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实用8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2:08:56 |
  • ZTFB |
  • 14页

在总结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还能够梳理出自己的思路和逻辑,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例子和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以下几篇总结文章或许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示。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留守儿童是个大问题,以下是小编搜罗的留守儿童。

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19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这既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然而,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体制的限制,农民工的“空间城镇化”并不代表身份的市民化,也不意味着他们可以享受和市民同等的社会权利和公共服务,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公共服务和福利作为一种社会屏蔽机制依然在起着身份区隔的作用。同时,受制于家庭经济能力、社会关系网络、城市社会排斥等多重因素的限制,他们在流动过程中作出了携带或不携带子女进城就学的家庭决策,从而形成了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问题。随迁子女问题主要表现在入学机会、就学途径、经费保障等方面,问题显而易见且相对紧迫,同时他们的空间流动会对城市教育资源分配形成冲击,触及了相关主体的教育利益,因而更容易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较早成为政策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安全、生活、学习和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少直接触及其他主体的利益,自然难以形成“利益冲突式“的社会关注效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相对滞后,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弱势和弱小群体,作为家庭结构肢解化的承受者,作为中国城镇化不完全发展的代价承受者和衍生现象,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全国妇联课题组2019年报告,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1]。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估算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2]十年间约增加了1.5倍。农村留守儿童呈现出数量多、增长快的态势,可以预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征途中,农村留守儿童将会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存在。

当前,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多持“问题化”的研究进路,存在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夸大化、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倾向,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本文以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四川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甘肃省10省(市)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为样本,通过统计和推断方法,整体把握农村留守儿童特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真相,深入探究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在身体、心理和学习等方面的差异,科学判断农村留守儿童的总体态势,为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和潜在问题提供有效的实践应对策略。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

对于“留守儿童”的认定标准,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父母外出的结构,即双方均外出还是仅单方外出;二是父母外出的时间,即不能与子女见面的时间为半年以上还是一年以上;三是留守子女的年龄,即是18岁以下还是15岁以下或者12岁以下。我们这里所呈现的数据是父母至少一方外出、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在义务教育学校读书的儿童。为了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我们把留守儿童分为三类:一是父母双方外出的完全留守儿童;二是父母一方外出的半留守儿童,其中包括父亲外出留守儿童和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两种。

1.农村留守儿童占39.69%,劳务输出大省尤甚。

在我们所调查的9448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有3750人为留守儿童,占39.69%,比全国妇联课题组根据《中国2019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的37.70%高出两个百分点。但是,全国妇联课题组是按0~17岁全口径计算的,如果仅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计算,则农村留守儿童(2948万)仅占农村同年龄段学生数(10128.5万)的29.11%,这样我们的调查数据要高出六普数据10.58个百分点。在所调研的10个省(市)中,农村留守儿童比例超过平均值的省份有河南(57.82%)、山西(44.25%)、湖南(44.11%)、重庆(43.17%)和湖北(40.16%),尤以河南省数量最多,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劳务输出大省。

2.完全留守儿童高达43.36%,父亲外出留守儿童最多。

从父母外出结构看,有43.36%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达1626人,如果按照严格的留守儿童定义,即父母双方均外出且一年以上不能与子女见面,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的比例为17.21%。农村留守儿童大部分为半留守状态,达2124人,占56.64%。在半留守儿童中,父亲外出的占82.82%,为1759人;母亲外出的仅有365人,占17.18%。男子作为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外出打工比例高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甚至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而母亲作为对孩子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的关键性人物,留守家中陪伴子女、从事农业生产应该是家庭较为理性的决策,对缓解社会矛盾意义重大。

3.留守儿童呈低龄化趋势,年轻外出母亲更倾向子女留守。

尽管从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对数量上看4~6年级最多,占50.68%,7~9年级次之,占33.58%,1~3年级最少,仅占15.74%,但是从留守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的相对比例上看,1~3年级最高,达44.05%,4~6年级次之,占40.26%,7~9年级最低,只占37.96%,小学高于初中,小学低年级多于小学高年级,基本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与范先佐教授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3]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一方面,年轻人刚刚组建家庭,经济基础较差,需要通过外出打工来巩固家庭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年轻人有着比其他群体更具优势的打工资本(如知识、体力、健康、适应能力等),而且父辈尚有精力帮忙照料孩子。在三类留守儿童中,母亲外出留守儿童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小学1~3年级留守儿童在同类型中的占比,母亲外出最多,占22.44%,完全外出次之,占16.27%,父亲外出最少,只占13.88%;小学4~6年级同样是母亲外出最多,占55.11%,父亲外出次之,占53.54%,完全外出最少,仅占46.62%,母亲外出的低龄留守儿童需引起重点关注(见表1)。

