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

  • 上传日期:2022-10-26 10:40:05 |
  • |
  • 12页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一

那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伟壮观,高8.6米,长16.5米。照壁又称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此外,照壁还具有两个功能,防止金钱外漏和挡住小鬼进屋,因为传说小鬼只会直着走,用照壁的形式挡他一下他就进不来了。那咱们会馆的照壁呢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庑殿顶。庑殿顶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故宫当中很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条垂脊构成,所以庑殿顶又叫做四阿顶或五脊顶。咱们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被成为“会馆三绝”,其中砖雕就主要表现在照壁上。咱们顺着房檐向下看一点儿,那四个突出的圆圆的叫做寿字纹梁头,它们将此部分分成了5个部分,中间又有两个龙形耍头把每个部分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所以砖雕的区域从左到右一共为15个部分。那我们先从左往右数,在第二个区域中呢,我们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贵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国语言中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把音相同的字认为是同意字,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相谐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呢,就是富贵平安的意思了。那我们往右看第三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一只小狮子驮着一个宝瓶,“狮子”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所以狮驼宝瓶就是世代平安了。还有它旁边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两本书。其实这是古代商人记账所用的账本,上面开着的是进账的账本,下面合着的是出账的账本,进账账本压着出账账本,代表只进不出,也是表达多多赚钱,好运连连的愿望了。从左往右数在第六个区域当中我们看到花瓶之后出现了一把宝剑,那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商人们在外经商,尤其是像咱们会馆都是山西、陕西、甘肃的商人可以说不远万里的来经商,出门在外,当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财产平安了。那咱们接着向下看,就能够欣赏到咱们会馆的石雕了。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经看到照壁中心的这个图案了。它是一幅二龙戏珠图,这幅图里面是圆的,外面是方的,外圆内方呢这也是对古人天圆地方说的一种具体反映了。我们看这两条龙爪托着的这颗“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宝珠,也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它是一只有眼睛有嘴巴而且还倒挂着的蜘蛛。这蜘蛛,在古代又称为“蟢子”,是中国传说当中的喜乐之神,二龙戏蟢子,寓意着喜从天降、喜事到来。还有一种说法是蜘蛛吐丝结网,这同商人的商业网络是非常相似的,也表达了商人网罗全国的愿望。旁边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书法家也是我市的副市长陈国桢先生精心书写的,这四个字也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说的是关羽一生对国忠、待人义、处事仁、作战勇,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崇尚关羽关圣帝君的原因了。大家看身后的这座建筑,上面写着关庙俩字,其实呢这座山陕甘会馆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共同集资修建的,后来随着光绪年间甘肃商人的加入,于是改名为山陕甘会馆。会馆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户的捐摊,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赁收入了。当时的山陕甘会馆共计有房屋300多间,土地200多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关帝庙的部分,还不到当时的五分之一。

参观完照壁后咱们继续向前走。穿过甬道后我们看到的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就是钟鼓二楼了。古代重镇和大型的寺院内都设有钟鼓二楼。咱会馆这钟鼓二楼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撑,二层以上又设有12根柱子,为重檐歇山顶,十分的华丽。咱们山陕甘会馆的是开封经过战乱水祸后唯一保存下来清代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您在其他景点看到的都是后来才建造的'。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工具的,所以人们就以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的方式提醒人们时间,这就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钟暮鼓”,又仿佛回到了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那鼓楼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据记载,鼓楼最早是北魏年间由县令李崇所建,当时是作为擒贼捉盗时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使用。那咱们都知道烽火狼烟,它和鼓楼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却没有鼓楼这么方便。可以说,鼓楼是咱们中国人在信息传递上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大创举。

那看完鼓楼二楼以后呢,咱们回过身来看看咱们身后的这座建筑。刚才通过甬道时咱头上面的这个呢就叫做戏楼,上面的就是戏台了。一般较大的会馆都会有戏台,古代的戏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凸出式戏台,长什么样子呢,就是咱们会馆戏台的样子。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演员的演出。另一种为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跟咱们现在舞台非常的相近。那咱们会馆的戏楼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它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演戏、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两不误的功效。清代和民国的时候有许多名角都在这里演出过,尤其是在清代的时候,每逢正月十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会在这里演大戏来祭祀关羽。大家来看,这座建筑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边的这两幅对联了:“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的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由此看来戏楼确实演绎了人间百态。那我们会发现咱站在这里看戏呢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脖子酸疼、非常不舒服。一向以建筑结构合理著称的中国古典建筑怎么会犯这种错不是错误,那么最佳的观赏位置又是在哪里呢?那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买个关子,答案咱们待会儿揭晓。

继续往前走,左右相向而立的建筑就是东西厢房了。屋顶明面上饰有黄色坊心,民间称为“黄气冲天”。那咱们刚才说到会馆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被成为会馆的三绝。在照壁那里咱们欣赏了砖雕和石雕,现在咱们就来欣赏一下会馆的木雕。

