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实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2 22:26:21 |
  • ZTFB |
  • 10页

心得体会是从自身经验和感受出发,对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文章形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和提高自身素养。心得体会是记录自己的成长、思考和体验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一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领导力发展的报告培训。这次培训是由一位资深的领导者主持的,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成功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发展路径。我觉得这次报告培训给我带来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让我获益良多。

第二段:打破思维定式,开拓视野。

这场报告从一开始就以如此独特而充满活力的方式展开,让我迅速被吸引。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培训者生动地讲述了他在领导岗位上所遇到的挑战和解决办法。这让我对于领导力的认识不再局限在书本知识中,而是更加贴近实际。他的分享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证的可信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领导力的核心价值。

第三段: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提升。

在这次报告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领导技巧和方法。培训者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现场演示,向我们展示了如何用正确的姿态引导团队,并在团队合作中发挥领导力。培训者还不吝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教我们如何提高沟通能力、管理冲突、制定有效目标等等。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将为我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四段:激发内心的潜能,增强自信。

这次报告培训不仅提供了领导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还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潜能。培训者在分享中强调了对自己的认知和思考的重要性,并鼓励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他通过让我们参与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珍惜自己,并且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积极的心态和自信的认知将使我更加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迎接未来的各种机遇。

第五段:用所学来影响他人,创造更大价值。

这次报告培训让我不仅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培训者鼓励我们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并积极影响身边的人。我相信,通过我在培训中获得的领导力知识和技能,我会成为一个更好的领导者。将来,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成长和进步,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结:

通过这次报告培训,我不仅学到了领导力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还提升了自身的自信和潜能。我相信这次培训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成为一个更有影响力的领导者。我期待着未来,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并在我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二

培训地点:学校中型会议室、新教学楼。

主讲人:马文驹副校长、王成瑭主任、何昌锋主任。

今年暑教会期间,学校组织我们本届高一年级教师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会,本次培训对于我校来说是导学案试行三年一周期的最后一年,虽然我们学习使用导向案有前两届总结的经验可借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于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那是需要我们人人过关的。

华校长在动员会上从推行导学案的必要性、严肃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动员,并对如何推进导学案做了讲解,之后何书记提出了参培的具体要求,教学处王主任、教科研处何主任分别进行了方案解读与通识培训,使我们参会教师对导学案有了初步的理解,知道了学案导学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部分教师能够接受并愿认真践行。

通过培训我主要有以下体会:

一、“学案导学”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

具体表现在有效地“设计”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有效地“指导”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有效地“激励”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学习效果就好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递进化。

知识问题化,即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还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马校长做了题为“高中学生合作式探究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与运行”专题报告,让我们参会教师体会到与导学案实施相匹配的学生学习方式为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合作式探究学习,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概念、特点、意义、要素等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组织实施有了初步的把握。在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表现为可对学生提供前期援助、认知援助、合作技能援助、合作情感援助等。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主要困惑有以下两方面:

2、如何处理学生导学案与学生的课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希望能够得到相关专家或同行的指导,并通过自己推行导学案的实践探索,努力解决以上困惑,力争达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

旬阳中学孙宏涛。

20xx年8月22日。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三

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学习进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训是提升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期参加了一场以“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为主题的报告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听报告,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反思,并在交流互动中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和个人体验,分享我对这次报告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报告中,主讲人强调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指具有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能力,能够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创新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之一,也是个人成长的必备素质。通过报告,我明白到创新思维可以培养和提高,它需要我们运用逻辑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断体验和挑战新事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将更加注重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不断寻求改进和突破,去迎接变革的挑战。

其次,团队协作是报告培训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在现代社会,团队协作的能力已成为岗位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听报告,我明白到不同个体的智慧和能力的凝聚,才能在团队中发挥最大的威力。团队协作不仅仅是大家互相配合,更是需要相互信任和尊重。在培训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魅力。当每个人将自己的优势与别人共享,相互倾听和合作时,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机会和成就。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积极地与团队成员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

