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8篇)

  • 上传日期:2023-11-18 19:42:02 |
  • ZTFB |
  • 13页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并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怎样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来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作为党员和广大群众,我们在参加党的各项活动和实践中,不断积累了丰富的心得体会。这些心得体会不仅是我们对党的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更是我们对社会现象和自身成长的思考和总结。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切实践行党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加强学习锻炼自己五个方面,阐述我在党员群众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切实践行党的思想。党的思想是我们的灵魂和标志,只有通过切实行动将党的思想付诸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贯彻党的各项工作。在学习党的思想过程中,我们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和参加各类培训,深入了解党的理论和指导方针,加强思想理论的武装,进一步提高自身水平,做到言行一致,切实践行党的思想。

其次,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党员和群众前进道路上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在各类实践中,我们要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不忘记党的宗旨和理想信念,保持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只有以理想信念的力量,才能在各类困难和挑战中坚持下去,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是我们实现身心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通过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能够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人际交往经验,并且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社会的各种问题,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四,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根本出发点和准则。在党员群众工作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目标,不被功利和虚荣所迷惑,不偏离正确的道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明确什么是真善美,要坚持公正、平等、友爱、团结的价值观念,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我们要加强学习锻炼自己。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党员群众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我们要利用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增加各种技能,为党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

总之,作为党员和广大群众,我们要时刻保持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支持,切实践行党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学习锻炼自己。通过这些工作,我们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为实现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作为党员,我们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重要要求,我们深入学习贯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与群众心贴心、与党心同心,共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受益匪浅,也深刻体会到党员群众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党员,我们深入基层,与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倾听群众的需求和诉求,了解他们的真实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帮助了他们,也更加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培养了我们接触群众、了解民情的能力。

第三段:与党心同心。

作为党员,我们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和职业道德。我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要为党的事业负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我们恪守党的纪律要求,积极参与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性观念,坚决执行党的决策和部署。我们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政策水平。我们愿意同党和人民一道,努力实现党和人民的共同理想。

第四段:提高工作能力。

作为党员,我们始终坚持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积极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们不断扩大自己的工作范围,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深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五段:结语。

作为党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履行自己的党员职责,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与群众心贴心、与党心同心,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党员群众的心得和体会。我们愿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为党的事业做贡献。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党的十九大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其中“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成为了十九大的重要议题。在这场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从中汲取了很多心得体会,对于如何做好一名群众党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段:关注民生,服务群众。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和需求,将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回馈社会。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深入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需求,并通过各种方式尽自己的努力来帮助解决问题。例如,我通过组织开展社区义诊活动,为身体不便的群众提供医疗服务;我还通过捐款建设图书室,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这些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更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关注民生,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第三段:坚守底线,模范表率。

党员作为党的先锋,应该时刻坚守底线,成为一名模范表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明确了自己的党性纪律,严守党规党纪,不参与违纪违法行为。同时,我也时刻保持着良好的家风和社会风气,不仅要做到自己不犯错误,还要对身边的同事、亲友进行教育引导,确保党员队伍的风清气正。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以身作则,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和典范。

第四段:宣传鼓动,引导群众。

作为群众党员,我们要有宣传鼓动的责任和能力,引导群众走向正确的道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宣传鼓动活动,通过文艺演出、讲座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力求做到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行去影响和引导身边的群众。宣传鼓动不仅仅是为了宣传党和政府的声音,更是为了增强群众的文化素质,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第五段:教育自身,不断提高。

仅仅有了以上几点还不足够,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方面还有许多追求和努力。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教育,通过读书、听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技术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力求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要关注群众,更要有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

总结:通过群众党员十九心得体会的教育实践活动,我对于如何做好一名群众党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时刻关心群众的生活和需求,坚守底线,成为模范表率;我们要有宣传鼓动的责任和能力,引导群众走向正确的道路;我们要教育自身,不断提高,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根据县局“大走访”的民访计划安排,我随纪委书记、督察长刘继田深入铜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单集镇吴桥村等村镇走访。铜山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环抱徐州市,外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及山东省微山县接壤,是省际结合、城乡结合区域,是全省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加“破”地区,“新”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坐落在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民住宅;“破”是指还有一部分没有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仍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临行前,我带了300余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精心设想了可能遇到的尴尬局面和难题。经过十天的走访,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宽容和纯朴,意识到公安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尤其是我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推动了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和驻村民警政策待遇的重大调整。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大走访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今年11月12日,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开展万名督察民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大走访”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这次走访第一阶段十天,共走访6个乡镇,19个行政村、16个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25家(户),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265份,掌握的情况也是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苏北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纯朴的苏北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念随口可言,如数家珍,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依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既是警务督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督察民警改进作风、体察民情、促进工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警务督察队伍建设,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任务的完成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走访活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进入校门及至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很少深入农村,更少接触农民。刚开始走访时有为难情绪,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开口,向群众发调查表时,有个小伙子,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了,说:“都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就走了。我感觉很难堪,也很灰心,怎么这样我们是真心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不是搞形式。刘督察长及时开导启发我,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第二天,我见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主动上前与老大爷聊起了家常,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的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们身份,说明来意,我们是督察民警,想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这儿的治安情况,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后,老大爷打开了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几个邻居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警务室建设到党的农村政策,从公安机关亲民便民举措到110报警服务态度等。一个村民听说我们是督察,就主动反映问题,原来,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一直没给处理。随后我们主动与该派出所联系,找来社区民警,在周围邻居的配合下,当场为两家进行调解处理,两家人均表示满意,还主动互相承认了错误,化解了矛盾,村民们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有几个群众主动找我们反映家中自行车被盗、警务室有时关门、找不到民警等问题。临走时还跟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说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我们。通过大走访,我深深懂得: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之所以有上访等问题的发生,可能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

三、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次走访,我们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省际村组,先后深入三堡、棠张和安徽交界的部分治安复杂村组。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不属于职责范围无法做到的给予耐心解释,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认真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这几个村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大家对民警的依赖心较强,普遍希望社区民警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在警务室,能常见到民警的身影。通过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一位村民说:“平时见到警察,不是在马路上拦车罚款,就是来调查取证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好事,通过这次与警察聊天,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真的感到民警马天明又回来了。”

四、大走访活动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农村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村警务室建设。大多数群众对警务室持褒扬的态度。普遍反映社会治安形势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农村的盗抢及其他侵财类案件明显下降,寻衅滋事、流氓滋扰事件也很少发生,见警率明显提高,每天能见到公安人员巡逻,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各项惠民措施更加具体了,但是,也有部分群众反映警务室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民警在警务室的时间太短,办理户籍时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户口慢,影响工期;二是个别群众反映一些因纠纷引起的伤害性案件处理拖拉,矛盾化解不及时,影响生产生活。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党员是人民群众的模范,肩负着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的重要使命。怎样才能更好地带领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体会到,党员带群众要善于倾听民声,关注群众需求,积极回应并帮助解决问题。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员带领群众的责任与使命。

第二段:关注民生。

作为党员,我们要善于关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工作中,我通过定期走访贫困乡村和城市社区,了解群众身边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搭建起了与群众沟通的桥梁,通过与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更加直观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待。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资源不足等。因此,我通过向上级反映情况,争取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解决问题。

第三段:扩大群众参与。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善于团结和凝聚群众的力量,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我积极组织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通过社区志愿者活动、环保宣传和文化活动等形式,引导群众参与社会各项事务。在居民参与中,我发现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因此,我提倡开展民主讨论,听取群众建议,并积极将他们的意见反映给相关部门。通过群众的参与和贡献,社区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第四段:传播党风正气。

作为党员,我们要不断宣传党的先进理念和正确价值观,发挥党建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我带领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和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和公民素质培养。我组织党员干部到学校和社区进行主题宣讲,让群众了解党的政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我们不仅让群众受益,也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段:个人思考。

