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模板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23:12:41 |
  • ZTFB |
  • 13页

心得体会是通过自我反思和总结,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表达方式。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改进,同时也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和经验。总之,写心得体会是一种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方法。写心得体会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实际经历来进行阐述,增加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到启迪。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一

汉语语法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习者来说,熟练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通过学习汉语语法,我对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了解汉语的基本句式结构对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在汉语中,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和顺序是固定的。例如,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前面,而宾语则位于谓语的后面。学习者需要逐步掌握这些规则,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

其次,了解动词的使用和变化规律是学习汉语语法的核心。在汉语中,动词是表达动作和状态的重要手段,而动词的变化则能够体现人称、时态和语气等语法信息。一般来说,汉语动词的变化不复杂,但也有一些不规则动词需要特别注意,例如“是”、“有”等。

第三,学习者还需要了解并运用好汉语语法中的虚词。虚词是指那些在句子中没有实际词义的词,例如连词、助词、介词等。这些虚词能够连接句子成分、表示语法关系,从而让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和准确。学习者需要逐步掌握并正确使用这些虚词,以便让自己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第四,学习者需要掌握并熟练运用不同的句型和语法结构。汉语语法中有丰富多样的句型和语法结构,如“是……的”、“一……就……”、“虽然……但是……”等。学习者需要通过大量阅读和写作来熟悉并掌握这些句型和结构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际交流中加以运用。

最后,学习者需要不断进行语法的实践和提高。掌握汉语语法不仅仅是理论学习,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提高。学习者可以通过参与口语交流、写作练习、阅读和听力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汉语语法水平。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提高,学习者才能真正做到在日常交流中运用自如。

总之,通过学习和了解汉语语法,我深刻体会到语法对于语言的规整与准确的重要性。掌握汉语语法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必要的过程,通过了解基本句式结构、动词的使用和变化、虚词的运用、句型和语法结构的掌握以及实践和提高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在汉语学习中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汉语语法心得体会的收获对于我来说是宝贵的,也希望能够对其他学习者有所帮助。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二

国内系统的语法化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产生于20世纪初的《马氏文通》中所涉及的'语法化问题,还仅仅是对某些虚词来源的考察.

作者:郝凤娟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5刊名:安徽文学(文教研究)英文刊名:anhuiliterature年,卷(期):2007“”(9)分类号:h1关键词:语法化马氏文通实词虚化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三

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学习汉语并不仅仅是掌握其词汇和语音,还需要掌握其语法规则。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决定了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一些关于汉语语法的心得,下面将从句子结构、词语搭配、时态语态、虚词及修辞方法等方面展开阐述,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启发。

首先,句子结构是汉语语法的基本要素之一。一个句子的结构决定了其语义的表达方式。一个句子通常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其他补充成分组成。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核心,它通常是一个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可以是一个动词、形容词或类似成分。宾语是主语动作的承受者或对象,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或从句。在句子结构中,各个成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句子的逻辑结构。只有掌握了句子结构,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并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其次,词语搭配是汉语语法的重要内容。在汉语中,不同词语之间有着一定的搭配关系,只有正确地搭配词语,才能使句子表达得更准确。词语之间的搭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语境依赖的。固定搭配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某些词语只能和特定的词语一起使用,例如“吃饭”、“读书”等。而语境依赖的搭配则是指某些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可以和不同的词语搭配使用,例如“喝汤”、“喝酒”等。正确地选用词语的搭配,可以使句子更加地流畅,表达得也更加地准确。

再次,时态语态是汉语语法的重点之一。时态是指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状态发生的时间,语态是指句子中动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汉语中,时态和语态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表示。时态的变化主要包括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方面,而语态的变化主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个方面。正确使用时态和语态,可以使句子更加地准确地表达出说话人的意图。

最后,虚词及修辞方法也是汉语语法中需要注意的部分。虚词是指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的词语,如介词、连词等。虚词的使用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加以重视。修辞方法是指通过一些修辞手法来使句子更富有表现力,例如比喻、夸张、反复等。在语法学习中,掌握虚词的正确使用和修辞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为句子的表达增添色彩,使之更加地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学习汉语语法需要从句子结构、词语搭配、时态语态、虚词及修辞方法等方面着手。掌握好这些基本要素,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同时,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可以逐渐提高语法水平,使汉语表达更加地流畅自如。我相信,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我一定能够更好地掌握汉语语法,用更准确、更流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四

