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范文(优质15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8:00:19 |
  • HLL |
  • 14页

通过撰写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写心得体会时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不拘泥于表面的文字堆砌。接下来将展示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一些来自国外的消息引人注目: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二读通过议案,意在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家郑洪以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为题材,历经创作的《南京不哭》问世;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第一次走进法国,名为《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的展览,突出了欧美人士对大屠杀的见证……作为惨绝人寰的战争悲剧,南京大屠杀的记忆正在更深切地进入西方人的精神世界。

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和认识,如今到达新的阶段。去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入选的11组档案,均为最典型的南京大屠杀第一手史料。从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16张侵华日军自拍照片,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从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到美国人贝德士以及幸存者陆李秀英的证词,还包括亲历大屠杀人士的若干日记。这些具有毋庸置疑权威性、真实性和唯一性的材料,对于在全世界形成一种感性记忆,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很多人提起南京大屠杀,第一印象就是“30万”的死难者数字。作为二战三大惨案之一,在国际上却没有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强大记忆,除了某些势力别有居心地掩盖罪恶和篡改历史,也跟大屠杀记忆在具体层面的建构不足有关。犹太人历史学家舒衡哲认为,大屠杀意味的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在一点一滴中显现军国主义的疯狂,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显现人性的破碎,更能够让今天的人体味大屠杀受难者对战争犯罪的控诉。

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要求,针对的正是弥补和丰富人类共同记忆的重要工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口述史整理,其实是从新世纪才集中进行的,这些工作在近些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史大部分已经整理完毕。通过这些资料,人们更能体会切肤之痛的无助与恐惧。就像杰弗里·哈特曼说的那样:“在奥斯维辛之前,我们是只能在想象中体验罪恶的儿童,而在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已经不再是儿童。”南京所蕴含的“感情记忆”,只有在深深剖析精神创伤的基础上,才能真诚传递给外面的人,传递给后来的人。

走进每一个受难者的世界,是一件艰难的事,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说,其意义巨大。纳粹集中营幸存者保罗·策兰在《死亡赋格》中写道:每日每夜,我们饮下黑色牛奶,为自己挖掘一座不再拥挤的空中坟墓。所谓的“黑色牛奶”,指的就是无法痊愈的人道伤痛。属于南京的“黑色牛奶”,需要被今天热爱和平与发展的人们,特别是在心理上一直远离东方战场的人们所饮下。南京大屠杀应成为沉埋在人们心中的活生生的历史记忆,因为如果人类没有直面真正的黑暗,就无法解释光明从何而来。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设立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仪式,对内对外的意义是多重的。

其一,沉重打击日本右翼试图歪曲、抹杀历史的“翻案”企图。

一个民族不怕犯错误、甚至犯罪,但最怕无视历史、歪曲历史、亵渎历史。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铁证如山,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此作出了庄严的审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国内政界学界媒体各种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却甚嚣尘上。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让人们铭记这段血凝的历史,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力量,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否定侵略与加害史实的言行具有重要意义。

其二,彰显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权的尊重。

30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中国人的生命。这些死难者的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温暖的家庭。中国举行国家公祭仪式,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体现的是对人权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和平的向往。日本右翼分子打着“尊重死者”的幌子,托词“死者为大”“死者即神”,不顾国际社会的一再谴责,一意孤行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既然“死者即神”,那么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屠杀的南京30万生灵,应该不应该得到稍有良心的日本人的最起码的忏悔和尊重?日本号称已经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动不动就打出“尊重人权”的口号,要尊重人权,就应从尊重别国国民最起码的生存权做起,就该老老实实地到侵华日军实施屠杀的地方去谢罪。

其三,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

残忍、嗜血是人类扭曲的变态心理,是阻碍人类文明发展的毒瘤,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唾弃。因此,世界许多国家都以设立纪念日的形式,提醒人们勿忘历史,警惕噩梦重演。例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日、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日等。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与上述纪念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将使南京大屠杀成为世界人民集体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牢记战争悲剧、追求共同和平的重要历史资源。

