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优秀13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4:06:28 |
  • |
  • 13页

报告需要进行审阅和编辑,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报告中,可以使用图表、表格、图片等辅助材料,以增加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报告是一种向他人汇报和说明某一特定事物或情况的正式书面材料,它能够清晰地传达信息,使读者快速了解并理解所述内容。当我们需要向领导、上级或同事阐述某项工作或项目时,报告是必需的,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报告了吧。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需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在撰写报告之前,先对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报告撰写有所帮助。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一

内容摘要: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整合已成为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和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应将发展的视野和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点放在都市圈的构建和整合之上。应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的发展思路是“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

关键词: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布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世界级”城市带的支撑。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呈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势头。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与港澳的辐射和拉动密不可分,只有把珠三角与港澳综合考虑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深入研究其整合和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有珠三角与港澳携手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广东省在“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交流合作中赢得先机。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n)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动态后,以美国1950年的人口统计为数据基础,于1961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megalopolis”一词,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megalopoli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大的城市,原意中并无城市群的意思。国内学者最早将其译成城市连绵带,指的是紧密的带状城市组合体,由于这种城市的组合体并不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并非都是带状的,也有圈状的,现一般都翻译成城市群。

不同城市群的特征和功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学术界对城市群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城市群的表现形式如何,都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内在有机性。城市群并不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密集分布,而是城市群间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多城市化。在城市群内部,由众多城市共同组成,并形成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三是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借助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郊区和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长,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四是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和溢出效应明显。这种双重效应在加强区域核心结构的同时,使整个城市群能级不断提高。

综上可知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的组织和协调下,由若干个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群体亲和力和整体关联性的城镇网络群体。

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珠江三角洲(简称“大珠三角”)是由珠江流域三角洲及其外围平原组成,不仅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市(俗称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面积42824平方公里。大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群发展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找到一条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之路。

在大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却存在着种种影响整体实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需加以重视解决。

定位不明,自立为王。

各城市不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局来正确定位,在珠江口内外相距不远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就曾先后以建设中心城市为目标,造成大型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成效不显等弊端。

竞争较多,合作较少。

珠三角的合作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港澳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式合作。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无序竞争,导致内部城市间过度和恶性竞争。另外,受制度限制,香港的服务业未能同制造业一样跟进到珠三角,而香港的制造业在经济中仅占5%,服务业却占到了86%,港澳进入珠三角,“只能说伸入了一条腿,并没有在珠江三角洲立住脚跟”,导致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落差无法转化为对区域整合的贡献。

产业同构,协调度低。

珠三角城市群各市的工业结构基本雷同,电子通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化工、塑料、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工业占了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产业发展上盲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有限的资源无法集中,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各市间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结构失衡,核心不明。

从城市群网络体系的内部结构来看,国外成熟城市群大都以大城市为核心,以卫星城市为依托,形成类似金字塔的比例结构。而珠三角城市群区域内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大城市和小城市数量偏少,导致城市建设成本加大,城市规模效应减弱,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萎缩。核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也不够强大,其能量等级更不能与国外成熟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相提并论。香港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但由于受制度等因素制约,其核心城市地位仍受到质疑。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二

1.市委彭晓春书记批示:调研情况报告就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思路是对的,建议是科学合理的。请教育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解决突出问题,推动城区基础教育发展。

2.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黄建宁批示:市政协专题调研组的调研报告写得很好,客观地反映了百色城区基础教育的现状,无论是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报告都作了实事求是的表述,对下一步的工作也提出了十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也充分反映了人民政协对百色社会事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关切,是建设“给力政协”的一个充分表现。很感谢调研组奉献的劳动和智慧。请教育局、住建委、财政局、右江区对报告认真学习研究,切实按自己在发展百色城区教育中所担负的职责和对百色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意见和措施,科学地推进城区教育的发展,造福城区及城乡人民。

为了进一步了解掌握百色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以为有关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百色市政协组成专题调研组,在蔡文姬副主席的带领下,从10月初至月中旬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到华桐幼儿园、迎龙中学、百色民族高中、百色市第一小学等11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召开了座谈会(参加人员除调研组成员,还有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右江区政协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右江区发改局、教育局、计生局各一名领导,城区内各公办幼儿园园长和部分民办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初中校长、高中校长);与此同时,调研组还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收集了相应的背景资料和汇报材料,最后形成调查报告的初稿。1月5日上午,蔡文姬副主席主持召开了“百色市中心城区教育发展情况专题调研对口协商会”,参加会议的有调研组成员、部分政协委员或专家学者,市教育局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市住建委、市统计局、右江区教育局等分管领导或业务员。通过以上调研活动,调研组对百色市中心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的发展现状、存在主要问题或主要困难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一致认为: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城区面积不断扩张及百色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中心城区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枢纽和中心,具有对各种资源聚集和辐射的功能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和功能发挥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作用。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底中心城区人口约27.9万人。中心城区现有基础教育学校140所,在校学生55991人、教师2654人,基础教育师生占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为21%。其中幼儿园97所,在园幼儿12579人;小学21所,在校生18025人;初中8所,在校学生10139人;高中5所,在校学生15248人。

近年来,百色市委、市政府和右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百色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中心城区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中心城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基础教育资源不足、“上学难”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得到缓解。

(一)坚持优先发展,基础教育发展步伐加快。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右江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扩充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强力推进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新建了百色市第一小学、迎龙小学、龙景初中、百色高中新校等一批标准化、上规模的学校,其他学校的软硬件也有不同改善。

(三)深化教学改革,教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各个学校通过转变教育观念,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育质量。

(四)加强队伍建设,师资总体素质得到提升。各个学校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大引进高素质教师力度、提高培训实效性等方式,教师队伍总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教育资源建设滞后,教育供需矛盾突出。

1.中小学大班额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按国家有关规定,小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应不低于2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8.16平方米;初中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应不低于2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13.56平方米。而我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校占地面积不足,小学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只有10.92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54.6%;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89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72.2%;初中的生均校园占地面积只有15.24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的61%;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5.08平方米,只达国家规定标准的37.5%。另据统计,年秋季学期,我市中心城区小学平均班额为54.8人,比规定原则上小学班额不得超过45人,超出了9.8人;初中平均班额为71.9人,比规定原则上初中班额不得超过50人,均超出了21.9人。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些中学班级人数多达80人。据测算,要使我市中心城区小学的班额达到要求,需增加63个班,即需新办2个学校;要使中心城区初中的班额达到要求,需新增56个班,即需新办2个学校。我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普遍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基础教育资源扩充跟不上城市开发的进程,其直接影响有“三难”:即教学过程规范难、教学质量提升难、安全管理保障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心城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其对全市教育水平提升的示范引领作用。

2.人口增长对基础教育资源有更多需求。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各类学校接收越来越多从农村或外地的学生,使得本来就比较有限的基础资源日渐紧张。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虽然投资新建和改扩建了一些学校,但还是没能完全满足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大扩容的需要。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在校生30213人,其中具有本地常住户口学生人数19777人,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人数10436人,农民工和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的34.5%,而且逐年增加的趋势明显。

3.教育资源建设没有跟上城市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市中心城区己建成的住宅小区22个、占地面积81.26万平方米,在建的住宅小区40个、占地面积298.5万平方米,待建的住宅小区约92个、占地面积约135.08万平方米。但是,在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制定和面积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规划和预留教育用地不足、学校建设滞后等问题及其不良影响也日益凸显。

(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公平有待落实。

1.择校现象比较普遍。“入好的小学初中难、入公立幼儿园更难”,这种情况近年来在我市尤其是中心城区日趋严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由于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以及部分家长学生盲目崇拜“名校”,因此出现资源优质学校报读人数爆满,而一些条件或所处位置稍差的学校报读数较少的现象。2014年秋季招生,百色市实验小学计划招生6个班270人,实际招生8个班459人;百色市五中计划招生7个班350人,实际招生9个班797人;百色市第一幼儿园计划招生4个班120名,报名人数达300多人,实际招生170人。

2.资源分布不均的表现。我市中心城区形成“入好的小学初中难、入公立幼儿园更难”的被动局面,主要原因:一是公办幼儿园只有8所,在园幼儿2732人,仅占当年在园幼儿总数的21.7%,且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较小,扩大规模已不可能。目前中心城区公办幼儿园严重不足,普及学前教育主要靠民办幼儿园支撑,但真正上规模、合标准、有档次的民办幼儿园少之又少,87所民办幼儿园平均在园幼儿仅113人,多数民办幼儿园规模很小、条件简陋,办学行为及教学管理不规范,甚至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在管理上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二是受学校布局、师资生源、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心城区中小学之间发展不均衡,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差距,由此也引发了小学和初中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普遍存在。

(三)办学经费投入不足,高级中学债务较多。

1.义务教育阶段:右江区财力有限,难以满足中心城区教育快速增长的需要。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建成和在建的住宅小区共有102个,入驻人口中适龄儿童逐年增多,但配套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跟上。其主要原因,就是右江区已率先“脱贫”,每年得到上级专项资金极少,本级财力又较为有限,无法投入更多经费支持加快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2.高中教育阶段:一段时期以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政策重点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尚需加强。在这种客观形势下,百色市中心城区多数高中学校为了加强建设,特别是为了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只得通过不同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截止2014年9月底,我市中心城区高中学校负债总额达1.4222亿(其中银行贷款9860万)。比如,百色学院附中上划百色学院后,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学校办学规模没有重新核定,造成上级有关部门只能按20以前的办学规模下拨生均办公经费(710元/年.生),学校教育经费紧缺的问题非常突出。