此外,在互动交流中,我受益匪浅。报告期间,主讲人提倡积极主动的发问,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地分享个人经验和看法。这种良好的互动氛围让我感到非常舒适和自在。通过参与讨论和倾听他人的观点,我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了解到了不同的思维和观点。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这些经验和技巧将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与他人的沟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最后,这次报告培训让我认识到再好的培训也需要个人的努力与思考。培训只是一个提供学习资源的平台,真正的学习能力和成长是需要个人自身的努力和付出。在听报告的过程中,我明白到培训并非目的,而是获取技能和知识的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主动积极地思考和总结才能真正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态度。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报告培训,我对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互动交流中的学习和收获让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让我明白到培训只是起点,真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个人的努力和思考。我相信这些心得体会将对我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我将继续保持学习的姿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四

通过这次学习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1、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五

201x年8月27日―――29日,我们在教育组领导的带领下来到李村三中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学习时间虽然长,工作虽然累,但我们无一人缺席。培训的内容充实而有用,收获颇多,受益匪浅。

通过3天的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导学案的核心理念高效地渗透到每一堂中,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反馈学习,同时把导学案和多媒体有效的结合起来,,并与自己的教学经验相结合,对于我的教学必将有很大的帮助。希望领导以后多给这样的学习机会。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六

近一年来,我校推行了以“学案导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三至六年级统一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以追求有效的课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利用导学案导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困惑。

一、使用导学案导学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学习,让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使用导学案实施教学,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载体,利用导学案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学生根据导学案中“自主学习”这一版块的内容有层次的学习教材,积极思考,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从而实现了学习目标。

二、使用导学案导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利用导学案导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充分利用导学案的特点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学习、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寻根问底,课堂上小组内相互讨论;同时,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2、小组交流学习难以起到真正实效。学生小组合作时各做各的,各说各的,看似场面非常热闹,好像在合作讨论,可我让小组选代表发言,他站起来说的几乎都是他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根本不是他小组合作讨论过的观点和想法。另外,一些学困生在交流中往往只有听的份,造成时间越久他们的自信和语言表达能力越得不到锻炼。

4、导学案的教学形式是否都比较单一?固定了“定向示标、学生自学、展示交流、精讲点拨、达标训练”的教学模式,是否有些千篇一律?长此以往,师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如何在使用导学案的同时既能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又能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导学案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它不可能真正代替我们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地编写出符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导学案并合理利用它,让它充分发挥“导”与“学”的作用。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七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传统的。

教案。

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习“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通过这次学习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主要包括学习的主要环节、形式及相关学习活动,每个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包括达标训练,以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我们一般是分为下面几个内容。

(1)回顾旧知,复习自测主要是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知识进行突出、提示。有时也可用来引出课题。

(2)导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情境、问题、方法、媒体设计等,把知识问题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学案导学的功能。通过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典型例题解析等模块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并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化理解。

(3)小结,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可要求学生不看课本,对照学案进行。加强总结反思,及时确认所学知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这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设计学案时,必须留有小结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时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

1、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一般是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的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一般是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

然后,把学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把疑问做好标记,上课时解决。而且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

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

2、小组互助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疑问。在课堂上,

首先,要组织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情况,并予以简要的总结、恰当的评价。通过交流、评价,一方面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对学习新课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主要问题,以更具针对性地突出重点难点。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多样的,有一些可以直接互换看法,阐明理由,然后交流,确定答案;要充分发挥小组优势和学案优势。引导学生讨论时,教师要迅速准确地捕捉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和难点,并适时地予以启发,尝试释疑。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在经小组交流后,问题基本都能解决,但有个别难度较大,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学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点。

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或是某个问题,某个组已经解决,其它组仍是疑点,教师可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

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4、达标训练补偿矫正。

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是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再次出现的问题,教师除了再次展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突破问题外,还应再补充练习题,引导学生反复进行巩固性训练。只有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才能进行内化整理,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中,进而达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教学方案,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考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所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力求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主人地位上来。导学案是师生共用、共同参与、良好互动的载体。

通过编制运用“学案导学”教学,能够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两个前置:即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这一载体,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馈等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1、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其实也就是学生的自学环节,学生之所以不预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根本就不会预习或不知道预习什么或者教师授课不是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之上。有了导学案,学生在课前的自学过程中不再茫然,学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的形成和其中的重点、难点、目标,借助“导学案”完成课前数学学习。因此我们将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提前一天发放。对于课前预习的落实,在上课前我们会将课前导学案收回批阅学生的预习情况,将学生在预习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整理出来,教师便可以适当调整教案,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2、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

