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6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5:48:47 |
  • ZTFB |
  • 13页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4.心得体会应该言之有物,尽量用一些具体的案例或个人经历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xx至20xx年度,我在陕西省白河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7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白河县为例,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1万亩,辖11个镇113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万元,贫困户1.34万户,贫困人口3.51万人。白河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白河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78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是全国的3.8倍,是全省的1.5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17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7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白河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白河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

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扶贫搬迁工程为例,居住在边远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地的贫困户,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移民搬迁是较好的出路,但是,因为补助资金少,所以,享受扶贫资金补助搬出来的多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农户,贫困的特别是最穷的农户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等项目,受益多的主要还是贫困社区中的中高收入农户,只有较少比例贫困农户从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对较少。

(二)优势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白河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白河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核心所在。一要完善扶贫对象的精准。贫困对象识别就像医生治病,先是号准脉,然后是找准症结,最后是选好药方,这才是实现全面脱贫的基础。要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夯实责任,进一步摸清贫困户的数量和贫困度,致贫原因、怎样才算真正脱贫等信息,挤干水分,切实加强贫困信息动态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落实帮扶项目,使规划真正成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的指南针。二要选准做强优势产业。搞好精准扶贫,最重要的事是搞好贫困群众的增收问题,困难群众增收渠道狭窄,要根据贫困村、贫困户的不同情况,精准施策,因村选产业,因户定项目,通过贴息贷款、产业直补、扶贫互助资金等途径,切实解决发展资金难题;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扶持给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三要加强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户培养一个人,就断了穷根,从义务教育、学生助学、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让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上的起学、让毕业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贫困家庭主要劳动力都能掌握实用技术,做到实实在在脱贫。四要大力整治人居环境。重点抓好贫困村环境治理,建立长效卫生管理机制,引导贫困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贫困村环卫设施建设,有序整治门前厕、圈、沼,配备环卫车辆和垃圾箱,推进贫困村的绿化、亮化和美化建设。

(二)抓好各级精准帮扶,夯实扶贫责任。

扶贫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仅靠扶贫部门一家来抓,很难奏效,需要各级领导干部、行业部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支持。一要强化镇(乡)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镇(乡)党委政府是精准扶贫任务落实的执行者和推动者,要切实把扶贫工作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全局来抓,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的分工责任制,重点在扶贫规划制定、扶贫项目审核把关、项目跟踪监管、工程竣工验收等方面切实负起责任。二要强化包建部门帮扶责任。各部门要建立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驻村机制。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建设建设,抓好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加大对扶贫专干和各包户干部的培训力度,确保扶贫开发任务和政策逐项落实。三要强化驻村干部责任。驻村干部是精准扶贫的具体实施者,倾注感情和责任,带着智慧和方法,真正帮扶到点子上、帮扶到人心上,提高扶贫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集中精力抓实抓好,不脱贫不脱钩。

(三)抓好管理精准化,夯实扶贫保障。

管理精确化、精细化是精准扶贫有效落实的保障。一要监管好项目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一定要严格制度,守住底线,不碰高压线,确保扶贫资金一丝一毫不乱动、一分一厘不乱花。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检查与监督,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坚决零容忍。二要严明工作纪律。扶贫联合监察部门要制定对驻村干部纪律要求的相关规定,进一步严明驻村工作纪律,规范干部驻村管理。三要强化督查考核。党委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同时,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及时报道工作动态、成效,确保扶贫开发工作有效推进。

(四)抓好对接精准度,夯实项目支撑。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7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7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年度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引言和背景介绍(200字)。

自2013年全面启动脱贫攻坚以来,中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名工作人员,我亲身参与了这项伟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本文将重点讨论我在脱贫攻坚业务中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理解需求,建立信任(200字)。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首先需要理解贫困户的真正需求。只有通过与他们充分沟通,并了解他们的处境和困难,我们才能制定有效的扶贫方案。建立与贫困户之间的信任关系至关重要。通过走访、交流和倾听他们的意见,我逐渐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并提供了真正符合他们需求的帮助。

第三段:因地制宜,提供精准扶贫措施(200字)。

脱贫攻坚的核心是精准扶贫。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贫困原因和解决办法各异,因此我们需要因地制宜,提供具体、有效的扶贫措施。在实际工作中,我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结合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计划。通过产业培训、金融支持和技术指导等多种手段,我帮助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的目标。

第四段:激发内生动力,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200字)。

脱贫攻坚不应仅停留在给予贫困户物质资助的程度上,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主增收的信心。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措施,我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状况,从而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第五段:加强监督,确保政策执行(200字)。

脱贫攻坚的成功需要有严密的工作机制和监督体系。作为一名脱贫攻坚人员,我们要加强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确保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我通过定期走访、听取贫困户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同时,我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公正、公平地执行政策,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100字)。

