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农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3 11:44:20 |
- ZTFB |
- 13页
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成绩和不足,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怎样写一篇有价值的心得体会呢?首先,要对所学知识或经历进行回顾和整理,准确把握重要的观点和感悟;其次,要注重内在思考,深入分析和评价自身的体验,发现其中的价值和启示;最后,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让读者能够理解并从中获得共鸣。探索以下范文,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一
如下:
xx乡幅员面积39平方公里,位于县城北部,辖十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户数2989户,总人口10671人。辖区内地形以小丘为主,气候温和宜人,平均气温在15℃以上,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毫米,植被葱郁,草木覆盖面积广。xx乡是纯农业乡,系县水稻主产区,有"小乌克兰"、"天全米仓"之称,水稻珍品"香谷米"相传为古代贡品。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等,主要畜产品有生猪、长毛兔、羊、家禽等。逢农历二、五、八赶集。
2020年年底全乡人均纯收入11553元,截至2020年10月底全乡人均纯收入约为12645元,预计12月底全乡人均收入能达到12651元,增加额1098元,增幅9.5%。
(一)产业发展规划。
按照“绿色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战略,坚持走“生态立乡、产业富乡、文化兴乡”的道路,围绕“一带两翼”产业布局,着力做大规模主导产业,“一带”即天老路农旅融合产业带,重点发展山药、金银花、七彩林、藤椒等产业;“两翼”即云顶、岩峰茶产业示范片,岩峰在管护好现有茶苗,云顶茶产业基地辐射带动大田、桐林发展。
(二)发展现状。
1、传统产业持续巩固。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持续健康发展,油菜等粮油作物增产增收;生猪、长毛兔、禽类等传统畜禽养殖较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3、小微产业竞相发展。以桐林为核心基地的羊肚菌产业不断壮大,乡域内种植面积达523亩,成功举办羊肚菌采摘节。在李家村、石桥村种植藤椒250余亩。在大田村、程家村、永兴村栽种金银花近300亩。今年在岩峰村新发展羊肚菌350亩,正在建设之中。
整合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涉农“一事一议”、基本口粮田建设、水土保持、革命老区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11个,总投资1600余万元,已完成和正在实施永兴村、桐林村道路建设3条5公里,新建桐林村便桥1座,启动桐林村安全饮水工程。
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报表工作,每月按时上报红军村10户记账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台账。定期进行记账户培训,提高记账质量,做到日清月结、不重不漏,严格按照“六有六无”标准记账。今年记账工作电子化,我乡圆满完成目标任务,截至11月电子记账户已达到80%。
xx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以产业为基础、以民居为关键、以生态为依托、以乡风为灵魂、以富民为根本,实施“11332”战略,对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红军村进行整村打造,弘扬红军精神、传承农耕文明、发扬山歌文化,彰显本地特色,稳步推进红色旅游与农旅融合发展,建设功能设施完善、生态环境友好、运行管理通畅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努力建成具有特色的“五美乡村”。
1、聚焦一个主题基地建设,凸显田园综合体核心要素。红军村拥有人文、历史、文物等红色资源,我们在红军总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周围方圆1公里范围内建设红色主题教育基地,通过实施红军村改造一期工程,修复了红军总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等红色文物,修建了荷塘、改造了红军广场、新建了练兵场等。通过整体风貌塑造和基础设施完善,使红军村教育基地向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等多功能教育基地延伸。近来,已接待各类考察学习、参观旅游、开展主题活动等团队120余场次。
2、聚焦一条环线建设,拓展田园综合体纵深载荷。以红色教育基地为中心,修建集观光步游、便利产业发展的环形道路4.6公里。现观光旅游环形道路正在进行道路黑化,适当位置设置观景平台,一览或拍摄xx梯田、云中红军村、特色规模产业等美景,为整村推进创造条件。红军村二期工程已启动,将对环线内180余户房屋及庭院进行个性化改造,使民居具有本地特色,并将红军村按照4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同时,大力改善了村内道路、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配置和建设旅游接待要素,新建了1个旅游接待点、1家特色民宿、1家星级农家乐、4家红军食堂、多个土特产购物点等,真正让游客吃得好、耍得好、愿再来。
3、聚焦三大产业发展,增强田园综合体经济收益。坚持“有机、绿色、优质”的产业发展定位,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外出参观、大户示范带动等方式,转变群众传统观念,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到示范基地务工、土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山药、七彩林、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宽增收渠道,带动群众致富奔康。目前,已建立370亩山药、100余亩油茶苗圃种植基地各1个,正在建设800亩七彩林种植基地。
4、聚焦三大特色文化弘扬,提升田园综合体底蕴内涵。红军村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地方,漫长的岁月和长期的发展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山歌文化、红色文化,我们将十八道水农民艺术团挂牌在红军村,吸纳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人才,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让农民群众在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5、聚焦两大机制模式完善,保障田园综合体健康运行。以“绿美xx”为切入点,实施“143”即:“组建1个机构、健全4支队伍、构建3大机制”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模式,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坚持乡村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制度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不断强化自治管理;结合“七五”普法教育,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在红军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引入“法治教育长廊”,不断强化法治教育;同时,通过农民夜校,增设德孝课堂,以文化传承xx道德,通过评选“敬老孝老好人”“最美家庭”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1、组织各村经常性对辖区内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2、加强对养殖户面源污染处理的宣传,采取强硬措施关闭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内适度规模及以上养殖场,对全乡适度规模及以上养殖场进行了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3、全面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大巡查、宣传和处罚力度,积极引导农户采取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措施,采用科学施肥、施药等措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全面推进河长制,细化工作举措,加强了河道管护治理。
5、加强场镇环境卫生整治,规范店铺店招行为。营造了良好的农村生活环境,创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薄弱,群众普遍关心的发展难等道路配套基础设施仍然滞后,严重制约产业发展。
二是产业集约化、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主导产业规模不大,示范带动效应还不够明显,农民增收乏力。
三是无专业营销推广人员,销售信息不畅等现象。
四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时,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明年我乡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步伐,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和绿色农产品发展,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3、加快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依托农业项目资金完善农村农业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坚实基础。
4、强化脱贫攻坚工作。要加强组织领导,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小额贷款等措施,确实做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
