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 青海旅游总结心得体会(七篇)

  • 上传日期:2022-12-23 15:58:51 |
  • ZTFB |
  • 11页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一

茶卡盐湖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古往今来,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羌人就采盐换物,清代官方还在这里设立了盐局,历史上的“青盐”在西北地区名闻遐迩,主要指的就是这里的盐。而今,这里则以绝妙的风光吸引着各路游人纷至沓来。

一、开发的有利条件

a.独特的自然风光

茶卡盐湖造就了一个奇观:水上漂茶。与其它盐湖不同,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由于茶卡盐湖大量的湖盐类沉积矿物结晶析出并结成数米厚的“盐板”,而其上又铺着一层几毫米厚的水,因此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见。然后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车,缓缓通往湖心,空旷的盐湖,矗立的神奇的盐雕,直直的铁路,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国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盐湖地处柴达木东部边缘的乌兰县茶卡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300公里,离国家级风景区青海湖鸟岛100公里,是种羊场、青海湖三日游的必经之地。盐湖紧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游客到茶卡盐湖可选择自驾、乘坐专线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西可以直达敦煌和拉萨。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国唯一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出西藏的旅游线,大多数外国游客在此观光后西行。

c.独特的人文优势

处于青海的茶卡盐湖自然拥有着令无数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独特的建筑、传统的藏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节日、婚礼、丧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秘、独特的吸引力。

二、实际开发情况及不足

在实际的开发中,当地旅游部门可谓是将茶卡盐湖的各方面资源都极大程度地开发出来了。盐湖旅游业自1980年开发以来,吸引着众多内地和欧美、东南亚、日本及港澳台游客。随着茶卡盐湖采、制盐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茶卡盐湖景区已发展成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3a级新型景区。不过茶卡盐湖的景区规划不尽合理,当地在旅游开发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盐湖备受热捧,并未建造足够多的基础设施也未考虑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经过3年的沉寂之后,茶卡盐湖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游客数量迅速上涨,呈翻番趋势。游客爆棚让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区还是有点措手不及,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地旅游部门不得不从上级单位抽调了30名员工协助景区管理和服务。因为起步晚,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接纳能力有限,游客数量的增多已然超过了其原本的容纳量。在旅游旺季,当地大小宾馆饭店里游客成群结队,饭点时饭店几乎座无虚席。“全镇包含家庭宾馆才有1000个床位,面对数以万计的游客,实在应接不暇。因为无法入住,游客往往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导致人流集中入湖,给景区造成过大压力。”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建刚说。随着游客的增多,环境破坏愈来愈严重。客观上,茶卡盐湖地势低洼四面环山,生态受到破坏夏秋季山洪暴发,大量的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泥土、杂草、牛羊粪便顺流而下沉积在湖中,既污染了资源,又影响了周边环境。另外盐湖为露天矿床,湖面辽阔、周边环境复杂,偷挖、私自贩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加大了盐湖保护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破坏。主观上,由于近年来茶卡盐湖旅游人数爆增,而景区起步晚,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接纳能力有限,高峰时期,游客一拥而上、一呼百应。下湖拍照、踩踏,阻碍了盐湖卤水结晶,由此出现了黑泥。宾馆应接不暇。游客无法入住,来去匆匆,导致游客不能集中入湖,给景区造成过大负担,造成环境破坏。同时,景区为了扩大盐湖容量,开发规模扩大,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湖水补给不及时等原因直接影响盐湖水质和盐资源质量。

三、对景区开发的建议

强烈建议,景区切实做好盐湖周边地区的植被保护工作,在盐湖四周大面积推广人工种草和退牧还林项目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引导牧民按照草原实际承载量严格控制牛羊数量,调整结构,科学养畜,巩固水土。需要当地领导干部自觉把环保纳入企业经营工作的议事日程,严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改进生产工艺。

四、值得夸赞

令人欣慰的是,景区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发的不足,并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茶卡制盐分公司总经理李天兵说“盐业需坚持适度开发,过度的开采会造成盐湖退化,湖的面积可能会缩小,盐湖边的滩涂面积会增大,影响‘天空之镜’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后的规划,我们将控制开采规模,给盐湖一个休养生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周期,留住这美丽的风景。”

