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 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报告(7篇)

  • 上传日期:2022-12-25 17:20:10 |
  • ZTFB |
  • 11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一

班级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环境,班级文化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学生个性发展是在班级文化背景下的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的。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班级文化建设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立足于学生的个性,班级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

二、工作思路于内涵

1、物质文化

美的教室:整洁的地面环境,美观的陈设布置,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图文并茂的板报设计,使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更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物品摆放:班级卫生工具、奖状及需要张贴墙面的制度等要按学校规定的位置摆放、张贴。

活力与生机:充分利用阳台、窗台等地设立生物角,让教室整洁清新、充满生机与美感。

2、制度文化

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班级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开发的如何,直接关系到班级能否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明、管理科学。

班级愿景:各班要依据各班实际情况,指定出富有特色个性的班名、班风、班训、班歌等。

班级制度:各班应根据学校相关国家和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已有的班级管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规应包含班级成员应共同遵守的各项规定。

班级管理: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3、精神文化

正确的班级舆论: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集会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丰富的实践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养育功能。

三、工作安排

1、 评比时间:

(1)分年级于17周完成教室环境内容的检查评比。

(2)各班于18周五前将“主题建设”、“特色建设”、“特色加分”等项目的相关总结、活动方案、文档、图片、视频(电子版)上交级组。

2、奖项设定

(1)每一年级分别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2)全校评出“特色班级文化奖”3名。

3、经验交流

安排5~6名班主任介绍经验,集体交流。具体时间另定。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二

近日,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强调:“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我们要以此为遵循,深刻认识新时代媒体融合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

1.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时代意义

当前,我国媒体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媒体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围绕重点工作、难点问题,亲自谋篇布局、着力推进,坚持立破并举,指明方向、指引路径、指导发展,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定位、新闻工作者如何作为等基础性、原则性的大事要事,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围绕信息技术革命、传播格局变化、舆论生态变革等战略性、方向性重点问题,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到宏观指导,从发展趋势到路径选择,指出了明确方向。针对体制机制难点,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从改革方向、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导。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不仅是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强力推动,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在中央的领导和带动下,各级党委对媒体融合高度重视,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抓根本、抓长远、抓政策,建立机制,解难题、聚焦点、融热点,寻找路径,全面引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成效正在显现。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媒体在引领社会共识、形成心理预期、推动依法治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主流媒体必须占据传播制高点,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只有立破建并举,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法治环境,才能建设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确保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重视抓媒体融合发展,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互联网,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既有利于把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又有利于把人们生产生活的网络新空间变成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把全媒体发展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从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推动,使生产发展更加迅速、生活发展更加方便、生态发展更加文明。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媒体、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媒体技术迭代升级更快,加快抢占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高地,才能真正占领舆论引导的信息高地。新闻工作者不但是新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而且是传播理念、内容、手段、形式、方法、体裁、业态、体制、机制的革新者和新观念的引领者。要清楚地看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与物质生活追求总在不断提升。因此,媒体要适应变革,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要,才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2.紧抓机遇,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党的xx大以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网上网下舆论场取得基础性、根本性变化。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影响深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着媒体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不但推动媒体形态发生变化,也推动媒体理念发生变化,使媒体的受众更广泛、传播更便捷、影响更深远,这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新闻媒体正在探索一条科技引领路径: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高新技术治网能力,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全媒体传播法治运行;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和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全领域拓展,打造一批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构建优良的媒体格局,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正在探索一条科学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很多媒体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生产流程、平台建设、人才技术等方面融合,大大拓展了主流舆论阵地。各级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利用新兴媒体推动区域治理和地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中央媒体在建设新媒体矩阵、做强正面宣传和培育传播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不少省级媒体在整合区域云等大数据方面有一定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正朝着“一中心多功能”方向努力: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文明建设窗口、宣传文化基地、基层信息枢纽、群众办事帮手。随着这些功能逐步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将成为该区域的主流强势媒体、虚拟的政务服务中心、联结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对于强化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引领社会风尚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各地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如看不清方向趋势、不敢作为,缺少资本支持、缺乏盈利模式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利用互联网、移动传播、大数据等技术革命的机遇,利用媒体建设多功能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厘清思路、提高站位,与中央精神对标,采取财政税收、投资、项目等政策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准确定位,采取恰当的规模、技术、载体等推动当地媒体创新发展。各级各类媒体要主动对位、紧抓机遇,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服务基层治理,找到一条可持续、能盈利、聚人才、有竞争力的新型发展道路。