5、抓好农业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无公害蔬菜及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农业新技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粮增产钱增收。
6、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7、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倡导绿色发展,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8、认真落实各项助农增收措施,推动农村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二
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全省粮食系统要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心领会和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省委决策部署,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主抓手和“杀手锏”,全面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打赢粮食安全保卫战,为“两个先行”奋力筑牢底板、守好底线。
xx着力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创新开展粮食产业“五优联动”,打造了“xx模式”这一全国行业“金名片”,有力促进了种粮农民增收、粮食企业增效、广大消费者受益。
在新的征程上,全省粮食系统将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构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长效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充分调动各级抓好粮食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粮食政策引导作用,更好保障种粮农民应有收益。深化粮食产业“五优联动”,打造“xx好粮油”,提升种粮比较效益,努力让更多农民“种粮致富”。不断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充实政府粮食储备,优化储备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确保“储得足、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坚持粮食产购储加销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粮食生产、消费、产业链、供应链系统谋划、协同保障,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化储粮工作,始终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加快推进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xxx”工程,深化产销合作,提升粮食供应链安全韧性,让全省居民“吃得好、食得安”。高质量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推动要素整合和产业链优化,加快推动粮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向未来谋突破,推进x南省级粮库等设施建设,探索“未来粮仓”建设,推动仓储设施迭代升级,实现粮食仓储革命。
努力打造省域现代化先行的“窗口”,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加速体制机制变革重塑,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更多xx样板,贡献更多xx经验。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三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不断进步,三农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于2021年颁布了《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三农问题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三农一号文件”),这项政策文件对于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这一号文件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三农政策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首先,学习三农一号文件使我更加认识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文件指出,农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只有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投入,推动农业从传统种植业向高效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
其次,学习三农一号文件让我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农民收入低、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等方面的问题,还包括农村社会教育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使三农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因此,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采取多种措施,逐步解决各个问题,确保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
再次,学习三农一号文件使我更加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和目标。文件明确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市场主导,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具体来说,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我们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我们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这些措施和目标的制定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也为我们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最后,学习三农一号文件让我深刻认识到改革创新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动力。文件指出,要坚持改革创新,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我们要鼓励农民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我们要支持乡村旅游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多样化发展。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将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重要支持。
总之,学习三农一号文件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同时也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和目标,以及改革创新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文件的要求,加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作出更大的贡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新农村。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四
2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强基础、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呈现出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更加完备,今年完成水利工程建设1万处,四年来累计投入20.98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39220处,新增灌溉面积6.2万亩,保护耕地2.8万亩,解决了41.35万人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年来共组织实施53个项目,完成投资2.85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3.2万亩,复垦耕地1050亩,25.61万群众收益。农村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758公里,实现了100%乡镇、87.13%村通水泥路,通水泥路村数达到1434个。农村电网和沼气建设进一步加快,今年投入资金1.36亿元,完成了60个村的农电网改造,四年来累计投入5.86亿元,完成了512个村电网改造和253个村提质升级,农网改造面由51.3%提升到今年的82%。农村沼气池建设今年可完成5000口,沼气入户率达到27.6%。