(四)学校教师编制偏紧,教学质量亟待提高。

从有关统计资料来看,目前百色市中心城区各学校的教师队伍普遍是人数偏少且缺编、教师超负荷工作、教师结构不合理。比如就高级中学校来说,通用技术、音乐、美术、生物及社会实践指导等学科的教师紧缺或有人无编的现象比较严重,教师的结构不尽合理,从而制约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科学制定教育用地的规划并严格进行实施。

1.做好中心城区教育用地的规划。《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保障教育用地的意见》(桂政发〔2014〕9号)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适龄人口及城镇化进程情况,以及国家的建设标准,结合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相关规划组织教育、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教育用地专项规划,明确各级各类教育项目布局,研究制定与城镇化进程同步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级各类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用地专项规划。要将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在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严格落实。”因此,建议百色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注意指导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在修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时,将教育发展用地优先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百色市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和“百色市城区教育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明确每所新(扩)学校的用地地块、具体位置、占地面积、办学规模等,尽快完成每所学校的选址意见书和红线图,报经规工委、政府常务会等通过后,出台专门文件。

2.严格规划实施和管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保障教育用地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规划实施,确保教育用地落到实处”、“加强管理,严防现有教育用地流失”。因此,建议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教育用地专项规划实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划调整修改程序、调整修改材料要求及批准机关、监督检查、纠正违规、法律责任等内容;规范教育用地专项规划的调整修改;严格教育用地专项规划实施。同时,要切实加强现有存量教育用地管理,进一步梳理、解决目前包括中心城区在内的教育用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教育用地资源不流失。

(二)结合城市发展加快中心城区学校建设力度。

1.抓好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工作,大力支持民办幼儿园发展。一是加快市第一幼儿园龙景分园(逻索幼儿园)扩建项目和迎龙第二幼儿园新建项目,使之尽快完成并投入使用;加快市第二幼儿园危房改造工程项目,完善现有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尽快落实龙景区第一幼儿园、龙景区第二幼儿园、迎龙第三幼儿园等建设用地,并尽快启动项目建设。增加公办幼儿园的数量,扩大学前教育办学规模,提升办园质量,逐步解决“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的问题。三是大力支持和鼓励民办幼儿园的建设,市人民政府和右江区人民政府应设立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专项奖补资金,大力支持“普惠型”民办幼儿园发展,真正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有关规定,使“普惠型”民办幼儿园的法人、教师、受教育者享受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国民待遇”;把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纳入城乡建设规划,按照国家公益事业的规定享受优惠政策;强化民办幼儿园管理,进一步完善审批、检查、整改机制。

2.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工作,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一是加快龙景初中(新五中)、迎龙小学(二期)、莲塘小学、特殊学校、百色市第十小学、六塘小学等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启动迎龙第一初中、迎龙第二初中、龙景第二初中、百色体育中学、凤凰小学、迎龙第二小学等项目建设。通过新建一批小学、初中学校,不断扩大义务教育办学规模,完成五中、特殊学校、莲塘小学等学校搬迁和民族高中小学部、初中部剥离工作。二是建议把百色中学的高中部从百色中学剥离出来,避免“一流初中加三流高中混合办学体”的继续存在,把百色中学办成我市规模最大、质量最好、实力最强的示范性初中。三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到中心城区就读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容速度超过了学校的扩容速度,建议政府在中心城区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预留足够的教育用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建设力度,确保进城务工随迁子女能就近入学。四是加大改造各类薄弱学校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造扶持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安排一批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选派部分薄弱学校老师到等级学校挂职学习,挑选一批等级学校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锻炼;同时,调剂一批教学设备供薄弱学校使用,促进教学资源共享。通过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满足中心城区日益增长的义务教育学生入学需求,真正为民办实事好事。

(三)加大支持力度使高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

1.加快新建项目和扩建项目建设力度。加快龙景高中(新百高)建设进度,早日整体搬迁,并将六中搬入百色高中旧址,实现优化教育资源目标;加快民族高中扩建项目建设进度,为民族高中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打好基础;在迎龙片区新建一所高中,尽快把百色中学的高中部从百色中学剥离出来。

2.化解高中学校债务负担。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二是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以弥补因地方财力紧缺而造成的投入不足,逐步化解高中学校债务负担。

3.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大力支持百色民族高中立项建设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争取于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继续支持和指导百色学院附属中学开展特色学校建设,把学校打造成全区有影响力的特色项目学校。

1.合理调剂专项资金。市本级资金要优先考虑中心城区的基础教育,市政府和右江区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级投入的原则,解决不同学校在经费投入、资源配置、教师待遇上的差异。按照属地征收、当地使用的原则,合理使用好教育附加费、土地出让收益计提教育资金,促进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2.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办法。市政府要出台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小学校建设和管理的实施办法,新建住宅应配建的中小学幼儿园必须与其他工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投入使用。新建小区开发商应根据开发建设的面积分担所属区域学校及幼儿园的建设资金,并全额用于基础教育投入,倡导社会办学新风尚。

3.重视和加强民办学校管理。民办教育学校的存在是对中心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有益补充,解决了近千名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但在办学中却遇到很多困难:如昂贵的场地租金,负担自聘教师工资,学校因临时租用场地而经常会面临搬迁等问题。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意见》,通过落实相关政策,对民办学校扶持指导,规范办学行为,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其与公办学校一同均衡发展。

(五)强化培训和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按新编制标准及时核定编制并足额使用编制。自治区编制部门已颁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修订)》(桂编发〔2012〕5号)、《关于印发广茜壮族自治区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办法的通知》(桂编发〔2012〕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殊学校编制标准暂行办法》(桂编发〔2012〕7号),对各类基础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建议市、区编制部门按照上述文件要求,以实有在校学生数为依据核定、落实百色中心城区各学校教师编制;对教师编制实行动态管理,坚持每3~5年核定编制一次,及时核定教的师编制给予足额补充教师,以便解决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教师总量不足结构失调问题。

2.拓宽进人渠道。一是教师招聘工作在规范进人程序的情况下,扩大教育部门招聘教师自主权。二是适当放宽招聘资格条件,尤其对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不要过多强调我市人事调配、“学历”的规定要求,应该根据学校需求实际情况而确定招聘资格条件。三是对优秀骨干教师调入,适当放宽调入条件,不受市人事调配“不能人为两地分居”的规定限制。

3.推行公推直选校长的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中心城区各学校推行公推直选校长制度,形成公开、透明的干部竞争机制,增强教育活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校长队伍。

4.加大中心城区教师培训的力度。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4]7号)精神,把教师培训经费敖财政预算,按照不低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2%标准安排,并以政府名义制定出台包括百色中心城区在内的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以适应教育的动态拓展和日新月异,推动百色中心城区教育事业更快发展。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三

1、调查对象:本次调研涉及的对象主要是全市三个区的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年龄从几岁到60岁不等。

2、调查方式: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座谈、个案分析、资料分析为辅的方式,使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的时间为xx年5月。

3、调查内容:教师的生活及家庭情况、教师的思想情况、教师的身体状况以及生病遭受坎坷时的救助情况、教师的工作状况、教师的福利状况、教师的心理疾病及教师迁移变化的动机、农村教师的现状、社会各界对教师的看法及理解等。

1、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0余份,回收368份。其中男性占38%,女性占62%,学生占12%,青年占46%,中年占28%,老年占14%,领导占30%,教师占62%,其他人士占8%。

2、农村教育现状的基本特征。

(a)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工作量大。

调查中,很多的学校领导表示,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这一环节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量。在我们的问卷调查表中,一周有20节以上的课的老师占78%,10节以下的只占10%,剩下的12%就在10到20节之间。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80%以上的老师一般上的是2门到3门课。在村小,有18%的老师还在上复式班。比如隆兴小学十四村,地处金城山,山高路远,学生上学困难,老师更加不愿意到那去上课,整个村小就只一个老师,不上复式班,孩子又怎么办呢象这样的村小还有很多很多。担任班主任的老师,除了教学工作外,还有更多的班务工作需要处理,上课前得写教案,上完课后得批改作业、研究学生、家访等。繁重的工作不仅体现在上课时间上,而且其它方面也体现得十分突出。比如在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多还要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庭作业,教师都得认真检查批改;除作业外,还要对付各种名目繁多的考试,考试好像成了体现教师工作价值的唯一方法。考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繁重工作的过程:出题、监考、看卷、分析……着实忙!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还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复杂的学生问题,让许多教师心理劳累是不言而喻。

我们看看御史小学的李蜜老师一天的工作:

6:00————————6:30。

起床、洗蔌、做早饭。

6:30————————7:00。

吃饭,边吃边看当天上课的教案。

7:00————————7:40。

到教室,安排并带领学生打扫清洁卫生。

7:40————————8:20。

检查学生的家庭作业、辅导学生早读。

8:30————————11:40。

上午有三节课要上,两节语文、一节数学。

11:40———————1:00。

回家做饭,动作快的话还可以休息一会。

1:00————————2:40。

到教室安排学生睡午觉,并守午觉。

2:40————————4:40。

下午一节语文、一节数学。

4:40————————5:20。

批改当天的作业,并且准备第二天的教案。

5:30————————6:30。

学校开会,会上强调安全并布置班主任工作。

6:30————————7:40。

匆忙的吃晚饭,尽量安排时间家访。

7:40———————。

刻试卷,为学生出习题,做完后休息。

李老师还是在中心小学任教,她一个人上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学生有近50人,繁重的工作已经让她疲于奔命了。李老师只是我们很多老师中的一个。

而且,除了这些外,老师还得管理和揣摩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给农村教育工作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而这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之外无形中延续着,这是其它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有的。繁重的教学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让许多教师都纷纷把目光投向城区学校,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工作,好的教师都流向了城区学校。工作量大,因而造成师资的流失、师资力量的薄弱……形成了长期的恶性循环,农村教师的负荷也就不断增加!

