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2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23:10:28 |
  • ZTFB |
  • 7页

通过总结我们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和提升自己的表现。总结需要思考的角度或者方法有哪些?以下是一些脍炙人口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激发大家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思考。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一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第三卷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指针、找到差距,更找到方法、找到路径,从中汲取思想力量、实践力量,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汽车产业党建联盟副书记、天元比亚迪总经理廉俊刚对记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前进的信心,这些年通过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是为我们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廉俊刚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企业也遵从指示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

天元集团是一家阳泉市土生土长的家电销售民营企业。近年来,天元集团积极响应各级号召,投身环保产业,建立了天元绿环公司挖掘“城市矿产”,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将塑料、钢铁等回收利用,对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妥善处理。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销售、报废汽车回收等产业的不断壮大,让天元集团收获绿色环保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可观的利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企业发展了,就更得回馈社会,造福群众。今年7月,咱们郊区李家庄乡成立了汽车产业党建联盟,通过企企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不仅增强了党建引领,也为我们搭建了回馈社会的平台。过去,天元集团每年都会资助近2000名贫困学生,现在27家汽车销售企业组成了汽车产业党建联盟,就有了更大的力量,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了。”谈及未来,廉俊刚信心十足。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二

蛋糕,作为一种常见的甜点,既美味又精致。在烘焙蛋糕的过程中,我不仅尝试了各种口味的蛋糕,还体验了其中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蛋糕心得和体会,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从选材到烘焙,蛋糕制作所需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选材是制作美味蛋糕的基础,高品质的材料会直接影响到蛋糕的口感和味道。在选择材料时,我尽量选择新鲜、天然的食材,避免使用人工添加剂和化学物质。此外,烘焙的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蛋糕能够均匀受热,不过度或不够熟。通过精心挑选材料和掌握烘焙技巧,我不仅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蛋糕,也更加了解了食物质量和烹饪方法对口感的影响。

其次,蛋糕制作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在烘焙蛋糕的过程中,需要仔细地称量每一种材料并按照比例混合,确保食材充分融合。同时,在搅拌面糊时需要轻柔有力,使其蛋白质能够充分打发,蛋糕可以更松软。此外,烘焙的时间也需要耐心等候。因为不同口味的蛋糕烘焙时间可能有所不同,有些需要更长的时间,有些则只需要短暂的时间。这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如果没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就很难做到将事情做到最好。只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和时间,我们才能得到所期望的结果。

进而,蛋糕制作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蛋糕的种类多样,同样的食材和制作步骤可以做出不同口味的蛋糕。在制作过程中,我常常尝试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组合,使蛋糕更加独特和有趣。例如,我尝试将水果与巧克力混合,尝试在蛋糕上制作花朵或装饰图案。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尝试,我发现蛋糕制作是一项有趣且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艺术。这让我明白到,在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充分的创造力和勇气去尝试新鲜事物,我们也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和独特。

此外,在蛋糕制作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有时候,制作蛋糕需要多个人的配合,需要分工合作,才能最终成功制作出美味的蛋糕。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并做好沟通和协调的工作。只有当团队成员都尽职尽责,才能够将蛋糕制作到最好,让大家都满意。这提醒了我,在生活中,与他人合作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获取他人的协助和支持,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蛋糕制作不仅是一种烹饪技巧,更是一种心得体会和感悟的源泉。通过蛋糕制作的过程,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精心挑选材料和掌握烘焙技巧,也学到了耐心和细致的态度,以及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些体会和感悟不仅对于蛋糕制作有帮助,也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启发和指导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待每一件事都充满热情和耐心,就能够得到美好的结果,无论是在烘焙蛋糕还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三

个人是一个汉语词语,别称个体,一般指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中的特定的主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个人感悟十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这部著作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最新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认真学、刻苦学,做到学以致用、积极践行。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聚焦学懂弄通做实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其中蕴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握深、把握准。要强化理论武装,把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整体系统学、一体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区政协将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学习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政协工作中结出丰硕成果。

认识跟进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系统掌握和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拨开迷雾、把准方向、寻找出路。

在学习跟进、认识跟进的基础上,要做到行动跟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升。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出实效。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是解决现实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面对复杂的各种工作局面,只有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科学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行动才能拥有改造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是符合认识实践规律的。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原原本本学、系统全面学、持续深入学,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多出实践成果。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精神,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开启区政协工作新局面。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是第三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其集中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组织部门带头学习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更是干事之基、成事之要。

学习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先应把握好“四个之新”。

一是深刻领会主线之新,以新思想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增强组织工作的政治性。

二是深刻领会内涵之新,把握组织建设、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规律,增强组织工作的科学性。

三是深刻领会体系之新,把握“一个重点、两个着力”全新布局,增强组织工作的系统性。四是深刻领会要求之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增强组织工作的实效性。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键要做到“四个着力”。

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建设与组织工作、有声有色与走心入心、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突出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着力推动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以换届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强地方党委这个“中间段”;以“五聚焦五落实”为抓手,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打通基层党组织这个“最后一公里”。

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培育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执政骨干。深化运用“五突出五强化”机制,认真落实“三项机制”,改进综合考核,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支撑,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把人才强省战略作为第一战略,以“五坚持五提升”为统揽,聚焦“高精尖缺”,深化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政策,创优人才环境,逐步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的学习,我在折服于习总书记的领导风范与治国智慧的同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我也开启了一段关于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力推进妇联工作的思考之旅。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学习心得,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同事们批评指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中国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势,介绍了总书记主持制定的宏伟改革蓝图,介绍了他有关治国的许多观点,包括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许多问题,对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都极具参考价值。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庄严使命。作为一名妇联干部,做好新时期的妇联工作,必须牢记妇联组织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清醒地、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妇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广大妇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好的发挥妇联系统的优势,为新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上海师范大学党委紧紧围绕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结合学校实际,通过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主题党日学习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引导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进一步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党员干部的奋斗精神,勇于担当作为,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邀请市委讲师团成员、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公龙教授作辅导报告,从“深刻理解第三卷出版的历史背景与重大意义”“系统把握第三卷的总体框架和主要特色”“深入学习第三卷的几个重大论断”“在学懂弄通做实第三卷精神上下功夫”四个方面解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引导党员干部系统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校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和“四史”学习教育党支部工作联系点的要求,认真参加所在党支部和联系点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带头分享学习体会。党员干部们纷纷表示,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强化党的意识,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校392个基层党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组织6000余名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交流会上,每位党员在精读原文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篇文章在专题学习交流会上进行分享,介绍文章主要内容、研读心得和学习体会。党员教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一体学习、一体领会。全校党员教师纷纷表示,要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理论学习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结合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做好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干事创业、开拓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上海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等,作出师大更大贡献。

