬挂“员户”标识牌,村“两委”干部在上班以及外出工作期间统一佩戴党徽等,亮出党员身份,激发党员干部荣誉感、责任感。
党员细胞有生机,党的肌体才有活力,农村党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最了解基层的莫过于基层工作者,而基层党员作为基层干部的“标杆”,应该抢先发现当地发展阻力、农民生活需求,及时思考制定解决方案,发挥创新能力,敢想敢做敢担当,不做“晒太阳”的党员,做一名“敢为人先”的合格党员。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前线,如何“克服前线阻力,为后方建设扫清障碍”是我们基层党员不可推却的责任。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党员发挥吃苦耐劳精神,扎根一线,不畏困难,尽己所能,不隐瞒问题,不逃避问题,不懈怠问题,不怕麻烦,积极寻找解决问题出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农村工作,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只有掌握政策方向,明确目标路线,理清工作清单,抓住问题主要矛盾,做好解决方案,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加快推进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大部分群众由于条件限制,思想素质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往往给相关政策落实带来阻力。作为基层党员,应该发挥教育宣传作用,积极为基层群众宣传新政策、新规定,积极为基层群众答疑解惑,解放农村固化思想,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调动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于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来。
首先,农村党员必须带头执行村“两委”的决议。基层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都要走相应的程序(例如“四议两公开”)。一般来说,经过这样的程序,作出的决议、决定符合全村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农村党员理应带头执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执行决议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决议在全村的实施成效。
其次,农村党员必须时刻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包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环境整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村域扶贫帮困、村务财务监督等等,农村党员必须积极参与其中并发挥相应作用。农村党员还要深入群众,向群众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带动群众共同执行决议,实现全村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农村党员必须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时刻注意言行,在村庄环境整治、良好风尚引导等方面发挥带头作用,例如带头不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带头节俭操办婚丧事宜,带头抵制赌博、酒驾、不孝顺父母等歪风邪气,并同这些歪风邪气进行坚决斗争,切实做到“平常的时候看得出来,关键的时候站得出来,危难的时候豁得出来”。
再次,农村党员必须紧密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农村党员在乡村振兴中,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践行好群众路线。要深入联系群众,除了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村两委的决定,还要经常了解民情民意,掌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全村党员会议、党员代表会议,为村两委在经济社会方面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咨询。农村党员要关心村民群众的疾苦,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农村党员要自觉接受全村群众的监督,在现行的先锋指数测评基础上,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员。
时代是出题人,我们党员干部是答卷人,而广大人民群众是阅卷人,社会主义建设试卷答得好不好还得人民群众说了算。基层党员作为农村建设的“领头人”,更应该发挥“先锋作用”,尽心尽力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变革,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如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我今天的交流发言的内容就是这些,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在全面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之际,县委要求以乡村振兴为主题讲专题党课,是县委全面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的前头战。下面,我就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建功乡村振兴”为主题,结合自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学习理解和体会感悟,主要从三个方面和大家共同交流: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8年,***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公布。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去年全国“两会”期间,************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五个振兴”,尤其是在提到推动组织振兴时,要求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些都表明,今后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后,党***、国务院重点推动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三农”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实施好这项战略,加快乡村振兴推进步伐,首先我们要清楚明白什么是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报告中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二十个字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底,***农村工作会议明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我们要重点理解和把握好5个关系,也就是要统筹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5个方面的关系。产业发展是激发乡村活力的基础所在,乡村振兴,不仅要农业兴,更要百业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三产深度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现美丽宜居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现在,不少地方也包括我乡在内,存在一些传统乡村文化被忽视、被破坏、被取代的现象。我们振兴乡村,就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既“富口袋”,又“富脑袋”。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让农民生活得更美好,这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五个方面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希望大家牢牢把握,熟记心中。
我国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乡村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乡村的富庶也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40年前,农村改革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枪,从此大地换新颜。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又一次站在了改革最前沿。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自然村通硬化路、通电、自来水、宽带网络等便利的生活设施已全面进入农村,一座座小楼拔地而起,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进展,农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乡村发展成就前所未有。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原来的乡土社会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逐渐迷失,涌现出很多新问题。比如,基层组织涣散,干群之间不信任;村民在聊到各类补贴时,挂在嘴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被村里、乡上的干部贪污了”,对乡上干部和村干部表现出极大不信任,以及对抗心态;集体经济薄弱,公共建设举步维艰;精神文化缺失,思想认识有退步,虽然村民的物质生活进入到了现代社会,但精神生活却停留在农业社会。前几年,村民之间红白事攀比成风,随着扶贫攻坚战的深入,出现了大家抢当贫困户、不愿脱贫、甚至羡慕贫困户的现象。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也说明,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中的短板。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
去年“两会”期间,习******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们要时刻牢记******的教诲,不辜负******的重托。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发展不平衡,最突出的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最突出的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因此,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顺应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期盼,必须抓紧补齐“三农”这个短板,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使命。在新时代,党的这一使命就是领导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几年,我乡虽然发展的很快,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还有一部分群众仍然生活在贫困中。所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扎扎实实把乡村建设好,不断提高全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重点做到“五个促进”乡村振兴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循,我们推动乡村振兴,就要立足我乡实际,发挥资源优势,抢先一步抓机遇,快人一招见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做到“五个促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产业薄弱一直是广大农村的“软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突出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百业兴。解决乡村所面临的问题必须靠发展,而没有产业的振兴就谈不上发展。目前的农业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种植和养殖,随着经济发展,农业越来越多地被赋予了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和期待。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一产打基础、二产做加工、三产增收入”的思路,大力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4月11日至13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之后考察海南,到了一个乡村振兴“样板村”——施茶村。施茶村位于海南最高的火山口脚下,受火山地貌的影响,千百年来,村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庄稼,望着石头发愁。2013年,施茶村村支书洪义乾组织干部去海口另一个村子考察,发现火山石块中和村民院墙上都种上了一种长势喜人的植物。经打听,他得知这种植物名叫石斛(h),一斤至少能卖200元。回村后,洪义乾带头种石斛,从深层地下抽出火山矿泉水早晚喷灌,原本的荒地变成了石斛生长的乐土。如今,全村种植火山石斛达500多亩,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4500元。施茶村的发展启发我们,乡村振兴必须要靠产业,产业发展必须要有特色。每个村有每个村的特点,每个村有每个村的优势,农村要想实现大发展,就要立足不同特点发挥各自优势。
这些年,我们乡在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步,要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建设目标,抓好乡村环境整治,实现“村村是美景、处处留乡愁”。比如,要按照省市县统一要求,积极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稳步有序推进农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要全面加强农村生态污水收集处理、畜禽粪便污染物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建设。再比如,要大力推进“七净一规范”活动,我乡一些村这项活动开展的确实很好,村子里非常干净整洁,老百姓院子里、房子里也非常干净,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良好基础,在这方面应该再想些办法,出些点子,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切实把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出来,共同向规划乡情化、产业特色化、城乡一体化、乡风文明化、治理有效化的目标挺进。
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还是文化的振兴和农民素质的提升。目前,我乡农村陋习盛行,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巧立名目摆设宴席,人情消费让农民苦不堪言;部分农村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部分农村群众不爱劳动爱赌博。在个别扶贫重点村,帮扶干部忙脱贫,贫困户却袖手旁观。面对这些积弊和问题,村党支部要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重点做好乡风、家风、民风三篇文章。乡风,就是切实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农村、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定期举办文艺活动等形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文明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家风,就是切实加强农村家庭文明建设,围绕勤劳致富、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等内容,大力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激励农民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民风,就是下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等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的约束引导作用,坚决遏制厚葬薄养、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行为,努力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内生动力和精神之源。
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是“指挥所”,更是“先锋队”,既要将党和国家关于乡村发展的政策传达给村民,让他们了解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计划和战略,又要成为具体的行动者和实践者,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比如,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一直以来都是贫困村。2014年夏,一场百年不遇的洪灾席卷了塘约,洪水所到之处,庄稼被毁,一片狼藉,村里的生产生活都出现了困难,塘约人痛心疾首。这时,塘约村党总支坚定地站了出来,带领全村群众众志成城,战天斗地。村党支部对党员干部实行“积分制”和“驾照式”管理,对拉帮结派、作风不良、党性原则不强的党员,劝退出党组织,切实提升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同时,鼓励有大局意识、办事公道、作风正派、致富能力强的有志青年加入党组织,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接班人”。通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制定了规范村民行为的“红九条”,实行村民自治。对违规操办酒席、不孝敬赡养父母、不关。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心未成年子女、不参加公益性义务劳动等行为的村民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三个月为期限,考验期间,不享受村里的任何服务和党的惠民政策,期满考评合格后,“黑名单”自动解除;通过村民选举产生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对村集体资金的使用、集体土地的用途与流转、合作社股份收益、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进行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收支来得清、用得明。在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短短3年,塘约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示范村。可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打造一个强有力、能战斗的基层党组织十分关键。
2013年4月9日,************在调研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富裕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农民增收致富要靠多种方式推动,比如,聊城茌平乡的耿店村,被习******称赞为“鲁西小寿光”。这个村178户、760人,大棚蔬菜是村民一直为之奋斗的产业。十几年来,在村党支部书记耿遵珠的带领下,耿店村创建了茌平乡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绿源蔬菜批发市场,建设了高标准育苗基地,还制定了绿色蔬菜生产操作规程及产品质量追溯等制度,蔬菜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目前全村建有第四代高标准卷帘机大棚600多个,户均3.4个棚,人均年纯收入2.7万元。蔬菜产业做大了,村里基础设施提升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村民耿付建,2006年中专毕业后去深圳打工,2011年回村投资28万元建了5个大棚,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今年市场行情好,收入20万元不成问题!”所以,希望大家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不放松,千方百计做好富民、强村文章,特别是要发展好、壮大好村级集体经济。
三、村支部书记要注重提升能力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终的重任,最直接最具体的执行者、推进者、组织者,就是农村党组织书记。村一级是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单位,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村可以说就是一个小社会,村支书就是这个社会里的“领头雁”。一群大雁向南飞,靠的就是“领头雁”。所以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怎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和水平。作为一个村的“灵魂”和“掌舵人”,村党组织书记要下大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带领群众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成为带领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头雁”。
乡村振兴涉及方方面面,政策性比较强,大家要想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干出一番事业来,必须加强学习、提升眼界、开阔视野。要善于向文件学,今年,***和省市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乡村振兴的,这些政策文件,看着枯燥,其实里面含金量非常高,都有真金白银。不要觉得我只是个村支书,学了也没用。只要学通了、看准了,一句话就可能得到启示,就可能有一个好项目。大家不要觉得学习没用,前两年,全市从优秀村干部中选任乡镇事业干部,就需要考试。如果不学习,知识更新慢,选拔也考不上,个人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个村的带头人,不抓发展,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在解决发展问题上,必须解放思想,转换脑筋,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从实际出发,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要结合本村实际做好发展规划。这几年你准备干些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完成、达要到什么效果?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并逐项分解到每个年度,细化到每个季度,落实到每个环节,确保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制定规划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搞花里胡哨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不能投机取巧、弄虚作假,不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要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点实事、好事。一个村发展的怎么样,我觉得至少看三条:一看有没有形成新的主导产业,二看有没有增加农民收入,三看有没有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村级的发展,大家都要用心研究,主动作为,不能过了一年又一年,干了一届又一届,“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路”,“面貌不改、山河依旧”,不能让大家指脊梁骨,说这班人白占了几年位,啥事都没干;得让群众说这几年这一班人领着大家干得不错、真正为群众办了几件实事。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些村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矛盾纠纷,这就需要村支部书记从中协调。我觉得在这方面,大家要注意三点:过去的农村干部“一靠辈份高,二靠嗓门大,三靠脾气大”,致使群众不欢迎,工作推不动。作为我们这一届新时代的村支书,必须学会用法律约束人,用制度管人,依法依章办事。要依据党章、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广泛发动党员、群众讨论制定村里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等制度规范,并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制度规章办事,特别对村级财务收支、宅基地划分、扶贫政策落实、惠农资金发放、低保对象认定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要重点解释、专项公开,决不能“跑冒滴漏”、优亲厚友。要认真研究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变化,努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不断创新做好群众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变直接指挥为出谋划策,变行政命令为服务引导,用情感交流的方法贴近群众,用平等协商的方法组织群众,用权衡利弊的方法说服群众。党支部是村上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委会要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
近年来,***和省市县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个别基层党员干部包括村支部书记由于经济不清、自身不廉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教训非常深刻,大家一定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涉及到的资金项目等,千万手莫伸,要分清公与私,双手干净,两袖清风,不该拿的钱,一分不收,一文不取,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甚至以身试法,一旦出了问题,群众可能就要新新账、老账一块算。我给大家算三笔账:近几年上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支部书记的补贴待遇不断提高,并且也在着力解决离职后生活保障的问题,如果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贪小便宜就一定会吃大亏,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惩处。大家都是家庭的“顶梁柱”,出了事家里天就塌了,家人提心吊胆、牵肠挂肚,出门见人也不能理直气壮,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糊涂,给家庭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大家在村里位置重要,地位“显赫”,是村里的名望人,如果不注意洁身自好,贪污腐败,就会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对于这三笔账,大家一定要算清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两袖清风,为自己和家人赢得一个好名声,为将来赢得一个好归宿。
同志们,农村是个大舞台,村支部书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希望大家以这次党课为新的起点,把责任担子压在肩上,把群众冷暖记在心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放手干,努力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_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随着越来越多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一些地方出现了工作重点转移、投入力度下降、干部精力分散的现象。此外,_,一些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扶贫项目、扶贫产品销售、产业扶贫、帮扶工作等方面将不可避免的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决如期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要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抓出成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努力实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是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为民谋福祉的民心工程。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_,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切实落实领导责任,真正把扶贫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要按照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行动计划,以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精准抓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推动,一天接着一天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稳打稳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抓好扶贫工作,既不能患“拖延症”,使得脱贫工作原地踏步,更不能得“急躁症”,让扶贫工作盲目冒进,要在精准稳步推进上下功夫,从深处、实处、细处.上打牢脱贫攻坚的思想基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和决心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切实引导人们群众早日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如期实现脱贫。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乡村振兴一般是指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今天,有幸与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十九大报告里讲到了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指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选择。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是十九大报告对“三农”地位的总判断,既有“重中之重”地位的再强调,又有“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的新定调。这表明,“三农”作为国之根本,“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依然没有变,特别是在新时期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现决胜全面小康的大头、重点和难度都在“三农”,“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起到了澄清认识、统一思想、精准聚力的作用。
