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优质14篇)

  • 上传日期:2023-11-20 09:55:54 |
  • ZTFB |
  • 12页

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积累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和能力。写总结时要用客观的角度对待自己的经历,避免过于主观。想要写一篇出色的心得体会,不妨阅读以下样例,或许能给你提供一些灵感和借鉴。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一

生命科学大赛是一个令人兴奋且挑战性的赛事,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其中。在参加这场比赛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大量的学习机会。无论是在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上,我都收获了很多知识。这个大赛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赛,更是一个促使我们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赛,我深深地认识到了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广阔性。

第二段: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参加生命科学大赛需要在一个团队中进行,这个过程教会了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研究项目。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专长和责任,但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团队合作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第三段:科学方法的应用。

生命科学大赛不仅仅要求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要求我们能够灵活运用科学方法。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等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仅让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科学方法的应用,还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段:持之以恒的品质。

生命科学大赛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持续的努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正是因为这个挑战,我学会了持之以恒。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克服困难,保持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我相信,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终都能取得成功。

第五段:感恩与收获。

生命科学大赛使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理念。通过参赛,我将教室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命科学。我非常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和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无法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这次比赛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是为了赢得荣誉,更是让我发现自己潜力的过程。通过这次比赛,我不仅更加了解了生命科学,还收获了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结:

参加生命科学大赛是一次富有挑战性的经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团队合作、科学方法的应用、持之以恒的品质等都是我在比赛中得到的宝贵财富。通过参与这次比赛,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会将这次比赛的经验与收获融入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为未来的成长之路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石。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二

第一段:

生命科学是一门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涵盖了生物学、医学、化学、物理等学科的知识与技术。而生命科学纪录片则是将这些知识与技术,通俗易懂地向人们呈现的重要媒介。很多生命科学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凭借专业的素养以及人类共同的探究精神,制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展示了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对疾病的深入分析。

第二段:

在观看了许多生命科学纪录片之后,我深深体会到生命科学纪录片的普及和重要性。从它们展现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科学理论被推翻、从未被发现的新知识不断被揭示,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信念和不懈努力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内心。同时,这些纪录片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命科学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未来可能的巨大潜力,并启发我们思考和探索人类健康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第三段:

而在生命科学纪录片中,最吸引人的可能就是它对生命及人体机能的探究。这些纪录片不仅揭示了代谢、生长、屏障、免疫系统、脑功能等各种生物学、医学方面的普遍规律,更是关注到了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方法。通过这些纪录片,我们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身体机能是如何运作的,了解人体机能紊乱导致的各种疾病,并且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保健方法。

第四段:

当然,生命科学纪录片不仅仅涵盖了人体生理机能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很多其他领域,例如生态学、基因编辑、肿瘤治疗等。同时它们还将人类探究世界科学的进程和探索过程描绘得十分真实动人,打开了我们对于未知惊奇世界的无限幻想和猜测,激励我们进一步地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第五段:

总之,在观看生命科学纪录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享受到科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探究,以及对于人类健康方面的提高认识和意识的体验,这是普及科学、开拓思维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有益途径。在未来我们也应该更加努力地去推广生命科学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科学,接受卫生保健知识,共同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三

摘要: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通识课,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人类自身,理解人类与整个生物界乃至自然界的关系。然而现阶段该课程存在内容多、课时少、教材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文章试着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阐述《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的实践和改革措施,并对改革作了展望。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删除部分与中学生物重复的知识、增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时尚新内容以及将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结合等改革措施;教学方法上采用专题式授课模式、热点新闻导课、探究式教学、辩论式教学、演讲、实验、多媒体教学和mooc翻转课堂教学等多种授课模式。经过几个学年的实行,得到学生一致的好评。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将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前沿进展融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生物专业类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1-2]。它是一门实实在在的素质课,其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非培养学生精深的专业技能。近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公共选修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内容多、课时少、教材更新滞后、部分同学选课态度不端正、混学分的普遍现象,及旷课现象严重、上课不听讲、讨论不积极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据我国高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本文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阐述了在此过程中进行的一些重要改革措施,最终取得了一些成效。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知识和理论概貌,了解生命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思维模式以及新动态、热点问题。同时,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以及同其他自然学科交叉渗透的必然趋势。因此,在课程内容上,我们要重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精选内容并优化知识结构[3]。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趣味性以及科普化、生活化和多样化。需要通过科学性、趣味性和贴近生活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我们对教学内容这一部分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改革,具体如下:

(1)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传统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部分内容与高中生物知识交叉,因此教师应该要适当参考中学生物课本,对学生已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减部分高中生物知识内容,在深度、广度等维度上对原有知识进行拔高。如“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讲中,我们简要的概述了组成生命基本物质的蛋白质、核酸的结构部分,而重点介绍这些物质是如何在我们人体内起作用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到这些物质,从而避免上课内容与中学生物相关内容重复,消除学生“重复学习中学生物知识”的感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加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时尚新内容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新成果层出不穷,现有教学内容以经典生命科学知识为主,对前沿知识涉及不多。因此,教师应该引入一些最新的生命科学理论和研究动态充实到“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介绍了“基因诊断与治疗”、“器官移植”、“医用生物传感器”、“基因沉默技术”和“干细胞治疗术”等时尚新内容。如在讲到医用生物传感器,我们把自己研究领域里的一些最新成果展示给大家(基于量子点-dna纳米结构电化学体系的肿瘤标志物单细胞水平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天津师范大学一名女生因携带乙肝自杀身亡的事件,我们向学生介绍了乙肝治疗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通过对这些前沿知识的介绍和探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将教学内容与学科专业相结合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他高校所遇问题类同),它作为一所特色型的工科院校,学生大多为工科专业,如通信工程、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科专业,其所要求的知识点也有所不同。如通讯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学习核酸、蛋白质等相关知识对于他们今后在生物芯片和智能计算机的设计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机械专业类学生学习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对于其今后在仿生学上的造诣有着潜在的影响;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学习基于酶生物反应的生物传感器、基因探针等知识对于他们今后研究智能医疗设备具有重大的意义;仪器仪表类专业学生学习酶标仪、pcr仪对于其今后从事各类仪器仪表的研发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我们在讲授这门课程时应该首先了解学生的所学专业,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科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此外,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所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为了培养学生所需要的逆向思维,我们将“基因扩增分析”和“显微放大分析”知识点进行融合讲解,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能够很好的运用这一思维方式。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通识课,其内容非常丰富。传统的讲授法常常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也是大多数教师所采取的方式。然而这种方式可谓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旨在对传统的教学法进行补充。

(2)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从当前的一些热点新闻入手,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如在讲解“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这一知识点时,我们首先从社会名人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高调宣布切除乳腺和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利用基因试图治疗癌症这两起事件入手,向学生讲授个人患病几率与其自身所携带的基因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引出基因诊断与治疗的概念,使学生对基因诊断与治疗的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们又由近段时间蔓延的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洲“埃博拉病毒”引起的恐慌出发,引入对“未来的灾难:瘟疫与传染病”这一知识点的讲解。通过对常见传染病的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基本特征及预防的讲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而且也让学生能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有很好的应对措施。我们还通过揭秘“全球首例人类头颅移植手术,换个头重新来过”这一事件出发,向学生介绍器官移植的分类、历史等相关知识点,引起学生对“器官移植”这一知识点的兴趣。

(3)提出问题实现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在进行课堂讲授时,教师通过提问事先设计好的几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引出相关知识点。如讲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时提出:胶原蛋白能美容吗?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你认为血糖低会出现何种身体不适状况?我们可采取何种措施?有人说,剧烈运动或洗浴后吃糖可防止虚脱,为什么?多吃糖为何会蛀牙?为何人们认为多吃鱼虾等食物能补脑?女性减肥成风,拒绝脂肪的做法是否正确?通过这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辩论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一些新鲜的东西,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利的因素[5]。如转基因食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积极的态度,有的人对转基因食品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我们到底对转基因食品应该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些问题需要大家好好思考,针对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7]。

(5)学生课堂演讲实现自主学习当今社会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学生认知癌症的兴趣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首先通过培训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上查阅国内外的相关知识,在学校图书馆查阅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然后指导他们进行文献综述,由他们来讲解癌症这一知识点的相关内容,最后教师做相应的点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了学生思考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6)寓实验于教学之中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加设实验课对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而言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如我们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这一关乎每个人身体健康的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的`兴趣。通过制作植物微型标本和动物人工琥珀标本不仅让学生学习了标本的制作方法,而且还能对这门课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7)进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方式有很多种。而在现代课堂中最常用的是幻灯片和视频。这两种简单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我们在讲到人类的起源时,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个视频-baby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全过程,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我们人类究竟是如何来的。