带领群众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党员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党员们时刻坚守初心,时刻把自己放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时刻关注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带领群众走向幸福。我也明白了党员带群众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努力,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才能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总结:

作为一名党员,我清楚地认识到带领群众是党员的责任和使命。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体会到了党员带群众的重要性和困难之处。只有不断深化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关注民生问题,扩大群众参与,积极宣传党风正气,才能顺利达到带领群众走向幸福的目标。我将一直坚定地以党员的身份,勇于担当,积极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党员是党的骨干力量,群众是党的血液力量。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党员要常怀感恩之心,勤学思考,深入群众,作为人民的勤务员,了解民生疾苦,关心民众需求,并与群众一起共同参与社会活动,解决社会问题。在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自身的成长与变化。

首先,作为党员,我始终保持对党的感恩之心。入党时,我对党的空前的信任与热爱促使我加入这个神圣的集体。作为党员,我深知责任重大,要永远保持对党的忠诚与感恩之情。在与群众交流中,我看到了人们对党的期望与信任,这使我更加明白自己的使命所在。感恩之心让我更加坚定地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不辜负党和群众对我的期望。

其次,作为党员,我时刻保持着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党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我深知,要做到这一点,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党的理论与群众实际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我能更加准确地把握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再次,作为党员,深入群众是我们的必修课。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和困难,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我坚持每周定期走访社区,与居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现状,关心他们的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每次与群众的交流中,我总能感受到他们的真心与信任,这使我更加坚定了为群众服务的决心。

此外,党员与群众的互动中,还需要积极与他们共同参与社会活动。我们要不断在群众参与中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在社区组织活动中,我努力组织居民们参与其中,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通过这些活动,我看到了群众的团结和友爱,听到了他们对社区建设的期盼声。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与群众真心合作,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最后,作为党员,我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在与群众的接触和互动中,我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进自己。我学会了更加细心地聆听群众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与他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我也通过与群众的互动中,增长了见识和经验,提升了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为党和群众服务。

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党员必须时刻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关心他们的需求,听取他们的心声。通过深入群众,学习与思考,我们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不断努力,不断反思自己,始终站在群众的一线,真正做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党员走访群众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作为一名党员,参加了党员走访群众活动,深刻地体会到了党员走访群众的重要性和意义。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五个方面分别展开叙述。

首先,党员走访群众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党的群众路线。党员走访群众,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最大程度地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只有走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通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缺乏基本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无法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通过党员与群众的沟通,我们可以及时将这些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促使问题的解决,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体现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示范作用。

其次,党员走访群众增进了我对群众生活的了解。通过党员走访群众,我亲身体验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困难。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对于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等问题的担忧和困惑。在与一位失业多年的居民交流时,我得知他的就业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并通过与他共同探讨,帮助他寻找了一些就业机会。这些亲身经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群众面临的各种困难,也坚定了我为群众谋福祉的决心。

第三,党员走访群众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一名党员,走访群众是为群众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党员走访群众,我更加了解了群众的期待和需求,也更加学会了如何与他们有效地沟通。与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群众交流时,我学会了尊重他们的思想和意愿,让他们能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我也努力践行党员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与群众交流中用真心、真情去服务他们。这些沟通和服务的经验也对我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四,党员走访群众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走访群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党员履行自身职责的一种方式。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我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着党员的责任和使命。我作为一名党员,必须为群众服务,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谋福祉、办好事。

最后,党员走访群众也让我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在与群众互动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从经济、政策、法律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来解决。这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党员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加深了对群众生活的了解,提升了沟通能力和服务水平,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并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党员走访群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是一种党员履行自己职责的方式。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党员走访群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做到服务群众、服务党的实际。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参加党员走访群众的活动,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贵持之以恒,切忌短期行为,开展"大走访"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党员走访群众。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

根据县局“大走访”的民访计划安排,我随纪委书记、督察长刘继田深入铜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单集镇吴桥村等村镇走访。铜山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环抱徐州市,外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及山东省微山县接壤,是省际结合、城乡结合区域,是全省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加“破”地区,“新”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坐落在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民住宅;“破”是指还有一部分没有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仍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临行前,我带了300余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精心设想了可能遇到的尴尬局面和难题。经过十天的走访,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宽容和纯朴,意识到公安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尤其是我的。

调查报告。

引起了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推动了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和驻村民警政策待遇的重大调整。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大走访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今年11月12日,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开展万名督察民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大走访”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这次走访第一阶段十天,共走访6个乡镇,19个行政村、16个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25家(户),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265份,掌握的情况也是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苏北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纯朴的苏北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念随口可言,如数家珍,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依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既是警务督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督察民警改进作风、体察民情、促进工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警务督察队伍建设,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任务的完成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走访活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进入校门及至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很少深入农村,更少接触农民。刚开始走访时有为难情绪,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开口,向群众发调查表时,有个小伙子,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了,说:“都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就走了。我感觉很难堪,也很灰心,怎么这样我们是真心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不是搞形式。刘督察长及时开导启发我,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第二天,我见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主动上前与老大爷聊起了家常,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的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们身份,说明来意,我们是督察民警,想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这儿的治安情况,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后,老大爷打开了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几个邻居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警务室建设到党的农村政策,从公安机关亲民便民举措到110报警服务态度等。一个村民听说我们是督察,就主动反映问题,原来,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一直没给处理。随后我们主动与该派出所联系,找来社区民警,在周围邻居的配合下,当场为两家进行调解处理,两家人均表示满意,还主动互相承认了错误,化解了矛盾,村民们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有几个群众主动找我们反映家中自行车被盗、警务室有时关门、找不到民警等问题。临走时还跟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说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我们。通过大走访,我深深懂得: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之所以有上访等问题的发生,可能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

三、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次走访,我们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省际村组,先后深入三堡、棠张和安徽交界的部分治安复杂村组。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不属于职责范围无法做到的给予耐心解释,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认真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这几个村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大家对民警的依赖心较强,普遍希望社区民警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在警务室,能常见到民警的身影。通过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一位村民说:“平时见到警察,不是在马路上拦车罚款,就是来调查取证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好事,通过这次与警察聊天,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真的感到民警马天明又回来了。”

四、大走访活动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农村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贴心解难"大走访,是xx区委、区政府经过详细论证、精心部署,于今年4月开始的一项旨在"与百姓贴心、为百姓解难"的广泛的干群互动活动。按照"六零"、"四化"要求,全区千余名干部要走访8.2万个住户、300余家企业及27所学校。本人通过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些情况,形成了粗浅的思考。

基本情况: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经走访企业和群众36045户,收集各类问题2459个,妥善处理1568个,深得群众称赞;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重点项目的积极推进,使辖区百姓的情绪积聚较多,亟待化解;所收集的问题量大而杂,容易使被走访对象误认为流于形式;有些干部的走访还在流于形式,还没有贴心去走。

思考:

一,走访要目的明确,要着眼于"民生、发展"问题。如果走访只是收集情况,那往往就会迷失方向,最后既不能有效地了解民情,化解情绪,有时还会激化矛盾.所以在走访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目前的走访应该民生、发展问题为主.区政协领导在月塘街道石塘冲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该社区204户居民的一个40多年的心结。由于历史原因,该社区华湘区域只有一个总水表,水管多处锈坏,居民只能在一个总水龙头提水生活.走访领导据此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并取得了支持.终于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水表,接上了新的水管,他们再也不用为每天喝"锈水"发愁了,无不称好.一个投资15亿元的商业综合开发项目,由于与所在地一个破产工厂的职工始终不能达成协议,从20xx年开始,两次开工,又两次被迫停工。今年"大走访"开始后,所在的茨菇塘街道办事处决心解决这个老问题,他们逐户走访,开了50多次沟通会,又帮助一些困难职工解决租房、就学、就业和就医等生活难题。心与心的交流,终于较快化解了之前的心结,使上万平方米的旧房拆迁工作终于在8月底开始,项目开工典礼也在和谐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走访要建立机制,要着眼于"便捷、长期"联系。要想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呼声,走访群众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能上级布置集中走访时就走访,不布置时就不走访,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要善于把集中走访与日常走访结合起来,把定期走访与不定期走访结合起来,把走访群众与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要搞好常态化"大走访"活动,关键是要做到"三贵三忌":即一贵真情实意,切忌虚情假意。要切实以公仆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对待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二贵深入扎实,切忌形式主义。开展"大走访"活动应当突出实践特色,避免形式主义。要按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组织广大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社区村寨,走进千家万户,切实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贵持之以恒,切忌短期行为。开展"大走访"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