新闻舆论工作者正在拓展一条新的成长成才之路。媒体深度融合,离不开人的融合。理念观念要融合,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全力打造全媒型人才,在政策传播、信息服务、守望正义、引导时代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新闻志向,树立受众意识、用户意识、产品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适应受众的微传播、短时需、生动鲜活等需求,成为全媒型、专家型的媒体人才,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成为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把握信息技术革命机遇,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新闻舆论工作不断进步,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更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贡献力量。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三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__年省中等专业学校及专业专项资金的通知》(粤财教〔20__〕33号),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实训中心项目建设竞争性分配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该专业实训中心设备的采购。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资金科学合理运用,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20__〕125号),结合学校及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㈠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区伟雄

成员:苏秀芳、苏 彪、唐少兰、张贵锋、廖仰平

㈡项目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苏秀芳

成员:廖仰平、张贵锋、易明广、刘 辉、刘洁芳

㈢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小组

组长:苏 彪

成员:陈燕凯、唐少兰、叶建新、王 立

二、建设目标

紧跟国内健康产业发展利好形势,围绕康复保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着力建设实训教学区、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等实训和临床实践功能区,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教产研发服务定于一体。成为行业一流、省内领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打造市级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样板工程,服务于当地健康产业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建设思路

㈠遵循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及通用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㈡定位准确,面向健康服务行业和基层社区培养技术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

㈢分期、分批、分阶段推进。早期,做好实训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中期,在实训中心初步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重点探索如何更有效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发展期,形成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在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㈣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在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实训中心中医康复和养生保健人文环境的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科学运行、师资培养等软件建设。

㈤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研究,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教产合一。

四、建设内容:

1.实训室扩建。购置一批先进的设备,对中医康复保健实训中心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增加120个工位数,以适应本专业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规模。

2.模拟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中社区康复中心配置要求和《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建设规范》,建设一间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作为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配套设施,以适应当地社区康复技术人才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的需要。

3.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建设。该中心将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医药研究院、云浮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学校门诊部融为一体,有独立的建筑和机构设置,集学生教学实训、保健按摩师和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医康复保健产业开发和中医养生理论研究、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社区康复保健服务、中医美容养生于一体。

五、进度安排

n 项目任务 建设进度时间

1 省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6月

地方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7月

学校自筹资金到位 20__年3月

其他资金到位

2 设备招投标 20__年7月-8月

3 设备到货 20__年9月

4 设备验收 20__年10月

5 设备投入使用 20__年11月

6 基地指导教师培训 20__年11月

六、绩效目标

项目评定指标 本专业现状 项目建设目标

实训设施

实训场地总面积(m2) 820 940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285 530

实训室总数 8 9

主要实训设备台/套数 132 216

实训工位总数 350 470

实训与培训

本校学生实训课时数(学年) 1220 1660

承接兄弟学校学生实训人数 0 100

承接师资培训人数 0 20

承接企业员工培训人教 0 100

承接其他社会培训人数(学年) 0 300

承接技能考证培训人数 709 1000

七、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金利用审查工作小组、项目验收工作小组,三个小组均制定工作制度,相对独立工作,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与。

㈡制度保障。科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严格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和学校《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设立独立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效率。

㈢资金保障。积极筹措经费,地方财政承诺划拨配套建设资金75万元;学校集中财力,自筹25万元配套建设资金,并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㈣人才保障。建设过程中聘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指导,由护理专业市级学科带头人牵头负责,本专业骨干教师参与。