首先我们看到的这幅是九狮戏绳图。画面上是九只活泼可爱的小狮子在玩耍嬉戏一根麻绳。我们可以发现这根麻绳的纹理非常清楚,两端还打有绳结,很多人就问这是不是工匠用一根真的绳子糊弄过去的,但我们仔细观察还是可以看出来这是一根木雕的绳子的。那工匠的雕刻水平咱不用多说,反正现在这样的能工巧匠是没有了。“九狮”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绳”又与“茂盛”的“盛”谐音,那九狮戏绳就是代表九世和谐、和和睦睦的意思。那我们现在四世同堂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过去的人们就算结婚早一点,九世在一起也够不容易的,那为什么偏偏要用“九世”呢?首先呢,“九”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最大的数,代表多的意思,这就是商人希望自己多子多福,多子多孙的意思。看完这个后呢我们再来看第二幅。这幅图叫做“游船小畅”。画面的中心是一位抱着琵琶端坐着的女子,她旁边有位穿红衣服的女孩子,她们两个一个弹一个唱,那她们两个弹的好不好、唱得又妙不妙呢我们只能从旁边人反应上看出一二了吧!您看左边,她们不仅吸引了骑着高头大马的达官贵人,还吸引了玩着纸扇的公子哥,同时您稍微往右边看一点,在桥下有张石桌,桌子旁边坐着两个石匠,手中还拿着工具,他们肯定是手中的活计还没做完就被姑娘的歌声吸引过来了,可见啊,这两位姑娘不仅歌儿唱得好,长得也是非常漂亮的。那最右边亭子下还有一位老奶奶,她手拿扫帚,还眯着眼睛,就好像票友一样一边听又一边轻轻的唱着。工匠们用高超的技艺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三幅。中国的建筑啊讲究居中为正,是说像这样五间的建筑,中间的这幅雕刻就一定是最好的。这幅图上雕刻的是八仙醉酒图,图上一共有16位人物,八位仙人以及服侍他们的八位童子。相传他们在参加完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之后个个尽兴而归、酩酊大醉。那我们肯定会认为这八仙醉酒图肯定是醉八仙了,可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这八仙醉酒实际上治醉了七仙,您能不能猜猜看是哪位仙人呢?咱们从右手边查第二位,那位穿黄衫手持荷花还站立着的就是何仙姑了。那为什莫只有何仙姑没有醉呢,对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过去男尊女卑,女子地位地下,上不了席面,还有一种的说是女子不喝则已,一喝惊人,说不定真喝起来酒量比男子的还大呢。那我们知道,中国民间是非常崇尚八仙的,就是因为他们个个都是真性情的神仙,绝对不会像别的神仙那样道貌岸然的说教、拒人于千里之外。我们把八仙放在中间是因为对八仙的崇尚,但也有人说啊,这第四幅图才是雕刻得最好的图,因为您看那屋顶,特别的具有立体感,就仿佛真实的小阁楼摆在那里一样。这幅图叫做街头即景,讲述的是北方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那它与其他几幅不同的地方呢就在于它是以一种画轴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咱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张艺谋导演就巧妙的运用画轴这种表现形式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这幅图的右边是一位即骑驴将出门的老人家,旁边的那位呢就是他的老伴儿了,还趁机叮嘱了他几句,我想无非也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下话语,比如咱们出门在外要少喝酒多吃菜,注意安全、早点回来之类的,说不定还会再加上一句,这路边的野花啊是千万不要采。画面的中间位置我们看到一个正在奔跑的小孩儿,他的头上顶着一个葫芦,那他在干什么呢?咱们仔细观察一下,在这个小孩儿的身后呢,有一位老人家在追赶他,可见,这个小孩子非常的调皮,他趁老人不注意啊,偷了老人装酒的葫芦。讲到这里呢,我们是否都能够想起我们小时候做下的荒唐事呢?那除了这些呢,最右边的酒楼当中也有寻常又不寻常的事情发生。您看酒楼中一共有三个人,一个在喝酒,一个在劝酒,还有一个人头伸出窗外,他呀,是不胜酒力在醒酒呢。您可能会说这有点不太雅观,可是这一方面表现了咱们北方人喝酒的豪爽的性格,咱可是一直都有“感情深一口闷”的说法的。另一方面这又是当时最平凡的工匠用自己的目光观察这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普通社会情境了。中国的建筑还讲究左右对称,那最后的这一幅呢,它同第一幅表现的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这幅是九狮戏带图。那“绳”和“带”都有传承的意思。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说了。

这厢房中呢,是根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复原的立体模型,下面呢,我将为大家讲解这幅《清明上河图》。

在人民大会堂上挂有一幅汴绣,不用说您也知道是《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曾经作为国礼,送给马来西亚的贵宾。那为什么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幅《清明上河图》都倍加推崇呢?因为当我们展开画卷时,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生民之气、一股祥瑞之气、一股和谐之气。张择端为北宋时期人,正是这位伟大的画家第一次将全体画师的目光由宫廷苑囿和花鸟鱼虫转到平凡的市民生活中来,从而描绘了这样一幅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景象。咱们从这边看起。在城外的官道上出现了一顶轿子,我们可以想象,里面一定是坐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后面跟着的是一匹白马。那女子坐轿在前,男子骑马在后,这与中国婚礼的风俗是截然相反的。轿子上插着的柳枝点明了时间了时间--清明时节上坟归来。因为坟地的阴气比较重,所以需要男子走在后面。这队人马前面的家丁在驱逐着路上挡道儿的一头小猪,这头小猪受到了惊吓,没头没脑的狂奔起来,于是它就惊倒了这个客栈里拴着的这匹小马驹。小马驹不明情况,仰天长嘶,那它又惊吓到了路这边的小孩子,小孩子连忙哭着跑向他妈妈的怀抱。有趣的故事从这里开始。随着人口的增多呢,我们也仿佛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叫卖声。这条河呢,就是大名鼎鼎的汴河了。汴河是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一条漕运要道,引黄河水入淮河。那我们都知道,黄河水是号称“一碗水半碗沙”的。所以这汴河要是一年到头都通航的话河道一定会淤积得非常快。所以呢北宋东京就有这么一条政令,说每年的十月份到来年的二月份汴河之上是不允许通航的,这个时候就专门用来疏浚河道。那来年开春第一批船只到达开封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呢?正是清明节前后。这也就是张择端为什么不选端午、不选重阳而偏偏选择清明时节的一个要原因了。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二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常见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这些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20xx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寓意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戏台两边,供配乐人员使用的乐楼很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楼一底。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因为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至康熙时正式建馆。现在的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大公所最有看头的就是它的戏楼。会馆是因为有了戏楼,才有了今天纷纭的精彩。要解读湖广会馆的精致,自然也离不开戏楼。齐安公所的戏楼有所改进,进深更大,专供贵宾的看厅在戏楼的对面而不是两厢;乐楼比禹王宫的大得多,额枋雕刻的内容以从鬼怪故事变为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鱼樵图》等,每个故事旁边都刻有寓意福气的蝙蝠、花草、瑞兽等。而广东公所的戏楼是现存四座戏楼中保存最好,最气派精致的。重庆戏曲在这一时期也是发展较快的。无论官商公子、富家小姐,还是袍哥大爷、青楼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时,看客暴满,人声鼎沸。这一时期也是京剧、黄梅戏、梆子、昆曲等许多剧种与川剧发展结合比较快的一个时期。重庆的戏曲得到很大发展。

