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精选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8:22:59 |
  • ZTFB |
  • 14页

9.通过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成长设立新的目标。心得体会的结尾要给人以启发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触动力。心得体会是每个人成长之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心得体会。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受益,特别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理论水平,进一步增强了自己战胜困难,抓好教育教学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我谈几点体会:

一、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断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需要。李元昌老师的从教经历和对教育的执著追求,给我们年轻教师很大的教育,让我们懂得什么是教育,怎样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让我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深刻道理。

二、要谦虚谨慎,不要傲气。这是宋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无论是从处理好师生关系还是从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关系来讲,都必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要集思广益,不要主观臆断。一定要有很强的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商量、多沟通,经常性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心胸宽广,不要小肚鸡肠。一定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宽广胸怀,能够听取各种不同意见,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少一点猜疑之心、嫉妒之心、怨恨之心,多一些理解之心、关怀之心、友爱之心,这样给学生良好的示范作用。会使教学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

五、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二

近年来,教育领域不断关注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需求。创新型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技能,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在多年的从教中,我不断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这些心得,谈谈如何培养创新型教师。

首先,创新型教师要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对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并尝试解决之。例如,在教授英语阅读技巧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阅读理解题常常感到困惑。于是,我通过与同事交流、阅读相关研究和实地调研,探索了一种更具有效性的阅读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讲解、鼓励和互动等方式,逐渐使学生对阅读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明显提升,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其次,创新型教师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变通的能力。教育领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教师应该具备面对变化的能力,并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来应对挑战。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于是,我开始运用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变通的方式,设计了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我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引导他们从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通过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我让学生们变得更加主动积极,不再畏惧数学,而是主动探索并解决数学问题。

第三,创新型教师要善于跨学科合作与实践。教育领域的创新需要各个学科的相互交叉和融合。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共同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例如,在一次跨学科合作中,我与艺术老师共同设计了一堂汉字课,结合书法艺术和汉字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他们对汉字的热爱。通过跨学科合作与实践,我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创新型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教育领域的知识更新迅速,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我经常参加教育研讨会、读一些教育专业书籍和参观其他学校的教学实践。通过不断学习,我了解到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例如,在一次研讨会上,我了解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于是,我引入了虚拟现实技术到我的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虚拟实景感受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最后,创新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有自己的需求。创新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和学习需求。在我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并将目标和教学方式个性化地进行调整和设计。例如,对于喜欢文学的学生,我组织文学欣赏和写作活动,让他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找到兴趣和乐趣。对于喜欢艺术的学生,我定期组织美术创作和展览活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我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学习兴趣,推动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当代教育的迫切需求。通过具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变通的能力、跨学科合作与实践、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等方法,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教师,为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希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经验能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教育工作者,培养创新型教师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创新型教师的特点、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启发。

首先,要明确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是引领时代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而创新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今信息爆炸和变革迅猛的时代,培养创新型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型教师能够引领学生在丰富多样的知识和信息中求得真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其次,要了解创新型教师的特点。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入了解所教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学生。其次,创新型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并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此外,创新型教师还应具有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学生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接下来,要明确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加强创新教育培训,为教师提供创新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和指导。通过参与创新教育培训,教师能够了解创新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增强创新教育的思维和理念。其次,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提供创新教学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通过参与科研和教改项目,教师能够与同行交流和学习,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再次,鼓励教师参与教学反思和教学交流,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交流,教师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实践和总结创新教育的经验和方法。创新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创新教学,例如采用项目驱动式的学习模式、设置创新实验课程等。通过实践,教师能够发现创新教学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并将其总结为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案例。在总结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交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其他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共享机制。

总之,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创新型教师的特点也需要我们加以认识。通过途径和方法的明确,我们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教师,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通过实践和总结,我们能够积累创新教育经验和方法,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四

