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 广告的心得体会(5篇)

  • 上传日期:2022-12-24 21:22:42 |
  • ZTFB |
  • 14页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一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8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三要团结协作。很多情况下,敢于担当并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而是一个集体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担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善于担当”是一种本领,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善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谋善断。不求深思,无以致远。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善于担当。

一要创新思维。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而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行动上的率先。要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好结合文章,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领导干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加以解决,防止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要经常思考肩负的责任使命,思考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

三要善于总结。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近日,中央专门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就是要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

“一个武装”,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三个担当”:一是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引导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同时,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出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

一是党风政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庸政懒政的话,那是不称职,不能被允许的。

二是履行好职责职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说“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向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领导干部不论你在何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面临众多矛盾和困难,没有敢于担当的信心与能力,是难以实现宏伟大业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有作为。首先,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经过90多年的艰辛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其次,要体现具备担当的能力素质。能力是担当的底气,勇于担当必须有真功夫、真本领。没有能力的担当,只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格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体现实际行动有作为。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状态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在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他又讲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

第一,担当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奋斗。

第二,担当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要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格局,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之艰巨、非常之复杂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复杂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中枢神经的作用,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这样才能够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担当精神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灿若星辰。从《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担当的嘉言警句俯拾即是。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四,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共产党承担起来的是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决定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独立,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坚强的担当精神才行。

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历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8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上世纪前半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政治勇气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砥柱中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以“四个全面”作为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共产党人的担当。

<>

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忘初心,做到信念过硬。新担当新作为,首先源于内心的坚定信念。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要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坚定而持久。要持续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才能得来。要认真对照党章要求,积极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擎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应养成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推进事业的自觉,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对标对表,对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更不能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

担当作为,做到责任过硬。要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过硬,根本在责任心,关键在落实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心,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经常性地开展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不怕丑,不怕现原形,经常问一问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问一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部署安排的事项落实得如何?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落实力,做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一”,即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一专多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主题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二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这里站岗放哨,这叫守土有责”。有“守土有责”的强烈责任心,才会有忠诚履职的内在自觉,才会有推动发展的精神动力,才会有为民服务的热情态度,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做到“‘拨亮一盏灯,照红一大片’,在本职岗位上奏响人生最优美的乐章”。

要乐于担事。干部就要干事,如果心里不装事、手上不干事,虽不犯事但也不顶事,这样的“撞钟先生”又有何用?担事要肯谋事,不是等事做而是找事做,领导没想到的我先想到,别人没动我先动。担事不能凭好恶,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担事要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大力提倡“马上就办”的作风,今天仍然需要这种作风,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效提质。

要勇于担错。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战国时廉颇负荆请罪留下了千古佳话。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一旦出现失误,不能因为怕“丢了面子”“失了威信”而文过饰非、百般开脱;更不能揽功诿过,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襟怀坦荡、知错认错、认错改错,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组织的信任。

要勤于担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常怀安不忘危的忧患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从成绩中看到差距、从机遇中看到挑战、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同时,增强必胜的信心,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要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的情怀,时刻以人民的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的甘苦为甘苦,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积极为基层群众排忧、为弱势群体解难。

要善于担难。宋诗云:“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现实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历史遗留问题累积难解、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的情形。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困难,领导干部当鸵鸟听之任之不行,两眼望天“等靠要”也不行,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拿出辨误区、探盲区、排雷区的智慧,在攻城拔寨、破解难题中,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事业推向前进。

要敢于担险。敢于担当要做到“平常时期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关头能豁得出来”。和平时期所谓“险”,无非是改革创新过程中吃螃蟹、涉险滩、破藩篱的风险,不是战争年代经常性的生命危险。领导干部要有“闯”的精神、“冒”的精神,趟出新路子,干出新事业。如果遇到突发性灾难、群体事件等紧急情况,则更要身先士卒、深入一线,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当好群众的主心骨、带头人。