八、附件

㈠设备采购清单。

㈡实训室建设效果图。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二〇__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值全市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月开展之际,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举行庄严的师德师风宣誓仪式,我现就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古人云:“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肩负的历史重托是不言而喻的。进入新世纪以来,广大教师献身教育,尽职尽责,为发展和推动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为维护和发扬高尚师德作出了不懈努力。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规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个别教师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师德产生扭曲,师风出现偏差,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衷搞有偿家教;接受学生家长吃请和礼物、礼金;排人情座位;以教谋私;推麻将、打牌通宵达旦,甚至出入不良场所„„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教师和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教师,要想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必须在师德师风上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我认为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教育的工作机制。 要把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将师德师风教育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布置,统一规划,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以当前开展的县行风评议为契机,加强对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以榜样的力量,鼓励教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教师,增强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3、依法强化管理,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奖惩机制,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及教师职务、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定期表彰奖励制度,大力表扬师风师德高尚的教师;对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4、重视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要充分运用学校网站、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使广大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形成人人遵守师德,树师风形象的良好氛围。

5、强化社会监督,建立全方位师德监督和评价体系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的同时,还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理事会,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等举措,争取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建立起教育行政监督、学生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网络,达到纠正不良师德行为,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各位领导、同志们,“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要乘全国“两会”胜利召开的东风,以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在去年教师节全世界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的“四点希望”,为我县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竭尽绵薄之力!

谢谢大家!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五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听了*老师和*同学激情澎湃而又充满自信的发言,看到同学们认真听到,严肃期待的神情,我深深地感动了。我相信,今天这个“团结拼搏迎中考”的誓师大会必将激励我们老师和同学们,切实抓紧,从今天开始到中考,仅剩的一百天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考复习中,保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及老师们的殷切期望,让我们的父母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心想事成!也祝愿同学们经过今天的誓师动员大会,经过努力,最后个人中考都成功!金榜题名!好梦成真!

同学们,三年前,你们还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少年,带着父母的希望和嘱托来到了大店二中。转眼间,三年的光阴只剩百日,三年的初中学习已到了紧要的关头,中考决战来临,尽管时光苦短,毕竟还有百日。我希望我们大家都有长足的进步,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也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百日冲刺誓师大会。什么是誓师?我以为,它是无敌之旅的破釜沉舟,是箭在弦上的蓄势待发,是“男儿有志出乡关,不获成功誓不还”的庄严承诺,我预祝同学们以今天的誓师大会为起点,100天后梦想成真、高歌凯旋,我想在同学们出征之际,给同学们提四点希望,供大家参考。

第一,希望同学们树立中考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完全有理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已经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因为大家的潜力和实力往往在一轮,二轮复习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因为我们拥有一支业务精湛,能拼善打,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他们将与大家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我们成绩较好的同学,你们千万不能骄傲,查查自己有没有薄弱一点的学科,又没有掌握得还不够牢固的知识点,想象考试中会有哪些失误,现在弥补还来得及,只有各门学科齐头并进,才能夺得高分。同学们,中考夺魁,蟾宫折桂,我对你们寄托着厚望。平时成绩中等的同学,要知道中考是初中毕业的考试,不是学科竞赛,没有什么高难度的题目,我们只要抓住这一百天的时光,认真梳理,查漏补缺,一样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在学校历届中考中,超常发挥的例子太多了,中等学生考高分大有人在,中考夺高分,我对你们充满了希望。还有一部分同学,尽管目前成绩不够理想,但只要我们努力,中考也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你们要坚信:我能行!我对你们同样寄以厚望,当然,这一切,都是立足于大家这最后百日的努力拼搏。同学们,请记住:扫除无用的思想,扫除悲观的思想,扫除到顶的思想,扫除无所谓的思想,正确把握实现百日冲刺的科学方法。我想对同学们提出“四要四不要”:要全不要偏,要细不要粗,要实不要浮,要稳不要急。

同学们!在这中考冲刺阶段,相信老师、家长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同学们,请擦干眼泪、抛开忧伤,扬起自信的风帆吧!