脱贫攻坚是一项艰巨且复杂的任务,但是通过我的实际参与和经验积累,我深知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引导贫困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工作监督,脱贫攻坚的目标势必会得以实现。带着这些心得体会,我将继续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中,为打赢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战役做出自己的贡献。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湖南是我国贫困地区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繁重。为了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湖南省政府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培训。培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促进基层干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更可以帮助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找到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和策略。参加这次脱贫攻坚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

第二段: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脱贫攻坚培训内容丰富多样,既有理论性的课程,也有实践性的训练。理论课程包括扶贫政策解读、脱贫攻坚的理论基础等;实践训练则注重基层干部的工作技能及实战能力的提升,例如如何制定有效的脱贫计划,如何主持召开脱贫工作会议等。培训方式比较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理论讲座和课堂教学外,还有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这种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也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三段:培训中收获的知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脱贫攻坚的专业知识。例如,我了解到了中国的脱贫攻坚战略以及湖南省的具体实施方案。我还学到了如何准确判断贫困原因,如何选择脱贫措施,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脱贫监测和评估机制等等。这些知识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它们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今后在贫困地区工作中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我还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交流和互动,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行。他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通过他们的分享和讨论,我不仅获得了灵感和启示,也加深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培训中的实践训练也让我学到了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培养了我的组织、沟通和协作能力。所有这些收获和体会都将对我今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第五段:培训的启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脱贫攻坚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推进。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和经验总结。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贫困地区群众,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进行。我对湖南脱贫攻坚工作表示充满信心,并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共同努力。

总结:湖南脱贫攻坚培训为基层干部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脱贫攻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增长了专业素养,也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和工作方式。我相信,在湖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脱贫攻坚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我参加了一次关于“环保攻坚培训”的培训活动,收获颇多,深受启发。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认识到环保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重要性,增强了我的环保意识。同时,我也认识到环保攻坚是一个长期而坚持的过程,我们需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通过这次培训,我愿意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环保的知识和相关政策。我们学习了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环境方面的保护方法,了解了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我们还学习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了解了环保政策的要求和环保设备的应用。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环保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使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其次,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我认识到环保攻坚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通过学习和分析一些地方环境污染案例,深入了解了污染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这让我明白环保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合作。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环保行动的难度和问题,如技术不成熟、成本高昂、利益冲突等。这些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深思熟虑,找到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再次,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环保工作需要行动起来,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支持和理论上。我们需要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环保的实践者。比如,我们可以节约水和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鼓励使用环保产品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行动,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也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只有通过行动,我们才能够真正体验到环保的意义和成就感。

最后,培训中的互动和合作让我意识到环保工作需要形成合力,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活动中,我们进行了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学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也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使我深感环保工作需要有不同的领域和专业的人才,需要形成群策群力的合作网络。

总之,这次关于“环保攻坚培训”的培训使我收获颇多,让我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案例分析和讨论,我了解到了环保的知识和方法。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环保工作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参与环保行动,我们可以为创建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最后,培训中的互动和合作让我认识到环保工作需要形成合力,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通过这次培训,我愿意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脱贫攻坚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使命,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经之路。作为扶贫干部,我有幸参与了脱贫攻坚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脱贫攻坚中所学到的一些业务心得体会。

第二段: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通过对贫困户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困难所在,扶贫干部可以制定具体的扶贫方案,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在实践中,我发现,精准扶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科学划分贫困标准,找出真正的贫困户,而不是盲目扶助;二是根据贫困户的不同情况,采取具体的扶贫措施,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第三段: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面。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收益,达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或者更高的目标。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产业扶贫不仅要选对产业,更要创新方式,例如发展农家乐、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等产业,创新业态,增加收益,让百姓有切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

第四段:教育扶贫。

教育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教育投入,让孩子上好学,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为贫困家庭扫清发展障碍。在我的工作中,我积极落实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加大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关注力度,新建、维护、改扩建学校,让所有孩子都能享有优质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第五段:感悟与总结。

脱贫攻坚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任务。在工作中,我深感责任重大,但也担忧着在任务实现之前可能绕了远路或者失败,因此我更需要坚定信心,步伐不停的向前走。同时,在我看来,扶贫也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广大干部的一以贯之的努力,以及民众的共同支持和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有效的脱贫理念,不断实现自我提高,带领群众不断前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助推脱贫事业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据报道,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实现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

2020年新冠疫情的到来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违反抗击疫情规定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武汉返京常姓男子未隔离末上报致其母亲感染并被通报;女子刘某隐瞒湖北居住史通过第三地进京,被警方通报;某市某家违规在疫情期间操办丧事,导致人员聚集被通报等等,让人为之担忧。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在如此困难的时刻放弃脱贫攻坚目标,唯有顽强克服困难,使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二者有序开展。当下,随着新冠疫情情况的好转,我们工作的重心逐渐转移到脱贫攻坚工作上,但并不意味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可以放松懈怠,相反,防止疫情的发生是我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前提,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安全的环境,脱贫致富就无从说起。