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一种高尚的政治品格,一种必备的履职能力,一种过硬的工作作风,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当代中国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员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勇于担当”是一种境界,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有人说,“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勇于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它来自领导干部崇高的政治觉悟。

一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动摇,精神支柱就会坍塌,行为方向就会迷惘,就不可能担当起历史使命。温家宝同志讲过:“我有一个信念,就是事不避难、勇于担当、奋勇向前”。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改革开放的坚定信心,熔铸到执政兴国的政治实践中,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历史担当。

二靠强烈的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相连,“在其位、谋其政”,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是“担当”二字的真正内涵。当前,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领导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攻坚克难化解社会问题,激流勇进突破发展瓶颈,不畏艰险推动改革大业。特别对群众,须常怀“衣食父母”之心,恪守“民穷我愧”之念,竭尽“干事创业”之能。

三靠无私的奉献精神。“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是领导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所在。凡勇于担当者,其境界必定是为公、为民、为事业无私奉献。如果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就不可能勇于担当。领导干部只有无私奉献,才会对人民群众满怀真情,才会在急难险重任务前挺身而出、在矛盾纠纷前迎难而上,才会不断开拓进取、创造辉煌。

“敢于担当”是一种胆识,它来自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领导干部的担当,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能力。

一要勤于学习。这是党员干部能够担当的前提。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习是领导干部的看家本领,领导干部的实力大部分来自学习。要突出学习重点,深学政治理论,精学本职业务,广学各科知识,做到“知全局、懂本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要坚持学用结合,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和应对危机的对策。

二要实践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表明,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必须经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严格党内生活的考验,学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破解难题,不断提高科学思维、综合决策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三要团结协作。很多情况下,敢于担当并不是一个或几个领导干部的敢于担当,而是一个集体相互支撑、群策群力的担当。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善于担当”是一种本领,它来自党员干部的思想水平。善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多谋善断。不求深思,无以致远。领导干部思想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是否善于担当。

一要创新思维。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而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以创新思维为先导。领导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以思想上的领先保证行动上的率先。要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做好结合文章,用创新的思路谋划发展,用创新的精神凝聚力量,用创新的措施破解难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要勤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领导干部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加以解决,防止遇事无策、陷于被动。要经常思考肩负的责任使命,思考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思考办实事、谋长远、惠民生、促发展的实招,不可有一时懈怠。

三要善于总结。这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自身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事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近日,中央专门就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印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坚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就是要坚持“一个武装”、强化“三个担当”、做到“三个带头”的要求。

“一个武装”,就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三个担当”:一是引导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二是引导干部深刻领会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三是引导干部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增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同时,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作出要求,教育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作出示范表率,自觉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切实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

<>

一是党风政风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担当既是由党的宗旨、性质决定的,也是由党面临的形势、任务决定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纯洁性和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仍处于关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复兴的成败,事关党能否始终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庸政懒政的话,那是不称职,不能被允许的。

二是履行好职责职能的必然要求。习总书记说“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肯定表彰锐意进取的干部,教育帮助‘为官不为’的干部,支持和鼓励干部一心向公、兢兢业业、敢于担当”,“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领导干部不论你在何岗位,在其位就要谋其政,就要努力建功立业,不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期盼。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权力姓“公”不姓“私”,只能为民所用服务人民。党员干部在行使权力时,决不能公私不明,甚至“公器私用”,做一些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的事。权力姓“公”就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不怕“摊事儿”,不怕“麻烦”,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尽力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三是攻坚克难、创造辉煌业绩的必然要求。当今社会面临众多矛盾和困难,没有敢于担当的信心与能力,是难以实现宏伟大业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告诫党员干部,一定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尽心尽力干好工作。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都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胆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共产党员要勇于担当有作为。首先,要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上。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支柱和前进的灯塔。确立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就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矢志不渝地献身于伟大的事业而不畏任何艰险。经过90多年的艰辛历程,坚定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的精神写下让世界瞩目的“中国震撼”。