乡村振兴是党中央准确把握城乡发展规律和发展阶段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新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提出了精确的任务着力点。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党落实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乡村仍然面临着发展滞后的严峻形势,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就此问题提出来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乡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乡村的富庶是盛世历史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较长时期内,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心都是城市和工业,而乡村和农业则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对乡村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人口总量庞大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我国现实国情农情,深刻认识我国城乡关系变化特征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问题导向,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必将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乃至现代化进程中写下划时代的一笔。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报告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要求有三个方面的新意。
1.报告全文共提到“三个优先发展”,其中将“三农”工作作为三个优先发展之一(其余两个是就业和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于国家现代化的所谓“普遍规律”,制定了以优先发展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的现代化战略,其战略目标是在基本完成工业化时农村户籍人口要减少到15%以下。从目前来看农村人口基数大、整体文化程度相对低的现实国情决定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因此,各级党政要高度重视,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人才配备上优先考虑,在科技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在政策扶持上优先倾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加强。只要这几个优先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就有了可靠的保障,让农村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气洁的美好家园的中国梦就会早日实现。
2.新“二十字”方针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实的要求。与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开始在全国开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活宽裕”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除了沿用“乡风文明”外,其余四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提档升级,“生产发展”升级为“产业兴旺”,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更高、更实,农村产业不仅要发展,还要达到兴旺的更高要求,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村容整洁”升级为“生态宜居”,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需要建设的内容更丰富;“管理民主”升级为“治理有效”,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村社会治理的要求更高、更全,更注重结果导向;“生活宽裕”升级为“生活富裕”,表明新战略对新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更高,农民生活水平要从过去的宽裕上升到富裕。
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乡风文明传统提法得以保留,既反映了乡村振兴战略对过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继承性,又表明加强农村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仍是新时期农村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顺序也作了相应调整,体现了贯彻新发展理念。
3.把实现农业现代化拓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十九大报告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生产领域的现代化,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流通过程的现代化,还包括消费过程的现代化。而农业农村现代化它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单一过程的现代化,而是全方位、全过程的现代化。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路径,即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七个方面,对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进行了纲要式部署,言简意赅,但系统全面,脉络清晰。在此结合工作实际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给农民和土地经营者都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在分的层面更加深入,又明确了“三权”(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问题,这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在统的层面破除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表现出“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保护和实现进城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促使有条件的农业人口放心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同时,这也意味着在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的30年内,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会改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承包集体土地的基本权利不会改变,土地延包政策将坚持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的原则,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二是强调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切合农业发展实际。报告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思维,提出让农民获得财产权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等。龙头企业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最具实力和创新力的主体,带动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参与产业链建设,已成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引领力量。对于x地区来说,最紧要的工作就是畜牧业转型发展问题,要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个“牛鼻子”,也就抓住了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带动力。这是在不增加现有生产资料,让农牧民获得经营性收入潜力最大的一个方面,也为下一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牧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当前地区提出的以旅游业为主体,牵动一产、托举二产的发展格局,坚持“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的思路,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与此要求高度契合。只有抓住农业产业化这条主线,推动“接二连三”,才能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地委确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今后,x一产上水平方面:坚持“农区畜牧业和庭院经济规模大幅增长”的路子,坚持草原畜牧业打品牌、控规模、提纯复壮,农区畜牧业上规模、增效益;二产抓重点方面:加快与工业的融合,狠抓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提升加工科技含量、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特别是在蔬菜、小杂果、牛羊鸡肉等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知名龙头加工企业,推进农畜加工转型升级;三产大发展方面: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上水平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千里交通、千里绿廊、千里边防、千里花海、千里河道五大工程,打造全域旅游。加快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融合,使更多种养业转变为乡村旅游的服务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冰雪旅游产业,打造全季旅游。
今后,我们将按照地委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研究、精心谋划“三农”工作,让新“二十字”方针在x落地生根,为建设更加平安美丽幸福的新x,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要求持续推动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完成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这是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从总体上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的重大部署。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意见》,县委安排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分包镇村讲一次专题党课。今天来到咱们××镇,见到这么多基层党员干部,感到非常高兴。作为我县农村党建工作的排头兵,我们××镇的基础扎实、成效突出、特色明显。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范围,感觉专题党课覆盖会更广、效果可能更好。借今天这个难得机会,结合自身的学习思考,和大家主要探讨一下在新时代如何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镇村两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上来,把农村党组织建设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学习交流。
按照党中央和省市委统一部署,去年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人民群众热情支持,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理论武装更加扎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奋斗精神更加旺盛,宗旨意识更加牢固,从严治党更加深入,在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上,有了明显提升,取得重大成果。阶段性活动已经收官,但主题教育却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有新气象、新作为。
第一,要在学深悟透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夯实思想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自理论上的清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有远大目标和崇高理想,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有理性认识和把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各级党员干部要更加深刻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从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持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要在细照笃行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锤炼政治品格。初心使命呼唤担当品格。敢担当、善作为,重实干、克难关,是我们践行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是在新时代建功立业的必备素质。当前,改革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任务艰巨、挑战日增,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坚决摈弃懒政怠政、得过且过的行为,自觉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推动新时代赶超跨越取得新进展。
第三,要在立行立改上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进一步提升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聚焦精神不振、能力不足、作风不实等问题检视整改,更好解决形式主义、“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扫黑除恶等方面的进展和成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这里,主要从三个角度与大家学习交流。
第一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深刻阐明了“三农”工作在发展大局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新机遇和大战略。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了,才能有行动上的高度自觉。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国家有明确安排部署,必须顺应大势、抢抓机遇。“三农”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2017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大振兴”的工作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上级对“三农”工作的形势判断上来,高度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上来,为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夯实思想根基。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良好基础条件,必须立足优势、担当作为。从我县情况看,全县9成多的土地面积在农村、近9成的人口是农民,农村工作地位重要、事关全局。作为农业大镇,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六个持续”:一是村庄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随着“三项清零”行动的扎实开展,全县集体经济空白村全部清零。从我们××镇的情况来看,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万元,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了70%以上。二是村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我们全镇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河道治理成为全县标杆。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我们是××地区有名的蔬菜之乡,拥有蔬菜大棚近1.3万个,年产蔬菜40万吨。四是农业科技实力持续领先。我们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部分品种已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五是镇村文明程度持续提升。我们移风易俗的做法得到县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形成了民风淳朴、村风和谐的浓厚氛围。六是基层基础持续稳固。2018年农村“两委”换届成为历年速度快、秩序好、质量高、完成最彻底的一届,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群众有热切期盼呼声,必须找准问题、补足短板。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更应该清醒认识到我镇农村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业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共享成果的不充分,有些问题表现得还比较突出,群众意见集中、期待解决,主要体现在“六个亟需”:一是发展不平衡现象亟需改变。村庄发展两极分化明显,我们既有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省美丽乡村,也有每年排查确定的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镇集体收入不足2万元的村还有××个。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加强。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改厕、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生态修复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三是文化生活亟需不断丰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率不高,组织不到位,缺乏健康向上、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四是文明乡风建设亟需进一步提升。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有待深入挖掘,红白喜事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仍有一定市场,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五是农村人才支撑亟需加强。当前,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许多农家子女通过求学、就业方式去城镇打拼,导致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失衡,加剧了农村凋零。我们镇由于棚菜产业人员流出可能稍微好一点儿,其他镇不少村都出现了后继乏人、无人可选的境况,人才对农村发展的支撑力远远不够。六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年龄老化,有的能力不高、作风不实,甚至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全县排查确定的××个后进村中,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占比高达64.6%。这些都是我们实现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短板、扫清障碍。
第二个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应该怎么干。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大课题、一篇大文章,必须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重点环节上求突破、见成效,通过以点带面、关键带动,不断将乡村振兴推向深入。我给大家点点题,抛砖引玉,具体操作还需要大家开动脑筋、大胆探索实践。
第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的是环境宜居,要通过抓治理、促提升,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群众对身边的环境面貌感受最直接、关注度最高,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基本、最有效的切入点。我也在农村生活过,还留有河里游泳捉鱼的乡村记忆,但这些年有的村庄变成了什么样子,大家有目共睹。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就美丽乡村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打造宜居环境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环境面貌要再提升。乡村振兴最直观的标准就是村庄干净整洁,不论是先进村还是落后村,首先要给群众一个干干净净的生活环境。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下气力抓好卫生清理、污水处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发动群众自觉搞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引导他们由“等靠看”变为“动手干”,让群众的生活环境靓起来、生态美起来。二是亮点特色要再突出。各村基础不同、情况各异,村庄建设要杜绝千篇一律、千村一面,不能一进村庄全都是一个模子。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在保持村庄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打造村庄特色,着力实施一批有传承、有内涵、有亮点的乡村记忆工程,让农村成为显得出特色、留得住乡情、记得起乡愁的家园。在这方面,我镇的××、××等村都做出了特色,大家要很好地借鉴学习。三是基础设施要再完善。城乡差距突出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上。镇村两级要积极争取政策项目资金支持,高标准抓好水、电、路、厕、气等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加快改善镇村教育教学和卫生服务条件,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第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艰巨的是精准脱贫,要通过补短板、破难点,保证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准脱贫是三大攻坚战中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意义的攻坚战。2020年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战决胜”之年,今年我县要实现××户、××人的高质量脱贫任务,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好、落实好。一要强化政策宣传。脱贫退出过程中,群众可能有顾虑,担心自己不能继续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容易发生不愿意退出、消极应对的情况。镇村两级要结合帮扶责任人将政策宣传贯穿工作全程,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把脱贫“不脱政策、不脱责任、不脱监管、不脱帮扶”的“四个不脱”讲清楚讲明白,争取贫困群众主动参与退出。二要规范工作流程。严格执行退出标准和程序,应该走的程序必须扎扎实实地履行,需要入户调查的要真正走到,需要开会评议的要及时组织,需要签字的要不漏一人,需要张榜公示的要公示到位,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出具证明文件的,必须第一时间予以支持配合,决不允许弄虚作假或者推诿扯皮,确保验收不出纰漏,确保贫困退出的成果经得起上级和群众的检验。三要做好后续帮扶。脱贫不能返贫,镇村两级党组织要继续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持续深化“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以堡垒示范、致富先锋、能力提升、人才返乡、结对帮扶“五项行动”为重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结亲戚、送温暖”等活动,真正关心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持续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小康,让脱贫群众时刻体会到党的温暖、体会到镇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爱。
第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根本的是产业支撑,要通过抓产业、促增收,实现富民与强村同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富民强村的根本途径。各村要积极开动脑筋、扬长避短,找准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一要围绕产业实际找出路。作为农业大镇,要围绕“一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种植,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走绿色化、特色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子;要围绕“二产”,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便利等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现有果蔬和苗木种植、畜禽养殖等产业链条;要围绕“三产”,大力培育绿色采摘、生态观光、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区域知名休闲旅游基地。同时,要以“互联网+现代农业”为重点,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网上营销,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产销对接、供需联通,加快促进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二要围绕村庄特色找出路。各个村区位不同、条件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有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关键在于能不能挖掘好、利用好。农业基础较好的村,可以立足“农”字做文章,引导村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近城守路的村庄,可以依托城镇和交通的辐射带动,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关联产业。三要围绕农村改革找出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启动,就是想通过确权,让农民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把土地装在口袋里,依靠流转出租等方式,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镇村两级要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把涉及农村改革的事项抓实抓好,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经营体制等方面改革,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方式方法,多渠道开辟农民增收致富途径。