4.三分之一农村留守儿童跟祖父母居住,22.62%同兄弟姐妹居住。

调查显示,在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中,同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达33.53%,同母亲居住的比例达27.12%,同兄弟姐妹居住的达22.62%,同爸爸居住的占14.26%,还有2.47%的留守儿童同其他亲属同住。在完全留守儿童中,有43.91%同祖父母一起居住,21.36%同兄弟姐妹一起居住。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完全留守儿童还是总体留守儿童,都有五分之一强的农村留守儿童没有跟成年人一起居住,处于监护缺失的状态,这一状况尤其应引起各方关注。

(二)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1.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非留守儿童的身高、体重状况优于留守儿童。

从身高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身高比留守男生高1.37厘米。具体来看,在小学阶段,非留守男生平均比留守男生高1厘米左右;初中阶段尤其是八、九年级,两者相差2~3厘米。就女生而言,非留守儿童比留守儿童高1.10厘米,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较为明显,尤其是九年级,差出2.60厘米。从体重来看,非留守男生的平均体重比留守男生多1.12kg,在三、四和八、九年级相差最为明显,而女生并没有明显差异。从总体均值来看,留守女生的体重比非留守女生多0.15kg(见表2)。可见,在儿童生长发育关键期(三、四和八、九年级),非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优于留守儿童,尤其是在身高方面。这可能是由于在身体发育关键期,父母的陪护能让他们的生活获得更好的照料,尤其是在营养水平方面,从而使身体获得较好的发育。

2.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

有65.25%的非留守儿童每天或经常能吃到肉,高于留守儿童3.77个百分点。父母的外出,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在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儿童的营养水平。究其原因,第一,可能是由于儿童的监护人多为祖辈,较之年轻的父母,他们奉行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只关注“吃饱”,忽视“吃好”,不注重儿童营养水平的提高,即使他们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会用在提高孩子的营养方面;第二,家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家中大小琐事需祖辈照料,而他们精力有限,故难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相反,在家的年轻父母有着较为开放的生活理念,比较注重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孩子,因而非留守儿童的营养水平高于留守儿童;第三,留守儿童中有五分之一是兄弟姐妹同住的,缺少成人的生活照料和监管,一日三餐质量无从保障,这也可能导致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不佳。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缝纫是一种独特而有趣的技能,它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我们的耐心和创造力。作为儿童缝纫的一位爱好者,我愿意分享一些我在这个领域里的心得体会。

首先,缝纫教会了我耐心。缝纫需要专注和耐心地完成一系列步骤,如果我急于求成或者草率行事,很可能会导致没完成的作品。有一次,我在缝制一个布娃娃的时候刚开始就出了一点问题,我一度想放弃。但后来我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我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才能处理好问题。于是,我重新开始,再次面对每一个细节,最终,我完成了一个让我骄傲的作品。缝纫让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保持冷静,并且不断努力直至成功。

其次,缝纫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在缝纫的过程中,我需要使用剪刀、针线和纽扣等工具,这些工具不仅提高我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的技巧。此外,当我决定改造一件旧衣服时,我会开始动手进行裁剪、缝制和装饰等工作。这些操作不仅提升了我的操作能力,还激发了我的创造力。我喜欢在布料上加上不同的图案和装饰,使我的作品更加独一无二。

第三,缝纫教会了我珍惜手工艺品。在工业化生产盛行的今天,手工艺品变得越来越稀缺。缝纫让我明白,每一件手工作品背后都蕴含着人们的心血和智慧。当我一针一线地完成一件作品时,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愉悦和满足。我会更加爱惜和珍藏我的作品,因为它们不仅是我的努力和汗水,更是我对手工艺品的尊重。

此外,缝纫也是我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的桥梁。在家庭聚会和朋友聚会上,我喜欢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衣物。每当我穿上它们时,我会被赞叹和鼓励,这让我更加自豪和自信。而且,当我能够为我的家人和朋友制作一些特别的礼物时,他们也会感到非常开心和感激。缝纫促使我与家人和朋友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让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和温馨。

最后,缝纫让我学会了坚持。在缝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候缝纫的线会断,或者布料会破裂,但这并不能阻挡我前进的步伐。我会重新开始,直到我获得满意的结果。我明白,只有不断尝试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因此,缝纫教会了我面对困难时不退缩,而是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且坚持不懈地追求我的目标。

总结起来,儿童缝纫是一项有益的爱好,它教会了我耐心、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珍惜手工艺品、促进了我的社交交流,并且教会了我坚持不懈。通过缝纫,我不仅收获了美丽的作品,更收获了成长和成就感。我相信,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只要愿意去尝试,缝纫都会成为一段美妙的体验。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缝纫是一门技艺,而儿童缝纫则是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耐心的一种方式。通过学习缝纫,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动手能力,锻炼耐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缝纫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我学习儿童缝纫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很多乐趣,也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

