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 齐鲁传统文化感悟心得(九篇)

  • 上传日期:2022-12-21 10:30:49 |
  • ZTFB |
  • 14页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红船劈波行,精神聚人心。“红船精神”所昭示的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今天我在此讲解题为“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红船再出发”的党课,旨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首先,我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红船精神”的内涵。

先讲一讲红船的由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建国后,南湖引起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1959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

下面再讲一下“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公开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这一行动、体现了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了我党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坚守。习总书记再提“红船精神”,也是进一步强调十九大报告中所要求的“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改造客观世界,首先要改造主观世界,把主观世界改造好了,把内在精神世界的秩序建构起来了,才有利于改造外部世界。

归纳起来,“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主要有三点:

一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勇立潮头的磅礴精神力量。从南湖红船上寻找光明的摆渡人,到烽火硝烟中挺立脊梁的主心骨,再到驾驭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领航员,在这条前后相续的道路上,我们党初心如磐,以划时代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点燃照亮中国的燎原之火,拉开赶超世界的改革大幕,开启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98年前只有几十人的中国共产党,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拿出只争朝夕、敢于担当的拼劲,才能在十九大擘画的新征程上夺取更大胜利。

二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前行的坚毅精神支柱。脚步不歇,前行不止,98年来,我们党从奋斗起步,更靠奋斗发展,成就了一项又一项伟业。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刻印在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建设年代的广阔天地、改革年代的风起云涌,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我们以五年来历史性的变革与成就,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方位,更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进。

三是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崇高道德信念。一大旧址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誓,“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誓词激荡信仰,有着“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的共产党人,矗立起民族的精神丰碑。从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到李保国、廖俊波、黄大年,我们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进入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正需以奉献精神召唤亿万人民接续奋斗,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红船精神”的内涵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反映的是我们党内在的文化标签,反映的是我们党内最核心的一种价值要求。正因为这样,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于2005年6月21日《光明日报》的“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这篇文章中,用两句话对“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做了一个明确而又深刻的概括:“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精神”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中国革命精神,既包括民主革命时期,也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当然也包括我们今天改革发展,在这个时代浪潮中所产生的种种精神就是中国的革命精神。但这种革命精神的源头就在共产党的创建所蕴含的这种红色基因,今天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我们今天共产党开展先进性建设,我们需要用我们精神的源动力,它的源动力是什么?就是早期共产党人给我们今天的共产党人所提供的这种精神风范,这种风范我们称之为“红船精神”。这两句话具有内在的相同性,但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从历史的内在逻辑来阐述的,而党的先进性之源更多的是站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角度。

下面讲第二部分,“红船精神”对我党的重要意义。

(一)“红船精神”是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在于要正确地认识和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创建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我们党不断的发展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以及我们党对待理论的正确态度——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各个历史阶段,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给我们的一个现实启示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指引,没了理论就没有方向,没了理论我们就没有一个思想的武器,没有理论我们的前行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指引。所以“红船精神”给我们的很大的现实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引。

(二)“红船精神”是精神支柱。“红船精神”给我们的现实价值意义还在于它的精神支撑。这个精神支撑更主要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怎样来坚定理想,怎么来坚定信念。我们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也是早期共产党人包括共产党在各个革命建设时期不断前行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所以对今天的共产党人来说,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我们的精神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三)“红船精神”是道德力量。对每一个共产党人来说,“红船精神”对我们的价值意义就是我们说的道德力量。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群众,一方面靠的是我们有利于群众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政策;另一方面,靠的是共产党道德的感召力,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道德风范感染了群众,感召了群众。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

最后讲一下如何弘扬“红船精神”谱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首先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党的先进性之源,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党的十九大,吹响了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嘹亮号角。下一步,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机关党员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其次要赓(gēng)续精神汲取动力。当好学懂弄通、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现阶段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贡献。在新征程上,结合新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等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党员干部充满信心与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再次要砥砺前行,善作善成。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断把党和人民事业推向前进。服务群众无止境。基层党组织要得人心,得民心。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是我们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标杆,也是我们今后开展工作要遵循的准则。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着力营造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会,使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再上新台阶。要不断完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身边事。

