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 学校扶贫工作心得体会(9篇)

  • 上传日期:2022-12-25 06:52:12 |
  • ZTFB |
  • 9页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x月x日一早,我们到达学校整理一些住宿的事情。第二天下午与学校领导见面。下午的见面会校长主要介绍了该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的建校历史、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学生总体情况、学生学习的时间安排等等,同时对我们以后实习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说明。再后来,各指导老师到达会议室,我们分别由各自的指导老师带到所在年级办公室进行我们与指导老师的第一次交流,并在很短时间内将我们分配到了各个指导老师及其所在班级,我们很快就进入了实习教师的角色。

下面我主要从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对这段实习期间进行总结。

一、教学方面

听课: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考虑到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一开始的一两周时间也即是国庆前我主要以听课为主。在这期间,我听了不同老师的课,我感受到了每个老师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套,即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杨老师上课的时候重难点分明,教学逻辑性很强,尤其板书这方面写得很好,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积极地去听课做笔记思考等。而跟杨老师略有不同,胡老师上课富有幽默感,他是更偏向于让学生思考的那一类老师。她提出一个问题一般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慢慢引导学生一步步寻找出正确的答案。他能把探究式教学无形地呈现在课堂上。再到陈老师,他的教学经验丰富,虽没有过多的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仍能把一节课讲得清晰明了。我们这些毫无教学经验的实习生,真的是惭愧啊。

老师们教学的睿智展示了他们的风采,让听课的我感叹,听课真是一种享受,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我也可以从中探寻出一套能够为自己将来教学所用的教学方法。

上课:听课是一个铺垫,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国庆回来后开始上课,且上课量逐渐增加,首先当然是要自己构思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我的第一次上课是讲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还是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但得到学生与老师的鼓励,逐渐熟悉并顺其自然去讲课。有时一位老师上课,同伴进行听课,课后,我们组内的其他学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切中要害地点评。从讲课声音与语速、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在教态方面的小毛病,也被一一指出,这让我们这些学员感到教师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教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悉心指导成为了我们进行教学实习工作信心的来源。

记得有一次与胡老师交谈时,老师这样说,“我们老师往往担心学生会不懂,所以在课堂上不断地说。可是,我们说的学生又会记住多少呢?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做。”胡老师的这些话既委婉地指出了实习老师存在普遍的不足,又是那样地精辟而又实用,使我们深受启发。接下来我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完成自我诊断分析报告,并根据这些意见修改诊断课的教学设计,为下次课做好准备。通过诊断——提高这样的过程,我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通过备课,上课,评课,改作业和试卷,再上课,我学到了好多。在教学心态上,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认真与爱心。有了认真的教学态度,才能严谨仔细地准备教学内容,多方寻求资料和理论依据予以佐证。有了对课题的兴趣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求最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收集资料,钻研教材,力图使课堂异彩纷呈。

一般每次课上完后,我都会仔细分析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反响的部分,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再现、传媒环境的图片资料,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

2、突出悬念,加强互动。悬念感对于学习兴趣的调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学生很高的兴趣。

3、对比之中见真知。对比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为突出,进而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4、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画交融,为教学提供大量多媒体实景资料,直观生动。

二、班主任工作

我的班主任工作主要是监督早读、晚自修和值日情况,并进行一些主题班会的教育。

早读:实习时,我每天都是六点钟左右起床,七点钟准时出现在高一的教学楼,学生早读时间是七点十五分,所以我总是提前了,就是为了以身作则,但是还是经常有学生不早读,或偷偷讲话,或在补作业,这时要和科代表一起,带动学生早读,并多一些巡视。

晚自修:学校统一要求学生要在7:00回到班级晚修的。高一七班的晚修情况一般都是挺不错的,所以我可以有时间进行自己的备课。

值日:开始一段日子里我们班的地面总是让人感觉脏兮兮,班主任於老师说过很多次,但学生对此无动于衷。许多学生值日并不认真,所以卫生工作总是没做好,为此经常被扣分。我有时候会自己动手拾起一些垃圾,后来於老师说其实对于不认真值日,如不经常倒垃圾,讲台经常没有及时清理干净的情况,有时候会好好教育一下学生,但是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做好,而不是总帮助他们,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主题班会:进行一些主题教育,或是在校运会前的一些动员,或是有时候班风不好的教育,也包括对表现突出的同学的表扬,通过主题班会,提升了自己对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重要性的理解,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实习建议

1、同学们普遍感到应加强师范生的信念教育,让他们树立更加明确的目标,为师范生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

2、到实习学校后,争取多观摩优秀教师授课,吸取在职老师的教学优点,为自己的课堂授课添加优质元素。

3、实习期间应多争取班主任工作,跟原任班主任学习如何管理学生、如何做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准备。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虽然短暂,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回忆。对每个组员来说,这都是一个提高自己、检验所学的过程。两个月里,同学们在教学认识、教学水平、教学技能、学生管理水平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实习,同学们也增强了信心,坚定了信念,向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又迈进了一步!走入社会,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有坚持自我,不断努力,才会不断的完善自己,取得成功。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我相信在未来的路上我会做的更好!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同学:

根据各地提供的统计信息,20xx年我省中小学校非正常死亡学生中,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18%;20xx年1-6月份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6%,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了交通事故是造成我省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形势非常严峻。

为此,我班向全体同学提出要求,加强交通安全知识学习,保障生命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信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或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最后还要注意,在恶劣的天气如雷雨、台风、下雪或积雪未化、道路结冰等情况下,也不要骑车。

3.乘车安全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5)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同学们,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我们不但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自护自救观念,形成自护自救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同学们,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所有关心、呵护、需要你们的人。为了家中给了你们生命和关爱的父母,为了学校里给了你们知识和智慧的师长,为了教室里给了你们友谊和快乐的同学,你们应该每时每刻都要关注交通,保护生命,平安出行。交通安全,永远伴随同学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xx,性别,生于xxxx年xx月,大学本科,中共党员,现任xx市xx区教育体育局党委副书记,分管xx区教育体育局脱贫攻坚工作。该同志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区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和重大举措,与xx区教育体育局脱贫攻坚工作相关人员一道,深入调查研究,全面履职尽责,全心全意真扶贫扶真贫,确保了全区学生无一人因贫辍学或因学致贫,并成功帮助xx镇xx村脱贫摘帽。

<>

xx区共有公民办学校xx所,城乡学校各半,具有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教育特征,有5万余名学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从xx年xx名增至现在的xx名,教育扶贫工作主要面临两个难题:一是少数贫困家庭学生家长文化低,在资助(救助)申领工作中填表不规范,资助(救助)款项不能及时上卡,导致家长重复跑路,工作人员反复核查,增大工作量;二是个别学生家庭特别贫困,有因贫辍学的可能,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因学生厌学思想严重,家长也想让孩子早日打工学技术,以减轻家庭负担,虽学校屡次进行劝返,效果甚微。

为此,针对这些难题,xx同志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在年初,组织召开全区教育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提早部署工作,全面压实工作责任;二是组织相关股室拟定《xx区教育扶贫专项实施方案》,采用专项督查方式,至少每年带队下学校督查资金落实情况20次;三是加强教育扶贫干部业务培训,至少每年集中业务培训xx次,建立健全教育资助申请、审批工作流程,要求工作人员提高服务意识,耐心做好指导解释和查漏补缺工作;四是组成"进村入户宣教团",至少每年进村入户宣教xxx人次,将宣教工作覆盖所有脱贫减贫家庭;五是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对全区农村初中及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在xx同志的带领下,教育扶贫工作圆满完成各年任务,其中教育扶贫专项工作在20xx年的xx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成绩突出,被xx区委评为"20xx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20xx年至今,xx同志凝聚xx教体系统智慧与力量,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在做好"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水平"等八大项目基础上,大力开展"智志双扶"工作,积极探索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策略。xx充分调研,提出依托城乡党建共同体,充分整合城乡优秀党员、骨干教师资源,对在区内就读的87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展"四个一"结对帮扶工作,探索出了"智志双扶"和抓党建扶贫的"四个一"帮扶经验(即"一生一帮"、"一生一策"、"一周一次"、"一生一册")。城市学校教师驱车进村入户,开展家教方法指导和学业辅导、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习惯引导,同时还与辖区学校教师一道共同有计划开展"每月落实帮扶主题,走进贫困孩子心灵"系列关爱活动: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尊老孝亲主题活动、读书月分享活动、自理能力培养活动、科技小发明活动、艺术之星展示活动、劳动技能培训活动、小记者、小摄影师采风活动、茶艺、陶艺传统文化熏陶活动等等,精心开展的系列活动丰富了贫困家庭孩子课余生活,有助于塑造出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影响深远。通过近一年的"一对一"帮扶,效果突出,受帮扶的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普遍向好,成绩有明显提高,更自信阳光,xx区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xx省教育网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得到了省教厅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

20xx年,xx教育和体育局作为联系帮扶单位,联系帮扶xx镇xx村、xx村、xx村、xx村的贫困对象xx户xx人。帮扶工作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部分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增收渠道较为单一;二是个别贫困户感恩意识淡漠,等靠要思想严重,攀比意识较强。

为此,针对这些难题,xx同志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增强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一年来,xx同志带领xx教育体育局25名帮扶干部动真情、动真格,一方面,从政策宣讲入手,通过面对面座谈、开坝坝会等形式,宣讲中央、省、市、区的各项扶贫政策至少160人次;另一方面,从精神激励入手,组织编撰农民夜校教材《中华美德伴我行》,选派农民夜校宣讲小分队到xx村宣讲扶贫政策200多人次,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奔小康,党的恩情永不忘"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全力改变了贫困户以贫为荣的思想,激发了他们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二是常态化关怀,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条件。一年来,xx同志通过协调相关部门,筹措资金7万元余元,用于修缮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投入2万元建设健身路径项目、投入2万元进行"社区教育站点"建设、为xx村村委会会议室购价值5000元空调柜机一台、此外通过"以购助扶"0.7万元、教育救助1.1万元、发放慰问物资1.04万元。为帮扶村带去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教体文艺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精彩文艺汇演,帮扶村的发展环境和健身休闲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xx同志总是第一时间,带领xx教育和体育局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新修或整修鸡鸭圈舍10处,冲洗清洁院坝1200平方米,有效改变了贫困户人禽混居的现状。

xx带领局机关25名帮扶干部经常深入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生活状况,根据家庭成员年龄结构、健康状况、劳动力条件、文化程度等情况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积极开展"以购助扶"工作,切实帮助贫困户通过种养殖项目、劳务培训和外出或在附近农业产业园务工实现增收,通过贫困户"自身造血"主动脱贫、持续脱贫、彻底脱贫。