其四,反思历史教训,激扬民族精神。

短短六个星期之内,30万骨肉同胞生灵涂炭,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残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国力军力的孱弱。国民政府指挥无方,一些国民党部队临阵脱逃,而民众则毫无组织,散沙一盘。更有甚者,充当“带路党”,引领日本侵略者指认已经解除武装的中国军人。3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付出,非但没有换来日本人的同情,反而遭到日本右翼分子的耻笑、羞辱。公祭死难者,也是在警示当代国人,追求和平不能放弃武备,面对外敌的侵略,我们只能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硝烟已经散尽,警钟仍需长鸣。牢记国耻,勿忘国殇,富国强军,锐意进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绝不让历史重演,这就是设立国家公祭日和举行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所在。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今天是12月13日,从日历上看,这不过是一年中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已,可是这一天,尤其是1937年的12月13日,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不该忘却的日子,是一个让人的心会流血的日子。

1937年12月13日,是一个饱蘸鲜血的日子,那一天,可恶的日本人,占领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血腥的屠杀。一幕幕悲惨的情景不堪回首。日军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做。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残杀了三十多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这些人中,有的被当作活靶子练习射击、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活生生的推进长江、有的成为细菌实验的牺牲品,甚至连未满月的孩童都不放过!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蹂躏祖国的土地,列强的士兵耀武扬威地走在中国的马路上,外国军舰在黄浦江上任意来去……只有尝尽失去自由和被压迫的滋味,才能深切地懂得“勿忘国耻”这四个字的含义。

多少年风雨沧桑,河山巨变,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了屈辱和苦难。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了,她挺直腰板,高抬头颅,终于扬眉吐气了。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不是“东亚病夫”,建__周年庆典,使世人再次认识了一个生机勃勃、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站在国旗下,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自豪,我们为祖国的繁荣而心潮澎湃,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同学们,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让我们记住“耻辱”,记住祖国历史的创伤,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铭记苦难,开创未来。响彻南京全城的凄厉警报,是对死难同胞的无尽缅怀,也是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暴行的厉声控诉。“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历经战争洗礼,从苦难走向辉煌,我们不曾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好日子。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从历史教训中激发奋进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盛,告慰逝去的同胞,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铭记是为了把历史真相传递给更多人。“我们必须把历史真相和被害者的伤痛告诉日本民众,告诉下一代人。”南京大屠杀历史学者、日本铭心会会长松冈环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日本至今仍在隐瞒、歪曲侵略历史,必须要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传递给更多人。揭露真相是为了让日本政府承认过去的错误,不再重蹈覆辙,也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日本曾经的加害真相,让人们懂得和平的珍贵与不易。

铭记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才能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铭记是为了坚持一种信念。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当今世界,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威胁仍然存在,纪念战争正是为了避免战争,珍视和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和平才是世界各国人民之福。

让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精神力量。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行,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需要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取智慧和启迪,把亿万人民的爱国心、爱国情汇聚成洪流,推动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复兴。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12月13日,是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回望79年前的寒冬,古城沦陷,同胞被屠,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无力挣扎。究其根本,贫穷落后是挨打的主因。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让近代中国受尽欺凌,发展受阻。历史的车辙留下的印记告诉我们,只有富强才能不受欺辱。

精准扶贫摆脱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经过多年努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人民矢志不渝、接力奋斗,开创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模式,让7亿人快速摆脱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在世界减贫史上铸刻了“中国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第一个百年梦想。还有4年时间,还有3000多万人口的脱贫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中央要求东部地区“率先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有效途径”,江苏没有辜负中央的这一期望。截至年底,我国有83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江苏榜上无名;全国还有557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而江苏的41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整体实现4000元脱贫目标。到20,确保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是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场硬仗,也是“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追求。

近年来,没有国家级贫困县的江苏,以精准扶贫的理念参与到“携手奔小康”的东西援建之中,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到西藏拉萨市,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到贵州铜仁市,处处可见江苏人的身影。

聚焦富民迈向全面小康。

如今站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的村口,怎么也想象不到,这座拥有120多家企业、村可用财力达2200万元的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曾是张家港有名的经济薄弱扶贫村。