而针对超过如今景区承受能力的过多的旅游行为。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已完成规划,计划投入巨资,与当地政府打造高原旅游名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初步规划扩建停车场,修建入湖栈道,将现有大门建成集售票、检票、警务和医疗等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并在湖边区域新建观星营地、帐篷营地,满足摄影爱好者拍摄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时修建地下管网和排污工程,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镜’是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鲁建刚说。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二

茶卡盐湖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古往今来,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羌人就采盐换物,清代官方还在这里设立了盐局,历史上的“青盐”在西北地区名闻遐迩,主要指的就是这里的盐。而今,这里则以绝妙的风光吸引着各路游人纷至沓来。

一、开发的有利条件

a.独特的自然风光

茶卡盐湖造就了一个奇观:水上漂茶。与其它盐湖不同,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由于茶卡盐湖大量的湖盐类沉积矿物结晶析出并结成数米厚的“盐板”,而其上又铺着一层几毫米厚的水,因此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见。然后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车,缓缓通往湖心,空旷的盐湖,矗立的神奇的盐雕,直直的铁路,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国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盐湖地处柴达木东部边缘的乌兰县茶卡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300公里,离国家级风景区青海湖鸟岛100公里,是种羊场、青海湖三日游的必经之地。盐湖紧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游客到茶卡盐湖可选择自驾、乘坐专线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西可以直达敦煌和拉萨。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国唯一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出西藏的旅游线,大多数外国游客在此观光后西行。

c.独特的人文优势

处于青海的茶卡盐湖自然拥有着令无数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独特的建筑、传统的藏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节日、婚礼、丧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秘、独特的吸引力。

二、实际开发情况及不足

在实际的开发中,当地旅游部门可谓是将茶卡盐湖的各方面资源都极大程度地开发出来了。盐湖旅游业自1980年开发以来,吸引着众多内地和欧美、东南亚、日本及港澳台游客。随着茶卡盐湖采、制盐工艺流程的不断完善,茶卡盐湖景区已发展成生态游与工业游并举的3a级新型景区。不过茶卡盐湖的景区规划不尽合理,当地在旅游开发初期未料想到如今茶卡盐湖备受热捧,并未建造足够多的基础设施也未考虑生态环境的最大承受能力。经过3年的沉寂之后,茶卡盐湖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游客数量迅速上涨,呈翻番趋势。游客爆棚让这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区还是有点措手不及,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地旅游部门不得不从上级单位抽调了30名员工协助景区管理和服务。因为起步晚,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接纳能力有限,游客数量的增多已然超过了其原本的容纳量。在旅游旺季,当地大小宾馆饭店里游客成群结队,饭点时饭店几乎座无虚席。“全镇包含家庭宾馆才有1000个床位,面对数以万计的游客,实在应接不暇。因为无法入住,游客往往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这导致人流集中入湖,给景区造成过大压力。”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建刚说。随着游客的增多,环境破坏愈来愈严重。客观上,茶卡盐湖地势低洼四面环山,生态受到破坏夏秋季山洪暴发,大量的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泥土、杂草、牛羊粪便顺流而下沉积在湖中,既污染了资源,又影响了周边环境。另外盐湖为露天矿床,湖面辽阔、周边环境复杂,偷挖、私自贩运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加大了盐湖保护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破坏。主观上,由于近年来茶卡盐湖旅游人数爆增,而景区起步晚,基础设施还未跟上,接纳能力有限,高峰时期,游客一拥而上、一呼百应。下湖拍照、踩踏,阻碍了盐湖卤水结晶,由此出现了黑泥。宾馆应接不暇。游客无法入住,来去匆匆,导致游客不能集中入湖,给景区造成过大负担,造成环境破坏。同时,景区为了扩大盐湖容量,开发规模扩大,工业、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加大,而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湖水补给不及时等原因直接影响盐湖水质和盐资源质量。

三、对景区开发的建议

强烈建议,景区切实做好盐湖周边地区的植被保护工作,在盐湖四周大面积推广人工种草和退牧还林项目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活动,同时引导牧民按照草原实际承载量严格控制牛羊数量,调整结构,科学养畜,巩固水土。需要当地领导干部自觉把环保纳入企业经营工作的议事日程,严格控制人流量,加大投入、完善制度,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改进生产工艺。