三,走访要强化意识,要着眼于"服务、形象"提升。每个干部的个人形象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要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服务理念,促进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由"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为"干与不干不一样",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同时,要处理好8小时内外和大走访的关系,8小时之内的正常上班期间,接待群众时要始终做到笑脸相迎、热情待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机构是"群众之家";8小时之外的走访期间,要明确走访目的,严肃走访纪律,做到"三多"(即尊重群众,多倾听;俯下身子,多交心;掌握情况,多记录),"三不"(即做到不随便表态、不带厌烦情绪、不扰民)。

尤为重要的是,走访干部深入群众,要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特别是遇到一些历史问题、疑难问题时,要主动思考"怎么访"、"怎么讲",力求通过得体的话语,消解群众怨气,得到群众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干群关系。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近年来,为加强党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谈话交流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这种谈话,党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民生疾苦,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这次党员群众谈话中,我深入了解了群众的心声,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和启示。

在与群众谈话的过程中,我首先注意到群众对于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期待。许多群众表达了对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关切,对能否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倍感焦虑。他们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基层民生问题,努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让我深感党员干部的责任重大,必须牢记初心使命,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为群众谋福祉。

其次,我也发现到许多群众还存在对党员干部行为的关注和批评。他们对一些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行为表示愤怒和失望,对这些行为的负面影响感到深深的痛心。这让我深感到党员干部应当时刻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以身作则,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在党员群众谈话中,我表示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合格党员。

除了了解群众的期望和批评外,我也从党员群众谈话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有些群众提出了针对性强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往往能够更好地解决当前问题。例如,有人在谈话中提到了一些基层卫生院医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建议。这些建议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增强了我们与群众之间的互动沟通,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党员群众谈话不仅仅是党员了解群众的机会,也是让群众了解党员工作的窗口。在与群众的谈话中,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我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党组织的活动情况。我发现许多群众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他们对我们的付出表示肯定和感谢。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我为人民创造更多幸福的动力,同时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党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为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通过党员群众谈话,我深入了解了群众的期待、要求和批评,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作为一名党员,我将继续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愿,并努力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我相信,只有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__同志建党治党的一贯思想。近几年来,___在多种时机和场合,对这个核心问题作了反复的强调和论述。仅在《论党的建设》一书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就有30处之多。这既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党内出现的一些脱离群众现象的深深忧虑。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任用多年的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努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把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充分发挥职工在发展生产、增加业务收入、降低运营成本等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

一、切实把加快发展和维护好群众利益摆在工作大局的第一位置。__同志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凡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摆到头等位置”。我们党之所以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靠的就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就是因为党始终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什么是群众利益,加快发展是群众的最大利益。汕头电信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各级党政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职工群众是满意的,但在个别单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把群众的利益摆在应有的位置,实质上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感情问题。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在作决策、抓工作、办事情首先要考虑发展的大局、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群众利益的事多办快办,有损群众利益的事坚决不办。

二、切实把群众的呼声和意愿作为指导工作的第一信号。人民群众的呼声是其根本利益的综合体现。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是加强和改进政府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如果对群众的意见要求冷落旁置、敷衍塞责,党的形象就会受到损害,企业的诚信度就会降低。因此,作为广东电信地面局的领导,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客户、面向生产,不能只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处理日常工作,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指出:“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如果听不到群众的呼声,领导就会变成“瞎子”、“聋子”,掌握的情况就会“失真”,作出的决策就会走样变调,群众的利益就会落空。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要深入到群众中间,知职工之所思,察职工之所虑,做到情真意切,透彻了解群众的心思,真切感受群众的情绪,确保“第一信号”的客观真实。必须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和办法,为人民群众表达愿望、反映情况提供方便,确保“第一信号”源源不断。如广东电信全面推行企务公开制度、汕头分公司实行分公司领导与基层单位联系制度以及每日基层信息汇报制度、企业网职工论坛等形式及时采集职工群众对发展生产的意见、建议和工作中碰到的困难,为企业领导指挥生产、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和研究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思路。

三、切实把关心和服务群众作为各级领导的第一职责。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领导就是服务。”领导干部有多种职责,服务群众是第一职责。领导为群众多送一份暖,群众对干部就多生一分情;干部多尽一份责,就为党多增一分光。因此,作为企业领导干部要像___要求的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切实履行好关心和服务群众的职责。

四、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政绩的第一尺度。一是要扩大知情权,要有让职工有知情的勇气,认真落实企务公开的各项要求,增强企业工作的透明度,对出台的重要决策、所做的主要工作、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等,要采取多种形式告知职工,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政策措施的出台过程、重要工作的实施进度、热点问题的解决情况,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要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群众了解领导的工作情况有合理的方式、畅通的渠道、正常的程序。二是要增加监督权。要有让人民监督的魄力,认识到让人民监督是人民对自己的爱护,可以让自己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定期听取群众对企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群众满意的就坚持,不满意的要及时改正。三是要强化评判权。班子强不强,领导好不好,是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广大群众心里最清楚、体会最深刻。

五、密切联系群众,加快汕头电信发展。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密切领导与员工、机关与基层的联系,是加快汕头电信发展的基础。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发挥群众发展汕头电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汕头电信生产的第一要务,做大做强是企业唯一的生存途径。这就要求企业干部要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发展生产,深入研究市场,分析市场,把握市场,引导市场,不断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效益。因此,我们要围绕贯彻省公司电信工作会议精神,确立“一切为了市场、一切为了客户、一切为了效益”指导思想,不断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不断引导市场、激活增量。要树立一切为了市场观念,就是要巩固市场份额,不断拓展新领域,即是确保存量、激活增量。在注重市场分析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话务量分析,开发话务分析系统,认真分析话务流入、流出、流向、流量,引导用户使用、多用电信业务。为激活增量,组织精确放号、宽带会战、电话卡直销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客户的观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要树立一切为了效益的观念,正确处理经济效益、长期效益、社会效益辩证关系,加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网络资源管理,改变成本观念淡薄的意识,优化、控制运营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紧密而亲密的联系。党员作为党的先锋模范,肩负着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使命。而群众则是党的力量源泉,是党员实践的重要对象。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党员与群众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下面我将从党员与群众的关系、群众的智慧、党员的担当、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以及共同成长的角度来探讨党员与群众的心得和体会。

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我们要时刻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大党委员听小人民”。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常常深感群众的智慧和见解的重要性,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是我们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

第二段:群众的智慧。

群众是智慧的集合体。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了群众的智慧。他们是基层的生活和工作的亲历者,他们对于一些问题的了解和掌握比我们党员更为深入。因此,在制定和推行各项政策时,我们要主动调研群众的需求和意见,发扬民主,多听取群众的声音,真正做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段:党员的担当。

作为共产党员,我们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态度,践行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我们要紧密联系群众,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问题,真正做到为群众争取利益,保护群众权益。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关心群众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第四段: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

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群众的支持和配合,党员的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我们要时刻保持与群众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疾苦,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方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第五段:共同成长。