三是争取项目扶持,创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xx同志带领全体帮扶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结合长远目标,改输血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以项目带领贫困户脱贫。在他与镇村两级单位的努力下,成功引入传彬莲藕种植合作社、致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野逸养殖家庭农场、川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协调可士可果业,推进"四季橘香"的甜橙、葡萄等种植产业,建立持续保障产业发展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提高土地流转率,增加就业岗位,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对有一定劳动力的中青年贫困户,xx同志与其他帮扶干部一起,积极协助寻找务工路子,或就近在学校中解决保安岗位,或联系附近学校提供水电工工作,或帮忙联系城区餐饮服务业提供岗位等。

<>

xx区教育和体育局帮扶干部精准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帮扶干部每月入户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脱贫对象解决就业和农业生产问题。xx同志主动结对帮扶2户,其中2017年结对帮扶xx镇xx村xx一家,20xx年帮扶xx镇xx村xx一家。xx同志把两户结对帮扶对象视为亲人,经常入户嘘寒问暖,出钱出力解决燃眉之急,积极协助谋划脱贫增收的路子。

在帮扶xx村xx时,xx同志根据xx无技术且好逸恶劳、子女多,妻子是盲人,家庭无收入的实际情况,首先"扶志"、"扶心",她一是经常入户对xx夫妻二人开展思想教育,激发二人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二是积极为二人寻找工作岗位,她积极协调xx镇初中为xx提供保安岗位,帮助其家庭有了稳定收入,同时还联系民政、残联等部门为xx妻子提供盲人按摩技术培训。三是联系辖区学校对3位在校就读子女开展特别关爱活动,在落实好教育资(救)助的基础上,对3个孩子的校服费、生活费等予以全免。四是主动为其一家在镇上联系租房,并在学校为其腾出一间空房做厨房。xx一家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他们夫妻逢人便夸xx同志比亲人还亲,真是党的好干部。

在帮扶xx村xx时,xx同志了解到xx夫妻二人年老且有病在身,已无外出打工增收的条件,她便积极动员二位老人在家发展养殖业增收,在xx的帮助下,xx一家学习养殖技术,开始养鸡、养鸭、养猪,xx每次入户都高于市价购买鸡鸭蛋等农副产品帮扶其一家实现增收。xx还鼓励二位老人到家门口的"可是可"果业去务工,干一些轻体力如除草、施药类的工作,同时她还联系xx镇政府为夫妻二人讨回了村上引进的产业园拖欠的工资,协调村委会为xx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让二位老人感激万分,夸赞xx比亲闺女还关心他俩。

在xx的带领下,xx区教育体育局机关帮扶干部结对帮扶工作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到位、帮扶效果明显,得到了镇、村和贫困户的一直好评。

总之,xx同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贫困户,挂着贫困户,克服工作和家庭的种种困难,时刻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1、播种赏识收获自信,播种信任收获自立,播种尊重收获自爱,播种激励收获自强。

2、诚实守信,堂堂正正做人;严于律已,兢兢业业读书;坚持奋斗,轻轻松松进步。

3、多一份鼓励,让孩子学会自信;多一份宽容,让孩子学会感恩;多一份信任,让孩子学会成长。

4、发掘孩子的潜能,要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鼓励调动孩子;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用爱的意志磨练孩子;用爱的激情回报孩子。

5、发现孩子的长项,是每一个父母最重要的工作。当你还没发现孩子长项时,应该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兴趣所在,可能就是长项所在。

6、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孩子从进步走向成功的关键。

7、凡事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榜样,鼓励多于责备,给孩子足够的信心。

8、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所以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和独立的意识。

9、对孩子来说,生活就是一所学校,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研究、探索的对象。

10、爸爸是树干,妈妈是绿叶,孩子是花朵,而家庭是土地,温馨和睦是阳光雨露,共同滋润树干和绿叶开出灿烂的花朵。

11、父母的美德,是儿女最大的财富;父母的心房,是儿女广阔的天空。

12、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成长的目标,家人的关爱是孩子成长的温床,家庭的和谐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13、父母的眼睛里只有孩子,而孩子的眼睛里却有着整个世界!让孩子插上理想的翅膀,快乐地飞翔。

14、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也要不断学习来正确引导孩子,使其茁壮成长。

15、当孩子成绩退步时,家长最好的方法不是训斥,不是埋怨,不是数落,而是和孩子心平气和地交流,鼓励孩子自己找出退步的原因。如果孩子能够找出原因,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16、对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要重视打开他的思路,鼓励他进行创造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课外兴趣。这是真正使孩子长期学习成绩好,并且在成人以后能够创造、有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教育方式。

17、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18、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家庭生活的朋友,学习生涯的伙伴。

19、告诉孩子:你不仅仅只是父亲,更是朋友,而朋友便是心与心的交换。

20、给孩子找一个可比的榜样,立一根可及的标杆,让孩子同榜样比差距,与标杆找不足,勤鼓励,多表扬,激发孩子比学赶超的学习动力。

21、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22、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关爱,是父母与子女共享温情的殿堂;包容,是父母与子女和谐共进的引路牌。

23、重视孩子的细微要求,给孩子一双会编织的翅膀;珍视孩子的点滴进步,给孩子一双会思考的眼睛。

24、关爱,使孩子健康成长;尊重,让孩子独立自主;沟通,我和孩子成为朋友。

25、关爱绝不溺爱,赞扬绝不吹捧,勤于动手绝不好逸恶劳,有所期待绝不好高骛远,放飞心境绝不放任自流。

26、孩子的幽默是最自然、最坦率的人类语言,需要父母用心去发现和体会。

27、孩子在幼儿其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

28、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小玩具,虽然粗糙,但远比得来现成的精美玩具快乐。

29、激发孩子的求知和学习的欲望,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有意义得多;父母要逐渐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并由此树立孩子的信心。

30、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朋友;既是孩子的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

31、既要把孩子看作温室中的花朵,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他;更要把孩子当作荒漠里的野草,让他经受暴风雨的洗礼。

32、家长的行为最能影响孩子,最能打动孩子的心灵。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孩子,培养他向上的愿望、探索创新的精神、朝目标奋斗不止的决心和勇气。

33、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启迪孩子的求知欲望;家长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分享孩子的酸甜苦乐。

34、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并不都来自他的天分、他所取得的成绩、他显赫的地位,而是更多的来自他的童年父母给予的、学校给予的、社会给予的,一个人成长所必需的爱、鼓励和包容。

35、家庭教育的最好境界:让每位爸爸成为孩子敬仰的英雄;让每位妈妈成为孩子崇拜的偶像!

36、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对幼儿的影响最大;民主、和谐、勤劳的家庭是孩子成人成才的基本条件。

37、教给孩子善于飞翔的本领和敢于飞翔的勇气,他的羽翼自然会变得丰满而有力!

38、路是走出来的,书是读出来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在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用阳光的心态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

39、一个家,如果没有饭香,就像森林缺少了土地;一个家,如果没有书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鸟儿;一个家,如果没有心香,就像森林缺少了阳光。

40、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41、一定的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而过度的批评可能使孩子灰心丧气。错误的批评完全有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2、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地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告诉孩子,你无论得多少分都是永远相信可以考一百分的人;只有家庭、社会、学校三者配合起来,才能够使孩子健康成长。

43、每天挤出亲密交流的时间,共同分享孩子的成长快乐,一起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在张扬中彰显孩子的优点,在委婉中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关爱充斥孩子的每一天。

44、母爱是人世间最神圣的感情,应为这种感情最没有利禄之心掺杂其间。

45、溺爱是把软刀子,会戕害孩子;冷漠是把硬刀子,会刺伤孩子;粗暴是条皮鞭子,会伤害孩子;失望是根木棍子,会打击孩子

46、溺爱是甜蜜的毒药,娇惯是温柔的腐蚀;迁就是完美的扼杀,放纵是虚假的慈爱。

47、培养孩子求知和学习的兴趣,远比教会有限的知识更有意义,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48、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吧,从生活中选取素材。这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它胜过金钱、财富、地位。

49、让孩子: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认认真真学好每一课,勤勤恳恳做好每一事。

50、让赞美代替批评,让自信重塑自我,让体谅包容要求,让思想充满上进,让精神突破物质,让温馨点缀生活。

51、任何行业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对它产生兴趣,幼儿学习更是如此。

52、要像对待一个火苗、一个植物苗那样,保护和培育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要充分肯定孩子的每一点努力,同时欣赏孩子取得的每一点进步。

53、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5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5、赏识孩子一定有限度,惩罚孩子一定有分寸,并且需要有明确的操作方式。

56、人生即是一个要独立的过程,只有脚踏实地地走,才能留下一条属于自己生命的轨迹。

57、人生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活在自己的世界,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的生活奋斗,相信自己。

58、舍父母一缕分享,得小孩一份责任;舍父母一缕鼓励,得小孩一份自信;舍父母一缕宽容,得小孩一份大度;舍父母一缕关爱,得小孩一份孝心。

59、适时引导孩子讲故事,这是保持他们思想活跃的绝妙方法;结合童话寓意,引导孩子去思考、探索,比单纯说理要深刻。

60、所谓家长,就是良好环境的创设者,孩子成长的铺路石,在家庭中担当学习者、发现者和赞赏者的角色。

61、尊重孩子,让我们成为朋友;理解孩子,让我们没有距离;信任孩子,让她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62、现代教育要教会学生三大本领:一是会自己学习;二是会与不同人一起共事;三是在不同的环境下都能生存。