在防控疫情的前提下开展脱贫攻坚决胜战初期,我们应首先做好复工复产的充分准备: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可以放心投入到工作中,充足的医疗防控物资让病毒无处可藏,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情绪应该一直是我们的工作状态。其次,端正态度,坚定信心,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对贫困户“摘帽不摘责任”,防止“因疫致贫”和“返贫”现象出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想要知道我们的防疫政策和扶贫政策是否有效,做过了才知道,所以,我们对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的同时,应该结合我市的实际,理论结合实际是个技术活儿,不能生搬硬套,应该灵活地、创造性地进行脱贫攻坚工作,在规定期间内高质量的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时,发展自己的特色,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这一年,许多省(区市)都印发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规划脱贫摘帽的时间表、路线图。

比如,山西省提出,2017年脱贫50万人、2017年脱贫56万人、2018年脱贫55万人、2019年脱贫46万人、2020年脱贫25万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明确今年120万人脱贫和1000个贫困村8个县(市、区)摘帽;贵州省则将其分为两步,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再到2020年末实现623万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而在2017年全国省级两会全部结束后,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至少24个省份在2017年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年内脱贫人口具体目标数。其中,湖北、陕西等11个省份将目标人口数定在百万人或以上。

也有省份提出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例如,2017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年实现5个贫困县摘帽而根据《陕西省十三五农村脱贫攻坚规划》,陕西2017年除了要让130.1万贫困人口脱贫,还要让2个贫困县摘帽。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许多省份出台了相关标准,但在脱贫摘帽这件事上,需要遵循的是国家标准。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脱贫摘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退出标准和程序等。比如,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以严格的数据来衡量。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中国政府提出的“脱贫攻坚”政策已成为社会主题之一。为了满足脱贫攻坚的需求,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推进贫困人口的培训工作。本文将探讨培训脱贫攻坚的心得和体会。

二段:了解培训的目的。

培训贫困人口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能,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这些培训课程往往涵盖技术,管理和职业培训等领域。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们注重培训学员的实际能力,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课程来提高他们的技能。

三段:设计培训课程。

认真设计培训课程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关键要素。技能课程的设置需要考虑学员的实际情况,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灵活性,充分利用好培训资源。不同的条件和目标需要不同的培训方法。对于缺乏基础技能的学员,可以采用简单的培训方法,而对于具有专业技能的学员,可以采用更高级的培训方法。

四段:组织师资和教学内容。

为了成功的培训,需要招揽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严肃地设计和制作。师资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教学经验,专业技能,语言能力和教学方法的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教学内容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和培训目的,科学地设计。这些教材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包括书籍,网络和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关资料。

五段:加强评估和监督。

对于培训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果,应该通过评估和监督来反复检查。评估方法应根据培训目标和培训效果设计。评估方法可以采用计划评估,实施评估和结果评估等方式,以保证培训的效果。监督的含义是遵循指定的监督程序,对培训管理工作进行高效、合法管理,以确保未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达到预期效果。

结语:

脱贫攻坚是中国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科学的培训方法,我们可以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获得有效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加强对培训课程的质量控制,尽可能创造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广大的脱贫攻坚学员创造更好的就业机会。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九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目标的时期,培训脱贫攻坚举措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参加了许多这方面的培训班。在这些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技能,也见证了培训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本文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制定计划是重要的。

计划是成功的关键。在实施脱贫攻坚计划之前,我们必须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实现脱贫的时间表,确定目标的步骤以及如何去执行这些步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我们要注重细节,要明确各项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以保证计划的落实、监管和总结。通过培训,我学习了如何有效地制定计划,并知道了计划对项目成功实施的重要性。

第三段:不断学习是必要的。

我们生活在经济不断发展、变化异常快速的时代,如何适应时代和发展需要,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脱贫攻坚的培训课程提供了新知识、技能和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实现与时俱进的机会。通过这些课程,我学会了如何调查调研、如何追捕贫困户,并掌握了如何在脱贫攻坚的整个过程中作出正确决策的技能。

第四段:建立思想改进机制。

脱贫攻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涉及到人口稳定、就业机会等问题。因此,在实施脱贫攻坚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互相交换信息、分享经验和取得成功的平台,这个平台使农民们获得信息、理解政策、管理资源,并通过分享经验、规划和组织开发计划,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这个平台不仅能促进“志愿者”们间的沟通,而且能引领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样,还能刺激创新和创业,以在实施过程中获得成功。

第五段:注意实施时刻。

脱贫攻坚计划总是面临着工作不到位、执行问题、政策不贯彻落实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我们突出了实施场合的重要性,识别各种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减少因执行不当而造成的财产和人力损失。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与相关方进行沟通。要让社区多看多听,要与企业沟通,以同时开展教育、培训、普及读书、电视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如此一来,社区居民不仅可以在自己的领域内掌握一技之长,也能获得创业和发展的机会,不断地提高生活质量和获得感。

结论:

通过培训脱贫攻坚班的学习和实践,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执行计划的必要性、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成功获益的重要性、以及在贫困人群中建立社区文化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和发展需要,因此,培训已成为一个改善社会和民生的方式之一。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

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备受各界关注。修订后的两大党规,把党的以来治党管党的实践成果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通篇贯穿着“全面”与“从严”两个关键词,吹响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的号角,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重在思想认识深化。修订后的两项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准则》是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是强化党性修养的道德“标尺”;《条例》是实现党纪处分与国法处理良性衔接,党纪处分制度更加科学的有效规范,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将两项党内法规铭刻在心,真正做到“学、思、践、悟”。贯彻好落实好《准则》、《条例》,要牢记共产党员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为党工作是党员干部的“第一职责”,为党添彩是党员干部的“第一义务”,党的纪律是党员干部的“第一约束”,自觉遵守《准则》和《条例》,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自觉坚守修身、齐家、用权、从政的底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持续深入,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穿于司法行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建立与司法行政职能相呼应的无盲点、无断层、无缝隙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作为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政负责人,要认识在先、谋划在前,充分认识司法行政事业发展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新要求,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严格执行《准则》、《条例》紧密结合起来,使全系统广大党员牢记各项廉洁自律要求和党的纪律底线,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知敬畏、存戒惧,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贵在落实两项责任。严格执行《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执纪责任的重要抓手。司法局党组要切实负起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面责任、直接责任和首要责任,切实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责知责、履责尽责,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份内之事管起来、严到份;作为党组书记要真正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管好自己、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党组班子其他成员不仅要行使好行政职责,更要履行好自己的党内职责。日前,中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解读《准则》、《条例》时指出,对个人生活中“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生活消费水平”的党员,党组织不能不管、不能不问,这些都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刚性要求。

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手握党规党纪,带头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恪守忠诚、干净、坦荡的政治品格,坚决克服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好人主义、保护主义倾向,讲原则、守纪律、敢碰硬。对于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领导干部是重点,刑罚执行以及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领域是重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是重点。作为党组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在整风肃纪、反腐倡廉中主动站位,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抓小、抓早、抓自身、抓具体,做到有患先防,有疾早查,有病快治,沉疴猛治;针对“四风”和腐败问题,结合《准则》和《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做到教育在先、预防在前,对党员干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揪揪耳朵、扯扯袖子,甚至予以当头棒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全面从严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执纪责任。

学习贯彻党内两项法规,根在推进落地见效。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关键是要强化自我约束。党员干部要将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自觉接受监督,坚决守住底线,特别是要按照《准则》和《条例》明确的八个方面要求、六个方面纪律,时时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处处慎权、慎欲、慎独,不但在工作圈内公正合理用权,在生活圈、社交圈中也洁身自好,做廉洁从政的楷模,时刻把党的纪律印在心中,落实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准则》、《条例》两项党内法规重点是要强化履职担责。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持把严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职能工作之中,在“全面”和“从严”中推动落实,在坚持和深化中形成习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机关提出了许多新期待、新要求。执法执业环节是司法行政系统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执法严格不严格、执业诚信不诚信,直接影响司法行政系统的形象和公信力。实践表明,许多腐败违纪违法现象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往往发生在执法执业过程中。严格执法、诚信执业是反腐倡廉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追求道德高标准和严守法纪红线是严格执法、诚信执业的前提和保障。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纪和法律服务队伍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强化其履职担责。当前,全县司法行政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孟建柱书记在安徽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司法行政工作中心,讲政治、讲忠诚、讲纪律、讲担当,主动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提供法治保障,探索新形势下做好zd工作的新路子。

党员干部要将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严守党纪上远离违纪红线作为重要导向,自觉运用《准则》和《条例》规范自身言行,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时刻守住底线,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一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必须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的作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沉得下心,负起责任,不断学习,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户发现致贫原因,找到脱贫之路,坚决带动贫困户实现“十三五”期间的脱贫目标。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动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贫困群众终究要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要坚决改变贫困群众‘坐、等、要’的思想,带动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心热起来,要发扬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内生动力,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

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不畏艰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只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只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打赢脱贫攻坚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脱贫攻坚能够有力地缓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政治稳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缓解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解决收入和机会不平等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而且关系到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脱贫开发对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二

第一段:培训的背景和目的(150字)。

近年来,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环境。为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环境监管工作,我参加了一次名为“环保攻坚”的培训。这次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我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增强环保监管能力,培养我们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对改善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明确的行动计划。

第二段: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250字)。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同时,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也日益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培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真实的案例,如水源污染导致的饮用水危机,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问题等,这让我更加意识到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亟待解决的时刻。只有当大家都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才能真正推动环境保护工作。

第三段:学到的环保知识和技能(300字)。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大量的环保知识和技能。首先,我们了解了环境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意义,了解了环保监管体系和流程。这让我们明白了环保政策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在工作中能依法行使权力,保护环境。其次,我们学习了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巧,提高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如何调查处罚违法企业等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都为我们参与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第四段:培训后的行动计划和思考(300字)。

