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汇总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2 10:16:35 |
- CZJ |
- 12页
邀请函是邀请他人参加特定活动或事件的一种书面方式。做好总结可以提高自身对工作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总结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总结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一
抗美援朝战争河口遗址河口断桥是当年志愿军三大渡江地点之一,它记载着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毛岸英等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是丹东地区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老同志们一致表示,通过参观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诞生和发展建立的丰功伟绩感觉非常震撼,要向他们学习,继续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为构建和谐社会再做贡献。鸭绿江断桥气势逼人地横跨在鸭绿江上,向人们展现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也是世人的凭吊历史、缅怀英雄烈士的游览景点。在这里,我们用手抚摩着当时被轰炸后的痕迹,那一段充满热血的红色记忆不由浮上脑海: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即派兵入侵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应朝鲜政府请求,党中央毛主席作出英明的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从此,鸭绿江大桥便承担起抗美援朝、支援前线的交通大动脉。11月8日,美国空军派出百余架b—29型轰炸机对鸭绿江大桥狂轰滥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三座桥墩被炸塌,至此大桥瘫痪。而中方一侧残存的四孔,被称为断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永久的历史见证。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二
玄奘(600-664年),唐朝著名佛教僧人。俗姓陈,名禕。13岁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他为了追求佛教学问,遍访名师,到处游历,对当时中国佛学各个门派的理论都曾接触和理解。但他心中仍有许多疑问,於是决定到印度求访佛经,参验真理。唐贞观元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经兰州,到凉州(今武威)及敦煌,独自一人冒险度过大戈壁,历尽艰险终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在高昌王麴文泰的资助下,他通过丝绸之路的.传统北道行进,终於到达印度,访问了慕名已久、当时最大规模的佛教寺院那烂陀寺。他在印度停留多年,足迹遍及整个印度国境,佛教学问更是无人能及;他精通佛学全部经典,即经、律、论三种经藏,获得了「三藏法师」的称号,这是佛教的最高荣誉。最后,玄奘在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返回长安,唐太宗命令宰相率领朝臣出迎,长安更是万人空巷。归国以后,玄奘专心翻译带回的佛经,前后共译出75部,1,335卷。他创立了法相宗佛教学派,培养了一批著名弟子。
玄奘应唐太宗的要求,根据自己的游历,写下了《大唐西域记》,是记录当时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珍贵典籍。他的平生事迹,则记录在他弟子慧立、彦悰所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取经历尽艰险,他的毅力和精神深深感动著后人,特别是根据他取经的故事写成的《西游记》更令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三
东汉汉灵帝末年,刘备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后始得诸葛亮辅佐。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孙权将周瑜等大胜曹操于赤壁,其后得到荆州五郡,后又夺取益州。夺取汉中击退曹操后,刘备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七月自立为汉中王。
魏黄初二年(221年)时曹丕已于前一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让皇帝位,蜀中又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遂于成都武担之南即皇帝位(公元221年3月15日,距今已1794年),年号章武。次年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
章武三年(223年)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谥号昭烈帝。后人称刘备为先主。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四
[故事]苏东坡的妹夫秦少游,是个猜谜的行家。有一天,秦少游和苏氏兄妹一起闲谈,忽听远处传来一阵木匠锯木的声音,不由得触动了谜兴,就对苏氏兄妹说:“我有一间房,半间租给轮转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恶不敢挡。”苏小妹接口说:“我有一只船,一手摇橹一手牵,去时拉纤往,回时摇橹还。”苏东坡听了,笑着说:“你们俩一个有房,一个有船。恿兄寒酸,只有一张琴,一根琴弦腹中藏,对着树木弹,专引锯木声。”说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三人的`谜语是同一个谜底,就是木工拉线取直用的墨斗。
[哲理]辩证唯物论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这是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表现。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构成不同,即使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也会有所不同,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个故事中,由于苏东坡、苏小妹、秦少游三人的知识构成有所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有差异,因而他们面对同一个事物(谜底)——墨斗时,会有不同的看法(谜面),这正是三人知识丰富、见仁见智的生动表现。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五
六十三年前,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换来了民族的解放,用热血捍卫着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这是中华民族史上沉重的一页,这是我们永志不忘的耻辱。
尽管,近百年的历史中,我们用着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几经沧桑磨难洗尽了泪水,但这仍吞噬着炎黄子孙的心。落后就要挨打,穷途只有灭亡。它让每个中国人都为这历史的积淀而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今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及我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三周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从所谓“东亚病夫”成长为世界体坛叱姹风云的运动大国,一个曾经被肆虐蹂躏的国土辗转傲立于世界雄林的东方大国!