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依托上海师大智慧校园企业号平台,组织开展网上知识竞赛。竞赛题目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突出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重要文章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员在自学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自测,实现检验学习情况,促进提高的目的。同时,学校将支部党员参加知识竞赛的相关情况纳入党支部“战斗堡垒指数”排行榜,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学、深入学、系统学,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奋力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第三卷中,我们不仅能找到指针、找到差距,更找到方法、找到路径,从中汲取思想力量、实践力量,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阳泉市郊区李家庄乡汽车产业党建联盟副书记、天元比亚迪总经理廉俊刚对记者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这极大地鼓舞了我们前进的信心,这些年通过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是为我们企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廉俊刚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企业也遵从指示在这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

天元集团是一家阳泉市土生土长的家电销售民营企业。近年来,天元集团积极响应各级号召,投身环保产业,建立了天元绿环公司挖掘“城市矿产”,开展废旧家电回收,将塑料、钢铁等回收利用,对一些有害物质进行妥善处理。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销售、报废汽车回收等产业的不断壮大,让天元集团收获绿色环保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可观的利润。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企业发展了,就更得回馈社会,造福群众。今年7月,咱们郊区李家庄乡成立了汽车产业党建联盟,通过企企联建、村企联建等方式,不仅增强了党建引领,也为我们搭建了回馈社会的平台。过去,天元集团每年都会资助近2000名贫困学生,现在27家汽车销售企业组成了汽车产业党建联盟,就有了更大的力量,能为社会做更多的事了。”谈及未来,廉俊刚信心十足。

根据机关党支部的要求,我通过集体学、自己学和读原文、查资料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相关资料,其中习总书记于2016年10月21日发表的一份讲话《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卷第47页至58页)尤其让我感慨万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品格最集中的展示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我们从先辈手中接过永垂不朽的精神和信仰,必定坚持把今天、未来的路好好走下去。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因为,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无论什么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长征的过程,也是以实际行动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过程。今天,我们要走的新长征路,也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过程,因此,我们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动摇,不忘初心,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有党和国家正确的理论指导,我们在大路的方向上才不会迷惘。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务员,首要事项为公。公事听党指挥,坚持学习正确的理论,融入工作生活。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灵魂。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实践,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活学活用,在实践中不断与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成为指导工作和生活的理论源泉,最终把事情做好。现在,中国经济强大,国力雄厚,正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迈进。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发展、繁荣、强盛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工作于生活方方面面,我们努力向伟人的思想靠齐,也必将不断脚踏实地完成一个有一个的工作。工作和生活,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完成,就是最好的长征精神。!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紧密的鱼水关系,并把它作为一项政治制度贯彻执行了下来。在长征过程中,自然环境恶劣,信息不畅,并且前有堵截,后有追兵,中国共产党人最终能够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与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试想如果当时脱离了群众,是不可能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的。因此,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始终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尽心尽职为人民服务,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关系你我他千家万户。我为人民,人民有我,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才能对得起党和国家的教导,这个宗旨,是我事业的力量源泉。

在时代中,找到一条正确发展的道路非常不易。我们这一代人,肩负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任何徨犹豫都是要不得的,只能白白浪费青春。当然,在前进过程中,我的工作、生活各方面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其难度、其阻力,不会比80年前的长征少,但只要我们弘扬长征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必将克服一切困难,走好时代给予的这条新的长征路。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有3篇文章共25页,通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如何统一思想认识、奋力担当作为、运用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于党员干部抓好理论武装、拿出改革实招、加强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加油鼓劲作用。反复研读第六专题文章就会发现,学好用好该专题要善于抓住三个“点”。

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眼点”,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本专题第一篇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纵观这五个方面,其“着眼点”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就要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令行禁止,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履职尽责。

以奋力担当作为为“着力点”,拿出全面深化改革实招。在本专题第二篇文章《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分七个小段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11月26日期间的重要讲话,通篇围绕如何深化改革工作进行论述。作为党员干部,越是在改革到了攻坚克难之际,越要以奋力担当作为“着力点”,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和懒惰。要进一步坚定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必胜信心,敢于向前推进,勇于实干担当。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定力,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务虚功,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招、硬招,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致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务求必胜。

以用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在本专题第三篇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突出强调“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文章还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们开展工作的启示。学经验的目的是运用于实践,党员干部要以学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通过系统研读和思考,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和求真务实作风,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筑牢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的思想防线,以过硬的作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一篇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该文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这篇重要文献,对于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坚定科学信仰,讲好信仰、信念、信心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突出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鲜明有力,内涵丰富,讲清楚了学校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