63、想象与显示不分使孩子很容易融入到故事情景中,并从中受到教育。

64、以学业为主,但不以此来主宰孩子;以理解为本,但不以引来溺爱孩子;以教育为根,但不以此来约束孩子;以发展为源,但不以此来粉饰孩子。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中国现代教育以20世纪初废除科举、建设新学为起点,正好约百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鲜明分为两部分。20世纪上半叶,现代教育制度可以建立和基本定型。20世纪下半叶,伴随着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的激烈波动,教育制度多次重建,教育政策不断调整,提供了相当特殊的案例。

<>

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在民国期间逐渐成熟。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以1922年的新学制和北京大学的更新为代表,象征着现代教育的老化。1927年南京政府成立,一方面实施党治国,加强社会控制

同时使各项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在教学领域,通过对1922年学制的修改和调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法制体系,学制和学校教学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在30年代基本定型。

1、国家教育行政体制。

清末教育改革的任务包括除旧和布新两个方面。1901年8月,清政府发布了《兴学诏书》,称兴学育才,实际上是当务之急。京师已经设立大学堂,除此之外,各省所有书院,省城改建大学堂,各府厅直属州军设立中学堂,各州县设立小学堂,设立蒙养学堂。[1]全国掀起新学堂兴起的高潮,初步建立了包括大、中、小、幼各级学校在内的现代教育体制。由于倡导和奖励出国留学,20世纪初年出现了中国留学史上第一次高潮。新政时期教育转型最重要的三件大事: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

1905年12月,清政府成立学部,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独立、专业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建设。此后,清政府中央官制全面改革顺利实施。各省设立学校部门,各厅州县设立学校,各县官立、公立、私立各类小学堂成为学校主管,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采取紧急措施改革封建教育。1月9日,教育部成立,教育部直属总统。教育部设立总长1人,次长1人,下设3司1厅。该改革系蔡元培参照欧洲国家,简化原则,遵循民主集权思想。组织非常简单,除了总长、次长是政府的任命外,其他工作人员都不求任命,称为部员。之后,教育部组成了一些修订。

地方教育行政建设主要以教育机构的独立设置和大事权为中心。民国初年,大部分省区在省都督府民政司下设教育科,管理全省教育事务。1912年12月,实行军民分治后,省行政公署设立内务、实业、财政、教育四司,教育部门设立司长一人,由总督推荐,由总统委任。教育机构的地位有所提高。1914年以后,教育部门被解雇,只在政务厅设立了教育科。1917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教育厅暂行条例》,规定各省设立教育厅,设立厅长1人,由大总统简任

大厅下3科,各科长1人,省视学4-6人,科员3人。

县级教育行政经历了从裁局设科到恢复设局的周折。民国初年各县仍保留清末劝学所。1923年颁布《县教育局规程》,正式实施县教育局建设,市乡由教育局适当划分学区,每学区设立教育委员一人,由局长指挥,处理本学区教育事务。规定县教育局设立董事会,为教育立法机关。董事会设立董事5人,除县视学1人外,其馀根据条件选举发生。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施了重大教育行政改革,实施了大学和大学区制。中央撤销教育行政委员会,采用法国制度组织中华民国大学院。大学是全国最高的学术教育机构,设立了大学正副院长、各国立大学校长、大学教育行政处主任和专家学者构成的大学委员会,成为最高评议机构。省市教育行政实行大学区制。也就是说,以大学区为教育行政机构,各学区内有国立大学,由国立大学校长统一大学区内的教育行政和学术。大学区设立评议会是最高审议机构,由大中小学校长、教师、教育团体、学术界人士等构成。

蔡元培开始的改革反映了教育独立的理想,旨在学术化代替官僚化,学者主持学务,促进教育行政学术化和大学委员会民主化。但是,这项改革实施一年多后死亡。1928年8月,蔡元培退休,11月,大学恢复为教育部。1929年6月,废除大学区制度,恢复教育厅制度。一些学者认为失败的原因是理想太高,人们无法寻求臧,想使教育行政学术化,但结果却使学术机构官僚化。地方反对大学区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统一中小学,忽视中小学的实际需求,削减中小学教育经费,中小学成为附属地位,中小学教育界激烈反对。[2]大学院制和大学区制的改革是20年代自由主义氛围下浪漫制度变革的结束,之后社会逐渐纳入权威主义的规范、严格。

教育部组织、职能的完善,从1928年12月发表《教育部组织法》到1947年发表的第10次《教育部组织法修正》基本完成。确定的机构设置为秘书室、参事室、监督室、高等教育部、中等教育部、国民教育部、社会教育部、边疆教育部、国际文化教育事业所、总务部、会计部、统计部、人事部、资料研究室。

教育部制度的特色之一是设立专委会。教育部专科委员会始于大学时期,《教育部组织法》将其列入编制,数量呈增加趋势,如教育研究委员会、国民体育委员会、语文推广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国民教育指导委员会、医学教育委员会、学术审议委员会等。这些专业委员会根据需要制定,各有章程和条例,在教育部部长和次长的指导下,规划教育方案,议复部长提出议事。成员多为各领域着名专家,如规定教育研究委员会有25至40人,其中有教育研究经验的国内学者占20至32人,在中国从事教育多年成绩的外国学者5至8人,有助于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1931年发表的《修正省政府组织法》规定,省政府行政组织采集委员制,设置5厅,教育厅与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秘书厅并立,教育厅长为省政府委员。教育厅管理的事务包括各级学校、社会教育事项、教育和学术团体事项、图书馆、博物馆、公共竞技场等。教育厅虽然不同于民初直属中央教育部,但大,人员多,职权和地位比民初提高。该省区教育行政制度已实施至1949年。

30年代县级教育行政经历了从裁局设科到恢复设局的变化。1930年发表的《县政府组织法》规定县下设公安、财政、建设、教育四局

1933年后,县政府规定一律以设科为原则。1939年国民政府实施新县制时,重申改革局为科,全国各县教育局改为教育科。县长统治教育权,教育科只是辅助,不能单独行文和独立对外谈判,教育地位明显下降。之后,教育部和教育团体多次委托行政院县级教育局制

但直到1947年才恢复县教育局。

2、基本学制和学制。

中国现代学制从清末新政时的龟卯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基本成型。与此同时,学校制度、大学制度也完成了旧的转变。

1904年1月,清庭批准了张之洞主持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龟卯学制。龟卯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发表并在全国普遍实施的学制,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来教育无章程、学校无系统的状态,确立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模式和框架。

龟卯学制的学校体系基本上是模仿日本的。纵向分为三段七级,即初级教育段(蒙养院、初级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中级教育段(中学堂)、高等教育段(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分科大学、通儒院)。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5年,中学堂5年,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

也就是说,从小学到大学毕业大约需要22年。除此之外,还有最高等级的通儒,学制5年。龟卯学制对蒙养院的规定是中国幼儿教育制度正式建立的开始。龟卯学制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方针,但在教育内容上打破了儒家古典统一天下的局面,突破了培养官僚精英的单一目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在普通学堂以外建立了师范教育和实用教育体系。小学堂、中学堂均分为官立、公立、私立三种。该学制一直延长到1911年清朝的霸权。

民国之初,1912年9月发表了新的学制,第二年陆续发表了各种学校章程的修改和补充,历史上被称为壬子龟丑学制。该学制以自由、平等、博爱等观念取代了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各级学校都废除了学校

取消贵族学校;

体现男女平等思想,初等教育执行男女同学,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实业教育可以为女孩独立设立学校。学校系统基本上继续龟卯学制,但各级学校的学习年限缩短,初中4年、高中3年、初中4年、大学预科3年、大学4年,初中17年到大学18年,合计缩短了3年。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1922年的民国新学制成为现代教育成长的象征性事件。它是由民间全国省教育联合会组织讨论制订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直接参与新学制讨论制订。1922年9月,北京政府教育部在济南召开的全国教育会第全国教育会第8次年会讨论修正。1922年11月1日,大总统命令发表了《学校系统改革方案》。

1922年的新学制受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和美国模式的影响。中小学的学制从原来的七四制(小学七年、中学四年)变成了美国式的6-3-3制(小学六年、中学、高中各三年)。该基本学制自1922年确定以来一直沿用。另外,改变了原学制中相对独立的实业学校体系,改变了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混合的综合中学制,即美式单轨制。明确中学实施学分制和选择制。高中分普通科和职业科。大学废除预科,采用选科制。1922年学制发行后,各级教育迅速发展,学校教育处于自由宽松的发展状态。

作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产物,民国制度的建立非常重视立法。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华民国宪法》下有《教育法》或《教育基本法》和《教育部组织法》,部门法下有各种规程、条例,以下有规则、细则、方法,教育立法数量多。据统计,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间,国民政府发表的重要教育法规法令达到了1200多件

从1930年到1945年的15年,单一高等教育法规有335项。立法重视稳定性和连续性。例如,大学规程自1929年公布以来一直没有变化,直到1974年台湾当局才修订。[3][3]

30年代教育立法的背景之一是纠正20年代放任主义的偏差,整习滥用的弊病。教育立法、整顿的方向是面向权威主义、整合性、严格训练主义,一反五四后的自由风气和比较灵活、开放的美式教育,建立中央集权的教育体制和严格训练的教育模式。(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这些教育法规详细规定了各级学校的大纲、培养目标、修理年限、课程、设置、设备管理、编制、教师、行政、经费、成绩调查、入学、毕业等,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标准,将个人学校和华侨学校牢牢地放在政府的控制下。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学法》、《师范学校法》、《职业教育法》和1933年颁布的《中学规程》,改变了20年代建立的美式综合中学体制,改为欧式单科中学制,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单独设立,取消学分制和选修制,实行严格的毕业会考试制度。1933年颁布的《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确定完全实行学年制,学校科目和课程整齐,没有融通馀地,教育钟摆又回到了以前。这是在一定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规范、统一教育的需要,也包括国民党的认真思考。

、加强控制的需要。

大学制度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1912年,蔡元培作为民国政府的首届教育总长亲自制定《大学令》,确定了大学“以教授高深学问,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教育宗旨,并明确建立“教授治校”的制度。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大学的改革,奠定思想独立、学术自由、兼容并蓄的价值,以及“教授治校”的制度,实行民主办学。北京大学逐渐成为现代思想学术的重镇,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源泉。