第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持久的是乡风文明,要通过树新风、扬正气,形成文明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农民素质的提升。要注重“塑形”与“铸魂”同步推进,大力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农民既富“口袋”,更富“脑袋”。一要以道德建设引领人。要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建好用好道德广场、文化大院、主题街道、党史村史展馆,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用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和形式,把思想道德建设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二要以乡土文化塑造人。我县、我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将红色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文明建设中,切实把这些宝贵资源挖掘好、传承好,激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强大正能量。要大力推动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文体广场提档升级,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群众乐有去处、乐在其中。三要以文明乡风影响人。重点是抓好移风易俗。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天价彩礼“娶不起”、人情礼金“还不起”、丧事大办“死不起”等问题,在我县各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现象,群众极度反感,但一家一户无力改变。镇村两级党组织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形式,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把反对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让群众卸下“人情债”的包袱,让新的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第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关键的是干部队伍,要通过强素质、提能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既要重视吸引外来人才,更要重视培育本土人才,特别要打通人才向农村、向基层一线流动的通道,让城乡各类人才在回馈乡里、致富乡村中实现人生价值。一要配强用好“三农”队伍。作为从事“三农”工作的机关干部,特别是镇领导班子成员,要强化使命、担起职责,多接地气、多听民声,切实提高发展农村、服务农民的本领,真正成为“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县委组织部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爱基层干部,严格落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让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镇村干部干事有舞台、干好有激励。二要挖掘培养农村能人。在农村土生土长的能人,不仅是农业生产的专家,而且与群众联系紧密,在农村的威望高,示范带动作用强,在发展乡村产业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县镇村三级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抓推动,教育引导农村经纪人、致富能手、专业大户、民营企业家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让这些“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以“能人”培养“能人”,实现“能人创业、村民增收、乡村增效”的多方共赢。三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大力实施党员“双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对党员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更多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吸引更多年轻人学农务农兴农。现如今,有很多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和农业科技人员想到或者已经到农村创业创新,对于这些群体,县镇村要同向发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各类服务,支持他们在农村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确保回得来、留得住、能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第三个角度,提升组织力、创建示范区,我们应该怎么办。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不达标“两室”、不健全党支部班子、三年不发展党员村“三项清零”行动的基础上,以“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明显提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助推作用。××名党组织书记成为全省“千名好支书”,××个基层党组织被命名为市级党建示范点。成绩弥足珍贵,但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前期的调研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一些镇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组织力提升、党组织作用发挥。比如“上热下冷、上紧下松”,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形覆盖易、有效覆盖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农村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任重道远的问题;“注重面子、忽略里子”,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的问题;“入不敷出、增收乏力”,没钱办事的问题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县镇村三级共同努力。我重点就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持续深化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示范区创建,给大家提示几点。
第一,要明确创建规划。要坚持规划引领,突出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综合考虑城乡规划、村镇规划、土地规划、社区规划等融合统一,形成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通俗来讲,就是要有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每年干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分步实施,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抓创建。这方面,大家要学习我们××村的××书记,天天琢磨发展,月月有新动作、年年有新变化。我们出台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方案》,提出了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工作机制、活动场所、村容村貌、基本保障、产业发展、乡风乡情、人才培育、群众评价“十个好”的创建标准。镇村两级要严格对照这标准,逐项查漏补缺、逐项完善提高,基础不好的要首先达标,条件不错的要争创示范,抓两头带中间,持续提升内涵和外延,不断加快示范点示范区创建步伐,在基层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创新人才开发、弘扬文明风尚、加强生态管护等方面为全县趟路子、作示范。
第二,要规范党内活动。党的优势在组织,组织的生命力在活动。目前,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党员意识淡化、混同于一般群众,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党内活动。为推动基层党组织活动的规范化、常态化,我们建立了“党员活动日”制度。但从落实的情况来看,有些村在搞形式、走过场,甚至有的根本就不去组织。同志们,可以想一想,一个村几十名党员,一个月见不上几面、半年甚至一年不开展一次活动,这个党组织还能称得上组织吗?没有党内活动的党组织,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大家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党内的各项活动,不管是“三会一课”也好,“组织生活会”也好,每个基层党组织每月要至少开展一次党内活动,组织开会议事、学习参观、志愿服务、党员评议等等。我们的党建视频系统已经覆盖了全县农村,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后,县委组织要进一步加大督导力度,对长期不开展活动的党组织将进行集中整顿,对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直至作出组织处理。
第三,要严格党员发展。现在的党员可能就是将来的干部。发展党员工作不坚持,就会后继无人;发展党员工作不严格,就会良莠不齐。从2014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新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后,上级对发展党员工作的程序要求、结构要求越来越严。村“两委”干部难选、后继乏人等问题,与党员队伍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素质能力不强等密切相关。严格程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标准条件,一定要克服私心杂念,从大局出发、从工作考虑,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切实做好党员纳新工作,真正为党组织注入新鲜健康的“血液”,保持我们党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四,要推进民主管理。农村干部是村级事务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干部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准,同时也要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现在,群众民主意识增强,思想十分活跃,敢想、敢争、敢议。通过平时与村干部的接触我也感受到,有些村干部觉得非常委屈,出了力、流了汗,改善了村庄环境,为全村老少爷们办了好事,有的群众却不理解,有说风凉话的,有向上举报反映问题的。实际上,有些问题是我们村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决策不民主、党务村务不公开、公开不及时或不清楚造成的。我们相信,只要村里的事务我们严格执行小微权力清单,真正做到“四议两公开”,该走的程序走到了,该公示的公示清楚了,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绝大部分群众是不会“胡搅蛮缠”的。所以,大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仅要干事、更要透明,既要给党员群众一个明白,更要给自己一个清白。
第五,要提供优质服务。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幅提高农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省委明确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照不低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执行,同时还有从农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公务员、选拔担任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等激励政策。我县出台并正在修订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和离任补贴政策,优先保障基础职务补贴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发放。大家都可以感觉到,农村干部待遇越来越好,岗位越来越有吸引力。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大家引领发展、服务群众的工作热情。为使农村干部更好地服务党员群众,县委组织部制定和完善了坐班值班等制度,每个村每天至少要有1名村“两委”成员在岗。但就这样简单的要求,有的村干部也没有坚持好。原来可能没有值班的习惯,但在新形势下,必须学会适应、学会转变,不能再用老思维、旧框框来看问题,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和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服务。按照省市委要求,我县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已经全部投入使用,要真正落实“六有”标准,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确保群众办事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第六,要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基本解决了“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最突出的还是前面已经提到的没钱办事的问题。省委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灭集体经济收入空白村,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的村达到50%以上,培育发展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我们镇探索的“以绿养绿”、党员群众出义务工等模式,足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多数村不具备区位优势、可开发利用资源较少,这是实际情况。但每个村也有每个村的比较优势。为什么有的村就能将优势“套现”、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有的村却只能哭穷卖惨?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的村干部特别是村书记,关键在于开动脑筋、大胆探索,拿出一家一户“过日子”的精神头来。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省市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扶持政策,积极借鉴我县总结推广的“六种模式”,探索切合实际的增收路径。可以充分挖掘本村的各类资源,如鱼塘、林场、水利设施、房产、土地等,采取承包、拍卖、租赁、参股、流转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发利用,大力培育集体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交通区位优势或自然、人力资源优势的地方,可以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招商引资上项目、谋发展,走借力发展的路子。不断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和经济实力,这才是我们农村干部的硬功夫、真本事。
今天与会的村党支部书记中,有很多同志是在2018年换届选举时获得了连任,也有不少同志是初次选进村“两委”班子。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农村是主战场,重点靠我们的镇村党组织,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好带头人。在此,对大家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党性要强。党员姓党,讲政治是对党员干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有的农村干部可能感觉很大、离自己很远。其实一点儿也不为过。大家离群众最近,处在党联系群众的关键位置,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从党的领导、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要增强大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自觉把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放到全镇、全县的大局中来思考、谋划和推进,发挥好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主动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向群众讲明白说清楚,引导群众支持村庄建设、服务全县发展。
第二,干劲要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大家要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挑的担子挑起来,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当前,农村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矛盾问题面前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真正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的事,再难也要理直气壮地往前推;凡是不利于和谐稳定的行为,再小也要旗帜鲜明地去制止”。我们村干部从小就生在村里、长在村里,与乡亲们邻里相望、血脉相连,参加竞选时对乡亲们也有庄严的承诺,一定要倍加珍惜岗位、坚守初心,多听听群众的心声、多帮帮群众的难处,竭尽全力地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特别脑子里要始终想着发展。一届下来,“涛声依旧、面貌不改”,看看其他村、比比其他村干部,你自己都会觉得有愧于组织信任、有愧于群众托付。大家要静下心来,围绕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找准发展突破口,确保干出一番群众满意、人人称道的业绩。
第三,作风要实。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干部,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扎实作风是不行的。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党员队伍的“排头兵”。要身先士卒、当好表率,对上级党委政府作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带头毫不犹豫地执行、坚决果断地执行,以实际行动体现敢担当、真作为。要注重搞好团结。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要当好农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维护班子团结,尤其要善于团结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想方设法把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家遇事要多交流、多沟通,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思想上融合、感情上融洽、工作上融入,真正做到分工不分家、支持不排斥、补台不拆台。要充分发扬民主。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民主决策监督,严格落实“四议一行两监督”程序要求,凡是涉及集体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要讲民主、走程序、受监督,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坚决不碰纪律红线,让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俗话说,“能领千军、不领一村”,足见治村不易。镇村两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单位,镇村干部是一件苦差事,责任重、压力大、工作多。但是,在座的同志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难不怕累,在基层岗位上一干就是多年,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加强基层党建,我们责无旁贷。引领乡村振兴,基层大有可为。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根基层,奉献“三农”,在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接续奋斗中践行初心使命,奋力谱写新时代××镇党建强、乡村兴的崭新篇章!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天,有幸与下楼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
实现乡村振兴,保护和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条件。乡村文化是熟人社会的文化,崇尚邻里互助、关系和谐、诚实取信,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但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村社会的睦邻关系、祭祀活动、乡风民俗和宗族姻亲关系等,这些关系、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乡村社会。这其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物资文化资源,还潜藏着深沉的精神文化资源,它们在稳定农村社会、凝聚百姓民心、维系乡村和谐方面起侧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文化包括物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物资层面而言,乡村的青山绿水,山环水绕,鸟语花香,古老建筑,阡陌农田,既是农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形。就精神层面而言,乡村承载着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德气力,乡村文化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传统衣饰等展现出农民的精神信仰、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情感交换的纽带,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乡村文化赋予农村生活以价值与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出了个体,是乡村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当农民对自己的故乡非常眷恋、对生擅长斯的乡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他们才能对乡村从内心里生发一份酷爱、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一份担当。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党课有利于科学总结我们党开展党课教育的经验,把握党课教育的规律。我们党走过了90多年的光辉历程,党课教育同步进行了90多年。我们党开展党课教育的思想,既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也是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丰富的资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同志们:
今天是我们xxx村的党员同志们欢聚一堂的日子,我们一同共商xx村发展大计。在座的各位是xx村的关键少数,作为这一关键少数群体,我们是不是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来推动我们村的大力发展?今天我与各位交流的题目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推动乡村振兴》。
在此我想与大家交流二个方面的意思。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时间节点。
党的xx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即三个重要的目标任务:
(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重要进展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等。
(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决定性进展包括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等。
(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中央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习总书记在2017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8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中都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乡村不能衰败。
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强大动力,这是已被各国实践证明了的规律。但是,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人口规模、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各不相同,在现代化过程中人口城乡分布的格局和变化必然有很大差别,因此不能简单对别国的经验照抄照搬。提出振兴乡村,绝不是不要城镇化,也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科学引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格局及其变化。
我国的实际是什么?一是人口众多。2020年年底世界上超过1亿人口的国家有13个,其中亚洲7个: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菲律宾;非洲2个: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北美洲2个:美国、墨西哥;南美洲1个:巴西;欧洲1个:俄国。这13个国家中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只有美国和日本两个。但是,美国总人口4.2亿,不足我国的零头;日本总人口2.2亿,不足我国的十分之一。世界上所有经济发达体的人口都加在一起,大概是10亿人,远远少于我们国家的总人口。二是我国农村人口比重过大,绝对数量也大。按常宁的比例估算,我市约xxx万人口,城镇人口不足xx万,那么我国农村人口近10亿,接近甚至超过80%。三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国家在经济上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发展得快,农村发展得慢;城市发展得好,农村发展得没那么好。更为严重的是,农村的经济虽然发展了,但很多好的东西正在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比如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淳朴的乡风。40年前,我国的农村虽然穷,但村容是整洁的,村貌是绿色的,夫妻是在一起的,邻里之间是融洽的;夏天可以看到萤火虫,冬天准时会下雪;孩子是父母带大的,父母是孩子在赡养。现在呢?房子建好了,常年闲置;山里是黄色的,房前屋后却长满了青苔;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甚至是自然成长起来的;老人更是自成一体。
因此,我国是人口超过14亿的国家,要如何实现现代化,这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当然也没有现成的经验。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必然逐步减少,有些村庄也会因各种原因而逐步消失,但这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更由于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功能,城乡之间只有形成不同功能的互补,才能使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健康推进。因此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乡村都不可能被消灭。我国的特殊性则在于人口总规模巨大,即使乡村人口的比重降到30%以下,但总量仍将达到几亿人。有着几亿人生活的地方怎么能不把它建设好?如果城乡差距过大,怎么能建成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国家?因此,实现乡村振兴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必然要求。