为了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要求我们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难点、讲易错点、讲易混点;学生会了的不讲、自己能会的不讲、讲了还不会的不讲”。可是哪些知识点学生易错,哪些是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学会的,这要求教师必须准确掌握,不能仅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经验。

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更多好的思路。我们在教学中常发现,对于某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有时学生利用自己的思路讲给同学们,反而更容易理解,也更简洁。因此当我们通过课前对导学案的反馈,还可以让我们在课堂上该放手时就放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这不仅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能极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导学案的设计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听讲。

学生重点听什么?我认为,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明确教材的重难点内容,上课听讲的重点自然就有了。一节课40分钟很难保证学生每分钟都在完全投入的认真听讲,因此重点听什么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没有保质保量的课前预习,学生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效果。课前的导学案反馈也是对课前预习质量的监督。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由“学会”变成“会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八

培训与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通过参加各种培训活动,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而在这种过程中,听取培训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我将分享我在听取培训报告时获得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真倾听,做好准备。

首先,我认为要做到成功地听取培训报告,最重要的一点是认真倾听。在听取报告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摒除外界的干扰,做好听取的心理准备,并充分集中注意力,尽可能地把自己沉浸到报告的内容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学到新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应用。

第三段:主动思考,积极交流。

除了认真倾听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思考,做到主动思考,积极交流。在听取报告时,我们不仅要把每一句话都听懂,还要尝试着去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思考其对我们工作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与会者们共同交流互动,探讨各自的看法和想法,相互启发,从而促进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段:建立学习框架,注重应用。

听取报告不仅仅是为了听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因此,我们应该在听完报告后,尝试着建立一个学习框架,将所学知识有机化地融合在实际工作中,寻找运用的空间和途径,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段:总结与回顾。

每一次培训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每一次听完报告都应该做好总结和回顾。在回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梳理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亮点,并尝试着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做对比,提炼出自己的收获;第二,检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并尝试着纠正过去的错误,做好以后的工作。

结语:

听取培训报告是一种学习的方式,也是积累工作经验的一种方式。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遇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各种挑战。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听取报告的过程,并努力发挥最大的学习效果。只要我们在听取报告的过程中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建立学习框架,重视应用,不断总结回顾,我们一定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九

报告培训是在一定主题范畴内,让听众听讲者讲述的内容,意在传递知识、思想、经验和技能。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报告培训的训练,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分享我的体会。

【第一段感受培训的心态状态】。

我坦白地说,在开始这场报告培训前,我并不是十分自信。但是,慢慢地随着老师的讲授,我逐渐融入进来,进而变得自信,并且与人交流得更好。我也从中领略到了培训本身所带给我的各种体验:充实,愉悦,希望和成长。

【第二段掌握技能的培训体验】。

在报告培训中,我不仅掌握了如何设计并组织报告的技能,还学会了总结。这对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会非常有益。更为重要的是,我现在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将我的想法和情感传达给别人,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第三段培养团队的培训感受】。

在报告培训中,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不同领域、资深有经验的同学。这让我明白,只有团队的支持,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我相信,在未来的团队中,我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受益于同伴的支持与借鉴。

【第四段关于自我发展的思考】。

经过这次报告培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学习和思考。我现在更加重视自己的自我成长,在掌握新技能的同时,我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等。这些都是我发展自我、实现更高价值的重要因素。

【结语】。

通过这次报告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珍惜每次学习机会的重要性。我珍惜这个过程,同时也感恩每一个伴我学习的同伴。希望我今后的人生中,能够持续参与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更大价值。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十

第一段:引言(150字)。

人的成长永远都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培训报告和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总结。通过培训报告,我们可以整理和呈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培训的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反思和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参加某培训的报告和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

我参加的培训主题是领导力发展,培训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者。培训过程中,老师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向我们介绍了领导力的概念、原则和技巧。同时,老师还特别关注每个学员的个人情况,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帮助我们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培训报告中,我详细列举了我所学到的领导力原则和技巧,并结合我的工作实际,阐述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提升自己的领导力。

