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社会主义改造心得体会和方法(4篇)

  • 上传日期:2022-12-20 04:10:45 |
  • ZTFB |
  • 10页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社会主义改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目标、新变局、新难题、新考验: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用100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现代化路程,这种转变不但速度、规模超乎寻常,变化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也超乎寻常。我国正处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一些国家和国际势力对我们的阻遏、忧惧、施压有所增大,这是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而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风险”更需要我们时刻警醒面对。时代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作出新的回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这一思想在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党和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中应运而生,在不断破解难题、应对风险和挑战,朝着梦想不断奋进的新实践中顺势而成,彰显了辉煌的时代风采。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实践是理论之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成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念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制约发展活力和社会活力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政治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际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等等。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取得,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彰显了这一思想的实践特色和指导实践、推动实践的伟力。通过对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理解把握,我们更加能深切地感到,在当代中国,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没有别的什么思想能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问题。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科学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贡献就在于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8个明确”“14个坚持”。“8个明确”偏重于理论层面的概括和凝练,集中反映着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今时代的理论思考和理论贡献。“14个坚持”偏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每一个“坚持”都来自实践,又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8个明确”“14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战略与战术相一致、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特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分析“8个明确”“14个坚持”及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这一思想是如何用一系列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从而进一步把握这一思想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丰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忘老祖宗又讲新话的典范。这一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起点、逻辑起点、价值起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同时又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写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新篇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认识这一思想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全面把握这一思想各方面的丰富内容,深入领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理念、新时代两步走战略、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开放新格局、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文化自信、脱贫攻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而进一步充分认识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出的巨大原创性贡献和丰富内涵。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民族性、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思想聚焦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明确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刻理解领会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认识中国梦把国家追求、民族向往、人民期盼融为一体体现出的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深刻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中”等重大思想观点,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在这样一个世界发展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占据了人类道义制高点,凸显了中国特有的大国风范、大国担当。这一思想体现的独立于西方模式和西方话语的思想体系、价值体系、制度体系、目标体系、战略体系,凝结着当代中国对人类更好未来的艰辛探索,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的选择。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一思想是如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是如何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合作共赢结合起来的,从而深刻理解把握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等重要理念,理解把握这一思想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难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十讲》通过深入的讲解、鲜活的阐释,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我们要结合学习《三十讲》,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推荐社会主义改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同志们

大家好!

在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就以“弘扬爱国主义”为题材,为大家上一节党课,和同志们共同学习,与大家共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就是发自内心地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尊严,自觉融入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当中。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的祖先经过长时间发展锻造了民族统一的早期基础。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创制了以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以各分封诸侯管理地方的政治体制,天下共主统一管理、分封诸侯维护中央权威,形成了天下统一的局面。经过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政府,在政治体制上强化了国家的统一。汉承秦制,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国家政权。从那个时候起,虽然朝代更迭连绵不断,呈现出分分合合的历史轨迹,但中华民族总体上是以统一为大方向,反对和抵制民族分裂、渴望和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严厉谴责分裂者和高度赞扬统一者是中华民族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苏武、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捍卫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统一的精神标识,熔铸了中华民族深层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日益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失去了独立,民族失去了尊严,人民失去了幸福,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面对苦难,中国人民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奋起抗争,抵抗侵略,捍卫主权,维护独立,谋求解放,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百折不挠,前赴后继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光绪年间左宗棠率兵驱逐沙俄收复伊犁捍卫领土主权,中法战争中老将冯子材反击法国侵略军,甲午海战中北洋官兵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大东沟,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试图引领中国走向民主共和前景,五四运动中热血青年抵制巴黎和会、捍卫国家主权。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下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爱国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一个高峰,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幕。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续奋斗。

——爱国主义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

爱国主义作为凝聚中华儿女精神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弱化,更不能丢掉,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应该得到充分激发而不能遭到限制约束。20世纪30年代,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之时,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压制人民的爱国主义运动,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人民群众的强烈反抗;而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了抗日战争的第一线,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最终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前,随着中国的繁荣发展和在国际上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一些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在我国周边挑起事端,给我国和平发展制造麻烦,广大人民群众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坚定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这些挑战,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当代中华儿女要更好地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更加关心和捍卫祖国的前途命运、发展战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族人民的团结统一,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觉投入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中,以更加宽阔的胸怀和更加开放的心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始终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坚强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条件下全体公民基本的道德遵循和行为准则,从公民个人行为规范的层面上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在这里,爱国是个人道德价值观的第一要义,就是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促进民族的大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自觉奉献国家和社会,这是爱国主义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中体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长期奋斗的伟大梦想,凝聚着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要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至关重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更好地凝聚起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伟大事业的精神力量。

更突出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牢记历史,让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忘我们在历史上遭受的各种伤害。但我们决不能简单地把爱国主义教育扭曲为屈辱史教育,异化为对仇恨记忆的强化,甚至是对某些国家的激愤和痛恨,把爱国主义精神扭曲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不仅要记住遭受侵略的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分析造成这些伤害的深层次原因,汲取历史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建设好国家,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特别是要突出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以及在反抗斗争中所锻造出来的伟大精神。在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用这些伟大精神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力量。

