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汇总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7:40:37 |
- ZTFB |
- 7页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心得体会写作的常用模板和句式,帮助我们更好地展开思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一
《白马飞飞》,抗日时期一匹战马的传奇经历。
《双栖间谍》,抗日双料女间谍的惊险历程。
《步入辉煌》,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战斗。
《冲出死亡营》,国共战俘合力逃出战俘营。
《刺杀汪精卫》,rt。
《大捷》,抗战初期山东一支杂牌军的血战。
《喋血黑谷》,抗战初期华北一支国军的故事。
《东宁特遣队》,东北抗联敌后小分队的战斗。
《烽火》,集结号原班人马打造。
《国际大营救》,抗日军民携手国际人士。
《黄河绝恋》,八路女战士与美军飞行员的爱情故事。
《绝境逢生》,精彩与幽默的特战故事。
《将军与孤女》,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孤儿美穗子。
《军列杀出重围》,我军军列护卫战士与日军残余的周旋。
《马石山十勇士》。
《秘密大追杀》,敌后谍战片。
《战争子午线》,十个小八路的壮烈西征。
《燃烧的港湾》,与国际友人一起越狱。
《三毛从军记》,很有名的不提了。
《晚钟》,抗日结束后的一段插曲。
《血性山谷》,护送代表回延安路上的激战。
《夜袭》,陈锡联奇袭阳明堡。
《一个和八个》,八路指导员改造土匪抗日。
《紫日》,不说了。
《贞贞》,被日军侮辱妇女的抗争。
《地狱到底有几层》,慰安妇的悲惨遭遇。
《鬼子来了》,很有名滴禁片。
《烽火佳人》,刘德华主演,抗日飞行员的爱情故事。
《狩猎者》,从小猎人成长为抗日战士。
《血战陈庄》。
抗日战争(warofresistanceagainstjapan)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的罗斯福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对外扩张。
甲午海战。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便是其对外扩张侵略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战争是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日中两国国力的悬殊对比以及国际社会绥靖主义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后果。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的迅速强大,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中国与日本签署了《马关条约》,日本利用条约中从中国夺得的赔款2.3亿两白银中的80%来发展军事,开始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把“大陆政策”定为基本国策。
1920xx年,因为庚子事变问题,日本作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占领天津、北京,并利用《辛丑条约》在京、津一带驻屯重兵。
1920xx年到1920xx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攻克俄国建立的旅顺口要塞,并于对马海战中重创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在中国东北的特权,更加加强了日本的野心。1920xx年日韩并合,更使日本有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跳板。
袁世凯。
1920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国宣战,入侵胶州湾的德国势力,进而占据山东。1920xx年,跟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彻底取代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张作霖。
1920xx年,中国国民革命迅速发展,日本一面策划“满蒙”独立,一面出兵济南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有外务省、陆海军省、参谋本部、关东军及有关中国问题专家等人参加的“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确立了先占东北、内蒙,进而侵占全中国的扩张政策。随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又向天皇上奏了《田中奏折》,明确提出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扩张总战略蓝图。《对华政策纲领》和《田中奏折》的出笼,标志着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不可避免。
1920xx年6月4日,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专车开到皇姑屯车站以东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叉点的桥洞时被日本人事先埋在桥下的炸药炸得粉碎,张作霖身受重伤后不治身亡。这就是轰动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从而在世界东方形成第一个战争策源地。
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翌年意大利也加入这个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的轴心国联盟,标志世界法西斯国家侵略联盟正式建立。
经济危机。
1920xx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国民经济亏损,黄金不断外流,工业萎缩,农业告急。为了摆脱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深重困扰,转移国内的注意力,日本帝国走上侵略道路,日本军国主义者加紧实施其既定的侵华政策。
国际环境。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国联的绥靖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
7月29日下午,我同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部分部门的同事一同参观了位于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获颇丰。
在此次展览中,纪念馆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共有8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国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中流砥柱、日军暴行、伟大胜利、铭记历史,通过1170幅照皮、2834件文物和大量的视频影像,全面具体的展现了中华儿女不惧来犯共赴国难,英勇抵抗日军军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光辉历史,突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反映了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这次的参观,我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和多个角度了解到抗日战争,一方面使我更加懂得和平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另一方面,增强了我的爱国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勿忘国耻、勿忘历史,这绝对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法西斯势力的再次抬头。
当我离开日军暴行的展览部分时,心中愤懑不平,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头骨、前辈们被砍杀的照片、日军残害中国抗日军民使用的各种毒气炮弹、妇女被施暴的记录历历在目,不敢忘却!南京大屠杀中遇害的300000余人,愿你们在天堂走好!
在这次的参观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全民族一致抗战、抵御外敌的决心和勇气,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国家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候缅怀历史,我看到了侵略的可耻和战争的残酷,仇恨可以化解,但是历史不能忘却,勿忘国耻,警钟长鸣!抗战精神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纪念抗日战争正是为了警示后人,不能让历史重演,我们中华儿女要铭记历史,增强国民自尊心和自信心,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忘记历史,将意味着背叛;忘记历史,历史还将重演!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三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侵略者进行的一场长久且艰苦的战争。这场抗争不仅是为了保卫家园、争取民族独立,更是对人民力量的考验和磨砺。参与到这场战争中的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而我的亲身体验也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抗争的意义和人民的伟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五个方面总结和阐述我对《抗日战争》的心得体会。
首先,抗日战争的背后是人民的大无畏精神。战争的初期,敌人强大,我们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然而,人们并没有退缩和绝望,而是勇敢面对困难和敌人的进攻。在军队中,每个战士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战胜敌人的决心。在各个战场上,无论是游击队还是正规军,他们经受住了战火洗礼,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其次,抗日战争体现了人民的团结力量。在战争时期,各级政府和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形成了强大的救亡图存力量。在日军占领的地区,人民进行抵抗和游击战。他们组成了农民暴动队、工人武装队和学生义勇军,在敌人身后进行游击和破坏,给占领军造成巨大困扰。在国统区,人民纷纷捐款捐物,为抗日战争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这种团结一心、面对困难不退缩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十分珍贵且宝贵。
第三,抗日战争中的人民英雄主义精神给予了我们无穷的力量和鼓舞。抗战期间,无数的英雄和烈士涌现出来。他们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赞歌。他们中有战斗在最前线的将士,有舍己为人的勇敢护士,有卧轨自杀的学生,有坚守工作岗位的工人……他们的精神启迪着每个人,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地战斗和奋斗,以保卫我们的祖国。
第四,抗战期间的艰苦生活让我们明白生活的可贵。在战争期间,人民生活异常困难。物资匮乏,战争导致的破坏使得人们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面对这一切,人们并没有失去希望和乐观。他们珍惜眼前的一切,共度艰难时刻,互相支持和帮助。在最简单的饭菜面前,大家都体会到了生活的甘甜和幸福,这使我们更加明白,生活的可贵与幸福来自于共同奋斗和付出,而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
最后,抗日战争告诉我们,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富强是每一个人努力奋斗的目标。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解放。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明白了人民团结和争取独立的重要性。我们认识到,只有一个繁荣和充满活力的国家才能给每个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尊严。