思政课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课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大学的领导体制、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应体现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属性。其中,课程体系又是最重要的,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主体内容,集中承担着学校的育人功能,是各项育人工作所围绕的中心。而在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又是一类特殊重要的课程,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属性,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性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表明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特殊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一个综合育人目标,是“立德”与“树人”的叠加与融合:一方面突出立德的优先性,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使他们学会做人;另一方面又重视树人的全面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树人”包含“立德”,“树人”首在“立德”,“立德”助力“树人”。学校所有课程都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但思政课由于在“立德”上直接发力,并以此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而在立德树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思政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对此,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当前,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在高校思政课中普遍开设和高质量讲授这门课程,并进一步发挥其对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科学结晶。传播知识、创新知识是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讲授知识,思政课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校思政课,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向学生传播比较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但是,对思政课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或信仰。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相同性质的文化现象,都是人内心世界的意识倾向和精神力量,对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相比而言,价值观念比较宽泛,而理想信念更为聚焦。因而,人们往往用理想信念来指称最核心特别是最高层的价值观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青年人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并结合青年群体进行了理论阐述。他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正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更加突出政治意识,更加强调理想信念。如果说“立德”的内容十分广泛,体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全面要求,“铸魂”则更加聚焦于人的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因此,思政课不仅要讲知识,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相应知识,还要讲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讲价值观,还要讲信仰观,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认识和价值、知识和信仰的关系。要以价值性为导向和引领,以知识性为载体和途径,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善于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就像将盐融入食物之中一样,用心制作出可口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情感的熏陶,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信仰不是一种关于外部客体的纯粹认识现象,而是内在地包含有主体的人格成分。只有讲信仰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从抽象道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化存在,使信仰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想担当起“讲信仰”的重任,向学生传递信仰,自己首先要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是这个意思。总书记还提出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并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更加说明了教师自身信仰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如果说“师”是人格魅力,“道”是真理魅力,那么真理魅力需要人格魅力来衬托和支撑。如果思政课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他就不能讲好思政课,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信仰坚定、旗帜鲜明,在讲信仰时才真正能做到理直气壮,真气充盈,体现出信仰的感染力。信仰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和深层情感的真理。信仰的传递不仅需要从理智上讲道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热情感染,最好是理智与热情有机结合。那么,热情来自哪里呢?当然是来自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来自基于信仰的真情。而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最能感染人的。感情不能假装,假装的热情总是苍白无力的,瞒不住任何人。数百万年的社会交往,已经使人进化形成了敏锐的情感感知能力。面对真实的感情,人们总是受到触动,而对于假装的感动则不会有真正的共鸣。只有内心有真实的信仰,才能把信仰课程讲得声情并茂、合情合理、入耳入心。否则,不论知识如何渊博、辩才怎样无碍,都是不能真正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

应该充分肯定,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们正是通过听教师的授课,以及与教师更多的接触,来不断接受老师影响的。从近年来各种观察和调查情况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教学效果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又红又专的思政课名师,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也有个别人,并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国家也缺乏深厚感情,不能理直气壮地讲授思政课,甚至提到党和国家时语带嘲讽,对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起着一种消解作用。这种没有信仰的人,绝不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一旦形成信仰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有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自觉维护和不断加强自身信仰的修养过程。这是由信仰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变动所决定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预料不到的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信仰。思政课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作为有信仰的人,思政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和滋养自己的信仰,并在社会生活的变动甚至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磨砺自己的信仰。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强化和深化自己的信仰,使自己在信仰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成熟。

思政课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讲好信仰的道理。“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信仰,二是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信仰。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而且是这种信仰的传播者。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讲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理和学理,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

首先,要讲清科学信仰或正确理想信念的内容。对于学生经常询问的“正确理想信念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最起码的问题,必须讲清楚。在当今中国,我们所说的正确理想信念或者科学信仰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三个方面各自都有丰富内涵,同时又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真正从学理上讲清正确信仰是什么的道理。

其次,要讲清楚正确理想信念的性质和优越性。我们的信仰不是一般的信仰,更不是类似宗教那样的信仰,而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社会政治信仰,它与宗教迷信有着根本不同。这样的信仰并不要求盲目相信,而是启迪人们理性思考,最终得到科学的结论。因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不能仅靠人格魅力的感染,还要靠科学魅力的说服。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我们不是为神灵献身,而是为人民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具有实践性,是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的信仰,它注重的不是信仰者个人内心的解脱和心理的平衡,而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不断发展;它强调的不是个人忏悔和心性修炼,而是按照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和改造人自身,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

最后,还要讲清楚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路径和方法。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多种途径,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还要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和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二是要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三是要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在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上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总觉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太过于高大上,离我们挺远,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觉得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很近呢?”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当青年们习惯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整体上看问题时,就会发现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近了。同时也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开始在自己心里萌芽和扎根了。

三年前,我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结合这三年来走过的路,系统深入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实践历程和心路历程相互交织,由衷地感到,正是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正是由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路,我们才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局面、新境界。

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重要论述的学习,聚焦县乡村在“十四五”期间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可归纳为四条: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二是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三是注重分类施策,“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四是发扬钉钉子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县乡村在建设发展中创造了“苏南模式”等先进经验,在开启现代化新征程中也应当积极探索、走在前列。

对县城来说,关键要做好“融、转、补、防”四篇文章。“融”,就是深度融入都市圈和城市群,努力与中心城市形成“同城效应”。“转”,就是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努力在产业链集群发展中“精准卡位”。“补”,就是加快补齐县城公共服务等功能短板,努力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有的还要满足吸引国际人才的需要。“防”,就是切实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努力增强发展的韧劲和抗风险能力。

现代化的江苏乡村应当是面向未来百年的乡村,是与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融为一体的乡村,既有传统的自然生态之美、又有现代文明之美,既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美好家园,也是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乐园。

实现这样的目标,要推进乡村和城市群的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循环流动;要分类精准施策,推动乡村各展所长、特色发展;要增强内生动力,加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载体平台的建设,大力促进创新创业,把乡村的美好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前两卷一脉相承,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为党员干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理论宝典”“鲜活教材”“营养套餐”。下面,我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谈谈自己在机关党建工作方面的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机关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使命任务和重点工作举措,科学回答了机关党的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机关掌握着“印把子”“笔杆子”“刀把子”“钱袋子”“官帽子”,都有着鲜明的政治属性。无论是党委工作部门,还是政府工作部门,或是群团组织,虽然职责分工不同,但都不是单纯的业务机关,任何时候讲政治都是第一位的要求。特别是县直机关作为全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必须始终牢记,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也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只顾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不行的。