第二、希望同学们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和方法。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最后的100天如何利用,需要好好考虑,认真谋划。我认为,同学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增强计划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的同学也要针对所剩的100天认真制定“百日冲刺计划书”,在这一百天,我该怎么学?如何学?对于自由支配的时间该怎样合理利用?哪段时间写语数外,哪段时间做物理化学,哪段时间看政治历史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任务,以提高效率,保正实效。二是加强反思和总结。这一点对于复习来说尤为重要。一轮,二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要求同学们及时整理、总结所学的每一章、每一课或每一单元的知识,形成面,连成线,织成网,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单元练习和综合练习上的题目,特别是做错的题目,最好摘录到错题集上,予以认真的反思,领悟,并注意把它们与以前做过的题目加以比较,对照,以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三是把握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我们要立足做好眼前的小事,用好每一个早读,上好每一节课,弄懂每一个题目,不放过每一个疑点,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去登上中考成功的阶梯。

第三、希望同学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品质。有人把初三比作“苦难的天堂”,我要说,剩下的100天大家更要做好吃大苦的准备,要抛弃一切幻想,丢掉一切侥幸,排除一切干扰,埋头苦学,为了实现我们心中的目标,我们要鼓足勇气,迎难而上,苍天不负苦心人,大家最终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第四、希望同学们要有坚持到底的耐力与拼劲。如果把中考比作一次马拉松长跑,那么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已经跑了一圈又一圈,到了今天仅剩下最后一圈,百日誓师大会就是冲刺的铃声,此时我们也许身心俱疲,也许力不从心,但必须忍住痛苦,咬紧牙关,加速前进,这样才能直达终点,取得胜利。如果我们知难而退,退缩不前,或松下劲来,不思进取,那么必将前功尽弃,饮恨中考。记住,成功永远垂直那些勇猛拼搏、勇往前进,不达终点誓不罢休的勇士们!

同学们!一位著名作家说过:“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但关键处就那么几步”。这几步选择好了,享一生幸福;选择不好,成一世遗恨。我认为,接下来的100天如何度过是关键的关键。衷心希望同学们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利用这宝贵的春光,静下心来,沉下心来,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不能忍之痛,最终得到常人不能得到的收获!同学们,请你们把父母的声声叮咛,师长们的殷殷期盼化作动力吧!只要我们增强信心,严格勤奋,团结互助,奋力拼搏,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超越自我,获得成功!同学们!我坚信今年六月的硕果会更加香甜,六月的笑脸会更加灿烂,预祝大家取得辉煌的成绩!同学们!用100天给自己一个机会,用100天为自己创造一个奇迹,用100天为关爱你的人送一个“惊喜”。 最后,谢谢大家!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六

根据广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下达20__年省中等专业学校及专业专项资金的通知》(粤财教〔20__〕33号),我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获得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实训中心项目建设竞争性分配专项资金150万元,用于该专业实训中心设备的采购。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资金科学合理运用,根据《广东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粤府〔20__〕125号),结合学校及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训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实训中心建设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㈠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区伟雄

成员:苏秀芳、苏 彪、唐少兰、张贵锋、廖仰平

㈡项目建设工作小组

组长:苏秀芳

成员:廖仰平、张贵锋、易明广、刘 辉、刘洁芳

㈢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小组

组长:苏 彪

成员:陈燕凯、唐少兰、叶建新、王 立

二、建设目标

紧跟国内健康产业发展利好形势,围绕康复保健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充分体现中医特色优势,着力建设实训教学区、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等实训和临床实践功能区,集实训教学、社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和教产研发服务定于一体。成为行业一流、省内领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打造市级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样板工程,服务于当地健康产业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三、建设思路