总之,《抗日战争》是一场饱含热血和豪情的伟大战争,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意志的力量。这场战争使每个参与者都成长为勇敢且坚定的战士,为国家和人民献出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正是由于这场战争,我们才能享受到今天的幸福和稳定。无论多少年过去,我们都要牢记这段历史,传承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四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涌现出来,其中既有历史剧情片,也有动作片和战争片。观看这些电影,让我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那段艰苦卓越的抗战岁月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下面我将从题材选择、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艺术呈现以及影响力等方面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题材选择方面,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确保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和代表性。这些电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那个时代普通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现出了民族英雄的伟大事迹。例如《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太平轮》等影片,通过细腻的叙述和情节的扣人心弦,展示了中国人在抗日战争中的不屈精神和伟大智慧。这些电影所揭示出的历史真相以及那段岁月中的英雄人物,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叙事方式方面,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常常采用感人至深的叙述手法,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些电影通过个人故事和事件的叙述,展示了普通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奋勇抗战的精神。例如在《湄公河行动》中,通过描绘中国边防哨所的官兵们在维护国家安全中所付出的艰辛和牺牲,展现了他们为了全体国民幸福和安宁而奋斗的精神。这些故事通过情节的扣人心弦和人物的形象鲜明,令观众更加直击人心,增强了对抗日战争历史的感知和认同。
第三,在人物塑造方面,抗日战争题材电影根据历史原型和真实故事,塑造了许多英勇无畏、坚持正义的角色形象。这些角色对于抗战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气。例如《中国机长》中的刘长海,他在武汉保卫战中的英勇事迹令人钦佩,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和民族自豪感。这些伟大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对抗战历史的深入了解,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豪情壮志。
第四,在艺术呈现方面,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在视觉和音乐上都有较高的水平。这些电影在场景设计上还原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通过精心的服装和道具搭配,使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身体验抗战岁月的艰辛。同时,电影中的音乐和配乐也极为出色,音乐的营造将观众带入那个时代的情绪和氛围。例如,电影《建军大业》中的音乐配乐有力地烘托了剧中人物的情感和背景,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最后,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影响力不可忽视。这些电影以鲜活的形象和情节向观众传递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感,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和关注。这些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更是对历史的纪念和致敬。通过这些影片,观众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英勇抗战的历史,激发对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的思考和认同。同时,这些电影也起到了激励人们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作用。
总之,抗日战争题材电影通过丰富的题材选择、感人至深的叙事方式、英勇无畏的人物形象、高水准的艺术呈现以及广泛的影响力,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让观众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励志。这些电影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勉励人们在当下的生活中保持坚定的信仰和勇往直前的动力,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五
优秀的抗日题材电影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同时弘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歌颂革命烈士们的英勇无畏——既有艺术性,也有着教育宣传意义。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电影,供大家分享。
由导演许鞍华执导的电影《明月几时有》将登陆全国各大影院,与观众见面。这部集结了周迅、彭于晏、霍建华、郭涛、黄志忠、蒋雯丽、梁家辉、鲍起静等众多实力派演员的良心之作,齐聚多位影帝影后,向观众讲述了香港社会中平凡小人物的英雄故事。演员黄志忠在影片中首次挑战文人墨客的角色,穿上西装、戴上眼睛,演绎了在战争中流亡的学者、政治家邹韬奋,干净利落的发型,不仅突出了文人的斯文儒雅,还显得整个人神清气爽,平添了几分帅气。
据了解,该片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在香港抗日的大背景下,描述了热血抗战的小人物不平凡的经历与付出。在以往的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黄志忠一直都是扮演冲锋陷阵的战士、军官或者将军的角色,与漫天飞舞的硝烟战火零距离接触。这次,在电影《明月几时有》中,他不上战场,拿起纸笔,诠释了饱受战争苦楚的文人,在抗日小分队的护送下,进行了大逃亡,在路上与郭涛饰演的茅盾先生以及其太太(蒋雯丽饰演)相互扶持、相互依靠,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终点。片中,黄志忠戴着圆形眼睛,模样斯文有礼,所有的情绪在眉眼中流露,受到了提前观影的影迷的夸赞。
自古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坊间这句老话,说的是旧社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除了社会偏见,实际上说“婊子”与“戏子”为了生存而没有气节,但有一部电影却展示面对民族危亡时这群人的大义凛然,为救他人勇敢献出自己,面对危难勇于承担。这部剧就是《金陵十三钗》。
一部电影见证中国抗战的辛酸。
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是20xx年张艺谋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并执导的战争史诗电影。影片筹备4年,投资6亿元人民币。瞄准全球市场,首度邀请好莱坞战争特效团队和一线影星克里斯蒂安·贝尔加盟,并启用数十位新人出演。于20xx年12月15日在中国上映,获得国内普遍好评,口碑令其票房不断攀升,在国内累计取得6.2亿人民币的票房,该片是20xx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电影见证中国抗战的辛酸。
本片讲的是在1937年南京沦陷,只有一座天主教堂暂时未被占领,教会学校女学生、秦淮河畔风尘女子、军人和伤兵,还有一个美国人约翰,都先后进了教堂。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他们共同面对一场生死浩劫,产生了各种各样奇妙的感情。然而,教堂也不是永远的净土,暂时的宁静很快被打破——日军冲进教堂并且发现了女学生,殊死抵抗的军人在千钧一发之际开枪救女学生,英勇牺牲。
一部电影见证中国抗战的辛酸。
一部电影见证中国抗战的辛酸。
战争中最悲惨的牺牲总是女性。女性是征服者的终极战利品。女性承受的痛苦总是双倍的。并且无论在何种文化里,处女都象征一定程度的圣洁,而占领者不践踏到神圣是不能算全盘占领的。这就是男性游戏——战争致于女性的悲剧。
一部电影见证中国抗战的辛酸。
面对残酷的战争,这一群人让我们看到了民族的脊梁,我们会沿着他们的道路勇敢前行。
与新中国同年诞生的《中华女儿》,是我党直接领导建立的电影基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于创办之初拍摄的。它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东北的“八女投江”壮举,再现了八位抗联女战士为牵制敌人掩护主力,与日军血战到底决不屈服,最后集体殉国的英雄业绩。初涉人民电影事业的艺术家,满怀虔诚地将她们的动人事迹搬上银幕,使之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抗日题材的影片。影片生活气息浓厚,表演朴素真实,情节激动人心,有颇强的艺术感染力量,曾在第五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自由斗争奖”。
“夺下这个碉堡来”
《中华女儿》的诞生,源于中共中央宣传部于1948年11月发出的《关于电影工作给东北局宣传部的指示》。这一实际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纲领的文件,是对创建伊始的东北电影制片厂。
工作计划。
的批复,对电影创作等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方针,关于题材范围要求“主要的应是解放区的、现代的、中国的”。正在积极筹划故事片生产的东影,根据指示加紧相关剧本组织和拍摄工作,积极调遣人员深入工厂、农村和部队,进行“写工农兵”的创作,其中“兵”即是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长达20xx年艰苦斗争的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曾是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时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冯仲云,向东影建议“抗联事迹很英勇,很值得用电影的形式来表现。”这一创作任务,交给了刚刚完成东影第一部故事片《桥》剧本的于敏和新近随东北文工团调入东影的颜一烟,二人后来分别成为与《中华女儿》的编剧。
对于从事电影剧本创作,颜一烟感到大为意外。抗战开始即投身进步文艺工作的她,曾参加过宣传抗日救亡影片的拍摄,但从未做过编剧。她找到时任东影党总支书记兼艺术处长的陈波儿,说:“做编剧,我的条件不够,我过去演过话剧,还演过一部电影,我很愿意演戏,叫我做演员吧!让我在实际工作中学习一段时期,熟悉了电影之后,再做编剧吧!”陈波儿严肃而又耐心地对她说:“党分配我们做一项工作,不是问我们做过没做过,而是要问今天人民需要不需要。谁是天生的作家呢?当然,能够事先好好学习学习再做是最好的了,可是今天党需要我们立刻把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建起来,人民、国家需要我们很快地制作出我们的故事片。是的,我们现有的几个编剧,都是新手,要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是会有许多困难的!然而,共产党员是永远不会向困难低头的!我们要用坚强的党性,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完成人民、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这个光荣任务!”当陈波儿恳切地激励她说:“这是一场争夺阵地的政治仗,党现在命令你去冲锋陷阵,你是共产党员,对于党给的这个重大任务,你该采取什么态度呢?”颜一烟坚毅地作出回答:“一定努力完成党给我的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随后,颜一烟立即赶赴东北各地搜集抗联材料,历时五个多月,先后到过齐齐哈尔、克山、北安、佳木斯、哈尔滨、长春、沈阳、牡丹江、安东等十多个城市,访问了一百多位参加过抗联的同志,从李延禄、冯仲云、周保中、陈雷、张瑞麟等领导人到普通战士。还特地钻过密林,体验抗联在林海雪原里的游击战斗生活。东北抗联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坚持抗日游击战争,从长白山麓到松花江畔,这支钢铁般人民武装爬冰卧雪、浴血苦战,其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牺牲之壮烈,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罕有,涌现了许许多多气壮山河、光彩照人的英雄事迹。颜一烟曾由衷感喟:“在几个月的采访过程中,我逐渐完全忘记了我是在为写剧本搜集材料,而是越来越深切地感到:自己是在上党课!”