我们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对照检查在践行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的差距和不足,始终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穿机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全过程,深入思考研究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创造性开展工作,始终让党的旗帜在机关高高飘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意识淡化;二是党的领导弱化;三是党建工作虚化;四是责任落实软化,并深刻指出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灯下黑”。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县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对机关政治属性认识不到位,专注业务、忽视党建,党建和业务“两张皮”;有的对机关党建抓什么、怎么抓搞不清楚,找不到结合点;有的组织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三会一课”形式化;有的党委(党组)履行主体责任不到位,对党建工作多是号召式、要求式的安排部署,把党建责任推给机关党委,自己当“甩手掌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县机关党的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下一步,既要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也要瞄准问题去、奔着问题改,敢于攻难克艰,积极探索创新,在补短板、强弱项上持续发力,推动我县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作为县委书记,虽然一直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但是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里,我也做深刻检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树立“抓机关党建是本职、不抓机关党建是失职、抓不好机关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切实履行好党建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全县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的领导,把责任扛在肩上,健全定期研究机关党建的工作机制,每年在本部门一定范围内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并接受评议,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切实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机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党建工作。各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统筹推进机关党建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总之,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举全县之力,不断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深刻理解和把握实践第一的观。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四

第一段:引言(200字)。

蛋糕,作为一种美食,无论是在节日庆典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要求不断提高,制作一款口感丰富、外形精美的蛋糕已成为很多人的追求。在我多年的蛋糕制作经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蛋糕背后的艺术和智慧,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感悟。

第二段:蛋糕的艺术之美(250字)。

蛋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需要结合美学、烹饪技巧和创意思维才能创作出口感和视觉上都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作品。从材料的选择、比例的掌握到烘焙的温度和时间,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制作者的用心和智慧。而蛋糕的形态和装饰更是体现了制作者的创意和想象力。通过运用巧妙的装饰和糖艺技巧,蛋糕可以化身为梦幻的城堡、瑰丽的花园或者精致的工艺品。蛋糕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艺术创作。

第三段:蛋糕的制作之路(300字)。

蛋糕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掌握每一个步骤的要领。首先,从选材开始,只有选择优质的食材才能制作出美味的蛋糕。其次,比例的掌握非常重要,精确的计量和混合能够确保蛋糕的口感和色泽。烘焙的过程需要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蛋糕发硬,而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蛋糕过干。最后,蛋糕的装饰也是制作的重要环节,糖霜的制作和打花的技巧决定了蛋糕的美观度和独特性。总之,只有在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下,才能掌握好蛋糕的制作技巧。

第四段:蛋糕的共享与传承(250字)。

蛋糕的制作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情,它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承。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庆祝活动,蛋糕总是大家能够共享的美食。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和家人朋友进行交流并创造美好的回忆。将自己制作的蛋糕分享给他人,不仅是对自己努力的认可,也是一种对美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蛋糕带来的美好与快乐。

第五段:蛋糕给予我的感悟(200字)。

通过这么多年的蛋糕制作经历,我体会到了坚持和耐心的重要性。蛋糕制作过程中,我不断尝试新的配方和创意,也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懂得,只有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做出更好的蛋糕。另外,蛋糕也教会了我对细节的重视和完美主义的追求,只有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才能呈现出完美的作品。蛋糕的制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态度和生活的追求。

结尾(100字)。

蛋糕制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和技巧,它需要制作者用心和智慧。通过蛋糕的制作,我体会到了美食的无限魅力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能够继续探索蛋糕制作的艺术,用制作的蛋糕传递更多的快乐和美好。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五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主动请缨奋战在防控一线,扎实履责、主动作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员标准看齐、用自己的担当坚守印证了初心使命。现在正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关键时刻,看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社区居民群众生活逐渐步入正轨、各类企业陆续复产复工,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在此郑重的向党组织写下近期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学习思想情况,请党组检阅。

自疫情暴发以来,以_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疫情防控工作,把它当做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抓实抓好。总书记多次要求,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密切跟踪、及时分析,迅速行动、坚定有力,毫不懈怠的做好各项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抒写了共产党人无悔的担当,他们的事迹不断的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时刻坚守岗位,向先进看齐,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做一颗守住大门的“螺丝钉”。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六

蛋糕,是一种令人心动的甜点,其细腻的质地和美妙的味道令人陶醉。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心得体会和感悟。首先,蛋糕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求制作技巧的熟练,更需要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如何将原材料与艺术的表现力完美结合,是制作蛋糕的关键。在每一次制作过程中,我都能感受到蛋糕艺术的迷人魅力。

第二段:精益求精的态度。

制作蛋糕需要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想制作出完美的蛋糕,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有时候,只是稍微的差错就可能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因此,在制作蛋糕的过程中,我常常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通过反复尝试和实践,我逐渐积累了一些制作蛋糕的经验和技巧。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不仅在制作蛋糕中有效,同样可以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进步。

第三段:耐心是制作蛋糕的必备条件。

制作蛋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耐心是制作蛋糕的必备条件。无论是面粉的筛选、面糊的搅拌还是烘焙的时间控制,都需要耐心和细心。有时候,制作蛋糕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蛋糕塌陷、烤焦等等。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保持冷静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耐心不仅可以帮助我解决制作蛋糕的困难,同样可以在生活中帮助我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

第四段:分享的快乐和温暖。

制作蛋糕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分享。我喜欢将自己制作的蛋糕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在他们品尝到美味的蛋糕时,我看到了他们的笑容和幸福的表情,这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制作蛋糕的过程也成为了我与家人和朋友之间的一种联系和交流方式。通过分享蛋糕,我感受到了快乐和温暖,也加深了和他们之间的感情。

第五段:蛋糕教会了我坚持和不放弃。

制作蛋糕虽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时间,但是当我看到最终的成果时,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蛋糕教会了我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面对什么困难和挑战,我都会保持坚持和努力的态度,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总结:通过制作蛋糕,我不仅学到了制作蛋糕的技巧和经验,更获得了一种对美的感知力和创造力。精益求精的态度、耐心和分享的快乐和温暖,以及坚持和不放弃的精神,这些都是我通过制作蛋糕所得到的宝贵财富。我相信这些品质和价值观会伴随我一生,并帮助我在不同的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和进步。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七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一脉相承、有机统一,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重要思想是第三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是其集中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对组织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组织部门带头学习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更是干事之基、成事之要。