更突出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停留在历史而不是关注当代,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这就很容易把爱国主义教育简单化为对屈辱历史的追溯。总是重复历史的屈辱而看不到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就会在不断强化屈辱感中弱化发展前进的信心,甚至总是盯住当前发展中的问题而看不到党和国家为克服这些困难所做出的努力。为此,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经过这种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能够更好地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更突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在不同历史时代,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主题,我们必须适应发展着的时代要求和爱国主义的主题转换,正确地而不是错误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扬爱国主义。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救亡图存必然成为爱国主义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近代以来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这一奋斗历史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历史条件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当今的爱国主义主题与近代的爱国主义主题有了很大不同。如果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主题的转换,还把力量过多地停留在以往的主题上,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的教育必然会严重缺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成为爱国主义的当代主题。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主题,让人民更多地关心国家的核心利益、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更好地适应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发展的总体趋势,在不忘历史的同时更加关注时代的要求,形成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大历史合力。

——立足本职岗位,践行爱国奋斗

推荐社会主义改造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导语:下面是关于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一起来学习啦。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更要敏锐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生活观、学习观、实践观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导向、方法和内容,是广大青年同志们从容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在变化中找到参照准心和发展恒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广大青年同志们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酝酿博大胸怀和深厚底蕴。

细细品读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收获颇丰,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的关爱。在这篇讲话中,贴切的比喻和古文引用既为青年人解答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怎样成为有用之才的问题,同时也成就了一个悦听者的沟通范本。

青年于国家,关系着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青年于个人,决定着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从习总书记在北大的讲话中,我感受到青年内在动力的重要作用。内在动力,既是与时代共进,也是以德为本,同时还是对勤学笃实的坚守。拥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才能始终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才能在困境中奋进,在顺境中拼搏。

首先,青年人的强大内在动力来自于时代共进。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勃勃生机”、“富有朝气”的代表,更应该紧随时代步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青年人应该以满腔的热情追赶前沿资讯,搭乘时代的快车,以此作为个人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才能始终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从而不断创新创造,引领时代的发展。

其次,以德为本也是青年人的强大内在动力。“德行合一”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永续传承的核心动力。正是因为对德的秉持和传承,中华民族才得以拥有持续的新鲜活力。作为时代的重要力量之一,青年人也应该继续发扬以德为本的优良品质,并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绳之一,约束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修养。将以德为本作为自省标准,能够激发自己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从个人之德到国家之德、社会之德,这种对德的追求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坚守勤学笃实的精神也是青年人的内在动力。青年人处在学习进步的关键时期,惟有下得苦功夫,踏踏实实做学问,才能有所见解有所收获。知识同时又是一个人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使人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敬畏和向往,推动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此外,勤学笃实的学习态度也将对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作用,良好的学习态度既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风貌,也展现了青年人的踏实严谨。

青年人保持强大的内在动力,与时代共进步,同时能够坚守德行合一,并且保持积极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将对青年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积极作用。而青年人也正是要通过对自身时代性、品德和治学态度的严格要求,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之才。

学习了习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我更加认识到青年人所肩负的责任,也将更加着重培养自己的内在动力,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xx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强调,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更要敏锐地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生活观、学习观、实践观提供了根本意义上的导向、方法和内容,是广大青年同志们从容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变的社会思潮,在变化中找到参照准心和发展恒力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广大青年同志们自觉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酝酿博大胸怀和深厚底蕴。

大家都希望自己前程远大,成长顺达,成就非凡。而成长既是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又是一个实实在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一个人成长的宽度和高度关键在于自己给自己建立了多大的生命格局,只有大格局才能托付起成长的大厦,格局太小自然就是局限太大,不利于承载一个人的发展。对广大青年同志们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为自己建一个辽阔的格局,胸怀天下,放眼万里。要建立一个辽阔的格局,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时时刻刻与时俱进。因为在今天这个知识不断更新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常态化地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知识结构,而有一点靠刷新是不行的,得靠长期酝酿和积淀,尽量酝酿一种大胸怀、厚底蕴,成其为大格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个空泛的事情,反而是开拓、丰厚、扎实我们的生命格局的重要途径。胸怀其大,其行必远;笃定力行,其就必高。

广大青年同志们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尤其注意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体,齐头并进,互相促进。要注意保持意识清醒,理念清楚,躬身道德实践,自律行为规范,比如在改善学风、严肃考风、热心公益、讲究诚信、培养良好作风和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要强化自律,不断思考总结提高,才能够感受到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效果和深远意义。

培育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哪个群体、哪个机构、哪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公民的事。人人参与、人人践行,这既是责任也是义务。社会各界、每个公民都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不能坐等别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坐享社会道德风尚改善的好处,而应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规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杜绝旁观者心态。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社会团体、各民主党派都要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努力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彼时的中国,已经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一系列的被侵略战争,取代爱新觉罗氏的大清帝国走上舞台的北洋政府,仿佛继承了大清国割地赔款的传统,尽管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席上有了一纸名分,可是巴黎和会却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分赃会,德意志帝国在中国青岛的权益竟然要划归日本?中国的胜利在哪里?巴黎和会上的顾维钧们是何等的屈辱,可是落后就要挨打。

巴黎和会的消息传来,青年愤怒了!他们要求进步,民主,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然而毕竟稚嫩,有目标而无途径?所谓德先生和赛先生之争充分反映了这种迷茫困惑。

彼时的中国,国已无防,精英们都在问:为什么?为什么泱泱中华在工业时代落伍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激进者甚至连方块字都要批判!