会馆每天下午三点必有一场折子戏。我对传统戏剧是很喜欢的,特别喜欢川剧折子戏。来时正上演《珍珠衫》,于是要了一碗绿茶,听戏品茶。这就是过往重庆人的闲情雅趣。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

重庆湖广会馆装饰也有很浓郁的徽式风格。木雕出自皖南木雕一系。皖南即古代徽州所在,徽州木雕是闻名全国的精品。行云流水般的刻画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人、鬼、神、花、鸟、兽,无不一精。广东公所戏楼斜撑上的木龙,口含龙珠,木珠竟然能自由滚动而不脱落,工艺之高妙,令人称奇。 1920xx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刷的不止是九门八码头,也冲垮了重庆八大会馆。上世纪60年代,因为与过去的重庆袍哥堂有染,湖广会馆被戴上“拉帮结派”的帽子。在“破四旧”的大运动中,红卫兵数番“洗礼”,湖广会馆的木雕石雕作品保持下来的已经不多。

湖广会馆封火墙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今天的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三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常见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这些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寓意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戏台两边,供配乐人员使用的乐楼很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楼一底。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因为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至康熙时正式建馆。现在的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四

各位亲爱的团友们: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常见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这些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00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寓意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戏台两边,供配乐人员使用的乐楼很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楼一底。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因为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至康熙时正式建馆。现在的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大公所最有看头的就是它的戏楼。会馆是因为有了戏楼,才有了今天纷纭的精彩。要解读湖广会馆的精致,自然也离不开戏楼。齐安公所的戏楼有所改进,进深更大,专供贵宾的看厅在戏楼的对面而不是两厢;乐楼比禹王宫的大得多,额枋雕刻的内容以从鬼怪故事变为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鱼樵图》等,每个故事旁边都刻有寓意福气的蝙蝠、花草、瑞兽等。而广东公所的戏楼是现存四座戏楼中保存最好,最气派精致的。重庆戏曲在这一时期也是发展较快的。无论官商公子、富家小姐,还是袍哥大爷、青楼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时,看客暴满,人声鼎沸。这一时期也是京剧、黄梅戏、梆子、昆曲等许多剧种与川剧发展结合比较快的一个时期。重庆的戏曲得到很大发展。

会馆每天下午三点必有一场折子戏。我对传统戏剧是很喜欢的,特别喜欢川剧折子戏。来时正上演《珍珠衫》,于是要了一碗绿茶,听戏品茶。这就是过往重庆人的闲情雅趣。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五

重庆湖广会馆位于重庆渝中区东水门正街4号,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扩建。会馆占地面积8561平方米,现有广东会馆、江南会馆、两湖会馆、江西会馆及四个戏楼,包括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会馆建筑浮雕镂雕十分精湛、栩栩如生,其题材主要为西游记、西厢记、封神榜和二十四孝等人物故事的图案,还有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及各种奇花异草等植物图案。整个古建筑群雕栏画栋,雕刻精美,是我国明清时期南方建筑艺术的代表,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东水门一带,按照风水学说,河道弯曲的内侧是“吉地”,外侧是“凶地”。东水门一带恰好是朱雀翔舞之地,风水很好,会馆就选址于此。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当年的湖广会馆是重庆“八大会馆一公所”中最繁华的一个。会馆的领导一般叫“当家的”,管事的是“二当家”,为人往往八面玲珑,会馆经营得异常红火。

湖广会馆的围墙样式,是明清时期常见的黄色封火墙,以直线构图而呈阶梯状叠落,又称‘码头墙’,是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这样的设计,使整个湖广会馆呈“l”形,从山坡上直冲而下,围墙联绵不断,造成异常震撼的视觉冲击。

主体建筑大体依中轴线排列,巍峨古朴。与北方砖石结构的建筑不同,禹王宫是南方庙宇常见的木结构悬山式小山瓦顶,其中大量使用的是木柱。这些木料都是专门从湖广运来。移民相信只有从家乡运来的木材,才能使大殿得到祖先神灵的庇佑。

无论是四川还是北京抑或重庆,但有湖广会馆就有禹王庙或禹王殿。320xx年前的湖广会馆在每年正月十四都要举办禹王庙会,祭奠禹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大禹治水,就曾经居住重庆,连儿子生在重庆也没有回家看看。所以现在重庆南岸还有个地方叫弹子石,意为诞子。禹王宫是由早期移民中的湖南、湖北富商、乡绅捐资兴建,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1759年)。禹王宫原是传统的黑青瓦。从清顺治年间早期湖广移民入川时就开始修建,后虽经嘉庆、道光和光绪时候三次重修、扩建,青瓦的风格都保持了最初的样子。1734年发行的清代建筑手册《工程做法则例》明确规定:黄色是帝王之色,京城皇宫就用黄色琉璃瓦;绿色是士大夫的颜色,一般百姓不能使用。黑色属水,水能克火,所以中国民间绝大部分建筑的瓦都是黑青色。山西晋商尽管富甲天下,其深宅大院也只能用黑瓦。禹王宫的黑青瓦正是如此。