学习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首先应把握好“四个之新”。

一是深刻领会主线之新,以新思想统一思想、解放思想,增强组织工作的政治性。

二是深刻领会内涵之新,把握组织建设、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规律,增强组织工作的科学性。

三是深刻领会体系之新,把握“一个重点、两个着力”全新布局,增强组织工作的系统性。四是深刻领会要求之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增强组织工作的实效性。

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关键要做到“四个着力”。

一是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政治建设与组织工作、有声有色与走心入心、集中教育与经常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新思想,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突出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着力推动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一贯到底。以换届为契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强地方党委这个“中间段”;以“五聚焦五落实”为抓手,深化村党组织书记专职化管理试点,打通基层党组织这个“最后一公里”。

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着力培育顺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执政骨干。深化运用“五突出五强化”机制,认真落实“三项机制”,改进综合考核,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四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个支撑,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把人才强省战略作为第一战略,以“五坚持五提升”为统揽,聚焦“高精尖缺”,深化人才工程,创新人才政策,创优人才环境,逐步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八

蛋糕卷,是一种常见的甜点,其外形像一条卷起来的蛋糕长卷。蛋糕卷的制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蛋糕卷。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写蛋糕卷心得体会的技巧和经验。

第二段:准备工作。

在开始制作蛋糕卷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首先,需要准备好鸡蛋,糖,面粉等基础材料,以及奶油,芝士,水果等配料。工具方面,需要有电动搅拌机,烤盘等辅助设备。在准备工作完善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蛋糕卷。

第三段:制作步骤。

制作蛋糕卷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先将蛋黄和糖打发,再加入面粉和配料搅拌均匀,最后将蛋白打发后慢慢加入面糊,拌匀后倒入烤盘中烘烤。在烤盘中烘烤时,需要掌握好火候和时间,以免烤糊或烤不熟。在烤好后,将蛋糕取出,彻底晾凉后,再涂抹上奶油,芝士或水果等,紧急卷起即可完成制作。

第四段:关键技巧。

制作蛋糕卷需要掌握一些关键技巧,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蛋糕卷。首先,需要掌握好打发蛋黄和蛋白的方法,这样可以保证蛋糕卷的松软度和口感。其次,需要掌握好烤箱的温度和时间掌控,以确保蛋糕卷烤的均匀和不糊。最后,需要注意配料的选择和搭配,使蛋糕卷的味道更加丰富多彩。

第五段:总结。

总之,制作蛋糕卷是一项既有技巧又有趣味性的活动。通过不断尝试和研究,我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技巧和经验,做出更加美味可口的蛋糕卷。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对您有所帮助,祝您制作成功,享受美味的蛋糕卷。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九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有3篇文章共25页,通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如何统一思想认识、奋力担当作为、运用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于党员干部抓好理论武装、拿出改革实招、加强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加油鼓劲作用。反复研读第六专题文章就会发现,学好用好该专题要善于抓住三个“点”。

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眼点”,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本专题第一篇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纵观这五个方面,其“着眼点”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就要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令行禁止,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履职尽责。

以奋力担当作为为“着力点”,拿出全面深化改革实招。在本专题第二篇文章《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分七个小段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11月26日期间的重要讲话,通篇围绕如何深化改革工作进行论述。作为党员干部,越是在改革到了攻坚克难之际,越要以奋力担当作为“着力点”,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和懒惰。要进一步坚定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必胜信心,敢于向前推进,勇于实干担当。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定力,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务虚功,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招、硬招,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致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务求必胜。

以用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在本专题第三篇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突出强调“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文章还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们开展工作的启示。学经验的目的是运用于实践,党员干部要以学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通过系统研读和思考,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和求真务实作风,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筑牢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的思想防线,以过硬的作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结晶。这部著作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最新成果,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的智慧方案,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意义重大,认真学、刻苦学,做到学以致用、积极践行。

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举措,聚焦学懂弄通做实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把其中蕴涵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握深、把握准。要强化理论武装,把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作为整体系统学、一体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准确掌握立场观点方法,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区政协将积极开展多形式、分层次的学习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政协工作中结出丰硕成果。

认识跟进就是要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思想旗帜,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进一步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入脑入心,系统掌握和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拨开迷雾、把准方向、寻找出路。

在学习跟进、认识跟进的基础上,要做到行动跟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的理论只有运用到实践当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升。深刻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实质的最终目的是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出实效。科学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所提供的方法论的指导是解决现实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武器。面对复杂的各种工作局面,只有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才能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紧密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各方面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科学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理论只有转化为现实行动才能拥有改造社会的力量,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坚定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党的科学理论转化为万众一心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习跟进、认识跟进、行动跟进是符合认识实践规律的。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原原本本学、系统全面学、持续深入学,推动党的科学理论多出实践成果。坚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精神,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开启区政协工作新局面。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有一篇对思政课教师来说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该文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这篇重要文献,对于广大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坚定科学信仰,讲好信仰、信念、信心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突出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性,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这一论断鲜明有力,内涵丰富,讲清楚了学校思政课的特殊重要性。

思政课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关键课程。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学校是社会主义的学校,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大学的领导体制、课程体系、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都应体现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属性。其中,课程体系又是最重要的,它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主体内容,集中承担着学校的育人功能,是各项育人工作所围绕的中心。而在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又是一类特殊重要的课程,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属性,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性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立身之本,表明了“立德树人”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特殊重要性。“立德树人”是一个综合育人目标,是“立德”与“树人”的叠加与融合:一方面突出立德的优先性,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使他们学会做人;另一方面又重视树人的全面性,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树人”包含“立德”,“树人”首在“立德”,“立德”助力“树人”。学校所有课程都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职责,但思政课由于在“立德”上直接发力,并以此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因而在立德树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思政课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最重要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对此,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当前,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在高校思政课中普遍开设和高质量讲授这门课程,并进一步发挥其对各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辐射与引领作用。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科学结晶。传播知识、创新知识是人类文明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都需要讲授知识,思政课也不例外。特别是高校思政课,不仅有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向学生传播比较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但是,对思政课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塑造,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或信仰。价值观念与理想信念是相同性质的文化现象,都是人内心世界的意识倾向和精神力量,对人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相比而言,价值观念比较宽泛,而理想信念更为聚焦。因而,人们往往用理想信念来指称最核心特别是最高层的价值观念。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信念或信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青年人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并结合青年群体进行了理论阐述。他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这样的有志青年,成千上万这样的有志青年,正是党、国家、人民所需要的”。