二是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四个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粮油实现连续增产。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推广优质粮油作物的播种面积,提高粮油的单产和品质,粮油产量连年增长,今年粮食产量达到68万吨,增产3.86万吨,实现了连续9年粮食产量增产丰收。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水果产业布局不断优化,时鲜水果面积逐步扩大,优质水果面积今年新增3.5万亩,发展到16.5万亩,水果总面积发展到44万亩,较2009年增加了近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48.5万亩,累计新增8万余亩,其中商品蔬菜面积达到23.55万亩。养殖产业呈现规模发展趋势,今年新增了20个规模养殖场,全市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300家,生猪自给率超过50%,比2009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大鲵产业发展迅速,今年大鲵存池40.5万尾,较去年增长了62%。特色山地烟叶产业不断壮大,今年实现收购烤烟28.8万担,增加了6万担。此外,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到1万亩,较去年增加了1500亩,油茶、五倍子等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新发展油茶3.5万亩,改造五倍子林面积4.2万亩。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和农家乐发展到620家,新增20家,完成营业收入2.4亿元,较去年增长21.5%。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增长4.1%,四年来保持年均4.5%的增幅。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今年可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50元,增长11.5%,继续保持年均11%以上的增速。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化率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今年达到38%。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农产品加工企业逐年增加,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0家,74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46亿元。规模经营不断扩大,建立了标准化生产基地200万亩。产业品牌不断涌现,先后有91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有12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湖南名牌产品”、11个商标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三是农业安全不断加强。预警预报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应急预案和指挥体系逐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进一步健全。四年来共治理病险水库143座次,兴修防洪大堤20.58公里,成功应对了多次重大洪涝灾害和严重旱情,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森林防火措施有力,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重大动物防控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的目标。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松材线虫、红火蚁等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有害生物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加强,积极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断完善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
四是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通过四年努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面铺开,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建立了公益性与经营性相分离的农业服务体系,公益性服务体系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专合组织得到快速发展,近两年来,农民专合组织保持年均100家的增长速度,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到421家,较“十一五”初增加了近3倍,发展合作社成员6.6万个。土地经营权加快流转,今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2.2万亩,总规模达到24万亩,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激发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五是农村民本民生得到明显改善。农村教育事业有效推进,今年投资3273.5万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22所,四年累计建设了84所。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数达到120.55万人,参合率为95.5%,筹资总额达3.51亿元,全面启动了参合农民乡镇(社区)住院全报销制度,779个村卫生室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农村社会保障更加坚实,农村低保标准从每年650元提高到1500元,月保障对象从2.2万人增加到7.98万人,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由650元提高到2400元,农村敬老院达到97所,集中供养率从13%提高到32%,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4550户,项目数从2009年的1000户提高到今年的16950户。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全市96个乡镇实现了都有文化站,建成农家书屋1646家,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有线电视乡镇联网62个,全市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6.5%。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持续加强,积极组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农民培训工程,今年共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2.5万人次,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万人,累计达到3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1亿元。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持续加强,开展了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收费和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清理工作,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常抓不懈,确保了农村和谐稳定,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
六是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造林绿化持续开展,今年完成人工造林8.03万亩,四年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9.15万亩。严格执行林木采伐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69.62%,继续居全省首位。水利部门积极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和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7.7平方公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确保了城乡居民用水安全。加大了河道采砂整治力度,有效规范了河道采砂管理。农村垃圾和面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投入资金1600万元,新建、改建各类卫生厕所33.34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9.33%,创建省级卫生村16个,市级卫生村37个,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面对重重困难,成绩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发展,明确了“三农”工作发展思路。得益于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狠抓落实,制定了促进发展的具体措施。得益于广大干群奋发进取,积极探索,开创了良好的工作局面。
当前,我市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较差,服务体系依然较弱,传统农业的比重依然很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依然很低,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依然很大等问题,都将是需要长期面对,积极寻求**之策,通过加快发展逐步解决的。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关系重大。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多年发展情形看,我市“三农”工作既面临新的挑战又将迎来新的机遇。