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在与群众的交往中,我们了解到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从而更好地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不仅使我们更加关注群众的需求,也使我们更加成熟和成长。在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中,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学习和提升来改进。党员与群众共同成长,也为我们的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结:

党员与群众心得体会,从党员与群众的关系、群众的智慧、党员的担当、党员群众的紧密联系以及共同成长等角度进行了探讨。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深刻认识到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和交流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我们将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思想态度,充分发扬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不断增进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亲近,共同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二

我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21项规定,让全省党员干部深受触动,赢得全省人民的热烈回应。大家一致认为,21项规定彰显了省委、省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决心,传递出实干兴省、实干富民的态度和魄力,体现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形象,这必将更好地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青海加快“四个发展”、推动“三区”建设、实现“两新”目标、全面建成小康增添助力。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是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的工作重心。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都高度重视干部作风的转变,与时俱进地提出‘创造性地做好群众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强调‘始终与人民坐在一条板凳上’。在历次全委会上,也屡次提出全体党员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冯锐强说,“来自人民、根植人民、造福人民,是我们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以更扎实的作风做好工作”。

的确,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持续深入地开展干部转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万名干部下乡,下基层、接地气、办实事,万名干部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机关干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大机关干部下基层、入农户、进厂矿,真情实意扑下身子,实打实地为基层解决困难,使我省各项事业建设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模范和表率。

省委省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一出台,在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机关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级党委、政府负责人纷纷表示,省委、省政府为各级各界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昨天下午,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学习会,要求办公厅及业务部门的负责同志要以身作则,到基层调研工作,要围绕主题,提前谋划,当好参谋。要特别注意轻车简从,进行有效、适度的工作督查,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及宣传报道,严格限制文件简报和报道的篇幅。

西宁市也于昨天研究出台《西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15条规定》,并提出全市上下要牢牢抓住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核心,把各项规定融入到联系基层服务群众活动中。

海东地委要求牢固树立规定意识、纪律意识,把加强作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并使之转化为执政为民的行为准则。

海晏县三角城镇村民曹玉林说,我们老百姓从中看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郑重承诺,各级领导干部有了这样的表率,相信党群关系将会更密切,社会更和谐。“转变作风从我做起”

转变作风要求我们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都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见诸行动,实现“即时效应”。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提出要求,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求实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不断密切新形势下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海南藏族自治州决定从州委常委做起,严格遵守省委出台的“21条规定”,继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海晏县金滩乡乡长贾国武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规定》言之有物,细致具体,针对性强。作为一线干部,我认为转变作风要从我做起,要把身子扑在基层,把群众利益举过头顶,常到农牧民家走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在抓落实。

“好政策,关键在落实。”省委讲师团团长郭云甫说,贯彻落实《决定》,关键是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以党的__大精神为指导,牢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带头示范,模范执行,以实际行动解决党风、政风、行风问题。

省教育厅厅长王绚表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干部要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的规定,要深入基层,改进调查研究,到最基层调研,带着问题调研,多实地蹲点,走进学校了解办学存在的问题,走进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走近师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掌握第一手材料,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省人口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张进京说,人口计生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上门调研、上门服务、上门现场解决问题,要当好“泥腿子”,问百姓之所需,急群众之所困,切实做到真深入、实服务、细调研。

海北藏族自治州干部王兵全说,21条规定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倾力为民”上,作为基层干部,我们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决心,这既是对中央要求的贯彻,也是对全省人民的承诺,只要《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我们的工作就能让百姓满意。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三

第一段:导入,说明主题(约200字)。

作为党员,靠近群众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有真正了解和接触到普通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谋福利,解决问题。在这个时代,党员靠近群众的形式各异,但核心思想始终不变。通过参与群众的生活,与他们密切互动,我们才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党员使命。

第二段:深入社区,走访群众(约300字)。

我们身为党员,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通过深入社区走访群众,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有效途径。我曾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活动,走访居民,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居民对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对于预防保健还存在着不足。于是,我邀请了医生和专业人士给居民做了健康讲座,并开展了免费的体检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我与群众之间建立了信任和联系,也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健康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第三段:关注群众,解决困难(约300字)。

关注群众,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积极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是党员靠近群众的重要方面。我记得有一次,在社区调研中,我了解到一些低收入居民由于缺乏专业水平,无法自行报销医疗费用,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取得联系,帮助居民办理了相关医疗退费手续。此外,我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了一些社会公益项目的捐助,帮助解决了部分群众的生活难题。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我不仅让我自己更加了解社区群众的困境,也提高了居民群众对党员工作的认可度。

第四段:倾听意见,加强交流(约200字)。

党员要靠近群众,就要充分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一名村党支部副书记,我重视每一位村民的声音。在日常工作中,我组织党员开展村民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但了解了群众的真实需求,也为大家提供了表达意见的空间。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注意到很多村民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需求较高。于是,我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到了一些农资公司的捐助,对村里的水利设施进行了改善。通过这种开展交流的方式,我既密切联系群众,也改善了社区环境,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五段:总结,展望未来(约200字)。

作为一名党员,靠近群众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通过深入社区、关注群众、倾听意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和帮助。未来,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切实履行党员的职责,通过开展更多的实际行动,将党员靠近群众的理念真正地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努力为广大群众谋幸福,解忧愁,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

总结:通过深入社区、关注群众、解决困难、倾听意见的实际行动,党员能够更好地靠近群众,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解决方案。这不仅增强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和纪律观念,也提高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声誉。未来,我们应持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深入工作一线,更好地服务群众,履行我们作为党员的职责。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四

20xx年经过这次的党员走访群众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在此分享。

根据黄石市委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的要求,市科协“三万”工作队于3月15日开始在民爱村10个村组的377户村民走访,重点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了解农村民情民意情况,以及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要求与期盼。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次“三万”活动,我们可以把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各种惠农举措宣传到户、到人,让农民群众进一步了解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和隐患,并有效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农村的稳定,最大化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各种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切实转变了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了解广大农民所思所想所盼所忧,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通过一个月来的入户走访,使广大农户能得到及时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和农民交谈中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农村各项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农村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信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政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矛盾纠纷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服务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

二、走访磨练意志,密切群干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记忆犹新,走访的第一户就让我们遇到了难堪,当把调查问卷和一些资料拿给姓程的农户时,旁边的一位家人就把问卷还给我,说:“都是搞搞形式,党的政策那么好,但是也落实不到老百姓名下”,问他们现如今有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和希望,说:“反正讲了也是白讲”。其实我们走访是真心想为群众办实事,可是这样一时让我们很是灰心,很是难堪。

在到下一户走访的途中,我们就细心的开导启发大家,走访过程中不仅要知道被走访对象类型、对党的政策的知晓情况、还要考虑被走访对象对基层干部的认知情况,每个村民对政策、对干部的认知程度都有差异,而村民之间因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又存在不同,要让群众信任我们,要时刻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让他们愿意和我们沟通。总结之后我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和他们亲切交流,时不时的拉拉家常,那种对立现象的小插曲再也没出现过。

看到我们是真心办事,有几个群众还主动找到我们问了一些关于新农保、合作医疗和就业的问题,留下了电话号码,说有事好联系。这让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的为他们解决问题,与群众及时沟通,群众是特别通情达理的,之前存在的问题可能在于工作做的不细致,沟通方式不恰当。

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切的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多。

三、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虽然累但却快乐着,吃住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了,然而还有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通过对走访情况整理分析,农民最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村民最关心的是村级公路问题。虽然村级主干道已部分硬化完毕,但是组组通目前尚未硬化,平时路面就是坑坑洼洼,一遇到下雨便变得泥泞不堪,行路艰难。

2、普遍反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少。在我们组所走访的农家中,很少有30岁以下的年轻人在家务农,导致请不到人做事,请到人做事也工价太高。年轻人大多在黄石周边地务工。若干年后,年老的没有劳动能力了,年轻的都在外打拼,耕地面积会逐年减少,耕地质量也日趋下降。