(8)尝试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依靠互联网而进行的网络教育逐渐走入大众视野,mooc翻转作为网络教育最新诞生的主角依靠互联网的便利迅速席卷全球,国内外顶尖大学纷纷推出了自己的mooc课堂[8-9]。它的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课堂完成知识的内化。学习者在课前基于视频等教育资源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课堂则通过师生互动答疑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利用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较大的作用。例如基于mooc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利用在线写作批改系统可以即时批改,促进学习动机;为方便学生移动学习,平台支持学生利用手机扫描app二维码,通过手机移动学习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因此,在当前背景下我们应该对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一些改变,将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进来,搭建长效激励平台,引导高校积极参与,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本文针对《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材不协调和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等问题,针对性地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删减部分与中学生物课本重复的内容、增添时尚新内容、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引出知识点、基于mo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改进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广大学生的一致好评,甚至有部分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重道远,今后我们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引入新的内容、新的技术、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新的考核机制,培养出厚基础、宽口径、富创造的复合型人才。

[8]陈柳。mooc兴起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四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人教版语文第八册第19课《生命生命》。

本文是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文章内涵较深,而我教学的对象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与生活经验都还不够,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意思。第二课时精读课文,主要目标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怎样才能使生命有意义。其中目标2和目标3也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师的准备:制作课件,其中包括杏林子照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学生的准备:课前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女作家杏林子的生平,以及作品。

首先,从显性方面看,有培养朗读、略读、精读、诵读等能力。

第二,从隐性方面看,阅读能力的核心,是发展儿童的感受、理解、欣赏以及评价的能力。《生命生命》正是一篇感悟性极强的文章,它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以及评价的能力,正是本文教与学的灵魂。

教法:情境教学法(语文的形象感性的,入情入景的手段最容易帮助理解课文)、点拨法(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有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适当时候进行点拔,使他们学到仅凭自读自悟不可达到的高度)、对话式阅读教学的方式(在对话中表达、启发,效果好)。

学法:采用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

(一)、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概述。

1、创设情境,感知生命。(情感导入)。

2、整体把握,梳理脉络。(整体把握)。

3、导读赏析,品味语言。(精读赏析)。

4、回归整体,升华情感。(回归整体)。

5、阅读推荐,课外延伸。(课外拓展)。

(二)、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感知生命:

1、出示课题,引出问题:生命是什么?

2、动画课件,创设情境:(师配音)嫩芽从土里钻出来,绿叶舒展,生命的诞生是多么神奇!五彩缤纷的花儿欣然怒放,生命多么美好!(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入其境,辅之以教师诗意的语言,生动的描述,让学生对生命的神奇,生命的美好发出由衷的赞叹)然后,轻轻的音乐响起,介绍杏林子的坎坷命运。通过一扬一抑,紧扣“生命”主题。就是这样一位全身瘫痪的人,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把握,梳理脉络:

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然后,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三个事例,并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梳理课文脉络,体现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导读赏析,品味语言: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画下来,体会体会,在书上做上批注。交流读书的体会,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首先交流“飞蛾求生”的小故事中,作者的感受是什么?“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在学生交流完自己的体会之后,教师适时引导: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飞蛾那强烈的求生欲望的?(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找出关键词语——极力鼓动双翅)再通过动作表演,比较体验:鼓动双翅和极力鼓动双翅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感悟到:“极力”这个词,生动地刻画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渴望。

当然,教师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通过换位体验,引导学生思考:

以上两处点拨,我引导着学生从文悟情,实现把作者情,文本情向学生的情感迁移。

再如:研读“作者静听心跳”的事例中,出示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畅谈体会之后:教师的引导同样体现在扣紧关键词语,引导加深体会。

(1)扣紧“糟蹋”“好好使用”,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教师进一步点拨:现实中你看到什么人在糟蹋生命?什么人的生命活得有价值?学生这时能够说出,如有的人整天打麻将,看起来好像很轻松快活,其实他们在糟蹋生命,生命毫无价值。更多的人如司机,护士,警察等,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他们是“好好地使用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活得光彩有力。

(3)另外,还通过入情入境朗读,读出对生命的感悟。体会出感情,才能读得有感情。读得有感情,能帮助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有感情朗读确实是阅读教学中的致胜法宝啊。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此时的回归整体,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重复,而是以讨论、感悟“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生命的内涵,感受生命的真正价值。

1、杏林子全身瘫痪,行动不便,你觉得杏林子的生命美丽吗?你认为她的生命因为什么而美丽?(也许学生会说,她的生命因为顽强的毅力而美丽,也许学生会说,她的生命因为执着,因为坚持而美丽……)。

那么飞蛾呢?香瓜子呢?