(b)硬件设施投入不足。

目前的农村学校,教学软件上的资源相对是平稳的,而在硬件设施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多媒体设备,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也不一定有几个老师会使用,形同虚设。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教师最辛苦的当数上音乐课。

如御史小学,目前的音乐课设备就只有一架破旧的电子琴,又重又破,几个音乐老师上课都没用它。姜大丰老师上音乐课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老朋友二胡给拿上,其他大部分老师上课都是用嗓子吼。

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御史小学。

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音乐课设备都还基本没有,情况好的学校至多也就是几台录音机,或者风琴。有钢琴的学校,只是个别。

体育课,也没有孩子玩的东西,上体育课就相当于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候。大部分学校就是几个乒乓台和篮球架。而且,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大多数艺体科目没有专职的老师,都是由其他老师上。上课的老师很多时候都是让学生自习、做作业、看书。素质教育在这一方面完全得不到体现。

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一个最普遍的现状。

(c)“留守儿童”现象突出。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我国进城的农民工1。5亿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继续呈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我们的调查中,80%的学校反应留守儿童现象严重。调查显示,有69。8%的监护人表示“很少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儿童表示“有烦恼的时候”和照顾我的人说说。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吃穿睡觉”,别的很少管。“这说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委托监护人难以尽到对孩子的全面教育责任。”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我们的教师有着无以言状的苦楚。

御史小学的王小平老师不久前曾遇见过一件值得我们深思的事。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安排四年级开始上早晚自习,远的学生都住校,王老师是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每天晚上都会到寝室查夜,那天晚上,班上的一个女生不在寝室,王老师找遍了学校,也打电话问了不少的人,一夜无眠,第二天一早又急忙到她家里去问,却发现那女孩子偷偷的回家了,但是家里的大人却没想过老师会很焦急的寻找孩子。可见,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和方法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本质的冲突。

今年开学发生在御史小学的另一件事情,让我们很多的老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感到痛心。二年级一班有一个同学叫秦勇,这个男孩子年纪不大,但是很调皮。据该班班主任陈老师说,这孩子是中途到班上学习的,上课从来都不认真听讲,也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而且还老是迟到、旷课。他家里只有他的奶奶,一学期下来,考试成绩只有5分,这下他的奶奶着急了,开学的时候找到陈老师,问陈老师是否可以让孩子留级。考虑到孩子确实太小,成绩跟不上,老师同意了他奶奶的请求,并且帮着为这个孩子办好了手续。谁知道,等把孩子弄到一年级教室坐上的时候,他奶奶的一番话却让在场的老师和家长目瞪口呆。原来,秦勇在去年9月的时候到学校报名读一年级,当时学校规定必须要满6岁才可以报名,他还不到规定的年纪,按说应该去上学前班,但是他的奶奶却让他直接进了级的教室,并且对老师谎称是从外地回来的。也就是说秦勇根本就没读过学前班,更别说上一年级了!

说到这里,我就不知道该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还是为我们的孩子觉得无奈。

父母不在身边,一些“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长期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也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调查表明,不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有的任性、冷漠、自卑、自闭,有的内向、孤独、柔弱无助,有的甚至对父母充满怨恨和逆反心理,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乏自信和心理安全感。另外,“留守儿童”也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xx年公安部有个调查,显示了两个‘大多数’,即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孤僻、偏执,难以沟通。目前,‘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予以逐步解决。”

(d)教师福利待遇低。

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工资在500到1000的占80%,其中青年教师居多;工资在1000到1500的占16%,中年教师居多;工资在xx以上的占2%,老年教师居多;待遇上觉得可以的只占18%,67%的老师认为基本没福利待遇,15%的老师觉得根本没有;在我们的走访中,90%的老师说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福利问题。据调查了解,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农村教师,每个月的工资不到500元。隆兴小学刘学华老师说“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一个月只有200多元,教了多的书,现在一个月的工资也不到700元”,该校杨文泉老师教师说“我们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工资不到30元,一家几口就靠着那30元过日子”,大部份的农村教师都是一个人的工资养活全家。御史小学的唐祥清老师说,他以前的工资也很低,老婆是农村妇女,生了6个女儿,上有老人要供,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要养,学校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用。陈通周教师说他们教书那几年,真的是一人做几份工,早上的时候一早就上地里去劳动,不到8点,就赶回家吃饭,然后急忙往学校赶,等上完课,连家门都不用进,拿着工具又上地里去,然后回家吃午饭,吃完饭又得去上课,下午回来还得忙农活!在家里,男人是主要劳动力,如果光指望学校的那点钱,全家早就饿死了。很多年轻老师说,我们辛苦的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每个月的钱不够自己一个人用”,更不要说结婚养孩子了。许多老师就是觉得在农村教书的福利待遇太低而离开了这个职业。御史小学的何安平老师分到学校后,上了一年的班,然后出去读书,最后选择离职,现在在重庆有了自己的事业。还有该校的张华老师和秦佳老师,他们都是在教书不到一年的情况下觉得福利太低而辞职的。在xx年,该校的刘洪成老师也选择离开了学校,到外地打工去了。调查中我们发现,辞职的并不是只有该学校的老师,小佛小学也曾经有老师辞职离开。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98%的老师认为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作为农村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超负荷工作量也许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待遇上的问题或许才是重要的。农村教师的福利为什么会这么低呢会龙二小的姜朝国校长是这样说的:“一是农村教育负债严重,普九和危改引起学校的债务,使得学校运转艰难;二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缓慢;三是乡镇对教育的投入太少,基本上没有投入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及维修,全靠学校自己承担;四是社会救助、捐资办学体系没形成,投入到农村学校的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又哪来的钱给老师发放福利待遇呢”

(e)教师精神压力大。

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78%的老师觉得精神压力大。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有近10%的老师因为精神压力而导致身体的不健康,其中76%的老师有慢性咽炎。教师精神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方面。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体的素质直接影响着老师的工作。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象让我们的老师不知道如何去把握宽和严的尺度标准,越来越多的孩子动不动就闹离家出走,一不留神就闹自杀,一不顺心就不读书。去年发生在龙门中学的那件事,相信很多的人都还记忆犹新,仅仅因为和老师言语上的冲突,就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从楼上跳了下去。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教育领域层出不穷,特别是最近几年。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对待学生,轻不得重不得,怎么会没有压力呢!

二是家长方面。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这项事业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去共同实现。农村学校校网分散,学生分布广,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需要加强校网撤并,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很多农村的家长对此认识不到位,既要求优质教育,又要求就近入学,对于学校提出的一系列方案,不仅不予以配合,还千方百计加以阻拦,导致教师工作开展不顺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很多的家长要求很高,认为成绩好一切都好,成绩不好老师难辞其咎。特别是农村的家长,根本不会管你什么素质教育,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全都不重要。素质教育这么多年,从某种角度上讲,老师是没有目标的,怎么做不清楚,评价体系不到位,这与家长的态度也是有关系的。

三是学校和上级部门方面。作为教师,来自于学校和上级部门的压力是很大的。看看现在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升大学的比率越来越大,但是基础教育的压力却不减反增,升学数、升学率牵扯着老师、校长、基层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每一根神经。特别是一线教师,在拥有各种“质量指标”的“量化管理”系统里面,连气都来不及喘,大家一门心思地备课、上课、改作业、为学生订正错误、为“放松”了自身要求的学生做“上大学的好处”等人生“美好”愿景的教育……没日没夜,周而复始。老师们苦不苦当然苦!老师们怨不怨当然怨!但是能怎样整个教育都这样,教学期间这样那样的检查,名目繁多,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每个节日的庆祝活动、会议记录、读书笔记、安全问题、学习问题、生源问题等等,不仅让老师觉得经济上吃不消、更多的是精神上吃不消。而当假期临近,我们老师却没有将要解脱的轻松快乐,因为眼前的通知早已把我们的假日瓜分了——职务、职称、岗位、学历等各种名目的假期培训进修要用去十几或几十天,更为可怕的是,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会实行假期补课,时间一般都至少是假期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78%的老师觉得精神紧张,担心上级检查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合格、学生成绩不好,很多的老师长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

四是社会方面。自古以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教育事业中是“辛勤的园丁”,就是无私奉献的那种人,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那种人,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那种人。然而,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特别是现今社会对教师职业更是有着多重的要求,既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具有指导管理学生的权威,他们又在一定时间是学生家长的代理人,要负责照顾学生,他们还是学生的朋友,需要与学生平等交流思想和情感。此外,还要协调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自己家庭生活的多重关系。这种多元化的不同性质的角色,很容易造成教师精神劳累和思想冲突。公众却认为教师不应该索取物质和一个平常人应有的精神回报……这样下去何时是头啊!这样,农村教师更迷茫了。教师这职业(这里只探讨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师)到底好不好如果让一个非教师来回答,答案肯定是这样:当然不错!你看,一年工资没少拿,却有寒、暑假近三个月的假期,哪行哪业有这种待遇我相信,说这话的人都是真诚的,而且,在他们夸赞老师这行当的两个理由中,“工资不少”是次,是客套和敷衍,因为这实际上并不太客观,有许许多多行业的工资也不少,甚至更不少,“有两个长假”则是主,因为从表面上看这很客观,是事实。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实际上,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这些年来,我们的老师没几个能过上完整的寒暑假。为什么呢大家知道,每逢假期临近,我们老师并没有将要解脱的轻松快乐。因为要竞争职称,要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要适应社会对教师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利用假期进行充电学习。看似轻松好玩的假期实际上却比平时上班还要辛苦,这些都不是别人所能理解的。

根据以上几种现状,我们把农村教师的心态归纳为以下几种:

1、积极心态。

尽管很大一部分农村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意思、待遇不好,但是也有部分老师在对待工作问题上,仍然是积极面对和充满热情的投入。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农村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的心血,问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无私奉献”的决心。千百年来,教师在人们心目中都是神圣而伟大的,“春蚕到死丝方尽,焟蚷成灰泪始干”,把教育事业视作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就是无私奉献的,是辛辛苦苦的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是甘守清贫而无怨无悔的……许许多多的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私奉献”的决心在农村的工作岗位上坚守一生。隆兴小学的杨文泉老师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有是在该学校的村小任教,他所在的地方,山高路难行,孩子上学难,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去。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出去打工挣钱去了,他在当地也算是一个高知识分子,看见农村孩子读书难,他放弃了很多的机会,一直扎跟山区教育,有的孩子上学没钱,他还拿出自己不多的工资为孩子补贴学费、买学习用品。这么多年来,他坚持在最基层,一个人担负起一个村的教育工作,甚至上复式班,为了教育事业,杨老师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讲台和乡村的孩子。

二是“回报社会”的感恩心。很多的老师,特别是六、七十年代的老师,他们经历了艰苦的大革命,成了历史的牺牲品,当他们在党的关心帮助下回到学校,走进课堂,他们就格外的珍惜自己曾经失去的东西,满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不计较报酬,不啬求回报,无怨无悔。会龙二小的杨文贵老师在谈到为何坚守在乡村教育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时,他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愿意把自己的一生都回报给社会,在哪教书都是无所谓的!”