一是国际形势给“三农”工作发起了新挑战。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对农产品出口影响仍然很大,制约在不断加强,发达国家将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强大的地位和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千方百计阻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的进入,同时也将千方百计将他们的农产品打入中国市场。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不会自行拆除,强词夺理的保护性争端将愈演愈烈。我们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依靠人口红利和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价格优势正逐渐消减。我们只能面对现实,争取一切有利时机,加速发展自己,积极应对新的挑战。
二是国内形势给“三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经济运行下行趋势已基本见底,不再保持两位数增长速度,基本稳定在7%左右的增幅。实践证明,农业的产业比重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下降,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农业的产业比重下降速度也就越快,追求gdp增速已不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实现在一定速度支撑下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当前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农业生产资源将持续紧缩,农产品质量要求将不断提高,农业发展资源要素配置将重新组合,农业与社会各业关联将更加紧密等新情况,都要求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也是对我们农业农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是党的为“三农”工作明确了新任务。农村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业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党的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就需要落实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方略,需要解决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民增收的矛盾,解决好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多变的大市场的矛盾,解决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的矛盾,解决好农民持续增收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更需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农村改革步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
四是我市“三农”工作迎来新机遇。国民经济处于新一轮的经济扩张期,国家将采取一系列经济扩张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今后的投资重点依然在“三农”领域,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还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张家界市作为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将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必将增强旅游业对农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具体政策将全面出台,更多的项目和资金将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另外,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市和工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都为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新的机遇。综上所述,农业加快发展是大趋势,只要坚持正确路线不折腾,齐心协力谋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必将迎来二次飞跃。
2017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按照“五化五建”工作要求,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为抓手,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各项改革,大力发展“四个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改善农村民本民生,“再干新五年、再创新辉煌”,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目标任务是: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左右,粮食产量稳定在60万吨以上,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万人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万人。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度全面完成投入资金6.75亿元,开工建设1万处,完成治理病险水库4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6平方公里,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3处,解决16.1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继续按照“整县推进、单元实施”的思路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3万亩,补充耕地2.2万亩。继续加强农村交通建设,五年内投入7.5亿元,建设农村公路2500公里,农村客运站20个,农村客运招呼站200个。继续实施农电网改造工程,完成150个未改村的农网改造,力争全市农网改造面达到91%以上。抓好农村沼气池建设,完成农村沼气池3000口建设任务。抓好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继续实施“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流通网络覆盖面。
(二)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稳定粮食生产。加大良种推广力度,抓好粮油作物高产示范片创建,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总产达到6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四个农业,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巩固发展蔬菜产业,加快反季节、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商品蔬菜种植比例。持续做强水果产业,抓好柑桔大果实蝇防控,改造提高柑桔产业,积极发展名特优水果,巩固发展优质水果基地。做大做强茶叶产业,集中发展连片茶叶基地,培育茶叶专业市场,打造“张家界茶”品牌。稳步发展健康养殖业,大力发展草食牲畜和特色养殖业,大力发展大鲵养殖业,实现年内大鲵存池60万尾。加快发展林业产业,将新造林与油茶、茶叶、花卉苗木、五倍子产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着力打造优质烟叶品牌,确保完成28万担烟叶生产收购任务。大力推进休闲农业,着力打造各类特色农业观光园,加快推进交通干线特色农业观光带的发展。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继续扶持壮大省市级龙头企业,鼓励企业与农户、专合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接机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推动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不断拓宽农机作业领域,提高农机服务水平。强力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加快制定发布农业地方标准,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整合品牌资源,打造“张家界”品牌,抓好“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和监管,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突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抓好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维护,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发证工作,加快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步伐,全面完成土地二轮延包权证发放到户工作,积极探索征地补偿安置新模式,加快新的补偿标准的实施。全面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融资体制、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价五项改革。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年内新增农民专合组织100家,新增会员5000户。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年内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万亩。加快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发展经营性农业服务组织。