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正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特别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从“铸魂育人”的高度去理解、把握和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更加突出政治意识,更加强调理想信念。如果说“立德”的内容十分广泛,体现了对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全面要求,“铸魂”则更加聚焦于人的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因此,思政课不仅要讲知识,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相应知识,还要讲价值观,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讲价值观,还要讲信仰观,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理好认识和价值、知识和信仰的关系。要以价值性为导向和引领,以知识性为载体和途径,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要善于将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入知识传授之中,就像将盐融入食物之中一样,用心制作出可口而有营养的精神大餐。通过知识的传授以及情感的熏陶,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信仰不是一种关于外部客体的纯粹认识现象,而是内在地包含有主体的人格成分。只有讲信仰的人自己有信仰,才能使信仰人格化,从抽象道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化存在,使信仰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思政课教师要想担当起“讲信仰”的重任,向学生传递信仰,自己首先要有信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是这个意思。总书记还提出思政课教师“人格要正”,并强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更加说明了教师自身信仰在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要。如果说“师”是人格魅力,“道”是真理魅力,那么真理魅力需要人格魅力来衬托和支撑。如果思政课教师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他就不能讲好思政课,也就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思政课教师只有自身信仰坚定、旗帜鲜明,在讲信仰时才真正能做到理直气壮,真气充盈,体现出信仰的感染力。信仰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牵动着人们的心灵和深层情感的真理。信仰的传递不仅需要从理智上讲道理,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热情感染,最好是理智与热情有机结合。那么,热情来自哪里呢?当然是来自教师本身的内心世界,来自基于信仰的真情。而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最能感染人的。感情不能假装,假装的热情总是苍白无力的,瞒不住任何人。数百万年的社会交往,已经使人进化形成了敏锐的情感感知能力。面对真实的感情,人们总是受到触动,而对于假装的感动则不会有真正的共鸣。只有内心有真实的信仰,才能把信仰课程讲得声情并茂、合情合理、入耳入心。否则,不论知识如何渊博、辩才怎样无碍,都是不能真正起到铸魂育人的作用。

应该充分肯定,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们正是通过听教师的授课,以及与教师更多的接触,来不断接受老师影响的。从近年来各种观察和调查情况看,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人格影响和教学效果是好的和比较好的,特别是涌现出一大批又红又专的思政课名师,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理想信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也有个别人,并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和国家也缺乏深厚感情,不能理直气壮地讲授思政课,甚至提到党和国家时语带嘲讽,对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起着一种消解作用。这种没有信仰的人,绝不是合格的思政课教师。

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一旦形成信仰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有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自觉维护和不断加强自身信仰的修养过程。这是由信仰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生活的变动所决定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预料不到的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冲击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信仰。思政课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可能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作为有信仰的人,思政课教师要细心呵护和滋养自己的信仰,并在社会生活的变动甚至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磨砺自己的信仰。要更加自觉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强化和深化自己的信仰,使自己在信仰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更加成熟。

思政课教师不仅自己要有坚定的信仰,而且还要讲好信仰的道理。“让有信仰者讲信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思政课教师自身要有信仰,二是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信仰。思政课教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而且是这种信仰的传播者。传播马克思主义信仰,讲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道理和学理,是思政课教师的职责。

首先,要讲清科学信仰或正确理想信念的内容。对于学生经常询问的“正确理想信念究竟是什么,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最起码的问题,必须讲清楚。在当今中国,我们所说的正确理想信念或者科学信仰是一个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三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三个方面各自都有丰富内涵,同时又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真正从学理上讲清正确信仰是什么的道理。

其次,要讲清楚正确理想信念的性质和优越性。我们的信仰不是一般的信仰,更不是类似宗教那样的信仰,而是科学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社会政治信仰,它与宗教迷信有着根本不同。这样的信仰并不要求盲目相信,而是启迪人们理性思考,最终得到科学的结论。因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不能仅靠人格魅力的感染,还要靠科学魅力的说服。同时,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人民性,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我们不是为神灵献身,而是为人民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具有实践性,是致力于改造客观世界的信仰,它注重的不是信仰者个人内心的解脱和心理的平衡,而是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和不断发展;它强调的不是个人忏悔和心性修炼,而是按照世界本身的规律来改造世界和改造人自身,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

最后,还要讲清楚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路径和方法。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有多种途径,一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还要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深刻认识红色政权和新中国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贡献。二是要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三是要加强自我修养,经常在学习、生活和思想进步上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开阔自己的眼界和胸怀。有学生提出问题:“我们总觉得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太过于高大上,离我们挺远,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觉得马克思主义离我们很近呢?”我想,可以这样回答:当青年们习惯于从政治上看问题,从战略上看问题的时候,习惯于从党和国家事业的整体上看问题时,就会发现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越来越近了。同时也就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已经开始在自己心里萌芽和扎根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和科学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典范,具有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底蕴。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团结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凝聚起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同志早在党的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强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强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强调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强调注重思想建党、坚定理想信念等,都体现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把握和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多次提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特别是强调“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十三届全国政协着力把凝聚共识工作做在人心上、落到实际处,教育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全国政协系统集中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研讨活动,召开全国政协系统理论研讨会,在政治、思想、工作上取得积极成果。创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等制度,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开展以自我教育为主旨的党外委员专题视察,建立政协党组成员同党外委员谈心谈话制度,创设委员讲堂和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努力把凝聚共识融入履行职能全过程。我们要牢牢扭住中心环节,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作用,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组织和引导广大政协委员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履职尽责,切实推动人民政协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至上”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红线。比如,关于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关于党的初心使命,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关于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能够实行和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等等。