在采访过程中,令颜一烟最为受到触动并产生强烈创作冲动的,是在人民群众中口口相传的“八女投江”的故事,她们是抗联第五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1938年10月下旬,抗联第五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在征途中被乌斯浑河挡住去路,陷入1000多名日伪军的包围之中。为掩护部队突围,八名女战士果断从背后袭击敌人,牵制吸引日军火力。敌人以为中了埋伏,慌忙调转方向还击,我大部队乘机突出包围圈。她们背水作战直至弹尽,誓死不屈,最后砸毁枪支,毅然跳入滚滚洪流,写下以身殉国的瑰丽篇章,其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
牲,颜一烟在采访中未能获得有关她们生平的详尽材料,连全部姓名都不很清楚,只简单听说其中的冷云以前是佳木斯的小学教员,做过地下工作,与丈夫一起到了抗联,胡秀芝打仗很英勇,再就是八人中有两位是朝鲜人,一位姓安。后来创作剧本时,她们的身世及表现都是根据所搜集的抗联众多素材加以概括构成的,最后“投江”的情节则是完全真实的。初稿写出后,颜一烟曾送请当年抗联三路军政委冯仲云审查,特别问及“关于八位女烈士的生前事迹,实在访问不到更多的材料,我这样描述,可以不可以?”冯仲云非常肯定地表示:“当然可以!艺术不是照相。你这样写,虽然对于八位女英雄说来,不完全是真人真事。可是,对于整个抗联说来,就相当真实可信,因为你反映了当时东北抗联的真实。”原来颜一烟为剧本取名叫《抗联的女儿》,长春市委领导审查后提出:“这种精神,这种伟大的气节,是足以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的,为什么不叫‘中华女儿’呢?”由此有了正式片名。
颜一烟回顾总结《中华女儿》创作过程曾说:“这个任务,对我来说,确有很大的困难。但是,难道会比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浴血苦战的东北抗联的英雄们更困难吗?我决心向英雄烈士们学习,以冲锋陷阵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夺下这个碉堡来!”
“拍一部有分量的作品”
执导《中华女儿》的任务,交给了曾在解放区文艺界以“拼命三郎”和博才多艺著称的凌子风。凌子风早年在北平、南京专门攻读过美术、雕塑和舞台装置。进入抗日根据地后从事戏剧编导,曾任西北战地服务团编导委员长、冀中军区火线剧社副社长,与他人合作拍摄过《八百壮士》等影片。他创造了曾活跃敌后的以乡村自然环境为舞台的富有真实性和战斗性的“田庄剧”演出形式,还雕刻出中国第一枚毛泽东像章,作为延安鲁艺向党的七大献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凌子风年轻时因参加左翼美术活动,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坐过牢,投身革命后又在敌占区当过武工队排长,与日本鬼子真刀实枪交过手,延安保卫战中担任战地摄影队长,拍摄过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作战的著名照片,阅历极为丰富。
接受《中华女儿》的拍摄任务后,凌子风首先认真研究了剧本。他认为,剧本给每人写了一段身世,是平均主义的做法,等于没有重心的八幕戏,提出由其来拍,就要对剧本进行修改,八个女战士每人都有自己的经历,但不可能逐一加以表现,建议选择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着重刻画,把情节集中到这个人身上,并具体设想可选择其中的胡秀芝作为她们的代表。编剧颜一烟起初不同意,后经仔细考量还是表示服从。于是由凌子风直接操刀修改剧本,突出描写了胡秀芝由普通农村妇女成为自觉革命战士的经历,她在丈夫惨遭日寇烧死后,满怀国恨家仇毅然参加抗联,经过艰苦战斗锻炼考验,终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直至最后英勇牺牲。凌子风为她设计了剪去象征“封建疙瘩”的旧式发髻、第一次行军礼手心向外等诸多细节和在攻打敌人据点楼山镇进攻中不幸负伤、强忍剧痛追赶返回连队等重要情节,以展示其一步步成长过程,使之形象更为具体、丰满、生动,并以此为线索串连起指导员冷云、朝鲜族安大姐等其他女战士,让她们一起在冰天雪地的丛林中忍饥挨饿、英勇顽强地同强大的敌人进行周旋、战斗,最终寡不敌众视死如归,从而成功塑造出一群为国家和民族勇于献身的中华女儿的光辉形象。
进入实际拍摄,凌子风的拼命精神与艺术功力更是得到充分发挥。本着陈波儿的“提倡从纪录片基础上来发展我们的故事片”精神,凭借对战争生活的熟知和创造“田庄剧”的经验,从《中华女儿》的特定内容出发,凌子风确定以纪实手法和原态风格加以表现,特意率领全体演职员开赴东北镜泊湖地区的原始密林,深入抗联当年战斗过的地方体验生活,并完全运用当地实景进行拍摄,就连战斗场面也是真枪实弹,一鼓作气艰辛奋战3个月完成任务。
因是初次执导,没有条条框框,加之素有不拘一格的创作个性,凌子风不愿受清规戒律约束,在电影手段所主要体现的镜头运用上,没有囿于固有规矩,坚持服从再现生活。全片近600个镜头,仅全景就有270个左右,占了近一半,这在中国电影里极为罕见,但却是与抗联生活和战斗以及特殊环境相适应的,也是影片表现所需要的。而绘画和雕塑的美术擅长,又使之十分注重造型表现力,画面构图、光线处理、气氛渲染等相当考究,不仅契合纪实风格,而且增强感染力量。这样的拍摄做法在当时可谓标新立异,因而招致不少压力,但凌子风坚持了下来,后来他曾回忆说:“那会儿拍《中华女儿》,我是第一次做导演,就那么硬拍了。”
拍摄任务得以圆满完成,与参与摄制的其他主创人员通力合作分不开。他们中大多经历过抗战血火洗礼,而且来自延安等根据地,熟悉影片所表现的战争生活,满怀对八位抗联女英雄的深切理解与崇高敬意,投入辛勤的艺术创造实践。奉派作为联合导演于中途加入的翟强,负责演员工作,不仅按照凌子风已写出的分镜头剧本精心组织排练,还亲自饰演抗联部队的领导人王大队长,最后又一起参与了全片剪辑工作。领衔主演的张铮、岳慎,分别饰演胡秀芝、冷云,以及扮演其他女战士的柏李、秦布华、薛雁、周苏菲、孙月枝、周莹箴等,按照导演要求从外形到气质都努力接近角色,以朴素自然的表演,使人物形象真实可信。摄影钱江首次独立掌机,虽不是摄影科班出身,却有从小主攻美术的底子,善于领会并体现导演的意图,非常重视人物与环境密切关系的把握,营造既有人、又有景的生动画面,深刻展示抗联女战士为保卫祖国壮丽山河与可爱家乡而英勇战斗乃至壮烈牺牲的动人风貌。作曲家葛炎运用民歌音调,并在配乐上相应使用了板胡独奏,创作了具有民族气息的悲怆壮烈的主题曲,为影片增添了光彩。
“中国人,伟大!”
影片于1949年11月摄制完成,即送中央电影管理局审查,受到中宣部、文化部领导及各方面热烈称赞,认为该片较好塑造了胡秀芝、冷云为代表的抗联女战士的光辉形象,着力表现她们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为全局利益承担最大风险的崇高思想品格和誓死不屈的自我牺牲精神,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朴实、自然、激越、乐观,不仅反映了中国妇女献身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风貌,而且表现了不甘被奴役的人们是怎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起来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悲壮图景。此时袁牧之已调任中央电影局长,继任厂长吴印咸在送审后写给厂里的信中,通报了部局领导审查肯定的情况:“《中华女儿》昨在京审查,颇得好评。西蒙诺夫同志也称赞此片与苏片相似,文化部决定将此片作为庆祝苏联电影三十周年纪念节的礼物之一,送给苏联,此片将在莫斯科放映,将献给参加苏联电影节的各国代表,这个光荣是《中华女儿》导演与全组同志四个月来精心努力的结果。”曾为组织该片创作呕心沥血的陈波儿倍感欣慰,这时她亦已调任电影局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她给主创人员写去了热情洋溢的祝贺信:“我被你们的表演和导演的处理感动了”,认为影片深化了剧本的主题,“人们看完这部片子,会增加对我党的认识和尊敬。”
《中华女儿》通过审查后,应有关方面要求,首先被安排为12月10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妇女代表大会献映。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境内召开的第一个国际性会议,共有23个国家派来代表出席,对提高中国及中国妇女的国际地位,展示新中国及中国妇女的精神风貌,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因而特意在影片开始加印了英文字幕“献给亚洲妇女代表大会”。影片在会上放映取得良好效果,代表们从中看到中国妇女在抗日战争中不仅没有走开,而且付出比男性更为沉重的代价。
首都电影放映系统获悉后,争相要求拿到影院对外放映。凌子风将这一情况向袁牧之、陈波儿作了反映,他们表示可以满足,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还没有放映过新中国拍摄的影片,净是过去的老片子,应当演我们自己的电影。只是当时仅有临时赶制的一个拷贝,就交由长安大戏院试映,结果海报刚贴出,买票的人们就一下子排起好长的队伍。凌子风兴奋地跑到电影院去了解观众反应,亲眼看到随着那参天茂密的大树、湍急流泻的瀑布、巍峨庄严的松林,以及抗联战士打死的大野猪,广阔雪野上孤零零艰难前行的爬犁,活跃在大森林中的抗联战士们的联欢会,联欢会上欢乐的朝鲜舞,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直至最后七位女战士簇拥着指导员的遗体,被滚滚的江水吞噬等情景,渐次呈现于银幕,观众既觉得新奇,又深受感动,不时还发出细细的叹息声。次年1月正式公映后,这样的情景出现在首都乃至全国城乡的各处放映场合。据统计,该片映出受到广大观众热烈欢迎,各项业务指标都创造了新纪录,仅北京就映出3360场,观众238万人次,发行收入52772万元(旧币)。观看此片的人数,按当时北京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城乡人均看片1.1次以上。
电影界的反应甚为热烈而巨大。资深影评家钟惦棐在《人民日报》撰文称赞:“它毫不夸张地把中囯人民所走过的艰难路程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用宝贵的生命换得了今天的胜利。它证明了,我们是一个不可侮、不能屈的伟大民族!今天,我们正需要努力去发掘、描写二十多年来革命斗争历史的题材,《中华女儿》正是这样一个作品。它的确足以教育广大中国人民认识自己民族的真实面貌。”著名电影艺术家孙道临直到晚年还对该片保持深刻印象,曾记忆犹新而充满钦佩地回忆说:“上海刚解放不久,我就看了凌子风在长影拍摄的《中华女儿》。尽管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初次拍摄故事片的导演,手法上还显生疏,但通篇洋溢着的气概征服了我。那八位青年女性臂膀挽着臂膀向滔滔江水中走去的情景,给了我极大的震动。那滚滚江涛、年轻女战士们义无反顾的神情,至今还在我眼前跳动,成为我所看过的影片中最难忘的场面之一。当然,至今我也还能感受到影片导演在拍摄这部影片时的火热的心的搏动。”影片独具匠心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更是为后来的电影创作和拍摄起了示范作用。与凌子风同为“第三代”导演的谢晋,曾直言是看着《中华女儿》学拍电影的,其代表作《红色娘子军》女主人公琼花形象的塑造,就暗合胡秀芝“封建小媳妇——抗联女战士——中国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成长线索,娘子军连队战斗、生活场景的表现亦近乎师承。而运用青松、白云、高山等富有象征寓意的“空镜头”,以烘托八女投江行为壮烈与精神伟大,几乎是后来影片英雄人物牺牲场面的通用方式,全景加特写两极镜头并用,到了“第五代”导演成为标志性影像语言。