2、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要求乡村必须振兴。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了“新常态”,这意味着经济的增速会适当放缓,但对发展的质量要求会更高。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也必须跳出在高增长时期形成的思维惯性,主动适应这种变化。2017年我国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为42.35%,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约16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有2.3亿农业户籍的人口虽已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但尚未落户城镇。按“十三五”规划要求,到2021年年底,将有1亿已经在城镇定居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落户城镇。但这同时也表明,现已进城的农业人口中,多数人到2021年年底还不能在城镇落户,何况今后还会有农业人口陆续进入城镇。因此解决好这个问题,正如总书记讲的那样: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
我国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这种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反映在农业和乡村发展的滞后上。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相比较。“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生活宽裕”变为“生活富裕”,“村容整洁”变为“生态宜居”,“民主管理”变为“治理有效”,其内容更加全面丰富,目标也更加宏远,可谓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这当然不是简单的字面变更,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场全面变革。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条件,是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起点。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灵魂。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生活富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所在。
一要强化党员意识。意识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反应,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东西。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不刻影响着人的行为。党员意识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一种角色意识、身份意识。什么角色、什么身份应该树立什么意识。家庭角色如此、社会角色如此、政治角色更是如此。老师要有老师的样子、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我们村里的党员非常不错,大部分有强烈的党员意识。时时处处表现出党员的样子,发挥着党员的作用。值得我学习和尊重,在此我向各位致敬!但少数党员角色识不强。对入党誓词、入党初衷忘得干二净。不带头发展经济、不帮助周围群众、不按时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支持村两委工作。
二要适应时代要求。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象战争年代要出生入死,不象纯农业年代需要“晴天一身泥,雨天一身水”,不象物质溃泛的年代,要你口中不吃去接济周围的群众。但新时代的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渠道更广了。提供资金、信息、平台,关心别人,调解矛盾,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带头服务村级中心工作,支持村两委工作等等都是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三要准确把握内涵。对照乡村振兴的内涵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们发现党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大有作为。拜请各位党员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长,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我相信有在座的少数关键的先锋作用,有村两委的正确领导,有xx村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xx村的xxxx年注定是不平凡的,xx村的明天注定是美好的。
谢谢大家!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天,有幸与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振兴目标是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好发展。实现“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方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应清醒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有些地方仍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非常重。此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彻底消灭了贫困,事实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同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新征程上,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继续支持和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等主要原则。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系统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并应用于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机制、土地跨区域交易机制、选派第一书记、派驻驻村帮扶队、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必须注重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做法,把那些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借鉴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把过渡期内需要延续的倾斜支持政策明确下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脱贫攻坚期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重点举措,要在乡村振兴阶段安排好后续工作。同时,在乡村振兴中,要对脱贫攻坚中出现和遗留的问题给予解决。如:过度输血导致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对政策的福利依赖严重、产业扶贫“短平快”导致缺乏竞争力、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生计和社会融入问题、为脱贫花费的高昂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及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或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之间因政策不均产生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进行解决。
(三)推进减贫战略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型。
脱贫摘帽后,只是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阶段仍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问题,因此贫困治理的任务必须转移到以治理相对贫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脱贫攻坚时期以解决绝对贫困为主要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瞄准对象,以大规模投入、超常规帮扶、特惠性政策支持为标志的减贫战略,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必须实现有效转换。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减贫战略,应该转向更加注重宏观性的经济社会制度调整,更加注重把减贫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来实现,更加注重减贫治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更加注重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更加注重贫困边缘人口、低收入人口、农民工等贫困治理问题,更加注重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兜底,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精准施策、综合施策,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予以扶持。
(四)以重大项目作为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项目认真梳理、归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的项目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项目继续实施,有的项目要提档升级纳入乡村振兴的项目,有的项目则要根据情况安排退出。应将脱贫攻坚项目库与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有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做好衔接承续。
(五)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的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市场、主体、要素的活力。在领导体制上,乡村振兴中应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在工作机制上,应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下一级党委和政府向上一级报告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进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总结完善省、市、县领导定点包干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市、县领导定点联系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应不断研究出台和完善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人才支撑、工作推进、责任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完善的考核机制,将其科学灵活地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考核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准确把握“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内涵要求,以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生活等为重点,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互动互融的良性循环,真正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实现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是“有效衔接”的关键。
“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是引导“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则。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要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脱贫攻坚通过整合各种涉农、扶贫财政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为农村注入资金要素,乡村振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结束后,应将原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和新整合的涉农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设立乡村振兴专门的“资金池”,确保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理念,继续走“涉农投入统筹整合、金融投入财政撬动、社会投入政府激励”的路子,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资金投入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匹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是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意见》明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的能力。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方式,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继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定期对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在贫困地区,必须转变传统产业发展的陈旧观念,从过去单一的种养产业扶贫转化到产业融合的路径上来,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式实现产业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客货共线铁路、水利、电力、机场、通信网络等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农村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清运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畜禽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滥用,治理农村资源污染,在新农村聚居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
(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党建促扶贫的“溢出效应”,加快“党建促扶贫”向“党建促振兴”转变,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迈向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在脱贫攻坚期内派驻各地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包村帮扶干部等,为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发挥了积极的帮扶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实现组织振兴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等内生驱动力,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软约束”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五)人才衔接是“有效衔接”的根本。
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探索“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培训。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农技人员到乡村基层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9年12月22日至28日,我有幸参加了玉溪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到浙江省台州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考察。通过全程参加沙滩村、白鹭湾村等13个点的现场教学,并认真聆听同济大学杨贵庆教授、台州市农业农村局张光根处长的精彩授课,让我对台州市乡村振兴之路有了直观的见闻和切身的感受,既学到了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又领悟了可借鉴、可操作的方法和路径。结合台州市乡村振兴经验及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实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产业是关键。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产业兴旺,农村才能兴旺,农民才能富裕。离开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离开发展的保障,振兴乡村就是一句空话。综观台州市后岸村、下叶村等发展振兴经验,乡村美、农民富都有其坚实的产业支撑,后岸村、下叶村发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势,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使游客获得参与感和满足感。同时,引导农户做大工艺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通过舌尖上的记忆留住游客的心,推动了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在给游客带来独特旅游体验的同时,实现共同富裕。人均仅拥有0.75亩耕地的玉溪农业,必须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步伐,以产业振兴吸引资源、留住人才、带旺乡村。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加快调整优化乡村产业结构。要坚持以工业化的组织、品质化的生产、商业化的经营为方向发展农业,抓好“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做好“特”“融”“食”字文章,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深入推进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机衔接。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以此实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
二、文化是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一思想落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就是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此次学习考察的台州市每一个村给我们的直观感受: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清湾幽岛……不同的村落有着不同的美好景致,其一草一木、一石一瓦,都携带着历史的信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台州市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扎实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坚持保护建筑、保持肌理、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有序推进特色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积极挖掘和整理民间艺术、手工绝活、农耕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度开发“古村游”项目。在充分发掘和保护古代历史遗迹、文化遗存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形成合理宜居的空间结构,依托生态环境优势,适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业,打造“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乡村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美了乡村、富了百姓。旅游要持续发展,文化才是留住游客的根本。只有铸牢乡村文化这个“魂”,才能提振乡村的“精气神”。玉溪市广大乡村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高原水乡文化、民族文化、聂耳文化、红色文化、历史名人、农耕文化等等,还有得天独厚、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青山绿水。可以借鉴台州市的经验,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等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激活乡村业态,带动乡村发展。
三、规划要先行。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沿着正确方向把这盘大棋走好,必须规划先行。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树立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遵循乡村振兴的规律,科学制定规划,合理设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同时,编制规划要注意既契合实际又适当超前、既有科学性又有可操作性。编制规划还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把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抓好示范引领。可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也可以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方面的具体内容,选好典型,树立样板,着力打造一批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干部群众学有榜样、干有遵循。要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完善城乡布局结构,推进城乡统一规划,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强城镇地区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互联、公共服务均等、资源能源共享、生态环境互促的格局。要通过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平等交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四、法治是底色。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和根本保障。法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标志,也是乡村治理不可或缺的特征和要素。全面提升我市乡村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提高乡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要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人防、物防、技防建设规划纳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安排。创新现代农村警务机制,推进警力下沉,推行警务前置。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整合基层群防群治社会资源,提高整体协作防控能力。健全农村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排查整治长效工作机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深入排查农村各类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持续加大多元化解工作力度,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建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体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力推动村级“多网合一”,推进“全科网格”建设,构建“上面千条线、基层一张网”的治理新格局,促进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安定有序。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将各级综治中心建设成为综治信息汇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重大事项分流督办、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及视频会议为一体的综合阵地。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规范、保障、惩戒和教育作用,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依法规范社会秩序,依法维护乡村稳定,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习总书记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宗族祠堂、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平利是女娲故里,中国名茶之乡。当我们的茶饮产业注入文化内涵,整合品牌力量,平利的绞股蓝和绿茶也会像西湖龙井、武夷山大红袍一样名扬*海。到那时,我们卖的就不仅仅是茶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地域文化,让每一个来平利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周易·贲卦·彖传》中解释文化,“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其实最主要的症结就在于乡村和城市发展不平衡,城市占据了大量的发展资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出农村,走向城市,乡村成为了“养老集聚地”,导致了乡村原本就落后的形势更加严峻。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也不能少,在这发展的攻坚期,“乡村振兴”应运而生。我们作为一名人民警察,要树立实干精神、创新精神,艰苦奋斗、不断学习,确实在乡村振兴中保好驾护好航。
乡村振兴,勿自以为是,需维护核心。历史进程的发展,众多事例证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必须牢牢团结在党的身边。从革命时期,我党团结人民创造性的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到新社会主义初级探索阶段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步伐,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都是在我党伟大领导下取得的卓越成果。面对新时代,新时代,新挑战,我们依然围绕团结在党身边,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乡村振兴战略的创造者、指导者。
乡村振兴,勿好高骛远,需脚踏实地。我国农业人口之多,耕地面积之广都印证着乡村在我国的重要程度。乡村在我们工作的第一线,振兴乡村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扎根基层,要求我们充满斗志、不畏艰苦,要求我们担当作为、开拓进取。我们要切实发扬发挥“红船精神”,要想作为、有作为、善作为,学习李保国、廖俊波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做好把政策接地气的践行者,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党的暖风,让“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
乡村振兴,勿固守陈规,需创新进取。振兴乡村,绝不是口号,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创新精神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之源。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土地制度改革,到现在的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供给侧改革,从历史到现在,这些政策都是我党创新精神的实际体现。有太多成功的先例,告诉我们,改革发展,需要创新来驱动,创新驱动农业,会使乡村发展进入新的次元,乡村发展不再依靠单一农产品生产,而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方式,驱动乡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领域,占据改革、乡村振兴的主动权。