通过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因此,我制定了自己的行动计划。首先,我将宣传环保理念,鼓励身边的人多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此外,我还计划通过个人实践,如减少能源消耗、垃圾分类等,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中。同时,我也会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到环境监测和数据分析工作中,为环保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培训让我明白到环境保护需要个人的行动和努力,我要将这一理念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200字)。

参加“环保攻坚”培训后,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获得了更多的环保知识和技能。但我也清楚,环保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未来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素养和能力,积极参与各类环保活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美好的环境。通过这次培训,我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将会对未来的环境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攻坚培训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旨在增强个人的应对挑战的能力。我作为一名年轻人,也参加了一次攻坚培训,其中得到了许多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意识的觉醒(200字)。

参加攻坚培训让我认识到了个人意识的重要性。在培训中,我学习了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培训中的团队活动,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这些活动,我懂得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意识到只有积极主动才能打破自身的局限。攻坚培训开启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白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第三段:技能的提升(200字)。

攻坚培训不仅提供了智力层面的挑战,还增强了我的技能。在培训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合作,如何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参与团队活动,我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此外,培训中还学习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这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都大有裨益。攻坚培训为我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平台,让我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我的技能。

第四段:心理素质的增强(200字)。

攻坚培训不仅是对个人技能的提升,更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挑战。在培训中,我学会了自我管理和情绪控制,学会了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保持冷静和镇定。这些培训让我变得更加坚韧和自信,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更好地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攻坚培训教会了我如何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五段:收获与感悟(200字)。

通过参加攻坚培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攻坚培训让我更加了解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局限,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相信我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攻坚培训让我体验到了挑战和成长的快乐,也让我明白了人生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局限思维。我将把攻坚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总结:(100字)。

攻坚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和成长的平台。通过参与培训,我觉醒了自己的意识,提升了自己的技能,增强了自己的心理素质。攻坚培训让我明白只有积极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跨越自身的局限。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四

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一)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年来,经过《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9-2020年)》的实施,扶贫开发已由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转入巩固温饱成果的阶段,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农村居住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发展差距的缩小也已达新阶段,加快脱贫致富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同时,也为促进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良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至2019年度,我在陕西省白河县挂职副县长,曾协助分管扶贫工作,现结合挂职工作经历谈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和贫困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从1978年到2019年,累计减贫逾7亿多人。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

从全国当前贫困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一是贫困人口数量多。2019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75万人,其中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超过500万人。二是贫困区域分布广。全国不仅有14个连片特困地区,除京津沪3个直辖市外,其余28个省级行政区都存在相当数量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群众。三是贫困程度依然深。全国有3917个村不通电,影响近380万人,连片特困地区有3862万农村居民和601万学校师生没有解决饮水安全的问题。还有7.7万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不通客运班车,83.5万个自然村中,不通沥青(水泥)路的自然村数33万个,占39.6%。贫困人口中因疾病导致贫困的比重超过40%,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近1000万。

以白河县为例,它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相望,位于秦头楚尾,古称南走巫夔,北通商洛,东扼均房,关南险奥,白河尤属襟喉。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1万亩,辖11个镇113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人口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7万元,贫困户1.34万户,贫困人口3.51万人。白河既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国家秦巴地区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区域县。在全国的贫困区域县中,白河县是个典型的欠发达的农业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人口增收困难,农村路、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基础设施质量偏低,制约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面临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全县有贫困村78个,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18.8%,是全国的3.8倍,是全省的1.5倍,贫困面广程度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经过多年的扶贫攻坚,虽然多数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剩下的都是一些难啃的硬骨头,加上自然条件差,基础相对薄弱,扶贫开发成本高,群众脱贫难度仍然很大,新的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

二、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精准扶贫如何精准?这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的讲话中已经给出了答案。2019年1月,总书记在考察云南省昭通市时提到,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9年4月,他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讲,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在党校学习期间,曾调研过山东省临沂市、贵州省黔西南州等地,各地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精准扶贫的思路和措施。比如,贵州省黔西南州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关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构建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山地旅游、大数据为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保障的1+3+3发展体系,推行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流程工作法,弯道取直,奋力跨越,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黔西南实际,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发展新路。挂职期间,在白河县基层调研时发现,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三包、四扶、五保障的精准扶贫措施非常务实,很有特色。一是建立三包机制,夯实扶贫责任。三包即领导包抓、部门包建、干部包扶。二是落实四扶举措,力求精准施策。四扶即扶持班子建设、扶持产业发展、扶持基础设施、扶持改善环境。三是围绕五保障目标,合力推动落实。五保障即住房有保障、增收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充分发扬白河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陕南精准扶贫之路。