作为新中国首批对外输出的影片之一,《中华女儿》也在国际范围赢得赞赏。首先对该片予以关注的,是根据斯大林指示派来中国的苏联作协副、著名军事作家西蒙诺夫和莫斯科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导演格拉西莫夫、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导演瓦尔拉莫夫。他们分別担负采写记述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报告文学《战斗的中国》、与中国合拍《解放了的中国》、《中国人民的胜利》两部彩色纪录片的任务,在《中华女儿》送审时看到影片,感到很为震撼和振奋,当即向时任文化部长的茅盾、副部长周扬提出,将该片带回苏联放映,故有文化部将其作为庆祝苏联电影三十周年纪念节礼物送给苏方之举。影片在苏联放映时,格拉西莫夫、瓦尔拉莫夫均在《真理报》发表署名文章予以高度评价:“从东北电影制片厂所摄制的《中华女儿》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伟大革命斗争的情景”,“影片摄制得朴素而明了,具有深刻的信念,毫无虚假掩饰。在影片里用毫无人为的纯朴和真实显示了中国游击队的生活、劳动和日常战斗生活”,“片中主人翁所表现的甘苦共尝,善于克服一切困难和英勇果敢的性格,就是为争取人权,为历史的前途而斗争的革命人民典型的特征”,并对新中国电影发出热情欢呼“新的、前进的人民电影艺术降临了!”
由于片中出现的八名女战士有来自朝鲜的安大姐和小金,这是对中朝两国人民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联历史的真实具体反映,表明日本法西斯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敌人,也是一切被压迫民族的敌人。影片发行至朝鲜及东南亚地区,反响同样十分强烈。朝鲜各报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影片的艺术成就,有的还介绍了故事梗概,称赞“在中国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下的抗联英雄,不惜牺牲一切。为祖国、为人民洒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英勇的抗联战士是中国优秀儿女,是中国人民的好榜样”。在印度尼西亚放映时曾以《游击女儿》作为片名,放映创造了空前的纪录,不仅受到华侨欢迎,而且许多印尼人也非常喜欢它,印尼共机关报《红星》杂志发表文章说:“《游击女儿》是革命英雄主义的示范,是人民英雄无比力量的证明。”
《中华女儿》在国际最具影响的,是荣获1950年第五届捷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自由斗争奖”,这是新中国电影首次摘得国际大奖。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其主旨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同不道德影片作斗争。《中华女儿》在电影节上很受瞩目,虽然它在艺术和技术上并非最为完美,但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令评委大为感动,因而被授予5项主要奖之一的“自由斗争奖”,另有同时送去参赛的故事片主要演员石联星获演员优胜奖,《百万雄师下江南》、《红旗漫卷西风》、《大西南凯歌》、《东北三年解放战争》、《踏上生路》分別获得纪录片荣誉奖、短片荣誉奖。
当《中华女儿》获得国际大奖消息传出,正值该片经译制配音后在苏联隆重上映,激起强烈而巨大反响。恰随中共中央宣传工作团赴苏参观的陈波儿,亲眼看到这一情景很受鼓舞,在给电影局领导的信中写道:“我们代表团的住地每天不断有人前来祝贺……我们在莫斯科大街上走的时候,老太太们拥抱着我们,两眼含泪,伸着大拇指说:‘中国人,伟大!’”后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曾亲自审看过此片的周恩来,特意将与会的颜一烟找到身边,向毛泽东主席介绍说:“这是影片《中华女儿》的作者!”毛主席向她微笑点头,亲切地和她握手,并一起坐在前排合影。1957年,该片再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六
近年来,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在中国电影业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观众热议和推崇的焦点。这些电影唤起了人们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的崇敬,同时也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和爱国情怀。笔者通过欣赏几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深刻领悟到历史给我们的启示,觉得这些电影对于现代青年的鼓舞和教育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部分:电影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真实性。
抗日战争题材电影通过还原历史事件和人物塑造,展现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电影中的场景重现了当时的战场和暴行,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抗日战争的残酷与艰难。电影通过讲述抗日英雄的事迹,向观众们展示了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令人深受感动。这样的还原既能使观众在感叹中传承历史,又能让观众们回望过去,思考未来。
第二部分:电影让我们对英雄有了更深的认知。
抗日战争中的英雄形象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电影通过剧情的设计和人物的性格刻画,塑造了一批令人敬仰的英雄形象。他们不仅具备了勇敢无畏的战斗精神,还有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他们在充满敌意的战争环境中不仅没有丧失人性,反而表现出无私奉献和拯救同胞的精神。通过这些英雄的展现,电影教会了我们正义、友爱和互助的真谛。同时,这些英雄形象也给了我们继续努力,追求卓越和为国家争光的动力。
第三部分:电影弘扬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展现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这些电影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在电影中,抗日战争的英雄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不懈地奋斗。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了最后的胜利,为了子孙后代的和平生活,进行着一场场艰苦激烈的战斗。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让我们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第四部分:电影唤起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不仅勾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也唤起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电影中描绘的战场与祖国的光辉历史紧紧相连,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为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电影中的英雄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而战,为国家争光,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这样的场景让我们产生了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了更多的中国青年走向国家的心。
第五部分:电影对现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
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对于现代青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电影既是一种历史教育,使年轻一代了解到了一个真实的历史,也是一种精神激励的手段,激发了年轻人追求卓越和奋发向上的动力。年轻人通过欣赏这些电影,能够深入理解历史的洪流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志存高远,勇往直前。这样的教育和激励对于年轻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实性,对英雄有了更深的认知,感受到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唤起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些电影的鼓舞和教育作用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国家和民族有了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更多的优秀抗日战争题材电影能够面世,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会为国家的未来带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七
第一段:引言(200字)。
电影一直是人类娱乐的艺术之一,它能让我们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享受。而观看电影也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历史的感受,尤其是那些涉及到战争的电影。最近,我观看了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和精神,引起了我对这段历史的反思。
第二段:电影剧情与历史联结(250字)。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妇女抗日救亡的故事。剧情围绕着一位刘妈妈和她的七个女儿展开,她们在军队的帮助下驱赶了日军入侵,同时也做好了很多其他的防御工作。电影中的场景很多都是真实的历史画面,在我看来,这是电影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些画面让我更加真实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困难,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斗争的精神。
第三段:感触与体验(250字)。
观看这部电影引起了我深刻的体验和感触。电影中的抗日救亡精神感染了我,让我更加感受到了团结与坚强的重要性。并且,在日军侵略期间,中国民族曾经遭受巨大的痛苦,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和未来,努力向前看,为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而努力。
第四段:反思历史与未来(300字)。
回想起来,我们同样是在一个国家历史循环的时代中生活,值得我们思考抗日战争这段历史中的教训。同时,它也给我们指引了向未来前进的方向。电影中的故事让我明白,我们应该努力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前进,并保证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共享和享受这个美好的国家,因此,我们需要珍惜历史,并为了未来而努力。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200字)。
