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局工作思路(模板20篇)
文件格式:DOCX
时间:2023-11-12 16:50:12    小编:
劳动局工作思路 文件夹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劳动局工作思路(模板20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6:50:12 |
  • |
  • 13页

简而言之,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是由各种因素所产生的一种情感反应。撰写总结时要注意客观公正,不要偏颇个人主观意见。在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借鉴其中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一

xx市人社局坚持人才优先、民生为本工作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民生保障,全市人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城乡统筹,就业创业成效明显。

一是重点群体就业有序推进。分类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年末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2.65万人,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53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0xx个,“双零”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5%。

二是创业带动就业扎实开展。完善创业带动就业“一揽子”配套政策,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76万元,扶持自主创业0.95万人。深化“创业咖啡集群”和“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载体功能,举办各类主题活动24期,3500余名创客参与其中。新建省市级创业示范基地14家。建成百人创业导师团队,开展“创业大讲堂进校园”系列服务活动3次,培育28个省级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强化创业氛围营造,打造《创客之路》电视节目,评选市级最美创业者和创业明星20人,推出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2人。

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不断优化。企业用工监测有原来的553家企业扩大到800家,同步开展企业失业动态监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监测等,研判就业形势,引导供需对接。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501场,开展“流动招聘车进乡镇”活动12场次、达成就业意向1120人。

四是职业技能培训稳步提高。完成各级各类培训23.86万人次,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2.5万人,市实训中心与社会力量合作新建实训项目2个。

(二)提质扩面,社会保障稳步提高。

一是社保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细则》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意见》。

二是社保扩面工作有新进展。基本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大力推进扩面征缴,加强与地税、工商、财政等部门沟通协作,强化信息数据比对,不断加大征缴、清欠、稽核力度,市区五险费征缴总收入增长6.98%。

三是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完成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12连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同步调整),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实现5连调,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115元,累计发行社保卡262万张。

四是基金监管服务得到加强。配合做好全省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联合市卫计委等部门开展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情况检查。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建立“全覆盖”总额控制基础上的复合结算方式,深入开展“医保监管年”活动,全年各项医疗费用发生额同比下降。创新病退鉴定机制,推行病退鉴定医疗专家异地交流制度,确保鉴定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五是社保降费有效落实。全面落实降低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三)引智育才,人才服务精准有效。

一是人才引进有序开展。抓好人才供需对接,编制发布人才需求目录,举办春夏两季人才交流大会、“双创英才聚港城”等大型聚才活动,组织100余家重点单位赴名校揽才,引进各类人才9226人,长期外国专家52人。强化校地校企对接,邀请12所与我市产业相关的重点高校来连洽谈,签订人才合作协议,打造了一批长期稳定的人才和智力供给基地。举办“专家服务沿海开发”对接活动,邀请73名省内外专家对接我市63家企业,帮助解决难题。

二是人才培育和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加强人才选拔激励,入选国贴1人、省突贡5人,选拔市贴专家15名。加强人才培训,新增专技人才2.1万人、高技能人才1.09万人。紧扣“一带一路”建设,委托浙江大学培训港口、海洋产业人才150名。完成灌云留创园建设,实现市级留创园全覆盖,组织“xx市杰瑞科技创意产业园”申报设立省级留创园,新建博士后工作站2家。

三是人才境不断优化。完善人才服务政策体系,制定出台高层次人才个税奖补在连安居实施办法,897人获个税奖补。修订市“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和“555人才工程”文件。人才公寓坚持向企业倾斜,向高层次人才倾斜,目前已安排两批49家单位合计175位高层次人才入住。

(四)突出重点,人事管理扎实推进。

一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更加规范。公开招录公务员289名,完成公务员培训2.53万人次,起草并以市两办名义印发《xx市公务员记二等功奖励管理办法》,推进公务员绩效考核、新批参公单位人员登记和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作。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审核备案与工资审核联动机制,完成市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整合部分卫生、教育专技岗位,首次实行分行业统考。

二是工资福利管理更加有序。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晋升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工作,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

三是军转和人事考试工作更加稳定。高质量完成20xx年度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做好自主择业军转干部服务工作,安置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稳中有升。人事考试实现“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

(五)多措并举,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是和谐劳动关系得到夯实。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多渠道作用,推进《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暂行办法》贯彻落实。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达98%以上,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

二是劳动监察持续推进。深入开展两网化创建工作,加大对省级两网化管理示范县区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受理举报投诉案件867件,联动举报投诉平台举报投诉动态录入率、案件按期运行率均达100%,位居全省前列。

三是调解仲裁工作有序开展。全市接处案件2678件,当期审结结案2550件,仲裁管理信息系统按期运行率达100%。指导灌云、灌南仲裁机构在案件多发地区建立劳动争议巡回仲裁庭,方便当事人就近解决矛盾纠纷。在全市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完善全市县(区)87个乡(镇)劳动人事争议专业性调解组织。

(六)重心下移,公共服务效能增强。

一是基层平台提升计划初见成效。开展基层人社平台调研,摸清基本情况,启动实施“基层平台三年提升计划”,年底实现乡镇(街道)、社区平台达标率80%,行政村平台达标率60%。贯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推进我市3个省级城乡居保便民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建设。

二是“政务服务一张网”工作有效推进。梳理行政权力清单81项、公共服务事项清单33项、便民服务事项清单120项,明确办事流程,编制办事指南,为优质高效开展服务奠定基础。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二

半年来劳动仲裁科紧紧围绕调整劳动关系这一中心,以妥善处理劳动争议,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根据局党组的安排,将劳动仲裁科09年上半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根据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取消办理劳动合同鉴证的通知》精神(黔劳社厅发〔20xx〕5号),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从20xx年2月1日起取消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我市按照上级规定,在取消办理劳动合同鉴证工作后,立即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管理工作的通知》,再一次详细明确了实施劳动用工备案的要求与内容。通过开展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对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截止到目前共有166家用人单位实施了用工备案,涉及劳动者7626人。

作为全市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处理部门,劳动仲裁科负责对全市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仲裁。20xx年截止到目前我科共收案58件,其中立案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53件,经审理裁决38件、调解12件、准许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3件,时限内案件结案率为100%,涉及金额10多万元;经过认真审查,共有5件申请劳动仲裁的案件不属于我科的受案范围,我科均依法开具了不予受理通知书。同时我科建立健全了劳动争议案件登记台帐,明确记载了各个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情况;对已结的劳动争议案件,我科在规定时间内均已进行装订归档。

对用人单位报送的集体合同,我科严格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严把集体合同审查关,全力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劳动权益。

今年我科着重做好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帮助用人单位理顺劳动关系,促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和谐发展。对市属企业改革改制过程中涉及到的劳动政策方面的问题,我科总能急企业之所急、在请示上级业务部门和联系各相关单位后,尽力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劳动法律法规及政策,帮助企业作好改革改制中的宣传解释工作,保证市属企业改革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科在工作中积极做好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半年来共处理信访件2件,接待来信来访群众300多人次,回答涉及的劳动问题几十个,较好地宣传了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

今年我科积极参加了全局的帮村扶贫、信访维稳、突发事件处置等各项工作。

在局班子的领导下,我科全面完成了共性目标。

自“两法一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劳动争议案件呈现出“井喷”态势,立案处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0%,而我科的工作人员只有2名,已远远不能满足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的需要;况且由于人员限制,长期不能组成劳动争议仲裁庭(3名仲裁员),只能由1名仲裁员长期独任审理。此问题的长期存在,对于规范仲裁程序、提高仲裁质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急需得到解决。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明确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不再收取费用,这是一项利民措施。但大量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如没有经费予以保证,势必会影响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正常处理。

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办案人员,切实解决案多人少的问题;

二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解决办案经费不足的问题;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三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我从小就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广大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我深深地热爱着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我心中最强烈的愿望。

现在的我是一名县劳动局的普通职员,在我的工作中,我逐渐的了解到,现在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因此最近几年劳动局成了非常忙碌的单位,外出务工的人员一年比一年多,这是一种好的情况,这样证明了农民都意识到了国家的发展,意识到国家的发展需要自己,而出去务工是比待在家中好多的,起码可以脱贫致富!