首先,儿童缝纫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在学习缝纫的过程中,我需要将线穿过针眼,然后缝制布料。虽然这听起来简单,但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我不仅要掌握正确的穿线方法,还需要学会控制缝纫机或缝纫针的速度。这对我的手指灵活性和眼手协调能力提出了很大的要求。随着我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我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了,我能够更加熟练和自如地完成各种缝纫任务。

其次,儿童缝纫培养了我的耐心。缝纫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缝制过程中,我需要将布料按照规定的线路缝制,并确保每个线迹都整齐而准确。有时候,我需要反复拆解和重做,直到完美为止。这需要我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来面对挑战。通过缝纫,我学会了耐心等待,欣赏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此外,儿童缝纫提升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学习缝纫的过程中,我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不同的布料和线材,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我可以自由地设计并制作各种衣物、配件和礼品。这样的自由和创造性使得每次缝制都充满了乐趣和惊喜。我也学会了通过缝纫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思维方式,这对培养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最后,儿童缝纫教会了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虽然缝纫是一项个人技能,但在某些情况下,我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例如在制作大型织锦时,我需要与同伴合作完成不同部分的缝制。通过互相配合和分工合作,我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这让我认识到,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总而言之,儿童缝纫是一门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技艺。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感受到了动手能力的提升,耐心的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以及团队合作带来的成就感。儿童缝纫不仅带给我乐趣和满足感,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发现了自己的潜力和热爱。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我都希望将缝纫作为一种兴趣和技能,继续对它进行探索和学习。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缝纫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手工技能,它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制作精美的衣物或玩偶时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在我学习缝纫的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关于儿童缝纫的个人感悟。

首先,缝纫需要耐心和细心。儿童缝纫可能会遇到许多难题,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处理。例如,当我制作一个布娃娃时,需要将织物剪成合适的形状并缝合在一起,这需要我小心翼翼地操作,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正确无误。有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针线不顺畅或线头容易脱开,但这时我并不气馁,而是耐心地思考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其次,缝纫培养了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习缝纫让我明白,一个简单的织物可以经过我的双手变成生动的物品。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不同的织物、线头和装饰物来制作出个性化的作品。当我设计一个新的衣物或是新的布娃娃时,我要先将自己的构思画在纸上,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最后动手制作。缝纫的过程不仅激发了我的想象力,还让我学会了从一个抽象的构思慢慢变成一个实际的作品。

第三,缝纫让我感受到了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当我完成了一个制作过程,看到自己手工制作的作品时,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满足。通过缝纫,我学会了付出努力并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这让我体会到了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无论是做出一件漂亮的衣物还是制作一只可爱的布娃娃,我都能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此外,缝纫也让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在儿童缝纫班上,我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合作完成制作任务。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难题。有时我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技巧,让整个学习过程更加充实和有趣。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最后,缝纫为我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和表达自己的平台。通过缝纫,我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实际的作品,并向别人展示我的劳动成果。我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满足,同时也获得了家人和朋友的赞赏和鼓励。缝纫让我看到了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我更加自信和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综上所述,儿童缝纫是一项富有趣味和意义的手工技能。通过耐心、细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工作的价值和成就感的激励下,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中,儿童缝纫不仅能够享受到制作过程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出许多宝贵的品质和能力。我相信,学会缝纫将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为我打开更广阔的创造世界。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缝纫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技能,逐渐从大人的领域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儿童们通过缝纫可以培养耐心、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我也是一位热衷于缝纫的儿童,通过这项手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给我的启发和帮助。下面是我对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

首先,儿童缝纫培养了我的耐心。缝纫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在缝纫过程中,我需要仔细分辨线头,调整线长,正确使用脚踏机。一不小心就会导致线头打结、线长不匀等问题。起初,我总是急于完成作品,心急火燎地缝,结果常常出现错误。然而,随着经验的积累,我意识到缝纫需要一心一意,专注于每一个细节。通过不断地修正和调整,我的耐心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其次,儿童缝纫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缝纫需要将线穿过小孔,用针线进行逐针逐线的缝制。这对于动手能力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起初,我的手指总是不够灵活,缝针不到位,线常常脱针。但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练习,我的手指逐渐变得更加灵巧,我能够轻松地穿线,准确地缝制。这不仅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的手眼协调能力。