最后要忠诚核心,紧跟领袖。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保证。“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gǔn)九章但挚一领”。确立和维护全党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党运国脉军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们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自觉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好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的排头兵。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红船精神”都永不过时,红色基因都会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它仍将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历经苦难,百折不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在考验与检阅中一路升华,在机遇和挑战中奋勇前行。“红船精神”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使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随着今天中国步入世界舞台,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红船必将驶向更广阔的世界,铸就更加辉煌的伟业。

谢谢大家!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第一范文网哦。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认为。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千百年来民族美德的沉积,都有着对道德的认知与认同。因为美德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华子民的心中。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少年,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深深体味到,我们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2.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祖国大厦的擎天柱农行吉林省珲春市支行张世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一样,心朝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祝这仅仅是平凡的泪花吗?不!她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一代伟人邓小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此乃炎黄子孙之铁骨柔肠!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在中华儿女心中价值的天平上,祖国永远是最重的砝码。如今,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弘扬美德,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无私奉献做起。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第一范文网哦。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认为。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千百年来民族美德的沉积,都有着对道德的认知与认同。因为美德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华子民的心中。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少年,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深深体味到,我们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2.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祖国大厦的擎天柱农行吉林省珲春市支行张世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一样,心朝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祝这仅仅是平凡的泪花吗?不!她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一代伟人邓小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此乃炎黄子孙之铁骨柔肠!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在中华儿女心中价值的天平上,祖国永远是最重的砝码。如今,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弘扬美德,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无私奉献做起。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诸位同事你们好:

今天有幸第一个站在这个演讲台上,且容我抛砖引玉,我演讲的题目是: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伦之本”。人的优良品德由爱而发端,由孝而产生。一个有孝心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有爱心才能生活得更加充实,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可是,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的今天,有些人对孝道避而远之,以致产生了不少社会问题,从而影响了社会稳定及家庭和谐。因此,我认为我们应回归原点,用传统孝道文化的力量来净化心灵,讲家庭美德,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家庭美德不仅对家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也具有强烈辐射功能。家庭成员也是社会成员。家庭成员的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对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形成与维护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因此,家庭美德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明基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赖于家庭的稳定和文明。

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个人生活的幸福与否,不仅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关,还与是否拥有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密切相关;反过来说讲家庭美德,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因此我们更应该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子女要尽赡养义务,除了在经济上接济和抚养老人外,更重要的是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精神赡养包括子女与老人和睦相处、子女对老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情上的慰藉。要使老人们老有所依更要老有所乐!那么我们又如何做个孝子呢?

其实很简单,不是有首歌吗?常回家看看——给老人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到和见到的有趣的事情讲给老人听,去旅游或者出差回来带点糕点或者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些事情是多么容易做到啊,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孝敬其实并非一定是物质和金钱的不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时时牵挂着父母就行了:饭后给父母端杯热茶,阳光灿烂的日子陪父母出门散散心聊聊天。

总之,让我们一起讲家庭美德做有孝心的人,让我们的家庭因为相互尊敬、关爱而幸福美满,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爱心的和付出而精彩。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践行五四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五月令人向往,值得赞美。上世纪之初,1920xx年五月,中国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掀起了伟大的五四爱国主义运动。91个春秋过去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青年一代,并逐渐成为热血青年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

青春最好的不是年华,而是我们的心境。这个心境就是用五四精神指引,在社会进步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这个角色首先要热爱我们的工作单位及其岗位。一个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单位有机组成的,践行五四精神首先要从爱单位开始,没有这一点,弘扬五四精神仅仅是一句空话,找不到现实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在做好本职工作上,从甘心奉献上做起,有损于单位形象的话不说,与单位这个大局向违背的事不做,时时刻刻从单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约束自己,这才能够体现爱单位、爱祖国的五四精神。