3、现在物价上涨过快,目前农民生产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农资价格上涨过快,年年生产投资太大,但是病虫害及旱涝等自然灾害威胁日益严重,一年下来除去投资的部分,余下只能过个生活。希望国家今后要大力监管物价,调节物价。

4、虽然农民认为现如今的惠农政策好,也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但普遍还是认为农民看病贵,农村家庭教育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希望子女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上大学,但是昂贵的学费往往让他们无力承担。

5、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生产及养殖业缺乏适用的科学技术,只是靠祖祖辈辈的生产经验。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干部受到锻炼,群众得实惠,帮农民增收,促农村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我们将积极搞好服务,为联系村办实事,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我们坚信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广大人民群众定能过上好日子,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贴心解难"大走访,是xx区委、区政府经过详细论证、精心部署,于今年4月开始的一项旨在"与百姓贴心、为百姓解难"的广泛的干群互动活动。按照"六零"、"四化"要求,全区千余名干部要走访8.2万个住户、300余家企业及27所学校。本人通过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了解了一些情况,形成了粗浅的思考。

基本情况:

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经走访企业和群众36045户,收集各类问题2459个,妥善处理1568个,深得群众称赞;但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及重点项目的积极推进,使辖区百姓的情绪积聚较多,亟待化解;所收集的问题量大而杂,容易使被走访对象误认为流于形式;有些干部的走访还在流于形式,还没有贴心去走。

思考:

一,走访要目的明确,要着眼于"民生、发展"问题。如果走访只是收集情况,那往往就会迷失方向,最后既不能有效地了解民情,化解情绪,有时还会激化矛盾.所以在走访过程中一定要有目的,目前的走访应该民生、发展问题为主.区政协领导在月塘街道石塘冲社区走访时了解到该社区204户居民的一个40多年的心结。由于历史原因,该社区华湘区域只有一个总水表,水管多处锈坏,居民只能在一个总水龙头提水生活.走访领导据此与市自来水公司联系并取得了支持.终于每家每户都装上了水表,接上了新的水管,他们再也不用为每天喝"锈水"发愁了,无不称好.一个投资15亿元的商业综合开发项目,由于与所在地一个破产工厂的职工始终不能达成协议,从20xx年开始,两次开工,又两次被迫停工。今年"大走访"开始后,所在的茨菇塘街道办事处决心解决这个老问题,他们逐户走访,开了50多次沟通会,又帮助一些困难职工解决租房、就学、就业和就医等生活难题。心与心的交流,终于较快化解了之前的心结,使上万平方米的旧房拆迁工作终于在8月底开始,项目开工典礼也在和谐气氛中顺利进行。

二,走访要建立机制,要着眼于"便捷、长期"联系。要想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呼声,走访群众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不能上级布置集中走访时就走访,不布置时就不走访,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要善于把集中走访与日常走访结合起来,把定期走访与不定期走访结合起来,把走访群众与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问题结合起来。要搞好常态化"大走访"活动,关键是要做到"三贵三忌":即一贵真情实意,切忌虚情假意。要切实以公仆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对待群众,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走访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二贵深入扎实,切忌形式主义。开展"大走访"活动应当突出实践特色,避免形式主义。要按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要求,组织广大干部真正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社区村寨,走进千家万户,切实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努力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三贵持之以恒,切忌短期行为。开展"大走访"活动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要求。

三,走访要强化意识,要着眼于"服务、形象"提升。每个干部的个人形象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整体形象。要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机关服务理念,促进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将被动"坐堂"办事转变为主动"上门"办事,由"干与不干一个样"转变为"干与不干不一样",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转变干部作风。同时,要处理好8小时内外和大走访的关系,8小时之内的正常上班期间,接待群众时要始终做到笑脸相迎、热情待人,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机构是"群众之家";8小时之外的走访期间,要明确走访目的,严肃走访纪律,做到"三多"(即尊重群众,多倾听;俯下身子,多交心;掌握情况,多记录),"三不"(即做到不随便表态、不带厌烦情绪、不扰民)。

尤为重要的是,走访干部深入群众,要学会说"群众话",练就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特别是遇到一些历史问题、疑难问题时,要主动思考"怎么访"、"怎么讲",力求通过得体的话语,消解群众怨气,得到群众理解,甚至化干戈为玉帛,融洽干群关系。

根据县局“大走访”的民访计划安排,我随纪委书记、督察长刘继田深入铜山县最偏远的乡村--单集镇吴桥村等村镇走访。铜山县地处江苏省北部,环抱徐州市,外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萧县及山东省微山县接壤,是省际结合、城乡结合区域,是全省社会治安较为复杂的地区之一。这是一个典型的“新”加“破”地区,“新”是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就坐落在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农民住宅;“破”是指还有一部分没有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仍居住在破旧的茅草房里。临行前,我带了300余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情况调查表》,精心设想了可能遇到的尴尬局面和难题。经过十天的走访,使我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宽容和纯朴,意识到公安工作的差距和不足,尤其是我的。

调查报告。

引起了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由此推动了农村警务室工作机制和驻村民警政策待遇的重大调整。通过进村入户走访调查,我主要有如下几点收获和体会:

一、大走访活动的决定非常及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今年11月12日,公安部警务督察局部署在全国公安机关警务督察部门开展万名督察民警“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时,我起初还认为这是“做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通过实地走访,我深刻感受到这项决策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大走访”活动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这次走访第一阶段十天,共走访6个乡镇,19个行政村、16个社区、23家企事业单位,走访群众125家(户),向居民群众发放调查表265份,掌握的情况也是浅表层次的,但我真切地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和农民带来的深刻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苏北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纯朴的苏北农民对党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的信念随口可言,如数家珍,尽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依赖是有口皆碑的。开展“进村入户大走访、问计求策促平安”专项活动,既是警务督察部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执法为民理念的一次重大举措,也是督察民警改进作风、体察民情、促进工作的实际步骤。通过深入农村,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了解农村社会治安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平安农村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进一步服务保障农村改革发展,维护农村治安稳定;强化警务督察队伍建设,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三大建设任务的完成作出应有贡献。

二、大走访活动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学会了如何做好群众工作。

虽然我出生在农村,但进入校门及至参加公安工作后一直在县城上班,很少深入农村,更少接触农民。刚开始走访时有为难情绪,不好意思,不知该怎么开口,向群众发调查表时,有个小伙子,看了一眼,就把表还给我了,说:“都是搞搞形式,你们自己随便填就是了”,说完就走了。我感觉很难堪,也很灰心,怎么这样我们是真心想听听大家的心声,不是搞形式。刘督察长及时开导启发我,要让群众信任我们,愿意和我们说真心话,首先就要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要让群众相信我们,必须加强沟通。第二天,我见一位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晒太阳,主动上前与老大爷聊起了家常,老大爷看我不是本村的人,问我有什么事,我就表明我们身份,说明来意,我们是督察民警,想做一个调查,了解一下这儿的治安情况,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还有什么要求和建议在取得了老人的信任后,老大爷打开了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几个邻居也围拢过来,一块聊,从村里的警务室建设到党的农村政策,从公安机关亲民便民举措到110报警服务态度等。一个村民听说我们是督察,就主动反映问题,原来,前两天他儿子因为宅基地纠纷与邻居打了起来,派出所只来做了调查笔录就走了,一直没给处理。随后我们主动与该派出所联系,找来社区民警,在周围邻居的配合下,当场为两家进行调解处理,两家人均表示满意,还主动互相承认了错误,化解了矛盾,村民们也都很高兴,认为这是处理得最快最好的一次纠纷,也让他们看到了公安机关为人民办实事的真心。有几个群众主动找我们反映家中自行车被盗、警务室有时关门、找不到民警等问题。临走时还跟我们互留了电话号码,说以后再有什么事,就直接联系我们。通过大走访,我深深懂得:只要真心对待群众,公平公正地处理问题,群众是通情达理的,之所以有上访等问题的发生,可能原因大多在于公安机关或办案民警与群众没有及时沟通,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工作不细致,执法为民的思想没有牢固树立所致。