三是“安于现状”的满足心。有这种心态的老师一般分为三种:(a)中年教师。他们已经处于人生的中年,生活、事业、家庭都基本稳定,面对未来,认为没有改变的必要,已经习惯了目前的生活状况,所以能积极的投身到教育工作中去。隆兴小学的胡蓉国老师教龄,在村上呆了,和丈夫在同一所学校,对于目前的生活,胡老师表示比较满意,而且她觉得,他们这样的年纪没几年就可以退休,何必大费周章的去调动什么的呢(b)回家乡的教师。这部分老师他们从农村读书走出去,因为种种原因回到家乡教书,离家近,就比较能积极的教学。御史小学的刘冬明老师,出来参加工作,来一直是在他本乡的村小教书,直到去年才到乡中心学校上课。(c)夫妻俩在同一个地方的教师。一些老师夫妻俩在同一所学校或者同一个乡镇,他们的家庭生活稳定,在别人来看,属于美满幸福的,这些老师没有想过迁移,因此也能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中。

2、消极心态。

一是物欲的膨胀、精神的沦丧,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影响着教师的心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多数人通过各种途径走上了让人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人,工资待遇高,生活水平高,而且工作轻松,连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似乎也淘到了金。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老师,固守于三尺讲台,一个月几百元的收入,买不起名牌,衣服永远是最便宜的,生活是清贫的,不管买什么都是想了又想……终其一生,教师都是寒酸的。物质上的清贫,让许多老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消极的情绪由此而来,但是却又不舍得放弃。看过这样一篇报道:由于觉得教师工资不高,时间不自由,陕西师大xx届本科毕业生高山本可以到一所中学当物理老师的,但他不愿意从事教师的工作,几年来先后做过大学实验室工作员、企业产品推销员、商店送货员和溜冰场溜冰鞋看管员等工作,都无果而终,最后落得身无分文流浪大连街头而不得不寻求救助站帮助的地步,但已跟父母“断绝关系”的他在跟父母“续”上关系后,仍然坚定地表示,不管找工作的路上再怎么受挫,也“绝不去做教师的活”。高山的事例只能说明一个道理: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严重的影响着我们教师的心态。但是很多教师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无力去改变这些现状,久而久之,许多的老师就有了混日子的打算。

二是浮躁的时代,动摇了很多老师“无私奉献”的决心。许许多多的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一辈子,但是面对现在的孩子不知所措了。关心带来误解,认真视为呆板,负责却认为多事。曾经有一位朋友对我谈起过这样一件事,他说读书的时候,教师对他是恨铁不成钢,经常对他冷潮热讽,说他只有卖气力吃饭的份儿,他很恨这位教师。某一天,当他与老师重逢的时候,恰好这位老师有求于他,他显得很冷淡,虽然最终他帮了这个老师的忙,但他也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当年你说我很笨,只有卖气力的份,是这样说的吗”教师无语。听到这儿的时候,我为我们的教育者们感到心疼,觉得心寒,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每一个学生能成才,恨铁不成钢,在教育方法上,或许有着许多的不同,但出发点都是希望学生好。然而,又有几个学生能真正懂得教师的付出呢辛辛苦苦的工作换来的却是这样的不被理解,难怪我们的教师灰心了。时下市场经济大潮中,这样的例子更多,导致一向安于清贫“无私奉献”的教师开始动摇了。

三是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诚然,许多的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决心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成为一代名师。但现实和理想差距太远了。现实的具体体现在:

(1)农村教师被不公正待遇长期困扰着。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的老师对于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的福利待遇觉得很不公正,同样的付出劳动和心血,甚至农村教师付出的还多得多,可是得到的回报却大有出入,很多的人瞧不起农村老师,社会、家长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对城区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农村家长到学校,一般就是孩子有事了到学校质问老师来的,而城区学校的家长却很尊重老师,隔三岔五的到学校找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两种不同的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教学环境的恶劣、家庭生活的困难、教师住房的问题等等,长期困饶着我们的农村教师。

(2)农村孩子素质无法和城市孩子比。学习上,城里的孩子很多是一点就会,而农村孩子你就得花数倍努力,所以城里学校的教学上更易出成绩;家长对待教育的观念也有所不同。农村的家长越来越多的向孩子灌输新的“读书无用论”,读书没前途,不如出去打工挣钱等等;而城市里的孩子却更能明白,只有依靠知识才能有未来。

(3)农村教师中“农村”俩字成了年轻教师个人问题的绊脚石。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很多的农村教师都是大龄青年,其中男性占的比例是女性的2到3倍。这些老师,由于教学环境差、交通不便利、没住房、工资奖金待遇低,使得他们在个人问题上一直得不到满意的解决。会龙二小的邓勇老师,是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出来参加工作快十年了,至今没有结婚。说起个人问题,他显得很无奈:“谁让我们在农村教书呢,交通不方便、又没有住房、工资待遇低,哪个女孩子愿意嫁到这来啊”象邓老师这样的男老师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是最普遍的。现实是残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的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老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失望,每天教室、家里、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让许多老师丧失了激情。更多的老师认为在僻远的乡村教一辈子书,很难实现人生抱负,也无法获得更高的收入,久而久之,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就视而不见了,对工作的热忱也没有了……这种理想与现实巨大的反差让许多老师悲观失望。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大田集镇中学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农村初中到县城初中,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大田集镇李楼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大田集镇李楼村镇北联小,调研结果如下。

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面临的主要问题。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育经费方面。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师资方面。

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xx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xx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xx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xx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启示与结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李楼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五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教育发展情况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放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胡双,你们暑假社会实践做什么?”我会告诉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小学教育这方面的,在我家乡做。”很多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普通的村子。家乡所在的镇——双柳树镇(又简称双柳)——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不多,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整个信阳地区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军的主力。表现在我们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约95%以上的青壮年都会到江浙一带打工,他们仅在春忙秋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务工的大潮使得双柳人渐渐富裕起来,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家乡在很多方面的情况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坏了,比如环境,比如村小学的教育问题。

我们村的小学叫做彭畈小学。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学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窄小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活泼可爱的孩子。那时,学校有不少年轻、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他们给我们讲过《三国演义》,办公室有过钢琴声;那个时候,村小的毕业生和镇上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差距。而现在,彭畈小学20xx-20xx学年在校学生人数不到80人,只开班到三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可能连三年级也开不下去了。学校有八个老教师,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教,现在还是他们留在彭畈小学,年底之前还有两个要退休了;学校校舍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曾经狭窄的操场,现在反而种上了树,树下杂草丛生;无情的蜘蛛网默默查封着这所历经沧桑的小学。无独有偶,彭畈小学的变迁在双柳并非个案,其他村的情况与之相似,也是也不容乐观。总之,整个双柳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痛心疾首!

1927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青年毛泽东历时32天,游历湖南五县之后得出的一份“社会实践报告”。当年,尚处幼年的共产党缺乏革命斗争经验,不了解农民运动情况,党内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主要持责难态度。持相反意见的毛泽东遂决定亲历亲为,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重点考察了湖南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个县的农民运动,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了解决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这份报告对于指导近代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可谓是实践出真知的标杆之作。

其实,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习期间,就非常注重读“无字的书”。用今天的活来说,就是向社会学习,深入实际,调查研究。xxxx年夏天,毛泽东就曾与萧子升一道,利用暑假时间,不携分文,游学湖南诸县,接触社会,了解百姓,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一个多月的游学,途经5个县,行程近千里。回校以后,毛泽东写了许多笔记和心得,第一师范的同学和老师们看了都赞誉毛泽东是“身无半文,心忧天下”。这样的游学,毛泽东有过多次,收获很大;了解了社会,观察了民情,对他以后进行革命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正处于大学时代的我们与毛泽东的年龄相仿,虽然所处时代背景和生长环境大有不同,但这不应该成为逃避实践的借口。我们有必要向毛泽东学习,不光读“有字的书”,更要读的“无字的书”,从无字之书中的东西必然与课堂上的高数物理不同。然而,“无字的书”并不是那么好念的,我知道认真进行社会实践的困难,逃避总不是办法,只有努力面对。

比如村小学生人数减少这一问题,我们之前能够想到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当地适龄儿童总人数减少;二、村小教育质量越来越差使得乡下学生大量转入双柳镇第一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完小)。但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自己能够想到的原因,我们还获知:一、双柳外出务工现象很普遍,很多家长会将孩子带在身边,让孩子在外地上学;二、近年双柳树镇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富裕起来的家乡人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让孩子往“高处走”。这些信息更加接近实际,是在教室空想所不能得到的。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技术限制,我们并不能准确获知上述几种原因影响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权重。