我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乡村振兴,与我同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我国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体现了党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将切实做到维护核心、坚定信仰,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创新进取,牢记重担和使命,“在基层保一方安宁,为人民守一片乐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紧扣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期待、新希望。”作为一名奋战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肩上更是扛着振兴乡村的艰巨任务,就是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将党的好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实好,才能把外来“输血”帮扶转变为自主“造血”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新时代农村的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的重点。在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下,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但部分贫困山区受地理条件限制,历史欠账多、优质资源供给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各项基础设施都相对落后,水、电、路、污染处理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这都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掣肘。在实现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必须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立足群众需求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解决制约当地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许多地区在脱贫攻坚的带动下,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是部分偏远山区,在水、电、路、生态治理等方面依然非常落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实施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就业问题,确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而无论是解决农民就业还是确保群众增收,都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农业强,产业必须强;产业旺,乡村振兴才有底气。习总书记说,“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山区县依山傍水,自然资源丰富,县域旅游发展前景广阔。随着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业逐步做大做强,也将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带来红利。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如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农村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关键。许多村集体没有任何收入,不说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扶贫济困,连基本办公经费都全靠政府财政补贴,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是一块突出的短板。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有政府补贴和村集体经营收入,政府补贴基本固定,要想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通过生产经营,盘活村集体资产。国家出台“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惠农政策,这是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项大事,目的是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怎样让农村闲置资源“活”起来,充分发挥土地制度红利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切切实实得到实惠,这是当下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的新课题,也是我们最终的奋斗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农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和关心。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责无旁贷,应该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带领群众发展致富。
一是坚持强化培训,提升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手里没把米,鸡都不围你转”,新形势下“经济手段”已成为凝聚群众的有效手段。通过在成都学习的几天,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成都的经济发展很快,与那里的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强密不可分,从教授到村干部谈起经济工作来头头是道,抓起经济工作来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我们去参加现场教学的五个村,每个村抓经济发展都各有特点,有开发竹艺产品的、有开发陶艺产品的、有搞特色民宿的、有在村委会做服装加工的、有种茶叶的、有种猕猴桃的等等,这些产业既让群众增加收入,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比如,崇州市五星村的老支书告诉我们,通过发展产业和乡村旅游,现在村上还有70多万元的集体积累。再比如,蒲江县复兴乡对外出口的红心猕猴桃产业,除了本地的地理优势外,主要就是因为当地的干部有经济头脑,提前把分散承包经营的土地整理好,集中在集体手里,才得到与新西兰跨国公司合作的机遇,从而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反观我们留坝县各镇办,经济发展滞后客观上讲受制于限制开发、区位劣势等不利因素,主观上讲也与我们镇村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不强也有很大关系。大家平时忙于日常事务,主动钻研、学习经济工作的时候少,思维方式呆板,眼界不够开阔,既不能较好地把握国家经济政策走向,也不能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去创造条件抢抓机遇。比如,村级扶贫社就是县上搭建的一个抓好村经济建设的平台,而我们的一些干部却没有把这个平台利用好,不敢大胆的去创、去试,工作按部就班、照葫芦画瓢,究其原因还是抓经济工作能力欠缺。为此,建议今后重点加强对镇村干部抓经济工作能力的培训,并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积极引进绿色无公害龙头企业带动乡村产业和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早在2004年,成都市为破解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解决“三农”问题顽症,就开始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在我看来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最值得学习借鉴的,就是“牢固树立规划意识,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和基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谢育新教授讲“成都当时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乡村规划师,待遇是年薪10万元,每月到村工作一星期,主要是做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规划,并全程指导相关规划落地实施”,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成都市的每个乡村规划建设的都非常科学,各有特色,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们留坝县各镇办在推进一些环境整治、节点打造、乡村旅游等工作中,虽然规划设计是专业公司,但设计交出来后就很少指导落实了,基本上就是靠施工队和镇办领导的领悟能力来搞建设,导致一些规划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做出来的节点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我们就应该学习借鉴成都市这种规划管理方式,为各镇办分别招聘1-2名专业的乡村规划师,要求规划师每月定期来镇村工作一段时间,重点做好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规划设计和指导落实,为后一步乡村全面振兴做好基础工作。
三是坚持做精做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都市全市有2000多万人口,总体经济实力在省会城市中排名全国前三,成都闻名天下的小吃和成都人喜欢吃喝玩乐的天性,让成都周边县区发展乡村旅游自带加速优势。加之他们发展乡村旅游善于挖掘本地资源特点,高起点规划建设,注重打造品牌和借势宣传,让成都的乡村旅游也走在了全国前列。而我们留坝县地处秦岭南坡,背靠西安大都市,青山绿水生态良好,文化资源积淀丰厚,虽然目前交通不太方便,但随着今后宝汉高速及其支线的通车运行,留坝必将加入西安“两小时生活圈”。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旅游一业突破战略不动摇,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挖掘和发扬好遗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多做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大力发展更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不仅需要“一枝独秀”,更需要“多点开花”,目前看来,留坝的火烧店镇、留候镇等已经走在了前面,而我们江口镇就相对滞后了。今后,我们应该学习好成都经验和兄弟乡镇发展模式,充分挖掘梭椤、洪武、河西、范条峪等村的资源优势,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垂钓、采摘、露营、民俗体验、红色教育等旅游节点,把每一个节点做成像景区一样的精品。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通过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一批精品民宿和农家乐,解决好游客吃和住的问题,从而尽快让的江口的旅游产业迎头赶上,为全县全域旅游贡献一份力量。
四是坚持解放思想,以问题导向抓工作落实。成都的干部思维方式灵活,思想观念解放,善于通过打政策“擦边球”的方式来突破性的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对于村级活动场所挂牌过多过滥的问题,他们的解决办法就是,哪个部门来检查验收就挂哪个部门的相关牌子,检查验收完了马上取下来。这个办法虽然有应付检查的嫌疑,但对于解决这一实际问题还是起到了作用。再比如,成都的干部奉行“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用温江区委党校范吉斌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的干部学习上级文件,主要是看文件规定哪些事不能做,除了这些不能做的事外,其他的事都是可以做的”。正是在这一理念下,成都人较早地完成了土地、住宅确权工作,通过整理农村土地(含宅基地),盘活了土地资源和房产资源,采取统规统建或统规自建的方式修建集中安置点,把老百姓原来的旧房租出去改建为民宿,打造了一批网红村,如“明月村”、“幸福村”等。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破解的问题,现在回过头再想一想,主要是受制于各种条条框框限制、思路不开阔造成的。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今后,我们应该学习成都人这种思维方式,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统筹利用好各种资源,想尽千方百计最终把问题解决了,使经济发展了,让群众满意了,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
“四月春光好,正是读书时。”4月25日,在镇党委的推荐下,在县委组织部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西乡县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
在成都温江基层党建学院先后聆听了中共都江堰市委党校教授邓蓉、成都大学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建瓴、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董进智,围绕“重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基层治理”“如何做好全面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主题进行专题教学。培训期间,还进行了现场观摩教学,参观了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崇州白头镇五星村、道明竹艺村等多个村镇。通过听取授课,现场观摩教学等方式,学习到了成都的先进经验,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感受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建设成就,5天的培训,思想和观念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和提升,受益匪浅。成都市乡村通过发展特色生态,乡村旅游等来促进农村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该村从08年以来就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规划先行、市场运作”的思路。突出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发展集体经济。该村通过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并结合互联网进行销售,以及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业使得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初步成绩。此后在14年该村再次扬帆起航,在上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战旗村启动了中国农业公园项目,该项目通过整合土地,打造了天府农业旅游体验地和生态田园小镇。使得战旗村的发展更进一步。
青杠树村是一个集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川西民居、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于一体的特色乡村。2012年6月,该村启动了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成了九个川西民居特色农民新聚居点,按照“高端项目为龙头,农家旅游为配套,都市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发展路径,大力引进了一批农旅融合的产业项目,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实现了经营性和财产性的双重收益,切实达到了乡村振兴发展目的。
一是乡村建设要着力做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就是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村容村貌整洁。在实地参观学习所去到的村庄,无一不是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卫生状况良好。习近平总书记曾今指出,要从居民最关心的村庄环境脏乱差入手。因此振兴乡村的首要任务是整治村庄环境卫生。由易到难,从村庄清洁做起,围绕道路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饮水净化、环境美化进行综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保持村庄整洁。
二是乡村建设要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拉长产业链,形成一体的产业群。美丽乡村的建设重要的是如何发展产业,壮大经济,让产业兴旺,做到村美民富。产业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特色是产业发展的动力。要把特色文化发展为产业,进而探索发展产业的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综合乡村体。在本次实地观摩学习中,道明竹艺村,蒲江明月村和蒲江成佳镇就是很好的优秀示例。道明竹艺村,顾名思义就是因“竹”得名,该村依托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编竹,以设计为媒介,以文创为特色,把看似普通的竹子拓展了产业生态,实现了致富增收,真正实现了乡村振兴。而蒲江明月村则是以陶文化为主题,以文创产业为支撑,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实现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做到了振兴乡村。蒲江成佳镇由于地理环境优越,十分适宜茶叶生产,因此该镇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茶乡文化,丰富茶艺,茶技等多种茶文化项目,大力吸引游客,从而成为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观光区。
三是乡村建设要一以贯之,持续发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坚持循序渐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乡村建设。该村坚持一以贯之的推动实施,12年来,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振兴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成绩,成为了基层党建和集体经济发展综合推进示范村。
我参加了市党校组织的“乡村振兴战略”培训会。本次培训会分为两个内容,乡村振兴专题培训课程及现场教学考察。兰德培训中心为这次培训作了精心准备,结合乡村振兴主题,贵州省委党校罗副校长做了“乡村振兴战略研讨会”主题教学,讲述乡村振兴之“新”与“兴”,罗校长围绕为什么要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新”和“兴”以及精准脱贫的“塘约经验”案例三部分内容展开讲解。
通过考察学习,我深刻感受到贵州省“三变”改革适应了当前发展的大趋势,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效益为一体,走出了一条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路子,为我们贫困县创造了可学习、可借鉴、可复制的鲜活经验。
一路走来,在贵州看得最多、感触最多的就是乡村。贵州农村的变化,让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生态好,到处是青山绿水,很少看到垃圾和污水。其次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水、电、路、村部、学校、卫生所建设标准都比较高。农村老百姓的房子多数改建成了楼房,特别是湄潭县对全县民居进行了统一的风格设计,保留了传统的民居特点。“小青瓦、坡屋顶、转角楼、三合院、雕花窗、白粉墙、穿斗枋”七大元素合为一体,白墙灰瓦的民居镶嵌在黔北的青山绿水之间,好像一幅幅山水画,美不胜收!除了硬件设施的提升,贵州通过“三变”,把农民的土地通过合作社集中起来,发展经济作物和旅游等产业,尤其是茶叶、花卉、猕猴桃、野刺梨等产业发展的非常好,走出了一条依托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孟夏时节,我肩负父老乡亲的殷殷嘱托,怀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造福梦想,来到享有“天府之国”美誉之称的成都,参加了“陕西省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的学习。这次培训之于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我,与其说是莫大的荣幸,倒不如说是人生历程中一次难逢的机遇。从跨进培训中心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培训中心优雅的环境、浓郁的学风所吸引。在这里,我深切感受了“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课程既有宏观理论,也有实践案例;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教学,通过教授的讲课和参观中的交流,使我在学习境界上受到深刻的触动。培训虽然时间短暂,但如沐春风,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基层干部者到学生的角色转换,认真、虚心、诚恳地接受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自己能够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鲜的理念,仿佛回到了自己久违的学生时代。
放在首位,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和群众连为一体,就一定能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力量源泉。反之,将成为先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将一事无成。古人说:兵是威,将是胆,失去群众的班子将无威无力,没有底气,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化消积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筑牢我们党和政府最坚实的群众基础,合力同心,共同奋斗。
亲民是为政之本。只有懂得了爱民是执政之基,就一定要坚持为政必须亲民,要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探索亲民之策,要从行动上亲近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和群众走得近一点,视群众为衣食父母,情同手足。在工作作风和方法上,做到与群众打成一片,主动调查研究,常到农户,让干部的身影常在群众视野中出现,多与群众共处、共餐、拉家常,与群众零距离接触,认真听群众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最真实信息,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我们的诚心来感化群众,影响群众,并主动接受我们,体现群众对我们的一份信任,一份寄托,一份期待,真正同呼吸、共命运,融为一体。
惠民是行政之策。幸福是人民群众的最大心事,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是否惠民、便民、利民为考验标准,让老百姓多得实惠是紧要之策。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以这个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出主意,想办法,多想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让人民群众谋利益,得实惠。
这些先进典型,为什么能实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核心问题是,他们在贴心为民上有真感情,有真举措,下真功夫。相比之下,自己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缺乏农村实用技术以及市场经济、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能为群众提供迫切需要的信息、技术、项目、市场和销售等方面的服务;依法行政的能力依然偏低,面对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特别是面对当前脱贫攻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产业及村集体经济、村级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及党风廉洁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及群众对村干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期待,思想上准备不足、力不从心,能力上不能适应,难以胜任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时至今日,自己还不能熟练的使用电脑,不适应信息时代条件下的工作需求,专职化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是基层工作水平低下。没有摆脱传统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习惯于家长式发号施令,依法施政能力特和处理群众矛盾能力较低。工作方法简单,多凭个人经验办事,不愿意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把一些能通过思想说服解决的问题人为复杂化。缺乏改革精神,“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于琐碎事务,没有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实施村民自治和指导管理村组等方面无有效办法。政策理解和政治观念跟不上农村形势,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法治措施解决问题,群众工作能力不高,服务意识不强。
三是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浓。大量行政性、事务性、任务性工作牵制了村干部的大部分精力,加之会议、检查、考核较多,无法腾出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做群众最关切、最盼望解决的具体工作,容易出现“上级交待的任务没完成,上级不满意;群众提出的问题没解决好,群众不满意”。长此以往,自己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执行力就会受到影响,直接导致思想观念保守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长期以来自己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培训,缺乏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经济等基本理论知识,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由于文化基础较弱,知识更新不及时,当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魄力不足,以致胆子小、步子慢,求稳怕乱,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新观点、新见解、新思路、新办法,难以突破个人的传统经验和思维定势,习惯上级要求什么、下面落实什么,上级检查什么、下面突击什么。
“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发展;乡村社会不实现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小康;乡土文化得不到重构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扬”。党的十九大,立足时下乡村发展现状、针对乡村发展时弊,响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列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七大战略”之中,足见其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学习培训,乡村振兴战略具体部署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构建,尤其是对立足支部工作职能、快速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有了初步的思考。
我们新阳镇白塔村位于镇政府北部旱腰带地区,羊毛湾干渠以北,乾县西7.5公里处,是新阳镇的东大门。全村土地总面积2096亩,342户,1532人,党员32人,村"三委会"班子健全,辖4个自然村,2017年人均收入11800元以上,主导产业以果业为主。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带领干部群众新建160平方米的乡村舞台,并为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一套,极大地满足了广大村民文体活动需求。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位于村委会,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6.5万元,占地10.5亩,广场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9平米,设有图书阅览室、棋牌室、培训室、多功厅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使村民锻炼有去处,娱乐有场所,起到凝聚人心、倡导文明、构建和谐的作用。村上现有30余人的锣鼓队1支,16人的腰鼓队1支,秦腔自乐班2支,秧歌队5支,文体活动常年不断,其中:每年举办文化展演活动10余场次,乡村体育比赛等1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我村人民群众业余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了广大村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但与先进的村级典型相比,我们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差甚远,必须矢志不渝的躬身为民谋福祉。