三、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次走访,我们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乡结合部、省际村组,先后深入三堡、棠张和安徽交界的部分治安复杂村组。每次都是先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交流,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均尽心详细记录,能够当场解答的,现场释疑答问,对群众提出的要求,合理范围的给予肯定答复,不属于职责范围无法做到的给予耐心解释,需要在工作中加强和改进的,认真记录,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这几个村的劳动力都出去打工,只有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大家对民警的依赖心较强,普遍希望社区民警能够再多一些时间在警务室,能常见到民警的身影。通过走访,拉近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真正听到了群众的呼声。一位村民说:“平时见到警察,不是在马路上拦车罚款,就是来调查取证的,感觉都没有什么好事,通过这次与警察聊天,说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真的感到民警马天明又回来了。”

四、大走访活动为局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促进了农村警务室规范化运作。

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农村警务室建设。大多数群众对警务室持褒扬的态度。普遍反映社会治安形势较以前有明显好转,农村的盗抢及其他侵财类案件明显下降,寻衅滋事、流氓滋扰事件也很少发生,见警率明显提高,每天能见到公安人员巡逻,群众的安全感明显提高,公安机关服务群众工作更加贴近民生,各项惠民措施更加具体了,但是,也有部分群众反映警务室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民警在警务室的时间太短,办理户籍时手续繁琐,办理周期较长,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办理户口慢,影响工期;二是个别群众反映一些因纠纷引起的伤害性案件处理拖拉,矛盾化解不及时,影响生产生活。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五

党员带群众是共产党员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党员作为基层组织的中坚力量,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助推社会的进步。通过深入与群众的亲密接触和工作实践,我收获了很多关于“党员带群众”的心得体会。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党员带群众的经验和感悟。

第二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

作为党员,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只有真正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他们的实际需要,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因此,我经常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只有当我们真正了解群众的期望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第三段:亲密接触群众。

与群众的亲密接触是党员带群众的必备条件之一。只有亲自走进群众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苦难和困惑,才能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因此,我常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到农村、社区和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通过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我了解到了许多基层问题和矛盾,并通过与他们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第四段:履行党员责任,引领群众。

作为党员,我们要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身作则,成为群众的榜样。我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例如遵纪守法、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热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我们就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和支持。通过履行党员责任,我们可以引领身边的群众,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第五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党员带群众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还从党组织中获得了一系列的政策培训和资源支持,使我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贴心的服务。同时,我也尽量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提高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素质。通过不断努力和提高,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党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党员带群众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通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亲密接触群众、履行党员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我们能够更好地引领群众,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党员,我将始终保持赤诚之心,坚守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出更多的贡献。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六

作为一名党员,在学习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我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我决心坚决拥护八项规定,深入落实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实施八项规定的相关举措,下大力气,下决心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切实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利益,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其次,我们党员应该严于律己,从自身做起,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应该起好带头作用,树立新风,要求别人做到的我们自己先做好。做事情要脚踏实地,不能泛泛而谈,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敷衍群众。我们要牢记一句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我们不能抡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欺欺人。第三,作为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减少群众负担,不麻烦群众就是最大的实事。工作时不搞排场,不扰民,低调严谨办事,提高工作效率。什么警察开道,交通管制,陪同成群,豪华接待都是浪费,都是摆官架子。有这种情况的我们要坚决抵制,严查其中的违纪行为。党员不应该高高在上,应该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群众之中,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如此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最后,党员要改变思想观念,不要总是宣传自己的政绩,做了一点成绩就要大肆宣扬,唯恐天下不知,什么会议内容,文件简报,新闻报道全部都是这些。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你为人民群众做了实事,做了好事,人民群众自然会记得你,金奖银奖都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总之一句话,少说多干,求真务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继续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厉行勤俭节约。从这些小事做起,从这些细节做起,而这些也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他们都是看在眼里的,只有这样才能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如果连这些小的细节都做不好,还谈什么其他的,那些都是空口号,没有一点实际意义,我们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不然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浪费群众对我们的信任。

八项规定就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这句话的具体实践。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改进文风,不谈没有实质的内容;出访,调研工作不讲排场,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严格按要求办事。这些都是“实干”的表现和严格要求。我作为一名党员,将坚持以人为本,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新乡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通过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学习,我感觉规定的内容十分务实,充分体现了本届中央政府的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将个人的一些学习感想和体会阐述如下。

规定的针对性很强,涉及到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都是群众极非常关注、各级领导干部需要重视的问题,这些方面做好了,工作作风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办事效率得到大大提升,更适合近民、亲民,因此与群众的联系更加的紧密。

会议作出的“八项规定”,已向全党全国清楚明确的昭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规定不仅仅是主要涉及到高层的领导干部,对我们乡镇基层工作的同志们,同样非常贴切适用。

这八项规定的表述看起来很简单,也都不是新的提法,但却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感受最深就是一个“实”字:一是措施实。每条规定都不是蜻蜓点水的泛泛而谈,而是扎扎实实的具体举措,既便于执行,又便于监督,这种务实的态度让大家感到非常振奋、非常提气,从而产生了极强的认同感。二是内容实。“实”和“虚”针锋相对,形式主义就是“虚”的一种表现。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接下来的两条规定也都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会议实效”,文件简报要有“实质内容”,特别是两次强调“切实”:“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可以说,规定中“实”的要求贯穿始终,充分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重要论断。三是语言实。八条规定的语言表述上并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刻意追求对仗的工整,但语言简单明了,好理解,易操作,更加显示出真抓实干的态度。

其次是一个“严”字。制定规定的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所以在规定中也是“严”字当头,出现了四次“严格”。可以说规定中提到的很大一部分事项,目前都有相关的制度规定,但在制度的执行方面,却很难令人满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一来,制定的制度规定往往形同虚设,流于形式。所以八项规定再三强调“严”是有其鲜明针对性的,显示的是中央狠抓这项工作的坚定决心。

三是一个“真”字。从这八项规定的表述中,我们看到了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的真诚态度,看到了中央情为民所系、密切联系群众的真情流露,看到了中央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下大气力改变风力的真切愿望。

当然,一切制度的关键在落实。没有切实的落实,那制度也只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起不了半点作用。可喜的是,我们看到新一届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已经率先垂范,李克强、王岐山同志先后在不同场合鲜明地提出要求,不念讲稿,不说空话,切实改进会风,开始认认真真地把这八项规定落到实处。毛泽东同志讲“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八项规定,掷地有声,展现的是党中央认真审慎的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从容不迫的信心。

常言说:“风”不可见,“气”不可见,但“风气”可见。实际当今人民群众普遍反感、反映强烈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往往是风气的问题。与反腐败的大案要案比起来,风气的问题往往反映出来不是特别严重的问题,但又是对干群关系甚至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的大问题,其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党的工作作风对于整个社会的风气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上任伊始,便率先垂范,从改进党的工作作风为抓手,提出这八项规定,犹如一阵清新的风迎面而来,让大家精神为之一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必将为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按照八项规定的要求做好自己,在工作中最主要的就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我县的道路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通过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使我深刻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切实联系群众的重要性,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

中央政治局从八个方面对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做了详细的规定,具体包括精简会议活动;精简会议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中央领导要从严治党的决心。一个地区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各项发展,抓作风建设,首先应该高层领导干部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以什么样的作风开局,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在党的十八后近半个月时间内,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密集发声,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转话风改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此基础上,中央政治局又专题召开会议,并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党的作风建设确立了新的“风向标”。这八项新规定,针对的都是人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问题,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求真务实、亲民的执政新姿态,是凝聚党心得民心之举。