摘要:语法化理论进入中国后,介词研究进入全新阶段。

据目前研究,介词语法化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普通话研究成果多,方言研究不充分且停留在比较其与普通话不同的层面;第二,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集中于普通话层面,方言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研究少;第三,汉语方言介词语法化研究较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语法化理论引入中国。

沈家煊(1994)在《“语法化”研究综观》一文中提到了“到”“被”“在”等介词的语法化,并提出语法化研究的两条路子与九条原则。

孙朝奋(1994)同年发表《虚化论评介》,介绍国外语法化研究的最新情况。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发表《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要素》一文,提出句法位置、语义变化、语境及重新分析是四种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要素。

以上三篇文章构成我国语法化研究的指导性理论,对汉语语法化研究产生引领性作用。

随后,沈家煊又介绍了国外最新语法化理论著作《演变而来的语法》,明确表示赞同此书作者的观点,认为弄清语法标记形成的历史过程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弄清词义虚化机制。

语法化指导性理论建立后,介词语法化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介词语法化动因与机制。

动因与机制问题一直是介词研究的重点。

尽管目前学界对于“动因”与“机制”问题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但都不外乎回答动词为什么能够虚化为介词及怎样虚化为介词这两个问题。

石毓智(1995)分析汉语介词衍生的原因,认为汉语介词的衍生与连动结构的时间一维性有关。

时间的发展只有通过运动变化才能为人所感知,它又是从过去到现在再到将来一维地向前流逝,那么在计量它时,如果同一时间内发生多种多样的运动变化,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来计算。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1995)提出,诱发汉语实词虚化的因素有四种,即句法位置的改变、词义的变化、语境的影响和重新分析,并讨论了汉语“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产生机制。

金昌吉()谈到介词来源问题时,赞同徐通锵提出的“结构的不平衡是变异之源”的观点,认为用“结构――有序状态的变异――结构”这一公式可以解释介词的虚化问题,并分析了“把”字句、“被”字句、“比”字句的形成。

洪波(1998)不同意石毓智的观点,他认为时间的一维性对于汉语介词的衍生只起间接作用,即它使得汉语介词所从来的那些动词在句法结构中的某些句法能力(如时体表现)大大弱化,从而为这些动词向介词虚化创造了条件。

他认为,汉语实词虚化的机制有两种:一是认知因素,一是句法语义因素。

刘丹青(2oo1)指出了介词的前置与后置之分。

他认为,动词虚化为介词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赋元动词,这是介词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连动句的句法环境,这是汉语前置词来源的主流。

陈昌来()也认为句法结构位置是动词虚化的机制。

首先,虚化为介词的动词首先得能充当连动句的第一个动词,构成“np+vp1+vp2”的格式,或充当连动句的第二个动词,构成“np+vp1+vp2”。

其次,句法结构的变化和固定使得动词向介词虚化有了基础或前提,而实现这种虚化还需要动词词义的泛化以至弱化、虚化。

另外,张旺熹()对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李永()对动词词义虚化过程中的义素变化,何洪峰(;)对汉语限域性介词、汉语次生介词的演化机制都作过详细地分析。

根据目前研究来看,学者们对于介词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问题,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解释,但总体来看,都肯定句法位置是最重要的前提,语义的弱化则是另一重要的条件。

二、介词语法化的过程。

(一)普通话介词。

90年代以来,运用语法化理论分析汉语介词语法化的个案研究硕果累累。

主要包括单个介词的语法化研究及同类介词的对比研究,以下为近年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著。

马贝加撰文研究“向、沿、同、就、经”等介词的虚化过程,后又撰写《近代汉语介词研究》一书,集中研究了各介词从古至今的演变。

相关研究的文章还有李琳莹《介词“对于”的意义和用法考察》();陈安平《介词“问”的产生》();蒋绍愚《“给”字句、“教”字句表被动的来源――兼谈语法化、类推和功能扩展》(2003);陈勇《上古汉语“从”的虚化及发展》(2005);章家谊《“让”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2005);陶振伟《“到”的语法化》();何洪峰、苏俊波《“拿”字语法化考察》(2005)。