所以我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认真努力的为人民服务,以最好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到合适他们工作的地方,几年来,我一直被评为劳动局优秀职工,这些都是在我不断的工作中得来的,我知道我还会进步。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带领着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走出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中国自己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用最先进理论武装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全国人民一步步地走向解放,走上富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党几十年来,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中国的解放和经济发展不懈地努力。

19建党至今88年艰辛的路程中,中国共产党克服了种种困难,任何时候,以全国人民的总体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地改善自身,发展壮大。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得国民经济得到极大提高,巨大地改善了全国人民的生活条件,使全国人民过上了鸦片战争以来从来没有过的稳定与安宁。随之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理念,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停奋斗着。

今天,我虽然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四

以来,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紧密围绕市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及区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法律的相继实施为契机,以职业培训学校为抓手,努力创新思维、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有效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城镇累计净增就业1963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10%,免费职业介绍167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10%,小额担保贷款推荐成功4户,金额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劳务输出总量1759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当年新增451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66%,城乡职业技能培训211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3%。

1、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2、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一是根据“四有六到位”的要求和我区的特点,积极开展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务输出工作,规范了各所站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我局于开办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新法律,《城镇居民医保实施细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两个文件,以及有关就业、培训、退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3、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积极实行社会保险援助,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今年全区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4人。二是扎实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安徽省就业服务卡》的发放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8人,《就业服务卡》1460人。

4、认真做好劳务代理工作。今年以来,共签订劳务代理合同50份,代办退休53人,开具医保工龄等各类证明62份,接待政策咨询、档案查询等260人次。

(三)逐步规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今年我区加强了退管服务费的规范管理,实行区级统管,各乡镇以报帐的形式使用退管服务费。

2、为实现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社会化管理服务“六个到位”的工作要求,认真地开展服务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生活,并积极为其进行健康体检,今年参加体检的退休人员达676人。

3、按照《关于组织开展企业退休人员“中秋、国庆、重阳”节日活动的通知》(蚌劳社秘[]42号)文件要求,根据我区区域广泛、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我区分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慰问活动、参观游览等,充分展现我区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充实、豁达开朗、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4、认真开展“银发帮扶”工程。使得原“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原公益性岗位落聘有就业愿望的人员通过考核和上岗培训,成为我区“银发帮扶”助老员。我区现已安排4名助老员与有帮扶需求的退休人员进行了对接。

(四)消除零就业家庭行动计划全面完成。

我区今年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并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

(五)开展帮扶农村零转移就业家户调查摸底工作。

我区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部署,从6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消除零转移农户”活动,各乡镇正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区暂无零转移农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努力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

六)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利益。

一是通过劳动年审和劳动用工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现已发放年审资料53户(年审工作尚在进行中),已审查16户,审查合格15户,限期整改1户,劳动合同鉴证326份,办理社会保险156人。

二是认真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8件,已结案17件。

(七)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系统计生与流动就业人口管理,对计划生育实行目标考核。

障民生工程。

(一)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宣传和参保登记工作。

我局采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做好工作。第一,我局把各乡镇失地转城人员列为此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重点人群,以各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为平台,在人员密集地区进行经常性、普遍性的宣传;第二,积极与区教育局协调,做好在校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宣传工作,提高参保积极性;第三,我局会同淮滨街道,调查了解因家庭生活困难,有意向参保而无钱缴费的城镇低保户73人,需要参保资金14454元,正向区政府积极争取补助资金,使他们能够顺利参保。截止至9月底,我区已参保登记4175人,完成今年任务的139%,其中社区居民参保登记1127人,在校生参保登记3048人。

(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发放及时。

我局自元月份,按月对享受生活费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参加社保情况进行审核,并通过银行,对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实行了按月社会化发放,1—10月份共发放生活费738人次139942元。

(一)全面加强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

目前,再就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四幢厂房,建筑面积约__00平方米;水、电、路、电信等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完成投资1500万元。目前1、2、7、8厂房已分别租赁给“蚌埠市利特尔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江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格锐叉车属具有限公司”。这几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500万元,预计销售收入均超过10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60余人。此外,新招商入驻的“蚌埠市永平丝印材料器材设备厂”和“易斯贝能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预计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40余人。

(二)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2.08万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余人)日益增多,他们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非农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差,迫切需要技能培训;而我区境内的蚌埠市工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入驻的近百家企业,也迫切需要招收大量的熟练技工,这一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我区日显突出,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其转移就业,我局年初即积极筹建区技能培训学校,并于今年3月经市局验收批准成立,开设了维修电工、焊工、机械加工、种植养殖、缝纫、玻璃制造、印刷、礼仪等十个专业,面向我区广大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2118人,其中种(养)植培训178人、餐饮培训150人、计算机操作培训503人、缝纫培训450人,焊工培训50人、粮油食品加工培训50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07人。

(三)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摸底调查工作。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推进我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我局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并积极配合区建委、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做好征地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调查及审批工作。自7月1日至今,我区已经审批的被征土地有2557.1655亩,其中耕地1267.116亩;涉及小蚌埠、吴小街两乡镇所辖的9个行政村、3288户11545人,符合参保条件有5266人,其中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1283人(以上数据不包括7月1日之前被征土地的农民)。涉及被征地农民参保资金共计5055.36万元,其中我区应预留土地补偿金的70%为872.0935万元和提高的征地补偿费为1689.4881万元,两项资金共计2561.5815万元,不足部分由区政府兜底。截至目前,应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的有1283人,每年需要支出123.168万元。

(一)街居平台建设及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尽管各乡镇(街道)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通知》(淮政办[]24号)文件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事务所平台建设现已较规范,工作进展正常有序,但各乡镇领导对事务所和工作站的工作指导和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平台建设仍显滞后,尤其乡镇的社区平台仍未达到“四有六到位”的要求,社区工作也未正常开展。二是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仍显滞后。

对于繁重的培训任务(除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外,全区每年新成长劳动力近人)而言,我区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日显滞后,急需区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以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任重道远。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这样一件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推行起来远非想象之中那么容易,其中群众的思想顾虑、有关政策的缺陷及资金的筹措等问题恐将影响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行,并为日后的上访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1、此次出台的《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针对同为被征地的农民却实行区别对待,7月1日征地前后缴费和待遇均有所不同(7月1号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参保,与之后的参保农民不同,他们必须按年龄补缴4800、6400、8000、9600元四个标准的费用,才能领取每月80元的基本养老金),我区失地农民的土地大都为7月1日以前被征用,这部分失地农民对《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意见很大,可能将会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2、此次实行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政策,其发放的养老金难以对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养老提供充实的保障,因而其吸引力不足。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尚未设立,财政资金缺口较大且未到位。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将带来极大的不稳定隐患,也将给征地拆迁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尤其是乡镇、社区平台建设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真正做到“四有六到位”,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做事、有制度理事;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落实到位。在下半年,依托劳动保障各级平台,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年市区级目标顺利完成。

2、加强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我局“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和“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两项保障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继续做好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4、督促区政府抓紧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现在正在对涉及征地拆迁的乡镇进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登记工作,符合条件人员(男60岁女55岁)将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5、继续进行零转移农户摸底调查及登记工作,按照“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灭一户”的原则,实现我区零转移农户动态为零的目标。

6、继续加强统计与流动就业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五

x年以来,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紧密围绕市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及区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法律的相继实施为契机,以*职业培训学校为抓手,努力创新思维、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有效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认真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城镇累计净增就业1963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10%,免费职业介绍167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10%,小额担保贷款推荐成功4户,金额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劳务输出总量1759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当年新增451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66%,城乡职业技能培训211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3%。

(二)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2、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一是根据“四有六到位”的要求和我区的特点,积极开展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务输出工作,规范了各所站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我局于开办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新法律,《城镇居民医保实施细则?ぷ魃性诮?兄校焉蟛?6户,审查合格15户,限期整改1户,劳动合同鉴证326份,办理社会保险156人。

二是认真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8件,已结案17件。

(七)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系统计生与流动就业人口管理,对计划生育实行目标考核。

二、积极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

(一)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宣传和参保登记工作。

我局采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做好工作。第一,我局把各乡镇失地转城人员列为此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重点人群,以各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为平台,在人员密集地区进行经常性、普遍性的宣传;第二,积极与区教育局协调,做好在校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宣传工作,提高参保积极性;第三,我局会同淮滨街道,调查了解因家庭生活困难,有意向参保而无钱缴费的城镇低保户73人,需要参保资金14454元,正向区政府积极争取补助资金,使他们能够顺利参保。截止至9月底,我区已参保登记4175人,完成今年任务的139%,其中社区居民参保登记1127人,在校生参保登记3048人。

(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发放及时。

我局自x年元月份,按月对享受生活费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参加社保情况进行审核,并通过银行,对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实行了按月社会化发放,1-10月份共发放生活费738人次139942元。

三、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全面加强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

目前,再就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四幢厂房,建筑面积约11400平方米;水、电、路、电信等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完成投资1500万元。目前1#、2#、7#、8#厂房已分别租赁给“蚌埠市利特尔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江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格锐叉车属具有限公司”。这几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500万元,预计20__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0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60余人。此外,新招商入驻的“蚌埠市永平丝印材料器材设备厂”和“易斯贝能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预计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40余人。

(二)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2.08万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余人)日益增多,他们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非农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差,迫切需要技能培训;而我区境内的蚌埠市工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入驻的近百家企业,也迫切需要招收大量的熟练技工,这一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我区日显突出,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其转移就业,我局年初即积极筹建*区技能培训学校,并于今年3月经市局验收批准成立,开设了维修电工、焊工、机械加工、种植养殖、缝纫、玻璃制造、印刷、礼仪等十个专业,面向我区广大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2118人,其中种(养)植培训178人、餐饮培训150人、计算机操作培训503人、缝纫培训450人,焊工培训50人、粮油食品加工培训50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07人。

(三)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摸底调查工作。

(一)街居平台建设及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尽管各乡镇(街道)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通知》(淮政办[]24号)文件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事务所平台建设现已较规范,工作进展正常有序,但各乡镇领导对事务所和工作站的工作指导和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平台建设仍显滞后,尤其乡镇的社区平台仍未达到“四有六到位”的要求,社区工作也未正常开展。二是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仍显滞后。