带着心中的感受和理解,我对抗日战争和抗日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也更加关注着现实生活中的改革和发展。我相信,未来我们仍然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继承和发扬抗日战争时代的精神,那么,我们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八
电影是一种具有强烈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反映了社会现实、集体精神与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抗日英烈传》、《南京!南京!》等中国抗日战争题材电影,通过各自细节的处理,刻画出了人类历史中一段最为黑暗的经历,其背后也蕴含着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在现代社会中,观看电影成为一种渠道,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本文就从四个方面总结与思考了《南京!南京!》、《抗日英烈传》等电影对中国人民精神文化建设做出的一些贡献。
第一部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与记住历史。
《南京!南京!》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刻画了当年南京城暴行的惨烈场面。通过电影画面中残忍的细节描写以及演员的精湛表演,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血腥暴力,给人们深深的警醒。电影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真相,更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记住那段历史,并始终铭刻在我们的心中。只有在不断的认识与记忆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反思历史,更好地走向未来。
第二部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观看电影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培养我们的情感认知能力。在《抗日英烈传》中,电影通过讲述抗日英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面貌。这一刻骨铭心的刻画不仅让我们震撼,也更让我们感到自豪与自信。观影的体验不仅仅是在情感层面,更在精神性,电影的艺术元素也是十分重要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观看电影时也要注意学习电影的各种元素,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
第三部分:辅助我们理解文化价值观。
在观看电影中,我们不单只是在看故事、看演员,更需要挖掘和理解其中的文化价值观。比如,《南京!南京!》电影中对于公义、良知、责任、担当等价值观的阐述,都让人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有的品德。与此同时,《抗日英烈传》强调的人民情感和民族心理,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可操纵,而历史长河则是包含每个人个体命运的线级。观看电影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价值观,并借此思考自己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价值。
第四部分:激发我们的情感共鸣。
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往往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和世界产生更多的情感认同。《南京!南京!》电影中震撼人心的画面,以及面对魔难还有坚定与勇敢的腼腆,让我们流下思绪悸动的泪水。这些深深的情感共鸣不仅会让我们产生复杂的思想判断,也会激发我们追求真正的自我和价值,做一个有担当和责任的人。
总之,观看电影不仅是互动与娱乐的方式,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理解文化价值观,提高审美能力,产生情感共鸣的重要渠道。这对于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性关怀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九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次战争,以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国土和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代价,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校教授组织了一次关于抗日战争ppt的讲座,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场战争的重要性。
第二段:认识到战争的惨痛。
战争带来的是那些令人愤慨的场景,比如空气中弥散着亡者的烧焦味,比如被子弹打穿的房子和血污浸透的山河。通过ppt介绍,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痛苦。在战争中,人们的生存状态异常艰难,经历了种种不堪的折磨。面对着严峻的局面,我们的祖先决心奋起抗争,拼命抵抗侵略者。人民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这样的坚定意志是打败侵犯者的重要筹码。
第三段:传承英雄精神。
通过ppt的学习,我也看到了许多抗战英雄的事迹,他们以自己的血和生命来换来国土的守护。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另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人们充满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怀,整个国家也凭借着这股豪情顽强提升着。
第四段:警戒历史悲剧。
而在学习ppt的过程中,我对侵略者的手段和凶狠程度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有良知的外国势力,而是一个邪恶的战争机器,其残忍和专注于“弱肉强食”的性质让我感到震惊。我们必须时刻警醒,不断汲取历史教训,以免日后遭受到更多的侵略。历史虽然不可能完全重演,但是从历史中学习,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如何打造一个不断发展的国家,更好地确保国家的安全。
第五段:结尾。
总之,学习这次抗日战争PPT的过程不仅是对我们国家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我们责任与担当的激励,我们也必须始终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能够以同样的精神,来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铸就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美好明天。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长期、艰苦、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八年,无数无辜的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而浴血奋战。我有幸参与了这场战争,深有体会的感受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和人民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抗日战争年中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抗日战争年我明白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奋起抵抗。无论是壮丽的长征精神,还是浴血奋战的台儿庄战役,都展现了中国人民坚不可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精神。我深感普通百姓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强敌。
其次,抗日战争年让我感受到了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在战争年中,我所处的地方经历了严重的食物短缺和资源匮乏的困境。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人民,都不屈不挠,努力寻找解决之道。我们深知只有艰苦奋斗,才能赢得抗战的胜利。因此,我们把困难当作考验,在团结一心中度过了难关。我深刻认识到,困难永远不会长久,只要我们坚持到底,就会看到曙光。
此外,抗日战争年让我见证了中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友爱。在战争年中,我所在的社区成立了各种互助组织,有的组织提供食物,有的组织负责疏散,还有的组织提供医疗援助。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意识到只有相互帮助和团结一心,才能够度过难关。我和我的邻居们一起与困境抗争,彼此慰藉,互相支持。这种友爱和互助的精神是抗战年中最宝贵的财富,我将铭记于心。
最后,抗日战争年让我明白了爱国主义的真谛。在战争年中,我亲眼目睹了无数烈士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感动了我。我意识到真正的爱国主义并不是口头表达,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勇气和决心。
总之,在抗日战争年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坚韧,爱国主义和团结的教训。这场战争让我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它的军队和武器,更取决于它的人民的意志和胆识。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能带来胜利。因此,我将继续传承并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努力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做出贡献。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一
抗日。
战争。
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什么叫先进,什么叫优秀,什么叫平蛮攘夷!什么叫推行王化!我来告诉你吧!我怏怏中华,自古以礼仪立邦,以德化服人。何曾暴戾欺人,何曾以强凌弱!你刚才讲过,你们日本曾在千年以前就向我中华来。
学习。
因为我们比你们先进比你们优秀可那时候我们先进优秀之中华来扫除你们这些垃圾来消灭你们这些废物了吗!没有。我们以教化服之以。
文明。
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你日本蕞尔之邦,蛮夷之地,才得以有了文字,有了衣冠,才有了礼数,才学得了三分人样!这才是我中华推行的王化。再说说平蛮攘夷,是,我中华兴兵动武也在所难免,可那也是蛮夷跳梁,先扰我疆土,一如今日,你们日本侵我家园,杀我同胞,我中华奋起抗争,这才是真正的平蛮攘夷,这才是为真正的佳兵者不详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的道理,你现在应该明白了吧,王化是什么,德化也,何谓德,道义二字,可惜啊,可惜你们学不会,三分人样还没学出来,七分兽性却根深蒂固!