---突出乡村组织升级,夯实引领体系。一是强化村党组织建设,深入落实党支部标准工作法,强化党建指导员作用,从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改善阵地、优化队伍入手,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水平。创新实施乡村人才“双百”工程,真情回引优秀农民工、实用技术人才,大力培育“土专家”、“田秀才”,让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二是强化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务监督等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探索在村民小组成立理事会、监事会,使村民自治组织真正成为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主要力量。三是强化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业经理人等举措,大力培育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利益协调的当事人,全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和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基础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下面是查字典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振兴乡村专题党课讲稿。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
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
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
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
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
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
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
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
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
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
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
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
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
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
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
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
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
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
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同志们: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们补齐短板,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提振精神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心剂。十九大报告阐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再一次强调了“重中之重”地位,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定论。作为基层政府,我们要宣传贯彻好这一新定论,鼓励农民和乡村干部提振精神,鼓足干劲,全力奋战奔小康,因为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二、基层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定心丸。一个时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发展速度,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强农村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定心丸作用。
一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众雁高飞看头雁”。村党组织书记“官职”虽小但责任不轻,一个村有了一名好书记,这个村的各项工作就可以放心了。我们要抓住今年村两委换届的有利契机,打开视野、拓宽渠道,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其他乡贤中,把优秀人才访出来、用起来,切实把村党组织书记选好,把村党组织班子配强。
二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细胞没有活力肌体就没有战斗力,一定要把党员队伍建设好、党员作用发挥好。把真正符合条件的农村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发现新生力量,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改变目前农村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严重弱化的局面。深入开展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岗位,比如年长有威望的可以让他们担任法制调解员,年轻力壮有手艺的为他们设置做好事实事、办公益事业的岗位,让每位农村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都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会。
三要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抓好农村基层党建,既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还要解决好用制度管人管权的问题。重点是落实好“三会一课”,做到制度化、经常化,其次要抓好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三个关键环节。在具体工作中,健全“三项机制”落实党建责任。即年初目标承诺制。建立支部书记承诺清单,明确年度目标;季度督查谈心制。成立党建工作督查组,每季度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推进缓慢的及时约谈支部书记;年末述职评议制。支部书记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专项述职,接受民主测评。
三、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点。产业即是是农村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协调快速发展的生长点,实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和壮大乡村产业。我乡*个村的基础设施、经济状况、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新格局。
四、生态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乡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阻碍。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五、能人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要有一批能人引领。首先,要将现有的村两委成员培养成能人,通过外出考察拓宽眼界、绩效考核压担子、定任务,实现党建、经济互动双赢。其次,要调动返乡能人、种植大户、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乡村人才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村庄人才,他们身上具有一般农民所不具有的特殊的品质和能力,这种品质和能力使他们有可能成为农村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人,甚至成为村民中的核心人物,因此要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
六、文化繁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旋律。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同样离不开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想繁荣乡村文化,首先,要不断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继续加大投入,推进乡文化站、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广播电视户户通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设。其次,要重塑乡村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村规民约、风俗习惯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社会稳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压舱石。稳定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不会稳固,也不会持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各种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农村社会矛盾纠纷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八、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部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直指问题的核心。而精准扶贫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关键要看能否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
实现乡村振兴,保护和保持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条件。乡村文化是熟人社会的文化,崇尚邻里互助、关系和谐、诚实取信,它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但有乡村的青山绿水,更有乡村社会的睦邻关系、祭祀活动、乡风民俗和宗族姻亲关系等,这些关系、仪式和活动将乡村生活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构成了乡村社会。这其中不但包含着丰富的物资文化资源,还潜藏着深沉的精神文化资源,它们在稳定农村社会、凝聚百姓民心、维系乡村和谐方面起侧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乡村文化的振兴。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乡村文化包括物资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内容,就物资层面而言,乡村的青山绿水,山环水绕,鸟语花香,古老建筑,阡陌农田,既是农民生活的安居之所,也是一种自然生活状态,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形。就精神层面而言,乡村承载着本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道德气力,乡村文化通过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社交礼仪、传统衣饰等展现出农民的精神信仰、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念,是农村社会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进行情感交换的纽带,具有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共谋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
乡村文化是农民精神的伊甸园。
乡村的核心是人,乡村振兴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实现乡村振兴,关键也在于“人”。乡村文化赋予农村生活以价值与意义,乡村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同时又超出了个体,是乡村文化将这些个体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当农民对自己的故乡非常眷恋、对生擅长斯的乡村文化心有所系、魂有所牵,他们才能对乡村从内心里生发一份酷爱、对乡村的振兴发展有一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系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因此,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一)“有效衔接”是重要历史交汇期的重大战略性对接。
脱贫攻坚目标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振兴目标是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好发展。实现“有效衔接”,既是脱贫地区精准扶贫方略向乡村振兴战略的转变,又是脱贫地区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起点。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前提,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因素。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了根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应清醒看到,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虽然已经实现脱贫,但有些地方仍然存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水平偏低等问题,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任务仍然非常重。此外,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意味着我们彻底消灭了贫困,事实上,在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现象将长期存在。缩小农村低收入群体同其他群体收入差距,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在新征程上,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继续支持和加快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党务必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举全党全国之力,统筹安排、强力推进,让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广大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朝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彰显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点与难点。
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会和过渡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既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机制,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把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要求。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有序调整、平稳过渡,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等主要原则。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脱贫地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二)系统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的经验并应用于乡村振兴。
在脱贫攻坚中,各地形成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如财政扶贫资金的整合机制、土地跨区域交易机制、选派第一书记、派驻驻村帮扶队、对口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等。必须注重总结和梳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实践成果和经验做法,把那些好政策、好制度、好办法借鉴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去,把过渡期内需要延续的倾斜支持政策明确下来,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对脱贫攻坚期内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重点举措,要在乡村振兴阶段安排好后续工作。同时,在乡村振兴中,要对脱贫攻坚中出现和遗留的问题给予解决。如:过度输血导致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对政策的福利依赖严重、产业扶贫“短平快”导致缺乏竞争力、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生计和社会融入问题、为脱贫花费的高昂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以及贫困村与非贫困村或贫困户与贫困边缘户之间因政策不均产生的矛盾等。针对这些问题,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分清轻重缓急,逐步进行解决。
(三)推进减贫战略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型。
脱贫摘帽后,只是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实施乡村振兴阶段仍存在大量的相对贫困问题,因此贫困治理的任务必须转移到以治理相对贫困为重心的轨道上来。脱贫攻坚时期以解决绝对贫困为主要任务、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瞄准对象,以大规模投入、超常规帮扶、特惠性政策支持为标志的减贫战略,在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必须实现有效转换。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要任务的减贫战略,应该转向更加注重宏观性的经济社会制度调整,更加注重把减贫融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来实现,更加注重减贫治理的区域性和整体性,更加注重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更加注重贫困边缘人口、低收入人口、农民工等贫困治理问题,更加注重病、残群体的社会保障兜底,等等。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相对贫困的低收入群体精准施策、综合施策,从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医疗、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予以扶持。
(四)以重大项目作为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项目认真梳理、归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有的项目要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项目继续实施,有的项目要提档升级纳入乡村振兴的项目,有的项目则要根据情况安排退出。应将脱贫攻坚项目库与乡村振兴项目库进行有机整合,实行统一管理、调度,做好衔接承续。
(五)加强领导体制及工作机制的衔接。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时期可借鉴脱贫攻坚时期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并不断加以完善,激发市场、主体、要素的活力。在领导体制上,乡村振兴中应明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乡村振兴,县委书记要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在工作机制上,应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下一级党委和政府向上一级报告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进展情况,并进一步探索研究解决相对贫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机制。同时,应总结完善省、市、县领导定点包干脱贫攻坚的工作机制,建立省、市、县领导定点联系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应不断研究出台和完善组织保障、资金投入、人才支撑、工作推进、责任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的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较为成熟完善的考核机制,将其科学灵活地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考核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考核指标体系。
三、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路径与方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准确把握“巩固”、“拓展”、“有效衔接”的内涵要求,以产业、生态、人才、文化、组织、生活等为重点,推动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互动互融的良性循环,真正增强乡村发展动力,实现脱贫地区可持续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是“有效衔接”的关键。
“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社会市场协同发力”是引导“有效衔接”的主要原则。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这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必由之路。要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脱贫攻坚通过整合各种涉农、扶贫财政资金和引入社会资金为农村注入资金要素,乡村振兴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结束后,应将原投入脱贫攻坚的财政资金和新整合的涉农资金,统筹用于乡村振兴,设立乡村振兴专门的“资金池”,确保农业投入总量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把金融资源配置到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在乡村振兴阶段,要坚持“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理念,继续走“涉农投入统筹整合、金融投入财政撬动、社会投入政府激励”的路子,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行资金投入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匹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是为乡村振兴打下基础。
《意见》明确指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现有帮扶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兜底救助类政策要继续保持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并根据脱贫人口实际困难给予适度倾斜。优化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调整完善跨省域交易政策。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动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带动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推进大型搬迁安置区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开创高质量发展新路。
实施脱贫地区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广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深化拓展消费帮扶。《意见》明确指出,要“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要从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集中支持,增强其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的能力。要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定期监测评估。要坚持和完善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调整优化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关系和帮扶方式,强化产业合作和劳务协作。继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定期对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成效进行考核评价。在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做文章。在贫困地区,必须转变传统产业发展的陈旧观念,从过去单一的种养产业扶贫转化到产业融合的路径上来,通过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等方式实现产业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重点谋划建设一批高速公路、客货共线铁路、水利、电力、机场、通信网络等区域性和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对农村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垃圾清运等问题进行综合整治,统筹推进畜禽养殖等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滥用,治理农村资源污染,在新农村聚居点、农民集中居住区实施清洁行动,改善村容村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通过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文化发展繁荣。
(四)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乡村振兴的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党建促扶贫的“溢出效应”,加快“党建促扶贫”向“党建促振兴”转变,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迈向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在脱贫攻坚期内派驻各地贫困村的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包村帮扶干部等,为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脱贫发挥了积极的帮扶作用,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乡村治理的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实现组织振兴和有效治理提供了重要借鉴。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治理等内生驱动力,必须以党建为引领加强“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村民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继续发挥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软约束”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五)人才衔接是“有效衔接”的根本。