2、教师再引导:让学生联系身边的普通人,了解的名人、伟人,来说说生命还因为什么而美丽。

在学生对生命的内涵有了自己个性化的感悟之后,教师深情小结:生命的美丽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珍视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活得有光彩,创造无限的意义。

3、让学生畅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悟与收获,升华情感:

学生经过与教师和文本的对话,以及教师的点拔之后,都有了自己或深或浅的对生命的感悟。通过交流,升华了情感。

(五)阅读推荐、课外延伸:

读一本好书,感受一段人生——推荐阅读杏林子的著作及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飞蛾求生,求生欲望。

香瓜子生,长生命顽强。

静听心跳,对自己负责。

1、搜集二、三条歌颂生命的名言。

2、写出学完《生命生命》后的感悟。

这两条作业,是对课程的复习巩固与升华,布置适度而有价值。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你的聆听,欢迎您的指正。谢谢!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命科学成为了时下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接触生命科学,许多学校开始引入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我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并从中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在生命科学进校园项目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开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科学家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在课堂中,我们只是从课本上了解生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通过生命科学进校园项目,我们有机会亲自参观科学实验室,与科学家交流,亲眼目睹他们的工作和实验过程。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家的辛勤工作和不懈探索的精神,也深刻认识到科学研究并非轻松而单调的事情。通过与科学家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无穷的可能性,激发了我们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的动力。

其次,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推动了我们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的热情。以往,我们在生物实验课上只是跟随老师的指示进行实验,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和机会。而通过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我们接触到了真正的科学研究,参与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来。这让我们体验到了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激发了我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欲望。在项目中,我们分组进行科研项目,团队合作的经验让我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观点,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

再次,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通过实地考察和参观各类科研设施,我们了解到了世界一流的实验室设备和先进的科研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目睹了创新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了解到了科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们还与不同背景的同学相遇,并结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这拓宽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交流的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此外,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激发了我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生命科学是一门深奥而有趣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通过项目,我们了解到了生命科学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这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潜力和责任,激发了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关注生命科学的欲望。

总的来说,生命科学进校园的项目让我们亲身参与科学研究,了解科学家的辛勤工作和探索精神。它促使我们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创造力。这个项目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现代科研的进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燃起对生命科学的热爱和追求,引导我们将来坚持在这个领域努力,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六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系统地介绍了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我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不仅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而且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方向提供了指导。以下是我在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它旨在对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进行系统和综合的介绍,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以及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通过系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开拓眼界,深入了解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方向提供思路和指导。

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生命起源和进化、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方面。其中,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细胞生物学的内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通过学习细胞生物学,我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和信号传导等机制。这些基础知识为我后续学习其他生命科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生命科学导论课程通过案例和实验的方式,引导我们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和探索中,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同时,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还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等形式,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能力。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为我未来的学习和科研方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对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有了一个整体和系统的认识,为我选择专业和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和参考。除此之外,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还培养了我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为我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生命科学导论是我大学期间学习过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对生命科学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认识。本课程不仅提供了基本的生命科学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我相信,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将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道路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七

当前,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升,各个学科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对于生命科学,还处于起步阶段,人类对于生命的研究还有许多未知领域,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有必要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结合起来,这两门学科有许多是共同的,结合起来可以提升研究的效果,有助于实现研究上的突破。

人类的存在就是生命的存在,对于生命的研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从生命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出,先前的科学家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会将生物科学中的基础知识作为载体,以研究学科历史的发展进程为线索,这个过程实现了科学、思想和历史的有效融合,在一体化的研究过程中突出科学的演变和发展,突出生命学理论的思想基础,发展历程和经过的漫长道路,研究过程中渗透着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生命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基本概念也发生了转变,生命科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在生命科学的研究过程中,可以看到研究方法、工作方法。而方法中凝聚力思想。在生命科学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人类对生命的看法也在发生变化。从历史中可以看出生命科学的起源,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价值,可以分析出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研究历史离不开历史的推动者,科学史中可以看出生命科学家的贡献,而后人更是可以借鉴研究的成功经验以及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历史研究表明,科学研究含有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生命科学的进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科学的性质就是知识,科学推动国家发展和进步。当前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史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生命科学也是其它学科发展的基础。生命科学的发展会为其它学科的发展提供推动力。生命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我们的生命如何才能合理,如何才会更为人性化的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生命科学研究。从科学的本质可以看到,生命科学的根本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肯定。科学研究要具备科学方法和知识的积累,对生命现象研究可助于了解生命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对生命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对生命的本质加以深入的理解,研究成果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研究生命科学可以提升科学界的整体发展进程,生命科学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速度,会影响到发展方向。研究生命科学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掌握了生命科学,就会掌握人类的发展根本。