南京政府时期,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多次修正改变。一方面是规范和引导。1929年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教育部颁布《大学规程》以及《专科学校组织法》和《专科学校规程》,对高等教育系统重新加以修订,规范大学、学院的设置,鼓励发展理、工、农、医等实科。从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计,教育部建立统一标准,统一学系名称、统一课程,乃至成绩评定,在抗战开始后,加紧进行这一规范。如1938年公布《文理法三学院各学系课程整理办法草案》,后制定《文理法三学院共同科目表》、《农工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表》等等。这一做法虽然有利于规范、提高高校的课程质量和教育水平,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大学的自主权,削弱了大学教育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遭西南联大等校的抵制。

为提高大学教育质量,严格规定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任职资格,提高教员薪水和改善工作、生活条件。1927年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大学教员的月薪,教授为600-400元,副教授400-260元,讲师260-160元,助教160-100元。教授最高月薪600元,与国民政府简任部长基本持平。在30年代初,大中小学教师的模糊平均月薪分别为220元、120元、30元;

而同期上海一般工人的月薪约为15元。[4]

3、多元化教育格局

在国家和政府之外,民间组织的发育、“公共领域”的扩大,从而形成所谓的“市民社会”,是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型的基本趋势之一。

民初以来教育制度的设计,在民意表达、民主决策方面多有新意。例如在教育部设专门委员会,省教育厅设立教育参议会或教育委员会,县教育局设董事会,以在教育立法、评议、咨询方面发挥作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均设置独立行使职权的视学,发挥其视导与监督作用。在大学设评议会、教授会,实行民主办学。而且,十分重视体制外的民间教育组织和教育机构的培育。早在1906年,清政府即颁布《教育会章程》,规定各省和府、厅、州、县均可设教育会,作为各级教育行政机构的襄助机关,推动教育组织的建立。民国之后,1912年,公布《教育会章程》、1944年颁布《教育会法》,建立省、市、县、市区和乡镇的各级教育会,“以研究教育事业,发展地方教育,并协助政府推进教育政令为宗旨。”

民国时期结社组党蔚为大观,知识分子群体异常活跃,教育社团、教育组织更是如雨后春笋。据不完全统计,1911年至1927年,新成立的民间性质的教育社团有85个,而官方性质的教育团体仅为16个,民间教育团体的数量远远多于官方。教育社团创办刊物之风盛行。据统计,在1912-1926年间,社团创刊最为活跃。由于国家分裂,中央权力衰败,各级教育学会成为创办教育期刊的主力,当时新创刊的101种教育刊物中,由教育社团创办的达41种,政府机关22种,学校28种,书局等10种。教育社团的创刊力量居于政府、学校的力量之前。[5]这些民间社团对于现代教育发展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实际的推动力。从民初的教育重建到1922年新学制的制定,教育决策过程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是主要依靠知识分子教育家集团进行的,各项议案经有关教育会议讨论、修改后,交由政府颁行。这些制度较多地体现了“民治”和教育民主的理念。当然,许多地方评议会、董事会制度并未能真正实行;

大学院和大学区制改革的昙花一现,则显示民主化是一个缓慢艰难的过程。

知识分子教育家成为一个现实的现代化动力集团,成为举办、传播、推进新教育的主体。民国时期教育家的“谱系”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旧学出身、有科举功名的士人,如蔡元培、黄炎培、梁淑溟、唐文治、蒋梦麟等,其中有些人又有留学的经历。另一类是留学生群体,民国之后,留学生群体的作用日渐彰显。对现代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陶行知、晏阳初、陈鹤琴等,均为留美学生。

在新教育的现实发展中,形成多元化教育格局。1932年和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小学法》、《小学规程》及《小学课程标准》,小学分为市立、县立、区立、坊立、乡镇立、联立、私立等类型。种类包括修业年限为6年的完全小学、修业年限为4年的初级小学、三年制的简易小学和一年制的短期小学。大学分为国立、省立、市立、私立四种。此外,还有规模很大的教会教育,成为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会教育的广泛影响、社会对出洋留学的推崇,民国政府对教会教育的态度十分宽容。据统计,出席第一次国民党会议的600名代表中,基督徒占十分之一。[6]据另一个统计,20年代初,外国人办理的学校学生数约占全国学生总数的30%,其中初等学校为4%,中等学校为11%,高等学校达80%.[7]至1925年时,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为3500人,约占当时中国大学生总数的17%.[8]1922年后,声势浩大的“收回教育主权运动”和“教育独立运动”,致使北京政府规范外国人办学管理,以及教会教育“中国化”的变革。

4、新教育的推进

晚清在口岸城市由外国教会举办的女子学校,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之始。1907年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合法地位。1919年初,教育部颁令,允许高等小学和部分中学男女同校,女性进入学校接受教育逐渐增多。1920年2月,北京大学冲破女禁,录取9名女生入学旁听,开创中国大学男女同校首例。同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在陶行知倡议下招收女生。此后,所有大学都开始招收女生。

义务教育的概念,最早见于政府法令的,是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蒙养院、初等小学堂,意在使全国之民,无论贫富贵贱,皆能淑性知礼,化为善良”,“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任为国家之义务教育。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罪其父母,名为强迫教育。盖深知立国之本,全在于此”[9].学部成立后,1909年拟定的分年度的工作计划,预定在宣统七年(1916年)“颁布强迫教育章程”,宣统八年(1917年)“试行强迫教育章程。行各省学司、所有厅、州、县中、小学堂兼学官话。”[10]但两年以后,清政府就灭亡了。

1935年,经行政院批准颁行《实行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决定分三期,用十年时间实现四年制义务教育。为此,大量增设短期小学和三年制的简易小学,学生数增长很快。1929年,全国初等教育各类学校数21.2万所,学生数888.2万人;

到1936年,学校数增至32.0万所,学生数则为1836.5万人,分别递增了50%和106%.[11]从1928年至1930年,中学数由954所增至1874所,学生数则由18.9万人增至39.7万人。到1936年,中学数达1956所,学生数为48.3万人。[12]

在二三十年代特定的政治格局中,国民教育成效较著的,一是在阎锡山控制的山西(见第二章),一是在桂系军阀控制的广西。

20年代的山西省成为社会稳定、教育发达的“模范省”。民国之后,阎锡山执掌山西军政大权,1917年起任山西省长。他对于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有很高的认识,采取“激进主义政策”推进义务教育,使得山西教育后来居上。阎锡山在从事的村政建设,整顿乡村秩序的过程中,将推行义务教育作为开启民智、改良风气的重要手段。从1918年起,山西教育便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超过了清末教育最为发达的江苏省。

30年代,广西以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为代表的新桂系军阀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在教育家雷沛鸿的领导下,推行以救亡、救贫、救愚为旨的国民教育。从1936年起,发布《广西各县实施强迫教育办法》,全省出现设校办学高潮,取得显著成效,取得“模范省”的美名。

但对新教育的批评一直存在,最集中的批评是指它的“城市化”和“食洋不化”。新式学校教育比旧式教育更为昂贵,增加了普及教育的困难;

其带来的利益主要体现在城市,而与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较脱离,致使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根深蒂固的旧传统,使得学校内在的教育价值、教育精神尚未更新,成为“假教育”、“无用的教育”。陶行知明确将自己的使命归纳为“反洋化教育”、“反传统教育”,反对以城市为中心、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小姐、少爷、书呆子的教育。

5、党化教育

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另一个教育变化,是1927年之后,国民党实行的“党化教育”。

1927年5月,蒋介石提出“党化教育”的思想,提出“以党治国”,“以党义治国”。1927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制定《学校实施党化教育办法草案》。1928年5月,决议废止“党化教育”,代之以“三民主义教育”。在各级学校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小学设置三民主义、党童子军课程,中学开设党义、军事训练科目(1932年后,“党义”改为“公民”或“公民训练”),高等学校也将“三民主义”或“党义”作为必修课程。

1928年,教育部公布《教科图书审查规程》、《审查教科图书共同标准》,规定教材内容必须“适合党义,适合国情,适合时代性”,强调“以三民主义为教科书的中心思想”,“以管、教、养、卫的真义为教科书的一贯系统”,在三四十年代建立起严格的教科书审定制度。同时,在各级学校实行训育制度,建立训导制度。30年代初,制定《各级学校党义教师及训育主任工作大纲》、《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中小学校长和训育主任需由国民党党员充任。1930年国民党中央公布的《学生团体组织原则》和《学生自治会组织大纲》,(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明确提出“评定学生成绩时,应当把学生的政治觉悟放在重要的地位,并且应当以学生的实际行动来衡量学生的政治觉悟的程度;

”“在提拔师资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思想政治条件、学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资历应当放在次要的地位。在鉴定学生的时候,要首先注意政治觉悟的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意课内学习的成绩。”[24]1960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明确“应该以政治条件、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主要依据;

同时,对资历和教龄也必须加以照顾”。[25]

对许多知识分子及其子女,对他们的另一重限制来自家庭出身和政治经历。60年代初,这套歧视性的政策逐渐制度化,称为“党的阶级路线”。所谓的“阶级路线”,是指在入学、出国、晋升技术职务、毕业分配、工作使用等许多方面,根据家庭出身、政治面目予以不同对待,优先选拔、使用所谓“根正苗红”、政治上可靠的出身于工、农、革命干部家庭的子女;

同时,限制剥削阶级子弟、非劳动人民子弟接受高等教育和向上流动。于是,一个人的阶级成分或家庭出身,作为“政治标准”的组成部分,成为影响命运的重要因素。

60年代初,在高校招生工作中贯彻阶级路线成为明确政策。1962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的《规定》,提出对考生进行政治审查,“有家庭和社会关系问题的,主要看本人;

有历史问题的,主要看今天的表现;