35岁的年轻企业家葛剑锋“临危受命”被推上善港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挑起了强村富民的重担。他以企业家独有的思维理念带领善港村改造用活工业闲置区盘活存量土地90亩新、改、扩建标准型厂房及三产用房3万平方米使得村里每年增收500万元;在村里开设“有机农场”运用“互联网+”模式使得善港产的日本越光大米、无花果冻果、美国金瓜等产品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全村200多名闲散劳动力实现就业……7年光景善港村便成为了江苏省生态村、三星级康居乡村。

善港村的变化仅仅是江苏人“聚焦富民”的缩影,“百姓富”是“新江苏”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和直观反映。“十二五”末,江苏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万亿元,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173元和16257元,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江苏占了四分之一,前十名占六名。聚力创新,引领发展转型升级;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两聚一高”,是新时期江苏发展的期许和承诺。

少年强则国家强。

“在知道我的外婆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更加坚定了我向世人讲述这段历史的决心,要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曾经的屈辱历史,激励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在今年国家公祭日系列活动之一——“众筹声音、讲述历史”传承历史记忆志愿者行动的启动仪式上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国留学生,选择学成之后报效祖国,南京大学80后教授王欣然便是其中之一。

已在美国深造7年的王欣然看着祖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回国奋斗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回到母校后他带领团队瞄准国际前沿的二维电子材料领域埋头苦干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里完成了多项创新成果为二维材料在下一代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在祖国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祖国需要我我更需要祖国。”正是这样一份爱国情让王欣然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如今,江苏每年有50多万大学毕业生,更有数以万计的为了家庭幸福和个人梦想在各行各业诚实劳动、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他们一起撑起了江苏未来的希望。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群需搀扶而立的老人们。执念,让他们在寒冬的12月13日,不约而同地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广场。

他们中的不少人从1985年纪念馆落成开始,几十年坚持到馆参加活动、做讲解,从青丝到白头。

“每年这时,我都心如刀绞。说好不哭的,还是难过。”记者已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亲自听到幸存者夏淑琴这样自言自语,说话间,她又流下泪来。

记者跟访夏淑琴老人多年。这是一位身材不高却高声快语的老太太,今年近90岁。

13日这天,南京下着大雨,她和熟人们又在纪念馆碰面了,“我真没想到,能活到80多岁;只要活着,我就把这些事说给年轻人听。”

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虽已“退居二线”,但他说:“我比过去还要忙,工作还要重。”

他的焦点没有离开几十载的工作领域,今年开始领衔南京大屠杀微观史的调查:对300多户受害者家庭进行探查,记录受害者整个家族记忆,汇成南京大屠杀史的立体证据链。

朱成山相信,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必须走向微观、纵深,发掘幸存者遭受的旷日持久、伴随一生的影响。细节最动人之处,能还原历史的温度。

和平集会年复一年,这饱含着所有参与者不忘初心的坚守。

4000余万字《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主编、南大史学教授张宪文,还在出版最新书籍;企业老板吴先斌自费千万元人民币维持着“一个人的抗战博物馆”;“80后”女研究生文心十数年为抗战老兵筹集物资;两鬓斑白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从1986年起坚持到南京种树,以“绿色赎罪”寄望中日和平……这些错综复杂的人生串联,也在构成历史一部分,奔涌向前。

史训,如长河中巨石沙砾沉淀,冥冥中予人启示。

昭昭前世,惕惕后人。历经近代血泪洗礼、沧桑巨变,中华民族遭受外敌侵辱、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返。华夏儿女,正心怀前所未有的民族自信,走向未来。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让我们永不却忘的战争,那就是“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躯体上无法消弥的伤疤。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和第6师团师团长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南京人民进行长达6周的大屠杀。他们对南京同胞们进行残酷的屠杀,在南京城里尸横遍地、血迹斑斑。真是残不忍睹。

虽然以前南京被日本人损坏过,但南京的今天是那样的繁荣、昌盛,南京的人民是那样的善良、和睦。

x年已过去了,昔日的屠场已再度成为一座繁华的都市,在平常的日子里,年轻的一辈仅仅只能从教科书上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一名词,他们已很少提及这段屈辱的往事。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5周年。85周年,我们和着血与泪,以无比悲愤、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多万冤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内心中一遍遍默念:勿忘国耻!勿忘历史教训!高唱国歌,发愤图强!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症,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有何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的稳。一个巍巍然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民族,谁要想再欺侮我们,它首先得摸摸自己的爪子有多硬!