今天,我们站在63年的门槛上,去感悟一个民族深邃壮烈的心灵史,去谛视那雄浑深重的民族苦难:“大东亚共容圈”,731部队,南京大屠杀,毒气战,慰安妇,万人坑。这些血腥和无耻的记忆被那个民族强加在我们头上时,我们得到的是愤怒,恐惧,还是悲凉?.....如今,卢沟桥的炮声还在耳边激荡着抗日浪潮,我们没有理由忘却那些鲜活的面孔,那一群人带着中国的子弟兵粉碎了法西斯的侵略,取得一次又一次的大捷。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不畏强爆、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把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他们是永垂不朽的人们。没有英雄比抗日英雄更伟大,没有一个胜利比抗战胜利更振奋人心。爱国是一种尊严,更是一种信念,爱国主义是我们的民族魂,也是我们的国魂。在那个苦难的年代,苍天日蚀,神州陆沉,我们的父辈就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前赴后继,同仇敌忾,用血肉之躯堵住敌人枪口,敢于用双手托起炸药包……中国人民用自愿冲上前线的千千万万优秀儿女的血肉,千千万万母亲、妻子的心,用辗转千里、送弹的支前小车和无数扁担,支撑着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于是,在民族危难的时候,无数人手挽手地筑起长城,使衰败的民族熬过难关,求得再生。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延续;只有认识昨天,把握今天,方可把握住明天,一种精神激励着许多人舍生忘死;今天,这种精神应同样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现在,历史的堡垒轮到我们去添砖加瓦,63年留给我们的光明需要我们去持续,怀古思今,我们是否有十足的把握拍着胸膛说我做到了历史交给的使命呢?于是,我们更有理由让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下去,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应该珍惜拥有,珍惜那用血肉铺就的幸福之毯。从前人接下火炬的那一天,我们便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我们在记住那些日子的同时,在享受他们打拼下来的民族独立与人民自由的同时,思考一下,我们是否应该立足今天,做得更好!
或许,沐浴在和平的阳光和雨露中的我们,很少回忆并思索那个远去的战争年代,那段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历史。但是,日本侵华的历史,是每位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不能抹去的伤痛,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一曲中华民族在抗争中走向解放的壮歌,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记住那段悲壮的历史,弘扬那种伟大的精神,珍惜今天改革开放的成果,立足本职,发奋图强,有所作为,积极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才能让21世纪真正地成为中国的世纪!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六
历史故事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部分,故事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
学习。
历史的兴趣,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野史小故事。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兵戈之争,发生在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朝太宗年间。当时中国派往印度的一个小小特使,没费唐朝一兵一卒,便大败印度军队,灭了中印度古国,令东印度国王折服,声势威震整个印度次大陆,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这事还得从玄奘“西天取经”说起。
玄奘法师历尽艰险到达天竺(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历谒名贤,求法讲经,行踪遍布整个印度次大陆,其中就曾到访了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是当时统治中印度的一个强国。那时的印度,按方位共分成东西南北中五个部分,亦即《旧唐书》中说的“五天竺”,“地各数千里,城邑数百”,国内王邦林立,其中大的国邦有十六个,摩揭陀国即为十六个大邦之一,位于恒河中游南岸地区。摩揭陀一直被印度人视为佛教圣地,因为相传佛陀一生中大部分的。