禹王宫大殿通高12.5米、进深14米,大殿和戏楼飞檐下,刻着“二十四孝”、《西游记》、《封神榜》中的人物故事及山水花鸟的环楼木雕,工艺精湛,精美绝伦。禹王宫斗拱的龙头都朝着长江,寓意大龙锁江。禹王宫保留下的三面外伸的戏楼,两边有厢楼,专供贵宾,台下的场地才供一般观众享用。戏台两边,供配乐人员使用的乐楼很小;檐下的额枋雕刻着各种鬼怪故事,也包括《西游记》。禹王宫原有13座戏台,是戏台最多的会馆,曾有“戏台九重,台台不见面”的说法。可惜如今只剩一楼一底。

禹王宫大殿后面依山而上就是齐安公所和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又名帝王宫,由湖北黄州府移民修建。因为唐代湖北黄州一带曾设置过齐安郡,所以命名为齐安公所。广东公所:又名南华宫,由广东移民捐资兴建。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湖广大移民伊始,湖广移民就开始了会馆的筹建,至康熙时正式建馆。现在的会馆中,还有“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一副对联,反映客家先民拓荒异乡的创业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两大公所最有看头的就是它的戏楼。会馆是因为有了戏楼,才有了今天纷纭的精彩。要解读湖广会馆的精致,自然也离不开戏楼。齐安公所的戏楼有所改进,进深更大,专供贵宾的看厅在戏楼的对面而不是两厢;乐楼比禹王宫的大得多,额枋雕刻的内容以从鬼怪故事变为二十四孝图、《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鱼樵图》等,每个故事旁边都刻有寓意福气的蝙蝠、花草、瑞兽等。而广东公所的戏楼是现存四座戏楼中保存最好,最气派精致的。重庆戏曲在这一时期也是发展较快的。无论官商公子、富家小姐,还是袍哥大爷、青楼名媛,三教九流,每到下午戌时,看客暴满,人声鼎沸。这一时期也是京剧、黄梅戏、梆子、昆曲等许多剧种与川剧发展结合比较快的一个时期。重庆的戏曲得到很大发展。

会馆每天下午三点必有一场折子戏。我对传统戏剧是很喜欢的,特别喜欢川剧折子戏。来时正上演《珍珠衫》,于是要了一碗绿茶,听戏品茶。这就是过往重庆人的闲情雅趣。

重庆湖广会馆不同于北京湖广会馆那种建筑空间宽大,气势宏大的特点,却更多继承了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在园林造景上多采用江南南式园林的手法。固而会馆院落之间反复出现高大的封火墙把空间分割成若干小院落,每个小院落间有小门连接,空间上并不断绝。这使每个院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与对应的风景,假山花草、小桥流水、围廊雕画,都是特有的风貌,完整空间内又包含着独特性,这正江南园林的特点和徽式建筑的结构特点的结合。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重庆地域建筑特色。整座会馆依山势而建,建筑高差有别,错落有置,梯步蜿蜒,各院落中设有天井凉台。这都是传统徽式建筑结构没有的特点。重庆湖广会馆的建筑特色的确与众不同。

重庆湖广会馆装饰也有很浓郁的徽式风格。木雕出自皖南木雕一系。皖南即古代徽州所在,徽州木雕是闻名全国的精品。行云流水般的刻画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人、鬼、神、花、鸟、兽,无不一精。广东公所戏楼斜撑上的木龙,口含龙珠,木珠竟然能自由滚动而不脱落,工艺之高妙,令人称奇。 1920xx年,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冲刷的不止是九门八码头,也冲垮了重庆八大会馆。上世纪60年代,因为与过去的重庆袍哥堂有染,湖广会馆被戴上“拉帮结派”的帽子。在“破四旧”的大运动中,红卫兵数番“洗礼”,湖广会馆的木雕石雕作品保持下来的已经不多。

湖广会馆封火墙是很具建筑特色的。它对建筑的层数、高差、进退等问题,都能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单调的悬山顶人字屋面变得错落有致,曲折流畅。湖广会馆的封火墙除了连续不断的特点外,其造型与地形的结合也很有特色。齐安公所的封火墙造型是最独特的。封火墙形式繁多,主要有梯形、曲线形(拉弓墙)、人字形,一字形。齐安公所的封火墙正是曲线形的拉弓墙,呈圆弧形,配以墙体结构的连续,因此视觉上很像翱翔着的巨龙的背脊,龙脊依山势而下,自然气势非凡。北方的封火墙是直线的,讲究中规中矩,庄重但缺乏灵气;而南式封火墙如浙江保留的封火墙,都还能体味出灵动的趣味。湖广会馆的封火墙就是属于南式。

湖广会馆曾经承载了重庆往昔的一段辉煌,而今天的湖广会馆将继续承载新重庆的另一段辉煌。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六

京杭大运河西岸有一处富丽堂皇的古建筑群,远看,琼楼玉宇,璀璨多姿;近看,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这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聊城山陕会馆。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也就是1743年 。这惊世骇俗的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两地的商人集资兴建的。从开建到建成,历时66年,花银60465.69两。馆中,有技术精湛的建筑雕刻、惟妙惟肖的精美绘画。

来到大门前,只见门两侧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在大门的两侧,有两个便门,上面分别写着“履中”、“蹈和”。 便门旁边为砖筑八字形影壁,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门,便看到了华丽的戏台。一般的戏台只有四个翼角,而这个戏台却呈十翼角。从上面往下看,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栩栩如生。这座戏台精湛至极,能和故宫、颐和园的戏台相媲美。戏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则钟楼与鼓楼南北对称,分列于夹楼外侧。从远处看,形成了一个“山”字。