有问题要看大小。”[26]1963年关于高校招生的《规定》,要求正确掌握新生的政治审查标准,“对于思想发反动而屡教不改的学生一律不得录取”,对在中学担任社会工作政治上表现好的优秀学生,如考试成绩达到录取标准,应适当照顾录取[27].1965年的高校招生办法,提出“在每一分数段里,首先要挑选政治条件好的学生。对政治思想好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的工农和烈士子女及学生干部……在他们的考试成绩与其他考生相近时,优先录取。”[28]随着贯彻阶级路线,高等学校招收的新生,工农家庭出身和本人是工农成分的比例不断上升,1953年为27.9%,1958年上升为55.28%,1965年上升为71.2%.[29]

通过贯彻阶级路线,使干部子弟这一阶层的特殊利益以新的形式得以存在;

而非无产阶级家庭子女遭到明显的不公正待遇,许多人因此而失去学习机会。家庭出身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身份。1966年文革爆发之后,以干部子弟为主的“红卫兵”直接以封建“血统论”作为自己的组织理论,与“阶级路线”是一脉相承的。70年代高校免试招收“工农兵学员”的制度,由于强调政治表现,家庭出身不好的人难以被推荐上学。据1971年5月,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7所大学当年招收的8966名工农兵学员的统计,出身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和其他劳动人民家庭的占99.80%,出身剥削阶级家庭的占0.2%;

其中党员占46.2%,团员38.1%,非党员15.7%.[30]免试推荐的办法,在实践中完全失去了公平和公正性,上大学逐渐成为后门和关系的竞争,以及各种黑暗交易的结果。1977年之后,随着新的政治路线的确立,具有浓重封建意味的“阶级路线”政策被摈弃。

(3)“接班人”教育

60年代初,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除了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变的政治教育外,参加体力劳动被视为是培养接班人的重大措施,并被逐渐制度化。1958年的《指示》要求“在一切学校中,必须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61年颁发的《高教六十条》对教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作出具体规定,“主要是参加校内外的工农业生产和其它体力劳动”。196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高等学校毕业生劳动实习试行条例》,规定凡属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回国留学生,在分配工作后,都应该参加为期一年的劳动实习。1964年10月召开的高校理工科教学工作会议,提出的教改措施包括:把阶级斗争锻炼作为一门主课,将参加“四清”和军训正式列入教学计划;

五年中,学生应有一二次比较集中的时间(约20周左右)参加工农业劳动。

60年代初,并且进行了从大学毕业生中定向选拔、培养接班人的尝试。1963年高校毕业分配中,在部分重点学校的理、工、农、医各科和浙江大学,对少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采取提前选拔、单独分配,予以重点培养。1964年,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每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选拔60名工农家庭出身、政治思想好、历史清楚、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而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党员,进行重点培养提高。先集中到高级党校进行短期训练,再由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的老干部带领,分配到基层工作和锻炼。[31]两年共选拔了96名“特别优秀的毕业生”。这一政策只实行了两年,1965年停止试行。

4、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的冲突

以大量培养各类专门人才,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为目标,新中国在50年代初期进入了制度化、正规化建设的新阶段。这与进城之初面向工农大众和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是相冲突的。涉及教育的重心在高教还是基础教育、城市还是农村,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实行尖子教育还是大众教育,重点学校制度,等等。

作为学习苏联的成果,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新学制,为新中国唯一正式颁布的学制。1951年学制最重要的变动,一是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不再分初、高两级,认为原先小学六年学制并分为初高两级,“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弟难以享受完全的初等教育”。另外,破天荒地将工农速成学校、业余学校、识字学校、各类政治学校和政治训练班等正式纳入学校系统,从而形成工农速成教育、成人业余教育和正规教育三足鼎立的格局,延续了解放区的教育方针和教育价值。由于在全国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完全不具备相应的条件,一年后即停止推行,仍沿用小学6年、分初高两级。1955年,工农速成中学停止招生。教育部、高教部通知今后不再举办工农速成中学。[32]随着向苏联学习,教育的正规化建设和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使得在平等与效率的天平上,重心逐渐移向了后者。

(1)高教管理权的分合、收放

不同时期,教育政策和重心在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以中央为主,还是地方为主,面向城市还是面向农村的变化,导致中央教育部与高等教育部几度分合,教育管理权几次收放。

1952年11月,在院系调整的高潮,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高等教育部,这是高教部与教育部第一次分设。1958年,在强调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下放教育权力、多种形式办学的新的指导思想下,高等教育部与教育部合并。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下放问题的意见》,改变以条条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放教育事业管理权力,中小学、职业中学、中专等交由省、市、自治区管理。并且下放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的管理权,原中央部委领导的229所高校中的187所和大部分中专下放归地方管理。在“大跃进”结束之后,作为整顿秩序的一部分,1963年中央将下放的高等学校管理权重新回收,决定对高校实行“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制度”。同时,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再次分设。周恩来指出,教育部工作不能“大大、小小”,即重视大学,轻视普通教育。合并的原因是两部合一,必然要挤了普教,所以还是要分开。1966年7月,两部又重新合为教育部。

文革期间,新的教育路线一反以培养专家的高等教育为重的方针,重视农村教育、基础教育的方针重新占据主导地位。它伴随着又一轮全面下放教育管理权。基础教育的管理权下放到了最基层。中小学下放至农村的公社或大队一级,城市的中小学则下放到区或街道,许多城镇的中小学则由工厂接办。1969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对高校管理实行以“块块为主”(地方为主),绝大多数院校由地方领导,比1958年曾实行过的更为彻底。同时进行大规模的院校调整,原则是工科院校一般予以保留;

农科、医科、师范院校多数予以保留,少数改为中专或合并;

综合性大学一般先保留下来;

政法、财经、民族院校拟多撤销一些[33].文革期间,通过撤消、合并、搬迁、分散等方法共减少了106所高等学校。文革结束后,恢复60年代初的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重新回归中央。

(2)两种学校制度

在学校制度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和实践。体现工业化、正规化、制度化的精英主义教育价值,教育的重心在高等教育和城市,通过实行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实行面向少数人的“尖子教育”,将基础教育纳入升学教育的轨道。体现大众教育的价值,则重在普及基础教育,尤其是通过多种形式办学发展农村教育。

1953年,教育部建立重点中学制度,是来自毛泽东的指示。首批确定194所重点中学,占全国中学的4.4%.重点中学的主要功能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以与高等教育的需要配套。在60年代初教育调整、整顿的过程中,又一次强调重点学校建设,要求各地选定一批重点中小学,与高一级学校形成“小宝塔”,并集中精力先办好一批“拔尖”学校。1963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确定的重点中学共487所,占公办中学的3.1%.[34]这一政策有违教育公平的价值,在现实中表现出很大的负面作用。由于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更为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据1963年对北京、吉林、江西等9省、市、自治区共135所重点学校的布局,城市有84所,占62%;

县镇43所,占32%;

农村8所,占6%;

有7个省、自治区没有选定农村中学。[35]对重点学校在经费、师资、设备等各方面实行优惠,人为地加剧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差距,追求升学率的竞争恶化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氛围,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它成为酿成80、90年代严重的“应试教育”的制度原因。

毛泽东同时主张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大办教育,包括发展民办教育、半工半读、半农半读、农业中学、简易小学等各类学校,加速普及和发展教育。1958年之后,在农村大力推广农业中学和耕读小学。在农村和牧区,大量发展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的简易小学、工读小学、耕读小学,到1965年,全国已有半工半读、半耕半读的小学84.9万所,在校生占全国小学在校生的21.7%.[36]与此同时,刘少奇提倡的“两种劳动制度和教育制度”的试验也在很大范围内进行,在全日制学校之外,发展半工半读、部分时间学习的学校。1964年,教育部提出进一步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逐步实行两种教育制度,城市一般不再发展全日制普通中学。

文革期间,上述两个方向的改革均被否定。重点学校制度被认为是面向少数特权阶层、培养精神贵族的教育制度而取消。城市的半工半读教育也被否定、取消,认为是刘少奇提倡的“资产阶级双轨制”,限制了劳动人民子弟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权利。农村的耕读小学、农业中学等很有希望的实践,由于不断加码的政治化要求、对生产劳动不恰当的强调,使之迷失了发展方向;

对它的另一重责难则来自“教育质量差”这样的精英主义评价,(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它们最终在文革中被取消。因而,文革时期取消了各种职业技术性质的教育而单纯发展普通教育,从而使70年代我国农村普通高中的发展达到极高的水平。

1969年之后,全国普遍实行小学5年、中学4年的新学制,从而使中小学教育由原先的12年减为9年。在1970年大学恢复招生后,本科学习年限改为3年,少数学校为4年。因而,文革时期实行的是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大学三年的“5-4-3”学制。中小学废止了升学考试,普遍实行就近入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基本取消了考试、考核,并且废除了留级制度。但毛泽东的教育理想,既不是“双轨制”也不是单一的普通高中,而是一种新型教育。1958年的《指示》中即提出“今后的方向,是学校办工厂和农场,工厂和农业合作社办学校。”江西兴办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在文革中,这一模式发展为“七二一大学”、“五七道路”,是一种取消社会分工、亦工亦农、亦文亦武、村社式和半军事化的教育乌托邦。

(3)大跃进和运动式发展

与经济上的赶超战略相一致,1958年之后,依靠高指标、政治动员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发展教育渐成为主流,中国教育数次经历这种由于体制性原因和“运动式”发展方式造成的震荡。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全国在三五年内基本扫除文盲、普及小学教育、农村社社有中学、大多数儿童能入托儿所和幼儿园的高目标。从1956年起,教育发展进入“跃进”状态,高等学校的招生猛增一倍,达18.5万人。此后,经1959年的庐山会议和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规模由1957年的227所、在校生44.1万人,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在校生96.2万人。普通中学的规模,从1956年的中学数6715所、中学生总数516万,增至1958年的28931所、中学生总数852万。小学生总数从1957年的6428.3万人,增加为1960年的9379.1万人。在60年代初的调整、整顿中,教育规模大幅度削减,学校大量精简教工和学生。1962年,高校招生回落到1955年的水平。1961年至1963年,高等学校学生减少22%,高中学生减少16%,全日制初中学生减少18%.[37]