(四)突出改善农村民本民生,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低保实施范围,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加大对困难户建设住房的扶持力度。加强乡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建设,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受益面。积极发展农村文体事业,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五)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促进全面平衡发展。加大4个“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示范片的创建力度,认真落实各项建设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推进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加快示范片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农村社会公益事业,推进镇村同治和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我市《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若干意见》文件和《张家界市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全面实施。继续推进“整村推进”建设扶贫工作,完善“部门包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攻坚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快贫困村面貌改变。
(六)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张家界。开展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完成营造林15.04万亩,抓好城区主干道、滨河路、张家界大道等6大城市绿化景观项目建设。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与执法监督,加强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强水资源管理,完善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影响评估和论证,做好水利风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加强河道管理,严厉打击乱采乱挖等违法行为。
(七)抓好农业安全生产,构建农业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水文监测预报与调度,抓好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加快推进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站点和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手段建设,提高农业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全力抓好森林防火,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严格林区火源管理,严厉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努力控制森林火灾。抓好动植物防疫免疫,加快推进官方兽医、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建设,做好春秋两季集中强制免疫工作。严格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完善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重大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及运作机制,确保病虫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加强松材线虫和外来入侵生物防治与监控,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扩散蔓延。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监管,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拓宽实施品种和范围。加快农业保险工作步伐,引导保险业大范围进入农业,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发展动力。加强农村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认证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五
当今社会竞争无处不在,作为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信用社来说,无一例外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冲击,无论是信用社还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之间竞争都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当前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存在较大差距面前,我们显的更是相形见绌,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只有奋起直追,改善软、硬件设施,创新思路、健全内控、紧抓窗口文明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促使服务工作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
一、立足“三农”,互惠共赢。
信用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始终坚持了以信贷支农工作为重心,不断深入农村、农户,广泛收集农业资金需求信息,并根据农户需求,坚持不误农时、择优帮扶、简化手续的原则,及时解决农户的资金困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血液。
二、转变思想,提高服务意识。
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金融单位,大多数都坐落在乡镇,经济相对并不发达,加上“等、要、靠”的老旧思想,严重制约着信合事业的发展,针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牢固树立从“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的工作思想,不断稳定老客户、发展新客户。充分发挥员工们人缘和地缘优势,广泛收集信息、开辟储源,不断与周边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加强联系,尽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样不但给顾客留下了良好印象,为今后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信用社的整体效益也会得到不断提升,正所谓“服务出效益”。
三、改善服务设施,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目前信用社与商业银行在服务硬件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对业务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此次市办事处下发的《文明服务规范》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各项便民措施:为客户配备休息、饮水等器具,设置一米线为客户营造和谐的办理业务秩序,设置意见簿广听群众呼声,从中发现不足,等等,不断的改善社容社貌,树立良好的金融企业形象。
四、强化窗口服务,把好第一道关。
针对《文明服务规范》的要求,做为窗口柜员来说尤为重要,这是客户与信用社接触的第一道关,是信用社的一个脸面,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信用社的整体形象,因此,每位员工都要坚持做到配证上岗,统一着装,办公物件摆放有序,业务处理准确及时,接待客户一律使用文明用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客户,让客户欢喜而来、满意而归。
“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把文明服务这句话落实到现实工作中来,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更好的为“三农”经济发展服务,从而树立信用社的良好企业文化,为信用社进一步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六
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于农村和农民来说是一份福音,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文件。这份文件,着眼于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和政策,旨在推动农村经济脱贫、生态保护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作为学习者,我们应当深入研读这份文件,从中汲取养分,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首先,我们应当从一号文件中认识到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然而,近年来,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了诸多制约。一号文件对这些问题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供给能力,以及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学习这些政策和措施,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农村经济的潜力。