院中还有两棵古槐树,已有四五百年了,而山陕会馆才有两百多年。可见,山陕两地的商人是取这两棵槐树而兴建的会馆。与槐树相对的,还有两座石狮子。

再往前走,就到了关帝大殿,也就是正殿。关帝大殿中供奉着关羽。这儿,为什么是供奉着关羽,而不是其他人哪?原来,关羽是山西人,而这山陕会馆是山西和陕西人集资兴建的,所以,关羽便是商人们精神上的一个支点。所谓“买卖不成,忠义要在“,指的就是关羽的忠义。

在大殿门口,抬头望,有许多精致的雕刻。中间的1块刻有八仙人物,他们分别代表着老、幼、男、女、富、贵、贫、贱。看,正给中间的南极仙翁贺喜哪!在南极仙翁的左边,有一个仙童,右边立着花鹿,代表着长寿。左边的一块上

则刻有“神仙传”的故事。在右边也有一块额枋,上面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的几个故事。有《哭竹生笋》、《怀橘遗母》、《为母埋儿》、《卧冰求鲤》、《闻雷泣墓》、《扇枕温衾》、还有《恣蚊饱血》。更令人震惊的是,从下面看这些额枋,就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动物头像。而且,这些小巧玲珑而又惟妙惟肖的木质透雕竟是国宝级的,更是山陕会馆的镇馆之宝!

进入大殿,只见正中央坐着关羽。他头戴龙帽,身着龙袍,亦有帝王风范。在关羽的右边,站着他的义子关平;在关羽的左侧,则站着周仓。只见关平手托玉玺,周仓手拿青龙偃月刀,好不威风!在正殿的南边,是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北边,是财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

再往里走,就到了春秋阁。春秋阁是会馆中为高大的,也是最里面的一座殿宇。建春秋阁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关羽挑灯读《春秋》的,正因如此,才起名为“春秋阁”。春秋阁上方的额枋上,刻着凤凰与牡丹,下方有木瓜、玉米等果实。连起来就是——“春华(花)秋实”。由此可见,古代人民多有智慧啊!

山陕会馆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呀!这,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所以,我们更应该爱护山陕会馆,珍惜这一宏伟壮观古建筑!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七

聊城山陕会馆在城区的南部,运河西岸,是清代聊城商业繁荣的缩影和见证。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是山西、陕西的商人为“祀神明而联桑梓”集资兴建的,从开始到建成共历时66年,耗银9.2万多两。会馆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整个建筑包括山门、过楼、戏楼、夹楼、钟鼓二楼、南北看楼、关帝大殿、春秋阁等部分,共有亭台楼阁160多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现存的会馆中,聊城山陕会馆的建筑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其精妙绝伦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艺术却是国内罕见。

会馆按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的基本格局排列各组建筑,强调中轴线两侧均衡对称,突出中轴线上建筑,通过屋顶的形式、面阔进深的大小、艺术构件雕刻的繁简等来区分建筑的主次级别。沿中轴线由东到西依次为山门、戏楼、钟鼓楼、南北看楼、碑亭、中献殿、关帝殿、春秋阁。从山门到春秋阁三个院落逐渐增高,错落有致,各单体建筑互相连接,布局紧凑。

山门,又称三门或牌楼,为四柱三间牌坊式门楼。面阔7米 ,进深1.7米,高10米 。四根柱子的柱础均为圆雕的狮子,中间两柱正面阳刻楹联,字体雄浑,气魄宏大。

上联为:本是豪杰作为只此心无愧圣贤洵足配东国夫子;

下联是:何必仙佛功德惟其气充塞天地早已成西方圣人。

中间石质门框和门楣石上遍雕蝙蝠图案。门楣上方中间嵌条石一块,上刻“山陕会馆”四个大字。

南北两小门的门框和门楣也用整块青石作成,石上浅雕卷云纹。门楣上方各嵌一石质方匾,匾上分别楷书“履中”、“蹈和”。次间两门的两侧为砖筑八字形影壁,影壁左书“精中贯日”,右为“大义参天”。

山门外南北两端,各有一座插旗杆用的正方形石墩。石墩高1.98 米 ,宽0.92米 ,石墩前后两面刻有龙凤,左右两面刻有荷花牡丹。山门内侧有木质圆柱四根。门后两内柱的上端与壁中两外柱以构件相连。

走进会馆,过了戏台下的一道山门,便见华美的戏楼,戏楼坐东面西,与大殿对峙。戏楼后山墙中央有一条从戏台下穿过通往庭院的甬道,宽2.16米,高12.12米 ,入口处为砖雕垂花门罩。罩上方有石刻匾额“岑楼凝霞”四字。甬道左右各有一个石刻照壁,左刻丹顶鹤与苍松,右刻梅花鹿及花草,均高2.08米 ,宽1.15米。照壁下有精致的石刻插屏架,上有细腻的砖刻垂花壁罩,上饰琉璃制黄牡丹、绿麒麟和万年青等。

山门与戏楼之间,有连接二者的遮雨过楼,顶部为单檐硬山式。戏楼为二重檐两层台楼,结顶正脊为歇山式,又于左右各出歇山,成十翼角,房面覆绿黄两色琉璃瓦。戏台呈正方形平面,台高2.3米,前台宽9.6米 ,深5米 ,后台宽8.6米 ,深3米 。戏台正面开3间台口,檐下有5块透雕木质额枋,中间为“福禄寿”三星故事,两边为飞龙、花卉和人物等。4根檐柱均为石雕楹联。内联楷书阳文:宫商翕奏赏心是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扮演成文快意在坦道骏马高帆顺风。外联楷书阴文:结五万春花奏雅宣和无戾风骚称杰构;谱大千秋色镂金错彩有裨世教即奇观。

戏台里侧,有迎屏将前台与后台隔开。屏上绘有4幅大型花卉,左右木柱上刻有阳文楹联:响遏行云,一曲笙簧欣乐利;歌翻白雪,八方舞蹈荷升平。屏上方悬挂着木刻匾额“云霞绚采”。戏台的前台两侧为八字形折壁,折壁上各镶有高1.8米、宽0.5米 的石刻工笔图画。左为“海市蜃楼”,右为“天台胜景”。戏台藻井彩绘团鹤祥云,似寓有福比天高之意。其精工细作的复台结构较为罕见。