四、值得夸赞

令人欣慰的是,景区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开发的不足,并已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青海盐业股份有限公司茶卡制盐分公司总经理李天兵说“盐业需坚持适度开发,过度的开采会造成盐湖退化,湖的面积可能会缩小,盐湖边的滩涂面积会增大,影响‘天空之镜’的效果。按照公司今后的规划,我们将控制开采规模,给盐湖一个休养生息、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周期,留住这美丽的风景。”

而针对超过如今景区承受能力的过多的旅游行为。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已完成规划,计划投入巨资,与当地政府打造高原旅游名镇,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初步规划扩建停车场,修建入湖栈道,将现有大门建成集售票、检票、警务和医疗等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并在湖边区域新建观星营地、帐篷营地,满足摄影爱好者拍摄星空和住宿的需求,同时修建地下管网和排污工程,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永久地留住‘天空之镜’是我们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鲁建刚说。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三

茶卡盐湖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东部的乌兰县茶卡镇,茶卡盐湖也叫茶卡,“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它夹在祁连山支脉和昆仑山支脉之间,湖面海拔3100米,东西长15.8公里,南北宽9.2公里,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结晶盐湖。盐粒晶大质纯,盐味醇香。茶卡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开发最早的一个。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使盐晶呈青黑色,故称“青盐”。古往今来,茶卡盐湖就因盛产“大青盐”而久负盛名。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羌人就采盐换物,清代官方还在这里设立了盐局,历史上的“青盐”在西北地区名闻遐迩,主要指的就是这里的盐。而今,这里则以绝妙的风光吸引着各路游人纷至沓来。

一、开发的有利条件

a.独特的自然风光

茶卡盐湖造就了一个奇观:水上漂茶。与其它盐湖不同,茶卡盐湖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由于茶卡盐湖大量的湖盐类沉积矿物结晶析出并结成数米厚的“盐板”,而其上又铺着一层几毫米厚的水,因此远远望去,站在盐板上的人便好似漂浮在水面上一般,倒影清晰可见。然后坐着世界上最窄的小火车,缓缓通往湖心,空旷的盐湖,矗立的神奇的盐雕,直直的铁路,歪歪扭扭的电线杆,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妙感。因而得名“中国的天空之境”。

b.便利的地理交通

茶卡盐湖地处柴达木东部边缘的乌兰县茶卡镇,东距青海省会西宁300公里,离国家级风景区青海湖鸟岛100公里,是种羊场、青海湖三日游的必经之地。盐湖紧靠青藏、青新公路,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游客到茶卡盐湖可选择自驾、乘坐专线大巴等多种交通方式。西可以直达敦煌和拉萨。青藏公路又是目前我国唯一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出西藏的旅游线,大多数外国游客在此观光后西行。

c.独特的人文优势

处于青海的茶卡盐湖自然拥有着令无数人神往的藏族文化,独特的建筑、传统的藏族服饰、饮食、宗教信仰、节日、婚礼、丧葬方式都透露着神秘、独特的吸引力。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四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五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它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

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中部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纵横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4.72%。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简称为陇。

甘肃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北有六盘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东为岷山、秦岭和子午岭;西接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壤青泥岭。境内地势起伏、山岭连绵、江河奔流,地形相当复杂。这里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有郁郁葱葱的次生森林、有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有江南风韵的自然风光,也有西北特有的名花瑞果。

甘肃风景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

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娇、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民俗旅游的主要景点。

和天水、陇南相临的甘南、临夏两自 治州,是藏、回、东乡、保 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俗,境内的拉卜楞寺,不但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而且每年7次规模较大的法会和众多的节庆,使拉卜楞寺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采。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甘肃东部的庆阳、平凉地区,是具有悠久革命历史的老区。境内除有众多的革命遗迹外,黄帝登临、广成子修炼得道的道家圣地崆峒山,西王母设宴招待周穆王的王母宫山以及公刘庙、菩萨山等庙会,都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播阵地和民间经济的交易场所。特别是唢呐、剪纸、社火、戏曲等民俗文化尤具魅力。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的粮仓,也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就出土于此(武威)。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甘肃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突出、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的省份。经过建国以来的开发建设,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电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粮食实现了省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基本形成了草畜、马铃薯、水果、蔬菜等战略性主导产业,制种、中药材、啤酒原料等区域性优势产业,以及食用百合、球根花卉、黄花菜、花椒、油橄榄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业和产品。教育、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现有普通高校34所,中央所属的科研机构22个。文化事业不断进步,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饮誉全球,《读者》杂志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