其次要勤奋工作。有位哲人说过: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也许,在市场经济利益观作用下,有些人为个人想的多了,为单位想的少了。卫生也打扫,但打扫的不干净;领导、同事们安排的工作也做,但是拖拖拉拉;领导没有安排的,不积极主动去做。最终,人浮于事,疲于应付,工作毫无声色。我们青年一代绝不能感染这种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单位小事,我们都应该积极参与、积极进取、勤奋工作,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培养高效的工作作风和吃苦的加班精神。青春虽然是短暂的,但作为青春的我们年轻一代,要用个人勤奋工作,打造一个青春的岗位,一个青春的单位,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最后,就是要加强交流与协作。思想是永恒自由的天国,情感是天地交流的使者。没有交流与协作,我们青年人就不能够在社会进步中,工作中,生活中,扮演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角色.正如办公室工作一样,没有交流与协作,就不会成为精干、高效、协调有序、团结勤奋的办事机构,就不能充分发挥办公室的协调作用、枢纽作用和保障作用。举2个简单的例子:1个是来人接待,1个是信息宣传。去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办公室与各科室进行了思想交流,认识到我们的服务不够热情,服务意识不强,具体表现在客人来了懒得倒杯热水.虽然这是一个小事,但通过交流,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工作上的不足,办事上的不细心。另外,就是宣传问题。有时候,办公室邀请电视台、报社来搞宣传,各科室都把手头的工作放到一边,积极配合,不辞辛劳,甘当群众演员,把节目录制好,有时还负责招待记者,为此宣传工作搞得绘声绘色。这一切都说明没有交流与合作,就不能增强工作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就不能促进了单位工作更上一层楼。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的告诫我们青年一代的,让我们一起共勉吧!因为他不仅为青年人指出了实现青年之志的道路,也为我们践行五四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找到了方法。

最后,祝愿青年朋友们、同事们,以弘扬五四精神为己任,激扬青春风采,成为自己青春的主人、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谢谢大家!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学习老子《道德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的是要把我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分享,互相交流,共同勉励,促进我们高职教育深入发展。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学习《道德经》,对于加强文化建设,提高人们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道德经》里的道指的是规律,道家认为“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要“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道家对规律的认识,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具有深远的意义,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利用世界的有力武器。道家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从小的方面说,对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从大的方面说,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久远的指导性。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的真正涵义是,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所以,我们学习老子这句话后,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能以自己的原则去判断别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而是在积极与善人和圣人交往,向善人和圣人学习的同时,也要与不善之人交往,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去教化不善之人,使大家都成为善人。如果我们的社会真能做到这一点,将是一个和善社会,给每个人带来无穷的幸福,享受人生的快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道德经》中很有影响力的句子,也是被人们广泛传诵的。它告诉我们,任何伟大人物的成长,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就,都是从细小做起,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不断耕耘。任何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想法都要不得,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就必须记住老子这句话,做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认认真真学习,兢兢业业工作,朝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迈进,那就能干出一番事业,不虚度人生,实现辉煌。

各位领导、老师们,教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成长前进的领路人,身为教师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大责任。所以,在当前中央号召加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我们教师要静下心来,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多学习《道德经》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自身素质,争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大家好!

拂着六月的微风,沐浴着七月的麦香,我,一名年轻的机关工作人员带着青春的气息站到了这里,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和大家一起高唱廉洁之歌,我感觉无比的荣幸和自豪!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追忆长征路,弘扬廉政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桥边、大渡河畔珍藏了他们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留下了他们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河记录着他们胜利后的笑容;三军会师,载歌载舞恭贺他们创造人间神话。八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八十年后,作为新世纪的主人,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今天,我们面前虽然没有了雪山和草地,但前进的道路依然漫长而曲折。改革开放,西风东渐,国门打开,与世界接轨了,随着那些先进的科技之风,自然吹进来一些乌七八糟的邪魔歪祟。于是人们在懂得了“向钱看”的同时,腐败就不知不觉地滋生起来,且越来越严重,一个个官员倒下,又一个个官员站起来,再倒下、再站起来,层出不穷,数额也越来越大。小官小贪、大官大贪、无官不腐、凡官必腐的定论似乎在不断地验证着。

也许在座的有些同志会说,我们只是普通干部职工,和那些高官显爵相比,廉政是不是离我们还很远?是啊,我们的工作虽然很平凡,但是社会的腾飞与发展,却离不开我们勤奋工作,廉洁从业。也许还有人认为,廉洁对于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来说过于空洞,它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与自己无关。是啊,我们的岗位虽然很普通,但无论我们在哪个岗位,都要要珍惜这份工作,只有在日常工作中问心无愧,才可以在年终总结时心安理得地写上一句话:我是一名称职的林业工作者!我无愧于党和人民!