研究生命科学需要以生命物质为基础,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在远古时代人类对生命物质的研究就结合了生命与生物,通过长久研究发现了生物对生命的促进作用。人类对自然界生物的探索认识,意识到生命和生物的相互作用,虽然受科学技术的限制,在认识上还比较落后,也没有形成专业化的学科,但是通过对生命和生物的研究结果已经作用于当前人类的生活,特别是对生命的研究,仅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人们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生活中的更加关注生命与生物,同时也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生命和生物有效的结合人类科学发展史中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历史性进步。生命科学和生物科学的结合扩大的知识体系,不是简单的知识相互叠加,而更多的是对本质的研究与探索,在更深意义上对自然科学进行完善,是学术上的融合。生命和生物的共同研究会对知识的结构进行改变,会更加注重对根本的探索,生命和生物知识需要系统的完善,系统的完善有助于两个学科实现融合的整体研究,研究更加具有方向性,研究更加具有整体性。进行生命和生物的整体研究时,要注重知识的体系,需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生命和生物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发现相互的关联,这样才能保证研究成果获得提升,以实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生命和生物的有效结合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应用于农业、生物科学和制药领域,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成果的应用领域会不断扩大。生命和生物的融合会推动其它学科的发展,提升科技的整体水平,社会经济也会受益,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生命和生物的融合会推动社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生命和生物在技术突破会改变当前社会的发展结构。当前部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比如转基因技术在生物育种的应用,此外还有克隆技术和生物芯片等。而当前重点研究的蛋白质组技术将会带动大批产业的发展,技术上的突破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现在人类健康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这也是生命和生物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未来,人类的健康会更多的得益于生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生命科学史是人类生命发展的历史,生物科学可以正确认识生物的存在,当前社会在快速发展,这两个学科的融合研究可以更好的认识生命,认识生物,可以在深层次上取得突破,有助于人类科学的进步。当前生命和生物的结合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类深层次的认知,也推动了人类的发展。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八

生命科学导论作为一门介绍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前沿研究领域的课程,以其广阔的知识面和多样的学科交叉,深深吸引了我。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生命科学的广阔和魅力。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人们对生命的探索从未停止,也让我意识到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挑战。

二、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中,我从基础的生物化学开始,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分子组成和反应的基本原理,以及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等。这些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学科视野,也让我对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现象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导论课程还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我们了解到生命科学在医药、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深刻认识到生命科学的实际意义。

三、挑战与机遇。

学习生命科学导论的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生命科学研究所面临的众多挑战。首先是研究方法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大规模数据分析的技术需求,这要求生命科学研究者不断学习和创新。其次是生命科学研究对于伦理规范的严格要求,尤其是在基因编辑和人类克隆等前沿领域,必须谨慎对待。然而,这些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突破不断涌现,为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为我们这些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研究和发展机会。

四、培养科学思维与科学素养。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们学会了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等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同时,课程中的案例讨论、文献研读等活动,则培养了我们的科学素养,让我们能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今后的学术研究有很大的帮助,也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五、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对于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充满了希望与憧憬。生命科学作为一门迅猛发展的学科,将会在医学、环境、农业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学习生命科学,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我也希望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进展,我们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结起来,通过学习生命科学导论,我对于生命科学的认识和了解有了极大的提高。我认识到生命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和挑战,同时也看到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培养了我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我对未来的生命科学发展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能够为其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九

《生命科学导论》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通识类课程。授课对象面向全校非生物类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存在内容多学时少、涉及专业广等问题,教学效果欠佳。故笔者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生命科学;非生物专业;教学实践;