社会实践只进行了不到七天。但这七天,我们对家乡农村小学的了解程度却比过去十多年更多。我们走访了潢川县教育体育局、双柳树镇中心校、双柳树镇第一中心小学、双柳树镇第二中心小学、彭畈小学、天桥小学、曙光小学,我们在中心校和完小的档案室获得了很多有效的统计数据,我们挨家挨户做了200份左右的问卷,累计走访人次近400人。我们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找到了这些问题的根源。唯有实践,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对于课题本身来说,我们对村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结构严重不合理的因素做了多方面了解,我们还看到了农村小学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我们主要了解了双柳五所小学的基本情况,并与这些学校的校长或者教师进行交谈,走访了小学周边居民,了解他们对当地小学教育的认知情况。(具体结果见本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使得我们看到了现有教育体制下的弊端,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所应当肩负的责任。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情况,有些是我们能够掌控和了解的,有些是我们能够了解但无力改变的。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双柳农村小学教育的看法更加实际而深入,但在如何解决这些已发现的问题方面,我们仅能依据调查结果给予建议,至于能否有效执行,主要还是在于政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就是这样了,这也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不足之一。

在课题之外,更多的则是对于“豫东南”团队成员的锻炼,譬如交流沟通、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分配分工等等。记得第一天我们在彭畈小学做问卷调查,第一个调查对象是个大婶。她认字不多,问卷看不懂,这可难倒了我们。为了保证走访和调查能够进行下去,我只得亲自出马,一边和她聊天,一边把问卷内容融入家常话中,折腾了十多分钟,总算打开局面,完成了第一份问卷,真不容易。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立刻商讨对策,决定变换问卷调查方式,在乡村不单纯做问卷,而是和老百姓们一边聊天,一边了解我们想要的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在乡下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才得以维持。

在走访的过程中,有位叔叔反问我们:“你们现在做的有什么用呢?政府又不管你们事儿,说白了你们也就是自己了解了解情况,其实就是无用功。”这番话一直触动着我,虽然直白难听,但却是事实。说实在的,即使在教育这个冲突不是很剧烈的领域,调查到最后,已经很明显地涉及到了政府部门的作为和利益问题。对此,我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仅仅能够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反馈过去,期望他们能够有所改变。或许我们现在还无力改变现实,但我们至少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收获了友谊,学到了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这就是价值了!

“豫东南”是一个团队,胡长国、黄开东、付杨、彭晓燕,我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穿街过巷,出谋划策,共同努力。感谢所有人的付出与汗水。大家都晒黑了。在乡下跑的那几天,黄开东一家会在中午把我们叫去吃饭。清凉解渴的西瓜,丰盛的午餐总令我们感到特别不好意思。在联系完小档案室和双柳树镇中心校时,黄开东的妈妈彭仁玉老师为此劳心费力不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重量级帮助,感谢已经不足以表达了,好人一生平安吧。除此之外,在我们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知名的热心群众,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再次,一并道一声谢谢和珍重了!

虽然短暂,注定是铭记于心的经历!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4月浙中城市群规划在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顺利通过,对浙中城市群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最近兰溪市通过了省教育强县(市)的评估验收,实现了各县(市、区)创建省教育强县满堂红,教育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面临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如何谋划统筹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浙中城市群教育发展力,为浙中城市群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亟待思考研究并寻求解决办法的重点。

提升浙中城市群教育发展力,要着力实现四个基本目标:一是以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方针,把坚持育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基本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二是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教育的15年教育,省三级以上等级幼儿园招生覆盖面达到85%以上,85%以上中小学达到建设标准,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完成率不低于99%,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目标。三是70%以上高中学校成为省等级重点中学,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5%以上,升入优质高中比例达到8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45%,打造浙中教育品牌,基本建成浙中教育中心。四是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装备等的现代化水平,努力为人人提供合适的教育,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全面提高浙中城市群整体教育水平,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协调、优质发展。1.在均衡上突破。以教育强县的复查及现代化水平评估、县(市、区)党政领导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等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县域教育管理和投入保障体制,依法确保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两个提高,力争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促进县域均衡。通过实施新四项工程、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创设城乡相对均衡的教育硬件;实施领雁工程、521工程、农村教师提质工程等,促进城乡均衡。严格按生均面积、师生比例,以标准化的要求,控制办学规模,把优质资源均衡配置到学校,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确保政策均衡;控制学生数量,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时间、空间,实现机会相对均等;研究制定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均衡的具体标准,促进校际均衡。

3.在协调上突破。学前教育着重提档升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创建省等级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基础教育突出品牌创建,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加快建设省重点中学、示范性学校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立足基础能力,统筹专业发展,支持资助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建设,推进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高中模式。高等教育突出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鼓励支持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弱势群体教育突出救助,特殊教育实行财政全覆盖,建设市特殊教育中心;进一步关心贫困生、学困生、残疾生等人群的学习生活;落实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入学同城同待遇政策,基本实现零拒绝、零收费。

(二)切实增强浙中城市群核心区教育发展力,发挥引领、示范、辐射作用。1.办学硬件上引领均衡。高中学校全部按照重点学校要求建设,加快六中迁建工程建设;促进宾虹高级中学提档升级,尽快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确保重点普通高中率达到100%。加快落实市区中小学幼儿园专项规划,尽早建成城北小学、城北初中、安地初中,扩建九中、十六中,合并扩建胜利小学、东市街小学;实施八中搬迁工程,盘活江南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在全市率先实现85%的学校成为省标准化学校,促进教育均衡。乡镇中心幼儿园按照等级标准建设,完成2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

2.办学模式上示范优质。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从源头上减少择校,增加公平。以名校为龙头组建15个教育集团。通过特色办学模式,促进市区学校、教育集团立足实际,选择特别视角,明确特色定位,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走特色办学之路,鼓励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努力使人人得到合适的教育,得到最大的发展。

3.管理体制上辐射效益。职业教育学校较多、规模较大、专业雷同等,必须加大专业统筹力度,促进学生分流升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这需要对市区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区高中学校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分区管理,资源配置重复,办学差距较大,教育水平不齐,发展壁垒较多,统一行动难度大,办学效益欠佳,阻碍核心区教育合力的形成,参照市新区、市综合配套改革相关精神,完善市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公共资源开放、融入服务全社会机制的形成。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七

基础教育是国之根本,基础教育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

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的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

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

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

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

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

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

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

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20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

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

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

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xx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xx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

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xx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xx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xx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

到20xx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xx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

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

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八

本文以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研究有关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以便更有针对性指导家庭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由此可见,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我们党和政府也十分重视,而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对今后中学、大学的学习将起到极大的作用。而农村的教育条件、教学水平等在总体上都低于城镇小学,因此,农村的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显得很重要。而从几年来的情况看,政府对义务教育较为重视,投入也是越来越多,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其次是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曾到过一些沿海地区,跟人家比,我们真是差距太大啦,我们做农村小学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弄到办学经费,而人家的领导者每天在考虑的是到哪儿能花掉手里的办学经费;真乃是天壤之别呀!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因经常缺乏资金无法买新的。

1、教师负担重。在我们农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打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2、教师思想观念落后。部分老教师受固有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有畏难情绪的现象,缺乏实课程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很自然地还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教师培训落后。做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和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要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可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存在选送培训和校本培训不到位的现象。

很多学校的教师外出就会影响校内教学。其次在于学校办学经费紧张,缺少培训经费。校本培训不到位,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和条件,开展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

4、教师自学自研落后。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可是,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网络,缺少图书。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多数已经过时。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搜集资料,完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受到影响,解决教学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少辅助资料。另外,由于学校学习资源的限制,教师外出培训成果在校内得不到巩固练习和及时消化理解,不能内化和深化,久而久之,出现培训成果的流失。教师自学自研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九

今年4月浙中城市群规划在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会上顺利通过,对浙中城市群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最近兰溪市通过了省教育强县(市)的评估验收,实现了各县(市、区)创建省教育强县满堂红,教育强市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面临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如何谋划统筹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提升浙中城市群教育发展力,为浙中城市群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亟待思考研究并寻求解决办法的重点。

1.在优质上突破。提升教育理念,学校发展必须追求个性品质,把校园建成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将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传授、知识巩固切实转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上来,让学生从繁重的应试教育和课业负担中真正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成长的主体。改革传统的教师学校所有制,积极推动区域性的校长与教师定期轮岗制度;改革传统的学校行政区域所有制,积极尝试跨区域尤其是跨城乡的学校连锁新机制;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探索片块式发展、捆绑式评价的考核评价新思路,促进办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2.在协调上突破。学前教育着重提档升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创建省等级幼儿园,提高办园水平。基础教育突出品牌创建,减轻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加快建设省重点中学、示范性学校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立足基础能力,统筹专业发展,支持资助实训基地、示范专业建设,推进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推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综合高中模式。高等教育突出教育质量,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鼓励支持创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弱势群体教育突出救助,特殊教育实行财政全覆盖,建设市特殊教育中心;进一步关心贫困生、学困生、残疾生等人群的学习生活;落实符合条件的民工子女入学同城同待遇政策,基本实现零拒绝、零收费。

3.办学模式上示范优质。通过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做到办好每一所学校,从源头上减少择校,增加公平。以名校为龙头组建15个教育集团。通过特色办学模式,促进市区学校、教育集团立足实际,选择特别视角,明确特色定位,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走特色办学之路,鼓励学校为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努力使人人得到合适的教育,得到最大的发展。