三、当前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有的扶贫体制机制设计存在缺陷,精准度不够。

由于贫困地区区位优势不明显,优势产业少。没有产业,就没有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脱贫就成了一句空话。比如白河县,由于土地少土块零星,大多数贫困村无产业,即使有也是零散不具规模,没有支撑力,加上个别村干部只热衷于基础建设,贫困村发展产业思路不够清晰,有愿望发展农户又缺资金,小额贷款金融部门的条件多,门槛高,扶贫贴息贷款难以到位,还有一些贫困户观念守旧,宁愿穷也不愿贷款发展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度大。

(三)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有限,基础项目难实施。

中央、省、市虽然都安排有各类扶贫资金,但由于点多面广,加上地方财力有限,各类资金真正落实到位的数额不足,根本不能够满足需用。贫困村建设重点在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上,特别是公路、安全饮水、电网改造、防洪堤、环境改善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愿望大、期望值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白河县来说,县财政拮据,只有靠有限的专项资金和部门捆绑资金以及帮扶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解决,而这些资金争取难度大,有的项目没有纳入计划盘子,捆绑资金难到位,使基础项目建设进展慢甚至无进展。

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对策及建议(一)抓好各项政策精准实施,夯实综合措施。

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扶贫工作的保障,也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一要积极争取专项扶贫资金。力争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贫困村。从贫困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困难问题入手,推动贫困村发展,促进贫困户增收。同时,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使用好产业贴息扶贫贷款、管理好扶贫互助资金,为贫困群众脱贫打好基础。二要整合落实行业扶贫项目。行业扶贫是扶贫工作重要环节,要求交通、水利、住建、农业、文广、教育、电力、卫生计生、文化、电信等行业部门,要围绕贫困村项目需求编制发展规划,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确保贫困村扶贫项目落在实处。三要多方融资支持扶贫。要加大信息联络、协调沟通工作,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实施或优先列入计划,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力度。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鼓励民间资金支持扶贫开发。四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扶贫。社会扶贫是扶贫开发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建立更新及时、扶需清楚、良性互动的社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准确有效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帮扶困难群众,确保用最适宜的帮扶方式和力度达到最好的扶持效果。

(下一页)。

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二)这次外出学习考察,大家普遍反映时间短、行程紧,但获得的信息量大、思想的震撼力强,不仅体会到了灵台县委、县政府及各级干部群众推动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更是感受到了他们面对困难的顽强和不屈,许多工作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牢工作基础是解决怎么扶的重要保证。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灵台县按照本省、本市工作部署,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的县精准扶贫指挥部,下设了办公室,由县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抽调13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专职办理具体业务,同时组建了乡镇精准扶贫工作站和贫困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形成了三级联动、上下贯通的工作体系。二是工作思路清晰超前。该县于2019年初在大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村整体退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努力与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脱贫攻坚目标,实施了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事业提升三大工程,突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强化了组织领导、典型引领、项目支撑、人才保障、改革推动五个保证的1365工作思路,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顺利开展提供了思路引领。三是政策体系稳定完善。该县在承接省上1+17和市上2+19精准扶贫专项支持计划的基础上,另行讨论制定了全县2+20专项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定准脱贫对象是解决扶持谁的前提条件。灵台县把定准脱贫对象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置条件和基础一环来抓,狠抓精准识别和精细管理,为精准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建档立卡规范有序。该县严格按照五步识别法(农户报,社内评;村民议,入户查;村级定,乡审核;两公示,一公告;实名管,动态调)工作要求,实行一核(农户收支状况)、二看(家庭生产生活条件)、三比(收入、住房、财产状况)、四评(农户申请、小组初评、村两委审议和村民代表决议)、五公示(村、乡两级公示和县级公告)工作程序,在全县精准识别贫困人口4.55万人,全面明确了脱贫攻坚对象,锁定了脱贫目标人群。二是大数据管理精准高效。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专项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方面的扶贫措施,进行了全面、系统、动态化的数据收集,并按季度进行录入维护,通过对任务目标、基础数据、资金使用效益、扶贫成效等数据的对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措施,为因户施策、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三是853挂图作业责任明晰。该县严格落实挂图作业审核把关责任制,县、乡、村层层明确作战图的组织实施、数据填写和审核把关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84个行政村的853挂图作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三、补齐发展短板是解决扶什么的关键举措。灵台县立足贫困现状,坚持在扶志、扶学、扶医、扶产业、扶设施上精准聚焦,有力地补齐了发展短板,加快了脱贫步伐。一是全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工程。该县坚持把项目作为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撑,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2亿元,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编报并实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10类31个,完成总投资6200万元,使一批贫困村的道路、供水、电力、通讯以及绿化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提升,环境面貌极大改善。二是全力实施培育富民产业工程。该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努力培育专业村,推进贫困村产业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在肉牛产业发展方面推广秦宝公司的寄养代繁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推广我县的海升建园模式,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重视示范基地的带动和引领作用,同时结合实际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等多元富民产业,扶持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贫困村电子商务,在实实在在增加群众收入同时培育了一批富民产业。三是全力实施社会事业提升工程。该县坚持公共服务进一步向贫困村覆盖和延伸,让贫困群众平等参与小康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了贫困村学校、卫生院(室)、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同时广泛开展爱心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及时帮助特殊困难群体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起了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四是全力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该县在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培训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年龄、文化程度等,分别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整合农牧、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以主导产业、实用技能为重点,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系统培训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农闲多培训、农忙少培训,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开展分层次培训,将技能培训送下乡、送到贫困群众家门口,在扶贫的同时更加重视扶智。