当权者在各自的帝国主义父亲的支持下,竞相卖国,内战连年,精英们西装革履的在华堂中叹息纠结,百姓如刍狗,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但是西方也有看的远的,哪个叫拿破仑的法兰西小个子皇帝,曾说当时的中国是一只睡眠的狮子,不要打扰让他睡下去!是的这只五千年来文化从未中断的狮子只是睡着了,在这只内圣外王的狮子睡觉的时候,鬣狗们磨快了牙齿,寄生虫们加快了繁殖,要致狮子于死地。可是狮子总要醒来!

推荐社会主义改造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畴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对于践行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具有基础性的导向作用。

荣辱观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尺度,即对履行道德行为的褒奖和不遵守道德要求的谴责;另一方面,是指个人对自身行为的道德价值的自我意识,即在良心中所包含的知耻和自尊的意向。简言之,荣辱观包括对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所作出的社会客观评价和本人主观意向。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客观方面看,社会评价通过舆论和习俗对某种行为予以褒奖或谴责,荣辱体现为社会对公民的德行作出赞赏、对恶行作出谴责。这是评价公民行为的社会尺度,即荣辱的客观基础。从主观方面看,荣辱是良心中的知耻心、自尊心、自爱心的表现。它使人们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宁愿自我牺牲,也要保持尊严、荣誉和人格,而不做可耻、毁誉和损害人格的行为。人们意识中的荣辱意向,即是对社会评价的主观感受或自我评价。所谓荣誉感和自尊心,就是人们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意识。“耻辱”范畴也有其特定的道德本质内涵。孔子说:“行己有耻”,他主张人要有自爱之心,不要做令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他还说:“知耻近乎勇”,强调知耻会给人带来奋斗的勇气;孟子也主张“人不可以无耻”,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其荣辱观。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荣辱观除了具有荣辱观的一般本质属性外,还具有区别于旧荣辱观的特殊本质特征。恩格斯明确指出:“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251页)历史表明,“荣辱”是有阶级性的。剥削阶级以财富和不劳而获为荣,视劳动和贫困为耻;以位高为荣,以位卑为耻。这种以歪曲的形式所表现的荣辱观,失去了它应有的道德内涵,致使一些人虽然做着最可耻的事,却昧着良心地说着最荣耀的话。应该看到,剥削阶级荣辱观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为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荣辱观,从而正确发挥荣辱观的道德作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的,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涵之一。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看来,靠剥削和压迫人民所建立起来的财产、权势和门第,不是荣誉而是耻辱;靠投机钻营所求得的名誉,也不是真正的荣誉,而是虚荣和耻辱;只有忠实地履行自己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义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从而得到人民的赞誉和尊敬,在内心里无愧地得到满足和欣慰,这才是真正的荣誉。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一切旧的荣辱观的本质区别。

全面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胡锦涛指出: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是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内涵的准确概括。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爱祖国是人们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这种深爱之情在道德方面表现得极为强烈,其社会意识形态就是爱国主义。对祖国的态度如何,历来成为衡量人们道德水平高低的最根本的标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爱国传统的民族。从古至今,无数伟大的爱国者构成我们祖国漫长历史银河的灿烂群星,他们历来被人们公认为民族的英雄,万世的楷模。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是以往爱国主义事业的继续和发展。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自觉地热爱祖国,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区别于、优越于其他荣辱观的显著标志。在社会主义祖国,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够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经过长期的实践,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己在公民中拥有深厚根基。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荣誉观,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人类社会步入了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此,必须注重从青少年入手培养科学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青少年参加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同时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古人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爱劳动,作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劳动态度具有极大的社会价值。劳动态度包括劳动目的和内容、劳动对社会的作用和对人生的作用等观念。劳动态度是公民对社会、对其他生产参加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劳动态度历史地发生着变化,当一种社会经济结构转变为另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时,它就取得新的形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新型劳动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能不能以新的劳动态度参加各项建设,不仅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成败的关键之一,而且是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重要价值尺度。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就是力量,互助产生和谐;损人利己则伤害他人,破坏社会安定。我们在社会中生活,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要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人士,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它作为一种优秀品德,显著特点就是讲真话、做真事,不为私利而欺骗别人。在我国历史上,“诚信”一直被尊为美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强调做人要“敬事而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提倡“言必信,行必果”。实践表明,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就会被人们所不齿;而诚实守信的人,则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规范的经营、不规范的交易、不规范的生产、不规范的竞争时有发生。一些人在私利的驱动下,坑蒙拐骗、偷工减料、假冒伪劣、不讲信誉、不履行合同。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受到社会的唾弃。于是,“以见利忘义为耻”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之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