时间。
都是在摩揭陀国内度过的。
所以玄焋西游,必到摩揭陀。在摩揭陀,玄奘受到国王尸罗逸多(即戒日王)的优渥礼遇,玄奘开坛讲经,举办了一场持续十八天的大型辩论会,从此名震五印。
中印建交,玄焋功不可没。除了讲经学法,玄奘法师还向戒日王“粗言太宗神武,平祸乱,四夷宾服状”(《新唐书》,简单介绍了中国大唐的盛况以及太宗的英明神武,戒日王钦佩之余,不禁对中国大唐充满了憧憬,说“我当东面朝之”(《新唐书》),羡慕得不得了。
玄奘回国后不久,贞观十五年,亦即公元641年,戒日王“遣使朝贡”,并向大唐递交了国书,表示要世代友好。唐太宗“降玺书慰问”,戒日王“膜拜而受诏书”(《旧唐书》),算是臣服于中国。之后唐太宗多次派使者回访印度,“礼之甚厚”(《旧唐书》),中国和印度的外交关系算是正式建立起来了。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唐太宗“遣右卫率府长史王玄策使其国”(《新唐书》),又派使团出访印度,结果这次出访却发生了个小小的意外。而正是因为这次意外,引发了中印历史上第一次的兵戈相见。这个叫王玄策的使团团长,没用大唐一兵一卒,仅靠孤身之力,借师南下,就把兵强马壮的摩揭陀国给灭了,一时“天竺震惧”(《旧唐书》),大壮中国国威。
王玄策,汉族,唐朝河南洛阳人,曾于公元643~661年间三次出使印度。发生意外的,是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当时摩揭陀国内已经发生了变故,原来戒日王于同年病死,其臣属阿罗那顺趁机起兵,自立为王,掌控了政权。但是当时通讯不发达,唐朝并不知道,搁现在,早全球轰动、妇孺皆知了。
阿罗那顺听说大唐遣使到来,并不买账,于是出兵拦截,拒绝唐使入境。他不但抢夺了唐使带来的礼品,还将王玄策及随从的30人全部俘虏,投入狱中。后来在戒日王妹妹的帮助下,王玄策和副手蒋师仁才“挺身宵遁”(《旧唐书》),侥幸逃脱,跑到吐蕃去搬救兵。
吐蕃是中国西南边陲崛起的强国,文成公主入藏和松赞干布联姻后,松赞干布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吐蕃与大唐和为一家”,关系甚为亲密,民间接触更为频繁,“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新唐书》),可见当时友好亲热的情形。
王玄策请兵救援,吐蕃自是大为支持,于是松赞干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以从玄策”(《旧唐书》),不但派了精锐骑兵,还从泥婆罗(今尼泊尔,当时是吐蕃属国)调遣7000骑兵,全部交由王玄策调遣。
王玄策挥师南下,势如破竹。印度兵溃不成军,被斩首三千多人,水中淹死上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被副使蒋师仁追上生擒。王玄策声威大震,远近城邑望风而降,连下580余城。阿罗那顺的皇族全部被俘,王玄策“获其妃、王子,虏男女万二千人,杂畜三万”(《新唐书》)一时“天竺震惧”。东印度(东天竺)国王尸鸠摩一看这阵势,吓的闻风丧胆,赶忙“送牛马三万馈军”(《新唐书》),并进献珍奇异宝,就此向大唐臣服。
中国和印度在古代史上发生刀兵相见的战争,就只有这一次。作为中印度古国的摩揭陀,之所以如此不堪一击,在路卫兵看来,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大唐盛世,国运兴隆,王玄策底气十足,又遭受侮辱,怒发冲冠,人在气头上也就特别有勇力;二是吐蕃刚刚崛起,兵强善战,又与大唐和亲,鼎力相助;三是印度向来崇尚佛教,兵法不济,武力羸弱;四是摩揭陀国适逢内乱,政局不稳。这点从戒日王的妹妹帮助王玄策逃狱不难得出。
后来王玄策又第三次出使印度,到达婆栗阇国(今印度达班加北部),造访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带回了许多珍贵的佛教文物,并着有《中天竺国行记》,对中印文化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闯王李自成亲率数十万人马,在中原大地上浩浩荡荡地向开封进发。艳红的太阳照着绣有“闯”字的帅旗,猎猎招飐。其时是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五月一日。
大军行至开封城西南的朱仙镇,已是黄昏,李自成便令部队在镇郊扎营。闯王正骑着马在察看各部安营时,忽有巡哨官来报:“明将左良玉和丁启睿、杨文岳三支人马已奉旨兼程北上援救开封。”闯王哈哈大笑说:“来得正好。”次日,闯王将老营移至阎家寨,其余各路人马四面围住开封,并拨出大批人力枪割地主的麦子,以备军粮,赈济贫民。
且说左良玉率十余万人马、丁启睿、杨文岳率5万人马,虽是奉旨兼程北上,其实行动并不迅速,因为他们知道李自成不是好对付的,行军十余日,才接近朱仙镇。