四、强化纵横联动是解决扶到位的有效途径。灵台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横联动,强化宣传培训、融合双联行动、推广电商扶贫等方面持续用力,有力地提升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水平。一是舆论氛围到位。该县以提高贫困户政策知晓率、增强全社会精准扶贫关注度为出发点,每年投放各类精准扶贫宣传资料近2万册,向主流媒体报送各类信息近500条,坚持每季度在省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简报》、《甘肃工作》等刊发脱贫攻坚文章1篇以上,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二是财政保障到位。该县按年度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20%增列专项扶贫预算,当年清理回收存量资金中可统筹使用资金的50%以上用于扶贫开发,年均财政新增扶贫资金达到2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用好金融工具,全县申报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45亿元,发放第一批贷款1.02亿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2.01亿元,有效解决了资金制约问题,为补齐发展短板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三是社会联扶到位。该县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相结合,为全县120个双联村编制各类项目251项,概算总投资2.23亿元,引导各级联村单位把项目和资源向双联村,特别是年度预脱贫村倾斜。各级联村单位累计帮建道路、饮水等建设项目近200项,有力地助推了脱贫攻坚。

五、重视责任落实是解决扶不好的重要手段。灵台县着眼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整合督查力量,强力推动任务落实。一是层层夯实责任。该县出台了县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建立了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旬通报、月调度制度,有效落实县委、县政府领导两个分管责任、职能部门两个首问责任、乡镇党委一个主体责任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四个管理责任,形成了任务明确、责任明晰、调度有方、推进有力的责任体系和落实体系。二是全面驻村帮扶。该县整合精干力量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79个,在省财政安排经费的基础上,县财政为每支驻村工作队追加经费2000元,促进了帮扶工作队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拔科级后备干部13人挂职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和乡镇长助理,引进具备现代农业知识、掌握牛果菜产业生产的技术人员17名,选派120名科技特派员在贫困村开展技术帮扶,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三是严肃追责问效。该县制定出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建设管理《问责办法》,鲜明树立了奖优罚劣的考核导向和工作指向。特别是在国家审计署驻兰州办审计反馈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存在问题后,全面开展了建档立卡数据大核查工作,对建档立卡工作中职责履职不扎实不到位,造成贫困户识别不准的41名乡村干部进行了严肃问责,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的高效落实。2019党员学习脱贫攻坚心得体会(三)通过这次学习,我们深切感到,脱贫攻坚的关键是精准,核心是务实。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各级脱贫攻坚要求,坚持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县城和镇保障房去库存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全县农民收入相结合,出实招、下大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是坚持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参照灵台县挂图作业工作经验,依据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框架要求,坚决贯彻执行我县《关于在全县各级实行脱贫攻坚挂图作战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挂图作战工作的通知》精神,落实好县、镇、村三级挂图作战各项任务。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依托县脱贫攻坚作战指挥大厅和县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全县脱贫攻坚挂图;各镇及各驻镇工作队负责,依托镇级项目超市建设,制作镇级脱贫攻坚挂图;各驻村工作组和各村负责,以村级项目超市挂图为基础,完善建立村级挂图内容,在全县形成层级完善、责任明晰的挂图作业体系,建立起县镇村三级脱贫攻坚工作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二是大手笔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学习灵台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经验,按照三年任务、一次启动的既定计划,落实县城购买保障房安置4+1+1、镇村购买保障房和成本房安置3+1+1、中心村自建移民新村安置3+1+1、特困人口集中安置567、插花安置4+危房改造项目五种搬迁补助政策,参照百里乡古城村移民安置点建设标准,多方整合项目资金,按照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的要求,在人口密集的中心村规划建设2至3处50-100户的扶贫移民新村,高标准建设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全面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高规格配套文化广场、农村淘宝、金融服务网点等公共服务设施,努力打造一批易地扶贫搬迁新亮点。

三是加力发展脱贫产业。对76个贫困村的发展现状和扶贫工作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明确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农业产业升级提效相结合,与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培育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落实《千阳县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产业脱贫工作方案》,集中1.2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加快实施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推广提升园区带动、企业带动、合作带动、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庭院经济、组织帮扶七大模式,全力引领贫困户参与产业园区升级改造,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经营大户、新型服务组织等经营主体。继续完善县、镇、村三级项目超市,在按照四个一批加快项目认领同时,通过网上公示、新媒体公开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落实,确保台账内所有项目有人认领、有人包抓、有人负责。