对于繁重的培训任务(除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外,全区每年新成长劳动力近xx人)而言,我区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日显滞后,急需区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以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任重道远。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这样一件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推行起来远非想象之中那么容易,其中群众的思想顾虑、有关政策的缺陷及资金的筹措等问题恐将影响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行,并为日后的上访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1、此次出台的《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针对同为被征地的农民却实行区别对待,xx年7月1日征地前后缴费和待遇均有所不同(7月1号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参保,与之后的参保农民不同,他们必须按年龄补缴4800、6400、8000、9600元四个标准的费用,才能领取每月80元的基本养老金),我区失地农民的土地大都为xx年年7月1日以前被征用,这部分失地农民对《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意见很大,可能将会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2、此次实行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政策,其发放的养老金难以对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养老提供充实的保障,因而其吸引力不足。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尚未设立,财政资金缺口较大且未到位。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将带来极大的不稳定隐患,也将给征地拆迁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尤其是乡镇、社区平台建设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真正做到“四有六到位”,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做事、有制度理事;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落实到位。在下半年,依托劳动保障各级平台,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年市区级目标顺利完成。

2、加强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我局“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和“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两项保障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继续做好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4、督促区政府抓紧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现在正在对涉及征地拆迁的乡镇进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登记工作,符合条件人员(男60岁女55岁)将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5、继续进行零转移农户摸底调查及登记工作,按照“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灭一户”的原则,实现我区零转移农户动态为零的目标。

6、继续加强统计与流动就业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六

负责综合、计划工作;负责文秘和行政事务工作;负责镇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工作;负责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负责就业统计分析工作;负责劳动就业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以及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劳动就业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具体实施。

2劳力科。

承办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性就业安置、流动就业服务的具体工作;负责失业职工具体服务工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和市属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招用合同制职工的服务工作;受委托承办用工申报、招用外省劳工和招工广告的核准工作;受委托指导协调镇区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受委托负责外省市驻莞劳务办事机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负责劳务扶贫和劳务合作工作。

3财务科。

受委托负责劳动就业服务系统行政事业收费的指导监督并承办具体业务工作;负责临时工调配费核缴工作;负责劳动力市场建设费、再就业补助费、转业训练费等就业扶持服务经费管理;负责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经费管理的指导、协调和财务监督。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七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总体要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法用法、完善决策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坚持政务公开、强化行政指导作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抓手,主动履行各项职责,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

一是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建立了由局长任主要负责人的依法行政领导协调机制,统一领导全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坚持定期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及时制定全局依法行政的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和责任主体,确定工作重点,扎扎实实地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局长切实履行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

每年至少听取2次依法行政工作汇报,及时解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局党组重视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坚持将考核结果作为对班子领导和干部职工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局在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实施的年度依法行政考核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二是切实加强法制机构建设。设立专门的法制机构,配备专职法制机构工作人员,法制机构规格、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与其承担的职责和任务相适应。法制工作队伍相对稳定,在依法行政方面能够发挥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和顾问作用。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三是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今年,组织了1期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专题学习,集中学习了《行政强制法》、《社会保险法》、新《工伤保险条列》等。积极营造学法遵法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制订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学习计划,并把依法行政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列入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训内容。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综合法律知识培训、专门法律知识培训和新法律法规专题培训,并把培训情况、学习成绩作为考核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执法人员学法时间每年均在40学时以上。

四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从事执法工作人员均具有行政执法资格,取得执法证件。加强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五是深入开展形式多样法治宣传教育,加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努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二、行政决策依法科学民主。

行政决策机制健全,科学合理确定行政决策范围,建立健全了行政决策机制。行政决策程序规范、内容合法。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健全重大行政决策规则,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处罚案件处理、社会保险政策调整、就业和社会保障资金发放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按照集体会办、民主决策的要求,深入落实重大决策前法律咨询、论证、听证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和审查,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有效预防了可能发生的社会矛盾。

建立了重要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及合理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制度,作出重大决策前,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明确了法律顾问工作职责及工作要求,发挥法律顾问决策咨询服务作用。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组织听证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听证参加人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重大行政决策在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由局政策法规处进行合法性审查后,经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近年来,没有发生行政决策内容违法的情形。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建立完善部门论证、专家咨询、公众参与、专业机构测评相结合的风险评估工作机制,通过舆情跟踪、抽样调查、重点走访、会商分析等方式,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不作出决策。建立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完善或者停止执行。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三、全面梳理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为民服务效率。

(一)全面公布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认真梳理行政许可等7类行政职权共171项,其中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1384项,“追责情形”1182项。保留行政许可2项,行政处罚136项,行政检查5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给付2项,其他行政职权7项,政府内部审批事项18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及时在市政府网站公布。

(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简化服务流程。针对我局窗口入驻点分散,服务对象多元化等特点,20xx年我局编定了《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服务指南》,对窗口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明确了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受理条件、申报资料、办理时限、承办部门及人员等相关信息,并绘制业务流程图,达到便民、高效的目标。同时我局简化了养老保险市内转移手续,在昆参保的群众在市内转移养老保险帐户时,直接在新参保地社保机构一次性办理。办理社会保险时,单位仅需提供与职工签定有效劳动合同即可。对办理异地转外就医时,只需提供一家昆明市行政区域内三级医院的转诊转院证明。20xx年开始推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上年审系统,用工单位在网上即可办理年审业务。

(三)取消9种证明性材料和手续。实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告知承诺制、取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对初次就业流动人员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取消非本地户籍人员参加职工社会保险需提供原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证明、取消失业人员所在单位需到保险业务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规定、已办理“三证合一”工商营业执照参保单位可直接办理社保业务、已出具国家承认学历证书原件的不再要求提供第三方学历认证证明、取消有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的人员提交留学回国人员证明、不再收取人事关系及档案保管费、取消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行政审批等9种证明性材料或手续。

四、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定期开展行政执法主体清理报备工作,完善行政执法委托手续,确保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有效,没有出现未经公告的单位开展行政执法的情况。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强化程序意识,严格按程序执法。细化执法流程,明确执法环节和步骤,保障程序公正。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定方式、步骤和时限。依法告知行政管理相对人享有陈述、申辩、申请回避、申请听证、申请复议、提起诉讼等权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调查规则,规范取证行为。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处理违法行为的手段和措施适当适度,避免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损害,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职责和权限,保证执法依据合法有效。

具体行政行为实体合法。建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对执法依据有裁量幅度的行政处罚条款进行梳理,科学合理地进行细化、量化,并将细化、量化的行政裁量标准予以公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行政裁量细化标准切实运用到执法活动中。行政执法依据适用正确,认定事实准确,证据充分,证据材料的收集和采用合法、规范;行政执法决定的内容合法,行政裁量权运用适当,符合细化、量化标准。建立统一的案卷评查制度。开展年度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建立执法案卷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文书规范,行政执法案卷立卷归档材料齐全。

五、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机制。

行政监督体系完善,行政问责制度执行有效。创新行政层级监督、内部监督机制和方式,建立健全经常性的监督制度,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有效监督,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严格执行行政监察法、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督促和约束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作出重大具体行政行为按规定报送备案,做到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及时报送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统计分析情况。

配合专门监督。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依法实施监督,自觉履行监督决定。社会监督的作用充分发挥。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司法机关依法实施的监督。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监督权利,完善群众举报投诉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主动配合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对群众举报投诉、新闻媒体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依法作出处理。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得到落实,并取得实效。落实行政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对不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违反法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行为的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责任追究。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制度,及时、准确公开政府信息。梳理行政执法依据,编制行政执法职权目录,依照法定程序制定职权流程图,向社会公布。对人民群众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依法在规定时限内予以答复,并做好相应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办事公开制度,依法公开办事依据、事项、条件、要求、期限、过程、结果和收费事项、依据、标准等,一次性告知办事项目有关信息,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利服务。

六、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化解行政争议。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建立行政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机关在化解行政争议和民事纠纷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做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民事纠纷,以及涉及人数较多、影响较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纠纷的调解工作。我局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复议工作机构健全,办案力量和基本条件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行政复议渠道畅通、便民,依法及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没有发生无正当理由不受理行政复议申请的行为。

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调解有效结合的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衔接机制。无拒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复议决定的问题。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严格执行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积极应诉,按规定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认真处理人民法院的司法建议,并做好答复工作。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八

(一)以推进市“三化”建设为契机,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一是以大力推进创业和家庭服务业工作以及全员培训为手段,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和团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二是要着力改善就业结构。

三是要深入推动社会化就业。进一步强化各级党政促就业职责,加大对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

四是加快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巩固发挥创业一条街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孵化基地建设,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五是集中力量抓好重点人群就业。坚持把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作为关注民生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加大就业援助工作力度。重点做好职工子女、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等群体的就业工作。

六是做好拾花工的组织管理及返乡工作。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要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加快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职业转换能力。继续规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方便、快捷的'职业技能鉴定服务。

(三)以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为重点,加快推进师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一是继续做好养老保险工作。确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强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参保率,稳定续保率。二是加大失业保险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促进就业、稳定岗位的工作,加大对团场失业保险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继续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师市医疗保险制度政策。巩固和扩大医保覆盖面。四是进一步贯彻实施新《工伤保险条例》。()继续做好“老工伤”人员待遇保障工作,加强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四)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目标,积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继续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

二是加强对劳务派遣的规范引导和管理。

三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管理工作。指导企业认真落实最低工资标准。

四是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五是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结合劳动力市场和企业用工特点,组织开展劳动保障监察专项整治行动。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快速妥善处理劳动用工方面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确保社会稳定。扎实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

六是继续做好劳动保障信访工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完善和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九

今年以来,我市劳动就业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人社局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市劳动就业工作目标,以推进全民创业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和百万职工技能培训工作为重点,实施66321工作思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新增就业稳步增长。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23万人(市直2.85万人),占年计划62.3%(市直63.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048人(市直 7751人),占年计划65.6%(市直67.4%),其中就业困难人员8239人(市直1032人),占年计划的63.4%(市直68.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3%(市直3.52%)。共开发公益性岗位1884个,占年计划的62.8%(市直631个,占年计划的63%)。