创新型教师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成为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和自主学习的人。在课堂上,我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同时,我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主动地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核心。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不仅要能够掌握现有的知识,更要有自主学习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比如,我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学生才能在面对未知和复杂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做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创新型教师应该善于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常常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演讲、实验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我还鼓励学生运用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意性的表达和演示,例如让学生通过使用PPT、制作动画等方式呈现作品。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和创作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要培养创新型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我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培训,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阅读相关的教育学术文献,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教育观念。同时,我也善于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五、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校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我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特点,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我定期举行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制定学生的成长计划。同时,我也建立了一个家校互动平台,通过微信群、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提供学习资料和家庭作业,促进学生在家庭中得到良好的学习支持和指导。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也促进了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共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有利的环境。

总结起来,要培养创新型教师,我们应该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才能发挥他们的教育价值,创造更好的教育成果。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进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拓、创新式的发展一定要与当下国家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和总体布局相适应。习近平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位置不可或缺,因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中国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因为“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为此中国正在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因此,党的新时代教育的创新,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等教育的创新,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大学老师,才能及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文化支撑。

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战略。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必然“兴教”,“兴教”重在“兴师”,这是必然的逻辑。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创新教育。组建创新型国家,需要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知识经济首要的就是需要发展的主体——人,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时代发展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型师资队伍的文化和智力支撑。因此创新型教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目标和任务。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素质教育是以发展人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其灵魂和核心是创新教育。当今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一致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人们对付当今世界性问题和挑战的能力,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们能够激发和调动的创造力的潜力。”

创新就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其根本特征是变革、进步和超越。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在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让受教育者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的同时,重视和加强他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其中,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更是创新教育的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决定》深刻地阐明了智育工作的重心,就是“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如何发挥人力资源大国优势,积极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教育的实践任重而道远。广大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努力推进教育创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实现“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从宏观上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师,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兴盛使教师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神圣使命,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二、新时代教师的素质关乎民族的素质。

重教必先尊师。振兴教育,教师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师资就办不出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句话特别强调了教师在学校育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及“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教师素质是以创新教育为重要内容的素质教育的基本前提。“名师出高徒”,“大学,非大楼也,乃大师之谓也”,教师素质如何,决定大学生的素质。决定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决定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度与广度,决定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只有明晰教师素质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

什么是教师?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我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同时肩负“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可谓任重道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阳光底下最灿烂的职业”。国家制定《教育法》的目的之一是要为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提供法律保障,从而将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只有使教师队伍成为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的集合,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从而全面地提高民族素质。

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具体策划者、组织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创新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赋予全新概念和意义的创新教育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育模式而提出来的,是指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发展基础上,高校采取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最终以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模式。其实施模式是: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在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以加强实验、调研、科学研究为主要手段,开拓学生的认知视野,激发解放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培养学生的过程看,“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这个“领”很重要,“师傅”的水平如何,决定“领”的艺术。大学生在本科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其导师的“导”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时代的发展在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观和引领着教师新的行为。教师传统的教育观是:“传道、授业、解惑。”而现代教育更加强调的是学习的革命,更加强调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因为“学会学习,就等于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是通向21世纪深处的护照。“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阿尔温·托夫勒语)根据现代教育的终身教育观,教师本身也有一个终身学习的任务。我国正组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大学应该自觉成为“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社区”的样板。大学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及其实践,不断提升自我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必将“辐射”或潜移默化地影响给大学生,对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也会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大学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素质的“急先锋”和先行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六

x月3号,我们道德与法治乡村骨干教师培训在丰县教师发展中心进行了第二次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颇多,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今天的收获。

一、今天我听了徐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左兆军老师的讲座后,对写论文更感兴趣了。通过他的讲述,我知道了论文可以以非常吸引人的新颖的角度进行书写。比如可以用《柔化成人法制思维》为题,也可以用《法治文化怎样育人?》,还可以用《具身认知在法治讲堂中的应用》。《怎样实现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间接性与引导性结合》,还可以《教材之外建构法治生活的世界》或者是《如何有效地建立法治基地》。