四是完善脱贫攻坚档案工作。参照灵台县脱贫攻坚考核资料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全县《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开展脱贫攻坚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专项工作组要协同县××局和县脱贫办,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障,切实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各驻镇工作队、各镇要加强镇级脱贫攻坚工作档案管理,重点做好上级来文、本镇资料、县、镇、村三级扶贫工作责任书、各类花名册、扶贫搬迁等十个方面的资料管理,确保文件材料收集完整、归档及时、整理规范、保管安全。各驻村工作组、各村要重点围绕本村民主评议、脱贫信息、过程资料、一户一档等十一个方面,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文件资料,做好整理归档,确保体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利于贫困户脱贫验收考核。

五是强化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积极学习借鉴灵台县宣传工作和先进典型培育机制,强化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和先进典型培育。及时组织邀请外界媒体,依托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多视角、大范围地发掘报道我县金融扶贫、行业扶贫、驻村帮扶等方面的措施和经验,促进全社会各级各界关注、理解、支持千阳脱贫攻坚工作。充分调动产业脱贫、生态脱贫、兜底脱贫等农业、林业、民政部门外宣人员的积极性,全方位宣传报道行业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典型实例、成功做法,做到主流媒体、行业报刊宣传千阳脱贫攻坚全覆盖。发挥县电视台、《千阳扶贫》简报脱贫攻坚宣传舆论的主渠道作用,及时跟进报道我县脱贫攻坚一线事迹,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各级关注和参与我县脱贫攻坚工作。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五

随着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愈加迅猛,脱贫攻坚工作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投身于扶贫事业的一线工作者,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我对脱贫攻坚业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在这里,我将从对贫困线的界定、精准扶贫的实施、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对贫困户的关怀以及宣传教育的作用这五个方面,分享我在脱贫攻坚业务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对贫困线的界定至关重要。贫困线的合理界定,既能够更好地准确反映出贫困人口的真实状况,也能够便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扶贫工作。贫困线的计算不仅要考虑收入、消费、生活水平等因素,还要综合考虑贫困人口的就业状况、教育背景、社会保障等因素,以便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多种方式确定贫困线,如调研、统计数据分析等,确保贫困线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扶贫提供了坚实的依据。

其次,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核心要义。精准扶贫要做好“五个一”工作:一个对象、一份政策、一个规划、一个方案、一套责任。我们要通过建立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机制,及时更新贫困对象的信息;还要通过对贫困人口进行个别核对,确保政策真正惠及到贫困户;同时要针对不同贫困户的需求,制定具体的脱贫规划与方案;在扶贫责任人的协助下,及时验证和监督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通过精准扶贫,我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将扶贫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让更多的贫困户真正受益。

第三,资源整合是实现脱贫攻坚一体化的关键。脱贫攻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为了更好地整合各方力量,我们与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各项扶贫工作。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为扶贫提供了坚实后盾;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与人力资源为贫困户提供了多角度的帮助;企业的对口帮扶与进一步开放市场为贫困地区带来了机会。只有通过有效的资源整合,我们才能够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共同目标。

第四,对贫困户的关怀是脱贫工作的基础。脱贫攻坚工作不仅仅关乎经济问题,更关乎人的尊严和尊重。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理解贫困户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我们常常通过走访与交流,了解贫困户的困难与问题,将他们的诉求与内心痛点转化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鼓励贫困户勇敢面对困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我改变的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自力更生的人。

最后,宣传教育在脱贫攻坚中起到重要作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推动贫困地区的发展与改变不仅需要政策支持,也需要贫困群众的积极参与与倡导。我们不仅要向贫困户宣传各项政策和措施,还要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让他们成为脱贫攻坚的积极主体。同时,我们也要借助媒体以及其他传播平台,向社会传递脱贫攻坚的重要性与进展情况,汇聚更多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我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只有通过对贫困线的界定,精准扶贫的实施,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对贫困户的关怀以及宣传教育的作用等方面的全面把握,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业务攻坚培训心得体会篇十六

攻坚培训是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训练,我们可以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在攻坚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正文一-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

攻坚培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如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解决方案等。通过掌握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在一次模拟的团队攻坚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难题,通过充分动员团队成员的智力和经验,我们成功地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了解决方案。这次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段:正文二-加强团队协作。

除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攻坚培训还注重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在攻坚任务中,我们需要和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面对挑战。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合理分配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达到整体最优。例如,在一次团队攻坚中,我负责团队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合理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最终,我们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是攻坚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四段:正文三-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

攻坚培训还通过各种方式培养了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攻坚任务中,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很多,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去克服。通过培训,我学会了如何保持积极的态度,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例如,在一次严峻的训练中,我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但是我通过调整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最终克服了困难。这次经历使我深刻认识到,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攻坚培训的重要价值。

第五段:总结。

通过攻坚培训,我收获了解决问题的思维、团队协作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经验和体会不仅可以帮助我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通过攻坚培训,我相信我可以更加积极地面对困难和挑战,取得更好的成绩。攻坚培训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