与贪污腐败相对的,翻开中国这幅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漫长画卷,我们不难看到:凡是清正廉洁、务实为民的清官廉吏,总是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北宋时代的包拯,刚正清廉,千百年来家喻户晓;明朝的海瑞,一心为民,两袖清风,博得举国爱戴;清代的于成龙,一身清廉,蜚声朝野。当今时代,我们身边也涌现出了一批批令人肃然起敬的优秀楷模。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啊,或许就能告诉你什么是清政廉洁!他曾经是云南地委书记,一个受人敬重的“大官”。退休之后完全可以享受许多人羡慕的安逸闲适的晚年生活,可他偏偏一头扎进家乡的荒山,用20余年的时间,用生命的余热,把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为官30余载,他把全部的心血和热情都用在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回家的时间极少。他的小女儿在奶奶生病时,才第一次看到父亲回家,当时她已经8岁。

他的老伴一直是农民,组织上多次提出把他家人转为城镇户口,他坚决不同意:“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他就是杨善洲,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我们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杨善洲在植树造林的20余年,遭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到收获劳动成果的时候,他把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却不要任何报酬。这就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共产党员奉献的境界。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为群众忘我奉献一生。

他没有惊天的壮举,没有可歌可泣的悲壮,却用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塑造了清廉公仆的形象,谱写了一个为官者“不争名、不夺利、不贪财”的廉洁赞歌。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我们应该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有人说,廉洁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为人们送上一丝绿意;有人说,廉洁是一盏灯,在黑暗冰冷的夜晚,为人们添上一份光明。此时此刻,我们深感庆幸,在搭往让腾飞的早班车上,我们竟是这般的及时,就连美丽的夕阳也在为我们敞开着无限的希望。那么就让我们乘着廉洁建设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鞭挞现实中的腐败,来歌颂生活中的清廉,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回报这方热土,用我们的智慧和勤劳建设活力!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以下是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美德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供大家参考。更多内容还请关注第一范文网哦。

时间如水,生命如歌。21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飞越,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就熔铸在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我们不能忘记!

无数的中华儿女,一代接一代,传承着中华美德,传递着中华民族奋进的圣火。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难看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

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

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

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

古人如是,今天亦如斯,只因美德在我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将永远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然而,在传承美德的路上,我们也不难发现诸多难堪与困惑。

某些人总是感叹“世风日下”,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道德是否真的一再贬值呢?我觉得不能这样简单的认为。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有着千百年来民族美德的沉积,都有着对道德的认知与认同。因为美德在我心中,在每一个中华子民的心中。

我们是21世纪的新少年,走在建设祖国的长征路上,任重而道远。我深深体味到,我们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我们身上,寄托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更要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2.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传统社会的美德教育往往最初从亲缘关系开始,靠的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幼儿从小就感受到亲情的薰陶: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并不断调整和更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她既有强烈的历史遗传性,又有鲜活的现实变异性;她作为文化的基因,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和自己的后代。

一个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既是对民族传统的继承,又要不断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历史与现实相联,使民族精神真正体现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重在弘扬”、“重在培 育”,但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尤其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继承是前提,创新才是根本,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动力。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惟有创新,才能发展;惟有创新,才能不朽。历史没有止步,创新就不应该停止,民族精神也就不会终结。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民族精神。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正是这种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林则徐、谭嗣同、瞿秋白、鲁迅、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他们为振兴中华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他们高扬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力量。

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他们身上有没有优秀秀的民族精神,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大事。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努力把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

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研究,结合青少年的学习、社会参与、休闲娱乐、课外活动等多层次需求,提供具体有形的服务,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心、宽容心、诚信之心以及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仁爱、尚义、敬业等公共精神和公共美德。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美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意识,友爱互助的团结意识和坚毅自信的强势人格。要教育青少年学生善于面对困难和危难,在困难和危难面前,要不仅不怕,还要能从内心激发一种力量去战胜困难和危难。这就不仅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浩然之气,还要培养其处变不惊,知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一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绚丽诗史,在这个历史长河中,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出现。在我们宏伟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也是层出不穷的,在他们的身上真正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美德和社会公德,也张扬着浩然的民族正气和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的生动教材。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历史上的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来教育青少年学生。特别是要善于运用我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培养起来的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来教育青少年学生。这些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培养出来的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将其归纳整理,写入教材,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长期不懈的教育,只有不断弘扬和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并用它来哺育下一代,我们的民族振兴才会有希望。