二、在左老师讲述的过程当中,我最喜欢他说的教育故事的题目,比如说《真的不想知道你是谁》,他通过叙述故事讲述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一个点就能非常吸引我,启发我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左老师还说了一个《给原谅一个缓冲》,这个故事也很吸引我,同时这个题目也很吸引我,让我有更丰富的想像,让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观察,反思书写。

左老师在最后提醒我们如何让论文写好,第一点是观察生活,必须是认真观察生活,懂得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接触孩子的过程当中,要缓一缓,再发批评。在教学中要认真思考,多观察,先记录下来,然后再发掘事情背后的故事。在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要有教育机智。

三、左老师谈法治教育的儿童立场,这一方面我觉得也挺感兴趣,他说,法治的成人化与学习者思维的儿童化之间的冲突与张力,他积极倡导以儿童立场来柔化法律的承认思维,维护。

同时他还提醒各位老师,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在班级里面如何实现班级委员会,管理被管理过程中怎样实现达到制度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等等。

四、左老师提出的〝隐性课程〞,这个方面让我很感兴趣的是,说实现法治教育的生活化,避免知识的灌输,让孩子有兴趣的去接触这些隐性课程。通过动态的法治浸润教育,让孩子尊重。敬畏法律,以实际的法律行动,真正地去理解法治精神。我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非常赞成左老师的一句话,他说:〝我们不是培养文学家,而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还有一点我比较欣赏,我们要注重螺旋上升,生活是有螺旋的.,法律也要螺旋,所以我们要注重从宪法知识上升到宪法精神,让孩子在感受中学习。

在下午吴昌海老师的课上,我明白了一堂好道法课的标准,一是深入地理解教材,二是恰当的定位目标,三是适切的选择内容,四是智慧的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在吴老师讲解绘本课本的过程中,我知道了教材的精要,他有主板,副板的绘本教材以及使用建议。我们通过他的讲解,知道了故事绘本,开放性的思维。场景的分析及感同身受。在他讲述的教学目标和设计的精准里面,我知道了理解课程标准的价值内涵,我理清了课标与大纳之间的对应关系,侧重点有所不同。通过吴老师讲解,把握目标梯度,我知道了需要通读教材,了解目标体系的逻辑性,比如家庭生活这个主题,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是内容有的,再比如要养成良好习惯的主题,低年级是基础,高年级进行了拓展,所以我们要立足教材,关注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结合学生的实际,研读课标与大纲,全面理解教材,确定基本目标,了解分析学生实际,经确定精准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体现目标的科学性,同时根据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特征,体现目标的针对性。我们要积极研发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教学资源的科学拓展,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表面探寻问题的真理。

活动是完善未来生活的准备,活动是教学的载体,是连接孩子。家庭。学校的重要桥梁,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做有艺术之美的教学。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有方法。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七

摘要:创新型教师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目前,创新型教师成长中还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高校应从内外找原因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另一方面,要创设有利环境,建立激发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可以说,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

林崇德教授认为,创造型教师,即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笔者认为,创新型教师既拥有一般意义上创造型人才的思维特点,同时,作为完成发挥人的潜能、培育人的创新能力的使命的承担者,他们应具备更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驱动人行动的内在力量,创新的表现来自于表达情绪的需求以及内在的驱动力。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特里萨・阿玛贝尔的有关创造动机的重要研究显示,能产生最具创新性成果的人应该是具备“内在动机”、“场地独立”以及“内在控制”的人[1]。按此分析,即是说,创新型教师热爱并能以自信与独立的态度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因此,他们源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能自发表现出对教学与科研工作创新的浓厚兴趣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创新型教师的创新动机是以任务为中心的,他们关心正在做什么,而不是过多将目标放在功利性上。