其次,要体现具备担当的能力素质。能力是担当的底气,勇于担当必须有真功夫、真本领。没有能力的担当,只会事与愿违,甚至酿成大错。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着眼大局的视野格局、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党员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工作需要,作为一种生活常态和精神追求,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不断提高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要体现实际行动有作为。在现实中,一些干部守成求稳、缺乏斗志,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难事推别人,“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这种状态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大相径庭,必须彻底破除。敢于担当的精神和勇气,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勇敢地承担该担的责任,做好该做的工作,真正做到责任上身、工作上心。

于党员干部而言,“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品质,习总书记也非常看重这一点,在不同场合,习总书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敢于担当,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党的干部必须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在2014年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他又讲到: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总书记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

第一,担当作为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两个先锋队的根本性质和“三个代表”的先进性要求广大党员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艰苦奋斗。

第二,担当作为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艰巨性决定的。今天,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中国要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格局,可以说,这样的一个事业是非常之艰巨、非常之复杂的。同时,我们还要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正如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所以,发展社会主义事业,面对这样一个艰巨复杂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好中枢神经的作用,要承担起历史的使命与责任,这样才能够早日完成“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第三,担当精神是中华文明,尤其是儒家传统的优良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从“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敢于担当的志士仁人灿若星辰。从《论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诠释担当的嘉言警句俯拾即是。敢于担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是华夏子孙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第四,担当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难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中,共产党承担起来的是国家主权独立、政权重建、国家统一、人民解放、民族复兴等一系列复杂的历史任务。所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脉络决定了他与生俱来的使命就是挽救民族危亡,建立民主共和,实现国家独立,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坚强的担当精神才行。

我们可以简单回忆一下历代共产党人是如何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上世纪前半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政治勇气拨乱反正,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砥柱中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胜利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以“四个全面”作为全面战略布局,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局面。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都在他们所处的历史阶段,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共产党人的力量,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共产党人的担当。

<>

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从制度机制层面入手,向广大干部发出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动员令、集结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立足新时代、完成新使命,为党和国家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忘初心,做到信念过硬。新担当新作为,首先源于内心的坚定信念。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要在强化理论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的理想信念,才可能坚定而持久。要持续深入系统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通过严格的党性锻炼才能得来。要认真对照党章要求,积极参加主题党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自觉接受监督约束,带头遵守党的纪律。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高擎精神火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戮力同心、接续奋斗。

对党忠诚,做到政治过硬。讲政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一以贯之的。把“两个坚决维护”作为核心要求。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纪律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善于从政治的高度来谋划和推进工作。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无论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应养成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推进事业的自觉,谋事多想政治标准、办事多想政治要求、处事多想政治影响,切实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严格对标对表,对中央决策部署做到一以贯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决不能以改革创新之名自行其是,更不能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

担当作为,做到责任过硬。要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动力不足“不想为”、能力不足“不会为”、担当不足“不敢为”等突出问题,做到责任过硬,根本在责任心,关键在落实力。一方面,要强化责任心,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始终如一。经常性地开展扪心自问、反躬自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不怕丑,不怕现原形,经常问一问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得如何?问一问本地、本部门、本单位部署安排的事项落实得如何?对照岗位职责和各项工作的分工,问一问自己是否讲政治、是否真落实?另一方面,要提高落实力,做到履职尽责、攻坚克难。重点做到“六个一”,即一身正气、一心为民、一专多能、一鼓作气、一抓到底、一往无前。

增强本领,做到能力过硬。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有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不断提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素质。要提升统筹推进的能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关联性越来越强。要善于谋局、顺势、借力、做实,以项目化理念来推进各项工作,坚持“砍土分方”、分项打包,明确任务书、施工图和时间表,定期调度,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地落实。要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走进新时代,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敢于冲破程式化的固有思维,善于精准选择创新突破口。同时,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要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做到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对于突发性问题要能迅速、准确地理清思路,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和关键,切实解决好问题,也就是“在关键时刻要踩得草死”。