4.管理体制上辐射效益。职业教育学校较多、规模较大、专业雷同等,必须加大专业统筹力度,促进学生分流升学,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这需要对市区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区高中学校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分区管理,资源配置重复,办学差距较大,教育水平不齐,发展壁垒较多,统一行动难度大,办学效益欠佳,阻碍核心区教育合力的形成,参照市新区、市综合配套改革相关精神,完善市区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公共资源开放、融入服务全社会机制的形成。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十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矛盾多,是城市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城市管理,既是发挥城市整体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有序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形象的集中体现。搞好城市管理,关键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就城市管理中的责任与权利、事权与财权、管人与管事相统一,以及实行市、区两级政府分工负责和市、区、街道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一年多来,《决定》贯彻落实情况如何对此,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现状。

管理体制情况。

街道城管工作是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重要职责。在街道办事处领导成员的分工上,一般由一名副主任分管此项工作。街道办事处内设城管科和城建监察总队,一般定编为5-6人。部分街道办事处根据需要聘请了一些义务城管人员,他们主要协助街道城管人员在一些重要地段进行监督管理。城管科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城市规划、市政工程、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实施行政处罚,并对口市、区级12个部门。而市、区级12个部门则分别对街道城管工作相对应的方面进行领导、管理、检查、验收。由于执法机构多,职能交叉,造成街道办事处很多时候工作上撞车的现象。在市、区级部门实行机构改革之后,这种状况有所好转,但多头指挥的管理体制基本未变,致使街道城管工作存在工作任务变化无常、工作安排无序、工作主动性不强的状况,基本上是在围绕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开展工作。

财政体制情况。

我市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包干经费(区财政承担)、税收分成和其他收入三方面构成。由于区情不同,各区街道办事处之间也存在一些具体差异。如有的街道办事处包干经费为零,有的街道办事处税收超收部分全返(因国税的75%要上缴中央财政,所以国税的全返指上缴后余下的25%)。例如,某区街道办事处包干经费为在职人员每人每年5800元,含人头经费、公用经费、公医经费、增资及其他经费,人均每月不足500元,仅占工资支出的50%左右。税收返还分别确定地税、国税的任务数、奋斗数。完成任务数按3%分成,奋斗数按10%分成,超奋斗数部分全返。其他收入除财政划拨的包干经费和税收分成外,街道办事处自己还有市场管理出摊占道、罚没返还等收入,共同构成街道办事处财政收入的总和。而街道办事处的财政支出包括不断增长的工资、福利、业务经费等基本支出,公益事业支出以及招商引资和税收引进奖励等其他支出。总的情况是,由于财政体制将街道办事处税收任务与财政收入挂钩,我市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街道办事处肩负着与企业一样的创收任务,必须为维持生计和发展做出种种努力,尽可能多地获得税收分成、引税返还和其他收入,满足支出需求。所以,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创收上。

城管工作的成效。

近几年,我市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治街,依法施治,提出了建管并重,建管同步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城管工作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的《决定》,使城管工作逐步规范,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获得并保持了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并先后进入了全国城市投资环境40优全国环境整治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

当前街道城管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市委、市政府《决定》颁发后,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增强了信心,加强了对城市管理的领导,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也得到了初步治理。但是,从依法治市、依法治街的高度看,我市贯彻落实《决定》以及街道办事处的城管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缺乏配套的实施办法,贯彻落实《决定》仍只停在文件上。市委、市政府《决定》已经下发一年多了,但至今没有一个具体的《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市政府曾经拟了一个60条的实施意见,由于在征求意见时,市级有关部门意见分歧较大,认为要等机构改革以后才能出台,从而造成《决定》中要求的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并未真正下移,以致各街道办事处在城管工作中仍如以前一样处于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态中。

街道城管工作责、权、利分离,缺少动力。街道办事处在城市工作中承担着大量的管理职能和治理任务。但是,其执法权限极为有限,这样就形成了责任与权限的不匹配,使管理工作乏力。城市管理工作是大量具体繁杂的工作,如治理环境脏乱差、禁止和拆除违章搭建、制止破墙开店、取缔占道经营、纠正车辆乱停乱放等,没有相应的权和利作保障,缺少行政手段,使街道办事处对城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目前,不少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部门,由于注重办证、审证的收费,因而多采用罚款方式来处理违规现象,结果使一些违规人员以罚款单充当合法手续继续违规,形成违规罚款再违规再罚款的恶性循环,不但增加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量,而且使问题日积月累,成为顽症。虽然市委、市政府《决定》中明确在城市管理中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以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地位,但在具体落实中,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以致条块责权分离、脱节的问题仍然比较普遍。

街道城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形象欠佳。街道办事处城管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是直接关系《决定》能否在基层得到贯彻落实的关键之一。就目前街道办事处城管人员的组成来看,不适应任务需要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部分城管监察队员文化层次较低,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受到局限;二是一些城管监察队员的业务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其中有一部分人越权执法、随意执法,甚至出现为一些违法违规人员充当保护杀守门神的现象,这在群众中微辞不少;三是城管监察队员多数为事业编制,没有纳入行政编制系列,在《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潜伏着较大的危机和不稳定因素。

街道城管工作保障措施不到位,缺乏活力。一是经费无保障。街道城管工作所需经费由街道办事处自身财力解决,每年要为此付出数万元甚至更多的资金。比如聘请的城管协管员,他们的月工资待遇由区城管监察部门负责每人50元,其余由街道办事处补贴至最低界限以上(200元以上)。城管工作的某些政策性收费,如破墙开店、占道经营等收费以及罚没收入,均由市、区级有关部门收龋因此,街道城管工作在经济收支上入不敷出,从而把城管视为包袱,缺乏搞好城管工作的主动和热情。二是办公条件差,人员待遇低。部分街道城管工作缺乏交通工具,无正规着装,无佩带标志,管理、执法有失严肃性,在公众面前形象差,难于得到社会认同。部分街道办事处由于给城管工作人员下达有创收任务,而城管工作人员由于在城管中花费时间多,相对完成经济任务差,从而待遇普遍较低,造成街道城管工作无人愿干,城管队伍不稳定。部分街道办事处为追求自身利益,靠罚款以收代支,因此对城管工作是重利轻管,以罚代管。

关于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基础地位的建议。

街道办事处是城市管理的稳固基石和中坚力量,城市管理能否上台阶、见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街道办事处能否正常发挥作用。要使街道办事处真正在城市管理中起到基石作用,只有加强街道办事处的建设,界定其位置,完善其功能,调动其潜能,彻底解决街道办事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才能保证城市管理运转通畅、见效显著。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高认识,解决问题,加强工作:

加快立法,建章立制,解决位的问题。

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其主要职责是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发展,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负责本辖区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对辖区内的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参与或行使分级管理、综合协调、行政执法等职权,指导居委会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街道办事处在城管方面的法律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首先,通过对我市已实施的有关城管法规的修订或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规,明确城市管理的内容、范围、执法主体,执法体系中的职责分工、执法程序、处罚条款等,明确赋予街道城管一定的行政执法权和处罚权。同时,将街道城管队伍纳入公务员系列,使其具有真正的执法权。比如北京市已出台了《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辖区城市管理的行政主体,搞好城市管理是街道办事处的重要职责。因此,街道办事处有权有责,依法参与和主持辖区的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也有权有责,依法协调辖区内所有单位在本辖区内的相互关系,督促辖区内各单位服从并完成城市管理各项任务。

其次,市政府应尽快出台《决定》的《实施意见》或《实施办法》,保证三级管理尽早落到实处,确保政令畅通,使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真正下移。

理顺体制,下放权力,解决权的问题。

加强城市管理,关键是体制。城市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关系到城市管理的效能,关系到城市功能的发挥。目前我市城市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主要是条块分割,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未能有机结合,存在着管理职责不清,有利的都去管,无利的无人管的状况。块过多地承揽了本就由条、社会组织和企业承担的任务,而条则过多地集中了城市综合管理和资源配置的权力,形成了有权的因为力量有限等原因而无法管到底,有力量管得过来的又无权去管的状况。街道办事处能否享有相应的事权,是发挥其作用,强化其城市管理基础地位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是健全街道*作层,使街道职能五脏俱全。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理顺条块关系,相应明确各条在块里的机构归属,按照属地、高效的原则,原则上能归街道管的尽可能归街道管,将各条的职能迁移到街道之中。

二是条块联动,共同加强对第三级的管理,使街道的责任和权利统一起来。要赋予街道办事处必要的城市管理事权,如城市规划监督管理权、住宅小区竣工验收权、卫生管理权、城市管理执法权、文明单位一票否决权等,以发挥和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暂时不能下放、授权或委托执行的权力,应设立条、块责任制和工作协调配合制度,以减少管理漏洞和死角。

只有通过健全体制,事权下放,增强街道办事处自身的区域管理、社区服务、文明建设、综合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街道办事处无权办事的状况。

费随事转,财力下沉,解决钱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项需要财力支撑的工作。而街道办事处缺乏管理经费是一个普遍存在,带有共性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切实做到条随块转费随事转。建议取消现行财政经费包干的管理办法,街道办事处的收入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还街道经济管理职能给政府经济及税务等部门,密切街道办事处与税务部门在税务征收方面的配合,扩大税收征管面,调整条块的收费分配比例,以块为主。街道办事处要切实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把城市管理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同时可采取政府财政拔一些专项经费,对街道办事处服务性行业给予政策上的免税,街道办事处坚持实行有偿服务收取费用等渠道,确保街道办事处进行城市管理有钱办事。另外,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指导下,通过搞好社区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无偿服务抓好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

强化管理,建好队伍,解决人的问题。

目前,街道办事处存在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年龄结构老化,招聘的城管协管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业务素质低、执法能力不强、执法活动不规范、不文明执法,甚至野蛮执法现象也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居委会的干部也大多是一些老年人,且待遇偏低,不能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更不可能协助街道办事处完成大量的、繁杂的城市管理工作。