生命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性强的科学。当今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粮食不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生态失衡、重大疾病等问题均寄希望于从生命科学中找到解决的新思路。因此,在本科阶段开设生命科学类课程,如《生命科学导论》,有利于培养具有宽阔专业知识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1,2]。许多高校对非生物类专业学生开设《生命科学导论》,但教学效果不理想[3,4],究其原因如下:教学内容与高中生物有重复,学生学习产生松懈的思想;学生专业跨度广、生物基础层次不一;课程内容繁多,小至细胞、大至生态系统皆涵盖在内,但作为一门通识课,学时却十分有限;课程属于非专业必修课,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不够重视。笔者根据《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点解决途径,供大家共同探讨。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没有目标,教学就没有方向,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参照教育部高教司印发的《关于生命科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原则意见(试行)》,《生命科学导论》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包括: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关键概念、理论,理解探索生命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常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生命现象、本质,探究生命科学与技术同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其学科的交叉融合等方面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将目标细化到具体的环节中。考虑到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学过了生物知识,教师在上课时要做到“少、精、新、宽”。内容的设计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但由于内容多且学时有限,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要把握好度。如果只是点到为止的教学,学生理解不到位;但过于强化细节,则很容易同《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等课程相重叠,不能突出本门课程的特色[5]。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内容,结合生物技术教学。生命科学是一门活跃的学科,教师应密切关注相关的科技动态和热点问题,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认知水平。除此之外,要将理论知识点与相应的生物技术关联教学。如:细胞内dna复制与pcr技术关联;生物的无性生殖与克隆技术关联;细胞的分化与干细胞技术关联。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不能只侧重传授新热点和生物技术,而忽略课程知识体系,这样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修完《生命科学导论》之后,依然不清楚生命有哪些活动的规律、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何种相互关系,而是简单地将生命科学等同于生物技术[5]。其次,在教学中要加强课程与其他专业、领域的联系,《生命科学导论》高层次教学目标强调生命科学与技术同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开阔学生的思路。上课时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开展交叉学科教学实践。文学类专业的学生可从生命学科中获取文字创作的灵感和素材。如《白夜行》中作者将雪穗和亮司的关系比喻为虾虎鱼和枪虾的关系,即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而能源专业的学生可引导其从叶绿体中得到启发,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光催化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引导其借鉴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过程,找到解决人工智能技术难题的新思路。

2.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穿插情感教育。

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例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发现是科学探究史上的经典案例,教学时老师可侧重于再现孟德尔的思考过程,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体验科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验证结论的,借此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科学思维。此外,大学生处在青春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感教育不可少。上课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取科学家的故事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梦想和信念的坚持,以期帮助大学生消除负面情绪,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高尚的社会理想。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1)设立问题情景,启发式教学。设立问题情景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创设问题情景时,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太过简单,缺乏思考价值;问题设置过大、问题空泛、难度大、针对性差,又会造成学生对问题无从下手。设置问题要遵循具体化、由小到大,由易到难且难度适中的原则[6]。例如,讲授dna在细胞核内如何完成折叠和组装形成染色体时,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已知dna结构中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10对碱基,螺距为3.4nm。如果一个细胞中dna含6.4×109个碱基对,大家尝试计算这个细胞中dna的长度。”待学生计算出正确结果(dna的长度约2米)后,可再提问:“我们知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大多数细胞核的直径在5-30微米之间。那么要将约2米长的dna链完全包裹在细胞核内,就如同将一根长约2公里的绳子完全塞进一个网球里。大家可联系现实生活想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过程?”

(2)讨论式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变化教学方法,如亦可尝试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特别是关于生命科学与伦理部分内容,教师可给出不同的议题(如转基因技术与食品安全、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人类干细胞应用与伦理、克隆技术与伦理、器官移植与伦理),然后提前分给不同的小组进行调研。待到下一次上课时,本组同学进行观点陈述,其他组同学进行提问、讨论和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以辩证的、综合的思维来看问题,又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善于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可以解决《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内容抽象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消化的问题。结合授课内容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如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胚胎发育等),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做到声、图、文并茂,使学生的理解从静态抽象的书本文字层面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理解层面。课间的十分钟也可合理利用起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趣但又不失科学性的纪录片,如《生命的奇迹》节选,让学生既可放松身心,又能加深对生命和生命科学的理解。

《生命科学导论》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现系统性、交互性、前沿性、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性以及思维培养与情感教育的结合;采用问题情景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多样的教学形式,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实现微观概念宏观化的良好效果。此外,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和实践,如此才能更好地提高《生命科学导论》的教学效果,实现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

[3]周亚平,王斌,金卫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2):172-174.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十

近年来,生命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逐渐进入校园,引起了广大学生的浓厚兴趣。作为一名对生命科学着迷的学生,我也有幸参加了一次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深入体验了这门学科的魅力。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科学对于我的启发和影响,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首先,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一只小白鼠被解剖的过程,看到了人体内脏的真实形态,使我对人体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个过程中,不仅让我感叹人体的神奇,更让我产生了探索科学的好奇心。我意识到,唯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其次,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激发了我对医学领域的热情。在活动中,我有幸接触到了各种医学器械和技术,了解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我被心脏起搏器、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等前沿技术深深吸引,产生了想要为医学事业作出贡献的愿望。我深知医学领域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的探索和创新,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为医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在活动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人类的生命是如何维持的,还学到了如何保护和珍惜生命。通过参观医院的急救室和手术室,我深刻意识到医生们在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时刻,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我也真切感受到,无论是生物还是人,每一条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最后,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让我明白,生命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学习生命科学,我们学会了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了从多个角度解读现象和现象背后的规律。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在生命科学中有用,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我相信,这种思维方式将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命科学进校园活动让我深入体验并理解了生命科学的魅力。它不仅唤起了我对科学的热爱,也激发了我对医学事业的热情,更让我认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珍贵。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仅对生命科学有了更深的认识,更从中汲取力量和思想,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希望能够坚持学习生命科学,将其运用于实际,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十一