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领导风格和能力,并提供了一些改进的思路。通过和其他学员的互动和交流,我还学到了不少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尤其是在小组讨论中,我经常听到其他学员的独特观点和见解,这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培训中的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也增强了我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第四段:培训对我个人的启发(300字)。

这次培训让我意识到领导力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常常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全局和战略的思考。而通过这次培训,我学会了如何从战略和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同时,我也认识到一个好的领导者不仅仅是指导团队完成任务,还应该注重团队成员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培训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沟通、协调、激励和团队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并提供了一些实践的方法和技巧。

第五段:总结(150字)。

通过这次培训的报告和心得体会,我不仅从讲师那里学到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还通过与其他学员的互动和交流,拓展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同时,这次培训也让我对自己的领导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提供了一些改进的方向。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将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培训报告和心得体会的过程不仅是对自己学习的总结,更是对未来成长的启示和引导。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一

近日,我参加了一次报告培训,受益匪浅。在这个培训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收获和感悟。以下便是我的报告培训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第一段:培训的起因和内容简介。

在这个段落中,我回顾了培训的起因和主要内容。我阐述了自己对于为什么参加培训的理解,以及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质。这是一个简短的介绍,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我的主题内容。

第二段:培训中的方法和教学模式。

在这个段落中,我详细讲述了培训中的方法和教学模式。我谈论了课程的形式,举办者的技能和教学使命。我介绍了这个特别的培训方式和培训教育的有效性,详细说明了培训手段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满足参与者的需求。

第三段:对于主题的理解及感悟。

在这个部分,我探究了主题及其涉及的必要性和框架。我阐述了对于相关主题的期望目标,以及我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的一些真理。我探讨了关于这个主题的论点,并引用了我读书生涯中的一些例子来支持我的说法。最后,我总结了一下我的学术成果。

第四段:为以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提升能力所做的准备。

在这个部分中,我回顾了为了达到目标而做了哪些准备。我讲述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行动计划,表达了自己对于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承诺和责任感。我强调了我的一些不足和可以改进的方面,并寻求改变的方法和建议。

第五段:结论。

在这个部分中,我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表达了自己对于这次培训的感悟和体验。我回顾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收获,并表达了对于自己未来发展和提高的期望。最后,我衷心感谢这次培训和向教导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结语:

报告培训让我真正了解了相互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更好的理解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报告人。因此,我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所学的技能和知识将有助于我实现更多的进步和成就。未来,我将更加热衷于这些学习机会,并希望能够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社会。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二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名为“职业发展与成功”的培训课程。此次培训由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主持,为期三天。课程内容涵盖了职场技巧、人际关系建立、领导力发展等方面的知识。本文旨在从我参加培训的角度出发,对此次培训进行报告及提出个人心得体会。

第二段:报告培训情况和收获。

培训期间,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职场中的各种技巧和策略。他用丰富的实例和案例来说明如何在工作中提升效率、解决问题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使我们更直观地体验到应用这些技巧的效果。此外,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他多年的职场经验和成功故事。通过他的分享,我深刻认识到职业发展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同时也鼓励我追求个人梦想并不断努力。

第三段:分析培训中的亮点和不足。

在此次培训中,我认为最大的亮点是老师讲解的内容既具有理论性又带有实践性。他不仅教授了一些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些实践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然而,培训时间有限,以致于某些重要的话题没有得到充分阐述,例如职场纪律和职业道德。希望未来的培训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使参与者获益更多。

第四段:总结培训效果和对个人的影响。

通过这次培训,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和技能。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优化时间管理,并且意识到高效工作可以提升个人生产力。其次,我掌握了积极沟通的技巧,学会了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我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帮助。最重要的是,培训让我意识到持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我决心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学习的状态,持续提升个人能力。

第五段:提出个人对于培训的建议和感悟。

基于我的参与体验和个人观察,我希望未来的培训可以更多关注职场纪律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些方面是一个成熟职场人士所必备的素质,而且对于一个健康的职场环境来说至关重要。此外,我认为培训可以在课程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让参与者真正动手尝试应用所学技巧。这样能够更好地巩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工作中的实际效果。总之,我对这次培训持有积极的态度,并相信未来的培训会更加完善,为职场人士提供更多价值。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新的思考方式和职业规划的思路。我相信,只要我在日后的工作中付出努力,并把培训中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十三