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这一传统和作风,在一些地方、个别干部那里,不同程度地被淡忘或遗忘了。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中,作风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以权谋私、骄奢淫逸……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令人欣喜的是,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党的十八大对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不深入基层、不联系群众,将会导致决策失误,把党的事业引向歧途;工作作风有问题,将会脱离群众,乃至走向腐败。后十八大时期的党中央及时出台关于作风建设的八项新规定,将行为准则和规范固化为制度,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党团结带领干部群众不断前进的根本保证,也是我党高度的政治清醒和责任担当。中央政治局制定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方面的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这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八项规定”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再深入、再部署、再动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既是对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和弘扬,又是对党执政60年来宝贵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努力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形势下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始终紧密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以往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却是一项长期任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从历史经验来看,我们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密切联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我们党将一事无成。推翻“三座大山”、完成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次次历史性巨变,都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是我们党为谋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同最广大人民血肉联系而作出的历史抉择。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从工作思路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坚持用我们的权力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的思想教育党员干部,要求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环境中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变化,既要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我们的既定目标共同奋斗。能不能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衡量党员干部群众观点强不强、工作实不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好不好的重要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加强党建工作的根本指南。我们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认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抓好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落到实处。而抓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归结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来,归结到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来,归结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来。

从提高个人素质来看,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先进性和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人民群众看我们党是不是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直观判断就是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得出的。党员干部的威信说到底是建立在人民群众信赖和支持基础上的。保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是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一些党员干部所以出现这们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脱离了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党员干部花架子越少,作风越扎实,人民群众就会离你越近;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就能在政治上、思想上、作风上保持党员和干部本色,各种不正之风就无隙可乘,我们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越来越高,战斗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从根本上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关键在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

一要体察民情。与人民群众有没有感情,是衡量和检验一个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成熟的重要标准。革命战争年代,广大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生死、共患难,建立了鱼水深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进了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党的这些好传统、好作风不但不能丢,而且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是增进与群众感情的最好办法,也是了解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与工农群众交朋友,关心基层和群众的困难,了解基层工作中的新情况,这既是做好工作的需要,也是提升自身思想境界的要求。

二要了解民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首先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历史经验一再表明,把各项决策和工作建立在了解、顺应、符合群众愿望和要求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无视、偏离、违背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任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置,把人民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不可无视民意、违背民意、挫伤民意。

三要集中民智。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实践,是领导干部的力量源泉。要善于把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凝聚和发挥出来,形成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许许多多的伟大创造都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进行决策和推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渐增大。党员干部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善于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善于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更好地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珍惜民力。民力,毁之易,聚之难。当前,由于种种原因,不体恤群众、不珍惜民力的事情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推进工作和事业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五要改善民生。民生所在,党心所系,政之所行。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切实解决好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等问题,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医疗是民生之需,要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夯实社会和谐的制度基础;安居是民生之愿,必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廉租房制度建设,使各项住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作为党员干部,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只有始终牢记自己职责,自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联系群众,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才能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人民公仆。

中小学时代,就能够熟记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一文,对有的语句至今记忆犹新,如“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等等。但由于当时的经历所限,对其中的微言大意及深刻内涵难以理解和把握。

现如今,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历经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不同历史时期,个人上过大学,当过教师,呆过工厂,进了机关,从一名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人民检察官,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和社会阅历日渐丰富,再回过头来重温《为人民服务》,认识大为不同。我理解,《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短小不过区区七百余字,但的确非常精妙,意境深远,不失为长期指导共产党人行为经典之作。毛泽东同志论著《为人民服务》一文虽然写在一九四四年,至今已过了六十余年,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对于我们的党,对我们每位共产党员而言,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并且将在更长的历史时期甚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更长的历史进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认为,《为人民服务》一文至少提及我们要牢记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或者精神:

一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最明白不过地表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该文开篇即开字明义的指出,我们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就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首先是人民的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成长历程和执政历史都证明了一点:即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了人民的解放而成长壮大,为谋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执政,心得体会《牢记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远做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永远为人民而工作而服务。

二是牢固树立公而忘私的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不是普通群众,共产党员必须牢记自己的角色定位,即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共产党员必须“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比普通群众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比普通群众更加勇挑重担,先当骨干;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必须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毛泽东同志进而指出:“要革命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毛泽东同志这些话,是在革命战争时代讲的,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而且对于现在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谨记领袖教诲,切实发扬共产党员勇于牺牲的精神。当然,这种牺牲不必指生命的牺牲,更多地包含着对个人时间、个人利益的牺牲,即在具体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做到勇于牺牲,甘于奉献。

三是牢固树立接受监督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条极为重要。从历史发展规律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看,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看,错误都是难免发生的,历史的每一点滴进步都是在纠错过程中实现的。从党的现代史看,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不断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不断成长壮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历经了重大错误走向改革开放;改革开放过程我们不断更新观念,从放弃计划经济到建立商品经济到建议社会主义时期经济,也是一个逐步的渐进发展过程。对于腐败问题,党的坚定反腐态度也足以证明这一点。这是对党而言,对个人而言也是一样,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对待自身不足和差距,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坚决改正的态度和行动,同时更要自学接受监督,以诚恳的态度接受批评,改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共产党员党性的要求。

四是牢固树立团结奋进的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就要求我们,共产党员首先心中要有大局,要有胸怀全局的意识,要立足共同的目标来规制自己,来团结同志;同志之间既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互相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团结合作,为了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在具体工作中,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提高本领;既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又要有解决困难的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团结,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结晶,来共谋大局,共谋发展大计,共同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失去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我们党已经成立92周年,执政60多年,拥有8000多万党员,党的自身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做为一名党员,应该时刻牢记党的宗旨。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牢记“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要求,也是解决当下我国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我党建党初期直到现在,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领导人到现在国家领导人,都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天、是执政之本。邓小平同志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向来认为,归根结底地来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群众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时解放全体劳动人民。人民群众的觉悟性、积极性、创造性愈是发展,工人阶级的事业就愈是发展。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是人民群众力量创造的,是集体力量与智慧地结晶,所以党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意识,我党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上,不断领导和带领我国走向更加繁荣富强。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能因为党取得了执政地位而改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把群众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才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为一名党员要树立起为群众服务的意识。邓小平在《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中指出:我们的群众路线,不是满足于那个热热闹闹,主要的是要经常的、细致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事情总是所有人一点一滴地搞成的,这是最根本的。我们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传统,有热闹的形式。但是归根到底,我们是实事求是地做深入的工作。我们可以从中领会到,走群众路线,不是口号、不是形式,而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空谈亡国、实干兴邦”,总书记也一针见血地指出踏踏实实、实事求是地为群众做好每一件事,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满意,我党的执政能力才会越来越强。所以每名党员都要牢固树立实事求是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要坚持执政理念和实践的理论制度创新,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但要传承建国以来执政的历史经验,而且,还必须面对国际大环境和新时期的新形势,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把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做为党的建设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好。

领导干部肩负着组织领导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任,必须切实增强联系群众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工作的开展。

一、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需要正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坚持正确的权力观,摆正“主人”与“公仆”的关系。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领导干部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要把权力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上。要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如何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从政理念。要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切实履行领导职能,及时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把上级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以及人民群众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强化服务意识,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把服务寓于领导和管理之中,及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快群众致富的步伐。

二是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摆正领导与引导的关系。党的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不依靠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追求。一方面要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充分相信群众,真心实意地依靠他们,努力寻求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相信群众不是无原则的迁就,甘当群众的尾巴,必须充分认识到群众的素质参差不齐,以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认识上的差异。要把领导群众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在相信群众的同时,注重抓好对群众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培训,统一群众的思想,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凝聚群众的力量。