圣人之言怎么到了你们日本人的口里,就变成了烧杀抢掠,野蛮凶残的遮羞布。铁蹄之下,我中华大地已是尸横遍野,血流漂杵啊。以你们这般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禽兽,也配谈先进,也配谈优秀,也配谈平满攘夷。也配谈推行王化吗?不!你们根本就不配。
做人。
你们什么也不是。
瞿先生的这席话,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残酷、无人道的侵略本质,也就激怒了那个日军指挥官,所以最终瞿先生被他杀害了。
我华夏也曾有过汉唐盛世,大唐时我华夏国民是如何与尔等交往的,何时失了礼数!尔等的衣物茶书,哪一样没有我华夏风俗的印记,你我是交好的友邦啊!看尔等今日仗着西洋人的法度利器,竟把厚德友邦当成了牛羊一般地宰割啊!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二
抗日战争是中国20世纪最具历史意义和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战争,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历史事件。作为中国的新一代,我们应该在学习历史文化知识时,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向先辈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
第二段:ppt内容回顾。
本次课程中,老师通过展示抗日战争ppt,向我们全面阐述了抗日战争的时间线、主要军事行动、流行歌曲和民族英雄事迹等方面。ppt中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在抗击外敌入侵、维护民族团结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强大无比的凝聚力和勇气!在诸多著名人物中,何孟雄、焦裕禄、朱怀义、郑重等人一一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们为国家、为人民的抗战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血液。
抗日战争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而是一次国家意识的觉醒与民族精神的熔铸。我们应该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向先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感悟我们应该坚定民族自信,热爱祖国和护卫国家主权。我们年轻人要刻苦学习,多关心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第四段:学习抗战精神。
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仔细揣摩学习中的英雄人物,不断汲取其身上所展现的先进思想和精神力量,让抗日战争的精神贯穿于我们的血液之中,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自觉把爱国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第五段:结尾。
最后,我们应该时刻铭记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把埋在心底的那份热爱之情化为自己的力量,坚定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尊严和利益,同时发扬抗战时期的精神,培养起自己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我们要珍惜和平,保卫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并努力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三
国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以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主旨,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表现抗战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民族尊严和独立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百折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路军抗日战争电影,供大家分享。
由中国台湾知名女导演郑芬芬执导的电影《畹町桥》在云南省畹町举行开拍仪式。影片将通过一名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的故事,追忆远征军滇缅抗战历史。
电影《畹町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滇缅抗日战场为背景,以一名远征军老兵上官青回国寻亲的回忆为主线,用上官青与远征军连长凌河和当地傣家姑娘玉香3个年轻人在战争中的命运、情感,再现惨烈而英勇的滇缅抗战历史,追忆入缅作战远征军的功绩。
导演郑芬芬说,这次拍摄抗战题材影片,与自己以前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是远征军在中国抗日历史上功勋卓著,她希望以电影的视角,讲述一个充满人性内涵和对战争反思的远征军抗战、情感故事,让人们了解远征军入缅作战历史。
畹町桥是中缅两国交界河上的界桥,于1938年抢修滇缅公路时初建,是当时中国对外联系的重要国际交通口岸。1942年,中国十万远征军从畹町桥出境,赴缅作战,抗击日军,在对日作战岁月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创造了辉煌的抗战历史。
正值“九一八事变”83周年之际,由香港导演吕小龙执导并主演,严歌苓任文学顾问,郑佩佩携女儿原子鏸,搭档老戏骨曾江领衔主演的首部“慰安妇”题材电影《黎明之眼》,今日曝光海报及预告片,影片正式定档9月18日全国公映。影片以真实故事为蓝本,用写实手法全景记录“慰安妇”所受的非人待遇,在揭露日军侵华暴行的同时,更揭开至今仍未被正视和尊重的“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档案。
全景记录——“慰安妇”群体无法愈合之伤。
1994年,由吕小龙自导自演的影片《地狱究竟有几层》引发各界人士对“慰安妇”历史的关注。20xx年间,吕导持续深入研究“慰安妇”问题,面对日本政府“不道歉、不赔偿”的消极态度,以及“慰安妇”相继含恨离世的紧迫现状,他首度聚焦“慰安妇家族伤痛”这一题材,不仅全景呈现出抗日战争年代“慰安妇”这一饱受摧残的悲惨群体,更以跨越祖孙三代的全新视角审视“慰安妇”历史所带给后人难以愈合的情感裂口。导演吕小龙表示:“我曾亲自拜访过一些‘慰安妇’,她们之中不少已经90岁高龄,疾病缠身,晚年生活尤其困苦,更有不少故去的老人等不到日本的道歉,至死不能瞑目。这让我感到时间的紧迫,我们必须要为这些老人做点什么,也必须让国人铭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首搬银幕——定档9.18揭日军侵华暴行。
电影《黎明之眼》最终将上映档期锁定在“9.18国耻日”。主创团队排除万难取得大量史实影像资料,并首次将“慰安妇”这一敏感题材搬上大银幕,承载着强烈的民族情怀。片方负责人表示:“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强迫亚洲妇女充当‘慰安妇’起,83年间这段历史得不到日本的正视,和对军国主义侵略恶行的忏悔。我们看到的反而是篡改历史教科书、解禁集体自卫权、参拜靖国神社、美化‘南京大屠杀’,种种劣行践踏着中华民族的宽容底线。影片选定9月18日上映,就是想警醒世人,有些历史我们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被日本侵略的屈辱历史就是不能被忘记的。而战争的伤痛,对于女人,比男人更深。《黎明之眼》就将用镜头还原这段更应被正视的‘慰安妇’伤痛史。”
双发海报预告——打开慰安妇的生命档案。
在日前曝光的影片先导预告中,现代场景与黑白影像交互出现,将和平年代下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段屈辱悲惨的历史中,打开慰安妇群体的生命档案。而同时发布的“黎明之眼”版海报,则透过一只沧桑流泪的眼睛,影射出慰安妇被日军凌辱的凄凉惨象。导演吕小龙透露:“20xx年间对‘慰安妇’历史史实的深入研究,让我愈发认定那段历史不应被国人遗忘,更不应被日本扭曲。《黎明之眼》将直面战争对女性肉体和灵魂的双重迫害,同时将片名定名为‘黎明之眼’,也寓意着对未来的殷切希望。虽然战争的痛苦永远留在了人们心底,虽然让日本正视历史问题的道路依旧艰辛而漫长,但对于那些曾被战争伤害的人们,我们始终坚信黑夜总会过去,黎明的曙光将照亮双眼,温暖每颗曾饱受摧残的心。”
《一九四二》错了。
电影《一九四二》热映被批反映史实存伪记者核实三大质疑——。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一个必须面对的真相”,以此为宣传语的电影《一九四二》正在热映中,该片描述了1942年到1944年之间,河南省因为天灾人祸发生的大饥荒,引发了不少观影者对那段饥荒岁月的哀痛和反思。
然而最近,一篇题为《戳破〈一九四二〉的伪历史》(以下简称《戳破》)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其中指出这部号称还原历史的电影当中,存在诸多错误描述。
记者通过资料查证发现,电影当中确有不够精准甚至错误的描述。
争议一。
当时政府禁止报道?
在电影当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蒋介石因听说《大公报》报道了河南饥荒的事情而大为光火,下令《大公报》停刊三天,并且要重新刊发文章,以正视听。
《戳破》一文指出,当时的国民政府并没有对河南饥荒的事情进行封锁,媒体也在不断报道此事。自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3日《大公报》被停刊这段时间里,据作者的不完整统计,报道河南饥荒的新闻已多达40余篇。
同时《戳破》提出,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王世杰在1943年2月4日的。
日记。
披露,《大公报》被停刊的真实原因是“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尽管王世杰在1942年12月7日辞职,但《戳破》一文的作者认为他属于知情人。
记者核实。
新闻管制存在《大公报》被停刊或因豫灾。
根据资料,《大公报》在1943年2月3日、4日、5日被勒令停刊。
昨天下午,记者在国家博物馆微缩胶卷阅览室调看1942年9月到12月的报纸,发现《大公报》至少刊登“豫灾”15次以上,大多刊登在2版或者3版。
同时,在重庆发行的《新华日报》,从1942年年底到1943年上半年,同样有不定期的对河南灾情的报道。各类报道加起来,至少有一百篇以上。
《戳破》一文提到的《大公报》“指摘限制物价之失败”,在1943年2月2日的社论《看重庆,念中原!》中,是和河南饥荒一起提出来的,文中在接近结尾处说:“我们为什么又重复这一段话(指摘限价)?老实说,是因为对河南灾情有感而发。”这篇文章刊发后第二天,《大公报》就遭停刊。
而根据《新华每日电讯》今年9月14日刊发的《1942年河南大饥荒与〈大公报〉“血泪之笔”》,时任《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事后回忆,当时他曾向相关人员询问《大公报》被停刊的原因,证实是因为报道河南灾情。
据此,虽然不同资料的记录有出入,但当时新闻管制还是存在的,而且《大公报》被停刊也不能排除是因报道豫灾所致。
-彭德怀评冈村宁次:很厉害的人值得学习。
-44年冈村宁次的侄子被俘记:被民兵活捉。
-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撼山易撼薛将军难。
-冈村宁次无罪释放之谜:汤恩伯劝蒋介石放他一马。
争议二。
美国记者报道后赈灾才开始?
在电影当中,有一大段情节描述美国记者白修德独自一人深入灾区,采访了大量一线情况,他辗转见到蒋介石后,在他采写的内容的推动下,蒋介石开始下令全面救灾,赈灾粮才开始运往河南。
对此,《戳破》一文指出,白修德的报道刊发之前,赈灾已经全面展开了。
记者核实。
美国记者没来赈灾就已开始。
记者查证发现,根据白修德的回忆录,1942年10月,他第一次听说河南有灾情,并且在没来得及到灾区采访的情况下,他已经在《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描述灾区情况。
然而记者通过当时的媒体如《新华日报》等的报道发现,赈灾应该从1942年9月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当年9月30日就有报道《行政院决议救济豫灾》。
而根据河南省地方史志的描述,从1942年9月到10月间,灾民分类登记、灾情考察等工作已经展开,到1942年底,国民政府已经多次发放赈灾款。
不过,前面提到的《大公报》1943年2月2日的社论中称:“截至本报通讯员上月十七日发信时,尚未见发放赈灾款之事。”
而当时《大公报》记者是亲赴河南采访,其反映的情况也有一定可信性,可见当时至少在某些地方还有赈灾款未发放的情形存在。
由此可见,政府的赈灾工作在白修德去灾区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这一点上,影片的逻辑是错误的。
不过当时确实有可能存在白修德的文章刊发前还有赈灾款发放不到位的情况,但这不构成逻辑出错的理由。
另外记者还发现一个小漏洞,那就是白修德并非孤身一人去灾区,而是和好友《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一起前去,这与影片不符。
争议三。
日军发放军粮救命?