2、转移就业有序流动。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92万人,占年计划的65.3%,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1.5万人。

3、就业培训扎实推进。全市组织城乡劳动者就业培训33965人(市直9225人),占年计划的67.9%(市直57.7%);培训创业者8319人(市直2682人)。

4、创业促就业成效显著。全市新增各类创业主体27346个,占年计划的96%。市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达到12个,占年计划的60%,面积31.78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63%。创业带动就业35207人,占年计划的70% 。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96笔,金额11551万元(市直317笔,金额6500万元),其中个体经营968笔发放贷款5801万元(市直196笔,金额 1350万元),合伙与组织起来创业123笔发放贷款5250万元(市直121笔,金额5150万元),劳动密集型小企业5笔500万元。

5、失业保险扩面征缴迎难而进。截止6月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75160人(市区29441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9%(市区 100%);失业保险费核定6744.17万元(市区5004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6.2%(市区55.2%);征收失业保险费6840.97万元(市区5073.92万元), 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62.2%(市区61.1%),其中清收往年欠费897.51万元(市区640.4万元);新增接纳失业人员2873人(市区2168 人),发放失业保险金2143.88万元(市区1987.77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率达100%。为享受失业保险金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和大病救助保险费572.1万元(市区550.46万元);有6090人次(市区5419人次)享受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补贴19.09万元(市区16.8万元),实现了享受对象全覆盖。

全市使用就业专项资金7189.49万元(市直3005.06万元),其中用于职业培训补贴142.3万元(市直0万元),职业介绍补贴93.55万元(市直0万元),社会保险补贴2981.03万元(市直1753.73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1731.21万元(市直0万元)。全市为从事个体经营的 14953人减免税费1149.63万元(市直8263人862.78万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73.52万元(市直0万元);为13户企业减免税费 3.90万元。

—— 构建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别必雄挂帅,人社部门牵头,市直43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襄阳市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实行部门一把手负责制。在全市形成了以市直为龙头,县(市)区为支点,辐射乡镇(街道)、社区的争创工作网络。

——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联席会议、通报和检查监督三项制度,成立了争创工作办公室,印发了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成员单位职责、工作路线图、争创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和成员单位工作台帐等,形成了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建立督办评估机制。将创建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形成了上下级政府、同级政府与部门之间“纵横交织”的考核体系。印发了争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争创工作报表统计和绩效评估制度,达到了在争创中提升、在提升中推进的工作目的。

—— 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分别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楚天快报等平面媒体上开辟了“推进全民创业 实现富民强市”等专栏;在电视台《襄阳新闻》、《今日播报》等栏目播出了“创业培训帮你创业”系列节目;在襄阳电台开通了“创业直通车”节目;在“襄阳就业信息网”增加了“创业信息模块”。高新区管委会在门户网站上开辟了“创业在高新”专栏,通过上传培训视频,直播创业案例等形式,打出“创业不难”的口号,受到网民热捧。3月28日,开展“12333咨询日”活动,为市民讲解创业政策1500人次,接受创业培训现场报名390人次,发放创业培训宣传资料 6000余份。

——强化政策支持。创新、创造性地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全民创业争创国家创业型城市的扶持政策,各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45个,各项补贴、补助、奖励等配套文件或办法达12个。截止6月,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达到8项。

—— 强化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建立了创业扶持资金,目前已为全市1.47万名创业者发放各种创业扶持和补贴、补助、奖励资金0.81亿元;工商、税务等部门坚持 “放水养鱼”的方针,全面落实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免税费1821万元。高新区安排20xx万元专项资金,专门为湖北省留学人员襄阳创业园的近百名创业人员提供帮助;襄樊学院设立100万元创业基金,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 强化信贷投入。通过搭建担保平台,优化贷款流程,扩大信贷规模,全面为创业者提供有效的担保贷款支持。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在贷款额度确认上,实行按所需资金、经营规模和带动劳动者就业人数来确定。在贷款发放时限上,实行50万元以下额度的贷款随到随放,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最长不超过15天放贷。在贷款模式上,通过建立中小微企业服务网,大力推广“担保基金+银行”的办法,有效促进了银企对接,扩大了创业信贷规模。截止5月,全市为创业发放贷款 33.32亿元,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机构发放贷款0.7879亿元,农业产业化中小担保机构发放贷款4.275亿元,商业银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28.25亿元。

—— 强化市场融资。组织1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50多家知名的风投公司、创投公司和私募基金公司对接,达成投资合作协议80多亿元。通过争取实施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项目,10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无偿资助5000多万元。高新区已启动了中小微型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办法。

—— 做好四个谋划。一是谋划培训总量。会同有关部门,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和专题研究,拟定5年培训160万人、百人创业培训教师和百人创业导师团培训计划、千名企业家和创业成功者带教千名创业学员计划、创业培训“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工程。二是谋划工作方案。会同统战部、农委等部门拟定《襄阳市百万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制定了20xx年至20xx年培训工作路径图。三是谋划实施措施。印发了《襄阳市就业创业培训实施细则》等培训配套文件,指导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培训人员、各项资金补贴、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等台帐。四是谋划项目化管理。指导有关部门和企业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实行培训项目化管理,建立开班确认、检查验收、台帐登记、阳光公示、监督审计等管理制度,规范培训行为。

—— 实现四个联动。通过下达培训计划、召开专题会议等方法,实现上下联动推进;会同市委统战部将在岗就业人员培训、岗前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任务分解到相关部门牵头负责,实现部门联动推进;通过组织各县(市)区培训机构开展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等“四送”活动,实现城乡联动推进;依托国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通过办培训班、夜校、技术交流、学术讨论、行业论坛等形式提升员工管理能力和实用技能,实现企业联动推进。

—— 抓好两个建设。一是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了以湖北文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为龙头,中职培训机构为依托,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体系。通过招标,人设部门公开遴选了29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承担全市培训任务。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除继续实施职业培训教师培训计划外,重点加强创业教师的培养。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襄阳技师学院和各县(市)区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等公共培训机构中选拔了20名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参加省厅组织的“创业培训师资班”学习。正在与国家人社部教育培训指导中心、中国职业教育组织研究会协商,专门在襄阳举办创业培训教师培训班2期、高级创业指导师培训班1期。目前我市已有经人社部授证认可的创业培训师42人。

—— 搭建“一网两库”创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设立网站和短信服务平台、服务专栏、服务热线,搭建互动交流和信息分享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创业政策和信息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创业服务网站12个,开设各类服务专栏6个,设立服务热线电话198个。面向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建立全市资源共享的创业指导专家资源库和创业项目库。采取政府购买、个人和单位捐赠等办法,开发了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创业项目,目前入库项目已达2300余个。筛选了180余个投资回收期短、创业风险小的精品项目编印成《创业项目指南》。截止目前,已有350余名创业者通过该项目库成功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3000余人。

—— 搭建“一站式”创业指导服务平台。构建了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创业服务网络。在人力资源市场综合场所、街道(乡镇)、社区设立创业服务窗口和“创业超市” 30个,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政策咨询、创业见习、小额担保贷款等 “一站式”服务;组织创业专家志愿团,“一对一”免费为培训学员提供项目论证、开业策划、营销宣传、创业咨询等后续支持服务;定期举办创业沙龙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及创业成功人士分析点评学员创业案例、分享成功经验和创业历程,激发学员创业热情;建立了“襄阳就业创业信息网”、“襄阳市siyb创业qq 群”、开通了12333咨询热线等互动交流和信息分享平台。

—— 搭建“一条龙”创业实训孵化平台。开通创业“绿色通道”,提供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法律援助和后续扶持相结合的 “一条龙”创业孵化服务。xx县依托其全省旅游强县品牌,创建了以农家乐休闲娱乐为特色的“回归创业园”,以其优惠的入驻条件,吸引1000多名返乡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创业。截至5月底,全市已新建、扩建各类创业基地12个,吸纳创业主体2290个,带动就业14986人。

—— 狠抓基层平台信息网络建设。今年将投入160多万元,为城区50%以上的基层所(站)(今年拟配备74个社区)配备室内电子显示屏及触摸式查询电脑,并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部配齐全部所(站)。使各基层所(站)与鄂西北人力资源市场实现联网,实现就业与社保信息的互通及共享,提升基层平台现化化服务水平。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政府招标采购阶段,预计将于7月份全面实施安装配备到位。

——推行村级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为所有行政村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打印机。xx区利用公益性岗位公开召聘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通过考试、体检、公示等程序,层层选拔,择优录用了81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实现了该区每村都有一名专职工作人员,达到了村级平台全覆盖。

——认真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劳动者技能培训的总体要求,绘制就业培训工作目标路径图,召开全市就业培训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就业培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敦促各定点培训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努力提高就业培训质量。

—— 突出特色。围绕“产业襄阳”建设,大力开展订单和定向技能培训,如市就业训练中心与苏宁电器等企业签定订单培训协议书,已为其培训员工331余人,高新区就业局为湖北骆驼集团、万洲电器等多家企业培训员工2451名,开展职业鉴定767人;围绕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建设和发展农家乐,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如xx市对300多家农家乐业主和服务人员开展了免费培训,xx区将80家农家乐扶持经营户作为首批创业培训对象免费集中培训等等;围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和双技能培训;围绕发展创业型经济,全力推进创业培训,实现了培训专业与产业发展、培训与就业、培训与转移、培训与创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五对接”。