戏楼的两侧是南北对称的夹楼,与戏楼连为一体,为二层3间单檐建筑。中间一间屋顶高起,下有拱门内外通行。东向门上各有石雕匾额一方,左为“对岳”,右为“望海”。两侧小间的二楼都开有东向园窗。这里原为戏楼演戏时演员们的化妆室和休息室。至今在其墙上还可以看到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到民国八年(1919),山西、山东各地的戏曲班社和教育部的易俗社,各个时期的演员们所写下的对“戏东”、“班社主”不满的诗句以及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剧种的120多个传统剧目,对于研究中国的戏剧史,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钟鼓楼钟楼、鼓楼南北对称,分列于夹楼外侧。均为筑于砖石方台之上的单间二层重檐歇山十字脊式建筑。二层各有12根檐柱承托着第一层屋檐。一层楼门西向。左为“钟楼”,二层楼门南向,门楣上有石刻“振聋”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副:其声大而远,厥意深且长。右为“鼓楼”,二层楼门北向。门楣上有石刻“警聩”横额一方,两侧石柱上阴刻楹联一副:当知听思聪,岂可耳无闻。

钟、鼓楼下各有一小院,院内翠竹茂密,院墙上有一圆形月门通往庭院。庭院东西深23米,南北宽33米 ,中央有一条平直的石板路,路两边各有一株百年古槐,浓荫如盖。庭院正面的大殿台阶下,有一对高大雄健的石狮,由狮身、须弥座、底座3部分组成,通高3.25米。底座四面雕刻佛教八大法宝,前为剑、杵;左为伞、塔;右为铃、笆;后为印、铂,用以驱妖避邪。须弥座上部刻花瓶、鹿、小瓜、石榴,取其平平安安、福禄绵绵、甜甜美美、多子多孙之意。下部前为牡丹、左为荷花、右为梅花、后为菊花,意为四季吉祥。这对石狮,左面脚踩绣球者为雄狮,右面脚踏幼狮者为雌狮。据记载,这对石狮从山西选料精凿细刻而成,耗银633两。

南北看楼位于钟鼓楼的西面,戏楼台前左右两侧,为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的二层外廊式建筑,楼长16.5米,深5米 ,其顶为卷棚式,上覆灰瓦。看楼底层地面为砖铺地,二层楼板由六根木制楼板梁,上置木地板椽,在木地板上铺石砖以构成。二层房架为四架梁,上置檩、椽、望板和瓦件。看楼为敞开的廊式建筑,可以坐在楼内观看戏台上的表演。

看楼位于庭院南北两侧,各面阔5间,上下2层,楼长16.5米 ,深5米,房面为灰瓦卷棚顶,为看戏、饮茶、谈生意的场所。看楼上首是碑亭,各为3开间,正面敞开,筒瓦歇山顶,飞檐则高出看楼和大殿房面。额枋上下较宽,各绘有日出、龙虎、瓜果和人物图案。每一碑亭各竖有石碑4幢,壁碑2块。立碑通高均为6.2米,宽1.2米 ,碑文内容详细记载了山陕会馆历年维修建设情况,碑阴还刻有各商号名称及其捐银数量。南碑亭西首内壁上,还立有清乾隆所刻地契碑一块,详细记述了山陕会馆置买园地阔步数目、四至、买价及刻石立碑之因,是研究晋商经营思想的重要文献。

由地契碑西折,过南碑亭西门,便是列支碑墙。镶嵌有清嘉庆十五年(1810)、道光二十五年(1840)、同治六年(1867)、同治十三年(1874)、光绪二十年(1894)立的“会馆功竣历年进出银两开列碑”等5块列支碑刻。

大殿是会馆的中心建筑,由献殿和复殿前后组成,檐部有天沟相接。献殿与复殿又各分为正殿和南北配殿,前后左右共六殿,均面阔3间。正殿房面高于南北配殿。献殿为卷棚顶,复殿为悬山项。正殿房面覆绿色琉璃瓦,前后房面中央各镶嵌有菱形状黄、绿琉璃瓦。南北配殿覆灰筒瓦。

正殿亦称关帝大殿,殿前有方形石柱四根,石柱下为垂幔琴腿式石雕柱础。石柱正面刻有歌颂关羽的楹联,内柱为行楷阳文:伟烈壮古今,浩气丹心,汉代一时真君子;至诚参天地,英文雄武,晋国千秋大丈夫。

外联为行楷阴文:非必杀身成仁,问我辈谁全节义;漫说通经致用,笑书生空读春秋。四根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1块刻有老子和八仙人物。左边刻有“神仙传”故事,右边刻有“行孝图”,为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几个故事,自左向右依次为:《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怀右遗亲》、《为母埋儿》、《闻雷泣墓》、《恣蚊饱血》、《卧冰求鲤》。额枋的上方,还绘有6幅《西游记》故事工笔画及木雕牡丹花12朵为装饰。

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大义参天”四字。正殿献殿内原为摆放供品,聚会议事的处所。殿之梁檩均通体彩绘,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人物故事画18幅。殿内正上方悬“富国裕民”木质匾额。

献殿后面为过廊,并与南北配殿中献殿后面的过廊相通。廊西头山墙上各有角门通往南北跨院,门外侧各有石刻横匾一方,南曰:“南极”,北曰:“北拱”。

过廊后面是复殿,殿中偏后部有一暖阁,阁前供有关圣帝君、关平和周仓3尊雕像。关圣帝君神像高3米,身穿刺绣滚龙袍,鎏金冠旒,威丽端正,俨然帝王形象。复殿后仍有檐廊,廊下有木质圆柱四根,柱下皆以精致的石雕为柱础。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透雕额枋,中间刻人物、牡丹,南北两侧刻有飞龙、麒麟等。檐廊的迎风板上,两侧还镶有“道续尼山”和“义秉麟经”匾,进一步体现了关帝庙中所信奉的是地道的儒家正统思想。