祭奠“12·13”!祭奠南京大屠杀85周年!让我们用心灵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九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国文化灿烂,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作为炎黄子孙,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我们骄傲,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自豪,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曾经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我们的祖国也有过屈辱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她落伍了,她衰弱了。我们的母亲病了,这一病就是一百年。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悲愤的泪呀!这一百年,中国人流了多少抗争的血呀!这一百年,中国人又是牺牲了多少宝贵的生命呀!

英国人来了,无耻呀,他们不是带着友谊,而是带着毒品鸦片来的,仗着他们的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英法联军来了,野蛮啊!强盗们不是带着和平,而是带着抢劫之心来的,他们烧毁了文明世界的瑰宝——圆明园。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我们要记得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

人们或许会控诉鬼子的残暴,人们或许会悲悯民族的苦难,但望着那几十万束手就擒的军队,望着那一张张绝望而麻木的面孔,悲愤之余,我眼前留下的,只有一片浓黑的沉默!

“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是共产党八路军最终肩负起了拯救中国的使命,因为,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民族深沉的热爱,他们始终坚持着对这个民族美好的憧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的物质的首都可以被敌人占据,但是,他们的精神首都没有被敌人所攻破!

此时,我想起了纪伯伦的《泪与笑》其中写到的:“云的一生就是悲欢离合的一生,人也是如此,一旦失掉崇高的灵魂,就成了存在于物质世界的行尸走肉。”我想,对于国家也是如此,只有拥有国魂,才能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告诉世界,我们不仅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明,我们还要拥有一群有志气的热血国民。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要让时间为庸人们所设计,不要让殷红的鲜血只剩下淡淡的残梦。血已经流了,但不能让他白流。南京的大惨案依然历历在目,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黯然至于泣下,更应该正视这刻骨铭心的苦痛。因为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面淋漓的鲜血,鲁迅的担忧依旧没有过时,一个民族的精神首都仍要我们去建构与呵护。

我们就在这样的小事中构筑精神上坚不可摧的首都,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国家怎能不强大?外敌,又怎敢在我们的面前挥刀动武?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案还会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吗?不会的,永远不会!

让我们携手奋斗吧,青年朋友,相信铭记历史的你今天定将愈加努力奋发!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一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

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理学院举办教师、学生党员12.13纪念日交流会以及学生公祭日观影活动,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表达深深的哀思。

12月13日公祭日,党员交流会在理学院行政楼120会议室举行,教师、学生党员参加了本次交流会,会议主要就南京大屠杀事件进行回顾,希望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并尊重历史。就南京大屠杀事件教师、学生党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并为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交流会结束后,每位老师、学生都感想颇多,对我们那段惨痛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让同学们铭记历史。于12月13日晚,学院组织同学在理学院行政楼一楼报告厅观看影片《南京!南京!》,活动先是以学生代表的演讲开始,演讲中提到了南京的今非对比,当年惨烈阴霾,而如今和平温暖。随后同学们一起观看影片,回到1937年冬天的南京去感知1937年的他们。影片以细腻的演绎手法为我们重现了1937年的南京,以及敌人对我们的土地上不可磨灭的罪行。不少同学观影后潸然泪下,不仅对敌人的行为愤慨,还为我们遇难者的同胞的同情。随着影片的片尾声响起,我们的观影活动也落下了帷幕。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容忘却的史实。亲历和目睹“南京大屠杀”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尚健在的已经不可多得了,能做见证的人亦即将与时俱逝。南京大屠杀过去已经85年了,30多万中国同胞的性命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灰飞烟灭了,但历史永远的记下了这悲惨的一页,它像一座警钟,时刻的提醒我们,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更不能忘记日本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南京大屠杀,一件令中国人民心寒的事;南京大屠杀,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南京大屠杀,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南京大屠杀,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无论是什么记忆,什么事件,都会过去。但是,过去不等与被抹杀,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的灾难,更不能随着记忆流失。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二