㈠遵循科学性、前瞻性、现实性及通用性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㈡定位准确,面向健康服务行业和基层社区培养技术人才,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

㈢分期、分批、分阶段推进。早期,做好实训中心建设总体规划。中期,在实训中心初步运行的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重点探索如何更有效实现一体化实践教学。发展期,形成办学优势和人才培养特色,在充分发挥实训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㈣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在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着力实训中心中医康复和养生保健人文环境的设计、信息化管理和科学运行、师资培养等软件建设。

㈤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与企业深度合作,构建校企之间“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向研究,为企业提供研发服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实现教产合一。

四、建设内容:

1.实训室扩建。购置一批先进的设备,对中医康复保健实训中心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补充,增加120个工位数,以适应本专业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规模。

2.模拟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根据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城乡基层卫生服务的意见》中社区康复中心配置要求和《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室建设规范》,建设一间模拟社区康复中心,作为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配套设施,以适应当地社区康复技术人才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的需要。

3.中医康复和美容临床中心建设。该中心将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医药研究院、云浮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中心、学校门诊部融为一体,有独立的建筑和机构设置,集学生教学实训、保健按摩师和美容师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医康复保健产业开发和中医养生理论研究、针灸推拿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和推广应用、社区康复保健服务、中医美容养生于一体。

五、进度安排

n 项目任务 建设进度时间

1 省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6月

地方财政资金到位 20__年7月

学校自筹资金到位 20__年3月

其他资金到位

2 设备招投标 20__年7月-8月

3 设备到货 20__年9月

4 设备验收 20__年10月

5 设备投入使用 20__年11月

6 基地指导教师培训 20__年11月

六、绩效目标

项目评定指标 本专业现状 项目建设目标

实训设施

实训场地总面积(m2) 820 940

实训设备总值(万元) 285 530

实训室总数 8 9

主要实训设备台/套数 132 216

实训工位总数 350 470

实训与培训

本校学生实训课时数(学年) 1220 1660

承接兄弟学校学生实训人数 0 100

承接师资培训人数 0 20

承接企业员工培训人教 0 100

承接其他社会培训人数(学年) 0 300

承接技能考证培训人数 709 1000

七、保障措施

㈠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资金利用审查工作小组、项目验收工作小组,三个小组均制定工作制度,相对独立工作,并邀请校外行业专家参与。

㈡制度保障。科学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严格执行《预算法》、《政府采购法》和学校《财务及资产管理制度》,设立独立账户,确保专款专用和资金使用效率。

㈢资金保障。积极筹措经费,地方财政承诺划拨配套建设资金75万元;学校集中财力,自筹25万元配套建设资金,并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㈣人才保障。建设过程中聘请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全程参与指导,由护理专业市级学科带头人牵头负责,本专业骨干教师参与。

八、附件

㈠设备采购清单。

㈡实训室建设效果图。

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

二〇__年六月二十日

关于如何建设诚信市场心得体会总结七

编号:建议18553号

建议主题:关于教育公平的关键的提案

建议类别:科教类

建议人: 道一 政治面貌:群众

提交时间:-02-22 22:56:22

内容:理由:

教育公平,是多年来,特别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教育公平做好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腾飞于世界!教育公平的关键是什么?众说纷纭,各具智慧。

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资源配置均衡

这个方面,《xx大以来我国采取多项重大举措促进教育公平》,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做到绝对公平的。尚有不周到的地方,国人本着主人翁的精神继续提出建议、意见,继续完善国策,

其实,“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业者都是从小家教严格,自觉奋斗而来的。当年的革命小鬼在简陋的窑洞、茅棚里也学得那么精彩就是例证,所以,现代教育公平的虽然要注重资源分配,但不是最关键因素。