文革期间,又一次提出了普及教育的高指标。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记要》提出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农村普及小学五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1974年,提出大力普及农村小学五年教育、农村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逐步在大中城市普及十年教育。不少地方提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队,高中不出社”的口号,与1958年“大跃进”时的目标很相似。

因而,70年代初在高等教育一蹶不振之时,中小学教育却得到了大发展。从统计数字看,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

普通中学的发展更为迅速,1976年中学学生总数达5836.58万人,比1965年增加6.25倍,其中高中生1483.64万人,增加了11.3倍;

初中生4352.94万人,增加5.4倍。教育重心下降,面向农村的发展是实质性的:初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33.7%提高为1976年的75.2%;

高中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9.0%,提高为1976年的62.3%,[38]是十分惊人的。作为一个比较,它大致与1997年的水平相近(初中生中农村的比例83.01%,高中生为62.96%)。

文革期间中小学教育的发展无疑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

但是,如果不是以“升学教育”的标准去评价,那么应当承认,这种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正如当时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制度一样,它固然是低水平的,但切合实用,首先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文革结束后,伴随对文革政治上的全面否定,教育的重心重新回到城市、重点学校和高等教育。各地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压缩普通高中,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学最多的1977年比,1981年全国普通高中学生减少1085.03万人,减幅60.3%,初中生减少835.32万人,减幅16.8%,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种缩减和调整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在这一过程中,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受到最大的伤害。1985年与1977年相比,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初中升学率下降了25个百分点,从90.8%降为65.0%,而同期城市学生的初中升学率仅下降了3个百分点。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农民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重心究竟应当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是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教育究竟应当首先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还是培养少数专家?教育究竟应当采取严格竞争淘汰、旨在选拔少数“尖子”的“升学教育”,还是能够适合大多数人的实际需要、改善生活质量的“生活教育”?这一教育发展的矛盾和冲突从清末新教育发展之初即已存在,一直继续至今。因而,文革时期有别于1949年之后大多数时期的另一种教育实践,在文化价值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具有特殊的认识意义,不是贴政治标签的简单方式可以应对的。

<>

1976年之后,国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的发展路线。1983年,邓小平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了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随后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随着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重新颁发60年代初制定的学校管理条例,等等,教育的恢复和重建基本上是重新回到50年代。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启动了教育领域具有实质性的变革。近20年来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变化,可以从政治文化的演变,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转变,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体制外教育的发展,教育自身价值、品质的变化等几个主要维度去考察。

1、校长负责制:受挫的政治体制改革

现代教育的重要价值,在政治与学术的关系上,是恰当地划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建立学术本位的价值和学术内行的管理。这意味着改变教育的意识形态化、行政化、官本位的价值,恢复教育的公共性、全民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80年代中期在高等学校实行的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实行校长负责制试点,启动了这一变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高校领导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39]从198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等15所院校即已开始进行校长负责制试点。至1989年初,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深圳大学在制度创新、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学校实行“校长治校,党委治党,教授治学”的领导体制,要求“基层党务干部兼职化”,从党委书记到支部书记,均实行兼职,党委只设党办一个部门;

党组织活动尽量不占用工作时间,不准影响日常工作。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事件中断了社会变革的进程。1989年7月,国家教委指示,“不再扩大校长负责制的试点范围。”[40]此后,这一改革名存实亡。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用立法的方式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宣告高校校长负责制实验的终结。

90年代初,采取对大学生实行军训、减少高校招生、调整留学生派遣方针、开展反和平演变教育等收缩政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1990级新生到军队院校军训一年。1989年,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减少10.8%,本专科招生减少19.4%.,[41]且文科研究生不从应届生中招收,工、农、医科研究生从应届生中招收的比例不超过40%.从1989年至1991年,研究生和本专科招生数连续三年低于1988年。

90年代中期之后,伴随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强硬的政治控制逐渐软化。但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停滞,导致社会生活中官本位的弥漫和回潮,由于主要的资源和管理权仍控制在主管部门,教育管理、学术评价中行政化、长官意志的弊病愈演愈烈。2000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余所大学升格为副部级,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在80年代的改革中,为了淡化高校的行政色彩,将所有高校一律定为局级。副部级大学的出现,伴随着下派党政干部出任高校领导的热潮。这同时呼应着大学领导应当成为“教育家、政治家”这样的要求,从而在整体上改变了80年代由学术权威出任大学校长的选择。各地也纷纷向高校派出党政干部,很大程度上满足的是安置干部、提职提级的需要。

90年代以来,打破部门办学体制,多数部委高校下放地方。但在高校成为“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方面并无实质性改变,高校的“自主性”并未增加。教育部直属的高校增加至71所后,一些高校设立驻京办事处以降低管理成本。下放到地方的高等学校只是更换了一个行政主管。2002年教育部准予5所大学可自行设立本科专业,2003年准予几十所高校有5%比例的自主招生权,可视为扩大高校自主权方面的小小进展。

作为学校行为,2000年东北师大在学院一级实行教授会决策基础上的院长负责制改革。北京大学2003年人事改革的方案,提出在各院系建立“教授会”,赋予教授会“对聘任教师和教师职务晋升进行民主评议”的功能。此外,围绕武汉大学领导班子的调整,新任党委书记顾海良提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教”的思路,[42]高校领导体制和党政关系问题被重新提出。

2、下放教育管理权

在中央-地方关系的层面上,是国家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几十年来,教育管理权几收几放,不断反复。从80年代开始,与市场化进程相适应,国家教育管理权的下放和调整,90年代以来,以地方为主的新格局逐渐形成。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义务教育法》也确定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以县、乡(镇)政府为主,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筹措。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由此下放给地方。

90年代高等学校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下放、调整和合并高校。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拆了中央部门的“庙”,从而成为对中央部门办学体制的真正革除。1998年,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等9个部门撤部改局,(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拓展体制外的教育空间,从而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和多样化。

80年代以来,消失已久的民办和私立教育重新出现。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力量办学”的合法地位。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民办教育获得发展,体制外的教育空间逐渐得以恢复。

然而,国家的民办教育政策一直是防守型的。1993年8月,国家教委发布《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对民办教育提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重心实际在“引导”、“管理”。1997年8月,《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经过长期的修改讨论终于颁布。《条例》肯定“社会力量办学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严格教育机构审批,实行办学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机构”等,其实际重心仍是在控制、管理。

因而,我国的民办教育虽然获得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仍然十分薄弱。至1998年底,全国民办小学在校生72.8万人,仅占小学生总数的0.52%;

民办中学在校生76.9万人,占中学生总数的1.22%.远没有达到1949年的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各国。目前的1200多所民办高校,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多科性、综合性,能够授予本科或研究生学位的大学。相当多的民办大学其实只是高考辅导班和补习班。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基本不对社会力量和海外开放,民办学校在招生、学生学历资格等许多方面不能享受“国民待遇”,难以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

民办教育之所以步履维艰,因为在理论上有一些难以突破的“禁区”。如对教育功能、教育主权的认识,以及对民办教育机构是否能够“营利”的认识。经长期讨论修改,2002年12月,九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后一问题上有所突破,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但正在制定中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在诸多规定上以限制、管理为主,引发了更多的忧虑,许多民办教育人士认为其有违《促进法》的立法精神,将会事实上成为束缚、伤害民办教育发展的利剑。

导致民办教育的发展环境恶化的另外一些政策,是公立中小学大量举办所谓“民办公助”、“公办民营”之类的“转制学校”,实为非公非民的“假民办”。一些公办高校则举办按照民营机制运行、降低录取分数、实行高收费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此类学校同时享受两种体制的好处,造成与民办学校极大的不公平竞争。2003年5月,教育部出台规范和发展高等学校“独立学院”的政策,确定了大力发展独立学院的政策,从而加剧了民办学校的生存危机。此类教育政策中暗含着一种“公办学校通吃”的思维,即通过“三管齐下”——公立高校扩大招生,大量举办独立学院,“收编”水平好的民办学校、将其纳入公办教育模式——大幅度地占据教育市场份额,形成公立学校独大、民办学校难以发展的局面。

另外一类民办学校——城市中的打工子弟学校的命运,突出反映了教育政策的盲点和价值偏差。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教育是在主管部门视野之外的。而以公立学校的办学标准“规范”打工子弟学校,使其沦为“非法”的“黑校”将其取缔的管理行为,不仅侵犯了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其“贵族化”和“城市中心”的嘴脸也暴露无遗。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的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对此做出了新的裁定:按流入地为主的原则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

7、教育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发展中,教育界关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的讨论热烈。目前较具共识的认识,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改变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其特征包括增加非国家的(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强化高等教育与工商业界和私营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私立、民营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较多地采取市场管理原则,加强竞争性和提高教育效益,更积极地回应经济体系和市场的需求等。[46]

就国内的实际发展而言,市场化的表现主要为高校实行收费,教育经费的来源更为多样化;

学校举办公司、企业等商业活动;

学校通过“转制”来扩大教育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学校逐渐建立与政府、社会和学生新的关系,教育市场已经出现,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概念已经形成。与此同时,出现各种不规范寻租行为,学校的功能、属性、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异。

由于采取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政策,教育经费的构成已经多样化。来自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学费、杂费和其它收入的非财政性教育经费收入,1996年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26.11%,2000年已占33.42%.[47]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系统。例如,1996年农村集资办学的经费达111.72亿元,占当年社会捐、集资办学的总经费的59.3%,2000年这一比例下降为23.1%.各级学校学、杂费的收入,1996年占全国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1.5%,2000年,这一比例上升为15.5%.[48]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从90年代后期始,高中和大学实行收费。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初,我国实行的是“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资助政策。大学学费由国家全包,学校并以奖学金、助学金的形式补贴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支,并免费提供医疗和住宿。1983年,国务院通知“改革人民助学金”资助办法,设立“人民奖学金”,标志着变革的开始。1989年3月,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毕业分配制度的报告》,报告中中首次提出“学生上学除特殊规定外,一般要交纳学杂费,……一般掌握在每年100元—300元为宜。”这个文件的出台,意味着人民助学金制度走到了历史的尽头。1994年9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发文批准了37所高校进行招生收费制度改革试点,实行“公费”和“自费”招生“并轨”。1997年全国高校实现并轨收费,形成缴费上大学的局面。高校是学费标准从1998年的1000余元快速攀升,2000年北京地区一般高校为每年4200元,重点院校为5000元;