这一天后半夜,左良玉提刀纵马率兵攻入朱仙镇南门,丁启睿、杨文岳攻入东门。因镇中并无多少守军,左良玉就轻易地占据了镇中岳王庙。此时,闯王派出的由李过率领的3000骑兵也恰从西门突入朱仙镇,与丁启睿、杨文岳的人马在镇中窄路相逢,便混战起来。
丁、杨二人的军队火器甚多,李过的骑兵在胡同中不便驰骋,渐渐支持不住。正在紧急之际,左良玉的大队人马又从四面围来,把李过围在核心,左冲右突不能脱困,李过面部还中了一箭。
只听明军喊声震天,李过心慌,但仍拼死恶战。明军不敢近前,只用弓箭和火器远远地射击,李过的士兵伏在断垣残壁间抵抗。
到天刚破晓时,闯王手下大将刘宗敏的一方5000骑兵杀到,一阵杀退明军,救了李过。刘宗敏见李过面部带伤,况且李过又是李自成的侄儿,不便责备他。李过自己却说:“我轻敌冒进了,没有听将军的话,请将军惩治吧。”刘宗敏一笑说:“小将锐气可嘉。以后注意不可盲目轻进。”天大亮时,闯王李自成进入朱仙镇。此时明军已退到朱仙镇东南十余里的水坡集去了。
闯王手下猛将郝摇旗前来向闯王请示说:“敌人退至水坡集,正可一举歼灭之。”闯王说:“且慢。先不烦将军虎威,我自有妙策。请将军午后边到岳王庙来会商。”午饭后,李自成召集手下将领刘宗敏、郝摇旗、李岩、袁宗第、李过、刘芳亮、宋献策、牛金星、田见秀、罗汝才等人在岳王庙会商。
李自成先让大家发表了一阵见解,最后说:“大家的主意归纳起来是不是这样的,就是:断贾鲁河之水,以绝敌军水源;离间左良玉和丁、杨的关系;还有就是拦击逃敌。”诸将一致称“是”,于是,李自成便分拨人马,各司其职。郑说明军退至水坡集后,左良玉扎营于东边,丁启睿与杨文岳驻扎在西边。两处官军貌合神离,左良玉瞧不起文官出身的丁和杨,而了启睿和杨文岳厌恶左良玉的拥兵跋扈。
这天清晨,丁启睿和杨文岳的营寨忽然遭到李自成军队火炮的轰击,炸死炸伤多人,而左良玉的营盘却未遭袭击。丁、杨二人心中大疑,便在一起商量。杨文岳说:“督师大人,李闯贼不轰左良玉兵营,专轰我们,这是为何?”丁启睿说:“我此次奉帝命督师,就是要督左良玉。
李自成攻破商丘时,对左府加意保护,况且,左良玉的养女就在闯营,被李闯夫妇收为义女。……不可不妨他叛国投敌呀!”杨文岳说:“不如把他叫来杀了……”丁启睿连忙摇头说:“不可、不可轻动。他拥兵十余万,又无圣旨叫诛戳他,如何可以杀他?且看动静再说。”这一天天刚擦黑,杨文岳营前的卫兵只见一人骑马由西而来,向东疾驰,卫兵一齐放箭,那骑马的丢下一只红布包便又折向西逃去了。
卫兵快上前拾起红包,只觉得沉甸甸的,打开一看,内有金条一百根,并有一封信。卫兵们不敢私分,携包来见杨文岳。杨文岳让卫兵捧着包一同来到丁启睿处,并说明情况。丁启睿打开信一看,骂道:“反了!”于是把信给杨文岳看,原来信中写的是:“谨以黄金百两奉左将军麾下。
一切按所约行事,专候佳音。自成。”丁启睿立即起草文书,令人去奏闻崇祯帝,具言左良玉反状。不料递送文书的人被李自成军俘获,李自成看了文书后,用善言抚慰送书人,告诉他,只要把文书送到左良玉处,便是大功。
李自成派了五名勇士,陪送书人直把丁启睿上奏左良玉反状的文书送至左良玉营前卫兵处,立即返回。
再说左良玉的十余万人马,因贾鲁河水被截断,天气又热,加之连月抗旱,搬运饮用之水十分不易,兵士们叫苦不迭。左良玉正打算与丁启睿、杨文岳商量对策,忽得卫兵送到的丁启睿奏请斩处自己的奏本,大惊,心想:“与其他来杀我,不如我去杀他。”但一转念,又想:“与其我去杀他,不如让李自成去杀他!”于是,左良玉也不与丁、杨二人商量,当夜拔寨撤走。
到天亮时,丁启睿,杨文岳才发现左良玉的人马已撤离,二人大惊,忙令拔寨南撤。几万人马一片混乱。
此时,李自成早已布下了多路伏兵,以逸待劳。
李过、袁宗第率两万骑兵去追击左良玉,只追不打。刘芳亮率一万五千骑兵去水坡集收拾残余官兵,罗汝才率兵追击丁启睿、杨文岳。郝摇旗率兵追击明将虎大威部。
明军被闯王各路追兵打得懵头转向。丁启睿、杨文岳也不顾手下人马,急急若丧家之犬远遁去了。
左良玉到底是个将才,带兵后撤中虽有纷乱,大体还列成行伍。左良玉回头望望追兵,只见一面“袁”字大旗与一面“李”字大旗离自己仍有三四里之遥,所以,想停下休息也不能。
但若回军交战,又怕闯王后续部队跟上,于己不利,只得带领疲惫军马不停步地走着。时间已是晌午过后,左良玉的人马饥渴疲劳,有些兵卒已渐渐跟不上大部队,他们就被李过与袁宗第的追兵轻易地俘虏过去。
左良玉催兵速进,但前面的军队停止了。左良玉大怒,策马由中军奔向前,忽见一员将官来报:“前有深沟,顺大路延伸,沟对岸树丛中有旗帜、树丛前有块大木牌,上面写着……”左良玉喝道:“写着什么?”那将官不敢说,只是嗫嗫嚅嚅地说:“写着不好听的话,我也没记住。……恐怕中计了!”左良玉纵马向前,临沟一望,对面大木牌上白底黑字,曰:“奉告昆山将军,君乃釜底游魂,速速率众来降,免遭兵溃成擒。”左良玉大怒,正想挥兵向左,忽见左方战旗如林,黄埃滚滚;继而想向右,又见右方旌旄参差,飞尘冲天。后面的追兵仍是离自己三五里,战鼓不息,喊杀阵阵。
于是喝令越壕沟而进,顿时千军万马落入七八尺深,一丈来宽的壕沟中,你挤我踩,人叫马嘶,壕沟的两头忽又有水流了过来,人马在烂稀泥中喧嚷爬跌。原来这里是李自成预先让田见秀率兵掘下的壕堑。
左良玉怒气冲天,狠加两鞭,跃马冲过壕沟,他的10万大军也纷纷涌出。此时早见田见秀抡开山大斧来战,左良玉毫不畏惧,举大砍刀来迎击,不三合,田见秀抵敌不住。
左良玉麾军包围田见秀,田见秀且战且退。左良玉正要追赶,忽听一声炮响,闯王伏兵齐出:左有刘宗敏、牛金星;右有李岩、宋献策。田见秀挥兵杀回,李过、袁宗第从后杀来。左良玉10万人马陷入重围,转瞬间不少官兵都已跪在地上成了俘虏。