—— 创新模式。一是创新培训内容,增强培训实用型。今年以来,首次将iyb(改善你的企业)、eyb(扩大你的企业)纳入创业培训内容,将培训对象由准备创业人员延伸到已创业人员,将培训范围由创业前培训延伸到创业后知识更新。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性。实行统一安排教学计划,统一派遣培训教师,统一制定教学大纲“三统一”,探索创业理论培训与实习操作、基地见习、创业实战、创业孵化、个性服务相结合等模式,开展创业者创业能力培训。截止6月底,全市参加创业培训中的5826人成功创业。三是创新培训对象,扩大培训受惠面。通过“四进”工程,将创业培训向高校、厂矿、社区、农村延伸,将所有创业人群纳入培训范围。湖北文理学院结合学生学科专业,对在校生实施创业意识教育,目前已有60个在校生创业团队、240多名大学生创业骨干在该校创业基地创业,涌现出曹玉传、徐小莹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80后”大学生创业精英。

一是协调相关公共职能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如联系市急救中心,将急救担架员36个岗位开发出来,面向就业援助对象进行公开招录。二是通过落实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将空缺后勤服务岗位纳入公益性岗位范畴。三是结合城市管理需要,开发公益性岗位。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的要求,与市交警支队联系面向社会招聘,开发180个*警员岗位。四是结合城市居民生活发展需要,开发公益性岗位。例如根据部分养老院的要求,为其提供了27个公益性岗位,用于为居民养老服务,获得了社会好评。

—— 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异地转移就业。在原劳务品牌的基础上,继续打造“襄阳月嫂”、“枣阳电焊工”、“老河口电子工”、“南漳保安”、“保康制茶工”等劳务品牌,大大提高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化程度,不仅提升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技能,还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收入。

——大力发展农家乐,促进就近转移就业。利用财政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政策,鼓励发展农家乐。xx市将发展“农家乐”作为一个新星产业和新的就业增长点给予重点扶持,并对其中195家示范效应比较好的“农家乐”按照每户1万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通过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大学生就业月等大型就业服务活动,认真开展就业服务,积极落实相关优惠政策,为下岗失业人早搭建就业平台。相继举办了春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大型招聘会、应届毕业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机加工企业专场招聘会、餐饮服务类企业专场招聘会、微型企业专场招聘会、纺织类企业专场招聘会等等。为武汉富士康集团公司、湖北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举办专场招聘会。邀请xx市22家用工企业和xx市18家企业到襄进场招聘,让外出务工人员在家门口找到自已合适的岗位。今年以来,仅鄂西北人力资源市场就有874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举办各类招聘会153场(其中大型招聘会12场),发布各类用工信息17772条,提供就业岗位171102个,143727人次求职,求人倍率1.19,岗位供给大于求职人次。

推行全市业务软件、办事指南、工作流程、办事资料、业务台帐和工作路径图“六统一”工作模式,实施大就业、大培训、大创业、大扩面、大贷款、大服务“六大” 工程,开展发展家庭服务业、发展微型企业和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问题研究“三项”调研活动,夯实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和业务基础台帐“两项”基础工作,创新周报“一项”工作制度的“66321”工作措施。深入开展读书活动,为每位干部职工购买了《你在为谁工作》、《干部是干出来的》等书籍,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

一年来,在局班子的正确领导和分管局长的亲自指导下,劳动科的工作紧紧围绕大局,保证重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使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的发挥了职能作用。

在此项工作中,我们认真做好政策咨询解答,对改制企业所涉及的劳动方面的政策予以指导,对企业改制方案进行认真细致审核,为我县企业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政策基础。此外,我们重点对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的档案及各项待遇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审批。在此过程中,我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把关,不徇私情,坚持用一把尺子量人,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让职工尽可能得到该得部分,通过我们细心工作,避免和减少了职工因利益受损而引发的上访,促进了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迁西做了我们应做的努力。一年来,共审核了橡胶厂、服装厂、针织厂、潘遵铁路等单位的职工档案 368多份,对其身份、工龄、工资等进行了审核,办理解除劳动关系手续 92人。

在此项工作中,我们坚持了正常退休随到随办,特殊工种退休,病退等报局长办公会审定的办事原则,同时,根据职能,我们严把职工档案审核关,对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特殊工种等,坚持以档案记载为准,对档案记载或记载不清的,不予呈报,坚持了政策面前人人平等,严禁优亲厚友现象,切实维护了职工利益和退休政策的严肃性。一年来,共办理退休257人,其中正常退休 34人,特殊工种82人,病退4 人。

在此项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克服了业务不熟的被动局面,经过认真细致,加班加点工作,按市局要求及时上报并受到好评。

另外,我们还完成了局部署的档案整理装订工作,共260多份,完成了包村工作,调整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等。

回顾xx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争先创优意识不强。二是主观能动性不强,有依赖性。

xx年工作安排:

一、继续抓好企业改制方面的相关工作。

二、按政策规定继续做好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

三、继续抓好企业在职职工岗位培训及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工作,争取培训3000人,鉴定技能等级2680人。

四、做好劳动工资统计年度报表工作。

五、做好其它工作。

为了完成全年工作,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干好工作的本领。三是坚持原则,服从领导。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一

20xx年以来,在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紧密围绕市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工作领导小组及区政府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以《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法律的相继实施为契机,以***职业培训学校为抓手,努力创新思维、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新突破,有效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城镇累计净增就业1963人,已完成全年任务的8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00%,其中就业困难对象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10%,免费职业介绍167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10%,小额担保贷款推荐成功4户,金额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3%,劳务输出总量1759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7%,当年新增4517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66%,城乡职业技能培训211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3%。

(二)加强日常工作管理

1、及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将全区就业和社会保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2、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一是根据“四有六到位”的要求和我区的特点,积极开展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务输出工作,规范了各所站工作方法、工作流程,二是为进一步提高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我局于开办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培训班,重点讲解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三部新法律,《城镇居民医保实施细则》、《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两个文件,以及有关就业、培训、退休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业务知识。

3、积极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一是积极实行社会保险援助,促进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今年全区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24人。二是扎实做好《再就业优惠证》和《安徽省就业服务卡》的发放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发放《再就业优惠证》28人,《就业服务卡》1460人。

4、认真做好劳务代理工作。今年以来,共签订劳务代理合同50份,代办退休53人,开具医保工龄等各类证明62份,接待政策咨询、档案查询等260人次。

(三)逐步规范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1、今年我区加强了退管服务费的规范管理,实行区级统管,各乡镇以报帐的形式使用退管服务费。

2、为实现辖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后“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我区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社会化管理服务“六个到位”的工作要求,认真地开展服务工作,组织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退休人员的生活,并积极为其进行健康体检,今年参加体检的退休人员达676人。

3、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xx年企业退休人员“中秋、国庆、重阳”节日活动的通知》(蚌劳社秘[20xx]42号)文件要求,根据我区区域广泛、企业退休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我区分乡镇(街道)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慰问活动、参观游览等,充分展现我区企业退休人员生活充实、豁达开朗、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

4、认真开展“银发帮扶”工程。使得原“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原公益性岗位落聘有就业愿望的人员通过考核和上岗培训,成为我区“银发帮扶”助老员。我区现已安排4名助老员与有帮扶需求的退休人员进行了对接。

(四)消除零就业家庭行动计划全面完成

我区今年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并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

(五)开展帮扶农村零转移就业家户调查摸底工作。

我区按照省市劳动保障部门的统一部署,从20xx年6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消除零转移农户”活动,各乡镇正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区暂无零转移农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区将努力实现动态为零的目标。

( 六)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利益

一是通过劳动年审和劳动用工检查,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现已发放年审资料53户(年审工作尚在进行中),已审查16户,审查合格15户,限期整改1户,劳动合同鉴证326份,办理社会保险156人。

二是认真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今年以来共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28件,已结案17件。

(七)加强对区劳动保障系统计生与流动就业人口管理,对计划生育实行目标考核。

(一)开展城镇居民医保宣传和参保登记工作

我局采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做好工作。第一,我局把各乡镇失地转城人员列为此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重点人群,以各劳动保障事务所站为平台,在人员密集地区进行经常性、普遍性的宣传;第二,积极与区教育局协调,做好在校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宣传工作,提高参保积极性;第三,我局会同淮滨街道,调查了解因家庭生活困难,有意向参保而无钱缴费的城镇低保户73人,需要参保资金14454元,正向区政府积极争取补助资金,使他们能够顺利参保。截止至9月底,我区已参保登记4175人,完成今年任务的139%,其中社区居民参保登记1xx7人,在校生参保登记3048人。

(二)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发放及时

我局自20xx年元月份,按月对享受生活费人员的生存状况和参加社保情况进行审核,并通过银行,对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费实行了按月社会化发放,1-10月份共发放生活费738人次139942元。

(一)全面加强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

目前,***再就业园区一期工程已建成四幢厂房,建筑面积约11400平方米;水、电、路、电信等基础设施也陆续建成,完成投资1500万元。目前1#、2#、7#、8#厂房已分别租赁给“蚌埠市利特尔装饰有限责任公司”,“蚌埠市江淮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林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和“格锐叉车属具有限公司”。这几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已达1500万元,预计20xx年销售收入均超过10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60余人。此外,新招商入驻的“蚌埠市永平丝印材料器材设备厂”和“易斯贝能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办理注册手续,预计两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可达500万元,可安置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和失地农民40余人。

