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汇总9篇)
- 上传日期:2023-11-10 02:23:47 |
- HLL |
- 11页
总结是我们汇报工作和学习成果的重要材料,能够展示个人的价值和能力。怎样保持身心健康,享受快乐人生?总结范文的分享,可以促进我们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连加减法的计算,并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的连加和连减计算。
教材分析: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过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所以,通分是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教材先安排了三道通分的复习题,复习已学的通分知识。然后通过三个例题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例1,结合直观图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重点是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例2在例1的基础上类推出异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例3,结合异分母分数连减的教学,使学生明确:有时为了计算简便,可以采用不同的通分方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把三个分数通分p124准备题。
2.计算p124、2。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3。
a、出示例3。
b、读题后列出算式。
c、想一想这三个分数的分线有什么特点?怎么计算?
d、反馈讲评。
e、看书p124。
2.教学例4。
a、自学例4,看了后你想说些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b、你觉得和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有什么时候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c、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尝试练习p125。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p125、1--2。
2.比较大小p125、3怎么比较?
3.应用题p126、4--5。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时候?你还想说些什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二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一)找角:(出示红领巾)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在红领巾上你能找到角吗?试试看。
师: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的许多身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试试看。
生:分小组找角。说一说、指一指。
师:(打开一把折扇,指扇柄与纸扇上沿的连接处)这是不是角呢?(多数学生会回答是角)
师:这不是角。为什么呢?待我们知道了角的基本知识后,大家就会明白了。(教师补充完整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到板书)
(二)折角:
师:刚才,同学们从实物中找到许许多多的角,看一看,你们桌子上的圆形纸片上有角吗?你能想法折出一个角吗?请同桌间相互帮忙完成。
生:折角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手拿锐角)有这样的吗?举起来让同学们看看。(另手拿直角)为这样的吗?举起来。
师:(教师将两个角重叠)你们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将“锐角”贴在黑板上,手中留下“直角”。
师:(拿一个钝角)有这样的吗?举起来。(将“直角”和“钝角”重叠)这两个谁更大些?(把“直角”和“钝角”贴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描画出角的边和顶点并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释疑:扇子的扇柄与纸扇上沿的连接处不是角的原因.
判断角的练习
(三)做活动角
跟老师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你们知道角的大小和谁有关吗?
学生实践比较归纳出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画角
电脑小博士教我们画角,观察一下:先画什么?然后又画什么?
你自己能画一个角吗?说一说怎样画角?出示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生:愿意。
师:你们认为可能剩下几个角呢?我们分小组剪剪看。
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展示作品、汇报。
四总结评价引发反思
说的可真精彩,下课时间到了,我们快和机器猫说再见吧!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三
长期以来,计算教学忽视了教学本身的人文因素,脱离了学生个体。因此,计算教学总是与单调、枯燥连在一起。新课程的实施,给计算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本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构想、设计现实、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欣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评互评等多种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并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连加、连减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这两类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从而扩大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并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打下必须的基础。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难点之一。教材先通过例1教学连加,然后呈现例2的摘丝瓜场景教学连减。接着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逐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巩固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连加、连减虽然不是加法和减法单元的教学重点,但却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这一知识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充分引导学生联系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理解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多观察、多讨论、多表述,在多样的活动中深入领会并掌握知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情景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具体含义,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4、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图片,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七、教学准备:图片、小棒、正方形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有两位小朋友,芳芳和她的弟弟也打算好了去乡下的奶奶家玩(贴出图片:芳芳和弟弟)。星期天一大早,芳芳的妈妈就带着她们姐弟俩一起乘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师:一路上,芳芳看到车外的橘子黄了,地里的辣椒红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不一会儿,她便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自家的院子里喂鸡呢!芳芳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说图意。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
(1)师:小鸡也想和我们交朋友,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先跑来了两只,又跑来了一只。)。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1)随生答板书:(1)5+2=77+1=8(2)5+2+1=8或5+1+2=8。
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生回答)。
(师恍然大悟状)哦,老师明白了,原来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还可以直接把5、2、1三个数加起来!
(2)读算式。(师:刚才的小朋友读得真不错,你也跟着他读一读吧)。
(3)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4)说算理:
师: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5+2=7再算7+1=8……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探究连减。
师:你们帮小鸡解决了难题,他们可高兴了,过了一会儿,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掉了2只,又跑掉了2只,)。
指名说图意(同连加)。
师: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小故事来考考大家吗?(学生同桌先讨论,再交流)。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会列式吗?这个算式怎么读?8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还有一个2呢?8-2-2表示什么?得数4你是怎么算的?(指名学生答后齐说,师随学生回答将板书填写完整)。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看老师摆出的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操作:(1)先摆4根小棒,再摆3根,再摆1根。
(2)先摆10个正方形片,再用线划掉3个,再圈出5个)。
学生看教师操作过程分别在书本72页上列式计算。
提问:4+3+1你是怎么算的?
10-3-5同上教学并提问:为什么用10去减呢?