左良玉见大势已去,便率领3000精锐骑兵向西南冲去,杀开一条血路,一口气冲出十余里。此时已近黄昏,左良玉想:“若能逃到许昌,就不愁不能重整旗鼓了!……”左良玉的二三千骑兵到一小村,正要过桥,只见桥那边霞光中树起两面大旗,一面上有一大白“刘”字,一面上有“总哨”两个大金字。左良玉知道那是被呼为“刘爷”的刘宗敏,左良玉大惊,忙令用炸药炸断桥梁。而后与二三千骑兵沿河乱窜,各不相顾。刘宗敏挥军沿河射箭,左良玉骑兵死伤不少。
天渐渐黑下来。一阵狂风吹过,霎时雷电交加,转瞬暴雨倾盆,夹着鸡蛋大的冰雹。几十里战场的血战不令自停,左良玉想:“不趁此时逃走,更待何时!”所好他的马是大宛汗血马,耐劳忍饥超于凡马,且能负重负痛,左良玉是全身铠甲,虽有冰雹砸来,也伤不着,因此,一人一马顶风冒雨,赶夜黑向西南逃去。
朱仙镇一仗,闯王大胜,歼敌十余万,缴获马匹、军械无数。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20xx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决定起兵征伐明朝。
第二天,努尔哈赤亲自率领2万人马进攻抚顺。他先写信给抚顺明军守将,劝他投降。守将李永芳一看后金军来势凶猛,没有抵抗就投降了,后金军俘获了人口、牲畜30万。明朝的辽东巡抚派兵救援抚顺,也被后金军在半路上打垮。努尔哈赤命令毁了抚顺城,带着大批战利品回到赫图阿拉。
消息传到北京,明神宗大怒,决定派杨镐为辽东经略,讨伐后金。杨镐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兵遣将,才集中了10万人马。公元1620xx年,杨镐分兵四路,由四个总兵官率领,进攻赫图阿拉。中路左翼是山海关总兵杜松;中路右翼是辽东总兵李如柏;北路是开原总兵马林;南路是辽阳总兵刘铤。为了扩大声势,号称47万。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局。
那时候,后金八旗军兵力,合起来不过六万多。一些后金将士得到情报,不免有点害怕,来找努尔哈赤,要他拿主意。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别怕,管他几路来,我就是一路去。”
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中路左翼是明军主力,已经从抚顺出发打了过来,他就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
杜松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名将。从抚顺出发的时候,天正下着大雪,杜松想抢头功,不管气候恶劣,急急忙忙冒雪行军。他先攻占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的界藩城(今新宾西北)。
努尔哈赤一看杜松分散兵力,心里暗暗高兴,集中八旗的兵力,一口气攻下萨尔浒明军大营,截断了杜松后路。接着,又急行军援救界藩。正在攻打界藩的明军,听到后路被抄,军心动摇。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从山上居高临下地压下来,把杜松军杀得七零八落。努尔哈赤率领大军赶到,把明军团团围住。
杜松左右冲杀想要突围,突然一箭飞来,正射中他的头部,杜松从马上栽下来死去。部下明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路人马先覆灭了。
北路的马林从开原(今辽宁开原)出兵,刚刚到离开萨尔浒40里的地方,得到杜松兵败的消息,吓得急忙转攻为守,就地依山,扎下营垒,挖了三层壕沟,准备防守。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兵力从界藩马不停蹄地赶来,攻破明军营垒。马林没命地逃奔,才回到开原,第二路明军又被打散了。
坐镜沈阳的杨镐,正在等待各路明军的捷报,哪想到一连两天接到的竟是两路人马覆灭的坏消息,把他惊得目瞪口呆。他这才知道努尔哈赤厉害,连忙派快马传令另外两路明军立刻停止进军。
中路右翼的辽东总兵李如柏本来胆小,行动也特别迟缓,接到杨镐命令,急忙撤退。山上巡逻的二十来名后金哨兵远远望见明军撤退,大声鼓噪,明军兵士以为后面有大批追兵,争先恐后地逃跑,自相践踏,也死了不少。
剩下的一路是南路军刘铤。杨镐发出停止进军命令的时候,刘铤军已经深入到后金军阵地,各路明军。
失败。
的情况,他一点也不知道。刘铤是明军中出名的猛将,他使用一把120斤的大刀,运转如飞,外号叫“刘大刀”。刘铤军军令严明,武器火药也多。进入后金阵地以后,连破几个营寨。
努尔哈赤知道刘铤骁勇,不能光靠拼硬仗。他选了一个投降过来的明兵,叫他冒充杜松部下,送信给刘铤,说杜松军已经到赫图阿拉城下,只等刘铤军去会师攻城。