邵宜《介词“往”的语法化过程考察》(2005);刘永耕《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2005);肖任飞、陈青松《介词“向”“往”“朝”的句法语义模式分析》(2006);周芍、邵敬敏《试探介词“对”的语法化过程》(2006)。

黄敬轩《汉语介词“就”的语法化历程》(2007);刘祥友《“向”的介词化过程》(2007);林运运《“把”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2007);郑宏《介词“将”的产生》();刘瑞红《介词“自”和“从”历时比较简析》(2008);晁端《汉语“给”的语义演变》()等。

(二)方言介词。

随着语法化研究的深入,方言介词也成为语法化的主要研究对象。

鲍厚星在《长沙方言研究》(1999)一书中分析了“得、哒、在、到”四个虚词的异同,构拟了它们演变和发展的路径。

刘丹青(2003)发表《语法化中的共性与个性,单向性与双向性――以北部吴语的同义多功能虚词“搭”和“帮”为例》一文,通过分析吴方言中的虚词“搭”和“帮”的语义、用法和语法化路径,发现两者的多功能性和相反的语法化途径。

荣晶、丁崇明(2004)《昆明话的“着”字及其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一文通过对比新老昆明话的语音差异,结合历史文献和其他方言,论证“着”的不同读音是语音演变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语法化过程中的历时择一与共时制衡问题。

李宇明、陈前瑞(2005)的《北京话“给”字被动句的地位及其历史发展》一文考察了“给”字被动用法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制约因素,认为北京话中的介词“给”在助词“给”的诱导下逐步发展出被动用法。

陈泽平(2006)《福州方言处置介词“共”的语法化路径》一文,认为“将”是来自书面语的外来成分,“共”是方言自源的成分,并且是个多用途的虚词,讨论了这个处置介词的产生时间和语法化途径。

吴福祥()《汉语方言里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几种语法化模式》一文从共时角度讨论汉语方言中趋向动词的若干语法化过程,概括出与趋向动词相关的四个语法化模式。

刘春卉()《河南确山方言中“给”的语法化机制考察》认为,河南确山方言中的“给”首先在动词“给予”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为、替、帮”义;后来随着“受益”意味的逐步弱化,它又开始引介动作的接收者、协同者以及比较对象或关系对方,表示“向”“对”“跟”;而当两对象之间的主从关系不明显或无关紧要时,“给”进一步向连词发展。

(一)介词语法化的语音表现。

关于介词语法化过程中的语音表现,学者们做出了许多探索。

江蓝生(1999)以“动词+介词+处所名词”结构中的介词为例,探讨了音变与语法化程度的对应关系,指出伴随语法化而产生的音变现象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

杨成虎(2003)从语法化连续统渐变角度分析这一问题,认为音变也是一个连续统,其渐变过程主要表现为从重读到轻读(包括原有的重音失去,音节中的元音被弱化等)。

石毓智(2001)在其著作《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一书中提出,一个实词的语法化过程往往导致其语音形式的弱化。

就汉语来说,语音弱化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失落、韵母的简化或者央元音化、声母向舌尖音靠拢等现象。

潘悟云()在《温州方言的介词》一文中指出介词具有前附的语音特征,表现为声调的弱化,即失去了固有的调值和调类,声调会中性化为一个短低调,略呈降势。

李如龙(2007)在《闽南方言的介词》中指出福建泉州话的介词“共、护、度”等作动词时重读,而用作介词时往往与单音节名词和音。

(二)介词语法化与重叠现象。

曹广顺(2003)发现汉语语法化过程中的“并存原则”有时以一种特殊形式出现,即把新旧两种格式或虚词重叠起来在同一句子中重复使用,构成对语法意义重复表达的格式。

两种格式经过长时间的选择,一个消亡,一个保留;有时也会把不同表达方式凝固成一个整体使用下去。

并存原则与重叠现象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表达同一语法功能的`不同语法形式在一个共时系统中同时存在;而后者是指新旧两种形式重叠使用,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结构中。