近两年来,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倡导下,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探索,营造了新课改的大环境。本学期,我们学校继续大力推行学案式导学新的教学模式,努力使新课改进入深水区。我积极响应学校新课改的号召,践行学案式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摸索之后,我获益匪浅。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单位时间课堂教学效率,总结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传统的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而在新课改导学案编写过程中摒弃了这一点。它注重的是教师的合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在每一单元备课前由备课组长精心安排,谁负责出哪一部分的知识点和学案。学案的编写在学校总的“读、议、讲、练、评”方针的指导下,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反馈,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如果我们备课组集体认为这三课时衔接比较紧密,就设定由同一个人构思比较的好。然后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时候先由主备人阐述自己的教学构思,然后其他的老师质疑,讨论,补充。最后才形成定案。

“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才是关键。我们设计的导学案增强了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学生借助学案,完成课前的预习部分,通过预习就理清了学习的思路和线索,明白了自己的学习的障碍在哪里。教师通过批改预习作业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课堂上有目标的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我认为一个老师如果不把课堂的效率放在第一位的话那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

另外,学生可以从学案上看到教师教学设计预计的课堂全过程,这样既节约了教师呈现问题的时间,也避免了学生看完了课文头脑里仍然是一团浆糊的情况。甚至部分学生还能够在学案上补充问题,给其他的学生回答。真正的做到了举一反三。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学生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说就懂,一学就会,一走就忘”。意思就是说老师在时什么都会,老师一离开教室,讲的东西也跟着老师走了。这不是因为老师没讲透,而是学生缺少相关的巩固练习。知识是需要反复练习,加强理解的。特别是我们的思品,有的知识的应用,解题的技巧是需要反复举例练习,才能加深记忆。

导学案的大容量就是为这一点而设计的,而且上面的习题都是教师精挑细选出来的。真正的做到了精讲精练。

导学案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对于预计的教学效果,教师哪些地方做到了,怎样做更好;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怎样改进。都是值得坐下来好好反思的。在反思的基础上,那些好的经验要整理下来,加以推广,让大家共同学习。而不足之处更要好好想想,错在了哪里?为什么?怎样处理才会合理呢?要给每堂课一个小结。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教学。“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是导学案的三大特点。

教学不是作秀,要真正的,切实的,有效地去开展导学案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们需要探究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将继续为新课改而努力,为导学案教学而努力。

今年暑假,中心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进行导学案培训,首先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和第一、二代导学案的区别,然后重点讲解了第三代导学案的优点和具体流程,最后,组织我们自主编写导学案,在编写中体会导学案的精髓。通过这次学习“导学案”教学和编写后,让我在思想理念上更进一步的转变,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学案的意义、优点编写和使用,在业务水平上也得到了又一次提高。下面就本次学习“导学案”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导学案的作用———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正是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紧紧围绕学生的学习设计和展开教学过程,它既是学习的路线图,又是思考问题的路标,把发现问题、研究和初步解决问题置于全过程,把导学指向学生的自我建构。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1、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课标、备好课堂流程。备好学生是目标、基础和关键;备好教材是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标是正确把握对学习的要求,把握教学的深度广度的需要;备好课堂流程,是对教学的一个初步设计设想。

3、问题层次化导学案所涉及的课堂内容,要分层探究,有序引导,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要做到依托学案并阅读教材,就可以了解概念,推演规则,应用语法,完成典型例题,基本做好目标检测。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1、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2、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

3、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使用导学案的要求:

1、教师在拿到导学案以后,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备课要达到两个目的:

(1)是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对导学案进行修订,达到导学案的最优化;

(2)是将自己具体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特别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方法、技巧写入学案,将导学案真正个性化。

2、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学生可边读边思考、边记录,也可翻阅工具书查资料等,像填空等基础性强的题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

3、突出一个“导”字。教师要注重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学习兴趣靠培养和激发,有趣且能抓住学生注意力的课堂导引,围绕教学内容开展的有趣有意义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强调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组代表的发言必须以小组讨论的结果为依据。教师要注意指导学法,让学生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促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知识创新能力。