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全国政协连续三年把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工作重点,锚定“三区三州”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问题,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接力建言、跟踪推进。在抗疫斗争中,全国政协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防止疫情扩散、帮助困难群众做好疫情防控等议政建言。广大政协委员特别是医卫界委员身先士卒冲到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以赴救助患者,诠释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民生改善作为重要着力点,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使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政协组织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同自己很亲,切实做到人民政协为人民。

抓社会主要矛盾带动全面工作,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党领导人民共同奋斗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要求,也对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三届全国政协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开展协商议政,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白色污染防治等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围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来谋划、来展开。要适应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的形势,进一步拓展协商内容、完善协商格局、规范协商程序,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等的更高要求作出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它们的共同作用构成整个社会的矛盾运动。同时,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所作的说明中强调:“新时代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深刻把握我国发展要求和时代潮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届全国政协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政协工作会议部署,制定《全国政协重要工作制度建设任务落实方案》,提出包括加强党的领导、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10个方面制度,目前已制定或修订包括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的意见、加强和促进凝聚共识工作的意见、专门委员会通则等62项制度,正在制定全国政协协商工作规则、界别协商的办法等。我们要进一步对现有制度进行系统梳理、统筹规划,薄弱的就加强,不足的就改进,缺失的就制定,切实为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我们党历来重视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统一、认识与实践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结果。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人们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始终坚持实践导向,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比如,既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的基本方略,又对把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提出明确要求;既阐明了新发展理念,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既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出阐述,又对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作出政策指导,充分体现知行合一、实践第一的内在品格。

实践既包括常规实践,也包括创新实践。创新实践作为更高层次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十三届全国政协坚持继承发展创新,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政协党的各项建设,建立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制度,建设参政议政人才库,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开展委员读书活动等。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当今中国正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进行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新。”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中央对政协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使政协工作更好跟上时代发展。重视理论创新,紧扣发挥好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等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重视制度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机制性安排,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一步上升为制度规范。重视工作创新,围绕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等,推进工作载体、手段和形式创新,使政协工作与时俱进、常做常新,进一步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新局面。

10月,“青年学习汇”第18期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分享交流活动举行,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员青年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团员青年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开展学习研讨。

在现场交流活动中,中央宣传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副主任黄仁宗作主题分享。他谈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日益深入人心,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加快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下编辑出版的,编辑出版第三卷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激扬人民奋斗实践、展示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面向理论发展、面向人民大众、面向国际社会,既系统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又注重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具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意义的思想观点,守正创新形成了领袖著作编辑工作的新理念新体例新规范。《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伟大奋斗实践的生动写照,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权威著作,是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鲜明昭示,是为世界谋大同、为人类创未来的鲜活读本。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之学也是信仰之学,是时代之学也是终身之学,要以更高政治站位、更长历史纵深、更宽战略视野深化理解认识、吃透精髓要义,用以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指导各方面实际工作。他交流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深感讲话立意深刻、语重心长,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出了科学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党员干部治理能力“一体两面”,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微观基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包含的“七种能力”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能力处在第一位,是最根本、最核心、带有统摄性质的能力。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作为服务国家和社会治理今天的生力军、明天的主力军,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更加自觉学思想、悟思想,不断锤炼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起而行之、担当使命上干在实处,在解决实际问题、破解改革发展难题上走在前列。中央网信办、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青年在现场与主讲人交流互动。各部门团组织负责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70余人参加现场交流。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团员青年,召开座谈会进行交流,参加培训班进行学习,在微信群进行讨论,撰写体会文章进行深入思考,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了广泛地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实现,当前首要的就是要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最权威、最系统、最鲜活的原著原典,并运用到实践当中,真正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当作责任来担当,当作习惯来培养,逐篇逐段逐句,精研深钻熟记,戒懒戒碎戒浮,努力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大家一致表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广大青年要自觉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牢固树立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意识,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定力和政治能力,切实提高“七种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通过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一书的学习,我在折服于习总书记的领导风范与治国智慧的同时,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我也开启了一段关于如何更好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有力推进妇联工作的思考之旅。下面是我一些粗浅的学习心得,不足之处,敬请领导、同事们批评指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阐述了中国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大势,介绍了总书记主持制定的宏伟改革蓝图,介绍了他有关治国的许多观点,包括关于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外交方针、国防建设、群众路线、反腐倡廉等许多问题,对了解中国道路和中国理念都极具参考价值。读此书,三点感受尤其深刻。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庄严使命。作为一名妇联干部,做好新时期的妇联工作,必须牢记妇联组织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必须清醒地、准确地把握和了解妇女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引导广大妇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贡献巾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是我们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伟大的理论一经被广大干部群众掌握,必将变成推动伟大事业的巨大力量。只要我们真正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创新工作方法,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更好的发挥妇联系统的优势,为新时期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今人期盼的壮丽中国梦,一定会在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变为现实。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二、通篇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治”与“理”的有机统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以人民为中心”为统领,集治国与理政、目的与路径、任务与方法为一炉,充分彰显了为民治国、为民理政的执政理念,实现了人民是执政的基础与执政为民的高度统一。学深学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最重要、最根本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最直接、最管用的是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公仆的深厚情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提升政治站位,在倾听人民呼声中提高思想觉悟。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理政的根本立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为民治国的使命担当,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三、努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建设。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要加强网络空间治理。着力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强我省应急管理投入机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应急指挥和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奋力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9月11日,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娄勤俭委托,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李小敏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陈震宁,副主任许仲梓、邢春宁、刘捍东、魏国强、曲福田和秘书长陈蒙蒙参加会议。

学习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党组负责同志领学,部分专工委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工作实际作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通过研读原著和交流体会,大家对蕴含其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理念有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思想认识有了新提升,思路举措有了新拓展,一致表示要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把学习成果真正转化为务实举措,奋力开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新局面。