因此,重叠是并存的特殊情况。

王姝、王光全(2014)指出,从语法化的角度观察,汉语史上介词和连词的形式由小变大,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介词和连词也不断增多,这两个现象令人不解。

该文提出一种“叠加结构”假说,由于单音介词叠加,使介词的音节数目增加――由单音变双音,由双音变三音;某些连词也经历了同样的变化。

同时,叠加不断产出的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增加了同义介词和连词的数量。

(三)语法化与双音介词。

马贝加()在《近代汉语介词》一书中指出,学界大多认为,汉语介词全部(或绝大多数)是从动词衍生出来的。

如果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仔细观察,现代汉语平面上,就介词范畴来源而言,所有的单音介词都脱胎于动词。

但是,双音介词却不同,双音介词的来源可以分为5种情况:

1.由两个介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如“按照、依据、依照”等。

2.由一个介词性语素加一个助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如“为了、为着、趁着”等。

3.由一个动词性语素加一个介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如“关于、由于、对于”等。

4.由一个名词性语素加一个动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如“根据”。

5.由两个动词性语素复合而成,如“经过、作为”等。

金昌吉(1996)、陈昌来(2003)、刘丹青(2003)都对双音介词作过一定的研究。

(四)语法化与框式介词。

关于框式介词研究,不得不提的是刘丹青(2002)的《汉语中的框式介词》。

“框式介词”是指在名词短语前后由前置词和后置词一起构成的介词结构。

该文分析了汉语后置词发生发展的动因,认为前置词短语从以动词后为主演变为动词前为主,使汉语前置词不再位于联系项倾向占据的中介位置,违背了联系项居中原则,从而促使方位名词等一些词语发展出后置词的用法,并与前置词一起组成框式介词。

陈昌来(2002)《介词与介引功能》一书设专节详细地描写了介词框架。

他根据后置词的词性将介词框架分为四种类型:介词与方位词构成的介词框架,介词与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框架,介词与连词、动词、副词构成的介词框架,介词与准助词构成的介词框架;分析了介词框架的句法功能、语义性质、语用功能,讨论了介词框架中前置词和后置词的自由度问题,并简要分析了介词框架形成的动因、介词短语的前移等问题。

(五)类型学视角的研究。

语言类型学是当前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汉语介词语法化研究与语言类型学结合,对于汉语介词研究的深入拓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2003)运用语言类型学理论研究汉语伴随介词。

通过对汉语的历时考察和共时分析,发现在汉语中存在着“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一个语法化链。

从汉语观察到的“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一演变模式,体现的是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一种演变类型。

与之对立的另一种演变类型是“伴随介词工具介词方式介词”,这种演变模式广泛见于svo型语言。

分析表明,导致伴随介词在svo型语言里具有上述两种不同演变模式的因素是句法条件。

“伴随介词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工具介词方式介词”这两种演变模式的认知动因也不相同。

前者由转喻操作诱发,后者为隐喻操作促动。

刘丹青(2002)运用语言类型学的理论框架,根据汉语的共时和历时材料,考察了汉语中的框式介词,就汉语框式介词的存在动因、句法性质、语义特点等问题作了探讨。

其著作(2003)《语序类型学》对框式介词进行了更为广泛而全面的研究:介绍了框式介词,探讨框式介词的历史来源;讨论了先秦汉语中框式介词的形成及其诱因;在研究吴方言介词系统的基础上,将框式介词进行了跨吴语比较;按句法特点将框式介词分为四类:双重赋元框式介词、词汇性框式介词、强化式框式介词和连接式框式介词。

四、结语。

汉语学界对介词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以上只提及一些语法化理论引入后的重要研究成果。

其实早在“语法化”理论引入之前,汉语介词的研究就已非常发达。

根据目前的研究,学界对汉语介词语法化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通话介词研究成果较多,方言介词的研究不够充分,且多停留在比较其与普通话不同的层面,对各地方言介词系统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2.双音介词与框式介词的研究也集中于普通话层面,涉及到方言双音介词、框式介词的研究少之又少。