要解决这些问题,街道办事处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以事定岗,优化人员配置,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用人制度,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城建监察队伍和招聘人员的培训、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并完善管理制度,狠抓城市管理队伍的建设。街道办事处还要加大对居委会的领导和指导,直接委派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优秀干部到居委会任职,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城市管理的基矗。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十一

根据华北片国家教育督学课题研究进程安排,10月29日至31日,在省督学张利同志和基教处范世昕同志的协同下,对我省阳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调研。期间,听取了市教育局的情况汇报,实地考察了市辖平定县、郊区和城区的3所小学、3所初中和1所普通高中,并召开了校长教师座谈会。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阳泉市经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概况。

阳泉市地处我省东部,太行山中麓,东与河北省接壤,是我省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全市辖有5个县区,129万人口,其中乡村人口68万人。,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25.92亿元,比全国平均增长水平高3.9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20.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2元。阳泉市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33所,在校学生257275人,其中普通高中17所,在校生21345人,职业中学26所,在校生15835人,初中94所,在校生63187人,小学868所,在校生121887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19301人,其中专任教师15357人。

近几年来,阳泉市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积极深化基础教育的各项改革,基础教育呈现出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1995年,阳泉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两基”后,历届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的巩固提高工作,强化县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管理,促进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是把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责任,落实到了党政主要领导身上。以来,阳泉市始终坚持每年一度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进行考核,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考核的一个根本原则,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干部的主要依据之一。他们规定,凡教育实绩不达良好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重用。这一措施大大强化了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的责任意识,为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是针对过去教师工资由乡镇一级发放所带来的发放时间不统一,标准不统一,待遇不平衡,特别是边远贫困乡镇,由于经济条件差,而导致教师工资不能按时足额兑现的客观实际,全面推行了教师工资以县统筹发放,他们通过改革财政体制,改革经费管理体制,教师工资全部实现了以县为足额预算,财政专户储存,银行专户发放,城乡教师基本做到了同工同酬。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好地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三是理顺基础教育的办学体制。过去的管理体制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学校布局是村村有初中、乡乡办高中。在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时,阳泉市根据该市乡村经济较强,办学积极性高的实际,提出“以县为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乡、村两级的办学作用,他们要求,县级集中财力、物力办好1~2所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示范初中、示范小学,乡镇应集中财力、物力办好1―2所乡镇初中和中心小学,行政村(联合)办好1所小学。通过合理分解县乡村三级办学责任,增强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职能发挥,同时调动了各级办学的积极性,使得基础教育得到了协调发展。

由于各级领导树立了均衡发展的思想,并且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阳泉市的基础教育呈现出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阳泉市于1995年率先在山西省实现“两基”达标,之后,采取“两基”督导复查的有效机制,继续将高标准推进“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中,全市两县三区先后两次通过了省政府“两基”复查验收,成为全省“普九”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的先进地市。

幼儿教育长足发展。全市在园幼儿26695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86%,全市已有三个县区通过省“基本满足幼儿学前三年教育县”验收,郊区先后两次被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区)”称号。

高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市19所高中学校,普通高中在校生达2.13万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77%,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定在全省领先水平,高中教育升学率不断提高,升学率达68%。

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6所,在校生15835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43%。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年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47%,基本扭转了职业教育低迷和疲软的状态。全市职业学校学生参加对口考试,有近20%的毕业生能进入高等院校就读,毕业生就业率达90%。

2、整体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基础。

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区深处,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山庄窝铺遍布山岭之间,由于过去农村教育实行的是三级办学两级管理的体制,几乎每个行政村都办有小学,加上近几年来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阳泉市的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农村学校在校生在相应逐年递减,不少学校不得不重新拾起复式教学,这种状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造成教育资源极大的浪费。为此,阳泉市从打造优质教育,让山城孩子共享优质教育出发,开始了全市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一方面,他们将城市中小学布局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以集约化发展为目标,在市区新建了“阳泉市实验小学”等3所小学,缓解了城市中小学过分拥挤的状况。另一方面,在农村实行大规模的撤点并校,积极整合和重组教育资源,实现规模办学。在这方面,阳泉郊区可谓典范。该区从开始实施“撤点并校,规模办学”,6年来共撤并小学76所,初中4所,使全区小学初中分别由19的159所、18所撤并为83所、初中11所,同时,通过整合,新组建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而且,根据规划,到,郊区中小学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为52所。阳泉郊区在布局调整的同时,综合考虑地域、交通等因素,通过政府发放住宿补贴、乡村配备学生接送车、家校联合送接制、建寄宿制学校等措施,较好地解决了学校撤并后学生走读的安全问题和学生住宿费用过高问题,使撤点并校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认可。从年以来,全市共撤并小学140余所。通过重新整合和资源的重新配置,使阳泉市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发生了明显改善,学校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均衡化发展的效益日渐显现。

3、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城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0,阳泉市把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列为政府的实事工程,在广泛调研论证后,市政府计划投资7000万元启动阳泉市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截止204月,已投资2600万元,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完工,有53所学校加盟,共配备计算机3600余台,实现了千兆到校园,百兆到桌面。100%高中学校、72.2%的初中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师开始利用网络进行备课、教学,学生享受多媒体环境下的现代化教学,并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全市城乡开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目前,第二期教育城域网建设工程已开始启动,又将有50所学校加盟。

4、实施扶贫济困保学工程,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

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法律赋予儿童的权利,也是党和政府的应尽职责,更是公民接受平等教育权利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阳泉市认真解决义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把保证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基本指标,通过健全制度、强化责任、加强督导等措施加以落实。一是建立了义务教育保学金制度,为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每年提供初中260元、小学160元的保学金,以保证其顺利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年,阳泉市财政划拨专款73万无,县区配套资金92万元,加上省拨款66.5元,共对9000多名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提供了资助。二是建立了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制度,保证残疾儿童少年按时接受完义务教育。阳泉市在办好仅有的两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同时,通过加强“两基”督导复查和县级党政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考核,保证了偏远山区残疾儿童少年实现随班就读。目前,全市共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63名实现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3%。三是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度。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学区学生就学同等对待;建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绿色通道,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行就近入学,而且随到随学;在学籍的管理上,打破学期初办理转学手续的常规,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籍实行随到随办理,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大开方便之门,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5、充分发挥督导评估机制在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的导向作用。

教育督导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机制。阳泉市是山西省教育督导制度建立比较早的地市,1988年,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各县区也都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室,抽调有威望的领导、校长和教师担任督学,并建立了“‘两基’督导复查制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县级党政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考核制度”“县区年度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等督导制度,通过督导评估,强化了县区领导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识,加大了县区对基础教育工作统筹力度,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协调发展。郊区、矿区等县区还建立了“基础教育学校发展性评估制度”,通过对学校实行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性评估,调动了各学校的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校际间均衡发展。

三、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1、调整学校布局,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的任务还很艰巨。

由于该市处于山区丘陵地带,目前还有单人校166所,布局调整还有相当的空间。从城区学校布局来看,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与城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尤其是中心区域住宅密集、人口密度大、小学布点不足的问题相当严重,学校拥挤、班容量严重超标的现象仍然存在,布局调整任务繁重。此外,该市是一个以煤炭、化工为主的重工业城市,企业办学在全市占有一定比例,但目前企业学校剥离缓慢,还有企业办的28学所校未移交地方管理,影响到全市在布局上的统一规划,难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

2、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仍然是制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阳泉市的农村基础教育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偏远山区教育,仍然是整个区域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城乡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该市农村教育的现状看,突出的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税费改革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但在一些地方农村转移支付的教育经费还未得到真正落实。教育公用经费大多被乡村挤占,造成中小学公用经费普遍紧张,学校运转困难,有的学校连电费、水费都无力支付,只能靠举债度日,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是无从谈起。二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流失、老化严重,农村师资60%来是上世纪民办教师转正而来的,由于这些教师专业基础差、学历偏低,加之教师的培训提高又相当欠缺,无法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农村优秀教师大量流向城市,仅郊区三年来就流失教师130余名,此外,多年农村教师得不到补充,老化严重,不少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5岁以上。三是教学设施薄弱,教学手段远落后于城市,山区学校信息化程度很低,这都影响到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及监督保障体制还不适应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的需要。据该市城区教育部门反映,城区政府承担了所属基础教育办学的主要责任,而城区学校布局规划权在市里而不在区里,人事、经费管理与支配权也与区里承担的教育责任不相称。另一方面,城区的企业学校,有省、部属的,也有市区所属的,人财物都在企业,而教学业务归区管。由于市、区、企之间的职责与分工在实践中还不十分明确,对调整学校布局、科学规划城区基础教育发展、合理分担教育经费投入、调动城区办学积极性、促进城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农村虽然明确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但在具体执行中,市、县、乡的职责与任务在一些地方并未真正落实。在调查中,一些基层教育干部感慨地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很对,但实施很艰难。均衡发展能不能做到,关键在制度。制度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各自为政,均衡发展不可能做到。从阳泉情况看,在制度建设与监督机制上仍有待于完善与加强。如在人事管理上,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还没有建立,教师的补充、考核、辞退还有体制上障碍。经费投入与管理以及对薄弱学校政策倾斜上,也需要完善相关制度。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监测、预警机制还未形成,距离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1、进一步提高各地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各地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全局意识,树立“一盘棋”思想,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育服务对象,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当前特别是要加强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加大对区域内教育资源的整合力度,抓好薄弱环节,建立对口扶持制度,进一步调整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推动县域基础教育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要提高市级教育管理协调的水平,促进县域之间的均衡发展。