其次,学习一号文件让我们知道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一号文件重申了农民的主体地位,提出了加强农民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建设的措施,旨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力和自主性。这些举措使农民有了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并且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农村发展中来。作为学习者,我们应当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推动农民自主发展,实现自身价值。
再次,学习一号文件让我们认识到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和要求,强调了生态化农业的重要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作为学习者,应当从文中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农村生态保护工作中。
最后,学习一号文件让我们认清农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号文件对当前农村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做了深入分析,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例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有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水平仍较低等。我们应当深入研读这些问题和挑战,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学习一号文件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我相信,通过深入研读一号文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认识到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只有通过对一号文件的学习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推动农村经济脱贫、生态保护和农民生活品质的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七
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然而,也不能忽视农村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最近出台了一号文件,即《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旨在加强农村改革与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动农村全面振兴。在学习和理解这一号文件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产生了许多体会与感悟。
首先,我认为三农一号文件的发布彰显了我国政府对农村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这份文件的出台与落地,不仅需要政府的决策与批准,更需要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贯彻与执行。文件中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扶贫攻坚、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等,这些都是我国政府希望推动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具体举措。可以说,政府对于农村发展的关心与投入,将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与发展空间。
其次,三农一号文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文件中指出,农民增收是农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根据文件要求,政府将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民工收入等。这些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将有效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这也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村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三农一号文件倡导创新驱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和创新。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优质高效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这一举措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创新驱动,还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现代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此外,三农一号文件提出了土地承包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农村发展进程中,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和生产要素,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存在一些弊端和问题,需要改革完善。文件中提出,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推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机制,加强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这些改革举措的出台,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土地流转和发展机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学习三农一号文件,我深感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看到了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与关注。通过政策和措施的制定与落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农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同时,作为广大农民的一员,我们也应当积极投身到农村发展中,为实现农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八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带有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就要强化“重中之重”的意识,落实“重中之重”的要求,时刻不能忘记:江西省2/3的人口是农民,2/3的国土是山区,农业依然是江西省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民依然是最需要关心和支持的群体,城乡失衡依然是江西最大的社会结构性矛盾,农村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大的难点,从而要不断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努力夯江西省实现发展升级的重要基础。
总书记多次讲到:“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多次强调:“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只要粮食不出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并明确指出“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粮食生产。”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驾驭全局的战略视野。
江西作为农业大省、粮食主产省,抓好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全省上下艰巨而光荣的重大责任。我们要始终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围绕粮食稳定增产,按照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坚决守住江西省4600万亩耕地和高产粮田“两条红线”,充分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两个积极性”,确保粮食总产持续稳定,以江西省粮食的稳产增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
我们必须本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抓好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注重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下最大气力、采取最有力的举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放心。
一是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做好两件事:大力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严格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安全、优质、营养型绿色农产品基地。