第一段:引言(250字)。

生命科学课程是我大学期间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门课程不仅让我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还使我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生命的知识和理论,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对生命的感悟。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这门课上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生命的起源和进化(250字)。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生命科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我了解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从单细胞生物开始的。无论是地球上的植物还是动物,它们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这些最为简单的生物。进化的原理则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因素产生的。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进化不仅仅发生在动物或植物身上,也发生在微小的细胞层面上。这些知识使我对生命的演化历程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段:生命的多样性(250字)。

生命的多样性是生命科学课程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我了解到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微生物到大型动物植物,都呈现出了极其丰富多样的形态和功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创造力。同时,我也了解到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它们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链。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更加珍惜并保护自然界中每个生物的存在。

第四段: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250字)。

生命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生命科学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起着关键作用。在医学方面,生命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为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在农业方面,生命科学研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解决世界面临的粮食问题。在环境保护方面,生命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从而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这些知识让我深感生命科学的重要性和潜力。

第五段:总结(200字)。

通过上生命科学课程,我不仅扩展了对生命的认识,还培养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生命是一种奇迹,它的起源、进化和多样性都展现着生命的神奇和美妙。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机会和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探索生命科学的更深层次,努力为人类的健康、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深信,通过学习生命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珍惜生命,为未来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十二

随着经济与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乏它的身影。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经济的快速前进。在物质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不能缺乏生物科学的指引。生物对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物作为整个生命过程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物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离不开生物的参与。生命科学概论就是从这一环节出发,从生物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的息息相伴。生命科学概论通过细胞的癌变、微生物学基础、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血液与淋巴、遗传病、生物能源、生物伦理学、疫苗等章节并将其中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教学视频中,让我们对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理解更为深刻。生命科学概论中对生物的研究出促进了生物学以及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将生物学更进一步的为我们人类做出贡献。

生物科学人类社会经济多样性科学科学技术。

正文:生命科学概论生命科学概论通过细胞的癌变、微生物学基础、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血液与淋巴、遗传病、生物能源、生物伦理学、疫苗等章节以及视频教学讲诉了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细胞的癌变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大多数细胞能够正常完成细胞分化。但是,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完成细胞分化,因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在我们人类社会,癌症的存在是普遍的,癌症的存在和发生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生活在环境较好的地区的人患癌症的几率就相对较小,反之亦然。当然,癌细胞的转化也与我们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癌细胞是与生俱来的得。只是它只会在适当的时机用基因所表达出来而已。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三大特征:

1、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2、能够无限增殖。

3、癌细胞的表面也发生了变化。

由癌细胞的这三大特征就可以看出来癌细胞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存在。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因而容易移动,转移至其他组织或器官中分裂,生长。癌细胞转移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为防止正常细胞的癌变,应尽量避免接触各种致癌物质,还要保持健康的心态,注意增强体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癌细胞的致癌因子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外因主要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主要是人和动物体内普遍存在原癌基因,正常处于抑制状态。原癌基因一旦被激活,就有可能发生癌变。所以,要预防癌症的发生,我们就必须从自己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癌症在自己体内的发生。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从它的定义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微生物的存在是普遍的。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微生物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群体,它们有着自己的特点、共性以及类群。微生物的特点主要为个体微小、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微生物的共性主要为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类群为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次克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素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对人类另一个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指生物圈中对人类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机体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生物群落。生物资源包括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人类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潜在价值,它们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物质体现。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结构千差万别,分布极其广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平原、丘陵、高山、高原、草原、荒漠、淡水、海洋等都有生物的分布。目前已经鉴定的生物物种约有200万种,据估计,在自然界中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0~5000万种。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的一切需要如衣、食、住、行、卫生保健等都离不开生物资源。此外,它们还能提供工业原料以及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稳定。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的栖身之所、衣食之源。所以我们人类更应该好好保护地球的生物资源,合理的加以利用,以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生物资源包括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三大类,在三大大类广布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对我们的生活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十三