脱贫攻坚完成以后,原来派到乡村去的人才和工作队伍,可考虑适当留下一些就地转化,直接转换成乡村振兴工作队。通过落实好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政策措施,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银龄讲学计划、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政策,优先满足脱贫地区对高素质教师的补充需求。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全科医生特岗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优先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探索“县管乡用、下沉到村”的新机制。继续支持脱贫户“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并按规定给予相应资助。鼓励和引导各方面人才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基层流动。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开展农村人才培养培训。实施乡村本土人才培育计划,着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等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加快培育新农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断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农技人员到乡村基层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一论述为“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定了位。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过的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把乡村振兴战略列为了我党新时代七项战略之一。这表明,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繁荣的重大决策,而且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什么意义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大判断。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
会福利网络,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务领域的城乡差距仍比较明显,这种差距在贫困地区体现得更为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总体方略,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报告第一次提出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法治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城市与乡村各有特点,城乡融合不是消灭而是要体现城乡差异性的特色,要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和谐起来,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发挥乡村的自治功能,实现乡村的自主发展、差异化发展,实现“和而不同”的城乡融合。中国是具有悠久文化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中国的乡村治理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充分吸收,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国乡村治理的独特之处,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多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发展的红利,上华村村容村貌焕新颜,村集体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更是给村民们吃了颗“定心丸”。陈村庄头村去年试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价值。庄头村党委书记叶国辉表示,连日来,他们在关注十九大报告,其中提到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让他们备受鼓舞,为他们下一步扎实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剂有力的强心针。
十九大报告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从报告中看,乡村振兴战略有六大内涵:一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强调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三是把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四是致力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给农民吃上“定心丸”,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五是致力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农民创业就业,拓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努力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
从乡镇振兴战略的内涵来看,未来农村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流,那么不远的将来,则有望形成滚滚洪流。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将成为资源流向乡村区域的重要载体。十九大报告没有提“新型城镇化”,但“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必将让夹杂在城镇之间的乡村受益,这些城镇与城镇之间的乡村也必将“协调发展”,从而在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资源向乡村的流动,特别是城市人才资源向乡村的流动。因此,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应当制定实施城市居民进入乡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户农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为法律,从而也“加快城市转移人口农民化”。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下,形成城乡之间人才、人力资源双向流动,是历史的必然。
三是农业和非农产业都将加快发展。完成脱贫攻坚的历史任务,应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和前提。十九大进一步要求“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展示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坚定的决心。即使还有深度贫困的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的边缘,他们也必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进程中最终走进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只发展农业,还将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十九大报告也已经明确提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必然要求大量农业专业人才和非农专业人才进入农村。仅凭现有农村中被城乡二元体制抽选剩下的人口,不仅难以承担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更不可能承担农村现代化建设任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国家将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引导农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参与农村现代化建设。
三是污染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意味着。
一些已经造成农村污染的项目将被清理出农村,同时必须坚决禁止任何可能带来污染的各种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进入农业和农村。这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国家战略任务。在制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政策措施时,必须对此做出明确规定,划出明确红线。农业发展中的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将加快获得解决。
通过对乡镇整形战略内涵及发展方向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
一、农村公路建设发展需求(一)路网连通的需求。产业的兴旺,人口的增加,与城市的对接离不开公路建设。在大的方向上,要求农村公路之间、与国省干线之间互相连通,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以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输及出行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断头路,完善通组路,连接公路网。
(二)农村公路等级提高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农村公路交通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四级公路为主的农村公路路窄、弯多等不利因素将被放大,降低运输效率,提升运输成本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农村公路等级提升是未来农村公路建设中年的重要任务。
(三)新施工技术的需求。农村公路施工要尽可能实现“绿色”建设,降低扬尘、噪音等污染,美化施工环境。这就对农村公路建设新技术、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同步实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资金发挥出农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我区现有农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经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区行政村通畅率,农村公路建设基本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我区在推进农村个公路建设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积极争取项目。为适应我区经济发展,近几年,我区每年在厅下达的计划外,在考虑各乡镇发展及需求的实际情况下,均积极实施计划外项目,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计划,对拉动地方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促进了大棚、养殖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投入。地方政府积极筹措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此外,我区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从根本上保障了养护资金来源,为提高养护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养护质量。我区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公司,实施农村公路路基养护、保洁等工作。通过引进机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养护成本,提高了额养护质量,使公路的使用寿命有了明显的保障。
尽管我区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农村公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通组路、断头路、联网路仍急需修建,以实现公路建设适度超前的目标。
三、长期发展目标至2035年,我区努力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实施县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
目标分为2步走,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基本实现农村公路里程公里,个。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护工程公里县乡道危桥改造座,村道危桥改造座。争取至年,农村公路实现等级提升,路网连通,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水平提高,形成无污染、安全绿色的施工环境。
四、建议(一)加大上级投入力度。我区是老少边穷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有限。随着政府不能借贷等一系列新法规的实施,地方政府配套资金能力进一步削弱,难以形成公路建设资金的有效投入。
(二)进一步做好统筹规划。在项目规划之初,统筹考虑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一些列问题,力争发挥农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目前看,农村公路已经有些滞后于经济发展,急需进行等级的提升。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九
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迅速掀起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热潮。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3月8日,书记在参加山代表团的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地处黄河之畔、黄海之滨、泰山脚下,山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农业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山东在全国发展大局具有重要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既是山东开创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的关键支撑,也是带动全国”三农”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一篇需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的大文章,应时时按照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的立体标准来对照我们的工作,让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
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构筑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坚固支点。以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这些战斗堡垒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篇大文章必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展现出新时代的风貌与气魄。
文档为doc格式。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眼界决定高度,创新决定广度,思路决定出路,勇气决定举措,担当决定成效。只有“跳出__看__,走出朔州看朔州,对照__看__,对比湖州看朔州”,才能准确客观的发现我们的不足和短板。作为一名基层乡镇党委书记,如何创造性地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在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区和践行“两山”理论的示范区”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党纪法律范围内主动破除制约乡村发展的条条框框,为创新松绑、为发展撑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方位反思以前在农村农业工作方面的不足和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探讨破除乡村振兴瓶颈的举措,把讨论活动变成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用讨论的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想办法,不为不作为找理由的浓厚氛围,树立为干事者担当,为作为者负责的正确导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结合现场教学所去村庄,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这恰恰是我们工作的一大短板,我们的习惯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发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规的学习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执行者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读政策的能力,创造性地提出贯彻落实政策的细则或举措,让政策更接地气,更服水土,而不是机械教条式的执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变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据,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政策变成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
三是资源上要激活。这里所说资源指政策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首先政策资源。五四村、鲁家村、向阳村等已经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农民承包地经营权全部流转,股权化既保证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农民个体实际地块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纠纷,很好地处理了农村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极大地释放和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的规模化、集约经营。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一政策,我们还未用足用活。其次社会资源。乡村振兴不是一部门的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统筹整合使用政府资源、统筹调动社会民间力量,引导企业资本参与。参观的乡村,村级都设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统筹调动乡贤、名人等力量助力乡村治理,这个做法真的不错,值得借鉴。第三文化资源。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礼堂,都有讲习所,都有文化长廊,都有农风家训,都有村史馆,都有农家书屋,都有老年公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处可见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兴村、耕读传家的氛围很浓。二是村级党组织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光和远见着实让我们佩服,可以说照此下去,下一轮的发展引领者仍然是湖州。三是对文化资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极致。这次学习还有一个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馆很多,湖笔博物馆、桑基鱼塘博物馆、荻港村名人博物馆等等。国级传统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等都做到了极致。我们的传统古村落、非遗等资源相当一部分在沉睡,未能发挥文化资源在促进经济、教化乡邻、抚育文明风尚中应有的作用。
四是责任上要担当。从鲁家村的成功案例,到向阳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决定、共担风险,处处闪耀着为民担当、干事创业的情怀。创新发展,先行先试,需要担当,就要大力传承弘扬__精神。一要有为群众为集体利益担当初心。二要有迎难而上、艰苦奋斗,不怕挫折、不怕失败,愚公移山的恒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为功,利在长远,天下为公的公心。这既是对干部个人的要求,也是对各级党组织的要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一
目录。
根据厅机关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通知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体党员大会,开展干部宣讲和解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相关专题关于《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内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举世瞩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中心党员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及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的重大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五个具体路径中,人才振兴占据着重要地位。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始终把人才振兴工作放在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位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振兴工作重要论述,以人才振兴推动了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我省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人才的需求现状。
(一)需求具有专业技术的乡村人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新技术、新形态持续涌现,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传统农业。引入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对农民日常生产进行指导,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农业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为他们带来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通过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二)需求具有专业技能的乡村人才。目前技能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很难扎根农村,大部分都流向了城市。对乡村技能人才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乡村技能人才队伍、缓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是提高乡村劳动者素质和建设技能强省的主要抓手。
(三)需求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才。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有政治头脑、有创业思路、有工作能力、懂科学技术、懂经营管理的返乡农民工、种养能手、致富能人、农民经纪人、岗位能手、复员军人、回乡学生中的优秀分子。把他们发展成致富能手,提高他们创业带富的能力,通过他们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农村的全面进步。
二、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全面升级的需要。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数量减少,青壮年劳动力留乡务农的内在动力总体不足,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还任重道远。必须大力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二)农村全面进步的需要。缺人才、缺干部、缺能人是当前农村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破解“谁来振兴”问题,需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吸引各方人才到乡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以人才发展引领支撑农村全面进步。
(三)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只有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才能厚植乡村振兴的主体根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人才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从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
(一)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是农业农村人才的主体,是加快推进农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要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目标,统筹抓好人才培育、优化人才服务、强化人才引进、创新人才评价等作为主要工作。
(二)突出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加大高层次科研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建立科研人才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推动科研人才扎根乡村建功立业。
(三)引导人才返乡入乡。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向乡村健康、自由流动的机制,吸引鼓励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返乡入乡干事创业。鼓励社会上各类资本、资源和创业项目参与乡村振兴发展,全力为广大人才在农村创业创新搭建服务平台。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年x月x日—x日,在去年脱贫攻坚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农村未来的殷切期望,也为我们下一步工作开展作出了明确指示。近年来,x村能紧紧抓住乡村振兴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同步合拍、同向共进,x村党支部组织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尤其是支部书记x同志在线上直播,为吊瓜代言,向全国推介x镇的特色农副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切实做到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下面,按照活动安排,我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大家作个辅导,也是一次微党课,更是与x村的各位党员同志共同交流。
一、强基固本,提升村级组织“组织力”
“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开展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关键是落实在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村党组织书记选的好不好、班子配的强不强,决定了我们这个村能不能发展的好。大家都知道,年底我们即将启动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换届首次与县乡党委换届衔接进行,并且“两委”班子的任期也改为x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也大。作为现任的班子,一定要注重从党员致富带头人、选调生、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优秀群体中培育村党组织书记人选。要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与群众贴得近、工作中过得硬的最优秀的党员群众选拔为村“两委”干部人选或者作为村级后备人才持续培养。对于换届后备人选,我们村上要抓紧摸底培养,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人,为“用”而“备”。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希望大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类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二、寓教于乐,增强乡村治理“思想力”