电影临近结尾处,侵华日军的指挥官之一冈村宁次乘飞机视察灾区,并且提出要用军粮赈灾,其目的是收买人心,为其所用。对此刘震云说:“1943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
但《戳破》一文指出,日军并没有主动放粮赈灾。
记者核实。
无日军放粮记录,饿死乡亲的是日本人。
由于影片中要求放粮的人是冈村宁次,其身份为华北方面军司令,其要求发放军粮赈灾,应该是一项政策性措施。不过,记者在其回忆录当中,并未查到相关的记录。
同时,侵华日军相关政策的执行者日伪政府,也没有相关的记录。
按照《一九四二》的原著《温故一九四二》的描述,作者刘震云主要是以他的老家延津出现灾情、饿死大量老百姓为主轴,回溯、展现整个河南省的灾情,并称日军开进河南救了乡亲的命。
然而记者查证发现,延津在1942年灾荒到来之前的1938年就已经沦陷。由此看来,饿死乡亲的也是日军。
质疑者声音。
希望电影正视历史。
专家说法。
靠历史表达观念不可取。
对于电影《一九四二》及其原著《温故一九四二》,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黄道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纯粹是一部虚构的小说,那倒没关系。
问题在于,刘震云在那本书中以发现者自居并叙述历史。“他想表达一个观念——国民党对老百姓太坏。我不想评论这种观念,但是,他把历史当做了他表达这种观念的工具,这就很不可取了。”黄道炫说。
在黄道炫看来,当年灾民的苦痛,和天灾肆虐、生产力低下、政府腐败、日军侵略战争造成的巨大破坏息息相关,从中抽掉任何一点都不足以全面认识。
记者从前天起就试图通过跑娱乐口的同事与华谊公司及刘震云方面联系,但直到今天上午,没有收到来自上述两方的任何回应。
谌旭彬告诉记者,他抱着工作的心态,在首映日便观看了该电影。他对电影本身并没什么意见,但对其事实部分产生了一些看法。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史实性问题,有很多网友在微博讨论,也曾向他提问。这也促成他写这样一篇文章,给那些感兴趣的读者。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四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段光辉而又血泪交织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民族意志和勇气的集中体现。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通过电影创作方式表达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英雄壮举以及对民族意志的凝聚。在观看这些抗日战争题材电影的过程中,我深受其感动和启发,体会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力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
首先,抗日战争题材电影让我感受到中国人民在逆境中所展现的坚强勇敢。电影《太行山上》讲述了一群农民的抗战历程,正是他们平凡而又坚韧的精神,使得抗日战争能够得以成功。在电影中,穷山沟里的农民因为中国国土的沦陷而丧失了生活的安全,然而面对这个严峻的现实,他们并没有选择逃跑或者投降,而是携起手来,组织起抗日队伍,为保卫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在太行山上战斗,虽然武器简陋,装备不足,但他们用自己的无畏精神和顽强意志阻击了日本鬼子的进攻,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次,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电影《南京!南京!》在虽然描述了南京大屠杀,但是它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直面困境,勇往直前。在片中,无论是遭受屠杀的百姓,还是勇敢救援的士兵,他们都没有放弃对于生活的渴望,他们在死亡线上寻找希望,努力抵抗入侵者的暴行。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让我深受震撼,也让我明白了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力量,我们才能战胜任何困难和危机。
第三,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弘扬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电影《战狼2》讲述了一个中国特种兵在亚非援助行动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故事,而在整个故事中,主人公并不是个人英雄,而是一个用行动诠释着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战士。在电影中,主人公杰克作为一个中国人,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展现出为国家牺牲一切的精神。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激励着每一位观众,让我们明白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战胜一切困难,只有我们团结互助才能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唤起了我对民族意志的凝聚和自豪。电影《锦绣未央》描述了一个日本军官为对抗日本侵略而去寻找自己的身份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到民族意志的凝聚是中华民族存亡与荣辱的决定性因素。在电影中,中国人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与荣辱感深深影响着每个角色的决定,使得电影从一个个人故事逐渐扩展到了一个民族意志的表达。这种民族凝聚的意志力让我们深感自豪,并坚定了自己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总之,抗日战争题材电影以其鲜活的形象和震撼人心的情节,展现了中国人民在逆境中所展现的坚韧勇敢、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同时也弘扬了集体主义精神的力量,唤起了对民族意志的凝聚与自豪。这些电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震撼,更在心灵深处激发起每个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责任。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五
电影一直被视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达价值观的强有力方式,它能够通过故事、角色和场景等元素,将观众引入一个全新的世界,并带领他们体验不同的情感和经历。观看电影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不仅能让人更好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伟大意义,更能体验到那段峥嵘岁月的艰辛和英勇。
第二段:史实再现。
抗日战争的历史实践中,有很多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是电影创作者的宝贵素材。我们可以通过电影,重新回到当年的抗日战争年代,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苦难。比如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所有角色在战火中磨练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故事和形象,使我们对抗日战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第三段:道德启示。
电影能够通过展现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良心和品格,引导观众探索和审视人生的价值。抗日题材电影中经常会表现出主人公人物通过对个人信仰和道德观的坚守,以及对正义和真相的信念,而遇到历史考验时不畏强权和压力,牺牲自我完成历史使命。如电影《建国大业》中,毛泽东不为权利所动,始终以民族利益为重,最终创立了新中国。这些道德启示,对于现代人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四段:文化反哺。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承载了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智慧。抗日题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载体。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影产业也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抗日题材电影的传播和推广,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电影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让不同民族团结起来,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五段:对自身的反思和追求。
最后,观看抗日题材电影,也是一种自我反省和修养的过程。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弱点和缺陷,寻求更好的自我发展和成长。同时,观看抗日题材电影也能够启迪我们的追求之路和人生路途。在旁征博引中审视历史、探索未来,以更加深沉的思考和内心的追求去看待自己的人生。
总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电影不仅承载了历史的影响和人类的智慧,也对于推动民族文化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些有价值的电影作品,用心去感受、思考、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生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六
血战台儿庄。
八百壮士。
南京南京。
浴血太行。
太行山上。
狩猎者。
1、是日本人对我国人民的残酷,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
2、在当时日本人少、国小、资源缺乏;。
3、日本铺的战场面积太大,由于长年战争死伤人员太多,能作战的士兵太少;。
4、国内为战争准备物资跟不上战争的需求;。
5、德、意不能有效的支援;。
6、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中国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
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七
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是中国人民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付出巨大牺牲的战争。在看完电视剧《抗日战争》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艰难、血腥和伟大。下面我将分五个方面来表达我对《抗日战争》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这部电视剧,我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是极为深重的。日本侵略者不仅对中国土地实施残酷的侵略,还制造了大规模的杀戮和大屠杀事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电视剧中通过展示抗日游击队的战斗场面,让我看到了那些无辜百姓遭受的苦难,让我对那段黑暗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其次,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令我深受感动。在抗战年代,中国军民能够面对着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毫不退缩地投入到抗日斗争中。无论是红军游击队,还是普通百姓,都表现出了坚定不移的反抗意志。他们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屠刀,虽然战力悬殊,但却绝不屈服,用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向敌人展开斗争。