(二)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2.08万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万余人)日益增多,他们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缺乏非农业生产的专业技能,就业竞争力较差,迫切需要技能培训;而我区境内的蚌埠市工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园区入驻的近百家企业,也迫切需要招收大量的熟练技工,这一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在我区日显突出,鉴于此,为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有效促进其转移就业,我局年初即积极筹建***区技能培训学校,并于今年3月经市局验收批准成立,开设了维修电工、焊工、机械加工、种植养殖、缝纫、玻璃制造、印刷、礼仪等十个专业,面向我区广大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已培训学员2118人,其中种(养)植培训178人、餐饮培训150人、计算机操作培训503人、缝纫培训450人,焊工培训50人、粮油食品加工培训50人、劳动预备制培训707人。

(三)做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摸底调查工作

为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切实推进我区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我局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并积极配合区建委、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做好征地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调查及审批工作。自xx年年7月1日至今,我区已经审批的被征土地有2557.1655亩,其中耕地xx67.116亩;涉及小蚌埠、吴小街两乡镇所辖的9个行政村、3288户11545人,符合参保条件有5266人,其中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的xx83人(以上数据不包括xx年年7月1日之前被征土地的农民)。涉及被征地农民参保资金共计5055.36万元,其中我区应预留土地补偿金的70%为872.0935万元和提高的征地补偿费为1689.4881万元,两项资金共计2561.5815万元,不足部分由区政府兜底。截至目前,应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费的有xx83人,每年需要支出xx3.168万元。

(一)街居平台建设及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

一是尽管各乡镇(街道)根据区政府《关于建立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就业和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通知》(淮政办[xx]24号)文件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工作站,事务所平台建设现已较规范,工作进展正常有序,但各乡镇领导对事务所和工作站的工作指导和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平台建设仍显滞后,尤其乡镇的社区平台仍未达到“四有六到位”的要求,社区工作也未正常开展。二是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

(二)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仍显滞后

对于繁重的培训任务(除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外,全区每年新成长劳动力近xx人)而言,我区职业技能培训软硬件设施日显滞后,急需区政府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以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三)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任重道远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这样一件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推行起来远非想象之中那么容易,其中群众的思想顾虑、有关政策的缺陷及资金的筹措等问题恐将影响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行,并为日后的上访和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1、此次出台的《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针对同为被征地的农民却实行区别对待,xx年7月1日征地前后缴费和待遇均有所不同(7月1号之前的被征地农民参保,与之后的参保农民不同,他们必须按年龄补缴4800、6400、8000、9600元四个标准的费用,才能领取每月80元的基本养老金),我区失地农民的土地大都为xx年年7月1日以前被征用,这部分失地农民对《被征地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意见很大,可能将会形成一些不稳定因素。2、此次实行的“低标准缴费、低标准享受”政策,其发放的养老金难以对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养老提供充实的保障,因而其吸引力不足。3、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尚未设立,财政资金缺口较大且未到位。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将带来极大的不稳定隐患,也将给征地拆迁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尤其是乡镇、社区平台建设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真正做到“四有六到位”,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做事、有制度理事;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落实到位。在下半年,依托劳动保障各级平台,继续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全年市区级目标顺利完成。

2、加强实施劳动保障民生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确保我局“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和“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两项保障民生的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3、继续做好再就业园区建设和管理工作

4、督促区政府抓紧设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现在正在对涉及征地拆迁的乡镇进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登记工作,符合条件人员(男60岁女55岁)将享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

5、继续进行零转移农户摸底调查及登记工作,按照“出现一户、帮扶一户、消灭一户”的原则,实现我区零转移农户动态为零的目标。

6、继续加强统计与流动就业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考核,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二

扎实做好双拥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巩固国防的重要环节。近年以来,敦化市劳动保障局认真履行部门职能,尽最大所能地扎实做好双拥工作,真正发挥出了劳动保障部门在促进军地和谐、保持社会稳定上的积极作用。

为扎实做好双拥工作,敦化市劳动保障局始终坚持思想重视、制度保障、落实政策、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工作思路,将双拥工作列入了局重要工作日程,使该局的双拥工作切实做到了有组织、有领导和有效果。

一是积极吸纳转业军人。由于多年的部队磨练,军人具有吃苦耐劳、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军人素养,这是地方人员所不能具备的。因此,每年军人转业退伍之时,该局都积极与市军官转业安置部门积极进行协调,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退役军人。在使用上,市劳动保障局还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的长处,积极鼓励他们爱岗成才、建功立业,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目前,该局已接收安置退伍军人10余名,并且大部分都走上了局或局属各事业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岗位,成为劳动保障系统的业务骨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是积极做好复转军人的就业服务工作。为切实做好复转军人的就业服务工作,敦化市劳动保障局将复转军人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纳入了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范围,在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专门开设了退役军人就业服务窗口,积极为广大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提供优质服务;每年坚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活动,并在活动中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使针对复转军人的就业服务工作做得有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以“现场对接”、“媒体对接”为主要手段,搭建起政策咨询及各企事业单位招聘平台,吸引大批国有、民营、私营企业参与活动中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退役军人免费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就业信息服务,对有求职意愿的退役军人免费进行求职登记、免费在劳动力市场网上发布求职信息并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用工;加大对复转军人的异地就业安置力度,凭借在全国沿海发达城市建立的劳务协作关系,积极开发适合复员转业军人外出就业的就业项目,并组织他们走劳务输出之路;积极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向他们推荐适合的培训项目;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重点安置复员转业军人及随军家属就业。几年来,敦化市劳动保障局共提供就业援助600多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600多个,安排115名复员转业军人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

三是全面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有关的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复转军人的就业本领和就业素质,对一些有创业愿望的退伍军人,积极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扶持,免费为其进行创业能力培训,并按政策减免他们的各项税费。几年来,共组织426名复转军人参加了职业技能培训,使107名复转军人走上了劳务输出之路,为25名退伍军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3。8万元,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业创业问题。

1、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局就业科、培训科、养老保险科、工资计划科、医保中心、养老保险中心、就业服务管理中心、职介绍中心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2、制定了工作制度并上墙。在制度中要求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双拥工作。

一是组织局系统工作人员学习双拥工作政策规定,参观金寨革命历史博物馆和大别山历史博物馆,重温历史,展望未来。二是组织技工学校新生开展军训,每年接受国防教育可达100%;组织局系统青少年“走进军营”夏令营活动。三是结合建军节,利用黑板报、简报等宣传载体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兵役条例,优抚政策。每年参加我市征兵动员会,对我局征兵对象进行认真摸底。

(一)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1、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六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市中心支行、六安市财政局联合关于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六银发[]40号),规定:持有军人退出现役的有效证件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失业登记证明的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均可根据《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银发[]394号),向当地经银行(信用社)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持有军人退出现役有效证件的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并从事微利项目的,由中央财政据实完全贴息。

2、发放《就业服务卡》。六安市劳动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就业服务卡〉发放管理工作的通知》(劳社[]40号),规定: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发放《安徽省就业服务卡》,持卡人员可享受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的各项免费就业服务,包括免费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培训申请、鉴定申报等就业服务项目。对持有《就业服务卡》且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合格的,给予一次性300元补贴。xx年此类人员120人领到《就业服务卡》。

3、提供就业岗位。一直以来职业介绍中心对退伍士兵实行免费进尝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指导。xx年4月与市民政局联合举办退伍士兵的专场招聘会,金安、裕安区民政局组织退役士兵350多人入场招聘,当场达成意向性协议132人。xx年共300多名退伍士兵入场招聘,当场达成议向性协议200多人。

(二)做好养老保险工作

我局在确保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同时,为377名企业离休人员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64。54万元,为267名企业军转干部发放补贴33。57万元,为215位1953年底以前参军转业和复员到企业的退休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费38。7万元。对于企业军转干、退伍战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时,在办理登记、记录缴费、计算退休待遇等业务时给予优先办理。

(三)做好军转干部医疗保障工作

军转干部和士兵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安置或上岗的,均按照现有政策随用人单位参保。另外对其他几类人员进行重点解决。一是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医疗保障问题得到解决。xx年起,市医保中心按劳动保障局要求,积极与市企稳办、财政等部门联系,完成困难企业军转干部医疗保险人员、工资基数调整、核定,费用测算等各项工作,将172名困难企业军转干部纳入医保,其中在职人员72人,退休100人。二是驻皖部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按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地方医保。根据《关于驻皖部队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秘[]177号)要求,市医保中心与驻皖部队密切配合,顺利做好了医疗保障衔接工作。xx年10月起,共有安徽省六安军分区等6家部队机关事业单位85人按统筹当地统一政策参加医疗保险。三是落实了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工作随军家属、遗属医疗保障待遇。按省民政部等5部门《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工作随军家属、遗属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政干字64号),按照六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实行公务员医疗补助待遇,将11名上述人员纳入医保。四是建立专户。解决了34名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医疗保障问题。五是落实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及伤残人民警察医疗待遇。根据《六安市市直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暂行办法》(六政办[]59号)和《关于二等乙级以上伤残人民警察医疗待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函[]19号)规定,于xx年3月起,共有20名上述人员医疗统筹待遇比照离休人员划由市医保中心单独列账、规范管理。六是落实伤残退役军人待遇。在我市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视同工伤,即可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