3.涉及汉语方言介词的本字及语法化过程的研究比较少,各地记录方言时如遇不明本字的情况大多用同音字替代,这就造成了方言中误用、误读、不明真相的情况。

综上所述,汉语介词语法化特别是方言介词语法化研究仍将是汉语介词研究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鲍厚星.长沙方言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金昌吉.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

[4]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刘坚,江蓝生等.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6]马贝加.近代汉语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石毓智.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m].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五

[内容]。

提要研究汉语语法学史应该从语法学史的共性和个性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特别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在这个研究领域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国古代或在《马氏文通》问世以前有没有汉语语法学,根据什么标准评价汉语语法学史实,元代卢以纬的《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逐步取得共识,必将进一步推动汉语语法学史这个学科的发展。关键词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主要问题作为中国文化史有机组成部分的汉语语法学中,具有一般语法学史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这是我们观察和分析汉语语法学史本身以及汉语语法学史研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我国的汉语语法学史研究,是有成绩的。特别是在本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语法学史的研究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的成果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但是,勿庸讳言,在这个研究领域里,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诸如,中国古代或在《马氏文通》问世之前有没有汉语语法学,根据什么标准评价汉语语法学史现象或史实,元代卢以纬的《语助》在汉语语法学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等。这些就是值得引起注意而又相互联系的问题中的几个。

一研究汉语语法学史,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在《马氏文通》问世前有没有作为语言学分支学科的汉语语法学的问题。综观以往的汉语语法学史论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意见是不一致的,概括起来有四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语法学这门学问,甚至连语法学的观念也没有,语法学是19世纪末从西方引进的,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出版后,中国才开始有汉语语法学。

第二种意见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比较完整和比较系统的语法学著作,可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古代没有语法学,语法学的萌芽自春秋战国时代就产生了。

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古代的语法研究有自身的特点,既然虚词是汉语语法学中的重要内容,那么就该承认虚词的研究具有语法学的性质。

第四种意见认为:作为描写和研究不同语言的语法学,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汉语语法学的雏形当以元代卢以纬《语助》问世为标志。

[1][2][3][4][5][6]。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六

形象思维研究应该成为我国21世纪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关于形象思维的研究现状是:(1)对形象思维概念的定义基本趋于一致;(2)对发展形象思维的定义的认识视角较为宽阔;(3)较广泛地研究了数学教学中的'形象思维;(4)初步对形象思维过程进行了心理分析;(5)初步探讨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直觉思维、直观思维的关系;(6)零星地开展了一些形象思维的实验.但是,形象思维的研究现状尚不能满足教育现实及未来的需要,今后的研究应注意以下事项:(1)重视在素质教育观下结合具体学科研究形象思维;(2)重视运用调查与实验方法;(3)重视运用多元统计方法;(4)重视应用计算机模拟法.

作者:王光明丁玉梅周学智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数学系,天津,300070刊名: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education年,卷(期):200115(2)分类号:b804.2关键词:形象思维创新精神素质教育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七

语法是任何一门语言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好的语法能够使读者理解你的文章,并更好地传达信息。另外,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亦深知掌握好语法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语法学习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对语法的定义和现实应用进行讨论。

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结构、形式和功能的学科。它分为独立词法和句法,前者研究单个词语的结构和功能,后者则研究单词组成的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语法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良好的语法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和优美度。

第三段:语法学习中的重要技巧及应用。

学习语法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当然,实践中也有一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法水平。比如,学会关注细节,细心品味、阅读文字,这有助于理解语句时一些常见的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另外,养成写作习惯和经常练习写作,可以让自己更加熟练地掌握语法规则。

第四段:运用AI技术学习语法的经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们的语法学习方式也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在传统语法学习的基础上,我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以更好地理解语法和规则。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拼写检查、语法纠错和机器翻译等自然语言处理解决方案,它们使我的语法学习更加轻松。

第五段:总结体会及展望未来。

总之,语法学习是对语言知识的逐步掌握,同时也是对语言表达水平的提升。我们可以在刻苦努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拓展语法学习的领域和深度。我相信,这将在未来的进程中更加深入,为广大语言学习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帮助与支持。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八