二、教育公平的最关键是制度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中国的教育虽然强调“德育为首”,但是,教育评价制度却难以体现出来—— 一纸高考试卷根本难以评出“德才兼备”的好人,所以人们感叹:“好人难有好报”。中国的孩子从小就被机械式学业牢牢套住,花了十几二十多年的时间完成学业培训,可是到出来工作时,学到的知识大都用不上,也失去了强劲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机会,身心疲惫,甚至是身心残缺。个人、家人的时间、金钱、心血、青春快乐耗费耗费了多少?国家也浪费了多少资源?所以不少人在冤,呼唤教育制度大力改革。

著名教育学者 柯领指出:“当代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了一种本末倒置与拔苗助长的教育体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恰恰让中国的孩子全部输在起跑线上。”他通过中美教育的特点对比,指出: “如果我们不从改革高考制度与高考内容入手,中国的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存在着失败的危险。”

既然教育是“心脑手合一”的结构,根据这个普遍规律,我们应该集中国、欧美教育的优点,改革相应落后的制度:既注重采纳当代欧美国家教育从“心”开始的情感意志体现方式,又在适当时候发挥中国开发脑潜能的“理性”教育特长,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新体系。

以往,多少人经过了相当漫长的时间,花费了多少心血学习各学科知识,取得了所谓初中、高中毕业证后,才根据特长进入相应的职校、高校学习。

改革考试制度,首先要设立从小累积的"德育考核",作为高考的起码条件。小学学习以情感意志体验为重点,初中以上根据特长选择学习内容,起码分为两大类,任人选择参加:一、中、英、数等科学文化课为主的;二、历史、地理、艺术、体育、技能等人文技艺为主的。这样,既让那些在劳动、技能、胆色等方面有特长的学子有用武之地,也减轻了学校、老师难以承受的“无论智能高低,一卷论英雄”的巨大压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空间培养专业人才,两全其美。起码避免了这样一种难堪的局面:那些本来没有数、理、化、科学方面特长、兴趣的学子,但为了完成什么国家规定的学业,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各类知识,结果碰得焦头烂额,面对着这么一丁点总分、平均分,不但什么颜面都没有,连之后的学习生存技能的自信、兴趣都失去了,甚至变得叛逆……

上述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教育制度的改革,包括惩治高考腐败等等,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点,但是即使其他各方面的基础设施都打好了,如果忽视了一个教育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公平对待老师,教育也是失败的。

三、关注教育公平首先关注公平对待教师

现在有的人谈教育,开口就是要求教师如何如何。既然百年大计教师那么重要,但 “巧妇难为无米炊”,赋予老师的管教权没有真正下放,连对于老师最起码的关心、理解、尊重都没有做,为教育的成功该做的排忧解难工作还没有做好,直接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例如:

1、教育法度不完善,百般要求老师如何但是老师没有权威,无所适从

只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而没有《未成年人犯错惩治法》、《长辈孝敬法》,只有《教师法》,没有《家长法》……天平失衡,问题种种:家长教育孩子得过且过,造就了多少骄横难教的“小皇帝”,学生比老师还“高大”。无论学生多么冥顽,严厉一点的批评教育惩戒都要投诉,更何况还要避免种种赔偿,如履薄冰——孩子在校内出事,不管他是不是明知故犯,安全赔偿责任还硬赖着推给老师,学校又变成了没有收费的“保险公司”,

一幕幕不尊师的悲剧触目惊心!“亡羊”了,可是没有谁吭声“补牢”——国家没有明确具体的不尊师重教的处罚条例。社会上骄横蛮孩毒辣种种,“儿子是老子”,天地君亲师都没有尊严,就是从最起码的不尊师重道开始。师道没有尊严,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尊重教师,即是尊重社会,尊重每一个人,社会才能走向和谐。

2、教育净化社会空气,要求现代的老师是“超人”,其他袖手旁观的多

现代教育应该是全民的教育、觉悟,才能实现和谐。本来国家有专门的文化宣传机构,加上各种新闻报道、单位的政治学习、道德法制教育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仿佛是“过堂客”,不知不觉,在社会上一些人的头脑中只剩下——教育,只是老师的责任了;学雷锋、做英雄只是个别特别好的人的事情。因而,不管遇到什么丑陋现象,袖手旁观,甚至高谈阔论,把责任全推到教育头上,