三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群众谋利益是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根本目的。但群众的利益有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之分。实现群众的利益也有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妥善处理好显绩与潜绩,近期效果与长远目标,前任与后任的辩证关系,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在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经济与生态等诸多方面的最佳结合,不断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坚决杜绝政绩工程等短期行为,使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互统一协调,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领导干部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基本途径。

第一,坚持情为民所系,准确把握群众工作的理念。要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使广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对增强联系群众能力的认识,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充分认识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联系群众能力的重要意义,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学习谷文昌、郑培民、朱玉儒先进事迹,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增强联系群众的主观愿望。

第二,坚持权为民所用,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要善于为基层解难,结合日常工作,主动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对策,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善于科学决策,积极实践,注意掌握第一手资料,汲取思想营养,广泛集中群众意见,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和集体研究,制定合乎客观规律,给人民群众带来实际利益的正确决策。要善于引导群众,适应形势的变化,主动转变职能和服务方式,努力用谈心谈话、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优化服务等方法,加强沟通、交流,主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坚持利为民所谋,努力创造群众工作业绩。一是加快发展经济,保证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既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也为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二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干群沟通联系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继续推行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三是严格执行党的政策,保证群众利益不受侵犯。认真执行党的政策,维护群众利益,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强化法治意识,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避免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等行为的发生。此外,要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就业、医疗等难题,充分体现党的温暖。

干部联系群众心得体会二:领导干部更应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心得(622字)。

毛泽东同志曾经把共产党员比作“种子”,把人民群众比作“土壤”,只要将“种子”播撒在“土壤”中,就能在人民群众中扎好根、开好花、收好果。我党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共产党员能够做到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真正的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做人民群众之所需。

一、树立群众观念。

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主动迈出空调屋,下到田间地头,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急、所需。设身处地的体验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感同身受的体察群众的情绪处境,做好群众的“跑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真正的带有满腔热情的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

二、恪尽为民之责。

优秀的党员干部能够做到始终如一、廉洁奉公。宋包拯言曰:“廉者,民之表也;贪者,官之贼也。”党员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权力与责任是成正比关系的,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担多大的责任。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是党员干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必然要求。要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就要担起这份责任,做到清正廉洁。

三、拓宽群众思路。

年轻党员干部有着他们本身的优势,要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他们所学所长,树立创新理念,带领群众发家致富。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间去。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聪明和气力。如何创新三问于民方式,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如何进步做好新情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如何在下基层中转变作风,才能真正拉近与群众的间隔?围绕这些题目,本报特邀请部份基层公务员谈体会,提建议。

摘下官帽,戴上草帽。

作为一位基层干部,进村下乡走访调研是平常工作,也是贴近群众、联系群众的最直接体现。因此,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务必要在下基层上求实效。一要摘下官帽,戴上草帽,多听群众言,少讲大道理,用最朴实最直接的方式贴近群众,不能讲派头、拿架子,说些大话、谎话、空话。二要多些调查回访,少些书面汇报。把主要精力投进到实地调查回访中,听听题目是不是得到解决,看看是不是出现新题目,想一想还能为群众做些甚么,寻求题目解决办法,避免情势主义、形象工程。

-

访民情何不来个三突破。

下基层要想深进访民情,就得做到三个突破:突破指定点,不事前采样选点,多来些临时停车,到基层最薄弱的地方往,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往。突破干部包围圈,进行微服私访,访前有调查,少听汇报,多看实况。突破看示范、座谈的老套路,以解决群众所急所盼为标准,创新下基层方法,当好民牌干部,筑牢党群连心桥。

-

微时代需练就微语言。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微博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把握网上来网上往的群众工作法,学习把握微博问政新方式。微语言就是微博上网民们惯用的滑稽、轻松、直白的大众语言。借助政务微博解决群众题目,要忌讳呆板的文件语言、程式化的会议讲话,避免网民对管理者心生抗拒、敌意和戒备,利用这个真实表达个性的信息平台,更好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

三问于民关键要服务于民。

三问于民问得真经后,关键还是要解决好、落实好真经,终究服务于民,让群众得实惠。

展开三问于民工作,假如雷声大雨点小,缺少担当精神,碰到矛盾就绕着走,碰到题目就回避,那末,群众从中就得不到任何实惠,也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因此,要杜尽一阵风式的三问于民,克服情势主义和表面文章,要从内心尊重群众,以诚心帮助群众。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聆听,做好回纳梳理,抓好落实和反馈;对群众反映的困难题目,能够现场解决的及时进行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抚慰群众情绪,给出解决期限。对群众的事,切莫只承诺,不履诺,只喊口号,不讲行动。

常到基层回炉补课。

基层时刻在发生着变化,社情__在不断变化,从基层提拔的干部或曾在基层挂职的干部,不能吃以往基层工作经历的老本,应常常到基层回炉补课。建立并完善干部回基层补课的工作制度、责任制度、考核制度等,使干部回基层补课常态化、制度化。只有常常到基层接地气,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聪明和气力,决策和工作才会更有底气。

善用群众这面镜。

怎样让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正问出__问出实效?笔者以为要善于把人民群众当做镜子,常把工作等放到群众眼前照一照。要会用显微镜,于细微的地方找题目。专心观察和感受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特别要留意从群众的住房、就诊、子女教育等题目中,窥测群众未提出来的公道需求,变问需于民为主动满足民之需求。要乐用观后镜,在怨言话中寻不足。俗语说:水不平则流,气不顺则吐,群众的怨言话是无奈之言,也是真实之言,因此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意见,在怨言话中查找本身不足,并积极予以改进,从而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盛会,引起了全国各界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我充分认识到要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参与学习、交流、思考,我对群众党员十九心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领导力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了党的领导力的重大意义。党的领导力,不仅体现在决策的科学性和稳定性上,还体现在党员干部自身的素质和作风上。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能力,加强对党的领导的认识和理解,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意识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党的执政能力是党的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治国理政过程中的核心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事业必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识,增强对党的事业的信心和动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再次,我感受到了党的担当精神的重要性。党的担当精神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思想品格和工作作风,是党的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面对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党员干部要有担当精神,时刻保持奋斗姿态,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作为。因此,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保持奋斗的姿态,勇于担当责任,为党的事业奋力前行。

最后,我深入体会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重要性。党的执政理念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理论,为我党的事业提供了总纲领。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不断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执政理念,积极参与党的工作,为实现党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通过参与学习、交流、思考,我对群众党员十九心得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党的领导力、执政能力、担当精神和执政理念,都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政党的重要因素。作为一名党员,我将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和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群众党员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八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党员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永远保持对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感情联系,常怀群众之心。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一指示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关心、支持群众,真正代表群众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第二段:积极参与群众工作,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

作为群众党员,我们深知自己的责任就是服务人民群众。生活中我们会从各个方面出发,积极参与群众工作。比如,在社区活动中,我们不仅仅是组织者和参与者,更是倾听者和服务者。秉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始终保持对群众的感情联系,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第三段: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

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是每位党员应有的品质。我们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关注他们的利益和诉求,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代表他们的利益,做到群众所需就是我们所做。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持续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意见,更好地为他们服务。

第四段:注重群众的思想引导,增强群众的组织意识。

作为党员,我们应该注重群众的思想引导工作,不断加深群众对党的认同和信任。通过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群众在思想上得到进一步的纠偏和提升。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群众的组织和引导,组织他们参与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增强他们的组织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五段: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关切问题。

作为群众党员,我们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发展。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关注群众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在合法范围内帮助他们解决。同时,也要及时传达群众的关切和诉求,使党的决策能够更好地符合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党群关系的密切和谐。

总而言之,作为群众党员,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积极参与群众工作,真正服务于人民群众。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注重群众的思想引导,增强群众的组织意识。同时,我们还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为他们的利益而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