《生命科学研究方法》一课旨在让我们了解在研究生期间应该怎样做科研。包括培养科学的意识、实验平台的利用、实验仪器技术的初步了解,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了解各个先进仪器的功能和高级数据分析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它能让我们得到更多、更有效的结果,提高研究档次,利用科研共享平台可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首先,我了解到了生科院的科研共享平台、分析测试中心、光电国家实验室生物光学成像研究平台、设备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以及账号注册、仪器借用的基本流程,对这些平台的仪器有一个大概了解。

这些仪器中,我们接触较多的有影像系统(小动物活体成像、荧光显微镜)和分离检测系统(hplc、质谱)等。由于我们药物所经常做动物实验,小动物活体成像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仪器,它能在不杀死小白鼠的情况下观察小白鼠体内的病灶,这对研究药效和药代都有重要意义,而且小动物活体成像可以节约实验动物、实验时间,避免不同样本间的`个体差异,提高数据精准度。荧光标记成像在生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相关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观察与定量提供方便。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也是常用技术,随着蛋白组学、脂质组学的兴起,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连用技术也不断发展。通过条件的控制我们可以检测成百上千种代谢物,然后做系统分析,从全局出发寻找变化规律,为科研提供新思路。

有一个好的仪器固然重要,但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当我们了解各种仪器的功能特性之后,就要学会利用它们。设计高水平的实验技术路线,达到更精确的检测与更准确的判断。《生命科学研究方法》这门课邀请的大多是相关仪器平台的负责人,它们有着专业的仪器操作技术和运用仪器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目前,了解高端仪器的操作的人才也是供不应求的,所以认真学习仪器的使用也是一项重要的事情。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便利,而科学研究推动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为此而努力。

生命科学导论心得体会篇十四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生命科学领域更是尤为突出,生命科学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早已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是不言而喻的,它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大千?生命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物种虽然在形态结构和行为活动上表现得千差万别,但生物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却是高度一致的。构成生命的化学元素和生命大分子在化学组成都是由c、h、o、n、p、s等化学元素和4种核苷酸、20种氨基酸、糖类、脂肪等基础生物大分子组成,这些成分是生命构建和一切生命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所有生物体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的生长;所有生物体都能够进行繁殖产生后代,由于受基因控制和基因改变的影响,生命的繁殖表现出高度的遗传和变异特性。

细胞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被称为生命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生命科学是一门神圣的学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命科学。

医学领域:1929—1943年,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二战后期几百万人的生命,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遗传学领域: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首次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揭开了遗传的神秘面纱。

生命科学领域:1997年2月,首例哺乳动物――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农业领域:转基因棉的研制成功,害虫防治的突破发展。

环境领域:“超级菌”的研制成功,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海上石油污染的问题。

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种复杂的疾病,例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光靠有限的医学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好多人因此丢失了生命,基因工程的出现给医学领域带来了曙光,科学家们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出某些特殊的基因和世界上难找的蛋白质,比如说,科学家利用转入转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大量胰岛素,大大缩短了胰岛素的生产周期,治愈了更多的胰岛素病人。基因工程还生产出了大量的基因产品,如人的生长激素、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对人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说明生命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在山东,医学专家为60岁的刘为荣换了心脏。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做心脏移植手术以来,刘为荣是年龄最大的“换心人”,现在他像正常人一样安排起居。

在上海,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高质量的新流感裂解疫苗。流感裂解疫苗不仅接种保护效果好,而且临床副反应极少,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群接种,最受市场青睐。

在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和大日本印刷公司借助特殊的印刷技术,成功培育出与人体血管原来形状相同的毛细血管,有望用于治疗心肌梗塞。

在美国,其国家人类基因研究所宣布,他们已绘制成功首张狗基因测序草图,显示狗与人类的基因数量大致相同。这一成果有助于人类对与基因相关的疑难病症的研究。

在新加坡,科研人员发现经高温和超声波加工处理后的动物骨骼植入人体后,可能不会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这为异体骨骼移植带来了新希望。

在韩国,研究人员首次培育成功转基因荧光鸡,使转基因鸡蛋在食品、制药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进了一步。

以上这些告诉我们,生命科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它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诸如此类,生命科学可以解决的事情还有很多,只要是生活中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能见到生命科学的踪影。

也许会有人问,生命科学现在的作用已经真么大了,那未来呢?未来又会怎样?我们可以尽情展开我们的想象。也许所有以前神话里的事情,将来都会发生,也许我们会生出一双翅膀,能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也许我们能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呼吸;也许我们都能长生不老,永远保持年轻;也许……总之,这一切都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逐步实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