2、抓好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力度,推动农村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全社会都形成了关注农村教育的氛围,但在政策落实上还有较大差距,最为紧迫的是真正落实“以县为主”体制,加大投入,做到“三保”,尤其是落实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转;通过布局结构调整,实现农村教育规模办学,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管理;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加大对农村师资的培训;建立、完善城市对农村的对口支援与服务制度,增强农村教育的“造血”功能,从而提高农村教育的整体质量,缩小城乡教育的差别。

3、已实现“两基”的地方,要加快基础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要积极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办好每一所学校。要用信息化武装教育,用教育信息化带动区域内的薄弱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互补。要全面推进课改,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4、创新教育督导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均衡发展的导向作用。适应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督导观念,坚持以有效的教育督导评估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督导在“督政”方面,要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县级教育整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督学”方面要加强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督导,保障他们所应有的政策权利,同时,发挥教育督导的智力优势,引入发展性督导评价的理念,帮助学校充分争取外部资源,规范学校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努力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十二

**水库是新中国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之一,1958年动工,1961年关闸蓄水,库容达34亿立方米,在我县境内水面达70平方公里,装机总容量达102万千瓦。目前,我县**库区辖9个乡镇1个林场、258个村,总人口近20万。一直以来,受人多地少、老库区遗留问题多等因素的影响,“库区病”十分严重。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库区群众的脱贫致富。

针对**库区的贫困现状,我们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系列的扶贫开发工程。来,共投入扶贫资金1.2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产业扶贫、扶贫培训等一系列扶贫项目,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对口帮扶项目和市级片区扶贫项目均在**库区落地,库区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五年共减少库区贫困人口近5万人。

一、主要作法。

(一)整村推进攻克基础难题。20至,我们在**库区实施了三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共投入扶贫资金6000多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31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914万元,群众自筹1358万元,先后在46个贫困村实施了以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扶贫培训为主的扶贫开发项目。新修村组公路248.8千米,硬化130千米,缓解近5万人的出行难问题;实施农网改造88千米,解决2.5万人用电难问题;新修水渠25千米,新修水池80个,解决1.73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扶持51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或新建住房,解决了200余人的住房难问题。

(二)重点项目缓解交通难题。为了进一步缓解库区交通不畅的问题,我们启动实施了县级重点项目古平公路(**至**)的建设,项目总里程45千米,跨越**、**两个乡镇,覆盖10个村,受益人口达6000余人。先后投入资金102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66万元,整合部门资金510万元,群众自筹244万元。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段(**乡**村至**镇**村)已全线拉通。,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启动实施了**渔运码头建设项目,库区鱼产品有了相对便利的运输通道。20,争取了市委市政府在我县的首轮片区扶贫,确定了4个片区,涉及6个乡镇共24个村,其中,库区乡镇3个,覆盖9个村,项目实施一年来,我们协助工作组在库区启动了旅游公路、**十八渡桥、年鱼二桥等一大批交通建设项目,库区人民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产业扶贫突破增收难题。按照“扶贫攻坚带动产业开发,产业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重点支持库区发展了茶产业,柑桔业、中药材种植和渔业养殖,着力解决库区贫困群众的增收难问题。五年来,共投入扶贫资金近2300万元,扶持发展了5500多亩茶园基地,1900多亩柑桔基地,1100多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扶持发展网箱养鱼基地4个。在发展库区特色产业过程中,我们注重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先后投入财政科技扶贫资金400万元,实施了两个科技扶贫项目,建成茶叶良种繁育基地200亩,支持安化县阿香茶果有限责任公司新建10000亩标准茶园基地,受益贫困人口达9000余人。年,我县被列为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县,3年拨付财政帮扶资金717万多元,帮助库区9364个扶贫对象发展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四)智力扶贫化解发展难题。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库区由于交通闭塞,信息滞后,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扶贫“造血”功能,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0多万元,在**库区实施了一系列扶贫培训项目。扶持230人参加了学历教育培训,培训科技骨干、村官115人,组织85人参加了技能培训,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次,培训贫困农户2400余人,转移输出劳动力5400多人,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五)对口帮扶解决吃住难题。对口帮扶工程于2009年6月启动,到6月结束。市委市政府安排**市、赫**区、**区、南县、高新区分别对口帮扶我县五个特困乡镇,其中库区乡镇4个,分别是**乡、**乡、**镇和**镇。帮扶期间,共为4个乡镇落实帮扶资金869.07万元,大米366吨。支持帮助762户无房户、危房户新建和维修了住房,资助7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举办培训班18期,发放各种知识手册1000余册,培训4600多人次,累计输送劳动力13000多人次,库区4个乡镇贫困人口的吃饭和住房难题得以缓解。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差。在库区,群众就读就医环境差,整体素质偏低。群众思想长期禁锢在“靠**吃**”的传统生产方式上,观念落后。农闲之时,有三分之一的富余劳力主要是在家消遣,不积极谋划新的致富门路。在公益事业建设方面,不少村民“等、靠、要”的思想比较突出,缺乏整体和长远发展意识,加上贫困家庭中常年患病、重度残疾人口比重大,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相对较差。

(二)库区扶贫开发任务重。近年来,虽然市县两级都把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放在**库区,但受资源馈乏、交通不畅、信息滞后等条件的制约,**库区仍然是我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到目前为止,**库区还有80个村没有实施整村推进,近5万库区人民处在贫困线之下,有2万多移民人均耕地在0.1亩以下,常年人均产粮仅80公斤,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库区扶贫成果巩固难。库区回水淤积现象严重,沙砾积量在11万立方米以上,塌岸滑坡现象普遍。因河床抬高,水流不畅库水位顶托上翘,每年逢汛即灾,危及42个行政村77个村民小组共3.3万人的生产生活安全。近年来,库区地质灾害更趋严重,因灾致贫、贫现象严重,扶贫成果巩固艰难。

三、几点建议。

(一)尽快建成环库公路。**库区9乡(镇)1场受水面板块限制,交通运输主要靠没有改造的乡村公路、机耕道和资江航运维系,近20万人口出行难。“南北两岸不相通,东西两头不相连”成为了当地交通的真实写照,如遇枯水季节,客运、货运装卸十分困难,群众所需生产生活资料成本成倍增长。建议加大对库区交通建设的投入,尽快让s225平烟公路和古平公路投入使用,同时拉通东坪至**干线公路,全面建成环库公路。

(二)加大教育卫生投入。**库区教育和医疗条件相对较差。一方面,库区艰苦的条件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滞后,观念陈旧,库区移民受教育意识相对淡薄。据不完全统计,在库区移民中,高中以上文化仅占6.1%,初中以上为36.2%,小学和文盲占57.7%,每1000人拥有医生不足1名,移民求医看病十分困难。建议加大对库区的教育卫生投入,不断提高库区人民的人口素质,助推**库区早日整体脱贫。

(三)实施库区一体化扶贫。不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将扶贫开发、农业科技、土地整理、道路建设、以工代赈、农村能源、国债资金、帮扶资金、财政投入及群众自筹资金捆绑使用,形成各方连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实现资源、资金、项目和人力的高度整合,切实缓解库区贫困问题。

区教育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篇十三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广州非本地户籍学生数量呈上涨趋势。

20xx年末,广州常住外来人口460.3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达36%。

广州地区学校在校生数量中,非本地户籍学生数量不同阶段均呈现上涨趋势。小学阶段20xx年占比56%,达到48万人,初中阶段20xx年提升至40%,达到15万人。高中阶段增幅最大,20xx年仅为14%,20xx年猛增至27%,达到4.8万人。20xx年广州高中阶段外地学生比例比北京要高15.6%。而义务教育阶段广州外地学生占比51.2%,比北京高8.2%。

广东采取“异地高考三步走”的稳步推进政策。第一步,20xx年通过积分入户或者是高技能人才的子女可以参加高考;第二步,20xx年在广东居住满三年,参加三年的社保,子女在广东的中职学校有三年的学籍,他们可以参加中职升高职的'考试;第三步,20xx年所有的进城务工人员住满三年,参加社保三年,且子女在广东读了三年书,有三年学籍,可以参加普通高考。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20xx年在广东参加高考的外来随迁子女或超过4万人,届时会将广东高考报名人数推向又一个高峰。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指出,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小学的难度明显增加。

20xx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14.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为1312.1万人,常住外来人口为802.7万人,后者占常住人口的38%。

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43%,达到47.3万人。而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比减少至11.39%。

其中小学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达到46.8%,接近半数。初中阶段达到33.3%,且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横向比较来看,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较小学与初中阶段锐减。20xx年高中阶段非京籍学生比例仅为小学、初中的1/3甚至1/5左右。由于在京不能参加高考,大多数非京藉学生选择返回原籍参加高考或出国留学。

从20xx年起,符合五项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京参加高考,但只能报名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当年共有114人报名参加高考。异地高考人数没有明显增加。

20xx年小学阶段非京籍招生数量比例达到45.2%,接近半数,但较20xx年有所下降。初中阶段达到38.4%,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高中阶段达到13.8%,较20xx年比例翻倍。

20xx年小学阶段非京籍招生7.5万人,占比45.2%。绝对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占比却明显下降。非京籍学生在北京上小学的难度明显增加。

近日发布《20xx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义务教育阶段非沪籍随迁子女比例达到45%。

截止到20xx年,上海市外来人口数量达到953.5万人,占比40%。

据上海市教委统计,20xx年随迁子女占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比例45%,达到53.8万人。相比较而言,20xx年北京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比例仅为41%,达41.7万人,而广州义务教育阶段非本地户籍学生比例为46.5%,达55.6万人。

随着上海对基础教育投入的力度逐年加大,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逐渐完善,优质义务教育将吸引越来越多外省市人群入沪。

从20xx年开始中职校开放招收随迁子女,20xx年招收仅1380人,到20xx年人数达到8036人。随着“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打通,中职招收随迁子女数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另外,20xx年起,来沪人员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且积分达到标准值,即120分,其子女在本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上海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