再次,通过这部电视剧,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党的正确领导对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无论是红军游击队,还是国军游击队,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电视剧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游击队反抗日本侵略者、保家卫国的斗争历程,让我看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斗争的巨大力量。党的正确指导思想和策略战术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在这部电视剧中,我还看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在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统治下,中国各阶层的人民都同仇敌忾,共同抵抗敌人。电视剧中展示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阶层的人民在战争中的角色和贡献,让人深感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
最后,通过《抗日战争》这部电视剧,我认识到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对今天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烈、最艰难的一场战争,但中国人民正是通过这场战争,展现出了无论面对何种困难都不屈服、坚持到底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追求进步。
总之,《抗日战争》这部电视剧让我深入了解了这场战争的艰辛与伟大。通过观看这部电视剧,我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真切的认识。中国人民在面对强大的敌人时的英勇斗争精神、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团结协作以及战争对中国人民的伤害,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时刻铭记那个艰难时期中国人民的勇敢和牺牲精神。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八
《兰亭》让我们看到电影应该回到文化、回到现实、回到人本,中国电影已经到了重视生活本真而透射时代真义的关口了。
看侯孝贤监制、程晓玲编剧、肖风导演的抗日电影《兰亭》,不由想到:中国电影理应走出去,但首先要走进人心;要入人心需要先有信心,这信心来自于文化精神的坚守。真正的好电影是给人情感律动和精神愉悦的,看了难以忘怀,思绪翻腾,心中激荡起恋恋不舍的情感。《兰亭》就是这样一部独特的作品。
眼下这个年代,电影屈就于行进中的市场化,已经渐渐丧失文化坚守,执着于精神创造变得稀罕。像《兰亭》这样不俯身于娱乐市场法则,是中国电影乃至中国艺术多么需要的沉静个性!被惊心动魄的奇观震撼、走出影院却很少回味的电影太多太多,动感似乎是时代给予的常态,不如此不足以吸引人,但吸引人的同时又有多少能入心动情?危险在于,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模仿好莱坞类型片,试图大收回报,遑论收益回报是否实现,大收观众的情感却成为难题。我们珍惜《兰亭》,是珍惜美好的观赏感受:在一种朴素纯净的情态里,不动声色地呈现真切的历史和情感,既触动神经末梢,也触及情感泪腺。在很多宏大的作品变成“神剧”的时候,《兰亭》围绕着小人物的悲欢,却不是写个人小小的哀愁,而是将个性精神和时代氛围巧妙结合,发自内心地书写宏伟历史。
《兰亭》的主人公林耕,一个多少有些江湖气息的小人物,在抗日年代却娶了一个温柔的日本妻子秀代,他试图隐瞒秀代的身份以免她受伤害,却看到亲人兄弟们被无辜屠杀,卷入抗争的被动和最初解救女人的被动一样,都源自中国人骨子里的忠义情感,最终在不能不反抗的心理驱动下,完成了极有代表性的中国百姓的抗争心路。《兰亭》的独特性依存于创作者始终不懈地抗争着电影追逐时潮的趋向,坚守着理解历史大义和理解普通人心的统一:抗战不是儿戏一般的一呼百应,而是被屈辱被压抑之下的揭竿而起。从个性角度看待历史却得到历史真相的呼应,冷静描摹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却恰好排斥了虚无夸饰的浮华表现,贴近人生真实的残酷和抗击残暴行径的高尚都那般栩栩如生。
《兰亭》的独特在风格,在故事,在角度,也在情感表现。导演肖风一贯的风格是奇峻蕴藏于常态、散文诗般的行云流水却高潮迭出。非职业演员让影片一开始就恍如生活之不起眼,战争的危险并非剑拔弩张,呈现的反而是蝴蝶湾的悠然安宁,但正是在这样的常态下暗流潜滋默长,紧张慢慢袭来直至残暴屠杀降临,战争的可怕和反抗的渐生因而让人印象深刻。
故事的奇特之处在于中日人物之间异常的纠葛。林耕原本喜欢日本女孩秀代,她却以自身残疾为由冷酷地拒绝了;日本商人井上落魄时投靠林耕并且信誓旦旦不做军人,最后却成为对自己孩子和中国百姓下毒手的施暴者;秀代爱上林耕和中国,愤怒斥责父亲的残暴,和丈夫一起帮助游击队;林耕原本靠武力谋生江湖,却慢慢卷入抗战大业而英勇捐躯,等等。在初衷与结果大相径庭的演进中,一个传奇般的江南抗战故事发生了。
《兰亭》角度非为一般战争片的轰轰烈烈,而是在舒缓的生活情态、人际纠葛中慢慢展开,凸显侵略暴戾的可怕和人民变为勇士的合理性。中日两国个体身上又巧妙折射了敌友的微妙关系,大到侵略与保家卫国,中到诚信守义与否,小到恩怨德行的把持,等等,都令人信服。
进一步看,《兰亭》将情感沉淀与民族历史的挖掘交融在一起。我们看历史不应该遮蔽毛糙的一面,不应该忽略多样性,人性的复杂在林耕的反抗中体现出来,那既是江南地域独特性使然,又是整个国家的真切折射。守着自己的蝴蝶湾却被侵略打破,护卫着个体私情却不能不投身民族大业的洪流,从“活着就有一切”的信念,到为正义事业哪怕是死也快慰等,表现得都那样自如,情感铺展动人。看到绍兴街巷里弄的老太太不动声色地锤击鬼子兵的沉稳,我们知道当一个民族哪怕是江南那温柔之地的老人都起来反击时,抗战怎么会不取得胜利。当发誓不当军人的井上最终成为侵略者并且杀了抗日义士、杀了亲生女儿时,当守着妻子躲避在世外桃源的林耕最终成为杀敌勇士时,当秀代当着父亲的面说出“你是人类的耻辱”时,影片巧妙完成了个体情感透射时代大义的艺术表达,爱恨的故事鲜活地呈现着时代生活的必然。《兰亭》让我们看到电影应该回到文化、回到现实、回到人本,中国电影已经到了重视生活本真而透射时代真义的关口了。美好来自于真实的情感投入而不是投机的夸饰。不能不惊讶于一个柔弱山水中小人物的情感故事,居然在影片收尾处顺乎情节自然地从池塘泥水中挺立起一群被掩护的抗敌伤员们,这雕塑般的群像就是普通人成为国家精神的象征。所以可以坚定地说:人文情怀的坚守不仅是表现的需要,而且是中国电影应该把守的精神境界!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九
近日,我收到了一位老师发来的一份抗日战争ppt,通过学习该份ppt,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抗日战争中那场惊心动魄的血与火的战斗,也让我对那个时代的抗日英烈充满了敬意。
第一段:ppt介绍。
这份抗日战争ppt共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和“抗日胜利”。
第二段:抗战爆发前。
抗战爆发前,是中国政治、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从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的惨重失败,再到《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的国土、主权和民族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但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并没有沉沦在苦难之中,而是用自己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中国不容侵犯。国难当头,抗日爱国运动兴起,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一种共识。
第三段:抗战全面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至此,全面抗日战争打响。此时,不少中国人对日寇的所作所为已经十分厌恶了,他们已经不再惧怕日本侵略军,而是遵循着自己的信仰,顶着压力维护着祖国的和平与尊严。
第四段:抗日战斗与胜利。
抗日战争是满目疮痍的战斗,但也是伟大的胜利。在战争年代,人们为了祖国呕心沥血,无论是鲜血与生命,还是付出、奉献和牺牲,在这场战争中都有了彰显最高尚精神的壮举。经过长时间的战争,中国终于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日本战争也被迫签下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战胜了千万日寇的入侵。
第五段:总结与感受。
这份抗日战争ppt,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也让我知道自己生命的可贵。在周围的压力和即将面临的困难、不幸和挫折中,我们应该坚持相信自己和祖国,相信生命的价值,相信心中的那份力量。我们要发扬民族精神,向先人的奋斗精神致敬!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十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伟大斗争。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作为一名普通民众,我对于抗日战争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于《抗日战争》的心得体会。
首先,抗日战争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期间,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侵略者,彰显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凝聚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后方,大家都积极参与到抗战中,发扬团结的精神。这种团结的力量使我感受到民族的韧性和坚强,也让我深信,唯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够战胜任何强敌。
其次,抗日战争让我懂得了牺牲和奉献的意义。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无数的烈士们为保卫国家、人民的自由和尊严,英勇献身。他们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是年幼的学生,有的是妇女儿童。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使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奉献,才能成就真正的英雄和伟大的时代。
再次,抗日战争教会了我坚韧不拔的精神。坚韧不拔,是那些参战将士和后方工作人员在困境中一次次克服困难、战胜困境的精神;坚韧不拔,是全国人民对抗侵略者的长期抵抗和持久战斗;坚韧不拔,是中国人民永不言败的信念。这种精神追求,使我明白了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够战胜困难,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
然后,抗日战争教会了我珍惜和平的宝贵。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人民生活艰苦,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深深意识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珍惜和平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以及为和平作出的牺牲和奉献。只有维护好和平,才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带来繁荣和幸福。
最后,抗日战争让我更加骄傲自豪地成为中国人。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外来侵略的壮举,是中华民族崛起的重要里程碑。这场战争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勇敢,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独立,为后人树立了伟大而光辉的榜样。
总之,通过对抗日战争的思考和回顾,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团结、牺牲、坚韧和和平的重要性。这场战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荣耀,也是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勇气的最好注脚。我衷心希望,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抗日战争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能够永远繁荣昌盛。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语文片段教学比赛心得体会简短(优秀10篇)
- 2023年安全乘车的心得体会(精选10篇)
- 2023年英语的心得体会英语范文(通用18篇)
- 小小魔法师心得体会精选(模板17篇)
- 电影抗日战争心得体会总结(优秀12篇)
- 2023年团队迷宫的心得体会精选(大全9篇)
- 最新对于思想激发正能量心得体会(实用8篇)
- 教师春季出游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 春游教师感受和心得(八篇)
- 学习幼儿舞蹈创编心得体会 幼儿舞蹈创编的感受(6篇)
- 喝水环节的心得体会英语及收获 喝水的好处英文演讲(三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