勤政清廉,做到作风过硬。领导干部不仅要做积极参与者,更要做带头践行者,不仅要表态有力,更要表率得力。要严守纪律规矩。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改进作风的行动标尺,从严从紧抓好落实。要注意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守住小节,扣紧第一粒扣子,做到“身处无人处,心中自悬剑”。要践行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多接地气,加强调查研究,绝不能自以为是、傲气十足。坚持实事求是,言必行、行必果,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能做到的才说,做不到的别说。要保持清正廉洁。要倍加珍惜组织上提供的平台,对组织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远离诱惑、浮躁,保持知足感恩、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从政心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作为。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担当作为的落实落地,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党的事业。

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觉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共产党员为什么怕?为什么不敢讲话?为什么不敢负责任?”邓小平同志曾有如此“三问”,坚持原则、勇于担当的气概溢于言表,对干部敢打敢冲敢拼的期待溢于言表。让干部想为会为敢为,就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树立这样一套体制机制,选用一批“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无往而不胜。

主题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三

庄严的国歌在校园回荡,稚嫩的童声在耳畔萦绕,每一次在升旗仪式上,看着那火红的红旗,激昂慷慨的歌声,都不由得让我激情澎湃、浮想联翩。

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梦,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有无数优秀儿女为了我貌同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体育之梦

运动赛场上,中国的奥运健儿们那矫健的身姿,是赛场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他们或与胜利失之交臂,或一举夺魁,但他们从不气馁,也不骄傲。看,飞人苏炳添在赛道上疾驰,中国女排巾帼不让须眉勇猛奋战,“洪荒少女”傅园慧用自己的一份乐观感染着每一名中国人……回首百年,无数的中国人在梦想体育强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体育健儿的努力奋斗,中国已经走向体育强国!

科技新梦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原来在科幻电影中才能看到的东西,已经逐渐走进中国人的生活:掏出手机,支付宝、微信支付,不用带现金就可以出门;出行有无人驾驶汽车、高铁动车,在家可以和ai智能音响对话……我们已经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巨大便利。前不久,我国战机“歼-10b”完成高难度动作“落叶飘”,“蛟龙号”深海探测器不断刷新下潜新深度,宇宙飞船已经登陆月球,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群群默默追寻科技梦的国人,还有一个人才辈出的祖国。

少年有梦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朗朗的读书声铿锵有力,扣人心弦。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也是未来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属于我们,我们任重而道远。追溯往昔,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慷慨激昂,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志气,他们无不激励着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如今,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一重担就落在我们青少年身上。让我们勇敢地追梦,去奋斗,去实现它,让我们中国这头醒狮尽情奔跑,向世界展示我们的力量。

主题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我们党成立 98 周年的重要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湖北国调系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面对新时代,共产党员“践初心,担使命”,就是要领会初心使命内涵,立足岗位实际,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体现到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的行动实践上来。

要有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之心

走深走心走实,前提是走心;治党治队治心,基础是治心;公正公平公心,首先是公心;爱党爱国爱民,关键是真爱之心;认知认可认同,重要的是有认同之情感。要强化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新时代事业发展的“方向盘”和引领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境界提升的“金钥匙”,坚定理想信念;要强化政治定力,把政治认同融入血脉、铸入灵魂;要强化党性锻炼,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既要“姓马”又要“信马”,既要有“党形”又要有“党魂”。

要有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之行

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要立足本职不错位,树立正确的统计调查政绩观,将本职工作主动融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去,坚持“脚下的泥土有多厚,调查的数据有多实”的工作理念,弘扬“脚穿百姓鞋,走实调查路,搞准调查数”的工作作风,为国调查出真数,为民服务解难题。要尽心尽力做到位,始终绷紧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这根“弦”,织密制度机制这张“网”,用好统计执法这把“剑”,守住统计调查工作“生命线”,打好优质服务这张“牌”。要牢记权责不缺位,始终绷紧纪律规矩之弦,养成“先学规矩后办事,先立规矩再干事”的习惯,形成“遇事看规则,办事讲程序”的常态,做到清正廉洁。