2、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4、给小鸭子找家。
师:小鸭子们在河里游玩了一会都上岸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鸭子身上写着得数,小房子上写着相应的算式)。
学生上来给小鸭子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老师帮得数是1的小鸭子造了一座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应填几)。
师: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鸭子,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的小鸭子造房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
5、想想做做第5题。
师:夕阳西下,芳芳跟着妈妈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也一起学会了许多的新知识。现在啊,有一群小动物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小朋友们,愿意接受小动物们的挑战吗?好,我们来看图,请你看图后把算式写完整,看谁写出的算式多!(出示图片)。
生独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并说说分别是怎么想的?(进行相应的反馈)。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在以后的计算中,小朋友们要慢慢学着把第一步的得数记在脑中,不写出来,直接写最后一步的得数。
布置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九、板书设计、
10以内的连加连减。
5+2+1=88-2–2=4。
十、作业设计。
十一:镇街交流意见。
十二:教师使用体会。
问题研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三册38--39页例1、例2、练习八1、2、7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画角、做角,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认真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习惯。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学具
课件、手工纸、活动角。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找找角
(一)、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
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等)
追问:你知道刚才从信封里露出的这部分图形叫什么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实际,整体感知角。
1、师:角无处不在,在我们的校园中就有很多,不信你就试着找找吧!(多媒体演示:美丽校园的主题图。突出:门窗上的角、钟面上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
2、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找到了这么多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物品上也有角,我们一起来看看。(多媒体出示图:剪刀、饮料吸管和水管实物图片,指出在物品上显出角)
3、师:在我们的教室中也有角你能找一找,并试着把它找出来吗
(三)抽象图形,形成表象。
1、指名指角。
生:不是,这是个点。
4、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得吗?(师示范指角)
5、师:请同学们从身边选取一个角,像老师这样来指一指。
二、自主探究,创造角
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创造一个角。
2、学生用不规则的纸折角。
3、集体交流自己创造的角,完整的指出每个角。
4、摸摸你折的角有什么感觉和发现?
5、学生汇报。
6、师: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边。
三、动手操作,画画角
2、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课件演示)
3、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
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四、游戏活动,比比角
师:想玩游戏吗?我们就来玩一个超级变变变的游戏。
1、师:变变变,把角变大,变更大。变变变,把角变小,变更小。
2、小组内玩这个游戏,并说说发现了什么?
3、指名汇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张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4、同桌两人把角张开同样的角度,看看会发现什么?
5、生汇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6、师总结。
五、巩固练习。
课件演示;练习八中第7题。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找角、认识角、判断角等活动,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技能目标:以学生从实物中认识角、判断角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
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的角,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判断角。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只跟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课件、大三角板、小三角板每生一副、自制活动角等。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来做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看看这个可能是什么图形?(师出示图形)
(预设:生:圆形、半圆。学生猜测之后,取出这个圆形)
教师再出示另一个图形,露出其中一个角让学生猜测。
(预设: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追问:“咦!你们这次为什么不说是圆形呢?
(预设:学生们都会迫不及待地说:“这里有角,刚才的图形没有角。”)
师:原来小朋友是根据图形上的角来猜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世界,去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建立角的表象
1.找角
(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角的具体位置。如果学生指不出角的正确位置,师说:“其实在我们数学里,规范的角是这样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闪烁物体的角,并抽象出角的图形。
2.观察角
师:我们给这些角脱去美丽的外衣,它们就是数学中的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角,想一想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同桌说说。
(生汇报:都有一个尖,两条直直的边)
3.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看到两条直直的,滑滑的地方叫做角的边。
(教师边指边说,示范正确的指角方法。)
学生模仿老师边指边说正确的指角方法。
4.找一找角的顶点和边
a.师指,全班说
b.一生指,其余生说
c.师说,一生指,其余生判断
师:观察这些角,一个角有()个顶点和()条边。
5.想像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角的样子画在我们的脑海里。
6.判断角
7.找生活中的角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角了,那你能找出身边的角吗?谁能指一指?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噢。
(预设:生:黑板,钟表指针,地板砖……)
找部分学生指明并说出(可能指着角的顶点就说是角)
老师纠正错误,让同学们做到边指边说,明确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结:不管角的位置怎么样,只要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就是一个角。
(二)感悟角的大小
1.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那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用你灵巧的手做一个角,做好后说出它的顶点和边。
2.变一变
师:现在我们要变角了,变角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噢。
好,我们先把角慢慢变大,用心观察,角变大了吗?
再把角慢慢变小,再来一次,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所有学生操作)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我们是怎样把角变大的,怎样变小的?
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越大,角越大,张开越小,角越小。
3.比一比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比较角的方法:重叠法--把顶点和一条边对齐,看另外一条边的位置来比较大小。)
师:好,请注意观察老师手中的角,现在你觉得谁的角大呢?