国家公祭是对死难者的祭奠。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纪念战争中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设立国家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战争中死难的国民。比如: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

_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85年前的12月13日,一个比今天还要冷的日子。那一天日军的炮火轰开了南京的大门,灭绝人性的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进行了长达六星期的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血腥屠杀,使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

这是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心痛的日子,这是一段永远无法让中国人忘却的国耻。

“历史是不能忘却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灭绝人性的种种罪行,不能忘记30万中国同胞的遍地尸骨和鲜红血浪,不能忘记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与顽强抗争的历史。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是为了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是为了揭露和批判侵略者凶恶残暴的战争罪行和日本右翼势力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不轨图谋,是为了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是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在人类历重演,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国家统一强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少年强则国强,民族的未来,中华的伟业,重任在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更在于我们青少年。让我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好好学习、奋发图强,用自己的行动,爱我祖国,强我中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懈努力。

衷心祝愿我们的世界和平美好,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我们的人民幸福美满!愿我们每个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三

12月13日是第-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饮水思源,不忘来路。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史、铭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理应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需要仪式,也需要载体。国家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源源动力。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铭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和平年代,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需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与理想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因此,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大无畏和甘愿牺牲精神来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激发他们奋发有为的爱国欲望,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邓稼先、黄大年、王成龙等一批批榜样的涌现,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传承和体现,他们是英雄烈士的“新时代版本”,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量。对他们的认同,就是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可;对他们的弘扬,就是对伟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颂扬。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熔铸信仰与传承精神,就是给自己以自尊、给民族以自信、给国家以尊严。

“辉煌中国慰英灵,复兴伟业奏凯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不可挡。我们昂首阔步跨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要居安思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从英烈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让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踏着英烈们的足迹,继续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唱响中国声音。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四

死难者感到无比的同情和悲伤。

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这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掉的悲惨事件。85年前的今天,野蛮的日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屠杀了我们30万同胞······铁证如山。

作为一名中国少年必须铭记这段历史,要热爱祖国,缅怀先烈。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1937年12月13日,每12秒,就有一个同胞被杀;仅一个多月,就有超过30万同胞遇难……85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城犯下的那场滔天暴行,铁证如山。85年后的今天,是国家设立的第一个公祭日,我们将通过这组图集回顾并铭记这段历史。

通过观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仪式》后,我一定要刻苦学习,长大后用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不再让我们的国家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五

上午7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下半旗仪式。

1937年12月13日,古城沦丧、炼狱六周、生灵涂炭、血染秦淮、水赤长江、同胞罹难、山河泣血。

1937年12月,法西斯日军悍然侵入南京城,对城内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抢掠、强奸、无恶不作。这个曾为民国首都的繁华城市几天内变成了充满死寂和绝望的坟墓。

40多天的人间地狱,30多万的生灵哀鸣……无论死亡人数,还是行凶手段,南京大屠杀都堪称灭绝人性的绝对反人类暴行,成为法西斯带给人类巨大灾难的见证。

79年岁月流逝,在世者已经越来越少。月26日,89岁的张福智老人离世后,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

如今,累累白骨尚在、血泪记忆犹存。

蚀骨之痛经久难愈,民族之殇当祭之以国。

每年今天,我们举国公祭。

寄托民族的哀思。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残暴罪行,但仍有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这段历史,对国际正义和人类良知进行公然挑战。也让我们感谢那些为保存这段历史而奔走呼号的人们,是他们让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铁证如山。

我们悼念——所有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不幸死难的同胞们!

我们感恩——79年前救助中国人的约翰拉贝、魏特琳等义士的善行大爱!

我们铭记——这段历史,它已从城市记忆上升为国家记忆、世界记忆!

我们自强——唯有自强,方有和平!唯有自强,方可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慎终追远。

以国之名行祭之礼。

以史为鉴,在历史痛感中砥砺前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