刘铤没接到杨镐命令,不知道杜松军已经覆灭,信以为真,他怕让杜松独得头功,下令火速进军。这一带道路险狭,兵马不能够并列,只好改为单列进军。刘铤带兵走了一阵,忽然杀声四起,漫山遍谷都是后金伏兵,向明军杀来。刘铤正在着急,努尔哈赤又派一支后金兵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帜,装扮成杜松军前来接应。刘铤毫不怀疑,把人马带进假明军的包围圈里。后金军里应外合,四面夹击,明军阵势大乱。刘铤虽然勇敢,挥舞大刀,杀退了一些后金兵,但是毕竟寡不敌众,他左右两臂都受了重伤,终于倒下。
这场战争从开始到结束,只有5天时间,杨镐率领的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官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大伤元气,后金步步进逼,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又率领八旗大军,接连攻占了辽东重要据点沈阳和辽阳。
公元1620xx年3月,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迁到沈阳,把沈阳称为盛京。打那以后,后金就成了明朝最大的威胁。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七
宋代时期王安石在《元日》这首诗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形容初日的光亮。诗中的“桃”和“符”是互文,意即总把新桃符换下旧桃符—除旧布新。
关于桃符有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
一个漆黑的晚上,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八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婆的,以酿酒为生。
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也不计较。
一天,道士说,我喝了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好后,涌出的全是美酒,王婆自然发财了。后来,道士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
道士听了之后,笑着在墙上提了一首打油诗:
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
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
从那之后,那口井再也不出酒了。
老子曾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可以保持长久。当一个人该知足而不知足时,就会成为贪欲的.奴隶。做人最重要的是,精简生命的需求,不沉溺于各种欲望而不能自拔,才能获取人生真正的幸福。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九
包拯(公元999-1062),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开始立志要为国家出力,“竭忠死义”。包拯仕途的起点是知县,后历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监察御史等监察大臣、户部副史等掌理国家财政的高级官员、都部署等军事要职;当过外交使节出使辽邦;最有名的是做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他一生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他在端州任知州,整顿吏治,深受百姓欢迎,离任时当地精制一好砚相送,他都婉言谢绝,“不持一砚归”;他一生铁面无私,不避权贵,执法如山。对皇亲国戚、宦官权贵的不法行为,一律极力主张绳之以法。大力平冤狱,是包拯生前与死后深为百姓所赞扬和称颂的主要内容。
清乾隆进士王杰为人刚直敢言,不附权贵。当时和坤在朝中专权,大臣都不取得罪他。惟王杰每每与其据理力争。有一次,议政完毕,和坤有意戏弄王杰,拉着他的'手说:“好白嫩的手啊!”王杰正颜厉色地回答道:“王杰手虽好,但不能要钱耳!”和坤羞愧而去。
公孙仪是战国时鲁穆公手下的丞相。他特别喜欢吃新鲜甲鱼。于是送鱼的纷纷上门,但都被公孙仪一一回绝。公孙仪的弟弟对此很不理解。问:"你素来喜吃甲鱼,为何别人好心送来,你却不收呢?"公孙仪说:"正因为我喜欢吃甲鱼,所以才不能收。吃几条甲鱼固然微不足道,但倘若我经常收别人的礼品,那就要落个坏名声,到头来连丞相的官位也会丢掉。到那时,为兄再爱吃甲鱼,恐怕也吃不成了。现在我不收别人的鱼,倒还可以安稳地做丞相,多吃几年我爱吃的甲鱼。
晋代人吴隐之任广州太守,在广州城外,见一池泉水名“贪泉”。当地传说饮了贪泉之水,便会贪婪成性。他信这些,照饮不误,饮后还写了一首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他在任期间,果然廉洁自律,坚持了自己的操守。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