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方言的生存空间日益遭受排挤。在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中,方言研究长期处于边缘地位,很少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遍观国内的方言研究,一般都着眼于宏观的方言区语言演化传播史,较少着眼于某一特定的县域,更难见到研究者本身就是这一地域方言的实践者。白河地处秦头楚尾,是南北方言天然过渡地带,本地区的方言既极富地域特色,又有力地见证着南北文化互溶交汇的过程。搞好本地区的方言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掘地域文化,明晰本地区的文化定位,提升地区文化品质,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事白河方言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充分了解当地情况,深入把握当地文化精髓。通过网络和期刊查询,我们能够找到的关于白河方言研究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因此,早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挖掘白河方言的文化瑰宝成为提升我县文化品位的当务之急。

我们作为白河方言的实践者,同时对普通话也有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把握,为开展白河方言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决心深入县域各地,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搜集查询相关资料等方式,深入广泛掌握第一手资料,夯实研究的各个环节,积极梳理本地的方言特色,确保研究成果,提升当地普通话推广水平,为“水色白河”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文化支持,最大限度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方水土一方言,白河方言是陕南方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某些特点,又深受邻近湖北方言及自身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在白河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语言的规范化使方言逐步走向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县域之内尤其是接受了现代文明的年轻人能够熟练运用方言者越来越少,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深的担心。

在与其他亚文化的碰撞下,在白河地域经济实力和人们文明意识被唤醒之后,尤其是时下提出打造“秦楚边城,白河水色”的生态旅游,那么保护发扬最彰显地域特征的方言,保护方言中所隐匿的深层次的地域历史和文化特色,就显得越来越迫切。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面对地方文化的流逝,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松开方言的地域束缚,发掘方言的精神实质,挖掘语言的内在潜能,使得日渐消亡的方言成为大众语言,擦亮白河方言这一生态旅游的最亮丽“名片”,真的时不我待,责无旁贷。

白河县方言属于陕南江淮官话。细分之,其应归于陕南江淮官话白平片(白河、平利)。白河方言在本县域的分布范围是白石河流域,包括茅坪、宋家、双丰、西营、四新、冷水、构扒、卡子等十一个乡镇。我们从事的研究就是在宏观的陕南方言的基础上,立足于白河县域,深入县域乡镇,探寻白河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为深入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更好地保存这一朵语言的“奇葩”而努力,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白河方言,欣赏白河方言,让白河方言带着五彩的双翼,飞越浩荡的汉水和巴山,与其他地域的人们融洽地交流,放射她迷人的魅力。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眼下从事方言研究的学者不是很多,而从事陕南方言尤其是白河小方言研究的学者更少凤毛麟角,可供我们借鉴的理论著述并不是很多。我们只好借助网络、科研杂志和其他一些途径,倾尽全力来搜集相关专家的方言著述尤其是陕南、白河的研究成果,以作借鉴。在我们课题组的通力合作下,我们系统地阅读了暨南大学中文系刘涛老师的《新时期汉语方言分区理论的发展》,深入研究了安康学院中文系周政老师的《陕南方言的标准问题》,以及王忠明先生对周政老师的访谈录《安康方言与方言研究》,为我们从事的白河方言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借鉴。

白河方言是白河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研究地方文化的钥匙。本次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1)揭示文化底蕴深厚的白河方言的独特规律,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家乡方言的特点;(2)将白河历史文化挖掘出来,为研究地域文化、建设文化白河提供学术支撑;(3)白河方言对推动本地经济的积极影响,提高白河人民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促进白河的社会稳定与和谐;(4)为普及普通话构筑良好的平台。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增强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白河方言是白河人的一张名片,是独特的语言文化遗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保护一个地方的方言也是保护一种文化。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和英语的今天,作为地方优秀非物质化遗产之一的方言,不应随之消失。

我们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白河传统文化,作到古为今用,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作出贡献;二是通过研究方言,进一步整理白河民俗文化,为“白河水色”提供语言学支撑;三是研究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下,如何保护传统白河方言特色。

为了了解“白河方言”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查阅了多种方言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报纸和期刊,如《中国语文》、《方言》等;再次,我们课题组骨干成员,还先后在校内外进行实地调研考察,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有关信息。