(四)做好军转干部家属安置工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用工已完全自主、目前劳动保障部门无权也无法向企业安置人员,军转干部家属安置已越来越困难,尽管如此,我局仍积极设法予以安置。几年来37名军转干部家属基本得到安置。其中为落实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张明稳同志家属安置问题,我局多次与相关单位协调,市财政每年拨付1万元费用,在职业介绍中心实行代理,参加社会保险。

(五)保证工作经费。为做好双拥工作,市局每年安排一定经费,保证宣传、外出联系岗位、调阅军转家属档案等工作顺利开展。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三

一、重点工作不放松,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

社会保险一直是我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社保扩面、基金征缴和支付的平稳、安全。

(一)养老保险实现无缝隙覆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过一年的运行已经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实现了我区社会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所有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职工和城乡居民都拥有了缴纳和领取养老保险权利。截至20xx年xx月底我区城乡居民参保缴费达到xx人,享受养老金待遇xx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xx人,领取养老金待遇xx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xx人,领取离退休待遇xx人。

(二)顺利完成社保基金审计工作。

20xx年xx月至xx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审计署实施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范围广、力度大,涉及社会保障资金种类之多,为社会保障审计史上的首次。我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局“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局领导统一调度、业务人员协调联动,全力配合省市审计小组完成了企业养老、机关养老、工伤保险、失业保险4个险种11000多条基础信息电子数据上报等工作。经审计,我区社保资金监管措施得力,基金运行平稳,有效发挥了社会保障“助推器”、“减震器”、“稳定器”和“安全网”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社保扩面任务圆满完成。

我局在坚持做好社保宣传、劳动监察等工作的前提下,继续发挥劳动用工备案优势,促进各险种扩面工作的开展。20xx年,用工备案企业xx家,新增备案xx人,解除劳动合同xx人。截至xx月底,我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新增扩面xx人、完成市局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xx%;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xx人,新增参保xx人;工伤保险覆盖为xx人(其中:农民工xx人),完成市局下达全年覆盖面任务的xx%。

(四)社保基金收支平稳有序。

20xx年各项社保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共收缴保险费xx万元,其中:企业养老xx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xx%),机关事业养老xx万元,失业保险xx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xx%),工伤保险xx万元(完成市局下达任务的xx%);20xx年及时、足额发放社保基金xx万元,其中:发放企业基本养老金xx万元,机关事业养老金xx万元,核发失业保险金xx元,支付工伤保险待遇xx万元。20xx年度我区社保基金积累总额为xx万元。另外,由xx区代管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放养老金xx万元。我区各项社保基金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100%,有力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社会保障卡发放顺利。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五险合一”的集医保结算、信息查询、银行金融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保障卡投入使用已成为趋势所在。按照规定我局及时组织填写、上报社保卡信息材料,并于12月份完成开发区社保卡发放工作。

二、坚持人才战略,落实人才和劳动力就业政策。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20xx年我们以摸清全区农村劳动力和人才储备等工作为重点,加快促进就业工作的开展。

(一)加班加点完成劳动力统计。

组织麻森乡政府、农村办事处、北方工业园区包村干部牺牲休息时间,起早贪黑走村串户统计农村劳动力情况,为农村劳动力工作更好开展奠定基础。经统计到20xx年底,我区xx个农村(武邑冀衡工业园未上报)有劳动力xx人,其中:未就业xx人,就地转移xx人,劳务输出xx人。

(二)做好高校毕业生实名调查。

为动态掌握区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就业意向,我局于11月上旬开始启动高校毕业生实名调查工作,用了不到xx天的时间通过进村(楼)入户召集座谈、电话联系、信函通知等形式对我区164名20xx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起专门档案,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科学、详尽、动态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我区就业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借招聘会助企业招聘人才。

充分利用省、市人才招聘会,积极组织英利、宁强、汉盛等多家企业参加,在20xx年的各次招聘会上我区企业共提供了行政管理、机械、自动化等岗位近xx个,通过招聘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xx多人次。由于我局组织得力、成果显著,被市局授予优秀组织奖。

(四)为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为使我区下岗失业人员充分享受相关就业扶持和公共就业服务等优惠政策,我局20xx年为区内下岗失业职工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xx本,使这些下岗失业职工可以有效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了再就业率。另外,为区内xx人员办理认定审批xx人次,理顺了下岗失业人员办理社保缴纳的手续。

三、借助劳动执法,维护劳资双方合法权益。

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工作,我们通过开展劳动保障“两网化”工作,并借助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方式,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一)做好摸底调查,认真开展“两网化”工作。

社会保障监察“两网化”是利用现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整合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立数据比对、动态监督、统一受理、预警预测等主要功能,使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现网格化、网络化管理的新模式。为使该项工作在我区落到实处,我局业务人员通过深入企业调查,采集单位和职工基本情况、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参保等相关信息,到xx月底我们已经完成开发区网格划分和xx多家企业及xx多名职工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为接下来“两网化”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执法监督检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一是专项检查与日常监察配合,检查用人单位xx家,涉及职工xx多人;二是受理投诉举报20件,涉及劳动者84人,通过调解、执法,共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xx万元。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经营者行为,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调解先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对劳动争议案件,我们坚持调解为主,处理、仲裁为辅的工作方法,尽全力将矛盾化解在源头,最大限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xx年我局处理劳动仲裁案件xx起,其中:调解完成结案12起、开庭仲裁3起,帮助申诉人员追回工资2万多元;调查区内发生工伤致残案件xx起,使因公致残职工及时获得赔偿65万元。

四、管理待遇跟进、提高队伍整体战斗力。

20xx年,我们坚持通过强化干部考核、加强组织工作、及时调整待遇等方式,提高我区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和整体战斗力。

(一)形式各异开展各项考核工作。

积极主动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对我区领导班子考核;通过测评打分,完成对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工作,评选出优秀单位4个,良好单位xx个;联合监察局对部门领导进行全面考核,依据测评考核分值评选出优秀干部xx名;同时依据部门考核情况评选出先进工作者xx人。

(二)认真做好各项组织工作。

一是按照市委组织部有关精神,组织了“让党性在执政中展现”征文及演讲比赛,收集优秀征文xx篇,演讲稿xx篇,xx等xx名同志获得市委组织部颁发的三等奖;二是认真做好xx名村官管理工作,完成合同签订,年度考核、解续聘等工作;三是开展了以“一迎双争”为主题,深化“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撰写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了《“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永葆共产党人本色》党课讲稿;四是组织处级、科级干部进行“十八大”精神学习培训及外出参观60人次。因工作实绩突出,我局获得全市组织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三)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服务工作。

一是按照市局职称换证工作统一安排,完成初级xx人、中级xx人和副高xx人职称数据的整理和录入职称信息库工作,并将全部xx人职称证打印并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完成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xx人申报、审核工作;完成技师xx人、高级工xx人发证和资料归档工作,并完成xx人技师资料审核、申报工作。二是积极为区内企业搞好服务,20xx年为企业办理初聘xx人。

(四)按照规定做好工资福利工作。

根据我区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对学校xx人绩效工资进行调整,补发工资xx万元;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为xx人调整了薪级工资,并补发工资xx万元;按照规定及时调整因公伤残人员的伤残保健金、离休教师护理费和遗属补助;对xx名工勤人员及xx名聘用人员工资进行了调整;完成班店卫生院xx人工资审批手续;为xx名机关事业人员预发年终一次性奖金xx万元。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五)认认真真做好档案审核工作。

按照市委组织部统一要求,对开发区809卷干部档案进行细致核查,对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逐人逐卷进行登记,并录入相关信息系统,上报市委组织部。另外,对麻森乡政府及北方工业园区划转人员xx份人事档案进行接收审核,在逐人逐卷审核的基础上填写了干部信息,并对档案中缺失材料进行补充登记。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四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策,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顺利的进了社会主义改革,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我不但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基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要抓紧时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做到效益好、质量高、速度快,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广开言路,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加强国家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坚决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犯罪活动和犯罪分子。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我就会努力奉献我的一切!并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反对分裂祖国,维护祖国统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不做侮辱祖国的事,不出卖自己的国家,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不搞封建迷信的活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我会在努力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的特长,来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在社会中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与此同时还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并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以我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五

3、现金及银行收付处理,制作记帐凭证,银行对帐,单据审核,开具与保管发票;。

4、协助财会文件的准备、归档和保管;。

5、负责日常费用报销、款项支付、薪资发放、开具发票等工作。

6、负责与银行、税务等部门的对外联络;。

7、完成领导安排其他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六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了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我从小就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广大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利益,我深深地热爱着党,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是我心中烈的愿望。

现在的我是一名县劳动局的普通职员,在我的工作中,我逐渐的了解到,现在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需要大量的工人参与到社会建设中来。因此最近几年劳动局成了非常忙碌的单位,外出务工的人员一年比一年多,这是一种好的情况,这样证明了农民都意识到了国家的发展,意识到国家的发展需要自己,而出去务工是比待在家中好多的,起码可以脱贫致富!