(师利用自制活动角演示,把角的两条边拉长。)
(生说出甲生大,老师再次用重叠法比较一下。)
再次把边拉长,让学生说出谁的角大,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以确认甲生的角大。
看来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是没关系的。
小结:角的大小只跟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跟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现在我们用学到的新知识来解决数学王国的问题吧。
数一数每个图中共有几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角,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结合板书回顾全课)
2.老师请每个同学回家当一次老师,你们愿意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考考你们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看看他们找的对不对,把你学到的知识将给他们听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六
微课名称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描述
观察实物图案,抽象出数学意义中的角,了解角的组成部分,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有小。
设计思路
导入角――感受角――认识角――比较角――小结
教学过程
内容
画面
一、导入
1、在几何王国里的点线之家呀,有一群小伙伴正在快乐的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动画视频,停顿1分钟)
2、看,它们都组成了一些什么平面图形啊?哦,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一个我们以前没见过的图形。
3、这是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它的名字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二、教学过程
1、你知道图片中哪些地方有角吗?相信观察仔细的你一定能够找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拿出你的`数学书,找出数学书上的角,再用手摸一摸、扎一扎,你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感觉到这里尖尖的,有点扎人,这里直直的?嗯,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顶点”,直直的地方叫做“边”。
3、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实物图,找出它们的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你发现了吗?如果还没发现,那你就再认真观察想一想,不然我就要说答案咯,好了,我要说了,它们啊,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下面,我们来认一认,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呢?
5、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角了。在几何王国里有一对好朋友,它们都是角,一个叫蓝角,一个叫红角.可是有一天,他俩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停顿1分钟)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你能看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哈,它们是一样大的。好,那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呢?我们继续来用重叠法比一比,咦?原来,这个黑角大,红角小哦。
三、小结
1、好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了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而且还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4+4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3、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4、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一第1、2、5。
2、游戏;体育课玩游戏:
三个学生先包来3个,2个。5个;用完了放回去;减4、2、4。
四、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2、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加减混合。
五、课后小记:
本课时用气球引入,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开始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发言:有部分学生认为4+3再加1的列式教师板书为4+3=7+1=8应该列为4+3=77+1=8;部分为4+3+1=8,这样可以发前一个列式就是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和思考顺序。没有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主要原因是分析学生还不够通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有关角的一些知识。能正确辨别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正确画角。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经历学会知识、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策略的多样性和探索性。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
4、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正确的画角。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引出角。
二、探究新知。
1、看一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的角,三角板有三个角,(指两条边夹一个角,画弧)剪子的两片刀口形成一个角(指)凳子的每两根木条形成一个角(指)。指一指,在下面这些图形中哪部分是角。(出示吸管、水龙头)。
在生活中只要你留意,可以看到很多的角。请你想想,说说,你看到过哪些是角。
2、摸一摸。
同学们请你们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你们说的很对,每个角都有一个尖尖的点,这个点叫顶点;还有两条直直的边。板书:
边
顶点。
边
3、做一做。
在你们的手里都有两根硬纸条,下面请同学们用这两根硬纸做出一个角,做好后摸一摸它的边和顶点。
你自己来做一做。
你们的小手真灵巧,做出了那么多的角。下面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在你们每个人的桌子上都有一张纸(各种形状),请大家动动脑筋,用你们灵巧的手来折出一个角。
学生展示自己折出的角,贴到黑板上,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生和老师一起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认识了角,也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角画到纸上好吗?比一比看谁画的最好。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角。(描、印、画)。
回顾画角的方法。
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是怎么画角的?
强调:先点一个点,再从这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生用老师的方法再画角。(画大小不同的几个角)。
三、巩固练习。
1、1、完成p40页的1、2、题。
2、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4、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5、学生创作画。
修改意见:
备注。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月日。
课题连加、连减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
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
教学准备: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
(出示口算卡片)。
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
生读题说结果:
13-5=18+7=。
(说出计算方法)。
9+4+3=14-5-4=。
8+7+3=7+4+6=。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
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师板书:
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
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
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
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
2.探究交流: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交流。
3)指生汇报交流:
(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
2862。
+34+23。
6285。
2828。
+3434。
62+23。
+2385。
85。
爸爸运走29个,
妈妈运走27个。
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
1)生独立解决问题。
2)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
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
4)你喜欢哪种方法?
4.师生小结。
比较不同,小结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三、实际应用。
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
48+25+17=。
同桌合作完成题目。
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
7+59+20=72-6-40=37+10-5=81-7-70=。
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修改意见:
备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教案(优质18篇)
- 2023年六一儿童节系列活动总结(大全8篇)
- 最新职员职业规划范文优质(精选10篇)
- 2023年会议讲话稿格式范文(通用15篇)
- 幼儿园教师述职报告精选(优质12篇)
- 中班暑假安全教育教案范本大全(汇总15篇)
- 幼儿园新开学安全教育课程教案反思(实用11篇)
- 理单工作总结共(精选12篇)
- 2023年农村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范文(优质10篇)
- 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1(实用11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