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 美术欣赏的体会与收获(2篇)

  • 上传日期:2022-12-27 12:00:47 |
  • ZTFB |
  • 13页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美术欣赏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首先,转变自身角色,由教学者向学习者转变,使自己从思想到实际真正进入学习状态。我们的课程一共分五大模块: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研究(小学版)、中小学美术“设计·应用”的教学设计研究(小学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版)、中小学生美术创作媒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小学版)、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小学版)、中小学生美术活动的组织与特长生的培养(小学版),其中必修课是三个模块,选修课是两个模块。我认真按照培训的要求,进行选课。这一切都深深鼓舞着我要做一个认真的学员,把握机遇,努力学习。

在培训期间,我严格遵守培训课时,认真听课,做了大量学习日记,认真提交作业,编写教学案例,总结学习成果。我们与专家在线对话,与同伴进行平台交流。这些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给学生的那点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东西又太少。教师的“那桶水”,已成为杯水车薪,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的给自己的知识海洋注入新的源泉,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在培训中,认真聆听了许多专家关于教育理论,美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专业知识的讲座。他们睿智的观点、精辟的论述、缜密的思维、幽默诙谐的语言,无不透露出大家风范。他们结合自身的心得体会,以丰富的知识内涵对现代教育科学理论进行精辟的阐述,拨开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重重迷雾,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何墨荣教师,为我们主讲了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和培养文化意识的研究,何墨荣在本讲座中讲述了《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做出界定,即“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认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

习”。认为实践课先欣赏作品就是“渗透文化意识”,然而学生作业效果没因欣赏而提高。

本课首先认识“文化”和传统美术文化,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本课程抓住目前中小学美术课中存在的问题,如学生作业所体现的文化性的问题,教师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的问题,以及什么是美术文化等方面的认识问题展开。

针对中小学欣赏、设计制作、绘画等类型课的特点,具体介绍如何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做法。在课程的最后,对教师提出从学会一种传统美术技能开始的建议,使教师意识到从自身做起的重要性。

本课阐述的观点是传递人类文明,传播美术文化要从每节课开始。在参加学习的过程中,使我更新教育观念,开阔眼界,思考如何开发和利用本地资源,进一步提高对普及美术文化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和本课讲座中的课例、课件,借鉴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提高自信心,把自己对此问题的新的认识落实在各类美术课教学中。

他们的讲座折射出一种责任,表现出了一种大师的风范。另外老师们还近距离地和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一线教师工作中的困惑并帮助指点迷津,他们平易近人的态度使人倍感温暖,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着实令我们敬佩。

第二模块由现任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为我们讲授了中小学美术“设计·应用”的教学设计研究(小学版)。课程分三部分:

一是教学新理念与教学方法研究的讲座;

二是教学分析与专业技巧研究与实践;

三是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工艺制作课程论坛。

着重讲述如何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设计与应用网络课程就如何将新的教学与设计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审美能力,如何开发学生适用的制作材料等问题开展教学与研究。在教学方法、乡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的拓展等方面给教师更多的启发与参考。

本课程以专业知识讲座、作品演示、案例分析、教师对话的方式开展教学,力求做到结合教学实际,教师有用并具有知识的前瞻性。在学习中,我借鉴了很多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并有选择地运用到自己的专业创作与教学实践中去。

第三模块由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美术教研员李汇洋老师为我们讲了《中小学生美术创作媒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小学版)》,她提出拓展教学思路,发掘美术创作媒材,就是引导学生应用美术知识,施展美术技能,实践美术创作,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的途径。使我更了解美术媒材俯拾皆是,种类繁多。要发挥创新精神,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打开创意之门,播下创造种子。

此次培训中,老师认真的辅导,使我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能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是领导和老师们对自己以前工作的肯定和认定,大家对我寄予了厚望。想着想着,我就有些汗颜,因为自己实在积累的很少,很浅薄。这次能有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我真的很珍惜。通过学习,拓宽了视野,使我耳目一新,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仅要改变那种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而且要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的教学民主的气氛。

为期三个月天的培训结束了,我满载收获回到工作岗位。培训,是一次专业的引导,一次经验的分享,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培训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激励。

推荐美术欣赏活动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以手工制作为主轴的美术课,课堂较活跃,学生情绪饱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以下几点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堂课遵循了小学生喜爱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巧引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中。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不同形式的启发引导点拨下,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到小屋的设计、制作中。

1、故事激趣,巧引课题。通过故事情节引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触动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课题。

2、引导分析,启发想象。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大胆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并描述各自设计的方向。(可以小组先交流)

3、欣赏作品,拓宽思维。教师演示纸盒小屋的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制作小屋时,可以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设计,使制作的小屋更有新意。同时,让学生明白要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房子,材料一定要新颖、独特。

4、设计制作,鼓励创新。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5、展示作业,总结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6、故事小结。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回归到故事中,并鼓舞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引申出课题以外的知识修养,给予学生更高的思想道德的提升。

在教学中也有遗憾之处:

1.教学中还有很多时候对学生不放心,怕耽搁时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学生说得不流利时,急着去帮忙,在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机会。

2、为抓紧时间,板书过于潦草,不利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

3、演示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4、讲课儿童趣味不够,应该再有亲和力一些。各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

5、时间掌握不到位,备课中应该明确标出上课时间进程,才不会出错。

6、更换教室上课时,没有提醒学生将工具备齐,出现忘带书的情况。

7、给学生评价时方法显得有些单一,不够准确,看来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待改进。我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教学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时刻运动变化着的课堂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开辟课堂上的“动感地带”,使学生的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科学创造新生活》时,我要求学生画画自己的手,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形象造型,使手更加的生动、神秘。我在一旁不禁替他们着急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当你在课堂上为某个知识重点、难点一筹莫展时,如果能够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堂课我紧紧的抓住了学生送来的“及时雨”,才使得课堂上思维的火花竞相喷射。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巧妙应对且将教学继续下去,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有效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态”的课堂。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发展”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