李小敏在交流结束时指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充分认识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同第一卷、第二卷既有一脉相承的贯通与坚守,又有与时俱进的深化与拓展,在全面系统学习中一体把握、一体贯彻,真正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要进一步提高运用新思想推动工作、指导实践的自觉性,进一步激发以新思想为指引、创造性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动性,进一步增强把新思想落细落地、更好服务全省大局的实效性,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更多人大贡献。

会议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相关部署要求。会议指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立足本职、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埋头苦干,把新时代地方人大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专题《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有3篇文章共25页,通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围绕如何统一思想认识、奋力担当作为、运用宝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于党员干部抓好理论武装、拿出改革实招、加强作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加油鼓劲作用。反复研读第六专题文章就会发现,学好用好该专题要善于抓住三个“点”。

以统一思想认识为“着眼点”,善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本专题第一篇文章《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中,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纵观这五个方面,其“着眼点”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就要必须深刻认识到,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党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令行禁止,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履职尽责。

以奋力担当作为为“着力点”,拿出全面深化改革实招。在本专题第二篇文章《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中,分七个小段节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11月26日期间的重要讲话,通篇围绕如何深化改革工作进行论述。作为党员干部,越是在改革到了攻坚克难之际,越要以奋力担当作为“着力点”,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和懒惰。要进一步坚定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必胜信心,敢于向前推进,勇于实干担当。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保持定力,着力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不务虚功,拿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招、硬招,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致力补短板、强弱项、激活力,夙兴夜寐,勤奋工作,务求必胜。

以用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全面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在本专题第三篇文章《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中,突出强调“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文章还从九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宝贵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我们开展工作的启示。学经验的目的是运用于实践,党员干部要以学好宝贵经验为“侧重点”,通过系统研读和思考,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和求真务实作风,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筑牢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的思想防线,以过硬的作风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理论学习,应该常学常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对年轻干部提出要求,强调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著作。我们年轻干部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通篇闪烁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芒。《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小康、开启现代化新征程、实现伟大梦想的理论集成,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最新教材,是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宗旨意识的实践总结,是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要系统辩证地认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和自觉运用,不断汲取真理的力量和智慧。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一

蛋糕卷作为一道美味可口的甜点,备受大众的青睐。但是对于许多爱好者来说,想要制作一款完美的蛋糕卷并不容易。在多次实践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些写蛋糕卷的体会与心得,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二、准备工作。

在制作蛋糕卷之前,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这包括选购食材、确定口味、准备烤盘、打蛋器、搅拌器等烘焙工具。同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食材的新鲜度和搭配,尤其是细心注意蛋白和蛋黄的分离。只有严格把控这些细节,蛋糕卷的制作过程才会更加顺利。

三、制作技巧。

在制作蛋糕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性问题。首先是温度控制问题,要注意控制烤箱的温度和时间,以及蛋糕的烤制时间。同时,在制作蛋糕卷的过程中需要分别打发蛋白和蛋黄,均匀细致的搅拌也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烤盘的选用、蛋糕材料的配比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多次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蛋糕卷制作技巧。

四、变化翻新。

在掌握制作技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尝试着对蛋糕卷进行改良与变化。可以在蛋糕卷中添加新鲜水果、巧克力、奶油、果酱等食材,这样能够让蛋糕卷的口感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我们可以尝试着创新形状、尺寸、装饰。通过不断尝试和改善,蛋糕卷的口感和外形可以更加满足我们的追求。

五、总结。

制作蛋糕卷需要我们经历多次实践和不断尝试,才能够掌握制作技巧并在其中发挥创意。在制作蛋糕卷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温度、时间、材料配比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细节是制作成功的关键。同时,我们要加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口感评判能力,通过多次的试错和调整,才能制作出最令人满意的蛋糕卷。

蛋糕卷心得体会及感悟篇十二

第一段:介绍做蛋糕卷的动机和方法(200字)。

蛋糕卷是一种美味的蛋糕,口感柔软,外层酥脆,内部满满的奶油和水果馅料。许多人都喜欢吃蛋糕卷,但是对于如何制作蛋糕卷,很多人在家里都不会做。所以,我决定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制作蛋糕卷的技巧,体验制作蛋糕卷的乐趣。

制作蛋糕卷的方法比较简单,首先需要准备材料,例如蛋、面粉、糖和奶油等,然后将蛋白和蛋黄分开打发,将面粉和糖混合后加入蛋白中搅拌均匀,最后将蛋黄加入面糊中混合,放入烤箱烤制。制作蛋糕卷的关键在于搅拌的顺序和时间,以及烤制的时间和温度。

第二段:选材注意事项(200字)。

制作蛋糕卷,选择新鲜、高品质的原材料非常重要。面粉可以选择低筋面粉,搅拌的时候不能过度,粘稠度要刚刚好;糖可以使用白砂糖或细砂糖,最好用不同的松香和果汁来提高蛋糕卷的口感和香气;奶油可以选用有机无盐奶油,口感和味道更好。

第三段:制作技巧和方法(400字)。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糖要分开加入蛋白和蛋黄里,不要一次性加完,否则会影响蛋白的体积和酥脆程度;第二,面粉不要过多,不然会影响蛋卷的口感和酥脆程度;第三,一定要把面糊和蛋白液混合均匀,充分搅拌,这样能使蛋糕卷更加柔软;第四,烤箱的温度和时间必须掌握好,避免蛋卷烤焦或者过干。

第四段:口想和体验(300字)。

在学习和制作蛋糕卷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制作美味蛋糕卷的快乐和满足感。每次成功做出一次蛋糕卷,我都感到非常开心,而且我的家人和朋友也很喜欢我做的蛋糕卷。我也注意到,通过反复练习和调整,我不仅掌握了更多的技巧和经验,而且体验到了掌握技能的成就感。

第五段:总结和建议(200字)。

总之,制作蛋糕卷不仅是一种享受,而且也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心、坚持和创造力。我建议那些喜欢吃蛋糕卷却不会自己制作的朋友们,可以挑战一下,通过多次尝试和练习,一定能做出更好的蛋糕卷。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和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制作的过程,一起品尝蛋糕卷的美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