教育赋予老师管教的权力有限得很——仅仅是说理教育而已,然而要求老师的本事却比孔圣贤还利害,简直是“超人”。老师像没有防护罩、没有鞭子、手无寸铁的“牧羊人”,面对的却是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不同品性的复杂对象,孤军作战。不管学生低智还是高智力,评价老师的劳动也笼统地“一卷定音”。

3、对于教师劳动报酬的苛刻

在有关教师的法制中,予以种种种种义务、责任、处罚也够细致的,可是对于老师工作的一点血汗费,不说眼红吧,也说得上够吝惜的。例如,为应家长要求开设的午托晚托,在物价飞涨的时代,物价局定的管理费一天还是两元,水电费、床铺、空调等的设备损耗费、一个班各个科任老师的管理费等等等等全包了。人员有限时,学校开也不是,不开也不是。不敢提高物价,为了避免个别叼民的意见无视老师的感受、意见?难怪有人问:不知道是老师伟大的劳动不应该赚点血汗钱,还是国家的栋梁——孩子们的成长投资就该这么低贱?老师们在年年月月的心理煎熬中逐渐麻木了,老师的心态都不平衡,发起火来吃亏最大的是谁?

4、呕心沥血,健康谁来“买单”?

毕竟老师还是常人,在种种压力下,呕心沥血的教育界的精英健康状况让人揪心(见《教师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报道)

5、义务教育纵容了不负责任的家长

政府对于不珍惜九年义务教育环境,屡教不改的学生,没有加收其监护人的教育问责费,以儆效尤,所以不少家长只顾打麻将,一味地宠,让孩子学会骄横懒惰后才推给学校。

6、低估孩子的德育智能,苦果不堪,难以亡羊补牢

中国的孩子要到十八岁才受到法律的严惩,中间没有相对严格一点的处罚条例,结果,孩子在多重的“厚爱”骄横成性,连歪门邪道都学会了,教育不行了,十八岁后只好用大人的刑法处置。错过了前途,遗憾一生。现代青少年犯罪率的攀升。其实,正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越要有严格措施,就像小树苗用竹竿夹持不让其随风左右摇摆,往歪处长那样。自古以来,能够成大器的孩子都是家规家风严格磨练成的,不是老师能代替得了的。

物极必反!上述种种因素,所以出现课堂失控、检测低智商儿、戴绿领巾等等的怪事。传道、授业、解惑?连教者都“惑”,心里都愤,直接影响学习氛围,学生学业成就,身心健康。教育难以公平。

所以解决教育公平,首先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公平待遇。百年大计是全社会的事情,必须每个人都要尽义务、责任,大力协助老师工作,不容忽视。

四、教育公平最最关键是本心——道德平衡心

孔子视道德的完美为人格的完善,认为知、仁、勇统一于一人身上即为一种完全的人格。所以智、仁、勇集于一身的政府、管理者、公民才能提出正确的管理方针、政策。

“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毛泽东同志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高明策略,可是下面举的例子,如果政府没有全面调查的数据统计,没有尊重一线学校老师、广大家长、学生的意见,而只尊重几个根本不懂得道德规律、教育规律的人的建议而“滥杀无辜”,于老师并无多大的损失、影响,但是给广大的家长、学生、教育事业带来的是怎样的损失?