理工科专业一般高校4600元,重点院校为5500元;

外语、医科类专业一般高校为5000元,重点院校为6000元,如果加上其余的各种费用和生活费,学生实际支出的费用要高得多。大约相当于一个城市职工一年的收入或两个农村劳动力一年的收入。由此,导致大学出现约占学生总数20%左右的“贫困生”阶层,每年都有家长因缴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剧发生。虽然国家有“奖、贷、勤、减、补”等五种方式帮助贫困生,但作为主体的国家助学贷款因种种原因难以大面积推进。

在举国经商的气氛中,为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90年代掀起大办校办企业的热潮,以1994年北京大学推倒南墙、破墙开店为标志。至2000年年底,全国近400所高校共有科技企业近2100家,高校科技企业资产总额577.41亿元,负债276.34亿元,净资产301.07亿元;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68.12亿元,利润35.43亿元,上交税金18.79亿元,上交学校8.46亿元,[49]2000年北京大学科技产业产值120亿元人民币,居全国高校之首;

清华大学的净利润3.00亿元,排在首位。越来越多的高校科技企业走上了上市融资的发展道路。截止到2001年年底,全国高校已有控股或参股的上市公司33家,其中在上海、深圳两地上市的公司29家,总市值约占深、沪两市市值总额的3%左右。

这一经济成就背后的事实是北大方正、清华同方那样的企业屈指可数,多数校办企业都是不赚钱的,高校深感风险巨大,无利可图。由于企业运作不规范,校企不分、产权不明晰,造成校企“小的亏了,大的跑了”的骑虎难下之势。尤其是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冲突,营利创收成为大学实际的兴奋点和工作重心,商业化价值对大学精神的侵蚀和对教育行为的扭曲十分明显,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2001年8月起,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进行校企改制试点,将区别情况规范不同类型的校办企业,明晰学校与企业的关系,学校占有企业的股份将越来越少,直至学校不再作为企业股东,而由独立的基金会来管理学校的财产,最终使校、企完全分离。

由于民办教育的发展和学校体制、收费和教学的多样化,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选择性开始出现。一个突出的例证,是近年来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约有10%~20%的考生放弃已被录取的机会,选择复读。

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并非都是正面的。教育资源教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陈旧落后的体制相接,出现了种种“寻租”活动,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严重下降。各种价值模糊、产权暧昧的“改制学校”,如“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的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校中校”、“二级学院”等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校品牌名大赚其钱。社会腐败风气对学校、教育的侵蚀日益明显,连年发生的高考舞弊案、学术剽窃案、“注水文凭”、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的“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等等,使教育被视为“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2002年8月,国家计委公布上半年价格举报情况,教育乱收费在各类举报中居于首位,超过了对药品及医疗服务、房地产价格及物业管理等的举报。[50]在2001年沈阳市的行风评议,教育系统在被评议的30个重点部门中排名最末,舆论认为教育腐败已超过司法腐败而最为市民关注。[51]

<>

围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和实现社会现代化,80年代以来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政策的调整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教育是发展大于改革,教育在数量、规模上的发展令人瞩目;

但在体制的更新和教育价值、教育品质的提升上乏善可陈。

1、政治与教育、学术的关系的变化。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日益倚重知识权威的过程。对教育、学术而言,需要从阶级斗争、政治至上、官本位的党治文化,转为建立教育的主体地位和学术本位的管理,以及实现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在制度层面的裹足不前,体制障碍成为影响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的严重因素。

2、新的教育方针,从为政治服务转为为经济建设服务,是一个有限的进步,其价值依然是国家功利主义的。但在教育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政府与学校的关系、国家与社会力量的消长都在发生某种变化,教育地方化、多样化的局面开始出现,体制外的教育开始生长。

3、就教育决策而言,政府包揽过多、行政主导的弊病并未解决,国家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并未根本改变,教育管理、教育决策中行政化、长官意志主导的倾向严重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自己就成了20xx年应届毕业生,因为自己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为了让我们有个较系统的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学校规定师范类毕业生毕业前教育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没有服从学院安排的教育实习,我是自己分散实习的,开学初我自己就联系好了xx学的老师,希望能在这所学校找到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9月中旬学校领导给我安排了指导老师章老师,在该校领导安排下我开始了自己的教育实习。开始以为该校只有我一个实习生,但进去之后了解到,学校还有一支来自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实习队伍,担任数学实习老师,整个队伍在带队老师和学校领导安排下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听课、批给作业、担任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课堂教学等,他们的实习生活过得很充实,我开始和学校安排给我的指导老师沟通,希望我的实习生郭也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初中信息技术科目的实习老师,大家都知道,即使现在基础课程改革,但由于应试教育势力强大,信息技术不是中学的主要课程,普遍不重视,学校对该课程也没有具体教学要求和考核目标,每周也就只是安排了一节信息技术课。整个学校有两个信息技术老师,一个是我的指导老师,另一个兼任学校的课件组主任,我的指导老师教初一和初二,实习第一周我被安排熟悉教程随后便跟随指导老师听课,听课目的一是为了熟悉课程教学进度,二是学习掌握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很快我便熟悉了学校的教学环境,基本了解了学校的情况。

十几天过去了,我与章老师交流沟通,希望能有机会上台讲课,章老师没有拒绝,只是强调这个课比较难上,叫我回去准备一下,第二天的课我来上,我顿时兴奋又紧张起来,从那时候我便真正投入我期盼已久的的教育实习。现将这将进两个月的实习做以下总结:

<>

xxx中学给我安排的是初一年级所有班级的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在上课的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因为同学们都不怎么重视这个课程,课堂纪律比较差,要提高上课效率,必须想办法让学生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在上课之前我精心准备每一份教案和需要的课件,通过课件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生没有课本,只有老师才有,在课堂上我尽量给学生一步一步演示课堂教学内容。回想上第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和现在的课堂教学对比,我做了如下总结:

1、上好一堂课离不开老师丰富的面部表情,上每一堂课都要保持微笑,不能把私生活遇到的不快之事带入课堂。老师要时不时与学生做眼神交流,适时观察学生反应,调整教学节奏,同时,老师面部表情丰富也可以增进一种幽默感和亲切感,缩短学生和老师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身体语言,老师的站姿,坐姿都会影响课堂的氛围,在课堂纪律的管理上也起着重要作用。

3、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老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教学生学会知识,所以老师要适时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掌握程度,特别是上机课,因为没有考试,上机表现也就成为了唯一考察该门课程成绩的途径,所以老师和学生都要重视。

4,、作为一名老师,要掌握好课堂教学节奏,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详略得当。

<>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为了更好的完成实习班主任工作,一了解学校教学环境和学生学习情况,我就制订了一份实习班主任工作计划,并尽量落实计划中的每一项。为了研究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质、才能特长和班级发展情况,我的班主任工作每周都很充实,有开主题班会,有学生个人心理辅导,有组织大扫除,还有和任课老师交流,只希望能及时掌握学生现在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并定期召开班委例会,及时了解班级整体发展,并对班委进行教育,做好带头模范作用。

实习虽然过去,可当我再次回忆在二十四中度过的日子,虽然和自己起初想象的有点差距,但也只有充满酸甜苦辣、高兴的与不满的事情,生活才更精彩,只有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补足,才会不断的进步。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人生如一张白纸,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在白纸上添上色彩!有的色彩缤纷也;有的灰暗一片;更有的在还没有添满色彩但这张纸就早已不在了!

能够使白纸变成色彩缤纷也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首先这个人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这样才能踏上人生里美好的第一步!

曾经看过的一个案例:15岁的初三学生庄海在初一年级时就加入了共青团,当选为班长,工作负责、学习优良,先后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有一天与父母告别后准备回家时,发现一个初二学生在他父母后面做鬼脸,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问一问、说一说,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庄海非常生气,认为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竟和几个同学一起上去教训他一顿。原以为被教训者不会怎样,没想到却引起这个学生邀约一帮人来报复。为了不甘示弱,又发生了对报复者的报复,在双方殴打中,庄海拿出随身带的一把刀捅上去,造成一死一伤,法院判处庄海犯故意伤害罪。在监狱里,庄海面对铁窗、铁门,回顾这不该发生事,无限悔恨。

所以说要使人生走得辉煌灿烂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不要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犯法的事情令自己悔恨终生!自毁前程!

世界上有黑人,白人,黄种人,而每个人的生活环境都不同。所以把白纸弄得灰暗一片有时并不是自己所想的!因此家庭是每个人走出第一步的前奏!好的家庭教育就会出好的孩子,反则反之!以下是两个普遍而恶劣的家庭环境!请家长们必须教育好自己儿子的第一课!

1、家长过分溺爱,一味娇惯,使子女的欲望不断升级。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而孩子又往往是独生子女,有的父母认为孩子少,应该让孩子过得幸福一些,特别是那些过去经历过苦日子的人不愿让孩子再“吃苦”。因此,对子女总是百依百顺,要啥给啥,让独生子女成了家庭的“小皇帝”。在家庭无来源或不充足时,那些被娇惯的孩子便以非法手段在外“捞”钱,以满足自己的心理上的“不平衡”。

2、家庭教育的错误引导。有的父母一贯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贪图享受,往往表现出举止不端,品行不正,素质低下,自身形象差,客观上不能为孩子当好“第一教师”,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不良品行的影响。如有的家长经常搓麻将、逛舞厅,不仅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更无精力管教孩子,疏于对子女的家教,导致子女放任自流,是非不辩,美丑不分,最终由“小皇帝”沦落为“小囚犯”。

所以每个家庭都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任!要使儿子走出第一步之前有个美好的家庭环境!请不要给每个张白纸添上灰暗的颜色!

最后就来来说说一些曾经在学校里是一些大哥大姐!这些人往往只是风光一时!但出社会后就往往会触犯法律,或者在互相仇杀中失去了宝贵的性命以红色的鲜血完结了这张不该结束的白纸!