祖国大厦的擎天柱农行吉林省珲春市支行张世军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无论身在故土还是异国他乡,每当听到这雄壮激昂、催人奋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刻,深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便会油然而升,不知有多少人为此而流下激动的热泪。就像看到“神州五号”飞向太空,看到香港、澳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女排二十年后重新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时一样,心朝澎湃,热血沸腾,泪水再也无法忍祝这仅仅是平凡的泪花吗?不!她是一种化身,一种超越时间、空间的精神力量的化身,她有一个崇高而伟大、流芳百世传颂万年的名——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所折射出的底蕴和更深一层的则是纯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国家,我们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民族。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不甘忍受耻辱,前赴后继,用血肉长城驱逐了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悲壮的战歌。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从来就是动员和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每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所应有的骨气和胆识,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感情时刻蕴含在心底,如同与父母家人的感情一样,永远割不断。这种真挚的感情使多少海外游子常常心怀一腔乡愁,盼望落叶归根;这种感情又使多少身在祖国的人们,深感热土难离。一代伟人邓小平对祖国怀有一腔朴素而深厚的感情,他一生“三落三起”,在蒙受冤屈时,从不怨天尤人、心灰意冷,而是沉着坚韧,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和热爱。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此乃炎黄子孙之铁骨柔肠!

爱国是中国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又是心中坚定的信念,这种信念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那种不甘耻辱、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视死如归。是无数夏明翰式的共产党员用血肉之躯把我们多难的民族拖出了地狱;无数优秀中华学子,身在异国他乡刻苦钻研,为国争气,学成之后不为国外荣华富贵所动,毅然回国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在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与同代人相约“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于世界之时!”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何等坚定的信念啊!……是的,无论何时何地在中华儿女心中价值的天平上,祖国永远是最重的砝码。如今,在中华民族精神的滋养下,爱国的激-情、爱国的信念发芽、长大,并结出累累硕果。事实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历史、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永远伴随着我们远行。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中华子孙的美德,爱国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生动的诠释。而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中国革命胜利和建设的精神动力,是光照千秋的高尚情操,是伟大的中华之魂。

奉献作为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是全社会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没有奉献,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千古流传的名句,是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也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一定要倡导奉献精神,这样才能弘扬美德,使人充实,使人高尚。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无私奉献做起。

主题弘扬齐鲁文化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五四运动使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一次高扬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其持续的时间更长,影响也更深广。

虽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五四精神使不朽的。尽管已经时过境迁,但是五四精神的生命之树没有随着时间而枯萎,反而更加茁壮。那些爱国志士的呼唤和呐喊还仿佛萦绕在脑海、在耳畔回响。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激活了一个时代,激活了一个民族,他们的精神激励着五四以后一代代青年,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贡献着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爱国主义更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在国家危难之际,爱国青年为救亡图存,奋不顾身,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这种历久弥新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几千年来发展和进步的的重大力量和源泉。

我们是当代的青年,是祖国新的建设者,承载者祖国的希望,我们不但应该铭记五四精神更应该弘扬五四精神,尤其是五四精神中的爱国精神。那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传承了爱国精神?

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了国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就有可能再次沦为亡国奴。一个爱国的青年应该铭记国耻,不能忘记昔日的爱国烈士高举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旗帜,无情的子弹也没能扑灭他们的爱国热情!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国家的自救,也可以理解为对科学进步的追求。做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怀着崇高的理想,从小事做起,一步步实现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把学习作为重中之重。但是更要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的现实下,德在青年人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具有德行才能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更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品性。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作为一个学生,最重要的就是智力的培养。祖国的建设急需大批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大学是智力的海洋,我们就要学会在这海洋里遨游。一个民族若是智力不能得到提高,那这个民族就没有了希望。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并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也要学会掌握知识的能力。把自己的学习工作做好,也是具有爱国精神的体现。我相信,我们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我们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祖国!

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美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爱国主义不能只是口号,它更需要实践。爱国真正需要的是做实事,然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做实事的耐心和热情,只有真正让祖国强大起来才是爱国,我们作为普通人,无法有动辄影响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影响力,但一定要怀有一颗爱国之心,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国家的建设进程中,并为此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四运动至今已,但五四运动的内涵却是永不过时的,它永远是进步和先进的,是我们每一代大学生的精神指引。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弘扬五四精神,并用它来指导和约束自己,让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真正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也为五四精神谱写新的时代篇章。青年朋友们,同志们,火红的青春与我们伟大的时代相结合,必将点燃新时代的无数青年之火,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