例一:过分减负,强调快乐成长,不知道“宁静培福增慧”的道理,即便是高年级作业量有限,贪玩、狂躁的孩子根本体会不到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宁静而致远”的乐趣。不知道“安静是培福培慧的最好办法”,所以懒散傲慢,连打招呼、扫地这样最基本的礼貌、技能也不愿意学。

例二:一概而论,明令全面禁止补课,苦煞某些家长。因为某些孩子理解速度、消化能力有限,在课堂上难以跟得去,家长强烈要求课外特殊扶持一下,这也是民意;更有一些“尖子”总是喂不饱,孜孜以求,将来可以成为栋梁人才的,如果不允许适当“加油”,让他们和放任自流、拿着皮鞭也不愿意学的孩子一起起跑,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

例三,不准统一征订教辅资料。

巩固知识的练习如果统一评讲,统一佳作欣赏、讨论,既省时学生又大有受益,但是为了尊重个别人的意见,省点“割肉费”,避免腐败,“斩脚趾避沙虫”,连基本的练习资料都不准统一征订了。学生抄作业做更费时费力,学得有限。一本厚厚的练习,老师加以一一评改,不是能用钱能算的。

例四,择校费问题

在保证本地居民孩子入学的情况下,加收择校费,改善教学条件并无防碍,如果自己不能解决“国家的教育投资有限”问题,也没有本事让自己的孩子吃饱,非要让人家的孩子也跟着挨饿,更不让人家为教育事业多作贡献,那才叫不公平。当然,择校费的度一定要把握好。

大潜能、大智慧是靠少一点往外求,多一点往内开发得来的!所以,教育公平,最最关键的是从反问每个人的公平心开始!问问自己:有没有将心比心做人?有没有尽到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责任?有没有从“教育兴旺,人人有责”去考虑尽义务和责任?

建议: 办法(建议):

1,全民教育,学习、理解:教师工作的伟大社会意义,从自己做起,做孩子的榜样,人人为师,加上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协助,并出台比较具体的《未成年人犯错惩治法》,以震摄比较顽固的孩子;《教师法》中应该加上关键的一点:为了百年大计,为了保障繁重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对于不尊重老师的种种行为,有具体的处罚条例,甚至适用于全社会肩负各种教育工作的在职人员、义工,以惩恶扬善、肃整不良风气。

2、考试制度改革:首先,设立专项的“德能考试”作为参加高考等选拔人才的首要资格条件,特别是重点院校、国家重点专业,考试主要内容是:从小的德能累积——在学期间做的好人好事、累计的实实在在功德,比如尊老爱幼、家务等劳动技能的检测、比赛成绩,参与公益活动次数等等证明材料;反映在试卷上的起码有道德专题论文、心语……

3、考试内容改革:整个基础教育以人文教育为中心:人格成长第一,智能成长第二;生态世界观、品格、体育、音乐、文学、美术学习第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英语、电脑学习第二。给儿童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与自己的时间,让他们的“身、心、灵”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过程中得到健康、自主、快乐而尽性的发展。

建议:小学阶段,以人文科目学习为主,不作统考,倡导在大自然里学习,重视手工、劳动、体育、艺术、身体韵律、自然观察、人文历史地理、写作、社会研究、多元文化等的学习;初中开始加强理性化学习,即便统考,也不能单单是知识分数的排名考试,起码分为两大类,任人选择参加:一、中、英、数等科学文化课方面的;二、历史、地理、艺术、体育、技能等以人文技艺为主的。

4、综合资源:全国、全省集中最出色的专家、老师,整理一套权威的教案、练习册、上课录象等,在教学平台一放,即便边远的地方,也可以接受最优秀的教育

5、国家出台合理的课外辅导条例,相关机构、人员验证,家长、学生签约,允许适当的课外辅导,以解决个别家庭的特殊需求,帮助孩子成长。

6、征求精通教育需求的专家意见,设立合理的征订教辅制度,方面教与学。

7、合理制定好择校费标准。加强监督择校费的合理使用。

8、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制定更多更好的教育策略。

公平、和谐的社会,从全民觉悟,关心教育开始!全民教育,让每个人都认识到道德、公平在生命规律中的利害关系,加之健全的制度约束,那些无耻的贪官、执法犯法的狂徒、纵子行凶的家长还敢放肆吗?希望本提案引起国家的重视,更多人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