中国有9年义务教育因此每个人都有经过校园的机会所以学校应该做到关心、帮助每个学生!

提几点建议吧:

(一)、关心差生、辍学的学生

关心学生是学校教师的神圣职责,差生、辍学生是困难、问题较多的学生群体,他们最需要关心、帮助。校园抢劫强索案件的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差生或辍学生占很大比例,关心教育管理好这些学生,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抢劫和强索案件的发生,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对差生的漠不关心甚至放弃差生。学校就一定会自己留下的苦果自己吃。

(二)、加强学校校风校纪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校风校纪和法制教育宣传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遵纪守法、健康成长,是抵制不良影响、预防犯罪最根本的因素。

(三)、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早期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在措施,例如建立专职辅导员;对重点人、重点地方、重点时间采取事前防范措施;关注学校周边地区青少年动向,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采取措施,校警联合建安全文明学校。

(四)、防止格外违法犯罪青少年向学校渗透,或与学校某些学生联合作案,增加危害性,增加预防和处置的复杂性。

(五)、发现教唆者、犯罪组织者、造成严重危害的,要与政法部门通报、联系、合作,及时处理,该上报的一定上报,该送有关部门处理的一定送有关部门,该惩办的就要惩办。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一张考卷,几分浮动,换得巴掌与吻。是耶?非耶?报以无奈苦笑。

仅从表面上看,母亲对从满分降为98分的退步的孩子求全责备,而对虽然一开始不及格、但后来进步的孩子不吝爱吻,是不是仅说明这位母亲鼓励进步之可取与苛责退步之不妥呢?并非如此,拨开表面的巴掌与吻之别,在这幅漫画中,我们应看到仅仅是分数上的一点变化,都足以使家长做出截然不同的反应,其背后折射出的无数个家庭相似的情景,不免令人深思。

紧紧盯着分数,视分数进与退为奖罚标准,与其产生的求全责备之态,并非是个别家长所为。满分吻、98分得巴掌这一荒谬现象,正是被诟病许久的唯分数论的体现,当家长并不在乎分数背

后反映的知识掌握情况,指导学习作用时,也就不再在意“98分已经很接近满分”这一事实,而是只看见比上次退步了2分的情况,辨不清“无论55分还是61分都说明孩子学习状况不佳”,而只关注比上次进步了6分。

在啼笑皆非之余,我们不免要发出这样的疑问:这样粗暴的分数对待,对分数的执着,到底因何而来?

固然,激烈的竞争环境与中国向来重视考试的传统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考试分数的普遍关注,但有没有更深层、更本质的原因呢?将分数进退当作依据的背后,不正是我们缺乏对孩子成长客观全面的评判标准、对除学习外其他方面忽视遗忘吗?古代便有“为己之学”,以修养完满人格而非取得外界认可的官位为目标,而今,社会也更需要综合素质优秀、人格健全的人才,而非巴掌与吻滋养出的分数型人才。君不见今年校园投毒案中,犯罪的青年虽分数耀眼,但人格上有着致命缺陷,如若仅凭巴掌与吻一味注目分数浮动,还能说是“育人”吗?培育的到底是栋梁还是外表光鲜,内里朽烂的速生木?

所谓求全责备与宽容鼓励之异,在向教育敲响警钟,内里显现的教育观念之弊,正中痛点。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知道”,“改变”的背后正需“痛定思痛”作引擎,重新审视日常中我们早已熟悉

的情景,以此为契机,给孩子的成长路上正确的引导与培育,帮助他们获得除了分数的其他优良品质与综合能力,以真正的吻报以的鼓励,以真正的吻对待他们的教育报以决心与坚守。巴掌与吻,是耶非耶?唯有痛定思痛,对未来的教育报之以歌

最新教育扶贫关爱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时间,它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但却又实实在在地在人们身边无情而匆匆地流逝。一个半月的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想想我们小组从最初的教育见习,到实战的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最后收拾包袱回母校,在这过程中我们与钱库高级中学的师生结下了深深的友情,这段艰辛又美好的日子将永远留在我们内心,不断地激励告诫我们为人师的不易与责任重大。

历时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已经结束,现在有必要对整个教育实习作下回顾。我们将从基本情况、教学实习、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

我们小组共4名同学,分别为柴丽君、李叠冕、金晓琴和毛晓丹。这次实习的学校是钱库高级中学,我们组实习的班级是高二(11)班,我们班级是文科重点班,整体上是属于成绩优秀、班风良好的一个班集体。由于是文科班,班级里男生人数比较少,只有11人。在这个班级里,我们组成员精力充沛、活力四射,出色的完成了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把全部的热情倾注在学生身上,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以教师的身份给学生上课,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努力做好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

<>

教学实习是实习过程的中心任务。我们每一位队员的一个共同目标就是: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提高自身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起讨论问题,互相学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一堂好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对知识点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表达出来。初为人师的我们,面对的是许多的学生,责任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在听了一个星期的课后,我们也要开始实战演习了,我们一直坚持“三备”原则(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坚持试讲、互评、试教的规定,认真上好每节课。各位队员不断地修改教案,修改课件,重复着试讲、修改、试讲的过程,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深入细致备好每节课。坚持“三备”,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写出详细教案,请教指导老师。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教案,进行试讲。每位队员都能积极参加听课,给予队友中肯的意见,共同修改和补充教案,完善教学设计。

2、认真上好每节课。上课时,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时间,保证每节课的质量。课后及时请教老师和队友,归纳总结优缺点,做好教学笔记。

3、坚持互相听课和评议制度,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议记录。

4、坚持听课,注意学习各位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5、重视练习课和习题课,利用讲评练习的机会锻炼和提高教学技能。

6、认真做好批改作业和下班辅导学生的工作。注重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我们努力备课,试讲,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和教训。首先,在教学基本功方面,我们知道得体的教态,清晰的板书,恰当的语言是当以老师的基本功。在平时上课尽量克服出现一些平时的小动作,比如说撩头发和一些习惯性手势等;板书的书写要做到重点突出,分配好主板书和副板书的位置;在ppt课件上,背景尽量不要太花哨,字体的颜色和背景搭配要和谐,字体也要够大;上课的语言尽量不要口语化,有些知识要专业语言,与此同时上课语言一定要准确,正面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应该是吧”等这类的答案,在讲解的时候,要以书本为准,比如说一些名词,虽然有时由于教科书的版本不同,而使一些名称不同,我们一定要以书本上为准,语速也要适中,过快的语速会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而过慢的速度则会使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也会使教学任务受到影响。

其次在课本内容的处理方面,我们知道一堂课的重难点突破是很重要的,这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备课中,我们反复推敲,尽量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运用教具。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大多采用直观教学,利用丰富生动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使我们感受颇深的是在上课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讲解,将课堂生活化,能够有效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一些生活现象,多积累各种素材,并将其运用在课堂中。

最后是师生互动方面,一堂课出不出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这个课堂上有没有新的动态生成,有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也就是说师生互动并不是简单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而是老师教的思维与学生学的思维的碰撞,从而使知识更好的被理解与接受,而且提问也要注意技巧,课堂要避免出现一些无效提问,比如说“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有启发性,而且要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当然,我们小组每个人的收获也肯定不仅仅是这些,总之,在一次又一次的备课、试讲、上课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每次上课都比上一次进步很多,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也越来越强,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监考,阅卷,登分等一系列的工作。

<>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教师的职业是神圣崇高的。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队员们更是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典范。第一周,我们主要是见习阶段,我们的任务是熟悉实习班级的一些基本情况,召开班委会议,制定实习班主任计划等等。由于我们所负责的班级是文科重点班,班主任比较重视,有点不敢放心把事情都交给我们,我们却没有失落,把被动变成主动,主动去班级,主动去了解学生。

接下来六周真正开始我们的班主任实习,每天我们检查早自修考勤情况,监督两操情况,每周我们还召开一次班会。我们每人都轮流体验了班主任工作,都觉得班主任不太好当,很辛苦,尤其是要早起有些困难。

这个班级的学生,总的来说,都有很高的自觉性,上课的氛围很好。但是,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比如说班级的学生普遍都不是很自信,都不是很爱向老师问问题等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找了个别学生,了解了为什么不愿意问问题的情况。也针对在月考中比较失意的学生谈心,并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学会相信自己,要自信。

我们还针对班级学生对自身不自信的状况,我们特意组织了一次以“十八岁的天空”为主题的班会,我们先是开展一次班委会,讨论要开展那些节目,然后再慢慢筛选出质量比较高的节目,定下节目单。这次班会,主要目的是想让平时班级都不表现的同学能够出来表现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的,然后由学生说说此阶段的一些困惑,未来的目标和梦想。但是,这期间还是碰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我们的设想是学生能够展现自己,主动报名,后来结果是几乎没有学生愿意主动报名。虽然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在班级里面鼓动过学生了,这对我们来说还是有点小打击的。还好,通过学生之间的推介,我们还是挖掘到不少的人才,后来由于我们诗歌朗诵的材料比较贴近学生,竟然还有学生主动要求要朗诵,还要求唱歌。这个是出乎我们所有人意外的,似乎所有的努力都有了回报似得。我们发现有时候要懂得倾听学生的心声,要注意时时的鼓励他们。

家访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我们主要对租住在学校附近的一些学生进行家访,一改以往家访的模式。我们主要去看看这些租住在学校外面的这些学生的租住环境和学习环境,给她们带去问候,并提醒他们注意家电的安全和睡眠的保证。

<>

这次调查主题是有关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对这次生物专业实习的11个班级都进行调查,分发的253份样卷回收了212份,学生对我们的调查工作还蛮支持的。在这次学生给我们的反馈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发:学生的心理工作一定要重视,平时要多关心他们,多注意他们,多了解他们,用心去爱他们。

短短的八周让我们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们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为期八周的实习生活,让我们初尝了身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们体会到当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最后我们想衷心感谢钱库高级中学让我们有了这样一段实习经历,同时也衷心感谢我们的学科和班主任指导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感谢我们的带队老师——林国栋老师八周来的陪伴、指导、关心。谢谢你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