(二)具有健全的创新人格特征。

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在1991年就建立了创造力的多维投资模型理论,他的研究认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六种人格特征:面对困难的坚韧性;敢冒风险;想要超越自我;在理论未形成前,能够忍受模棱状态;有自信心;对新经验保持开放性[2]。因此,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与工作中,有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乐观向上,勇敢坚韧,敢于承担后果,即使面对挫折也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有顽强的创造意志,坚定自信,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能在各种情况下有效进行主观上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始终获得前进的强劲动力;有始终保持“第一眼”看事物的心态,对奇异、奇怪、反常的事物自动引起注意,对新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多元的知识结构。

即能敢于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式和传统的惯性思维,有创新的勇气与激情,有独到的见解,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学生为教育目标,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驱力,能致力于渊博的、多元的、学科交叉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建构,具备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2、具备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

即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艺术,具有较高的教学调控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能根据教育规律发现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养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以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教育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地融合到教育、教学、管理中,促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大胆实践,以行之有效的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能够以自身饱满的创新激情、高尚的学术人格、科学的批判精神影响学生,能言传身教地带动学生养成主体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人格。

4、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能营造出既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又有适当的创新压力的氛围,通过具有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形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应当看到,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速度很快。然而,仍有高校教师不积极了解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不善于吸收最新、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教育科学成果,存在“坚持使用低水平的解释模式与表达模式,同时迫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造成学生知识负载”的现象[3]121,教育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技术与艺术差强人意,教育信息甚至落后于学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能力。

(一)存在创新的心理障碍。

满足现状,认为自身现有的教学与科研不存在问题,盲目自大,不思进取,因而找不到创新点;刻板僵化,以固定的眼光看待问题,循规蹈矩,因循守旧,不能考虑多种可能的思维方式与态度,对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变化不予理睬;迷信权威,“唯书”、“唯上”,对教育论著、教育权威的判断深信不疑,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批判与证实,怀疑精神与创新活力遭到扼杀;对创新认识不正确,害怕失败,自卑,创新意识薄弱,认为创新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缺乏创新推动力和创新的意识与胆量。

(二)教学与科研难以达到协调。

一方面,部分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局限于书本,忽视科研,没有把层出不穷的科研成果、教改成果渗透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中,也没有促使教学为科研提出问题以及提供思维方式和技术路线,很难传授给学生科技创新的经验;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将精力主要放在各级科研、教改项目的获取上,但不注重或者没有足够的精力将成果运用于教学,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客观环境的限制。

营造创新的风气和重视创新的表现是增强创新力的要件,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其中重要的包括学校管理、教学评价等等。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的不完善以及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滞后导致的学校整体创新氛围的不足等等,这些都对创新型教师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客观障碍。

(一)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形成创新的`内在驱动力。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4],人的天生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天生具有创新的“类本能”冲动。高校应该引导和支持教师的创新“类本能”的释放。这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形成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从而养成顽强的创新动机。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要。“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有独特价值和尊严的创造个性,就必然会选择创造、发现、探究学习;倘把人的本质理解为无独立人格的社会元素,服从既定秩序是其人生使命,就必然会选择维持、接受、顺从学习”[5]。

教师要自主选择以创新的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发现和探究学习。再次,树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观,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好的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对于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在创造性的教学过程中会不断体会到乐趣,获得自我的突破和超越。最后,树立教师是“促进者”的观念,激发教师不断学习。教师作为促进者,要具有敏锐的眼光和积极的创造精神,要在与学生的合作中发现学生的亮点与潜力,要以反思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勇敢的创造。这些,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改革能力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性知识,还要具备对多种知识进行整合并有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一旦教师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意识,就意味着教师具有了从事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