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前往上林苑。他们登临虎圈(等于皇家动物园),汉文帝询问书册上登记园中饲养的动物有多少种类、每类有多少、牲畜繁殖、存活情况如何等,一连问了十几个有关的事项。上林尉左顾右盼,一个都答不上来。看管虎圈啬夫在一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极其周全。汉文帝对上林尉说:“你是怎么当官的?没本事就不要当!”然后就打算把他免职,再提升那个虎圈啬夫来当上林尉。
张释之在皇帝问话时,一言未发,但对这个仆从在皇帝面前夸夸其谈,多方表现自己的作风已经不太满意了。现在皇帝居然要他写诏书罢免原来的上林尉,而由这个官卑却伶牙俐齿的啬夫来接任,他认为不妥。张释之上前说:“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文帝说:“是长者啊!”又再一次问:“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文帝再一次回答说:“是个长者。”张释之说:“既然皇帝也认为绛侯周勃、东阳侯张相如都是有德有才的治国能臣,可是这两个人都曾在回答您的.提问时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尤其是周勃,皇上不久前还亲自问他全国一年判案多少?钱财收支多少?周勃也回答不出来,皇上并没有罢他的官,还认为他是德高望重的长者能臣。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一
宋代有个叫杨时的.人,是理学家程颐的学生,他40多岁时到洛阳去拜见程颐,当他与另一位同学来到程颐家的时候,天下起了大雪,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就站在门外静静地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时雪已经下了一尺多深,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程门立雪"的故事。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二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季布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季布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
结果季布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季布,缍使季布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季布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三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豫州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豫洲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四
越王勾践整顿内政,努力生产,使国力渐渐强盛起来,他就和范蠡、文种两个大臣经常商议怎样讨伐吴国的事。
这时候,吴王夫差因为当上了霸主,骄傲起来,一味贪图享乐。文种劝说勾践向吴王进贡美女。越王勾践派人专门物色最美的女子。结果在苎罗山(在今浙江诸暨南)上找到一个美人,名叫西施。勾践就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夫差。
夫差一见西施,果然容貌出众,把她当作下凡的仙女,宠爱得不得了。
有一回,越国派文种去跟吴王说:越国年成不好,闹了饥荒,向吴国借一万石粮,过了年归还。夫差看在西施的面上,当然答应了。
转过年来,越国年成丰收。文种把一万石粮亲自送还吴国。
夫差见越国十分守信用,更加高兴。他把越国的粮食拿来一看,粒粒饱满,就对伯嚭说:“越国的粮食颗粒比我们大,就把这一万石卖给老百姓做种子吧。”
伯嚭把这些粮食分给农民,命令大家去种。到了春天,种子下去了,等了十几天,还没有抽芽。大家想,好种子也许出得慢一点,就耐心地等着。没想到,过不了几天,那撒下去的种子全烂了,他们想再撒自己的种子,已经误了下种的时候。
勾践听到吴国闹饥荒,就想趁机会发兵。
文种说:“还早着呢。一来,吴国刚闹荒,国内并不空虚;
二来,还有个伍子胥在,不好办。”
勾践听了,觉得文种的话有道理,就继续操练兵马,扩大军队。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要去打齐国。伍子胥急忙去见夫差,说:“我听说勾践卧薪尝胆,跟百姓同甘共苦,看样子一定要想报吴国的仇。不除掉他,总是个后患。希望大王先去灭了越国。”