南配殿位于正殿的南面,亦称文昌火神殿,是当年众商们祭祀文昌火神的处所。设置同正殿相同,即前为献殿,后为复殿。献殿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作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其侧面分别刻有仙鹤祥云的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阳文楹联:气本似珠,看午夜光分奎辟;功原济水,居离官位按丙丁。外柱上刻有阴文楹联:位南天以居尊,神焰荧荧临斗柄;邻北极而宰化,星精朗朗俯魁垣。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质额枋,中间一块刻有首尾相接、神态各异的7只芦雁和菊花,两侧的2块各分别刻有梅花、荷花、瓶、大香炉和茶壶。檐廊的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风时浪恬”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文昌神和火神王灵官,殿正门上方悬“天开文运”木质匾额。

北配殿位于正殿的北面,也称“财神殿”,与文昌火神殿南北对应,是当年众商们祈祷发财的地方,也分为献殿和复殿。献殿的前廊有以石雕的麒麟、大象为柱础的石雕檐柱四根,柱的侧面、背面分别刻有花卉图案,正面刻有楹联,内柱上刻有阴文楹联:德兆阜财,萃万国物化天宝;行以利涉,庆一时海晏河清。外柱上阳刻楹联:位津要而掌财源,万里腰缠毕至;感钱神以成砥柱,千秋宝载无虞。

檐柱上方镶有3块木雕额枋,中间一块刻有6只飞雁和一座城堡,两侧分别刻有鼎、花瓶、香炉和食盒。檐廊正中悬有木质阳文匾额“功司利济”一方。

献殿后面的复殿内供有财神赵公明和水神金龙四大王谢绪神像,殿正门上方悬“万世永赖”木质匾额。

春秋阁为会馆最后面、最高大的殿宇。面阔3间,上下2层,单檐歇山,灰筒瓦顶,斗拱抬梁式结构。阁前廊有四根木质檐柱,前廊额枋均为木刻透雕,雕饰人物和牡丹、金瓜、花卉等。阁左右各附设一座望楼,上下各一间,两望楼券门上各有扇形匾额一方,南曰“接步”,北曰“登阶”。春秋阁过去也是供奉“关帝”的处所。一楼内原有大幅关羽画像,二楼原有关羽生平故事木雕连环人物群像。目前,二楼西墙上仍保留着关羽全身阴线雕石刻一方。

春秋阁两侧,为南北两侧的游廊,各面阔3间,进深一间,灰瓦盖顶并与望楼和正殿相接,形成一个紧凑的四合院落。两游廊南北两侧为南北跨院。两院之间,并于南北两厢游廊的东首各有小门相通。南跨院现存硬山瓦房3间。北跨院现有南屋3间、小北屋2间、小西佛亭3间,坐东朝西后门一间,均灰瓦盖顶,前出廊檐。

聊城山陕会馆建成后,历史上先后进行过8次扩建和维修。据现存16通碑碣记载,其中第4次维修从嘉庆八年(1803)到嘉庆十四年(1809),历时7载,用银49643.43两。第5次维修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用银18028.78两。维修所用木材多来自陕西终南山,工匠多来自山西汾阳府,建筑风格尽量体现其地方特色。其建成后百余年间,每年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演戏以娱神。

聊城山陕会馆是历史上聊城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的见证。它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融中国传统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体。整个建筑布局紧凑,错落有致,连接得体,装饰华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它的石雕、木雕、砖雕和绘画工艺更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品,对于研究中国的古代建筑史、商贸史、戏剧史、运河文化史、书法、绘画、雕刻艺术史以及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产生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

。会馆,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始设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会馆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会馆几乎遍及通都大邑,府、州、县城甚至某些乡镇也有设置。明清时期聊城商贾云集,东关运河沿岸有山陕、江西、苏州、赣江、武林等八大会馆,其中山陕会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会馆建筑。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八

订立合同各合伙人:

甲方: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

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甲、乙、丙三方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经过三方友好协商,乙、丙两方通过投资合股的方式加入甲方在________开办的________瑜伽会馆,并在将来成立________瑜伽有限公司,为了长期友好合作和经济合作,三方达成合作协议如下:

第一条 合股经营宗旨

精诚团结,共同发展。

第二条 合股经营项目和范围

工商营业执照登记的项目和范围;共同经营________瑜伽品牌,法人代表:

第三条 合股经营期限

合股经营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第四条 出资额、方式、期限

1、总股本:________店、________店、________店,三店共计投资________万。

合股经营期间各合股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合同终止时,各合股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至时予以返还。

2.股权分配:经协商,决定甲方为控股方,股权占总股份的________%,投资金额为________万元;乙方为参股方,股权占总股本的________%,投资金额为________万元;丙方为参股方,股权占总股本的________%,投资金额为________万元。

利润分配及后续投入均以此为依据。

3.入股形式:甲乙丙三方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形式和现金形式注入;该店的所有权归三方共同拥有。

第五条 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总则:________瑜伽一切的盈利,亏损,赔偿按股份比例来分配与承担。

1.盈余分配:每月16号进行一次核算,按比例以现金方式分配;三方可协商留盈利的20%备用资金用于发展瑜伽事业;当备用资金超过2万元时,则将超出部分按股份比例分配。

2.债务承担:合股债务先由合股财产偿还,合股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各合股人的合股协议为据,按比例承担。

第六条合股、退股

1.合股:

①需承认本协议;

②需经全体合股人同意;

③执行协议规定的权利义务;

④随着________瑜伽的成长和壮大,________瑜伽股东的股份不发生变化。

2.退股:

①在合作期间双方在两年之内不得撤股或转让,两年内撤股,净身出户;转让不予承认;

两年后需有正当理由方可退股;

经营状况良好的前提下,________瑜伽合股期足两年后退股,在退股时按原始入股股份的________%实施,三年则________%,四年则________%,五年则________%。

________瑜伽经营有困难时任意一方不得提出退股。

②如有一方强行对方撤股,结算之日必须返还对方投资本金及股份该得利润;

③退股需提前三个月告知其他合股人并经全体合股人同意;

④退股后以退股时的财产状况进行结算;

⑤未经合同人同意而自行退股给合股人造成损失的,在视为无效的同时还要给予赔偿;

⑥如股东没有违反合作规则,任何一方没有权力要求另一方退股。

第七条 股负责人及其他合股人的权利和义务

1.甲方为合股负责人。

其权限是:

①提出和制定合股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实施策略;

②提名、任务日常经营管理的干部人选;

③制定和提出主要的管理制度;

④制定和提出各项主要经济政策;

⑤定期或不定期召集合股人会议;

⑥对合股事业进行日常管理。

(主外)

2.乙方的权利:

①参予合股事业的管理;

②听取合股负责人开展业务情况的报告;

③检查合股帐册及经营情况;

④共同决定合股重大事项(重大投资决策,重大政策调整,发展方向的确立,重大人事的表决)。

(主内)

3.丙方的权利:

①参予合股事业的管理;

②听取合股负责人开展业务情况的报告;

③检查合股帐册及经营情况;

④共同决定合股重大事项(重大投资决策,重大政策调整,发展方向的确立,重大人事的表决)。

(主内)

4.合股人的义务:

①维护共同的利益,宣传合股事业;

②努力奋斗,全力以赴,共创合股财富;

③服从各项决议,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起表率作用;

④以诚相待,求大同存小异。

第八条财务管理

1.在________瑜伽当职的股东或股东代表实行工资制,股东在上班期间给予统一制定的工资标准统一支付工资:甲方:

乙方:

丙方:

2.统一财务支出,一方因公事支出必须经另一方股东或股东代表签字确认方可凭票实报实销;私事费用、私人开支、其它股东或股东代表不知情的公事相关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公事报销、进、销、存、所有相关业务收入、支出费用做帐必须凭原始单据、凭证方可报销做帐,帐目必须做到日帐日清,以备股东随时查阅;股东一日对帐目一小查,一周一盘帐,一月一结算、分红。

3.有关________瑜伽发展性决策、大的财务动用,必须经三方最高直接股东协商决定同意并签字认可方可有效执行;在分红之前如一方股东私人有急事要借用帐上的钱款,必须经另一位直接股东同意签字认可,方可有效借用帐上的钱款;但总借款额度不得超过总余额的5%,否则不允许借用帐上的钱款;以免瑜伽馆发生资金周转不开的事情,(如果三方股东都要急用钱经商议三方股东同意并不影响瑜伽馆正常营运也可以适当分红);

4.________瑜伽经营盈利则按股东实际持有股份来分红;________瑜伽经营亏损则按股东实际持有股份来承担亏损金额及相应责任;________瑜伽全体股东每个月16号对馆内财务状况及帐上现金、现金流、备用金进行一次盘点,如有误差管理相关事务的股东或股东代表全全承单误差部分;

5.如________瑜伽发展需要、或融资新增股东必须经原创三方股东协商签字方可执行,有关________瑜伽发展性决策、大的财务动用必须经过股东大会通过,股东大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通过决议,方可执行,否则视为无效处理;

6.________瑜伽已成立,在管理方面大家齐心协力,每位股东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对于经济方面经三方股东商议,由甲方的名义对________瑜伽相关证件及硬件注册、银行帐号开户,管理所有现金、备用金及银行开户帐号密码。

负责做好现金流水帐,并负责财务、采购事宜,及管理瑜伽馆的全面运作及销售工作;负责保管瑜伽馆所有财务进出单据、报销单据、员工工资等帐务必须经三位原始股东进行审核签字方可有效做帐。

所有账单须经其余两方股东认可,并给其复印件。

第九条 止行为

1.未经全体合股人同意,禁止任何合股人私自以合股名义进行业务活动;如其业务获得利益归合股人,造成损失按实际损失赔偿。

2.禁止合股人在本地区经营与合股竞争的业务。

3.针对个人言行违背合股事业,干扰合股经营的正常秩序。

4.合股人禁止在合同期内私自开别的店面,如果独立经营开店需撤股,且不得在本店附近区域开店,不得带走本店的客人。

5.股东无责任感,带头违反公司规章制度。

5.如合股人违反上述各条,应按合股实际损失赔偿。

第十条 股的终止及终止后的事项

1.合股因以下事由之一得终止:

①合伙期届满;

②全体合股人同意终止合股关系;

③合股事业完成或不能完成;

④合股事业违反法律被撤销;⑤法院根据有关当事人请求判决解散。

2.合股终止后的事项:

①即行推举清算人,进行清算;

②清算后如有盈余,则按收取债权、清偿债务、返还出资、按比例分配剩余财产的顺序进行。

固定资产和不可分物,可作价卖给合股人或第三人,其价款参与分配;

③清算后如有亏损,不论合股人出资多少,先以合股共同财产偿还,合股财产不足清偿的部分,由合股人按出资比例承担。

第十一条 纠纷的解决

合股人之间如发生纠纷,应共同协商,本着有利于合股事业发展的原则予以解决。

如协商不成,可以诉诸法院。

第十二条 协议由全体合股人签约之日起生效。

第十三条 合同如有未尽事宜,应由合股人集体讨论补充或修改。

补充和修改的内容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四条本合同正本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合股人:__________(按手印)合股人:____________(按手印)合股人:____________(按手印)签约日期:年月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