二是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习总书记指出:“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加快在全省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落实属地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尤其要加快县乡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同时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
三是把好食品安全信誉关。要树立现代市场理念,实施以“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为主题的品牌战略,改变品牌少、小而散、多而乱、含金量不高的现状。集中优势资源,在有特色、深加工、保安全和会营销方面下大功夫,打响江西大米、茶叶、水果、蔬菜、茶油、肉类、蛋禽、水产品、菌类等品牌,逐步培育一批国内外名牌。
一是要从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持续投入、全面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加大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充分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二是要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必须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我们要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运用步伐,继续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进以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兴产业技术研发,组织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
三是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江西省来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注意从不断推进集中连片、田块平整、配套完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快重点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步伐,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
四是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确保水稻生产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高产、高效、高附加值种养业,不断提高高效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比重和养殖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要根据江西省的资源禀赋,从省到市、县、乡依次做好种植结构调整规划,发展适合本地的种植养殖品种,大力推动优势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着力抓紧抓好几件事:
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凡是涉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我们都要慎重稳妥推进,必须有序有节,严格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不能抢跑。说到底,就是要坚决做到习总书记在去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不能”,把握农村改革中的“变”与“不变”的关系,坚决维护农民权益,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要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关系。今年江西省将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在坚持所有权、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在经营权改革上做好文章,积极稳妥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重点围绕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在农业补贴、资金奖补、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农业保险及税务登记等方面加强扶持;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我们要根据中央统一部署,落实好三中全会《决定》制定的有关任务和措施,坚持先易后难和区分轻重缓急原则,审慎稳妥推进,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江西省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不断提高扶贫精准度,以扶贫开发助推小康提速,全力确保江西省328万贫困人口与全省全国人民同步共享全面小康生活。
一是加快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六大工程”,为全省小康提速打下坚实基础。确保“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以科学的考评推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水平;二是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到户到人。要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完成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建立贫困户精准台账,形成较为完善的省市县贫困户信息管理网络。要认真实施“一户一策”,深入分析和找准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因户制宜,分类施策,“量身定做”个性化扶持措施,对贫困人口精确瞄准到人、精准帮扶到户,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三是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造血功能”。全省贫困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格局,走出符合各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路子。要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解决好贫困地区儿童就学的吃、住、行等问题。
习总书记指出:“推进城镇化,要注重提高质量,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不要不顾实际情况、不讲客观规律大干快上、盲目发展。”我们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从根本上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后顾之忧。
我们必须着力推进公共资源城乡均衡配置,坚持把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把公共服务延伸至农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做到“织好网、保基本、兜住底”。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用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赣鄱大地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绿色崛起之路更坦荡,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江西样本”。
习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这“两个最严”要求的提出切中时弊,催人警醒。我们必须尽快形成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的完整方案,健全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法规体系,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要终身追究。
习总书记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习总书记这些既充满诗意、又深刻有力的话语,唤起了奔走在城市中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遵循因山、因水、因文化制宜,合理配置乡土绿化、乡俗场所,注重延续地域乡土文化、乡村旧的空间格局和地域建筑文化特色,保持传统村落的自然和地域特色,让美丽乡村留住自己的特色和“灵魂”。
创建“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江西省要认真组织实施村庄整治建设、农村垃圾处理、农村水环境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绿色乡村建设提升、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农村水电路信改善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八大行动”,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这个传统不能丢。习总书记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对于江西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党管农村工作这一重大原则,更应该始终坚持,永不放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把握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节奏,谋划好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和政策。