吴王夫差哪里肯听伍子胥的话,照样带兵攻打齐国,结果打了胜仗回来。文武百官全都道贺,只有伍子胥反倒批评说:“打败齐国,只是占点小便宜;越国来灭吴国,才是大祸患。”
这样一来,夫差越来越讨厌伍子胥,再加上伯嚭在背后尽说伍子胥坏话。夫差给伍子胥送去一口宝剑,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的时候,气愤地对使者说:“把我的眼珠挖去,放在吴国东门,让我看看勾践是怎样打进来的。”
夫差杀了伍子胥,任命伯嚭做了太宰。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约会鲁哀公、晋定公等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会盟,把精兵都带走了,只留了一些老弱残兵。
等夫差从黄池得意洋洋地回来,越王勾践已经率领大军攻进了吴国国都姑苏。吴国士兵远道回来,已经够累了,加上越军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士气旺盛。两下一交手,吴军被打得大败。
夫差没奈何,只好派伯嚭去向勾践求和。勾践和范蠡一商量,决定暂时答应讲和,退兵回去。
公元前475年,越王勾践作好了充分准备,大规模地进攻吴国,吴国接连打了败仗。越军把吴都包围了两年,夫差被逼得走投无路,说:“我没有面目见伍子胥了。”说着,就用衣服遮住自己的脸,自杀了。
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坐在夫差原来坐的朝堂里。范蠡、文种和别的官员都来朝见他。吴国的太宰伯嚭也站在那里等着受封,他认为自己帮了勾践不少忙呢。
勾践对伯嚭说:“你是吴国的大臣,我不敢收你做臣子,你还是去陪伴你的国君吧。”
伯嚭垂头丧气地退了出去。勾践派人追上去,把他杀了。
勾践灭了吴国,又带着大军渡过淮河,在徐州约会中原诸侯。周天子也派使臣送祭肉给勾践。打这以后,越国的`兵马横行在江淮一带,诸侯都承认他是霸主。
勾践得胜回国,开了个庆功大会,大赏功臣,可就少了个范蠡。传说他带着西施,隐姓埋名跑到别国去了。
范蠡走前,留给文种一封信,说,“飞鸟打光了,好的弓箭该收藏起来;兔子打完了,就轮到把猎烧来吃了。越王这个人,可以跟他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您还是赶快走吧。”
文种不信。有一天,勾践派人给他送来一口剑。文种一看,正是当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杀的那口宝剑。文种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只好自杀了。
党史小故事100字精简篇十五
孙中山领导推翻清朝政权的革命中,哥哥孙眉功不可没。为了弟弟的宏图伟业,孙眉不仅倾其家产予以资助,还发挥自己广阔的人脉,奔走呼号,寻求更多人的支持。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当时,许多人凭借各自的背景,挖空心思地捞取一官半职,孙眉也未能免俗。在他眼里,弟弟就是当今“皇帝”,做哥哥的不说封王赏地,怎么也该混个“二品顶戴”。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了蔡元培等大员,当即得到他们的认可,并联名向孙中山推举他为广东都督。
孙中山接到推荐函,电复蔡元培:“唯才是举,切不可任人唯亲。”孙眉得知弟弟的态度,立刻奔赴南京兴师问罪。孙中山耐心地劝说:“哥哥虽然于革命有功,但当广东都督确实不合适。”孙眉勃然大怒,说:“阿文你是大总统,我是你哥,比总统还大,区区一个广东都督怎么就干不了?”孙中山一个劲地赔笑,好容易才把他打发走。
后来,孙中山回到故乡,孙眉见了他,怒气仍未消减,训斥道:“你当了大总统,却六亲不认,害得我现在还得在乡官手下混事……”孙中山大笑,说:“你是我大哥,家里的`事,全是你说了算,总统也得听你的。国家的事,哥哥可不能随便,即使是乡官,也是你的父母官,你得听他们的。”
就这样,孙眉最终没有出任广东都督。此后,他一心一意地经商,生意一度非常红火。因为孙中山的廉正,历史上或许少了一位平庸的官员,却多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相关文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党史小故事100字左右(优质16篇)
- 最新中考加油励志的句子(实用15篇)
- 2023年公司致员工家属春节慰问信(模板13篇)
- 关于新时代中国外交作文【优质两篇】
- 2023年为自己赋能满分作文(优质20篇)
- 党史学习教育社会宣传标语 关于党的宣传标语
- 党史故事100讲建国篇读书感悟(精选)
- 最新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总结(大全14篇)
- 安徽中考语文作文:我憧憬的高中生活满分作文【】
- 2023年夜空中最亮的星作文600字(优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