要有争做新时代合格党员之能

要不断提升“践初心,担使命”的能力水平:提升政治能力,锤炼忠诚品格;提升学习能力,做到好学、善学、善思、善悟;提升创新能力,用创新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提升法治思维能力,做知制度、懂规则的明白人;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把能力提升融入到服务民生改善、提高调查配合程度及对干部职工严管厚爱中;提升驾驭风险能力,主动识别风险,防范系统性风险,有效操控风险;提升抓落实能力,善于抓重点、重点抓,抓具体、具体抓,抓经常、经常抓,抓细节、仔细抓,抓超前、超前抓。

主题新时代广告精神心得体会实用五

      同志们: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及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毛泽东同志曾向全党郑重提出: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革命和建设的战略需要。”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关心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习近平总书记6次亲自出席中央党校中青年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在2022年3月中央党校春季中青年培训班开班仪式上,总书记对年轻干部提出了9项要求,即: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追求高尚纯粹的思想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当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基石,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必须带头坚定信念、勇挑重担,建功立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今天,我就以“筑牢信念鼓足精气神,激扬青春建功新时代”为题,给大家讲授一堂党课。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他这样强调:“信仰信念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从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一艘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伟大历史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能够逐步发展壮大,在腥风血雨中一次次绝境重生,在攻坚克难中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一百年来,无论环境怎样变化,无论形势怎样突变,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始终如一,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也从未改变过,带领人民在历史一次次艰难抉择中始终作出正确的判断。

人无理想不立,党无理想不兴,国无理想不强。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在继续。共产党人如果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或信仰、理想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广大青年干部要发扬革命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立足本职岗位,牢记初心使命、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砥砺奋进新征程、创造新辉煌。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扬革命精神,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他强调:“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风气扬帆正当时,勇作时代弄潮儿。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世界既充满机遇,也存在挑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广大青年干部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持续发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进一步树牢不甘人后的强烈意愿,坚定披荆斩棘的决心信心,确立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聚起践行初心使命、推进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深化“党员先行、服务发展”党建品牌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向推进xx带动战略、xx经营战略和xx战略三大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为战略落地开路。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等途径,实现党的建设与业务发展建设良性互动,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目标,以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业绩。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指出:“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不断成长壮大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党员个人随时可能为革命流血牺牲,革命军队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出生入死,同时还要应对探索革命道路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挑战。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重大问题风险。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面临的风险挑战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并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才能有力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保证改革开放事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高歌猛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风险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人从不退缩,而是冷静观察、积极防范、有效应对、成功化解。这是我们党100多年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原因。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是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广大青年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始终保持头脑清醒,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能沉浸在过去的辉煌而沾沾自喜,不能眼盯在未来的蓝图而夸夸而谈,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项教育整顿,系统梳理查找存在的突出风险问题,自觉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到破解矛盾问题的钥匙,努力在新思想指引下探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设计,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抓起,从人做起,也就是要从各级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对上对下讲真话、实话、心里话,绝不搞弄虚作假、口是心非那一套;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不成为不正当社会关系的编织者,绝不搞看人下菜、翻云覆雨那一套;要严肃纲纪、疾恶如仇,对一切不正之风敢于亮剑,绝不搞逃避责任、明哲保身那一套;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正确行使权力,在各种诱惑面前经得起考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通过从严治党获得生机活力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能够由弱变强,在现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中脱颖而出,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放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党中央抓党的建设的鲜明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广大青年干部要持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时刻做到自省自警、慎独慎行。

同志们,回顾光辉历程,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新的使命,我们信心百倍。让我们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充分发扬百年大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品质,牢记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保持战略定力,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推进各项工作再创佳绩,为建设现代化强国不懈奋斗!

今天的党课就将这么多,不正指出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