(二)创设有利环境,形成创新的激励机制。

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通过培训以及各类教研活动促使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和经验,开阔思路,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和创新能力。把好岗前培训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专业专家来校为教师讲学,交流讨论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成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学习,接受不同文化和思维模式的熏陶和影响,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其成为学校的创新骨干。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一方面可以进行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建设博学型师资队伍,并由不同专业的导师构成导师组,以更好地引领创新的研究和教学;另一方面,加强教研活动的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建立教师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尊重教师主体的差异性和创新的“类本能”冲动,创设创新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师的潜能变成现实;努力营造宽松的科研氛围,重视并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为造就一批科研型、创新型教师提供基本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保障政策,消除教师对创新后果的忧虑;多方位、多层次地综合采用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民主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多种激励手段,从物质和精神等方面鼓励教师开拓进取,探索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曾说:“教学没有科研作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3]124高校应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了解并开拓科学与教育的新领域,及时将新知识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并不断钻研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全社会呼唤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能力”[3]70。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美]简・皮尔托。创新的特质与灵感――高创意人的早期发现与训练[m]。陈昭仪,陈琦,张素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308。

[2]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1。

[3]徐辉,季诚钧,等。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70。

[5]张华。试论教学认识的本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5(6):6―18。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八

引言: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创造力,而创新型教师则是培养创造力的关键。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我深知教育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阐述我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为创新型教师,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后,我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如科技制作、艺术创作等,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和创造的能力。此外,我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与创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培养他们对创新的兴趣和激情。通过这些方法,我希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第二段: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作为创新型教师,我注重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我尽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如故事讲述、游戏互动等,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我也注重让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践,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此外,我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我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三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作为创新型教师,我注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实施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然后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我会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拓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个性化教学,我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第四段:积极探索教育科技的应用。

作为创新型教师,我积极探索教育科技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和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教育科技工具,如在线学习平台、教育App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通过教育科技的应用,我希望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结论:

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我坚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积极探索教育科技的应用,我努力实现课堂的创新与变革,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相信,只有通过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九

创新型教师是当今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概念。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创新型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我时刻关注教学现状和最新的教育理念,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其次,创新型教师应注重项目化教学的实施。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和实践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我的教学中,我经常通过设计项目,将课堂内容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数学课上,我会设计一些实用的生活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另外,创新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应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创新性的活动和竞赛,如科学发明大赛、作文比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不断锻炼和展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此外,创新型教师应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具、网络课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等辅助教学工具,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也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例如创建学习网站、制作学习视频等,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能够在互动性和多样性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创新型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在我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例如,在英语课上,我经常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演讲或辩论,让学生能够相互协作、相互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我深感创新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积极实施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我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培养创新型教师心得体会篇十

《教师观察力的培养》一书从教师观察力培养的视角,指出了一条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全书分成两大部分:前四章宏观介绍了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必要性、维度、准备及方法等:后八章则以前四章内容为背景支持,分别从八个维度出发,极为细致地介绍了每一维度下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的具体操作。作为教师,要高效率的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

我就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情:这一节课,按照原定教学计划顺利地进行着。突然坐在第一个座位的小蔡同学脚一踮、腰一弯、手一伸,把整个教室的电源给切断了。“你干吗?!”我顿时火冒三丈的吼道。“我不想让他们完成作品”他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因为,我每次很努力、很努力地实践,但其他同学都给我打50分,不公平!所以我也要让他们不能顺利完成任务。”

读完《教师观察力的培养》一书,我觉得还必须注意对教学行为本身的反思。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应该在课堂上被各种事情牵着鼻子走,要能够主动的做出决断,以主导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基于习惯作出决定,在课堂上进行仔细观察,并长期坚持下来,使自己尽早成为反思型教学的教师,如此,在教学中所作出的决定就不再是一种随意性的行为。此外,由于这一科目的特殊性,本人担任同一年级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这就为我很好的进行反思型教学提供了可能,课堂上仔细观察,课后及时反思,并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由于同一教学内容会在不同班级先后讲授,则对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不难得出,那在接下来的其它班级的授课过程中成功的地方我会加以保留,失败的地方我会不断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