再次,儿童缝纫激发了我的创造力。缝纫作为一项手工技能,给了我无限的创造空间。我可以自己选择面料、颜色、款式等。当我能够独自完成一件作品的时候,我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我还可以尝试一些改良设计,让我的作品更加独特和有个性。这样,通过缝纫,我逐渐培养出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最后,儿童缝纫还教会了我对细节的关注。在缝纫过程中,细节至关重要。一个小小的松口、一个不到位的缝线,都会让作品打折扣。因此,我开始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缝纫都争取做到完美。通过这样的细心观察和实践,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品质要求,也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细节。

总之,儿童缝纫带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它不仅培养了我的耐心,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还教会了我对细节的关注。缝纫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怕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相信这些宝贵的体会和经历将会伴随着我一生,让我变得更加勇敢、细心和自信。让我们用小小的针尖,闪耀出绚烂的创造力和希望!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缝纫是一项既实用又有趣的技能,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通过缝纫,孩子们不仅能学会制作自己的衣物和小物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耐心和自信心。缝纫是一种艺术,它教会孩子们专注和细心,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第二段:分享自己学习缝纫的过程和感受。

我从小就对缝纫充满了兴趣,于是决定学习这项技能。起初,我并不怎么会操作缝纫机,经常把线弄断或是缝歪。“耐心”是我在学习缝纫过程中最重要的品质。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我渐渐掌握了正确的缝纫技巧,并且越来越熟练。每次缝制出一件自己的作品,我都感到非常开心和满足。

第三段:谈谈缝纫对儿童的益处。

缝纫不仅仅是制作物品的手艺,更是培养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技能和美德。首先,缝纫能够锻炼孩子们的专注力和耐心,孩子们在操作缝纫机、选择线和布料等细节上需要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其次,缝纫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独一无二的作品。另外,缝纫也能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当他们制作出漂亮的物品,并展示给家人和朋友时,会感到自豪和满足。

第四段:探讨在学校中引入缝纫课程的重要性。

在学校中引入缝纫课程对于儿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缝纫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培养技能,还可以提升他们在学术方面的表现。缝纫需要孩子们精确的计算和测量,这可以锻炼他们的数学能力;同时缝纫也需要鉴别和搭配不同种类和颜色的布料,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感。此外,缝纫还可以促进儿童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他们可以在课堂上一起讨论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进步。

第五段:总结缝纫给儿童带来的成长和改变。

通过从事缝纫活动,儿童能够在技能上得到提升,同时也获得成长和改变。孩子们在缝纫中学会了坚持和耐心,而这些品质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缝纫让孩子们在制作作品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不管孩子们将来选择什么职业,缝纫这项技能都会成为他们生活中有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缝纫,儿童将会在手工艺术中获得快乐,并锻炼一些重要的品质,如专注力、创造力和耐心。在学校中引入缝纫课程,可以让更多的儿童受益,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鼓励孩子们尝试缝纫,享受这项有趣且有益的活动带来的成长和乐趣!

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儿童学习缝纫,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让孩子们坐下来安静地缝纫,不仅是一种平静身心的方式,还可以让他们从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本文将从学习缝纫的好处、缝纫技巧、心得体会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方面,总结儿童缝纫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学习缝纫的好处。

缝纫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技能。通过学习缝纫,儿童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缝纫需要注重细节和精确度,因此可以锻炼孩子们的专注力和耐心。此外,缝纫也是一门创造性的技艺,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们可以用不同的线线,布料和图案来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增强他们的艺术感知和审美观。

第二段:缝纫技巧的学习。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缝纫者,儿童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缝纫技巧。首先是了解不同的线线和针的用途,学会正确选择和使用它们。接下来是学习基本的缝纫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例如缝纫机、针线包、剪刀等。孩子们还需要学会基本的缝纫手法,如直线缝、曲线缝和固定线头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他们会逐渐变得熟练并掌握更高级的缝纫技巧。

学习缝纫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过程。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缝纫针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线可能打结、针可能弯曲,但他们不应该轻易放弃。因为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们才能不断进步。此外,缝纫也要求孩子具备认真细致的态度,只有耐心和专注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通过学习缝纫,孩子们不仅可以掌握一项实用的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

第四段:对未来的展望。

缝纫是一项有潜力的职业。儿童在学习缝纫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出对这一行业的兴趣。他们可以开始思考,将来是否想要成为一名缝纫师或设计师。随着对缝纫的深入学习和实践,他们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同时,缝纫也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创造性的发泄方式,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五段:总结。

儿童缝纫是一项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通过学习缝纫,孩子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耐心和毅力。学习缝纫需要时间和努力,但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尝试,孩子们会逐渐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缝纫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自己才能的平台。无论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潜在的职业发展路径,缝纫对儿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更多的孩子们能够尝试缝纫,享受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