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党员,上门“送学习送关怀”。同时,还要开展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业实用技术线上培训“三个行动”,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三、产业带动,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引领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些年,x村积极探索,用心推进,有效利用本村环境优美、村居整洁、城郊毗邻、产业丰富、文化底蕴浓厚等优势,整合x村农耕文化园、文化大院、广场舞队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有利资源,探索实施了“公益助学+亲子互动+文化体验+观光采摘+休闲饮食”一条龙式的新型产业模式,并通过支部、合作社及社会企业的共同参与逐步走向成熟。但是同志们一定不能骄傲,要在前一阶段基础上继续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认真审核把关、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算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确保项目资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要积极对接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以农业强促进乡村美、带动农民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四、乡风引领,激发基层治理“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住上好房子、开上好车子”,还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活得有面子”,满足精神需求。特别是在乡村居民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全面小康、衣食住行已经不成问题的现阶段,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迫切。要大力开展“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庭院”、“脱贫示范户”等评选活动,在全村上下推行孝老爱亲、团结邻里、抵制高额彩礼、简办宴席和红白事、脱贫致富、讲究卫生的良好村风。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倡导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二
党课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为党员和活动家开设的课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坚持党课教育的党性原则,就是党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党课讲授者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党员群众。党课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当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党课教育的价值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把党的基本理论情理交融地渗透到党员心里。这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布于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党员情况和需求,分析党课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把党课教育同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完成本单位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每听一次党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带头讲党课,又要带头听党课。******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党员作出表率,是坚持党课制度、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
引导党员结合党课讲授进行讨论交流,是消化党课内容、提高党课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一次好的党课,应当激发出党员平等的讨论、同志式的批评内动力,而且应当允许不同认识、不同见解的争论,从而使党员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这就需要围绕党课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党员讨论交流,把党课讲授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帮助党员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增强党性。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再回首是为了再出发、再奋斗、再辉煌。“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轩昂奋发,带领我们走进了******************。******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同心共筑中国梦。
首先,新的时代要有新作为。我们党员,都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寻求新的突破。
其次,我们要抢抓机遇、胸怀全局。为了村上的建设和发展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坚持在逆境中奋起,力争在困境中作为,要有坚决为群众谋利益之心。
第三,我们要信念坚定、勤政务实。村子要想发展、要想壮大,离不开我们村干部这班人。但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坚守信念,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作为我们的毕生追求。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刚刚调整到位,在新的岗位,有新的职责,希望大家迅速适应,既要履职尽责,又要勇于担当,既要安排到位,又要带头落实。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方法,用实干和智慧带领大家谋发展,带领村民谋幸福。既不能忘记任职党支部书记时的“初心”,辜负群众的希望;也不能丢掉了“职责使命”,在工作上碌碌无为。
回顾过去,成绩斐然。有优点、有缺憾。面向未来,充满挑战。有希望、有困难。我们唯有“不忘初心”,才能战胜种种挑战;我们唯有“不忘初心”,方能克服重重困难;希望我们村的全体干部牢记使命,永守初心,真正做到永远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同志们:。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解决好“三农”问题为根本重点,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原则,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基本任务,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统筹土地承包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为途径对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拟定的战略发展思路和做出的重大工作部署。
具体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二是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三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四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一)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建设生态化的宜居家园。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一是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丰富内涵实施好万村景区化的“新千万工程”,努力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一时美到持久美、外在美到内在美、环境美到人文美、形象美到制度美的转型升级,工作重心要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和共享美丽乡村转变。二是致力于建设一批高标准、高颜值、高普惠、可推广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区,全面提升区域村庄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污水治理、“三改一拆”等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打造一批美丽村庄、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庄园、美丽乡道、美丽水道等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二)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复兴工程,促进农村文化繁荣。
一是从农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乡愁记忆最丰富区域的实际出发,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按照“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等为抓手,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三是以村落历史文化陈列馆、乡村非遗文化传艺馆和思想道德教育馆等“三馆”功能和农村文化大舞台为重点,挖掘农村文化礼堂对乡村文化复兴的多重功能,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三)大力推进乡村社会和兴工程,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
一是以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为目标,按照乡风文明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开展丰富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努力消除农村的陈规陋习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打击农村违法乱纪现象,促进农村社会公平正义。二是大力推广新时期的“枫桥经验”和花园村乡村治理现代化等经验,按照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探索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和治理办法。三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核心作用,大力发挥农村******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妇联、共青团、社会志愿者和新乡贤的作用,形成共建共享农村文明新秩序、文明新风尚和文明新生活的良好氛围。
(四)大力推进乡村生态绿兴工程,力促绿色可持续发展。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绿色化、生态化,加快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和生产生活污染,大力推进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保护好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地,努力把美丽乡村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涵养基础,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绿色家园和市民休闲养生养老的生态乐园。
(五)大力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增强乡村振兴新动能。
一是以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切实保障广大农民能够平等地享受财产权利和发展权利,形成城乡地位平等、城乡开放互通、城乡互惠互利、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二是积极推动城市的资本、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与农村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结合,引导城市消费向农村延伸,使“一城一乡”的投资、创业和消费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内需扩大的强大动能,努力使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绿色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推进。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十三
今天,有幸与x村的党员干部群众坐在一起,共同探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有关问题,我主要按照“xx”工作要求,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次党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xxx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重点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村振兴将步履维艰;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乡村振兴才会蹄疾步稳。因此,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坚持党建引领,使基层组织“强”起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乎农民切身利益,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保证。
其次,要坚持党员带头,引领群众“动”起来。农村党员身处基层乡村一线,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绝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党员的参与和奉献。要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在党的领导下,齐心协力推进乡村振兴。
第三,要以乡风文明为重点,促进乡风“美”起来。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坚持把基层党建与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要积极倡导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俭节约的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基层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以实际行动推动移风易俗,营造文明健康、向善向上的民俗乡风。
第四,要以人才为支撑,让基层队伍“壮”起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要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这个最为根本、最为关键的人才,坚持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要从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人选拔到村“两委”,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作用,着力培养好本土人才,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引进,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最后,要以产业融合为目标,推动乡村经济“活”起来。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融合是出路。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等现状,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要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培育和壮大农业产业化合作社,支持农民创业就业,用党建融合资源、用活资源,让农村资源要素充分活起来,凝聚起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
总之,就是要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推动乡村走向振兴。
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心得体会精选篇十四
同志们: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xx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今天,我围绕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为大家作个辅导报告,也是一次党课,更是与大家共同交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中,首度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那么我们如何贯彻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呢?我想,针对我们同富村而言,当前重要的是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要进一步调优种植结构。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不断调整种植业结构,目的就在种出好的产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我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要使种植结构科学化、现代化。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今后种什么品种,农民朋友要先考虑市场需求,市场急需什么,大家就种什么。要研究市场经济,研究市场规律,改变靠天吃饭的境遇。其次,要提升农产品的质量。要推进“三减”进程,也就是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要带领群众按照市场需求,多种植无公害、高质量的农产品,转变靠农药化肥砸产量的观念。这几年的粮食市场证明,产量高农民的收入不一定高,重要的还是看品质,要鼓励大家精耕细作,多种植绿色无污染的农作物,提高市场竞争力,卖上好价钱,鼓起钱袋子。要让消费者放心购买我们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比如,xx。第三,要用好我们自己的品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效应,真正认识到没有叫得响的品牌就卖不出让人满意的好价格,农民增加收入就有难度。品牌意识必须树立,这种思想不能断,要致力于培树品牌。比如,xx。二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就给广大农民群众吃了“定心丸”。农民最关心的土地,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金饭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告诉农民朋友,土地这个饭碗还是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那我们就要认真做好土地文章。要加快土地流转进程,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转变观念,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把剩余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不一定非得自己去种地,咱们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田能手和种田大户,流转给真正懂经营,懂技术的农村“土专家”“田秀才”,这样才能不断增加覆盖在土地上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种植的科学化水平,提高产量,保证土地高效率利用。那么土地流转了我们农民做些什么呢?可以搞其他产业,这样把地承包出去,我们可以获取土地承包红利,还能通过外出务工创业增加收入,再加上国家好的政策,“两免一补”这些补贴,咱们就富了,增收的途径就宽了。通过土地流转,搞合作经营,让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获取分红,如果是村集体带头干、领着干,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比如,xx。三要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十九大报告将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要求概括凝练为二十个字,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其中“生态宜居”是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都已经写入了党章,说明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建成山青水绿、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农村才更有吸引力、农民才更有归属感、农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要认清,现阶段主要的优势,xxxxxx。
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关于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很辛苦,同富村驻村工作队是省派工作队,大家都克服很多困难,能够呆得住、沉得下、接地气,能够在村里和老百姓经常在一起,打成一片,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都付出了很多辛苦,可以说只要群众有需求,大家就都能及时把党的政策宣传到位,也能及时进行沟通,解决问题,成效很明显。前段时间我们抓精准扶贫主要是精准识别、宣传政策、完善档案,应该说做的很到位,该纳入的纳入,该退出的退出。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不够,不能单纯的从生产生活方面进行帮助,不能够单纯的“输血”,帮钱帮物确实解决了问题,但是根上问题还没能解决,我们还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委要求,积极地谋划产业,让贫困户都能够依附在产业上,都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一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可以说,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在扶志方面,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帮联干部和乡村党员作用,加大农村致富典型的培养,通过典型引路,找准脱贫产业路径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打消顾虑,树观念、开思路、增信心,实现从“他扶”到“自立”的转变;在扶智方面,要对有劳动能力和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免费培训全覆盖,彻底改变缺技能而脱不了贫的困窘。同时,针对现在有的贫困户出现了攀比逐利心理,大家要带着感情、耐住性子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工作,让群众理解支持,让政策顺利实施。二要抓实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现在看靠政策兜底是兜不住的,仅有政策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在产业方面多做功课,从增强“造血”功能入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比如,xxxxx。在此基础之上,要建立好扶贫产业和贫困群众利益分配机制,让贫困群众利益有保障。同时,也要利用扶贫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要抓好分类施策扶贫。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我们要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分类施策,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多关心贫困群众的冷暖,多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生活质量确实有提升。就拿咱们同富村来说,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群众,在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各级政策基础上,还要为他们研究一些帮扶措施,让他们更有保障。耕地少且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咱们就要积极帮助他们找工作,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尽快脱贫。四要抓强驻村扶贫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可以说,驻村工作队是扶贫工作大格局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比如,xxxx。驻村工作队还要做好抓党建促脱贫工作,驻村工作队队长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抓好党建是本职工作。要注意从农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建强基层党组织,当好党员群众的“主心骨”。带头组织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程序,真正让村党支部强起来,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以前,咱们村xxxx。现在来看,党支部这个班子实现了脱胎换骨,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明显增强,在老百姓当中威信也比较高,这是很大的成绩。但是目前,只做到这些还不够,下一步,一要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当前村“两委”马上要换届了,要大力的宣传换届的精神,村“两委”班子要放下思想包袱,配合镇党委,采取多种形式,把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及时传达给党员和群众,做到人人皆知。要注重培育好的致富带头人,支持鼓励有学识、年轻的、懂经营、会技术、有爱心的农村优秀人才,参与村“两委”班子选举,切实发挥传帮带作用,真正把老百姓认可、拥护的党员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两委”核心领导、服务群众的能力。对于村“两委”换届,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一说选举就“他是我亲属、我得选他”,首先大家还是出以公心,考虑到全村的发展,认真思考这个人当了村干部以后,能把咱们村带到一个什么方向去,能不能让村里发展,能不能带领老百姓致富,这些才是大家需要考虑的。今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员干部,在建强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要切实负起责任、勇于担当尽责,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二要抓好党员队伍管理。要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内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多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活动,把村里党员都组织起来,每年还要发展新党员,增加新的血液。要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力度,主动研究破解农村“猫冬”问题,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民外出务工增收,聘请党校教师、农业专家、科技学者到村里讲解技术、讲政策,研究致富门路,切实变冬闲为冬忙、变冬冷为冬暖,解决村民精神空虚问题,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目标,为农村发展致富奠定基础。在党员管理方面,已经算是比较与时俱进的了。比如,xxxx。三要切实发挥带头表率作用。这方面,上级研究了很多有效的载体,比如,xxxx等,还得持续坚持住,把它用好。你们也有一些好做法,值得推广。比如,xxxx,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再比如xxxx,这些都为我们发挥党员作用提供了平台,咱们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用活用好,广大党员一定要积极参与,为打造我们美好幸福的同富村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张掖乡村旅游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5篇)
- 打开革命新局面心得体会及感悟 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2篇)
- 学教育制度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8篇)
- 喜欢的教育样子心得体会 幸福教育的样子心得体会(六篇)
- 最新开学典礼经典讲话稿(模板16篇)
- 2023年收费员消防心得体会及收获(实用9篇)
- 模范清廉个人心得体会实用 个人廉洁心得(7篇)
- 手机上消费心得体会范文(优质9篇)
- 2023年绿色校园核力共建心得体会精选(实用10篇)
- 绿色校园核力共建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