自课题准备申报立项以来,我们立足于我校文科教研组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坚持科学性、时效性、地域性的原则,认真收集资料,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有效研究。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九

现代汉语语法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是学习汉语的重要环节。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汉语语法规则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沟通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我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汉语整体知识的基础,也是汉语表达能力的关键。语法是汉语的骨架,汉语语法知识的掌握有助于提高汉语的表达能力、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学习现代汉语语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正确的语言运用方法,还能帮助我们发现语言的美和诗意,更使我们深入体会中华文化之精髓。

学习现代汉语语法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理论学习、实践运用和反复练习。通过理论学习可以掌握汉语语法的规则、结构和特点,加深对汉语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运用可以帮助学习者发现自己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反复练习可以加深对汉语语法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

现代汉语语法有一些难点,比如兼语、状语等,掌握它们需要时间和专注。面对这些难点,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是反复练习,多造句增强记忆,使其熟悉、精通;二是透过研读原文、注释、语法练习题,深入理解汉语语法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难点。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学习,我们相信就能够克服汉语语法学习的难点。

第五段:总结。

学习现代汉语语法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它的规律与特点。学好汉语语法,能够提高我们的汉语表达能力,增强我们的沟通效果,更能够带领我们领略中华文化之美。

汉语语法研究心得体会篇十

摘要:汉语语法的欧化,可说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通过对《中国现代语法》的学习,从欧化历史回顾、欧化现象、研究现状和利弊四个方面考察了汉语语法的欧化历程及其发展趋势,认为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欧化将日益普遍,汉语的语言传统将受到进一步的冲击,我们应当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0引言。

王力是我国第一位精心研究汉语欧化现象的语言学家,他在40年代初所著的《中国现代语法》中,用相当大的篇幅从六个方面对新文化运动以后汉语的欧化表现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书中对“欧化”有着深刻的认识:“所谓欧化,大致就是英化,因为中国人懂英语的比懂法德意西等语的人多得多。”近年来,何自然、吴东英、谢耀基、石定栩等不少学者也发表有关文章和著作,列举了近年来香港报纸中汉语句子在句法层面上的一系列变化,并认为这些变化是受了英语的影响。

自从西方语言进入中国后,就存在了“欧化”的问题。王力将文法的欧化视为语法史上的一桩大事。后来有观点认为,促成现代汉语尤其书面语的面貌和精神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当年所提出的欧化。欧化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打通了一条宽广的大路,为它的壮大提供了支持,这是不能否认的。

1欧化的表现。

1.1句子延长“句子的延长也是欧化文章的一种现象。”通过连接词把句子延长,是英语的一大特点,而汉语无需使用或较少使用联结成份,因此趋向于使用短句。然而现代汉语文章里的句子却越来越长,长句越来越多,使用长句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文风。尽管这种句子明显是欧化了的,但同时又有被汉语“同化”的味道,因为它被标点符号“化整为零”,又用了连接词,因而也算一种规范的汉语句子。汉语句子无节制地延长,是人们在翻译中模仿印欧语句子的结果。翻译者顺着翻译,比先理解原文再按汉语习惯去写要容易得多。但也不可否认,有的翻译者刻意模仿外文句子结构,殊不知久而久之,渐成风气,以至损害了汉语的传统。

1.2可能式与被动式汉语的“可能式”原本是从英语直译过来的,是欧化的,因为它与汉语的“可”字不同。王力先生认为把hemaycometomorrow译为“很可能地他明天就回来”比译为“他可能明天回来”要顺口些,但以现在看来情况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有些欧化的形式,现代人恐怕已经难以分辨哪些是传统的,哪些是舶来品了。

汉语的被动语态所叙述的原是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被动式所叙述的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并非一切的叙述都可变为被动句。”王力还指出:直到现在,“被”字句的动词,大多数仍是表示不如意或不愉快的动作。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就相当高,没有语义上的限制,可以用来表示褒义、贬义、中性三种。

自从西方语法进入以后,其使用的范围日益扩大,因为“西文里如意的事或企望的事也都可用被动式,于是凡西文能用的,中国人也跟着用(尤其是翻译),许多从前不说的话也跟着说了。”下面是当年王力先生列举的不符合中国传统习惯的欧化句子,恐怕在今天没有谁看着不习惯了:

他被选为会长。

昨天捉着的嫌疑犯,经警察局证明无罪,已被释放了。

1.3连接词连接词在现代汉语使用过程中随处可见。然而,汉语本来并不是这样。汉语因为没有繁复的变位、变格以及形态变化,所以汉语词语的结合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而更多地受语义因素的制约,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手段往往不靠语法,而靠语义条件,这是所谓的“意合法”。英语的造句方法是形合法,连接词是必不可少的。现代汉语的巨大变化之一就是比以前更大量地、更频繁地使用连接词。尤其是学术性著作中,连接词成为不可缺少的联结手段,如:

倘若将“超然治学”与“学术治国”,“舆论干预”与“直接参政”作为分别对待学术与政治态度的两组模式,那么西方知识分子的选择截然相异;他们一方面是为学术,另一方面又以舆论参与国家政治,因而他们可以实现对双重角色的整合认同。(许纪霖:《智者的尊严》)。

这段文字里如果没有“倘若”,“那么”,“因而”等连接词,就是一盘散沙。联结成份的欧化现象在理论性的作品中比较常见,这恐怕也与科学技术多从欧美引进有关。学术性著作按原来的形式从西方文字翻译过来,久而久之便成为汉语认可的一种模式。然而,这种受连接词限制的结构会增加语言的准确性与逻辑性,对于科学技术而言,要比未欧化的汉语更确切一些。

1.4定语和定语容量王力先生在书中提到汉语中出现的长定语,并认为这是中文欧化的结果。在现代报刊杂志中,长定语前置变得非常普遍。“目前的白话文,不知何故,几乎一律前饰,似乎不懂后饰之道。”但长定语包含一个较长的修饰成分,大多出现在像徐志摩和周树人等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学者的文章中,且尚未普及使用。长定语在英语中普遍常见。在汉语中,定语通常置于中心名词之后。“依中国语的习惯,次品如果很长,总是放在其所修饰的首品后面。只有那些极度形容词(如‘胡子苍白了又做了官的’,‘天打雷劈五马分尸的’),才放在首品的前面,使文气更生动些。现在欧化的文章却不然了,不论是否极度形容词,一切的修饰次品都放在其所修饰的首品的前面。”因为先说出了首品,它的修饰品无论怎样长,附在后面,就不觉得累赘了。通常,汉语的长定语后置,逗号将长定语隔开,使其成为句法上简练的小短句。如:

这个孩子白白胖胖的,圆圆的脸蛋儿,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

继王力先生之后,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中称“语法欧化的趋势是很自然的,一切反对力量都遏止不住这个潮流”,黎锦熙在《新著国语文法》的再版序文中,也特意讨论了处理欧化句子的语法这一问题。但是50年代初以后,大陆学者很少有该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直到1990年谢耀基的《现代汉语欧化语法概论》出版,对汉语欧化问题的研究才有新的进展。

汉语的欧化在提出时曾得到广泛支持,但随着欧化的日益加剧,对欧化这一话题的讨论反而逐渐归于沉寂了。今天,当英语以排山倒海之势深入到我们生活各个领域的时候,重提欧化问题在语法研究上是必要的。欧化的词语极易流行,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而欧化的语法则往往处于一种半隐蔽状态,是潜移默化的。研究语法的人向来不愿意对欧化的语法表示赞同还是反对,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中国语法学界才渐渐发出变革的呼声。

随着文化的交流,各种语言互相渗透。英语及其他西方语言的进入给汉语注入了大量新鲜的血液,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及表达方式。然而,统观百年来的汉语外语的语言交汇,我们会发现,汉语与印欧语的关系远非互补、互相渗透的关系,而是大有向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结构靠拢之势,对此我们应当有清醒的认识。任何一种民族语言传统,无论多么发达,那只是人类语言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任何一种语言特点的丧失都将是人类语言文化的悲哀。

参考文献:

[1]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王力.中国语法学理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5.

[3]黎锦熙.新著国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1.

[4]高更生.长句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3.

[5]张明林.汉语的欧化――历史与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20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