二是要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习总书记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使服务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鲜明主题,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三是要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我们要在重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切实处理好“走出去”和“留下来”的村民各自在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中的权利和权益,处理好“老村民”和“新村民”各自的基本权益和利益诉求,让所有村民都能和谐相处,使农民群众真正享有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九
3月5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电话会议的形式召开三农金融服务管理委员会20xx年第一次会议,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研究部署20xx年“三农”金融服务重点工作。邮储银行副行长、三农金融事业部总裁xx出席会议并讲话。
xx指出,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责任,也是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定位,持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要。邮储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农业农村发展机遇,推进“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强调,目前正值疫情防控期间,邮储银行要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监管部门相关要求,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优势,通过加大线上贷款发展力度、简化线下业务办理流程,全力支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农资经销商等“三农”客户资金需求,做好春耕备耕和农产品供应资金支持。
会议要求,要围绕“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脚踏实地做好“三农”金融服务。一是精准施策,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加大金融精准扶贫力度,扎实有力支持脱贫攻坚战收官。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支持力度,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公共服务改善,积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三是加大对重要农产品和特色产业支持力度,聚焦粮食生产和生猪养殖等重点行业,积极保障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四是支持乡村振兴重点主体发展生产,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力度,探索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五是加快科技赋能,着力推进“三农”数字化金融服务。六是强化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效能。
学习三农心得体会篇十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十大战略行动之一,为做好我市今年的‘三农’工作擘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我们将紧紧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这一目标要求,知责履责、知重负重、勇毅前行,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郑州市农委党组书记、主任樊惠林接受记者采访时开宗明义。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樊惠林表示,新的一年,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的目标,全市农委系统将从五个方面发力,强措施、补短板,做好“三农”工作这篇大文章。
突出守好“三条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这三条底线分别是: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樊惠林介绍,在粮食安全上,核心是坚持党政同责,保面积、保产量,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提升粮食单产和品质;在耕地保护上,重点是加强耕地用途管制,防止“非农化”“非粮化”,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持续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上,重点是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打好政策组合拳,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工作,持续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如何抓好科技创新,推动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樊惠林表示,我市将抓好农业双创中心建设,为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创业搭建好平台,聚集好人才,形成与中原科技城相互呼应的发展格局,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我们还将依托新组建的郑州市农业科技研究院,优化人才结构,抓好科技攻关,特别是种业科技攻关,形成与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农谷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格局,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同时,改革探索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市场化机制,使更多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如何抓好产业振兴,推进共同富裕?“我们将重点抓好‘一个载体’,抓住‘两个关键’。”樊惠林介绍,“一个载体”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围绕城市建设和市民对产品需求的不断升级,以“菜篮子”产品和花卉生产等园艺产业为基础,以产业融合、城乡融合、生态融合为方向,以促进都市农业集生产、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多功能一体化协调发展为目标,集中建设一批集优质高效生产、高端科技引领和生态休闲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两个关键”就是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我市将建立健全农村承包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省、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我们将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樊惠林表示,我市将分层分类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精品村建设为引领,梯次抓好示范村建设,高品质完成50个精品村、300个示范村建设。同时,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持续推进农村户用厕所改造,深化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抓好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营造宜居宜业环境。
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活力?樊惠林介绍说,我市将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以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清理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探索闲置宅基地利用新途径;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普惠性、政策性、商业性金融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金融支农新格局。
昂首阔步新征程,砥砺奋进正当时。樊惠林表示,市农委系统将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乡镇农业十三五总结十四五思路。
认真总结十三五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交警整顿心得体会精选(实用15篇)
- 最新校本课程心得体会(优秀18篇)
- 服装店长心得体会及收获(实用11篇)
- 最新会干事心得体会如何写(优秀17篇)
- 骆驼祥子的心得体会报告(优秀19篇)
- 重要批示心得体会总结 心得体会批示意见怎么写(七篇)
- 检察干警心得体会及感悟(优质8篇)
- 最新营销活动心得体会精选(汇总8篇)
- 2023年实践或心得体会范文(通用20篇)
- 法治思维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