4、强化一个“研”字。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和教材的研究。注重课堂预设,同时充分注重课堂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不重视预设,课堂会杂乱无序,不重视生成,课堂就不会精彩;对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嫁接、创新,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课堂细节的研究。要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反思、要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暑假期间,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第三代导学案的应用。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导学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用法,有了一些体会:导学案主要在导,即导学式教学,让学生的学走在教的前头,把学会学习的理念和要求,有效地落实和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它是一种方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服务,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导学案培训心得体会报告篇十四

1、“课堂公关”能力。教师必须在“导学案”的辅助下,在教学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创设宽松氛围、表扬闪光点、小组竞争、个别座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参与,我快乐,我提高”“我的课堂我做主”等思想,实施“三先”:题目让学生先做,问题让学生先想,答案让学生先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学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导学案”,为学生创造表演的舞台,让课堂充满魅力。教师必须减少语言密度,精讲教学重点,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灵活使用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趣,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

3、“指导催变”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要求每个备课组选定一名首席学法指导教师,开展经常性的集中学法指导,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班级开展学法交流活动,为自主学习提供方法保障。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彻底抛弃以往那种“不讲不放心;老师在讲台上自我陶醉,学生在下面浑浑噩噩;老师只为自己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关心学生学的情况”等种种传统做法,不包办,不搞一言堂,不要认为课堂上多讲几个题就是课堂容量大了!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容量”、不要认为喧嚣的课堂气氛叫“活跃”,要切实注重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成功的机会。

二、学案编写,至关重要。

学案的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要求老师对教材要有很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要正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学情”即“认知程度”要有足够的了解。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进行学案的编写。在突破某个知识点时,以往“教案”无非就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然后“灌”给学生。而“学案”的不同点就在于,把新知识点“问题化”,就是把新知识点拆解成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就能解决的“小”问题,每个小问题点解决后,新知识点即所谓难点的解决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一篇好的学案,应能充分体现导学的功能,把知识问题化,即通过学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课本,带着问题去主动思考课本知识,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程度的还原科学发展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学案的实施,看似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少了,变“懒”了,实则不然,课下需要很多的付出才能达到目的!倒是原来的“满堂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懒”了。

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较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2、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的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课堂教学,精心组织。

课堂操作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不管不问,“放羊式”;二是学生预习后教师再逐一讲解,对答案,“灌输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主探究的信息反馈,有目的地运用导语、演示实验、归纳总结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疑难信息适时点拨引导,对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给予精讲,要画龙点晴,以实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准确把握学情,进行二次备课。另外,在课堂上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兵教兵”,这种模式在讲评课及复习课中比较实用,“兵教兵”抓住了学生出错后急于纠错和学生乐于讨论,喜欢轻松活泼课堂的心理特点,放手发动学生,通过板演、解析、点评、提问、讨论等形式使问题暴露,不知不觉中解决。例如板演环节,不一定只是计算题,还可以是选择、填空。因为这类问题暴露不明显,通过出错学生板演、解析,其他学生点评、提问、讨论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兵教兵”讲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第一,课前要进行更详尽的备课,统计出错率、出错点、出错人,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有必要的辅以变式题、补救题,进行方法提炼等。第二,必须做到精讲点拨,“兵交兵”效果虽好,但耗时较多,教师必须驾驭好课堂,适时设问、启发、提炼,尽量少讲,把机会留给学生。第三,灵活机智应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对学生讨论结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到位的评点、总结。这要求教师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对学生而言,第一,“兵交兵”能激励学生。做题时能认真对待,出错后能认真纠错,上课时认真听讲,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就调动起来了。第二,学生乐学,不再是老师一个面孔一个声音,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这节课的“教师”。学生兴趣高了。第三,锻炼了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巩固,能力拓展。

这是一个教师接受学生汇报结果或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它主要是立足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过程。在课后设计的巩固练习是让学生通过课间学习后对知识的一个反馈。学生能学以致用,做到当天知识当天消化。通过导学案的实施,学生有了自己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教会他们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学习,让学习更加有效率。

总之,学案导学的优点很多,但对教师的要求也响应的提高,我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发扬学案中的优点,弥补不足,既要使学生畅所欲言,又不能浪费时间,偏离主体,做到活而不乱、难易适中,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