20xx年,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全省完成生产总值5020亿元,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0亿元,增长40%;大口径财政收入933.6亿元,增长25.3%;地方财政收入450.4亿元,增长27.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88.7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3909.4元,增长14.2%。

当前,甘肃正处在负重爬坡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和中央支持四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特别是为甘肃量身定制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等政策机遇,使甘肃面临着难得的政策叠加期和黄金发展期,步入了奋力赶超、转型跨越的历史阶段。20xx年,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省委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目标,更加注重开发开放,更加注重转型转移,更加注重创新创业,更加注重民族民生,更加注重安全安定,全力做好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的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0xx年1月3日,甘肃省林业部门表示,甘肃两处有大熊猫分布的省级保护区,通过专家评审后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此举将有利于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连片保护。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六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举目环顾,犹如四幅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青海湖的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辽阔起伏的千里草原就象是铺上一层厚厚的绿色的绒毯,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数不尽的牛羊和膘肥体壮的骢马犹如五彩斑驳的珍珠洒满草原;湖畔大片整齐如画的农田麦浪翻滚,菜花泛金,芳香四溢;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而寒冷的冬季,当寒流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有时还要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浩瀚碧澄的湖面,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就象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终日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青海湖以盛产湟鱼而闻名,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很值得提及的是,这里产的冰鱼较为著名。每到冰季,青海湖冰封后,人们在冰面钻孔捕鱼,水下的鱼儿,在阳光或灯光的诱惑下便自动跳出冰孔,捕而烹食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海心山又称龙驹岛,面积约1平方公里。岛上岩石嶙峋,景色旖旎,自古以产龙驹而闻名。著名的鸟岛位于青海湖西部,在流注湖内的第一大河布哈河附近,它的面积只有0.5平方公里,春夏季节却栖息着10万多只候鸟。为了保护岛上的鸟类资源,这里还设有专门机构,负责鸟类研究和保护工作。

青海湖岸边有辽阔的天然牧场,有肥沃的大片良田,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里冬季多雪,夏秋多雨,水源充足,雨量充沛,对发展畜牧业和农业有着良好的条件。早在遥远的古代,这里就是马、牛、羊等牲畜的重要产地。青海湖一带所产的马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出名,当时被称为“秦马”。古代名著《诗经》曾描写过“秦马”的雄壮和善驰。以后,隋唐时代,这里产的马经过与“乌孙马”、“血汗马”交配改良,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良马。它不仅以神骏善驰而驰名,而且以能征惯战而著称。

青海湖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着广阔的前景。当地人民在优先发展牧业的同时,还有计划地开垦饲草饲料基地,办起了国营农场,发展以油料、饲料为主的农作物生产,并且在昔日荒凉的寂寞的草原,相继建起了倒淌河等一批新兴城镇,接着还办起了一批工厂、矿山,其中有煤、建材、机械修理、皮毛加工、民族用品等。

主题青海服务群众心得体会总结七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旭日弘文旅游公司的导游,我姓金,大家叫我金导就好了。现在,我就带你们去举世闻名的大美青海的一处旅游圣地——青海湖。到青海湖还有一小时的路程,在这段时间里,我大概给你们介绍一下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是地壳运动,山崩地裂而形成的。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原来有一个叫卓玛的姑娘,她结婚以后,丈夫出去了很长时间,卓玛很想他。有一天,卓玛在打水的时候,她的丈夫回来了,卓玛忘了盖上井盖,他们俩就跳起了舞来,伴着他们美丽的舞姿,泉水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最后形成了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库库淖尔”,即蒙语“青色的海”之意。它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拥有多项中国之最,青海湖是我国aaaaa级国家自然景区。

青海湖不但有美景,还有一种美食——湟鱼。

青海湖盛产味美而营养丰富的湟鱼。但是,湟鱼每年只长一寸,是国家保护物种。由于水位的下降和人为的任意捕捞,面临着绝种的危险,所以今天,我们是吃不到湟鱼了。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湖边,现在大家可以下车了。风景名胜的青海湖在不同的季节里,景色迥然不同。在这个季节里,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清水秀,天高气爽,景色十分绮丽。

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目睹这美丽的景色了。现在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祝大家玩的愉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