所以我在认识到这一点后,我认真努力的为人民服务,以的态度帮助他们找到合适他们工作的地方,几年来,我一直被评为劳动局优秀职工,这些都是在我不断的工作中得来的,我知道我还会进步。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带领着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走出来,始终不渝地坚持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在中国自己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始终用最先进理论武装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全国人民一步步地走向解放,走上富强。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建党几十年来,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制定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全中国的解放和经济发展不懈地努力。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七

xx年因受金融危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面对严竣的就业形势,我们积极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加快完善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统筹做好本区失业人员、城乡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和外来劳动力就业工作,打造和谐稳定的就业环境,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至xx年12月底,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348人,4293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80%,农村劳动力新增就业23589人。各项就业工作指标均达到广州市下达的任务,全区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一是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管理。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创业带动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等目标任务纳入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将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全区18个镇(街)、42个村(社区)及14个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定期考核,确保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目前我区xx年度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已顺利完成,准备迎接广州市的检查。

二是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工作向纵深扩展。充分依托镇(街)、社区平台,深入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充分就业村活动,通过大力开发社区便民服务岗位和公益性服务岗位,落实各类扶持补贴政策,切实帮助解决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目前我区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到69%,有效促进了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

三是强化就业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围绕“双转移”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新要求,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统筹抓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伍复员军人、农村劳动力和跨省份外来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创业。针对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偏低且不愿外出务工的特点,开展针对性地培训服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送教上门、“订单式”培训服务。加强创业培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励和扶持农村劳动力和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全年共培训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393人,培训后就业率%;培训农村劳动力9451人,培训后就业率%;培训跨省农民工2385人,均超额完成广州市年度下达的培训任务。创新培训模式,促进就业工作。xx年11月,我局与区总工会、区企业联合会联合举办了职工劳动技能竞赛活动,选拔出一批技术能手,营造了全社会重视技能培训、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增强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我局还与流管办、民政、司法和旅游等部门合作,开展出租屋主、刑释解教人员、旅游从业人员、酒店从业人员等各类培训共计6901人,促进了就业和再就业。

四是努力做好就业服务。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工作规划,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已在全区18个镇(街)、336个村(社区)建立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就业服务网络,为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认真落实区就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取得较好成效。xx年,全区共开发就业空岗信息万条,信息量位居全市人力资源市场首位;举办各类人力资源招聘会76场,提供职业空缺万个,为万人次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万人达成录用意向;先后组织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活动、春风行动、迎国庆“阳光情”就业援助进家入户等专项活动,被广州市劳动保障局评为“广州市春风行动优秀单位”。加强职业中介机构管理,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先后查处了市桥新希望、钟村宏发职业介绍服务部、市桥光辉职业介绍服务部的违规行为。

12345。

(二)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围绕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宏伟目标,在抓好社保各险种扩面征缴的同时,全力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取得实效。目前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基金运行基本平稳,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抓好社保扩面征缴及待遇发放工作。按照“对象就是任务”的要求,通过加大社会保险年审、社会保险稽核、劳动执法检查、政策宣传等工作力度,促使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xx年12月底,全区参加养老保险的单位共15887个,在职职工万人,离退休人员39659人,参加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为万、万、万、万人。及时发放各险种待遇。xx年新增退休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3344人,办理领取失业、生育、工伤保险待遇的分别达5476人、4519人、4907人,办理农业户籍参保人退保领取个人帐户养老金的62562人,支付医疗保险待遇亿元。按照上级文件精神,xx年1月、10月、11月我区分别调整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目前我区离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达到1916元。同年7月,提高了“农转居”人员基本养老金,目前全区有48229名“农转居”退休人员,享受人均每月485元的养老金待遇,切实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此外,我区积极实施社会保险扶持措施,减轻企业和个人经济负担。从xx年1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从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全年共为参保企业减负亿元,为参保个人减负亿元。

二是全面开展城镇老年居民和农民养老保险工作。xx年2月,我区启动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险,至12月底,参保人数达5845人,参保人可享受每月400元的养老金待遇,保障了无定期养老待遇城镇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与此同时,按照分步实施计划,在启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扩面,确保农民老有所养。至xx年12月底,全区应参农保的166个村已全部起动参保,参加各类养老保险的农民有131559人,35周岁以上农民参保率达到%。有45497名农民已按月领取养老保险待遇,其中12345人领取110-402元不等的基本养老金,有33152人领取80元或100元的老年生活津贴。另外,积极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工作,目前,已有49个征地项目通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落实情况审核程序,涉及76条村的被征地农民20607人,已参保人数达63668人(包含历史被征地农民)。

三是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我区自xx年1月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来,参保人数不断扩大,现参保人数达万人,其中2430人已享受相关医疗报销待遇。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的管理,全年开展监督检查123次,查实一挂床住院案例,共拒付医疗费用元,日常审核扣减不合理费用万元,防止了医保基金的过度使用。探索实施普通门诊统筹制度,深入开展家庭病床和转基层康复治疗业务,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现全区共有12间医疗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业务,xx年共建床314张,办理结算2474人次,家庭病床人均月医疗费元,人均月自费金额为元,自费率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先后与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一、第二、珠江医院等5家医院实现信息系统联网结算,方便了参保群众,提高了科学化管理水平。加大医保政策的宣传力度,累计对各镇街劳动保障中心、居委、学校、企业职工以及医院、药店工作人员3800多人进行了培训,派发宣传资料和海报236万份,使医保政策家喻户晓,促进了医保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八

市人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强化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大局意识,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实行挂图作战,全年各项重点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就业形势保持稳健。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出台新政促进就业创业,提请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若干政策措施》,并制订出台了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等八个配套政策文件。对接企业用工需求,全年举办定期招聘会、专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活动48场次,城镇新增就业1001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2%。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完成就业技能培训3853人、创业培训964人。主动援企稳岗,发放稳岗补贴396万元,惠及33家企业6715名职工。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84万元,扶持自主创业2133人,带动就业10917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深入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开展入户参保登记,养老、医疗、失业等主要险种参保率达到98%,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请市政府出台了《海门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等养老、医疗保险政策文件。重点改革顺利推进,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顺利完成。

调整费率减轻企业负担,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由20%阶段性降至19%,失业保险费单位缴费费率由1.5%降至1%,工伤保险由三类行业风险类别调整为八类。进一步完善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全面落实刚性进保措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费从555.5元/月提高到583元/月。加强“金保工程”建设,开通社保网上申报服务,全年发放社保卡23万张,持卡人数累计达75万人。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汇聚海外高端智力,举办“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海门行”和“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海门专场洽谈会5次,100多名海外博士来海对接交流。落实重大人才项目,获批20xx年度国家、省级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7个,南通市级项目9个,3人获评政府特贴专家和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加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龙信集团获批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临江科创园获评省级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引进8位留学生进园创办企业。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重点企业参加深圳、南京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组织我市143家(次)用人单位赴外地参加校园招聘,引进6000名高校毕业生。制订实施人才岗位津贴、购(租)房补贴、服务“绿卡”、引进补贴等政策,新增专业技术人才8439人,新增高技能人才7154名,新增江苏省首席技师3名,每万名劳动力中拥有高技能人才达804人,高技能人才工作继续保持南通领先。

人事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深入宣传人事管理政策法规,巩固和做强“阳光人事”品牌,着力推进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在南通率先全面完成新参公人员职务与级别确定工作。组织开展20xx年省公务员招录工作。继续实施省直联考模式。会同卫计部门赴外招聘引进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会同市文广新局面向全国公开招聘文艺人才。会同组织部严格审批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晋升。

创新管理模式,在南通率先探索实施教育系统集中设岗管理。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稳妥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并妥善处理政策实施中的各类矛盾。根据上级部署,完成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工作。制订了我市国有企业薪酬改革方案。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

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全面推行建筑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和工资预留户制度,广泛应用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市劳动监察大队被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成立三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实现工作重心下沉前移,监察执法提速增效。开展农民工工资、女职工保护等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用人单位1700户,涉及9万人,其中农民工8.5万人,切实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与地税、工商部门联动,扩大书面审查范围,审查用人单位1800户,书面审查率100%。20xx年共受理举报投诉案件355起,行政调解352起,处理群体性劳动纠纷49起,为劳动者追讨工资约2800万元,法定期限内结案率100%。加强仲裁调解工作,全年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约1054件,其中群体性案件33件,按期结案率为100%,案件调撤率81%。依法开展工伤认定工作,受理工伤认定申请2150件,作出工伤认定2050件,行政调解80起。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十九

进入20xx年,我局将坚持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服务工业新区发展为主线,重点做好人才就业、社会保障和劳动者维权等工作,努力开创我局各项工作新局面。

20xx 年我们要抓住三区整合,工业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机遇,把人才工作的重点由单纯引进向人才整体开发转变。首先,通过定期走访、信息反馈、上门服务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利用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发布用人信息等方式,吸引高层次人才。另外,积极与上级部门协调,启动工业新区人才培训平台,为区内失地农民和再就业人员进行阳光培训、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使之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此类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开展促进就业工作。

按照十八大提出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我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网络建设。一是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农民工等流动性强的人员为重点,把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在实现无缝对接的前提下,提高养老保险参保率;另外,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全面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二是继续依法加大对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强化对重点企业的监管。

首先,继续做好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工作,充实平台信息,逐步实现管理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监督一体化,从而全面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另外,加强劳动争议处理队伍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能力,高效率处理各种劳动纠纷,为更好地解决劳动纠纷和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劳动局工作思路篇二十

3、负责收集和审核原始凭证,保证报销手续及原始单据的合法性、准确性;。

4、负责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并准确录入系统;。

5、定期核算各部门、各项目部的收支账户,及时向部门领导汇报相关工作;。

6、负责开具各项票据;。

7、负责办公室财务管理统计汇总;。

8、负责公司相关审计、税务咨询等事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事项。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